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赏析答题技巧-专项复习
语句赏析答题技巧-专项复习共61页
![语句赏析答题技巧-专项复习共61页](https://img.taocdn.com/s3/m/ee7d6177960590c69fc3761e.png)
END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语句赏析答题技巧-专项复习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中考语文-语句赏析答题技巧-专项复习
![中考语文-语句赏析答题技巧-专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bd7b6b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6.png)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情。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
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
答题语言示例:
#2022
赏析角度二:
抓住关键词语赏析
抓关键词语赏析:
一个句子出彩,一些词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古人说,一字千金。一个词用得生动准确而精当,一个句子就有了精气神,一个人物就因这一个词或一个字活了。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朱自清《春》)
答:“偷偷地”和“钻”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破土而出的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01
02
赏析角度五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3)环境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侧面描写
本句是环境描写 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景。 渲染了……气氛。(结合景物的特点来谈) 烘托了人物……心情。 推动情节的发展。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例:“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句中动词“闹”字就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蜜蜂嘤嘤嗡嗡、飞来飞去在花丛中忙碌采蜜的情景,借蜜蜂之“闹”侧面写出了花丛之密,花香之浓。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绿叶”比喻成“透明的翡翠”,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水露”比喻成”珍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晶莹,水露的圆润、灵动,写出了荷花的美丽动人,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小来自: 比喻修辞手法最全面的答题模式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1ba62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3.png)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1. 句子赏析的答题技巧①从句式入手常见的几种句式表达效果为;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2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3反问句,加强语气4 感叹句,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这是个。
.句,表达了。
..(作用)②从修辞角度入手答题格式;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③从用词角度入手答题格式;“。
..”一词,写出了。
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④从表达方式入手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1、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
2、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3、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的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4、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答题格式;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点明了(写出、抒发或交代)。
..⑤从语句所在位置入手一般有;从结构上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
.、为下文。
..做铺垫等;在中间语句的作用一般是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伏笔;结尾的语句,作用一般是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结构严谨等。
2. 怎样分析、解答句子的表达效果句子的表达效果,其实指的是句子表达的优点、特色、作用等。
能准确地分析、解答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新课标对现代文阅读的一项基本要求。
同学们掌握好分析、解答句子表达效果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反应一个人的理解分析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句子的表达效果通常是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提问的方式有:(1)某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2)试分析某个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某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优点(好处)?(4)某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作用?(5)某个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对同一个句子来说,尽管提问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分析、解答的思路、方法应该是一样的。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之句子赏析》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之句子赏析》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bba91e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6.png)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之句子赏析》专题复习考点之句子赏析点拨角度考点解说常见考题点拨内容在记叙文阅读中,常常会遇到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题目,只要找准角度,就可顺利攻下难关。
1.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2.下面语句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加以赏析。
3.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
1.赏析句子修辞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句子:比喻能使意思明白浅显,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特点;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印象鲜明;反语能显示语言幽默风趣。
答题格式: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达了……;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达了……;④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凸起了……的特性。
2.赏析人物描写、细节描写从人物描写、细节描写角度进行赏析。
答题格式:人物描写作用:对人物的××描写,突出表现了人物的××特点/心理/感情,深化了××的主题。
细节描写作用:详细描写××,凸起表现了人物的××特性/心理/豪情,深化了××的主题。
3.赏析环境描写从环境描写角度进行赏析。
答题格式:环境描写作用:①渲染××气氛;②衬托××心情;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打破方法向日葵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
1那天,约好在她上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儿体恤地说道:“餐馆坐落在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邻近的小公园等我吧。
”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
和老公提早十分钟来到游人稀少的小公园。
天很冷,刺骨的寒风夺命也似地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
到了七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踪影不见,我们的手机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带,无法联系。
赏析修辞答题模板
![赏析修辞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034623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1.png)
赏析修辞答题模板一、比喻1. 答题模板-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本体]比作[喻体]。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情感/表达效果]。
2. 题目解析- 例如:“月亮像个大圆盘挂在天空。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比作“大圆盘”。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又大又圆的特点,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
二、拟人1. 答题模板- 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 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情感/神态等],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作者情感]。
2. 题目解析- 例如:“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当作人来写。
- 赋予春天“害羞”的神态,“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春天初到时那种若隐若现、轻柔的特点,也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三、排比1. 答题模板- 该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由[几个结构相似的句子组成部分]构成排比。
- 增强语势,强调了[事物的某个特征/表达的某种情感],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
2. 题目解析- 例如:“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由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心灵是……)构成排比。
- 增强语势,强调了心灵的包容、宁静又丰富的特征,使文章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四、夸张1. 答题模板- 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了[夸大/缩小]的描写。
- 突出了[事物的某种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情感]。
2. 题目解析-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对瀑布的高度进行了夸大的描写。
- 突出了瀑布落差极大、水流湍急的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瀑布壮观景色的惊叹与赞美之情。
句子赏析题答题技巧
![句子赏析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334874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b.png)
句子赏析题答题技巧句子赏析题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所在。
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赏析,可以深入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答题技巧是他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句子赏析题的答题技巧,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首先,答题时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句子赏析题通常是对给定的一句或几句话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阅读题目时,要仔细理解题目要求,并且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
这些关键词和限定词往往能够给出答案的线索。
其次,答题时要仔细研读原文,理解句子的内涵。
句子赏析题往往依赖于对原文的理解和把握。
如果没有对句子的深入理解,就很难回答出相关的问题。
在研读原文时,可以通过仔细阅读和思考,寻找句子中的一些常见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句子结构等,从而深入理解句子的内涵。
第三,答题时要理清思路,分析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
句子赏析题通常要求考生对句子中的各个词语、短语、从句等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分析时,要注意将句子拆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对每个部分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逐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构造和含义。
第四,答题时要多做思考,多做推理。
句子赏析题常常需要考生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推理。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推理,给出合理的答案。
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
通过思考和推理,可以对句子的语言特点和意义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第五,答题时要注重细节,注意准确性。
句子赏析题对考生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一些误解和错误可能导致答案的错误。
在答题时,要注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答案,避免模棱两可和不准确的答案。
同时,要善于利用原文中的细节信息,对答案进行解释和支撑。
最后,答题时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句子赏析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泛,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
通过多做题目和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回答句子赏析题。
赏析句子的答题模板
![赏析句子的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e56c1a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8.png)
赏析句子的答题模板以下是 8 条赏析句子的答题模板:1. 哎呀,先看看这个句子有没有用啥修辞手法呀!就像“太阳像个大火球”,这明显就是用了比喻嘛!是不是一下就让咱感觉到太阳的热辣啦!比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这里用比喻把月亮的形状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呢。
2. 嘿,再瞅瞅句子里有没有特别抓人的关键词语呀!像“他飞一般地跑出去”里的“飞一般”就是很关键的词,让咱能感受到那种速度。
比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一蹦三尺高”就很有感染力呀。
3. 哇塞,想想这个句子的语言风格咋样呀!是优美华丽呀,还是朴素平实呀!比如“那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如同仙女散花般美丽”,这语言就很优美呀。
就好像“她的声音轻轻柔柔的,像一阵微风拂过”。
4. 哎呦,看看这个句子在文章里起啥作用呀!是引出下文呀,还是总结上文呀!比如在故事开头说“从前有座山”,那就是引出下文呀。
就像“总之,他成功了”就是总结前面的内容嘛。
5. 嘿嘿,要不要想想句子传递了啥样的情感呀!是快乐的呀,还是悲伤的呀!像“他欢呼雀跃起来”,这肯定是快乐的情感。
比如“她默默地流下了眼泪”,这不就是悲伤的嘛。
6. 咦,有没有注意句子的句式呀!是陈述句呀,还是疑问句呀!“他来了”就是陈述句。
比如“你怎么还不来呢”就是疑问句,多有意思呀!7. 哇,这个句子有没有让你有画面感呀!像“田野里麦浪滚滚”,是不是脑海里一下就有画面了!就好像“公园里孩子们在欢快地玩耍”,多生动呀。
8. 呀,再琢磨琢磨句子有没有啥特别的描写呀!是人物描写呀,还是景物描写呀!“他长得眉清目秀”就是人物描写。
比如“那花朵红得似火”,这就是景物描写嘛。
这就是我的一些关于赏析句子的看法呀,是不是很有用呢!。
关于赏析句子表达效果题的解答技巧
![关于赏析句子表达效果题的解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45df46e01f69e314332947c.png)
关于赏析句子表达效果题的解答技巧第一,首先看被赏析的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辞,如果用了修辞方法,就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答题格式为:修辞手法+语言特色+表达效果本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修辞特点)地写出了……(内容),突出了……(表达效果)。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衬、夸张、反复、对比等。
(2)语言特色:形象生动、简练传神、准确鲜明。
(3)句式: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某一事物的特点;拟人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排比强调事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感情;设问句提出疑问,引起读者注意;反问句情感强烈,引起读者深思,并且能够加强语气;对偶句式可使语言凝练,形式整齐;如:那火如浇了油似的,熊熊燃烧起来,还有一团火苗发怒般地挤出了灶膛。
赏析: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火苗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苗越吹越旺的样子。
第二,如果句子没用修辞,看有没有典型的、有特点的修饰词,如果有,再从词语的角度进行赏析。
【命题方式】文章中的这个句子中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答题格式为:“……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天气到底是冷得很了,男人原本皲裂的双手在北风里“龇牙咧嘴”地疼。
赏析:“龇牙咧嘴”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男人双手冻伤得很厉害,体现出他的坚强与对儿子的疼爱。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里为什么用“探”这个词?答:这个词有“试探”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是表达当时“我”惶恐、紧张的心情。
第三,如果句子既没有使用修辞,也没有比较典型、特殊的修饰词,那还可从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入手。
1、记叙文或散文中的表达方式有:议论、抒情、描写、记叙。
2、句子的描写方法有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手法,(1)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身份,烘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命运;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做铺垫或制造悬念;揭示主题。
语文赏析句子满分技巧方法
![语文赏析句子满分技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38695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1.png)
语文赏析句子总分值技巧方法记叙文语言赏析是逢考必考的一道典型题型。
考试分值是4分,这种题型有三种提问方式,下面好范文为你带来一些关于语文赏析句子总分值技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赏析句子总分值技巧第一种答题步骤:修辞手法+句子内容+(作者情感)中考常考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和排比这三种,但是对偶、反问、反复、比照、夸张等偶尔也会考查到。
正常情况下,修辞至少有一种,作者的情感有的句子包含有,有的没有,这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别。
这类答题步骤主要适用于写景物的记叙文。
例如:赏析“江南杉瘦削的外形,看似柔弱,实那么坚挺,高高大大,孔武有力。
”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答案:运用比照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江南杉看似柔弱,实那么坚挺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江南杉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第二种答题步骤是:刻画人物的方法+句子内容+(作者情感)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除以上五种之外,还有蕴含其中的细节描写。
这类答题步骤主要适用于写人的记叙文。
例如:赏析“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子剪掉,睁着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等待栀子花开。
”这句话的语言特色。
答案:动作描写,运用“看”、“瞧”、“盯”等一系列的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母亲专注、仔细的情形,表达了母亲期盼栀子花开的急切心情。
第三种答题答题步骤是:动词+句子内容+(作者情感)这种情况是句子既没有修辞手法,又没有刻画人物的方法,或者是文章指定要分析加点的词语。
总之,记叙文语言类赏析类题目,就从这三个方面来答,按照先从修辞手法入手,再找刻画人物的方法,最后才是词语顺序来,相信只要找到技巧,语言类赏析题目你一定会取得总分值。
赏析句子的方法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最新最全语言赏析类型题复习的解题复习技巧完整版.doc
![最新最全语言赏析类型题复习的解题复习技巧完整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202035b0b1c59eef8c7b46d.png)
语言赏析类型题的解题技巧:题型:①对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②谈一谈相关语句的表达效果。
③对相关语句进行批注。
④结合居中加点的词语进行赏析。
⑤对相关句子,从修辞、词语运用、细节描写等角度进行赏析。
答题技巧:①从修辞方面入手: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②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叠词:……使语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
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情态美,流露出……感情。
③从句子的表现手法入手:结合前面表现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④从句子否认表达方式入手:记叙——分析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
议论——分析蕴含的哲理,从启迪的角度品味。
抒情——分析抒发的感情。
描写——分析创设的意境。
⑤从句式特点入手:疑问句——制造悬念。
设问句——提醒读者注意。
反问句——加强语气。
感叹句——抒情强烈。
排比句——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句式一致,形式整齐,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题型:①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②本文以“XX”为标题是有什么好处?③文章标题换成“XX”是否可以?为什么?④拟写文章标题。
答题技巧:①标题的含义:一般从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分析。
表层即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及文章主旨。
深层含义要考虑标题的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
②标题的作用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主旨。
交代描写对象、故事环境,点明线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答题格式:①这个标题用……的方法,既写出了……,也表达了……。
②这个标题点明了写作对象,……。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题型: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XX的性格特征。
②你认为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①对XX的动作、神态等作具体分析。
②文中XX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题技巧:①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②赏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
③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
④探读细节描写,彰显人物性格。
专题07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解析版)
![专题07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6efa6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6.png)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1)找修辞(注意找全,大多运用比喻和拟人)(2)找出表达效果: ....写出了..... (内容)(3)表现了/赞美了....1、比喻: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读者产生联想;用来阐述道理,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让人易于接受、理解;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使人印象深刻。
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
3、夸张: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4、排比: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7、设问: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8、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9、对比: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鲜明突出。
判断修辞(具体判断)+表达作用+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高中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技巧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技巧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61f74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1.png)
高中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技巧归纳总结高中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技巧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
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8种修辞)。
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
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语文古诗鉴赏的答题模板在做高中古诗鉴赏时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
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
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和答题技巧边塞诗:常见表现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寂寞的军旅生活,凄楚的思念念家之情。
或者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陆游的《渔家傲》闺怨诗:以女性为主人公,表现闺中女子的生活、闲愁、孤独寂寞。
闺中思人。
以描写、抒情为主。
写法有渲染、抑扬等。
如温庭筠的《望江南》。
高中语文赏析句子解题技巧羁旅诗:主要表现旅人的旅途寂寞愁思与艰辛,以及在外漂泊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咏古诗:写景或叙事,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及对于古人、事件的评论。
常用的写法是借古讽今,或曲折的表现自己对现实的关注。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杜牧《过华清宫》、杜牧《泊秦淮》、《赤壁怀古》;山水诗:主要通过山水景物的描绘,给读者展现大自然的美丽;或者对景物的赞美喜爱之情;寄情山水的悠闲自得;青春易逝的伤感等。
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抒情。
初中语文语句赏析技巧与训练复习过程
![初中语文语句赏析技巧与训练复习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f6bdf5b6376baf1ffc4fadfa.png)
初中语文语句赏析技巧与训练语言赏析一、从用词的角度赏析作品中优美、精彩、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可以从词语的角度来分析,一般可从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成语等入手。
(动词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动态;形容词能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所要描写对象的状态;副词则强调了所要描写事物的特点;叠词则增添语言的音韵美。
特别要注意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
)例: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赏析:本句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也写出了儿童捕鸟时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
答题格式:……词表现了(揭示了、突出了) ……准确或生动或形象或富有情趣……二、从修辞角度赏析例:朱自清《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花色鲜艳美丽的特点。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可以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设问句等,体味其作用。
答题时一般要紧紧扣住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但答题时还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2排比:语言有气势(加强语气)3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5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语言赏析题一般答题思路:解答语言赏析题,可从以下四步入手分析,即:(1)怎样写的;例: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2)写得怎样;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强调了)(3)写出了什么;写出了对象的……特征(4)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例:每当清晨阳光洒满村庄,可爱的鸡、鸭、鹅、狗蜂拥而出,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狗们追逐友伴或吠天叫日,鸭与鹅们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河湾奔去。
赏析句子的表达作用答题模板
![赏析句子的表达作用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3aa514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e.png)
赏析句子的表达作用答题模板1. 分析句子、段落、作用的答题格式有哪些一、分析句子答题格式(1)从句式入手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2.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3.反问句,加强语气4.感叹句,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这是个。
.句,表达了。
..(作用)。
(2)、从修辞角度入手答题格式: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从用词角度入手答题格式:“。
..”一词,写出了。
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4)、从语句所在位置入手从结构上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
.、为下文。
..做铺垫等;在中间语句的作用一般是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伏笔;结尾的语句,作用一般是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结构严谨等。
二、分析段落答题格式(1)开头语段的作用1.开篇点题,点名时间、地点,点明题旨(内容-主旨);2.营造气氛,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内容)3.引出下文,总领全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后文,与下文形成对比,欲扬先抑(结构);4.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如果开篇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内容)(2)结尾语段的作用1.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卒章显志;(内容)2.暗示主题,强化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内容)3.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内容)(言有尽而意无穷,有这样作用的段落,往往这一句很含蓄,一眼看不透,即有点“看不懂”)4.呼应标题,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
(结构)(3)中间语段的作用:1.过渡,承上启下;(结构)要求分析如何承上,如何启下;如果后文围绕中间某点写,作用是领起后文;如与前文中间某点呼应,其作用是照应前文2.衬托,对比,铺垫;(表达)如果描写的物象并非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面衬托、烘托、铺垫;如果描述的次要物象与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对比3.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语句赏析答题方法
![语句赏析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071b5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b.png)
语句赏析答题方法语句赏析是一种常见的考试题型,它要求考生对所给的语句进行分析和理解,从中找出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解释。
这种题型在各种考试中都是常见的,包括高考、四六级、考研等。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好语句赏析的答题方法,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考试,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率。
语句赏析题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语句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主题、观点、论据等要素;二是对语句进行解释,说明其含义、逻辑关系、作者意图等。
在应对这种题型时,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答题方法:1. 仔细阅读题目,理清思路。
在做语句赏析题时,考生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清题目要求和所给语句的内容。
要明确自己要分析和解释的是什么,以及题目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只有理清了思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解释。
2. 抓住关键词,找出要素。
在分析语句时,考生要抓住关键词,找出其中的主题、观点、论据等要素。
这些要素往往是语句的核心内容,也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和分析的对象。
通过找出这些要素,考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句的含义和逻辑关系。
3. 运用逻辑推理,理清关系。
在解释语句时,考生可以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理清语句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语句的逻辑结构和语义关系,考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语句的含义和作者意图,从而更好地进行解释。
4. 善用举例论证,增加说服力。
在解释语句时,考生可以适当地举例论证,以增加语句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通过举例说明,能够更加具体地展示语句的含义和论据,使得解释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
5. 注意语言表达,准确表述观点。
在进行语句赏析时,考生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要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分析和解释,避免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述,以免影响答题效果。
通过以上几种答题方法,考生能够更好地应对语句赏析题,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率。
在实际应对考试时,考生还可以结合具体题目和语句内容,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题目要求。
同时,平时也要多加练习,提高语句理解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考试。
赏析句子答题技巧
![赏析句子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b2f544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b.png)
赏析句子答题技巧赏析句子答题技巧引言•赏析句子答题是一种常见的语文考试题型,要求考生理解和解读一段话或句子的深层含义,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本文将介绍一些成功的赏析句子答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答题水平。
技巧一:全面理解句子•在开始赏析句子之前,必须充分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潜在含义。
仔细阅读句子,注意其中的词义、情感色彩、修辞手法等,确保对句子的意思有准确的理解。
技巧二:分析句子结构•句子的结构对于理解句子的意义非常重要。
分析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找出句子的核心词,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重点和焦点。
技巧三:揭示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作者在句子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
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可以丰富句子的表达,增强句子的感染力。
注意找出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修辞效果。
技巧四:展开解读句子的意义和主题•在分析句子深层含义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句子的意义和主题。
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和重要句子成分,以及各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我们展开句子的解读。
技巧五:联系背景知识和前文内容•句子通常是上下文的一部分,需要与背景知识和前文内容相结合来进行理解。
通过对句子所处的语境、文化背景、故事情节等的了解,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技巧六:深入思考,发表个人见解•赏析句子答题不仅仅要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要对句子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价和发表个人见解。
积极思考句子背后的思想和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给出支持意见和例证以加强论述的可信度。
结论•赏析句子答题是一种考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题型,需要考生具备全面理解句子、分析句子结构、揭示修辞手法和效果等能力。
通过运用上述技巧,考生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深度,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本文对考生在赏析句子答题方面有所帮助。
句子鉴赏的答题公式
![句子鉴赏的答题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c398e5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7.png)
句子鉴赏的答题公式句子鉴赏的答题公式一、主谓宾结构•公式:主语 + 谓语 + 宾语•解释:主谓宾结构是句子中最基本的句子结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或消息的拥有者,谓语表示动作或状态,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消息的内容。
•示例:小明(主语)买了(谓语)一本书(宾语)。
二、主谓宾补结构•公式:主语 + 谓语 + 宾语 + 补语•解释:主谓宾补结构是主谓宾结构的扩展形式,在宾语后面可以跟一个补语,用于补充或描述宾语。
•示例:他(主语)认为(谓语)你是个好人(宾语),因此给了(补语)你一个奖励。
三、主谓双宾结构•公式:主语 + 谓语 + 间接宾语 + 直接宾语•解释:主谓双宾结构表示一个动作或消息的传递过程,主语执行动作或传递消息给间接宾语,间接宾语再传递给直接宾语。
•示例:她(主语)给我(间接宾语)买了(谓语)一束花(直接宾语)。
四、主谓宾定状结构•公式: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状语•解释:主谓宾定状结构是在主谓宾结构的基础上加上定语和状语,用于修饰或描述宾语。
•示例:他(主语)在市场(状语)上买了(谓语)一条鱼(宾语),新鲜的(定语)。
五、主谓状结构•公式:主语 + 谓语 + 状语•解释:主谓状结构用于表达动作发生的地点、时间、方式等情况。
•示例:他(主语)在公园里(状语)散步(谓语)。
六、主语从句•公式:主语 + 连词 + 宾语从句•解释:主语从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作为主语。
•示例:什么时候(主语从句)她会来(谓语),我们不知道。
七、宾语从句•公式:主语 + 谓语 + 宾语 + 连词 + 宾语从句•解释:宾语从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作为宾语。
•示例:我(主语)相信(谓语)他会成功(宾语),因为他很努力(宾语从句)。
八、定语从句•公式:先行词 + 关系代词/关系副词 + 谓语 + 其他成分•解释:定语从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来修饰先行词。
•示例:这是我(先行词)昨天刚认识的(定语从句)朋友。
九、状语从句•公式:主句 + 连词 + 从句•解释:状语从句用来修饰主句,表达时间、条件、原因等信息。
高考语文复习答题技巧:词句赏析题
![高考语文复习答题技巧:词句赏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6479a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4c.png)
高考语文复习答题技巧:词句赏析题与词句说明题比较,文学作品阅读中的高考语文词句赏析题的难度系数并不高。
下面是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答题技巧:词句赏析题,期望对考生有关心。
这类题目却是历年高考经常涉及的。
能够说是文学作品阅读中性价比较高的一类题目,考生在此类题上不应丢分。
但是,实际情形却不尽然。
分析考生丢分的缘故,要紧在于题型判定失误。
词句赏析题的难点并不在于答题步骤和分析过程,而是在于这类题的问法多样。
专门多同学在此失分,并非题目可不能答,而是由于没有判定出此题是词句赏析题。
针对此问题,我们能够用如下方法解决:第一,抓住词句赏析题的共性特点。
词句赏析题的共性特点能够用一个“夸”字来概括。
具体而言,这类题目的设题目的要紧是要求考生对文章中作者的点睛之笔进行鉴赏。
因此,拿到一个题目时,考生能够第一判定该题的问法是否是要求自己进行鉴赏,通俗来说,“是不是让你夸奖一下那个作者”。
第二,关于词句赏析题而言,仅仅把握共性特点是不够的。
考生还应当依照鉴赏的方向不同,对其进行更为详细的划分,一样说来能够分为三个角度:其一,要求考生鉴赏词句的语言特色。
即要求考生答出词句的杰出之处。
这类题的问法通常包括“赏析表现手法”“分析语言的艺术成效”等。
其二,要求考生鉴赏词句在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即要求考生答出词句关于组织文章有何关心。
其三,要求考生鉴赏词句在内容上的深意。
当一个句子在语言、结构上并无独到之处,但却有话外之意、弦外之音时通常为此角度。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有时考题并未对具体角度作出要求,则现在为“综合性赏析”。
即符合哪个角度,就按照其方法进行分析,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在词句赏析题部分可不能失分。
以上是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答题技巧:词句赏析题的全部内容。
考生在做此类题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只有共性特点把握精准,角度判定到位,才能够将此类题目完美解决。
草率定性、仓促答题是语文阅读的大忌,考生在此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语言示例:
(1)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表现了…… (2)拟人:把………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 的……特点,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表达了 …… (3)夸张:突出强调了……的……特征,给读者以鲜 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使……感情更强烈。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6)反复:突出强调了……,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引起读者对……的注意和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语气强烈地表现了……,给读 者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 小结:
• 拟人修辞手法最全面的答题模式 1、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赋予 以人的 态、情感……)
(动作、情
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情态等
的特点、
4、给人以 的感情
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 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答案: 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树们以 人的情态,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百花竞相开放,争 妍斗艳、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富有情趣。 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春色的热爱。
此句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突出强调了 人们对春的盼望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之信 使驾着东风来了,春姑娘已迈步向我们款款走 来。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事物、使人易于理解。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从 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 印象。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情。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例、它(荷花)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 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 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绿叶”比喻成 “透明的翡翠”,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 水露”比喻成”珍珠”,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绿叶的青翠、晶莹,水露的圆润、灵动, 写出了荷花的美丽动人,也表达了作者的 喜爱之情。
答:通过“攀”“缩”“倾”等动词准确地 刻画出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动作, 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使父亲的“背影” 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也使父亲的关 爱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心里。
4、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 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 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 子看着喝采起来。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例、 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
增强了语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轻盈、繁
茂和艳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赞美
之情。
温馨提示: 有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止一种,要
都找出来,结合每种修辞的不同特点,综 合起来赏析。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 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赏析角度三:
•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包括几个方面? • (1)从人物描写的方法来赏析,如语言、动作、
心理等描写 • 方法:本句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
写,写出了 ,刻画了人物 性格特征。
• (2)从描写的感官角度(听、视、嗅、味、触 觉)赏析
• 方法:本句从听(视、嗅、味、触觉)的角度
例:“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山静静地 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 睑,也像要睡了。”
小结:
比喻修辞手法最全面的答题模式
• 1、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了
• 2、把
比作
。
• 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特征。
的 写出了
• 4、表达了作者的
情。表达了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例.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
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 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宗璞《紫藤萝瀑 布》)
按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
1、它(荷花)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 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 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2、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 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
如何赏析呢?
阅读指导之
学习目标:
1.掌握赏析句子的一般方法。 2.能够全面组织赏析句子的答案。
(1)回归原位,理解分析:
+具体内容的分析+作用或情感。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3)环境描写
• ①本句是环境描写 • ②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景。 • ③渲染了……气氛。(结合景物的特点来谈) • ④烘托了人物……心情。 •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4)侧面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例:“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一树的紫 藤萝花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树紫 藤萝花的气势非凡,灿烂辉煌和富有动态的 美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我看到那粉嫩粉嫩的一小朵花,正芳心半 卷,袅袅娜娜地羞涩着盛开,不由得分外 惊喜,停下脚步认真地审视起来。
——《我的那些花儿》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花人的情态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儿开放时娇美的姿态,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答案:句中的“撕破”“卷作黑色 的一团”体现了秋风摧残之重; “依然”“高擎”则突出残荷不屈、 孤傲的品格。 表达了作者对残荷的赞美之情。
抓住关键词语赏析步骤:
• 1、从句子中找出生动形象的动词、形 容词、副词、四字词语等;
• 2、具体分析这些词语分别体现了人或 事物的什么特点或状(情)态,及带 给人的什么感受(感情)。
答案: “扫、露、支、撒、系、牵、看、啄、走、拉、 罩”这几个动词,准确生动而又极有层次地写 出了雪地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孩子们捕鸟时 紧张等待、充满希望及小心谨慎的情景。
抓关键词进行赏析:
例:“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句中动词“闹”字就生动形象地描写 出了蜜蜂嘤嘤嗡嗡、飞来飞去在花丛 中忙碌采蜜的情景,借蜜蜂之“闹” 来写花丛之密,花香之浓。
例: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 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 的那么一股劲!
解析:此段语句采用多排比短句组合 起来,语言灵活,表达出一种具有奇 伟磅礴的、冲破落后思想束缚的、原 始的生命力量,让生命渲泄于天地间 的一种豪迈气概
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朱自清《春》)
答:“偷偷地”和“钻”写出了不经意 之间,春草已悄然破土而出的蓬勃的生 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
(对比、倒装等)句式,
写什么:写出了(内容)或(对象)的(特征); 为什么写:
表达了( )的(特征、精神、情感)。
当堂训练: 赏析下列句子
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
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春花比作火、 霞、雪,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排 比手法的应用,更突出了春花盛开的景象,表达 了喜爱及赞叹之情。增强了语势。
特别提示:
赏析要建立在整体感知阅读的基 础上,不是摘字择句,断章取意,脱 离文本,而是要充分联系文章的中心 思想,联系人物形象,要结合作者的 思想感情,结合上下文来品评。
例句16:“每天潮来的时候,听 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 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 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 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 粘在我们的身上,湿润着房中的 一切。”
• 答案:“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 的、肥胖的、轻捷的”等形容词,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百草园景物的色彩、形状和情 态等,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赏析角度四: 从特殊句式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双重 否定句、长短句结合等。
例句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
《孔乙己》)
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 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 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 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 人的麻木不仁。
3.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作者 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 觉五个角度分别描写了潮来时的 声音、形态、气息、动作。以 “细雨”、“朝雾”、“暮烟” 形容潮来时的形态,以“腥气”、 “咸味”形容潮来时的气息。
• 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 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就有无限趣味。 ”
赏析:1.抓关键词进行赏析:用 “冲”、“粘”、“润湿”形 容潮来时的动作,表现了海潮 梦幻般的神奇,轻纱般的柔美。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作者运用 三个比喻来描摹海潮。“细雨”、 “朝雾”、“暮烟”三个喻体, 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是春雨蒙 蒙,是晓雾弥漫,还是暮烟霭霭? 给人以沾衣欲湿且虚幻迷离的感 觉,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海潮梦幻 般的神奇。
另外,我们还可以 4.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 5.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 6.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 7.从蕴含哲理的角度赏析。
答题要求:
要点完备 语言简括
怎么写: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外貌 动作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对偶 反问
设问……
( )描写,
心理 神态
(摘 录)等词语, 语言 环境 侧面……
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
(2)找好角度,组织语言,准确表述。 一般格式: 运用了(修辞、描写角度、词语等), 写出了(内容、特点等), 表达了(作用、效果、情感等)。
赏析角度一: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 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 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 同。有人说,写景状物的过程就是修辞运 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