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合集下载

趣味学诗歌诗歌故事汇总

趣味学诗歌诗歌故事汇总

趣味学诗歌诗歌故事汇总---1. 导言诗歌是一种优美的艺术表达形式,以其独特的语言和韵律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研究诗歌可能会感到乏味和困难。

因此,本文档将汇总一系列趣味学诗歌的诗歌故事,旨在通过故事的方式,帮助人们更加轻松地理解和研究诗歌。

---2. 诗歌故事一:诗人的秘密从前有个诗人,他非常喜欢写诗,但他有一个秘密:他只能在深夜才能写出最好的诗。

他相信深夜的宁静和黑暗可以让他的思绪更加清晰。

于是,每当夜幕降临,他就会找到最寂静的地方,开始陶醉于自己的创作中。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每一篇都让人陶醉其中。

后来,他的秘密被人们发现,于是深夜成为他的象征,而他的诗歌也因此更加引人入胜。

---3. 诗歌故事二:韵律的力量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个孩子叫小明,他对诗歌一无所知。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神奇的老人,老人告诉他,诗歌是一种奇妙的韵律的结合,可以通过韵律表达情感和思想。

于是,小明开始跟随老人研究诗歌。

他们一起探索不同的韵律形式:押韵、无韵、跳字等等。

慢慢地,小明学会了如何运用韵律来写诗。

他写了一首关于村庄美景的诗歌,并在村庄的广场上朗读出来。

村民们听后纷纷竖起了耳朵,他们被小明的诗歌所打动。

小明终于明白了,韵律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它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诗歌的美妙。

---4. 诗歌故事三:失落的诗人曾经有一位诗人,他的诗歌优美动人,但他却感到了迷茫和失落。

他觉得自己的诗歌缺少创新和新鲜感,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才华。

于是,他决定离开城市,寻找灵感的泉源。

在他的旅途中,他遇见了很多有趣的人和事物,他们的故事和情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他记录下每一段遭遇和感受,在旅途的结束时,他回到了城市。

这一次,他的诗歌充满了新的意境和创造力,人们对他的诗歌赞叹不已。

他明白了,诗歌不仅仅是自我表达,也是与生活和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

---5. 结语通过以上这些趣味的诗歌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诗歌并不是一件乏味和困难的事情。

诗歌的故事(精选31篇)

诗歌的故事(精选31篇)

诗歌的故事诗歌的故事(精选31篇)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的故事篇1中国最早的诗中国最早的诗是哪一首?这可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传说原始社会尧的时代,“天下太和,百姓无事”,过着安定舒适的日子。

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一边悠闲地做着“击壤”游戏,一边唱着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把它译出来,它的大概意思是:太阳升起,下田劳作,太阳落下,归来歇息。

开凿井泉,就有水饮,耕种田地,就有米食。

多么安闲自乐,谁还去向往那帝王的权力?击壤,是古代的一种游戏:用木头做两片“壤”,做成前边大、后边小的样子,各长一尺三寸。

先把一片立在地上,再站到若干步以外,用手上这片“壤”来打,打中了,就算赢。

这是一种老人游戏,对于老人活动筋骨,是有好处的。

他们一面玩着,一面唱着。

这支歌,后人称作《击壤歌》,可能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诗歌了。

诗歌的故事篇2千金之剑挂墓地春秋时期的吴国,锻制宝剑的技艺非常精良,各种宝剑名声远扬。

人们都以能有一把吴国的剑而满足。

吴国太子季札,人称“延陵季子”。

一次,他出使晋国,途中路过徐国,便去拜见徐国国君。

“大王,请接受我转达父王对您的问候!”季札行礼毕,习惯地握住腰间的剑柄。

徐君的眼光也自然地落在那金光耀眼的剑鞘上。

徐君对宝剑的注意虽是一刹那间的事,可还是让季札感觉到了,他一边饮酒,一边想:此剑送给徐君,对加强吴、徐友谊很有作用……可是,我出使晋国,身上无剑又不合适……他决定从晋国回来时再把宝剑献给徐君。

过了几天,季札从晋国返回,又经过徐国。

徐国上下素衣白幡,一派治丧景象。

原来徐君去世了。

”我有心向徐君表示敬仰,不料永远失去了机会啊!”一个随从说:“既然徐君不在,赠剑之事也就作罢吧?”季札摆摆手:“不行,此事不做,我心里总会不安的。

”于是他把宝剑赠给徐国新君王。

新君王感激地说:“先王没有遗嘱,我不该接受贵重礼物啊。

诗歌语文知识点总结

诗歌语文知识点总结

诗歌语文知识点总结
诗歌语文知识点总结
诗歌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

详细解释
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诗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上古。

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

近年来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

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

《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弦。

”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

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 唐宋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

” 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

”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袁氏(袁可立)陆园在鸣凤门内,……每逢佳日节期,州内文人名士在此聚会。

所吟诵的诗歌,后来荟为专集,名《蓬莱纪胜》。


总结:诗歌按照有无故事情节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照语言有无格律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照有无押韵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

古代诗歌的故事

古代诗歌的故事

古代诗歌的故事古代诗歌的故事大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

古代诗歌中有着许多有趣的小故事,unjs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古代诗歌的故事大全,欢迎阅读。

古代诗歌的故事1:家书西汉时,司马相如告别妻子卓文君,离开成都,到长安求取功名去了。

一晃5 年过去了,他也不写一封家书,原来他想休了妻子,另娶茂陵(今陕西西兴平官人)名门千金小姐。

后来,他写了封信难为卓文君,派信差送往成都,并传话说要"立等回信"。

卓文君一看是一张大白纸,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

卓文君也十分聪明,立即写了一首如诉如泣的抒情诗,把这些数字用在里边: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

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阑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读后,为卓文君的忠贞和文才深深感动了,亲自回四川把卓文君接到长安。

古代诗歌的故事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p ī)和曹植是曹操的两个儿子,兄弟俩都很有文学才能,但弟弟曹植的才学更为突出,非常受曹操的宠爱,差点被立为太子,所以哥哥曹丕一直很嫉妒。

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在一次宴会上,又听到许多大臣称赞曹植的才华,心里很不高兴。

他想起父亲在世时总是夸奖弟弟聪明,便气不打一处来。

他皱着眉头,心生一计,决定这回要好好治一治曹植。

曹丕当着大家的面,对曹植道:"大家都说你才思敏捷,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

现在我要你当众试一试,从你站着的地方跨出七步,在七步之内必须作诗一首--"说到这里,曹丕顿了一顿,随后加重语气,恶狠狠地警告道:"如果诗作不成,嘿嘿嘿,那就要杀你的头!"曹植知道哥哥忌恨自己已久,但没想到骨肉同胞竟会如此心毒手辣。

古代诗歌鉴赏有关知识-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古诗文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古代诗歌鉴赏有关知识-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古诗文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备战2023年中考一轮复习古诗文专题精讲第二部分古代诗歌阅读第一讲:古代诗歌鉴赏有关知识(一)有关诗歌基本知识整合梳理表一古代诗歌基本知识概念主题(主旨)主题(主旨)即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理想志向,所阐述的人生哲理,所蕴涵的美好情操,或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进行的总结等意境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如:雄浑壮丽、苍凉、恬淡闲适、雄奇瑰丽、清新自然、沉郁悲凉、萧瑟凄凉、苍茫、高远等。

中考试题中的“画面描述”题便是。

分类从形式上诗①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②乐府诗:歌、行、吟、引、曲①律诗:五律、七律、排律;②绝句:五绝、七绝词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曲①小令;②套数按题材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怀古诗、宫怨诗等按表达方式叙事诗、抒情诗(一说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写作手法(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抒情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

作者不借助于任何事物,而是直接鲜明地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寓情于景间接抒情的一种。

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其特点是:表面写景,实质写情,所表达的情感不直接写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一种。

借景抒情即借助于描写的某种景物来抒发感情。

其特点是:景、情都明确地写出来。

如《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描写景物描写对景物的形态、颜色等方面进行描写。

如《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细节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肖像(外貌)、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这种表达方式一般只在长篇叙事诗中,如《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白描用明快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议论常见于直接揭示某种哲理的诗句中,如《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叙事这种表达方式较为少见,常见于长篇叙事诗中,如《木兰诗》《卖炭翁》等写作手法见[表二]修辞方法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诗歌古文知识点总结

诗歌古文知识点总结

诗歌古文知识点总结一、古文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古文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夏朝、商朝和周朝时期,那时古人们以歌颂神明、祖先为主要目的而创作了一些歌谣。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古文诗歌逐渐从祭祀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单独的文学类型,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

古文诗歌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风雅颂”阶段,这一阶段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歌颂性质,它们多半是以祭祀活动、宴乐活动和庆典活动为背景的歌咏诗歌。

第二阶段是鲁国《诗经》的形成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开始注重情感表达和艺术创作。

第三阶段是中国历史上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唐宋诗歌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诗人们大胆创新,大量的优秀作品涌现,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

总的来看,古文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审美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古文诗歌的韵律特点古文诗歌的韵律美是其最具魅力的特点之一。

古文诗歌通常采用五言、七言、句联等方式来进行创作。

这些韵律模式不仅在音韵上颇具美感,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审美规律。

1.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是古文诗歌的基本韵律形式。

五言诗每句五个字,七言诗每句七个字,这两种韵律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韵味。

在这两种韵律形式中,诗人必须严格遵守字数,同时还要注意平仄、押韵等要求,这就为古文诗歌的优美呈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句联除了五言诗和七言诗外,古文诗歌还有句联的形式。

句联是由两句诗组成的一种形式,它具有自由度大、表现力强的特点。

句联的形式虽然较为自由,但古人们在创作句联时同样是遵循一定的音律和韵律规则的。

总的来看,古文诗歌的韵律特点主要体现在韵律模式、字数要求、平仄要求、押韵要求等方面。

这些特点不仅在创作中需要求新求异,同时也值得我们在欣赏中去品味细细。

三、古文诗歌的意境表达古文诗歌的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特色。

在古文诗歌的创作和欣赏中,意境表达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古文诗歌的核心之一。

诗歌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

诗歌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

诗歌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通过对韵律、意象和表达方式的运用,呈现出美感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在世界各个文化中,诗歌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从诗歌的定义、类型、形式、特点、创作技巧等方面,对诗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通过语言艺术表达情感和美感的文学形式。

它可以通过韵律的排列和意象的描绘,深化对世界的思考和表达内心的感受。

诗歌常常具有高度的抒情性和象征性,展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学魅力。

二、诗歌的类型1. 抒情诗:表达诗人内心情感和感悟的诗歌类型。

它通常以诗人的情感为中心,表现出诗人对生活、自然、人情、情感等方面的独特感受。

2. 叙事诗:通过叙述的方式展现故事情节和事件发展的诗歌类型。

它注重情节的连贯性和故事的鲜活性,常常具有叙述性的特点。

3. 讽刺诗:通过夸张、讽刺和嘲讽的手法,对社会、人物、事件等进行批判和讽刺的诗歌类型。

它以幽默、讽刺的方式揭露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三、诗歌的形式1. 韵律:指诗歌中的韵脚、韵部和韵式等音韵形式。

韵律对诗歌的节奏和韵感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强诗歌的音韵美和表现力。

2. 格律:指诗歌中的句式、字数、音节等形式要求。

不同的诗歌类型和格律要求,决定了诗歌的结构和形式的不同。

3. 修辞:指诗歌中的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

修辞能够丰富诗歌的表现力和意味深长,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4. 意象:指诗歌中通过具体的意义和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意象通过细致的描绘和鲜明的对比,能够富有表现力和生动性。

四、诗歌的特点1. 抒情性:诗歌倾向于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具有高度的抒发情感的特点。

2. 音乐性:诗歌具有音韵美和节奏感,通过语言的音韵和韵律形式,展现出音乐般的美感。

3. 压缩性:诗歌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意象,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浓缩在有限的篇幅内,具有压缩性的特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文原文登幽州台歌【作者】XXX【朝代】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XXX【作者】XXX【朝代】唐XXX如何?XXX未了。

造化XXX,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XXX【作者】XXX【朝代】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游山西村【作者】XXX【朝代】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XXX鼓追随XXX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XXX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己亥杂诗(其五)【作者】XXX【朝代】清浩荡离愁白天斜,吟鞭东指即海角。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登幽州台歌一、作者简介XXX(661~702),XXX,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唐代文学家。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XXX。

XXX是唐诗革新的先驱。

他的诗思想进步而充实,语言刚健而质朴,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

现存诗一百多首,其中代表性的是《感遇》和《登幽州台歌》。

有《陈伯玉文集》传世。

二、故事背景《登幽州台歌》:696年,契丹攻陷营州。

XXX委派XXX率军征讨,XXX随军出征。

XXX为人轻率,少谋略。

XXX进言,XXX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遭到波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激昂大方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三、课文翻译前:过去。

古人:古代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后世。

来者:后代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描述工夫的久远和空间的广阔。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译文:往前望不到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往后看不到后代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想到广漠六合的无穷无尽,我独自悲伤,热泪纵横!四、问题归结1.“独怆然而涕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孤单寂寥、苦闷悲愁的心绪。

诗歌知识

诗歌知识

诗歌知识与故事诗歌知识(一)诗歌的起源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

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二)诗歌的特点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

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四)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现代诗歌知识梳理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现代诗歌知识梳理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第五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三)现代诗歌第1节现代诗歌知识梳理一、基础知识积累1.现代诗歌的概念诗歌是与小说、戏剧、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

诗歌饱含情感和想像,是以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集中精炼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

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

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

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

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2.诗歌的主要分类(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叙事诗和抒情诗①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②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①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

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③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诗歌的常识及基本常识

诗歌的常识及基本常识

一、诗歌体裁及情感1、山水田园诗内容情感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②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2、边塞军旅诗内容情感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3、怀古咏史诗内容情感4、托物言志诗内容情感怀古伤今-借古伤己-借古讽今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5、羁旅思乡诗内容情感①天涯漂泊羁旅愁。

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

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6、送别怀人诗内容情感标题中有送别赠酬等“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7、爱情闺怨诗内容情感①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

③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

④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

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关于诗歌的故事

关于诗歌的故事

诗歌的故事关于诗歌的故事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

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诗歌的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歌的故事篇1《七步诗》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

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

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题国公桥》南宋末年,元兵南逼。

宋皇从杭州败移福州。

景炎帝二年(即公元一二七七年)的春天。

文天祥为了抗击元兵,率师从闽西进军漳州,所闻福州失守,宋帝败逃海上,他只好西撤,翻越闽南与闽西交界的坂寮岭,退到险要的'倒岭赶筑营垒,沉着应急。

元兵来势凶猛,紧迫在后,文天祥的兵马渡过下畲溪的木桥,仰望天空,说了声“天助我!”立即,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咆哮的山洪把元兵阻隔在崎岖的对岸。

那拆掉的虽是木桥,却系交通要道。

文天祥考虑到战后百姓过往的需要,特地为当地留下不少金银,以备复建之用。

当他带兵马要经过倒岭下的梅子坑村,老百姓闻讯接应,纷纷主动把家里的门板桌面都搬来铺架临时便桥。

文天祥万分感激,当场为此桥取名为“大义桥”,后人也有传说为“待御桥”。

明朝万历十年(即公元一五八二年)间,在大畲溪建起了坚固的石拱桥,并在桥头建立了壮观的碑亭,以纪念信国公文天祥举义驻师。

树立的三块石碑,均有秀丽的碑文。

传说后来当地著名的文人林希严(林泰)为了悼念“耿光垂北斗”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感慨满怀地写了《题国公桥》一诗:当年丞相过桥东,战马啸啸满路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1.如何品诗。

人们常把欣赏诗歌叫“品诗”。

所谓“品”,第一是要细心地认真地思考和回味;第二是要凝神定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比较稳定的情绪下进行欣赏活动;第三是要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从自身的文化知识和经验中寻找与诗歌意念相对应的形象感受;第四是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对诗情诗意的把握。

2.读诗入意境。

欣赏诗歌还要“读”。

诗歌具有节奏,韵律,不读只看,是无法细致深入地领略这种美感的。

反复认真地读诗,诗中那种情感的慷慨激昂和音调的铿锵有力、节奏的明快活泼,或者情调的缠绵悱侧、言语的呢呢喃喃、节拍的波浪起伏,就会十分自然地融汇在一起,使你为之所感动。

3.提高欣赏情趣。

当然,诗歌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活动一样,也有一个情趣、格调、标准的问题。

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健康的欣赏情趣,确立较高的欣赏标准,另一方面要选择适当的诗歌作为欣赏对象。

对于情趣和格调过于低下庸俗的诗歌,应该有分析、剔除,批判的能力。

李白读书的故事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但他小时候读书却不怎么刻苦,甚至有些贪玩,有一天他到一条小河边去玩,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磨一根铁棒,就上去好奇地问:“老奶奶,你为什么磨铁棒?”老太太告诉他是在磨针。

李白说:“那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老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

李白深有感悟,从此刻苦读书,成为一代“诗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