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列各题。

(10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曰奉壹。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心乐之()(2)潭中鱼可百许头()(3)以其境过清()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俶尔远逝翻译:(2)凄神寒骨翻译: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开头交代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以及位置、环境,表现了作者探幽时浓厚的兴趣。

B. 第二段写了潭水中的鱼很多,也写了潭水的清澈见底以及鱼儿快活游动的情景。

C. 既写了“寂寥无人”的环境,又说有“同游者”,说明作者的内心是很矛盾的。

D. 作者在写景过程中,巧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情的内在变化,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共10分)6.(3分)(1)以·······为乐(2)大约(3)因为7.(4分)(1)忽然间向远处游去(2)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8.(3分)C(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

(10分)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最新部编中考真题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版)11

最新部编中考真题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版)11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4天打卡计划第十一天课外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2022·浙江绍兴·统考中考真题)阅读陈继儒漫游潇溪(今嵊州下王镇小溪村)所作《胜游记》,完成后面小题。

胜游记[明]陈继儒余癖于山水之趣。

戊辰春暮,拟为石梁、雁荡之游,道经于剡,将览右军之池,并康乐覆卮所。

清妙秀异,杜工部之语不虚也。

行一舍许,见其峰峦叠翠,涧水潆回,乔松壮谷口,古柏郁溪头,依稀盘谷,仿佛辋川,徘徊久之,不忍离去。

方眺览.间,遇一矍叟,黄发台背,逍遥山径,诚.葛天氏①之民也。

余揖询其地,知是潇溪。

居虎豹,偃虬龙,佳哉胜地。

忽一童子把.竿垂钓,余私计曰:“是儿器宇不凡,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也②。

”童子罢钓揖予,登堂洗爵、奠斝③,宰鸡款予。

主席陪话者即向之策杖老翁也一唱一酬觥筹交错。

觌④其貌,骯髒⑤矍铄;味其语,正大光明;论世则议切事务,谈道则奥彻玄微。

猗欤休哉⑥!真世不易觏⑦者也。

尔时夜分就寝,余思良士不寐,爰⑧成四韵以纪胜概⑨,云:茅屋疏篱一径深,门无车马绿苔侵。

云山纵意权⑩为主,富贵惊人懒挂心。

珍馔饷宾情已厚,交情一面意何深。

葛巾野服蒲葵扇,自在溪边五柳⑪阴。

韵成东白,主复延.余就席,载续四韵:风尘鞅掌⑫最羁人,谁更清闲憩此身。

梦醒北窗书千卷,兴饶东郭酒三巡。

谢安门外春常静,五柳庭中月自新。

任尔纷嚣当面起,斟瓢仙子正颐神。

主宾话别,束装就道。

主君谓谁?徐君以圣也。

童子谓谁?其孙佩元也。

良辰难得,胜地不再,乃记之以志不忘。

【注释】①葛天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据说他的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②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也:语出《晋书·王衍传》,“宁馨儿”后为小孩的美称。

③爵、斝jiá:古代酒器。

④觌dí:见;⑤骯髒kǎng zǎng:刚直,不屈不挠。

专题复习11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习题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专题复习11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习题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 分) (1)有仙则名. ( 出名,有名 ) (2)斯.是陋室 ( 这 )
(3)谈笑有鸿.儒. ( 博学的人 ) (4)无案.牍.之劳形 ( 官府文书 )
(5)子欲.居九夷 ( 想,想要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或曰:“陋,如之何?” 有人说:“(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住呢?”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放下) (2)徐.以杓酌油沥之( 慢慢地) (3)杨大年每欲作.文( 写作 )
(4)以小方纸细书.( 书写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3 分) A.尝射于.家圃 门人疲于.应命 B.但微颔之. 顷刻之.际 C.徐以.杓酌油沥之 以.小方纸细书 D.康肃笑而.遣之 而.不妨构思
(五) 【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 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 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 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 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 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屋舍俨然()②阡陌交通()③咸来问讯()(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纯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源记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专题11文言文比较阅读(二)(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

专题11文言文比较阅读(二)(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专题10 文言文比较阅读(二)1.(2023·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同学们发现高明亭对《琵琶记》作者高明的介绍过于简略,准备向主办方提建议。

◎搜集材料【材料一】永嘉高经历明①,避乱四明之栎社,惜伯喈②之被谤,乃作《琵琶记》雪之,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③,进与古法部④相参,卓乎不可及已。

相传:则诚坐卧一小楼,三年而后成。

其足按拍处,板皆为穿。

尝夜坐自歌,二烛忽合而为一,交辉久之乃解。

好事者以其妙感鬼神,为剙⑤瑞光楼旌⑥之。

(选自《南词叙录注释》)【材料二】有王四者,以学闻。

则诚与之友善,劝之仕。

登第后,即弃其妻而赞于太师不花家。

则诚悔之,因作此记以讽谏。

……高皇帝微时,尝奇此戏,及登极,召则诚,以疾辞。

使者以记上进。

上览之曰:“五经四书在民间,譬诸五谷,不可无;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⑦之间亦不可少也。

”(选自田艺蘅《留青日札》)注释:①高经历明:指高明,字则诚,瑞安人。

经历,官名。

②伯喈:这里指东汉文学家蔡邕,字伯喈。

③伎:泛指歌舞表演。

④法部:指正宗的皇家乐曲。

⑤剙:同“创”。

⑥旌:表彰,显扬。

⑦俎豆:祭祀宴饮用的礼器。

◎读懂文意(1)解释加点词。

①卓乎不可及.已____________②尝奇.此戏____________(2)用“/”给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处断句。

(限断2处)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之间亦不可少也◎围绕提纲,展开讨论(3)同学质疑:材料一中画横线处作为“高明的故事”素材是否合适?发表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4)同学提议:增加《琵琶记》创作缘由。

根据两则材料,概括《琵琶记》创作缘由的两种说法。

(5)同学讨论:还可以增加《琵琶记》的哪些信息?结合两则材料,提一条建议并阐述理由。

撰写建议(略)(2023·浙江嘉兴·统考中考真题)程本立,字原道,嘉兴崇德人。

少读书,不务章句。

闻金华朱彦修兄弟得考亭之学①于白云许谦,乃往就学焉。

专题11 课内文言文阅读-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专题11 课内文言文阅读-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专题11 课内文言文阅读(一)(2022春·河北沧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回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谓:_______(2)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3)蒙辞.以军中多务辞:______(4)见往事..耳往事:_______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阅读选文,摘选或总结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文中孙权的一番话充分体现了劝说的艺术。

他先一语道出吕蒙“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指出“学”的必要性,面对对方“军中多务”的借口,他继而表明自己并不期待吕蒙(1)“_______”,只要吕蒙用(2)“_______”的读书方法了解历史即可,最后他还(3)_______指出读书的收获,终于使吕蒙“乃始就学”。

4.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二)(2021春·安徽马鞍山·七年级统考期末)文言文阅读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及.鲁肃过寻阳(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八上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八上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八上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1、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小题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怀民亦未寝(睡觉)B.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 念无与为乐者(思念)D.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小题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B. 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 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一致。

D. 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小题3】本文的构思角度是()A. 托物言志B. 类比象征C. 即景生情D. 以物喻人【小题4】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A.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D.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知识点]苏轼(1037-1101)[答案]【小题1】C【小题2】C【小题3】C【小题4】B[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C“念无与为乐者(思念)”错。

“念”:想到。

句意: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

【小题2】试题分析:C错。

表达的感情不一致。

《答谢中书书》反映的是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是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郁闷,只有到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寻找解脱。

【小题3】试题分析:本文的构思角度是即景生情或借景抒情。

用景物抒写着自己的切身感受;因贬官,所以用大自然的景色来排遣着自己内心的郁闷。

【小题4】试题分析:A改为“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022-2023学年度七下期中专项复习11: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2-2023学年度七下期中专项复习11: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原卷版+解析版)

七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十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原卷)【2022春·广西梧州·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即更刮目相待B.卿言多务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见往事耳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见:了解D.及鲁肃过寻阳过:拜访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022春·河南周口·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孙权劝学》,完成下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孰若孤未若柳絮因风起门庭若市B.及鲁肃过寻阳将复何及由表及里C.与蒙论议意与日去与人为善D.结友而别人不知而不愠挺身而出5.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6.选文中孙权是怎样说服吕蒙学习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概括。

7.联系选文中吕蒙的变化及链接材料,谈谈怎样才能让学习进步?【链接材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日:“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暑假衔接】知识点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讲义试题)四升五年级语文(含答案)

【暑假衔接】知识点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讲义试题)四升五年级语文(含答案)

专题11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考点◆考点一、解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类活用,通假字。

◆考点二、译句: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用留、删、换、调、补的方法。

◆考点三、断句: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阅读时需要划分停顿或加标点。

◆考点四、内容:1.读懂文言文,概括大意;2.结合注释,准确理解;3.结合文章,分析概括。

◆考点五、涵义:理解文言文深层含义。

在读懂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二、文言文解词(一)文言实词什么是文言实词——有固定意义的词文言实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1.一词多义如:说,读shuō时,说、说明。

读shuì时,游说。

如“苏秦以连横说秦”。

读yuè时,高兴。

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古今异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①词义的扩大。

如,“河”在古代专指黄河,而现在泛指一般河流。

②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当今专指黄金。

③词义发生了转移。

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

如,“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3.通假字通假字是一个汉语词汇,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

《论语十则》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

《论语十则》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两小儿辩日》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第11课《核舟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

第11课《核舟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

第11课《核舟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

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举轴,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乃珍藏之。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乙】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摘选自魏学洢《核舟记》)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怪】令怪.之(2)【逮】逮.举轴(3)【衡】左手倚一衡.木(4)【容】其人视端容.寂2.文中甲文一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B.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C.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D.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2)若听茶声然。

4.甲文写善画,乙段写善雕。

在表现高超技艺上,写法有什么不同?请结合相关内容简析。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魏学洢《核舟记》)【乙】成化间,一乐工能刻木为舟。

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

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钉②田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

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

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予观夫巴陵胜状..3.横无际涯..4.朝晖.夕阴5.连月不开.6.浊浪排空..7.薄暮..冥冥8.春和景.明9.波澜不惊.10.沙鸥翔集.11.宠.辱偕忘12.把.酒临风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4.微.斯人,吾谁与归1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1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1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8.野芳.发而幽香19.负.者歌于途20.伛偻..提携21.泉香而酒洌.22.杂然而前陈.者23.觥.筹交错24.苍颜..白发25.树林阴翳26.湖中人鸟声俱绝.27.雾凇沆砀..28.惟.长堤一痕29.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0.及.下船二、解释下列通假字1.属.予作文以记之2.百废具.兴3.玉盘珍羞.直万钱三、一词多义1.以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一长烟一.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4.开连月不开.开.我东阁门5.极此乐何极.南极.潇湘6.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7.为或异二者之为.全石以为.底8.空浊浪排空.长烟一空.9.通政通.人和北通.巫峡10.和政通人和.至若春和.景明11.而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朝而.往,暮而归而.不知人之乐12.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云归.而岩穴暝13.谓太守谓.谁太守自谓.也14.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四、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微.斯人古义:今义:2.气象..万千古义:今义:3.越.明年古义:今义:4.增其旧制.古义:今义: —5.前人之述备.矣古义:今义:6.至若春和景.明古义:今义: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义:今义:8.则有去.国怀乡古义:今义:9.则有去国.怀乡古义:今义:10.沙鸥翔集.古义:今义: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1.百废.具兴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然则北.通巫峡4.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5.先.天下之忧而忧6.后.天下之乐而乐7.山.行六七里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9.名.之者谁10.故自号.曰醉翁也11.杂然而前.陈者12.大雪..三日六、辨析下列文言句式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3.微斯人,吾谁与归4.行者休于树5.属予作文以记之七、重点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专题11:文言文(课内+课外)对比阅读练习-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

专题11:文言文(课内+课外)对比阅读练习-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专题11:文言文(课内+课外)对比阅读练习一、(2024·上海·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庆历末,妖贼王则盗据甘陵,贾魏公镇北门,仓卒遣将引兵还城,未有破贼之计。

公日夜忧思,有指使马遂者白公曰:“坚城深池,不可力取,愿得公一言。

”公壮其言,遣行。

见贼偶坐,为陈朝廷恩信:“尔能束身出城,公为尔请于朝,亦不失富贵。

若守迷自固,天子遣一将,提兵数千,不日城陷。

”辞甚激切,贼不答。

遂度终不能听,遂急击贼仆地,扼其喉几死。

1.甲文选自《____________》一书。

2.下列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故不为苟.得也( )A.暂且B.假如C.随便D.已忘(2)遂度.终不能听( )A.度过B.揣测C.测量D.准则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下列对第一段划线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B.表现出了战争胶着C.引出下文马遂前去与敌军谈判D.突出贾魏公的无能5.甲文用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乙文马遂的行为符合甲文中的论点。

6.你认为乙文中马遂用“富贵”来与敌军谈判,是否有损他的形象?说说你的理由。

二、(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八下第11课《核舟记》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八下第11课《核舟记》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八下第11课《核舟记》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小题1】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尝贻余核舟一赠送B. 其两膝相比者靠近C. 左手倚一衡木同“横”D. 钩画了了结束,完了【小题2】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之:能以径寸之木箬篷覆之B. 为:中轩敞者为舱为宫室、器皿、人物C. 而:而竖其左膝学而不思则罔D. 则:则题名其上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小题3】1.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A. 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的奇数,许多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B. 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C. 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的奇数,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重。

D. 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儿,许多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重。

【小题4】1. 下列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全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显得非常逼真而生动。

2022-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编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2022-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编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2022-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编】专题11 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

仕隋为虎贲郎将。

文帝命覆①陇西牧簿,得隐②马二万匹,帝怒,收慕容悉达等千五百人,将悉殊死。

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

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挺众死。

”帝悟,曰:“朕不明,乃至是。

今当免悉达等,旌③尔善言。

”遂皆以减论。

(通)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

帝闻,曰:“清以奉国,名定不虚。

”……数岁,召为刑部尚书。

自以不习文,固辞,改工部。

(节选自《新唐书》,有改动)【注释】①覆:审察。

②隐:隐藏。

③旌:表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后家长安( )(2)朕不明,乃至是( )(3)时贼珍用山积( )(4)固辞,改工部(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B.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尊使命》)D.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命至重,死不复生。

(2)清以奉国,名定不虚。

4.屈突通具有怎样的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4·天津·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皭①为福建将乐令,春秋行乡饮酒礼时,至村落间问民疾苦,牧竖②妇女皆环集,导之以善,肫然③如家人。

期月,邑人悉向化④,境无盗贼,讼庭稀鞭扑声。

皭初至官,与家人约曰:“在官,俸金外皆赃也,不可以丝毫累我。

”官廨⑤有桂二株,方花开,李指之曰:“此亦官物也,擅折者必治之。

”自是家人不敢簪桂花。

尝出郭省敛⑥,从仆摘道旁一橘,顾见之,责曰:“岂可坏法自汝始!”立下马杖之,命偿其直。

专题11 逸闻撷英类-【新课标拓展阅读】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点解读及模拟演练(教师版)

专题11  逸闻撷英类-【新课标拓展阅读】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点解读及模拟演练(教师版)

11 文言文阅读- 逸闻撷英类(一)芝麻《通鉴》吴人韦政,腹枵然①,好谈诗书,语常不继。

或嘲之曰:“此非出芝麻《通鉴》②上乎?”盖吴人好以芝麻点茶,市中卖者,以零残《通鉴》裹包。

一人频买芝麻,积至数页,而以零残语掉舌。

人问始末,辄穷曰:“我家芝麻《通鉴》上止此耳。

”(选自《古今谭概》)【注释】①枵(xiāo)然:原指空虚的样子,这里指没多少知识。

②《通鉴》:指《资治通鉴》。

参考译文:吴人韦政,腹内没有多少学问,却喜欢谈论诗书,常常说着说着就接不上了。

有人嘲笑他说:“这不会是出自芝麻《通鉴》吧?”当地人喜欢用芝麻点茶,而集市中卖芝麻的人爱拿《通鉴》当包装纸。

有一人频繁买芝麻,(包装芝麻的《通鉴》)积累到几页后,就拿这三言两语来卖弄。

(如果遇到)有人深究,(那人)就陷入语塞难继的困境(,他就会)说:“我家芝麻《通鉴》上只有这些而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语常不继.:接续(2)或.嘲之曰:有人(3)盖吴人好.以芝麻点茶:喜欢(4)我家芝麻《通鉴》上止.此耳:只、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或嘲之曰:“此非出芝麻《通鉴》上乎?”有人嘲笑他说:“这不会是出自芝麻《通鉴》吧?”(2)一人频买芝麻,积至数页,而以零残语掉舌。

有一人频繁买芝麻,(包装芝麻的《通鉴》)积累到几页后,就拿这三言两语来卖弄。

3.选文“吴人韦政”有何可笑的行为?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答:腹枵然,好谈诗书,语常不继。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答:任何人在学问面前都要踏踏实实,学而不厌,不能骄傲自满。

知识是无穷尽的,任何知识、技能的获取,都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钻研,并不是投机取巧、道听途说就能有所成就的。

(二)用人不疑太祖时,郭进①为西山巡检,有告其阴②通河东刘继元③,将有异志④。

太祖大怒,以其诬害忠臣,命缚其人予进,使自处置。

进得而不杀,谓曰:“尔能为我取继元一城一寨,不止赎尔死,当请赏尔一官。

”岁余,其人诱其一城来降。

考点十一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阅读(好题冲关)-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考点十一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阅读(好题冲关)-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考点十一文言文阅读之课内阅读(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选自《醉翁亭记》有删改)1.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名.之者谁有仙则名.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临.表涕零C.太守归.而宾客从男有分,女有归.D.太守之乐.其乐也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专题11《爱莲说》(最新模拟)(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1《爱莲说》(最新模拟)(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1:《爱莲说》(原卷版)最新模拟1.(2023•北京市丰台区二模)阅读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周敦颐ㅤㅤ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ㅤㅤ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陋室铭刘禹锡ㅤㅤ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香远益.清精益.求精相得益.彰老当益.壮B.中通.外直通.情达理水泄不通.无师自通.C.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屡见不鲜.寡见鲜.闻D.有仙则名.莫名.其妙名.副其实举世闻名.(2)对“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赋闲在家,无事可做,所以陋室里的生活是悠闲自得、不会被打扰的。

B.忘记处理官府的公文,难以听到世俗的音乐,作者在陋室中感到身心舒畅。

C.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伤神的公务,这些行为表现出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D.丝竹之声、官府公文会扰乱身心,所以一定要排除杂念,彻底地归隐山林。

(3)根据上面两篇短文和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①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②,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节选自《论语•泰伯》)材料二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

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③。

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

仲连不忍为也。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