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业之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是一项利用现代科技和先进设备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创新解决方案。
它集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分析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条件和植物生长情况,从而智能地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为农田提供最佳的水分供应。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的工作原理、优势和应用前景。
一、工作原理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监测:在农田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土壤湿度传感器,通过测量土壤湿度和其他参数,了解农田当前的水分状况。
同时,还可以添加气象传感器来收集气温、湿度、风向等气象数据。
2. 数据分析: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集中控制中心,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生成决策模型和预测模型。
3. 自动控制:根据分析结果,智能农业灌溉系统能够自动地调节灌溉设备的工作状态。
通过智能控制阀门、水泵等设备,调整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以实现农田的最优灌溉。
二、优势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相比传统的灌溉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1.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智能农业灌溉系统能够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水量进行精确灌溉,避免了传统方式中的过量灌溉和浪费,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
2. 减少劳动力成本:传统的灌溉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而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减轻了农田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3.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调节灌溉水量,保证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得到适当的水分供应,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减少农药使用量: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水分状况,避免了过度灌溉导致的积水,减少了病虫害的滋生,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
三、应用前景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在现代农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 大规模农田应用:智能农业灌溉系统适用于大面积农田的灌溉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的利用成本。
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介绍
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介绍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农业生产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对农田灌溉和施肥进行集成管理,以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效安全种植。
该系统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式,有效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施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感应器、数据采集系统、控制单元和执行机构。
感应器用于感知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土壤水分、养分含量等参数,将这些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系统传输到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判断,并制定水肥管理方案,将指令传输给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调节灌溉和施肥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农田灌溉和施肥的自动控制。
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感应器感知农田的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将数据发送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根据事先设定的农作物需水需肥特性,结合接收到的实时环境数据,通过内置的算法和模型进行计算与分析。
控制单元判断出当前的灌溉和施肥状态,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控制单元将指令发送给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根据指令控制灌溉和施肥设备的工作状态,完成相应的操作。
整个过程中,控制单元根据实时数据进行调整,实现农田灌溉和施肥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
首先,该系统能够根据农作物需水需肥特性和环境参数进行自动化管理,有效减少了人力投入和经验依赖,减轻了农民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该系统能够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动态调整,灵活性强。
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天气条件等情况进行灌溉和施肥方案的调整,确保农作物得到适当的水量和养分供应。
再次,该系统具有高度智能化的特点,能够通过算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准确预测农田的需水需肥情况,优化农田管理方案,达到节约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此外,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准确控制灌溉和施肥设备的工作状态,避免了过量的水肥使用,减少了浪费,降低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水肥一体化浇灌系统解决方案
水肥一体化浇灌系统解决方案水肥一体化浇灌系统是一种综合利用水资源和肥料资源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
它通过优化农田灌溉方式,将水肥合理配比,控制灌溉水量和施肥量,实现高效利用水和肥料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1.基于精准农业技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传感器、遥感、无人机等手段对农田土壤水分、肥料需要量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农民提供精确的灌溉和施肥建议。
2.灌溉系统的优化设计。
通过合理布置农田的渠系、管线和喷灌设备,实现精确的灌溉水量控制和均匀的水分分布。
采用滴灌、微喷、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蒸发和淋失,提高农作物的用水效率。
3.肥料施用系统的改进。
采用肥料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养分需要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调整肥料种类和施肥量,降低肥料的使用量和损失,减少农田养分的排放。
4.智能控制系统的引入。
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智能传感器,实现对灌溉和施肥过程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求,调整灌溉和施肥的节奏和剂量,实现精确施肥和灌溉,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5.农民培训和技术支持。
开展水肥一体化浇灌系统的培训和技术推广活动,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水肥一体化浇灌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动力和能力来推广和应用水肥一体化浇灌技术。
1.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精确控制灌溉和施肥的时间、剂量和方式,满足作物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2.节约水资源。
通过合理的灌溉方式和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的损失和浪费。
根据农田的需求和土壤的水分状况,精确控制灌溉的水量和频率,提高用水效率。
3.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和污染。
通过精确配比和控制施肥的剂量,避免过量的肥料投入和养分的浪费。
减少农田肥料的排放,降低水体和土壤的养分污染。
4.保护土壤和水环境。
通过精确施肥和灌溉的管理,减少农田的养分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稳定。
智慧农业系统的智能灌溉系统
智慧农业系统的智能灌溉系统一、什么是智慧灌溉智慧农业灌溉系统也叫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智能农业物联网精细农业自控系统,是为保证农业作物需水量的前提下,实现节约用水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灌溉系统简单的说就是农业灌溉不需要人的控制,系统能自动感测到什么时候需要灌溉,灌溉多长时间;智慧农业灌溉系统可以自动开启灌溉,也可以自动关闭灌溉;可以实现土壤太干时增大喷灌量,太湿时减少喷灌量。
二、智慧灌溉与传统灌溉的区别在目前国内外农业灌溉用水的浪费量是很大的,因为所用的传统灌溉方法使得水分利用率只有40%左右,同时肥料利用率低下,不仅不能高效合理利用土地、实现作物高产,反而严重浪费资源和能源,引发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单是美国每年浪费掉的水资源高达8520亿升,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的效率非常低,灌溉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5%左右,约占世界总用水量的17%。
全国95%的灌溉土地使用传统的漫灌和沟灌,水的利用效率仅为30%-40%,由此看来浪费现象是极为严重的,改善灌溉方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刻不容缓。
而若安装一种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则可有效地控制水流量,达到节水目的。
智慧农业灌溉系统可以根据植物和土壤种类,光照数量来优化用水量,还可以在雨後监控土壤的湿度。
我国传统灌溉方式因为灌溉的社会环境、所处区域、灌溉设备、灌溉技术、人员应用等方面的原因不能更好的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
对人力,时间,水资源等都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有研究显示,和传统灌溉系统相比,智慧农业灌溉系统的成本差不多,单是却可以节水16%到30%。
三、国外智慧灌溉的先进案例在世界范围内,以色列耐特菲姆一直是世界滴灌领域的标杆,该公司的滴灌系统解决方案有其独有的竞争优势,监视系统——优化系统——控制与传送系统是其三大核心系统。
通过应用综合解决方案,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利润降低成本。
耐特菲姆有两块主要业务,灌溉和温室,其中灌溉还分农业灌溉、景观灌溉和采矿灌溉。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标准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标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是一种综合利用水资源和优化肥料施用的灌溉技术,旨在提高农田水肥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的环境负担。
本文将深入研究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标准的制定,并探讨其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与应用前景。
一、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基本原理水资源利用:通过灌溉系统合理利用地下水、地表水等水资源,确保作物得到充足的灌溉水。
肥料施用:通过灌溉系统将肥料溶液均匀喷洒到农田,实现对植物的精准施肥,提高养分利用率。
智能控制: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对灌溉水量和肥料施用量的智能控制,根据作物需求进行精确调控。
二、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标准的制定水资源管理标准:规定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中的水资源管理要求,包括水质标准、用水计划等。
肥料施用标准:确定肥料种类、浓度,规范施用的时间和方式,以确保植物获得适量的养分。
智能控制技术标准:制定对于智能控制技术的标准,确保系统具备实时监测和响应的能力,提高灌溉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环境友好标准:考虑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保标准,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标准的应用与重要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标准的制定能够推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科学应用,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合理的施肥和智能的灌溉控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和土壤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小。
节约能源:标准有助于优化系统的能源利用,减少灌溉过程中的能耗,降低农业生产对能源的依赖。
农产品质量提升:精准的灌溉和施肥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标准的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化技术应用:未来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标准可能更加注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包括物联网、大数据等,实现对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精准控制。
生态农业发展: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标准可能更加关注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经营。
五、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农民接受度: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可能是一个挑战,需要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民对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认识和接受度。
农作物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农作物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作物水肥一体化管理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智能化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农作物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需求分析农作物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的目标是提供农作物的水肥管理方案,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准确的水肥供应,将农作物的水肥需求与实际供应进行匹配。
基于此,系统需具备以下功能:1. 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需要能够实时采集农田的土壤湿度、气候条件、植物生长状况等数据。
2. 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需要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判断其对水肥的需求,并给出相应的水肥供应方案。
3. 智能控制:系统需要能够实现对农田的灌溉和施肥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根据水肥需求给出精确的控制指令。
4. 用户界面:系统需要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监控农田的水肥管理情况、查看数据分析结果,并对系统进行设置和控制。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1. 硬件设备选择:为了实现系统的功能,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
可以选择先进的传感器,如土壤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用于实时采集土壤和气候条件数据。
此外,还需要选择自动化控制设备,如灌溉系统和施肥系统,用于实现智能化的水肥供应。
2. 数据采集与处理:采集到的土壤湿度、气候条件等数据需要进行处理,以便做出相应的水肥供应决策。
可以通过数据处理算法,将数据与水肥需求模型进行匹配,给出相应的水肥供应方案。
3. 智能控制: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系统需要能够给出具体的控制指令。
可以设计控制算法,根据植物的水肥需求和实际供应情况,精确地控制灌溉和施肥过程。
4. 用户界面:系统需要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监控农田的水肥管理情况、查看数据分析结果。
用户界面还应具备设置和控制系统的功能,方便用户对系统进行调整和控制。
发展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作用
发展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作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技术。
该系统通过监测土壤水分、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状态等信息,智能化地进行水肥调控,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从水资源利用效率、生产成本减少、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详细说明发展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作用。
首先,发展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通常采用的是定量灌溉或者时间灌溉,无法做到根据土壤水分情况进行精确调控。
而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和作物需水量,并结合气象数据等因素进行精确灌溉控制。
通过夜间灌溉、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能够减少灌水量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其次,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依赖人工调控,难以精确把握土壤水分情况,容易导致浪费和过量施肥等情况,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而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能够自动控制灌溉和施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进行精确调控,能够减少水肥的浪费,提高施肥效果,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再者,发展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有助于环境保护。
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往往采用大量的水资源和化肥,而这些资源的过度利用和过量施用,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土壤和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而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进行精确的水肥调控,减少了过量施用的情况,可有效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环境的污染,做到绿色无污染的农业生产。
最后,发展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
它能够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而言之,发展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
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软件方案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管理系统(1)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管理系统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由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农业环境感知设备,一体化管理平台,以及配套的通信设备,手机APP端等软硬件构成。
整套系统实现了自动感知,自动上传,自动分析,自动管理等功能,是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管理的完美结合。
自动灌溉施肥机的目标是实现水肥供应的自动管理和分配。
灌溉施肥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系统根据用户设定好的施肥比例、施肥时间及循环模式、EC/pH平衡条件等各种逻辑组合,由控制器通过一组注肥器、电磁阀门和一套EC/pH监测系统适时适量定比例地将各种肥料注入到灌溉管道中,自动完成施肥任务,合理控制水肥供应。
灌溉施肥技术以自动灌溉为基础,以自控单元为核心,结合了传感检测技术、微处理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
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灌溉施肥管理系统通常包括注肥系统、混肥系统、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和其他配件等。
(2)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软件是安装于微机设备上的,其内容有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信息数据显示模块、信息记录与报警模块、阀门状态监控模块和首部控制模块等组成。
施肥机最核心的功能单元,是负责人机交互、系统通讯、参数检测、逻辑判断、条件控制等为一体的主控单元。
(3)注肥系统采用一组高效比例施肥器作为吸肥设备,采用大功率专用电动水泵作为动力设备,保持施肥精确,确保吸肥稳定、均匀。
(4)田间工作站田间工作站的设计根据地形及设备信号接收的限制来确定布设位置及个数。
在实际操作中若地形平坦,无遮挡物,信号传输效果好。
则相应一个田间工作站可控制面积较大,反之,则田间工作站布设较多。
田间工作站相当于是中央控制器与RTU或解码器及田间信息采集监测设备的中转站。
(5)远程灌溉控制系统◇手机APP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接收墒情等信息推送,查看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并能实现远程灌溉管理操作。
◇PC端控制——用户可以通过电脑、平板等终端登录云端实时查看农场情况,并根据数据控制水肥等设施的开启和关闭,施肥灌溉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视频实时了解灌溉现场。
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设计
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设计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设计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保护环境并节约资源。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算法设计和系统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系统架构设计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物联网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和决策支持与控制模块四个主要模块。
1. 物联网传感器节点:该节点安装在农田中用于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土壤温度、气象数据等关键参数。
传感器节点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
2.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该模块负责接收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和压缩,然后通过网络传输给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该模块负责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清洗、过滤和整合。
基于这些数据,系统运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建立模型并提供相应的农田管理推荐和预测。
4. 决策支持与控制模块:该模块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提供的结果,制定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方案,并控制执行装置进行操作。
该模块还会实时监测农田的水肥状态以及环境变化,并调整方案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功能模块设计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设计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1. 监测模块:负责实时监测农田的土壤湿度、土壤温度、气象数据等关键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
2.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清洗、过滤和整合,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同时,该模块还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分析土壤条件和气象数据,用以预测农田的灌溉和施肥需求。
3. 决策支持模块:根据数据处理模块提供的结果,制定合理的农田管理方案,包括灌溉和施肥方案。
该模块利用优化算法和模型预测等方法,提供最佳的决策支持。
4. 控制模块:负责控制农田的灌溉和施肥设备按照决策支持模块提供的方案进行相应的操作。
该模块还会根据实时监测到的农田状况和环境变化,进行实时调整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现代农业气象智能控制水肥灌溉综合一体化技术综述
现代农业气象智能控制水肥灌溉综合一体化技术综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气象智能控制水肥灌溉技术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一环。
通过气象智能控制,可以实现对农田水肥灌溉的精准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用水用肥,保护环境。
本文将对现代农业气象智能控制水肥灌溉综合一体化技术进行综述,探讨其技术原理、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技术原理现代农业气象智能控制水肥灌溉技术的核心是利用气象数据和农田作物生长需求信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水肥灌溉的精准调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原理:1.气象数据采集:通过气象站等传感器设备采集大气温度、湿度、风速、降水等气象数据,实时监测农田环境气象条件。
2.作物需水需肥模型:根据农田作物的品种、生长期和生长需水需肥的特点,建立作物需水需肥模型,预测作物的生长水分和养分需求。
3.智能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设备,根据气象数据和作物需求模型,实现对灌溉水量、施肥量、Irrigation等的精确控制。
二、应用现状目前,现代农业气象智能控制水肥灌溉技术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准灌溉:通过气象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农田实时气象信息和作物需水需肥模型,实现精细化灌溉,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避免了过量灌溉和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2.智能施肥:根据作物需肥模型,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施肥量和施肥时间进行精确调控,提高了施肥效率,减少了施肥对环境的污染。
3.自动化管理:气象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农田水肥灌溉的自动化管理,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田生产的效率。
4.环境保护:通过精准的水肥灌溉管理,减少了农田用水用肥的浪费,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
三、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不断变化,现代农业气象智能控制水肥灌溉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气象数据和作物生长需求信息进行深度分析,为农田水肥灌溉的精准管理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水肥一体化系统 智能灌溉系统(含配置清单)
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一、系统概述随着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了水肥一体化的进步,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农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对不同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以及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自动对水、肥进行检测、调配和供给,在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同时又实现了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不仅仅能够节水节肥节电,并且还能够减少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人工成本。
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大田、旱田、温室、果园等种植灌溉作业。
二、水肥一体化系统原理图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喷枪或喷头形成喷灌、均匀、定时、定量,喷洒在作物发育生长区域,使生长区域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三.、水肥一体化系统组成水肥一体化系统通常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过滤系统、田间输配水管网系统和控制软件平台等部分,还会配套田间气象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站。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供水条件和灌溉要求不同,水肥一体化自动施肥系统可能仅由部分设备组成。
1、水源工程江河、渠道、湖泊、井、水库均可作为水源,只要水质符合灌溉要求,均可作为灌溉的水源。
为了充分利用各种水源进行灌溉,往往需要修建引水、蓄水和提水工程,以及相应的输配电工程,这些统称为水源系统。
水源工程主要涉及的控制系统有水泵启停控制系统,蓄水池水位远程监测系统等。
根据泵房内的水泵、管路等,可灵活设计。
水泵变频控制系统2、首部枢纽系统其首部枢纽系统主要包括水泵、过滤器、压力和流量监测设备、压力保护装置、施肥设备(水肥一体机)和自动化控制设备。
首部枢纽担负着整个系统的驱动、检控和调控任务,是全系统的控制调度中心。
智慧农业水肥一体化设计建设方案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节水50%以上,节肥30%以上,提高劳动生产率50%以上。同时,通过智能 控制系统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监测和调控,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此外,该 项目的实施还将对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和应用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02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与思路
01
02
03
软件系统部署环境搭建
服务器环境搭建
选择适当的服务器硬件和 软件环境,确保系统能够 稳定运行。
数据库部署与配置
安装并配置数据库软件, 创建必要的数据库表,确 保数据存储和访问的可靠 性。
网络通信配置
配置网络通信参数,确保 系统各组件之间能够正常 通信。
系统集成测试方案
功能测试
测试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实现 ,包括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数据处理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水肥一 体化智能管理。
远程控制技术
创新点
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实现远程控制 ,方便农户随时随地管理农田。
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 用于农业领域,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智能 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03
硬件设备选型与配置
传感器类型及参数选择
土壤湿度传感器
用于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参数 包括测量范围、精度、响应时
优势
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效、环保等多重优势。它不仅可以提 高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和污染,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物产 量和品质。
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
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智慧农业水肥一体化设计建设方案,实现精准灌溉、精准施肥、智能控制等目标,提 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等。
水肥一体化系统构成图
农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一、概述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
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喷枪或喷头形成喷灌、均匀、定时、定量,喷洒在作物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发育生长区域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二、水肥一体化系统原理图水肥一体化系统通常包括水源工程、部枢纽、田间输配水管网系统和灌水器等四部分,实际生产中由于供水条件和灌溉要求不同,施肥系统可能仅由部分设备组成。
三、水肥一体机水肥一体机系统结构包括:控制柜、触摸屏控制系统、混肥硬件设备系统、无线采集控制系统。
支持pc端以及微信端实施查看数据以及控制前端设备;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
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组成。
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
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
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将实时监测的灌溉状况,当灌区土壤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下限值时,电磁阀可以自动开启,当监测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达到预设的灌水定额后,可以自动关闭电磁阀系统。
可根据时间段调度整个灌区电磁阀的轮流工作,并手动控制灌溉和采集墒情。
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四、施肥系统水肥一体化施肥系统原理由灌溉系统和肥料溶液混合系统两部分组成。
灌溉系统主要由灌溉泵、稳压阀、控制器、过滤器、田间灌溉管网以及灌溉电磁阀构成。
肥料溶液混合系统由控制器、肥料灌、施肥器、电磁阀、传感器以及混合罐、混合泵组成。
智能灌溉水肥一体系统结构
智能灌溉水肥一体系统结构
智能灌溉水肥一体系统系统结构包括:控制柜、触摸屏控制系统、混肥硬件设备系统、无线采集控制系统。
支持PC和微信查看数据,控制前端设备;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方便生产者实现水肥自动化综合管理。
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并联控制器、变送器和数据采集终端组成。
通过与供水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智能控制。
可实现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供水量的智能监控。
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实时监测灌溉状态。
当灌区土壤含水量达到预设的下限值时,电磁阀自动开启。
当监测到的土壤水分和液位达到预定的灌溉定额时,电磁阀系统可以自动关闭。
根据时间段,可安排整个灌区的电磁阀轮流工作,人工控制灌溉,收集水分。
整个系统能够协调轮灌工作,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降低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技术的优点是灌溉施肥的肥效快,提高了养分利用率。
避免了干表土施肥引起的挥发损失、溶解缓慢、肥效发展缓慢的问题,特别是避免了表层施铵、尿素氮挥发损失的问题,既有利于氮素的节约,又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因此,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因此,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很好。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原理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原理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灌溉方式,它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来动态调整土壤中的水分和肥料的含量,实现精准灌溉和肥料施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智能控制系统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核心是智能控制系统。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测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养分含量、温度等参数,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然后控制灌溉设备和施肥设备灌溉和施肥。
二、精准灌溉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和农作物的需水量,精确计算出灌水量和灌溉时间。
一旦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过低,系统会立即启动灌溉设备进行灌溉。
通过定时灌溉和实时监测,系统可以保证土壤中的水分稳定,从而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三、精准施肥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养分需求,精确计算出所需的肥料量和施肥时间。
系统会根据数据计算出肥料的含量和比例,然后将其通过施肥设备施入土壤中。
通过精准施肥,系统可以减少养分浪费,提高农作物的吸收效率和产量。
综上所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实现精准灌溉和肥料施用,避免了传统灌溉和施肥方式中出现的过度灌溉和养分浪费等问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智能肥水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肥水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设计智能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智能肥水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田灌溉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智能肥水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设计原理智能肥水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对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系统通过传感器网络获取土壤水分、气候条件、作物需水量等关键数据,利用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确定灌溉和施肥的最佳时机和量。
通过智能控制器对灌溉设备和施肥设备进行控制,实现精准、智能的供水供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作物产量。
二、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智能肥水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需要准确地获取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状态等信息,传感器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目前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气象站、作物监测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对系统的运行效果至关重要。
2. 数据分析和决策模型: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能够实现智能肥水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决策。
数据分析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根据决策模型制定灌溉和施肥方案。
3. 智能控制器:智能肥水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智能控制器,它负责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执行决策模型生成的控制策略,并控制灌溉设备和施肥设备的运行。
智能控制器需要具备高性能的处理器、稳定可靠的通信接口和强大的控制能力。
三、未来发展趋势1. 大数据与云计算:随着农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智能肥水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将越来越依赖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
利用大数据分析农田灌溉和施肥的历史数据以及全球气象数据,可以建立更为精确的决策模型,提高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2.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肥水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将传感器、控制器、灌溉设备和施肥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解决方案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解决方案第1章引言 (4)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意义 (4)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第2章水肥一体化技术概述 (5)2.1 水肥一体化技术定义 (5)2.2 水肥一体化技术原理 (5)2.3 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势 (5)第3章智能灌溉系统设计 (6)3.1 系统总体设计 (6)3.1.1 设计原则 (6)3.1.2 系统架构 (6)3.1.3 系统功能 (6)3.2 灌溉设备选型 (6)3.2.1 灌溉方式 (6)3.2.2 灌溉设备 (6)3.3 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6)3.3.1 控制策略 (6)3.3.2 控制模块 (7)3.3.3 控制系统软件 (7)3.3.4 系统集成 (7)第4章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 (7)4.1 灌溉制度设计 (7)4.1.1 灌溉制度设计原则 (7)4.1.2 灌溉制度参数确定 (7)4.1.3 灌溉制度优化方法 (7)4.2 肥料选择与配比 (7)4.2.1 肥料种类及特性 (7)4.2.2 肥料配比原则 (7)4.2.3 肥料配比计算方法 (8)4.3 水肥耦合调控策略 (8)4.3.1 水肥耦合调控原理 (8)4.3.2 水肥耦合调控技术 (8)4.3.3 水肥耦合调控策略优化 (8)4.3.4 水肥耦合调控效果评价 (8)第5章数据采集与传输 (8)5.1 传感器选型与布置 (8)5.1.1 传感器选型 (8)5.1.2 传感器布置 (8)5.2 数据采集与处理 (9)5.2.1 数据采集 (9)5.3 数据传输与通信 (9)5.3.1 数据传输 (9)5.3.2 通信协议 (9)5.3.3 数据安全 (9)第6章智能控制策略 (9)6.1 控制算法概述 (9)6.2 模糊控制策略 (10)6.2.1 模糊控制原理 (10)6.2.2 模糊控制设计 (10)6.2.3 模糊控制应用实例 (10)6.3 优化算法在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 (10)6.3.1 优化算法概述 (10)6.3.2 基于优化算法的智能控制策略 (10)6.3.3 优化算法应用实例 (10)第7章系统集成与实现 (10)7.1 系统集成技术 (10)7.1.1 系统集成概述 (10)7.1.2 集成框架设计 (11)7.1.3 集成关键技术 (11)7.2 系统软件设计 (11)7.2.1 软件架构设计 (11)7.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1)7.2.3 控制策略设计 (11)7.3 系统硬件设计 (11)7.3.1 硬件架构设计 (11)7.3.2 传感器选型与设计 (11)7.3.3 执行器选型与设计 (11)7.3.4 控制器设计 (11)7.3.5 通信设备设计 (11)第8章案例分析与实验验证 (12)8.1 案例一: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 (12)8.1.1 项目背景 (12)8.1.2 方案设计 (12)8.1.3 实施效果 (12)8.2 案例二:果园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 (12)8.2.1 项目背景 (12)8.2.2 方案设计 (12)8.2.3 实施效果 (12)8.3 实验验证与分析 (12)8.3.1 实验方法 (12)8.3.2 实验结果 (12)8.3.3 分析讨论 (13)第9章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分析 (13)9.1.1 投资成本分析 (13)9.1.2 运营成本分析 (13)9.1.3 效益分析 (13)9.2 环境影响评估 (13)9.2.1 水资源利用 (13)9.2.2 肥料利用 (13)9.2.3 能源消耗 (13)9.2.4 生态环境保护 (13)9.3 水肥一体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4)9.3.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4)9.3.2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4)9.3.3 满足水资源与环境保护需求 (14)9.3.4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14)第10章展望与挑战 (14)10.1 技术展望 (14)10.1.1 智能灌溉系统的持续优化 (14)10.1.2 肥料配方数据库的完善与拓展 (14)10.1.3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 (14)10.1.4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升级 (14)10.2 市场前景 (14)10.2.1 农业现代化对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的需求 (14)10.2.2 政策扶持与市场驱动下的产业发展 (14)10.2.3 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与拓展 (14)10.2.4 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市场潜力 (14)10.3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4)10.3.1 技术挑战与对策 (14)10.3.1.1 系统集成与兼容性问题 (14)10.3.1.2 灌溉设备精准控制与智能化程度提升 (15)10.3.1.3 农业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的加强 (15)10.3.2 产业挑战与对策 (15)10.3.2.1 农业基础设施的不足与改进 (15)10.3.2.2 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机制的完善 (15)10.3.2.3 农户接受度与产业发展协同 (15)10.3.3 政策与经济挑战与对策 (15)10.3.3.1 政策支持与监管体系的完善 (15)10.3.3.2 投资回报周期与风险防控 (15)10.3.3.3 农业保险与金融支持的创新 (15)10.3.4 环境与社会挑战与对策 (15)10.3.4.1 节水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 (15)10.3.4.2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15)10.3.4.3 公众参与与科普宣传的加强 (15)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生产用水效率低下,化肥过量使用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亦日益突出。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开发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开发第一章概述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3)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4)第二章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设计 (4)2.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4)2.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4)2.3 系统硬件设计 (4)2.4 系统软件设计 (5)第三章系统硬件开发 (5)3.1 传感器模块设计 (5)3.2 控制模块设计 (5)3.3 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6)3.4 电源模块设计 (6)第四章系统软件开发 (6)4.1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6)4.1.1 设计原则 (6)4.1.2 模块划分 (7)4.1.3 模块协作关系 (7)4.2 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开发 (7)4.2.1 传感器选型 (7)4.2.2 数据采集 (7)4.2.3 数据预处理 (8)4.3 控制策略模块开发 (8)4.3.1 灌溉策略算法 (8)4.3.2 算法实现 (8)4.3.3 策略调整 (8)4.4 用户界面模块开发 (8)4.4.1 界面设计 (8)4.4.2 界面实现 (8)4.4.3 界面优化 (9)第五章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算法研究 (9)5.1 水分监测算法研究 (9)5.1.1 基于土壤电阻率法的算法 (9)5.1.2 基于时域反射法的算法 (9)5.1.3 基于电容法的算法 (9)5.2 肥料配比算法研究 (9)5.2.1 基于作物需肥规律的算法 (9)5.2.2 基于土壤养分的算法 (9)5.2.3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算法 (10)5.3.1 基于作物需水规律的算法 (10)5.3.2 基于土壤水分的算法 (10)5.3.3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算法 (10)5.4 系统优化算法研究 (10)5.4.1 神经网络算法 (10)5.4.2 遗传算法 (10)5.4.3 粒子群算法 (11)第六章系统集成与调试 (11)6.1 系统硬件集成 (11)6.1.1 硬件设备选型 (11)6.1.2 硬件设备安装与调试 (11)6.2 系统软件集成 (11)6.2.1 软件模块设计 (11)6.2.2 软件模块集成 (12)6.3 系统功能测试 (12)6.3.1 测试方法 (12)6.3.2 测试过程 (12)6.4 系统功能优化 (12)6.4.1 硬件功能优化 (12)6.4.2 软件功能优化 (12)第七章系统应用示范 (13)7.1 应用场景选择 (13)7.2 应用效果分析 (13)7.2.1 设施农业应用效果 (13)7.2.2 露天农业应用效果 (13)7.3 经济效益评估 (13)7.3.1 设施农业经济效益评估 (13)7.3.2 露天农业经济效益评估 (14)7.4 社会效益评估 (14)7.4.1 生态环境保护 (14)7.4.2 农业现代化进程 (14)7.4.3 农民收入增长 (14)第八章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推广与产业化 (14)8.1 推广策略制定 (14)8.2 产业化进程分析 (15)8.3 技术服务与支持 (15)8.4 市场前景分析 (15)第九章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政策环境与标准制定 (16)9.1 政策环境分析 (16)9.2 标准制定与实施 (16)9.3 监管体系构建 (16)9.4 政产学研合作 (17)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7)10.2 系统改进方向 (18)10.3 研究局限与不足 (18)10.4 未来发展趋势 (18)第一章概述1.1 研究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水资源和肥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基于大数据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建设分析
792022.10经营管理作制度,保证各个环节的考核工作顺利进行。
2.2 加强交流协作农业机械和农艺技术的结合必然存在许多矛盾,为此,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科研指导中心的建设,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构建交流发展机制。
实践研究过程中,还需要积极开展实时技术协作。
地方政府及有关技术部门不仅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还应积极加强多专业学科的项目联合研究,综合分析二者的共同特点,以便更好地实现两者的结合。
2.3 建立健全农业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举足轻重。
各级相关政府机构部门应及时、充分地给予专业资金、人才政策支持,并积极推动创新,建立基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体系,或与经济社会相关部门加强联合,成立农业推广专项基金,为开展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保障。
2.4 加强综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大力培育多种农机复合型专业人才,优先考虑农艺与农机相完美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
聘请知名农业技术专家,对农机学员系统讲授有关农机与农艺生产结合技术专业课程,帮助农机学员更加系统地了解当前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认识农机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2.5 贴近农民,在解决问题中进行技术引导只有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才能有效推动有机农艺与农机完美结合。
不断强化农机与农艺的协调沟通,分工协作,争取农业化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组织有关部门领导和农业工作人员及时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共同研究学习、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时深入了解农民的生产需要和生活要求,真正用现代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解决农民生活面临的困难。
努力充分解放人力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2.6 积极投入实践从就业制度保障建设工作开始,逐步进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当地应有的就业制度保障机制。
如有特殊需要,召集当地有关技术人员,邀请当地有关部门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究,并结合农业劳动生产能力较强的农民和现代农业生产机械化相关技术人员。
各农业部门需要相互配合,制定合理正确的政策制度,为农艺和农机的紧密结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组成要素及功能特点
一、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
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组成。
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
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
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将实时监测的灌溉状况,当灌区土壤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下限值时,电磁阀可以自动开启,当监测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达到预设的灌水定额后,可以自动关闭电磁阀系统。
可根据时间段调度整个灌区电磁阀的轮流工作,并手动控制灌溉和采集墒情。
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用户通过操作触摸屏进行管控,控制器会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酸碱度等水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实现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节水节肥、省力省时、提高产量,专用于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温室大棚和大田种植灌溉作业。
托普云农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以自动化精确灌溉、施肥,节省用工和提高效益为核心,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应用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本文就该技术作相关阐述。
二、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系统组成以及适用范围:
托普云农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微滴灌系统主要是由阀门、水表、水泵、自动反冲洗过滤系统、智肥化施肥机、pH/EC控制器、施肥罐、安全阀、电磁阀、田间管道系统等组成。
该系统适合在已建成设施农业基地或符合建设微灌设施要求的地方应用,要有固定水源且水质良好,如水库、蓄水池、地下水、河渠水等。
比较适合用于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上。
三、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微灌、施肥制度制定:
1、微灌制度拟定
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根据作物全生育期需水量与降水量的差值确定灌溉定额、灌水次数、灌水间隔时间、每次灌水延续时间和灌水定额等。
还需考虑土壤墒情、温度、设施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等。
大棚膜下滴灌用水量会比畦灌减少30%~40%,比大水漫灌减少50%以上。
2、施肥制度拟定
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根据作物全生育期需肥总量与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差值来确定实际施肥量、每次施肥量、施肥次数、施肥时期和肥料品种,同时作物的需肥特性、肥料利用率、目标产量、施肥方式也是决定施肥制度拟定的因素。
微灌施肥通常可比习惯施肥减少30%~50%的肥料用量。
3、微灌和施肥制度拟合
按照作物拟定的微灌制度将肥料同微灌的灌水时间和次数进行合理分配,主要原则就是肥随水走、分阶段拟合。
注入肥液浓度一般为0.1%。
操作上还要注意,要先走水15min左右,再注入配好的肥料溶液,微灌施肥结束后需用不含肥的水清洗清灌管道15~30min,防止堵塞出水口。
此步聚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系统可以自动进行,无需人工控制。
4、肥料选择
智能微灌系统的滴灌管出水口很小,非常容易被各种微小的杂质堵塞,影响到微灌施肥的效果。
为此肥料的选择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是全溶性的肥料,溶于水后无沉淀;二是肥料的相溶性要好,搭配使用不会相互作用生成沉淀物;三是施磷肥时尽量通过基肥施入土壤;四是用微量元素时,应选用螯合态微肥,否则与大量元素肥混合使用时易产生沉淀物。
在市场上常用的溶解性好的普通肥料有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硝酸钙、硝酸钾、磷酸、磷酸二青钾、磷酸一铵(工业级)、氯化钾等,或选用微灌专用固体肥料。
四、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系统功能
1、用水量控制管理:
托普云农实现两级用水计量,通过出口流量监测作为本区域内用水总量计量,通过每个支管压力传感采集数据实时计算各支管的轮灌水量,与阀门自动控制功能结合,实现每一个阀门控制单元的用水量统计。
同时水泵引入流量控制,当超过用水总量将通过远程控制,限制区域用水。
2、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通过水位和视频监控能够实时监测滴灌系统水源状况,及时发布缺水预警;通过水泵电流和电压监测、出水口压力和流量监测、管网分干管流量和压力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滴灌系统爆管、漏水、低压运行等不合理灌溉事件,及时通知系统维护人员,保障滴灌系统高效运行。
3、阀门自动控制功能
通过对农田土壤墒情信息、小气候信息和作物长势信息的实时监测,采用无线或有线技术,实现阀门的遥控启闭和定时轮灌启闭。
根据采集到的信息,结合当地作物的需水和灌溉轮灌情况制定自动开启水泵、阀门,实现无人职守自动灌溉,分片控制,预防人为误操作。
4、运维管理功能
包括系统维护、状态监测和系统运行的现场管理;实现区域用水量计量管理、旱情和灌溉预报专家决策、信息发布等功能的远程决策管理;以及对用水、耗电、灌水量、维护、材料消耗等进行统计和成本核算,对灌溉设施设备生成定期维护计划,记录维护情况,实现灌溉工程的精细化维护运行管理。
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的节水设备作用,优化调度,提高效益,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更加节水节能,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质量,将使灌溉更加科学、方便,提高管理水平。
5、移动终端APP
方便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看系统信息,远程操作相关设备。
五、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应用范围:
1、农业、土肥、植保、经作、园林等农技推广;
2、农业科技示范区、农场等大型农业生产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