略论唐代妇女发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ul.,2006第35卷专辑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35Sup.

略论唐代妇女发式

谭燕鹏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 要:唐代妇女的发式,无论是在样式的变化还是在形制的特征上,都呈现出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的蓬勃样式。发式可具体分为髻、鬟、鬓三大类,此三大类发式繁盛发展的形成与唐代开明的文化氛围紧密相关。

关键词:唐代妇女发式;髻;鬟;鬓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06)Sup.-0370-03

收稿日期:2005-03-05

作者简介:谭燕鹏(1984—),女,广西贵港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士。

唐朝统治的近300年间,一种开明的文化氛围贯穿始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唐代妇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和个性解放,她们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随意穿着和打扮,仅发髻的种类就有反绾髻、盘桓髻、惊鹄髻、抛家髻、倭堕髻、椎髻、花髻、螺髻、云髻、囚髻、双髻、乌蛮髻、半翻髻等百余种。“女人服饰和化妆可谓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1]12本文论述唐代妇女发式的形制及特征以折射大唐文化的繁荣。

一、唐代继承前代的发髻

作为中国古代妇女主要的发式———髻,很多是从前代流传下来的,唐代妇女的髻也是如此。

高髻:又称峨髻,以髻式高耸而名,是妇女穿礼服时梳的一种髻式。从《后汉书・马援传》中“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2]卷24的记载来看,汉代已有高髻,唐时尤为流行,且式样众多。高髻是一个比较含糊的概念。广义地说,凡髻形高大,不论形制如何,皆可称高髻。元稹《句》说:“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3]卷423陆龟蒙《古态》也说:“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3]卷627这样看来,盘桓髻、螺髻、乌蛮髻、半翻髻等均属高髻。狭义的说,从额头梳起到一定高度后把头发翻向脑后的发型叫做高髻。孟简《咏欧阳行周事》云:“高髻若黄鹂”,[3]卷473甘肃秦安唐墓中出土仕女像的高髻就是黄鹂状。

倭堕髻:始创于汉代梁冀妻孙寿。其形为“正中开缝,分发双颞,颈后束为一股,挽发偏垂一边,并从中再抽出一绺头发朝一侧垂下,因像人将堕于马下而得名。”[4]445西汉风靡一时,东汉后就很少有妇女梳这种发髻了。唐代倭堕髻大致出现于天宝年间,至贞元时流行,其形为“堕马之余形”[5]卷中,即有倾斜、侧垂一边的特征。它的梳法是总发于顶,在颅顶正中挽一发髻,朝一边倾斜堕落,再用簪绾住。温庭筠《春宵曲》:“倭堕低梳髻”[3]卷891,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居前的两位夫人即梳倭堕髻。

椎髻:外形好像古代洗衣所用的木椎,始流行于战国末至汉代。《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载“椎髻者,一撮之髻,其形如椎。”[6]卷43)但唐代椎髻与之不同,是一种束之于顶的髻式。据《新唐书・五行志》载:“元和末,妇人为圆鬟椎髻,不设鬓饰,不施珠粉,惟以乌膏注唇,妆似悲啼者。”[7]卷34此发式与圆鬟、垂鬓结合,配以不施珠粉之面,涂以似泥乌膏之唇,画八字眉作啼妆样的傅妆,被称为“时世妆”,曾风行一时。唐《纨扇仕女图》、

《宫乐图》中的妇女形象即为典型。

惊鹄髻:又作惊鹤髻,始于魏,“魏宫人好画长眉,令作蛾眉、惊鹤髻。”[5]卷中甘肃麦积山北魏壁画中的伎乐天发髻即“作两扇羽翼形,似鹤鸟受惊,展翅欲飞”。[8]唐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女官也梳此髻。

073

反绾髻:“将头发向后梳理,用丝带绑扎后反绾于头顶,使其不蓬松。”[4]446此发式流行于魏晋宫廷及贵族妇女中。唐时表演杂技的女艺人常梳此髻,如顾况《险杆歌》说道:“宛陵女儿擘飞手,长竿横立上下走……反绾头髻盘旋风。”[3]卷265江苏扬州城东唐墓及湖南长沙唐墓出土的陶俑,也可见此髻。

双髻:又称双垂髻,或双螺髻。前者将头发平分成两半,垂于两耳旁;后者梳于头顶两侧。此发式多为女童所梳,如《唐音癸签》载:“长安女儿双髻鸦,随风趁蝶学夭邪。”[9]卷24另外,唐敦煌壁画女供养人也有梳此髻的。

二、唐代独创的发髻

除了继承前代的发髻以外,唐代还有许多独创的发髻。

抛家髻:唐后期流行于中原地区,据《新唐书・五行志》载:“唐末京都妇人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7]卷34梳法是“将发束髻于顶后抛向一侧,再将耳旁的鬓发处理成薄薄的一层,紧贴双颊。”[4]446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的妇女三彩陶俑就是典型。

回鹘髻:唐时西北地区回鹘妇女的发式。其具体形状见《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三》:“妇人总发为髻,高五六寸,以红绢襄之;既嫁,则加毡帽。”[10]卷74初唐时在宫廷和贵族妇女中十分流行,通常搭配回鹘装,开元天宝后逐渐少见。

花髻:以髻上插满各种鲜花而得名。唐贵族及宫廷妇女尤喜插牡丹于髻上,别显妩媚和富丽,周 《簪花仕女图》中“贵族妇女云髻高耸,博鬓蓬松,头戴各种不同折枝花朵。”[11]330《奁史・引女世说》:“张钅兹以牡丹宴客,有名姬数十,首插牡丹。”

囚髻:唐末出现,《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僖宗时,内人束发极急,及在成都,蜀妇人效之,时谓为‘囚髻’。”[7]卷34这本是宫女应急之用,但成都女子以为时髦,纷纷效仿,不久便盛传四方。

唐代还有一种比较怪异的发髻叫拔丛髻,据《唐语林》:“唐末妇人梳髻,谓‘拔丛’;以乱发为胎,垂障于目”。[12]卷7

此外,唐代还有多种发髻,但大都不如前述髻式流行,故此不再赘述。

三、唐代的鬟与鬓

除了髻,唐代妇女的发式还有鬟、鬓两种。①鬟与髻都是头发梳起的式样,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惟一的不同是———鬟为空心,髻为实心。

鬟秦已有之,“始皇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

九鬟髻”。[5]卷中汉辛延年《羽林郎》:“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二鬟千万余。”[13]卷1唐代的鬟式式样甚多,有高而大的鬟,即将梳成细长的发条,自发根绕起呈环状系于头顶。如李商隐《燕台四首・春》云:“高鬟立共桃鬟齐”[3]卷541,段成式《柔卿解籍戏呈飞卿》也说:“出意挑鬟一尺长”[3]卷584,足见鬟式的高且大。

还有一种低鬟,与高鬟不同之处就在于细长的发条不是立于头顶,而是垂于耳边或脑后。韦应物《长安道》所云的“低鬟曳袖回春雪”[3]卷194和刘禹锡《泰娘歌》所说的“低鬟缓视抱明月”[3]卷356,即为低鬟。

此外还有一种短鬟,极小极短,状如知了,如曹邺《三怨》中“短鬟一如螓”[3]卷592,即描述这种短鬟。

唐代少女尤喜梳双鬟。李嘉佑《古兴》云:“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3]卷206白居易《山游示小妓》亦云:“双鬟垂未合,三十才过半。”[3]卷452这些唐诗都说明了梳双鬟的多为待字闺中的少女。唐李寿墓、西安羊头镇李爽墓壁画中皆有梳“双鬟”、“双鬟仙髻”的年轻少女及地位低下的侍女和舞乐伎。

由于鬟乃空心状,环绕于头顶,有如云雾缭绕,故唐代诗人喜用“云鬟”来形容。如李白《久别离》云“云鬟绿鬓罢揽结”[3]卷26、元稹《连昌宫词》云“掠削云鬟旋装束”。[3]卷419

鬓指耳前额下所留的头发,俗称鬓角或鬓脚。严格地说,鬓不是发式,它是将鬓发梳拢,加以处理,搭配不同的发式,以突出或增加髻、鬟的美感。

唐代最流行当数蝉鬓。其梳法如张碧《美人梳头》中所说“须臾拢掠蝉鬓生”[3]卷469,即将头发梳得极为扩张再加以收拢,形成薄薄的一层,故有“望之缥缈如蝉之翼然”[5]卷中之称。刘言史《乐府杂词三首》所称“蝉鬓红冠粉黛轻”[3]卷468则道出了蝉鬓别有的风韵。

最常见的应为云鬓。唐诗中于此描述最多,如施肩吾《代征妇怨》之“云鬓慵梳玳瑁垂”[3]卷494、白居易《长恨歌》之“云鬓花颜金步摇”[3]卷435、刘禹锡《泰娘歌》之“云鬓未秋私自惜”[3]卷356等,其形状不得而知,估计与云鬟的蓬松比较相似。

皇后在正式的礼仪场合常梳博鬓。《新唐书・车服志》:“皇后之服三:首饰大小华十二树,以象衮冕

173

①前人通常把鬟并入髻中研究,鬓仅只提一下,没有做出严格的区分。但笔者认为髻、鬟、鬓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应该分开来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