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摘要]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这就说明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主动、活泼地学习与发展。
本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着手,就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时机选择,并如何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究,顺利地推动合作学习的正确开展。
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数学老师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有效性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数学的组织活动形式,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是学生在独立学习后,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民主、平等、激烈的氛围中,主动的、生动的、互动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学习。
其实就是一种与同伴之间互相探讨互相学习优势互补的学习形式,也是有效性学习的很好方式,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生动活波、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也培养了在一起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强调合作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的环境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逐步养成,从而使学生整体的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课堂教学中,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就是体现自我协调同伴间的一种互相促进的有效学习形式,经过老师的组织和指导,在充满和谐、平等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学习,交换彼此的想法,展示独特的思维,学生在交流中反思,见解更加深刻和全面。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学习小组的群体效应,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
互动的课堂,学习方式由以前单向”灌输”转为双向的”对话”,学生成了老师式的学生,进入”自主、合作、探究”的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老师成为学生式的教师,从”权威”、”讲授”中走出来,师生间、生生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观摩和相互促进,思想与情感得以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使课堂成为气氛活跃又和谐、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随笔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刘素华摘要:新课改的推进是教育事业的重大改革,教师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且开始普及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身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学老师,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讲授更多的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这就是通常意义下所说的有效性,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性能力的提高,推动学生未来的发展。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明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任务的情况下与小组成员之间通过思考、讨论、质疑、解疑、总结后得出结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学习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但是就目前在小学数学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数学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内容,容纳了复杂的教学知识,要求学生不仅要认识数字,明确各个数字的意义,还要懂得数字之间的算法,学会运用运算法则,认识各个图形,同时,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合理创设学习小组,按照学生能力、水平各方面的不同分派小组,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提升他们的综合实力。
一、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和问题(一)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每个时代应该有每个时代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免于落于人后。
而目前部分教师一直用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反感,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社会在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要求以及综合素养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教师也要积极改革,主动学习,才能以身作则,指导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落实新课标政策措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摸索,积极创新,在教学方式上要满足教学大纲要求,创新教学方式,同时也要联系课本和实际,转变教学思想,这样才能使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核心素养也能得到飞速发展。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引言: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在小学阶段进行数学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至关重要。
许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持有消极态度,认为数学枯燥无味,难以理解。
为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许多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以及其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一个小组内,学生们共同参与学习活动,通过相互合作和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交流思想和帮助他人。
在数学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是小组内的学生互相讨论问题、共同解决数学问题或者联合设计解决方案。
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互相鼓励和帮助。
2.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互相解答疑惑,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
与传统的单人学习相比,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激活和灵活运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们需要与小组成员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并且要通过有效的沟通与表达促进彼此的理解。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分组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校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如老师随机分组、学生自由选择分组等。
分组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确保小组内的成员互补,能够合作学习。
2.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内容确定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在小组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能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
3. 学习环境:为了促进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室中可以设置小组学习区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以及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的气氛。
1.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们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和交流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一定目标和任务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交流和相互协助来完成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
三、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对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才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1.明确任务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明确任务目标,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2.制定合理的小组人数。
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便于学生之间更好地交流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合作,教师可以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4.定期评价和总结。
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指导。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挑战与对策尽管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很多优点,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学生之间的合作情绪不良、任务分工不明确、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对策,例如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鼓励学生相互帮助等。
结论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摘要: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和调查,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误区,如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缺乏对合作学习的价值认识,缺乏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以及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角色转换等等,导致合作学习不能真正发挥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做法及思考:一、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则是通过合作交流发现、解决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精心设计问题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一个重量方面。
第一、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学习。
一个数学问题,如果比较简单,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得到快速解决,那就没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是一个特别难的问题,讨论很长时间也得不出结论,这样的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受到这种从欲望的驱动,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有生机。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欲望。
如三年级数学中,有关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知识难点时,我就向学生提问:这里为什么要加上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是0可不可以呢?你能否想个办法证明一下?这样激发了学生探究情绪,学生就自觉的议论起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自觉的进行小组合作研究。
第二、设计问题应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解法多种多样,结果不是唯一的,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同时,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考虑的不够全面,个人独立思考会发生一定困难,急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论文
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开展摘要: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全班集体合作学习外,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自课改以来,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它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获得成功的喜悦,它既能发掘个人的内在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的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现在已经成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使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092-01一、科学的组建合作小组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
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合作前提出明确的合作要求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每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要求之后再开始活动。
对三年级的学生,简单的要求要让其重复一遍,加深理解;复杂的要求用文字的形式出示;对于不容易理解的要求教师还应进行适当讲解。
例如在进行“长方形面积”的教学时,给出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在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我提出这样的要求:(1)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得出三个长方形的面积。
(2)所用的小正方形的数量越少越好。
(3)把结果记录下来。
(4)观察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要求明确了,学生合作的目的性更强,合作的目的也就很容易达到了。
三、熟练掌握合作技能教师应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
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首先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学习中的优势,包括促进交流与合作,提高学习兴趣等。
接着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对学习者的影响,以及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
最后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建议,探讨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并总结了研究结论。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学习者、影响因素、应用建议、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数学学习、优势、影响、定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
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优势,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对学习者的影响,以及揭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影响因素,旨在为小学教师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数学教育的改进和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最终目的是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和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问题,从而促进思维的碰撞和启发,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情感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育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表达能力,提高其数学解题水平与课堂参与度。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学业成就小组合作学习通常包括讨论、合作解题、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旨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协作合作和交流表达,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和成就感。
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动机。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一些学者认为,个人学习常常过于独立,缺乏互动交流,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相比之下,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相互支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共同探讨、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相互协作,充分展示自己的见解,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和自信心。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共同合作,并通过交流、展示自己的见解来得到他人的认可,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吸收不同的意见,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工作的快乐,加强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就。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策略:(1)建立合适的小组教师需要选择相互配合、互相尊重、能够有效协作的小组。
在选择小组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背景自主选择小组,也可以由教师指定。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学业水平等情况确定每个小组的成员。
(2)明确任务教师需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目标、活动流程和要求,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预期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篇一【摘要】有效的教学课堂,是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
本文将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实践,以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来阐述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
现就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验研究发表几点初浅的看法:1有效性教学要注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创设数学学习的良好情境,教育界已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然而,新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有的甚至成了“说话课”,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
实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1.2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
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根据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而设计。
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它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它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合作意识等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合作意识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自课改以来,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在学生独立学习,并对所学知识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它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使用。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合作学习做一些探讨。
一、合理安排小组活动1、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
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
2、小组合作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3、小组合作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4、小组合作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小组合作活动应积极促进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二、通过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一个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
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
只有那些学生一人不能独立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有合作的价值。
具体操作中至少应注意这样几点:1、分工明确。
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
2、建立机制。
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论文(共2篇).doc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论文(共2篇)第1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论文范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对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现如今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丰富多彩,而通过小组合作而获取知识的形式逐渐显示出其优势。
该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学习、交流空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小组合作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想要更大程度的提升教学效率,需要结合现有问题逐一寻求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现状;策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理都得到不同发展。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上学入门最基础的其中一项课程,学好小学数学是为以后更加深奥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根基牢固了,应对复杂的课程才能轻松自如,因此,学好小学数学至关重要。
为了让同学们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更加透彻,老师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其中分组学习的方法普遍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不仅促进了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分组学习的优势通常来说,在小学阶段,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难度系数较高,另一方面,数学是一门单一枯燥的学科,学生在对待数学问题时需要承担更多的学习压力。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没有一条生动有效的教学途径来作为缓冲,不仅会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且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此讨厌数学这门课程。
与以往的教学形式不同,通过分组来学习数学知识,除了进一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提供了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提高数学成绩。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观察与分析,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新的教学方式所替代。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已经在各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本研究将围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背景、具体方法及其有效性进行探讨。
方法1. 参与对象研究对象为某小学三至五年级的学生,选取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研究设计实验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
在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定期对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测试,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
3. 评估指标学生数学成绩的变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参与度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情况结果1. 数学成绩提升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与测试,实验组学生的数学成绩平均提高了15%,而对照组仅提高了5%。
这表明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有显著效果。
2. 学习动机增强在调查问卷中,超过80%的实验组学生表示更喜欢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认为“小组讨论使得学习变得更有趣”。
相比之下,对照组学生对此的积极反馈仅为50%。
3. 合作意识增强实验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互动频繁,相互帮助的现象普遍存在。
而对照组学生在课堂上主要依赖教师的讲解,缺乏合作交流的机会。
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探讨机会,促进了他们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通过共同解决问题,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数学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教师在小组学习中扮演的指导角色也至关重要,他们能有效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结论本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一组学生通过协商、讨论、合作等方式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学习过程,要求学生通过协商、讨论、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倾听他人的观点、接受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协调矛盾和分工合作等,这些都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借助他人的知识和经验,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形成学习的共同体,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求思维活跃、创新思考,通过集思广益、激发思维火花,发掘问题本质和解题方法,从而建立起全面、深入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涉及到管理、协调、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必须学会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核心能力,如分工合作、目标明确、诚实沟通、尊重他人、共同探究等,这些能力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成长所必须具备的,也是未来社会面对复杂问题时所必需具备的。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对学生的协调、沟通、交流、合理分工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必须有专业的导师或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否则可能会出现误导、浪费时间等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终审稿)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新疆乌鲁木齐市三十三小学周艳邮编:830047 地址:乌鲁木齐市延安路139号[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和使用。
小组合作学习它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它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合作意识等价值。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组织与引导。
首先要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其次要创设好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情境;要确定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充分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开展适当的组际评比,最后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合作并进行恰当的引导。
合作学习,体现的是集体的智慧,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合作意识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之一。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说过:“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要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
在实际工作中要想做好每一项工作及重大的科研项目,都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配合才能完成。
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自课改以来,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在学生独立学习,并对所学知识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它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使用。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合作学习做一些探讨。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
首先,是对“一言堂”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挑战。
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不再处于课堂的支配地位;同时学生间的人格地位也是平等的,学生可以在平等的交往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教师也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赋予了课堂的思维空间、活动空间。
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仅仅是导演,学生真正走到前台来表演,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通过理解、认知、质疑、创造、体验、交流和表现等一系列的活动,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更为重要的是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非常重要,但是经过课堂观察发现:有的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摆设;有的教师为急于完成教学进度,合作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有些讨论的问题缺乏挑战性,不具备合作性;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显得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等等。
以上问题的症结所在实质就是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为此我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一、合理分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
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十分重要。
如:每组3-6人为宜,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其余为监督员,负责监督操作员的操作和记录员的记录。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引言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多年来备受关注的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通过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促进了学生的学术成绩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本研究以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为切入点,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提高学业成绩: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享思路,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讨、互相帮助,解决数学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合作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1. 小组成员的配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选择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成员应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差异,以便帮助学生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果。
2. 合作氛围的营造:小组合作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才能有效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合作规则、鼓励学生相互帮助,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
3. 教师的引导和管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引导和管理也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同时要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启示和建议1.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学校和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团队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2.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合理组合,规范合作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论文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作为新课改主要目标之一的合作学习,日益被广大师生所接受,但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近几年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取得一些经验。
现结合我的教学实际,就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淀放活力,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学习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在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对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有话可说,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如果我们直接让学生合作用割补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显然不行,即使有极少数思维较快的学生唱着独角戏,而很大一部分学生无法进行,特别是学习上较困难的学生只能做个听众,或许根本听不懂,所以我们要先让学生独立猜想,“想用什么方法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呢?”学生会想到用数方格子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并填好表格。
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找规律。
再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和拼,把它转化成会算的面积图形,然后把自己的思考所得在小组中交流分享。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以四人为宜,组员分工要明确合作学习的人数不能太少,也不宜太多。
人太少,发表的意义单调,分享的内容不丰富。
人太多不利于组织,谈话时间长,轮流次数少。
我经常采用四人小组,主要是一个大组的前后两排,他们平时课外活动就在一起,相互比较了解和友好,有利于合作、讨论。
如:我的一名男生在同班年龄偏小,个子不高,父母又不在身边,平时基本不发言。
但他同座的是一个活泼,乖巧而热情的小女孩,他们在四人小组里,非常和谐。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重要性[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重视合理编组、过程组织、师生互动、及时交流评价等方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从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编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中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
人数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
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全体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二、重视小组学习过程的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学习小组组织情况。
因此,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根据学习内容进行恰当的分组及组内的分工,并且需要预计到小组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调节课堂气氛,才能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首先介绍了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以及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
接着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并通过实施案例分析进行了验证。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的意义,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更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因素、案例分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合作学习原理、特点、提高、实施、总结、展望、成果意义、未来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而小组合作学习被认为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并不总是得到保证。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
研究背景中首先需要讨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需求。
有必要探讨如何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有效性提高的策略,可以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研究旨在探讨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相关问题,以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小组合作学习可能存在效果不佳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其有效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影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并通过实施案例分析来验证这些策略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新疆乌鲁木齐市三十三小学周艳邮编:830047 地址:乌鲁木齐市延安路139号[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和使用。
小组合作学习它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它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合作意识等价值。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组织与引导。
首先要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其次要创设好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情境;要确定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充分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开展适当的组际评比,最后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合作并进行恰当的引导。
合作学习,体现的是集体的智慧,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合作意识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之一。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说过:“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要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
在实际工作中要想做好每一项工作及重大的科研项目,都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配合才能完成。
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自课改以来,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在学生独立学习,并对所学知识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它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使用。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合作学习做一些探讨。
一、合理安排小组活动1、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
只有逐章、逐节、逐句钻深、钻透教材,才有可能掌握教材的主诣、主题和精神实质。
然后才能在终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学习者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
2、小组合作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3、小组合作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4、小组合作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小组合作活动应积极促进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二、通过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一个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
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
只有那些学生一人不能独立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有合作的价值。
具体操作中至少应注意这样几点:1、分工明确。
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
2、建立机制。
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
3适时引导。
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值得注意的地方(一)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参与与指导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曾说过;“在我们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也正是一部分学生趁机玩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师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
”在提供小组讨论的信息材料时,教师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
在小组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又应该是一位参与者和合作者。
有时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充当指导者,在内容、时间、学生的情绪等方面适时进行调控,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目的。
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在学生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后,出示一道讨论题:(100÷□)÷(20÷□),□里填几?在小组间引发了一场唇枪舌战的争议。
一位学生说:“根据商不变的性质,两个□里只要填相同的数,而这两个□都没有确定数,因此可以填任何相同的数。
”另一位学生反驳道:“我不同意,如果□里填3,不能整除怎么办?我们算不出结果,怎么知道商不变呢?”这时,前一位学生仍振振有词,只可惜拿不出证据。
当小组中这几个同学争论不休时,旁边的一个同学也正玩的起劲。
这时,教师进行了恰当的引导:“100÷3,20÷3虽不能整除,但一定会得到一个新数,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学到。
等到你们学会了循环小数、分数的乘除之后,就自然明白了。
现在我们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里填任何相同的数,你们觉得怎样呢?”经过教师的一参与,全组的学生立刻会意,而在玩的哪个同学也被吸引了过来,加入了讨论的行列。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团体意识往往在教学中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即在学生进行小组汇报时,站起来回答讨论结果的同学说:“经过讨论,我认为这个问题是这样的…”等。
其实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应该说:“经过讨论,我们小组的结果是这样的…”,因为这个同学所回答的问题的结果是他们学习小组的成果,是大家群策群力的体现,是集体的智慧,是整个小组的意见,而不是个人的观点。
教师适当的加以纠正,学生在细小处养成了一种团体意识。
事实上通过合作学习,让每一个成员都有所参与,从而体会参与乐趣,分享成功。
(三)合作中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合作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很多学生往往是一涌而上,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到后来谁也不知说了什么。
因此合作时要训练和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怎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怎样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开展争论和辩论,并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往往不习惯听别人的发言,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因此,教师应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如《圆柱体侧面积》教学片段教学行为(第一次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导入部分老师复习了圆柱的相关知识,在新授部分拿出圆柱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出:要给这个圆柱体的侧面包上包装纸那要多大?提完问题后,学生前面两人转身和后面的两人组成四人小组,有的学生很认真地说着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让学生都停止,开始组织学生交流和汇报。
对话师:怎么办?生:剪曲面师:怎么剪?生:剪高;垂直剪……师:为什么剪高展开就是包装纸的面积?生:因为底面周长乘高师追问:底面周长乘高是求的什么呢?生:是曲面的面积师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底面周长乘高就是曲面的面积?生:剪开是长方形。
场景观察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动手剪开曲面,并展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问学生怎么剪的,生有的讲沿高剪;有的说用尺子找,师追问怎么找?生回答垂直,沿着高剪,师用模型边剪边示范。
教学行为(第二次四人小组讨论)师拿着刚剪好的圆柱体侧面和与之相同未剪的圆柱体,先让学生观察剪开的圆柱体侧面图与未剪开的图,然后以小黑板的形式出示了一下四个问题:1、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什么?2、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什么?3、展开后长方形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什么面积?(四人小组很热烈的讨论着,大概5分钟后师让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对话师:第一个问题答案是什么?生: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师:你能演示给大家看吗?(师指名一生演示)师:谁再来一边演示一边说呢?一生先指了指长方形的长,再指着圆柱的底面绕了一圈。
(师再次演示)师:第二个问题答案是什么?生: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师:为什么是高呢?生:因为是沿着高剪的。
师: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就要知道什么?生: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师板书)师:我们知道长是圆柱的周长,宽是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面积,那公式可以怎么写呢?生:圆柱侧面积=底面面积×高(师板书)师:是不是每次都要把侧面积展开?生:不要,只要知道底面面积和高就行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圆柱体的侧面积(板书)教学行为(第三次小组合作)教学了圆柱侧面积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同桌说说怎样求圆柱侧面积的推导过程。
交流后请学生说。
通过这次学习,学生除了知道了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的方法和公式外,他们还获得了合作的经验,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之间的隔阂,给予他们更多的合作、交流机会,通过师生、生生的讨论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这都是有效讨论带来的硕果。
四、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教师应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再耐心地向学生说明;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接近,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
我也来到他们中间倾听。
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到讲台桌上那个墨水盒时,都发生了争论,有的认为那是正方体的,有的则认为那是长方体的。
我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个墨水盒,原来,墨水盒的正面是正方形,侧面则是一个长方形,严格来讲它应是长方体。
这个争论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
于是我立即决定将原定的下一个有趣的游戏环节取消,改为再一次深入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其间运用让学生观察、触摸、比较等形式。
最后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这墨水瓶是一个长方体!”教师及时从学生的讨论中去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这才是教学的目的。
五、通过探究性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和学生是知识获取过程的共同参与者、知识的共同收集和分享者;教师是这一节课的课题主任,学生与教师一起负责研究、发现、设计和建造。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筛选,将那些中等难度的、与学生旧知联系紧密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利用各种原始数据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提出假设,进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