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人生的启蒙者,人的行为的诱导者和知识的传播者,自身行为、品格的优劣与否,对下一代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有识之士都及为重视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古人曾把师德作为正本清源、纯正社会风气的重大措施,提出“唯师道立而善人多”。孔子在告诫他的弟子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教育中是有极其重要的示范力量的。为此,作为教师,应该十分重视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呢?首先,教师要学会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精髓.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桥梁和推动力,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它教育因素和力量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鼓励和宽容,将使课堂处处充满真诚的信任和友好的合作,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并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虚心向他人学习,坚持不懈努力等。只有共同运用这些修养方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富有成效。 一、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道德修养要加强理论学习 人们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需要有知识,这就必须学习。同样,人们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需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 第一,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根本上说,一个教师高度的社会主义师德觉悟,正是以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革命理想为指导的。只有确立这样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坚定不移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献身人民教育事业,自觉地把个人生命的意义、价值与人民教育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养好学生,为教育事业作贡献,看做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才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树立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理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三代人的教育”访谈活动中的访谈问题,了解设计访谈 活动的初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丰富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设计访谈活动方案。

教学点评 本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准确理解与把握《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制定的“高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正确解读人民版教材。据此,在教学设计中,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定为本课的主题与灵魂;对教学内容的取舍,从宏观角度看,能够紧扣主题,把人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重点,较充分地展示了共和国在教育上的辉煌成就;从微观角度看也能化繁为简,突出主干知识,如在共和国教育发展的奠基阶段,是以扫盲教育为突破点。本课也很好地凸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即坚持以史实为基石,通过对史料(实)的精心选择与有效呈现,较好地体现出“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一基本的学科特色。 第二,形成了较理想的基于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课从知识结构看,将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处理为“奠基”“挫折”和“蓬勃发展”三个阶段,既忠于教材,又优化了教材。从教学流程看,是从请学习小组围绕“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这一主题、设计访谈活动方案开始,到学生交流访谈方案结束,把对共和国教育史的了解与掌握作为帮助学生设计访谈方案过程中的一个知识背景环节。这样的设计是极为巧妙的。从三维目标的达成效果看,由于是从“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开始,到“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情况呈现结束,这一维度的达成度是显而易见的;至于“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由于知识结构清晰,主干知识突出,学生应当能较好地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则通过“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这一访谈设计、通过扫盲教育、食指的诗、高考试卷用纸的决定、教师资格证书(实物)等细节的呈现,通过“中日教育情况的比较”“为什么要考大学”等设问,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当代中国的热点实现了无障碍沟通,不但使学生不断地形成较高品位的情感体验,更是从深层次上打动了学生的心。总之,经过朱能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出色执教,三维目标得以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较好地达成,实现了三者的有机统一。特别是“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处理尤为突出,成为本课的一大亮点。 第三,成功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参与,不但从形式上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之所以在这方面能够成功,主要是通过了以下三个途径:民主与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对话;问题引导下的对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的研读;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习小组的探究与讨论。实际上,这些方法是老师们常用的,本节课之所以奏效,关键有二,一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师生平等意识;二是对细节的处理与把握。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是新情景的创设、问题的设计、呈现方式还是学生答问后的处理,都会对效果产生可特续影响。 第四,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只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同样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生活中的现象与乡土史均是可以充分运用的教学资源。朱能老师在处理本课时,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卡片”等资料。其次是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资源,如“一家三代人都是教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教育事业的发展习题3 华东师大版

第19课教育世界的发展 (一)、选择题 1、某校八年级一班开展“品对联,颂国策”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挂出了“科技繁荣千秋旺,教育发展百业兴”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歌颂的国策是() A、一国两制 B、对外开放 C、科教兴国 D、和平共处 2、实施义务教育是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学 A、(1)(2) B、(3)(4) C、(1)(2)(3)(4) D、(1)(2)(3) 3、据报道,某地一位家长不让孩子上初中,被学校以违反《义务教育法》告上法庭,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 A、1984年 B、1986年 C、1988年 D、2000年 4、2008年9月1日,一个必将被历史所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这是我国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这一举措是哪一部法律的具体体现()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5、据统计,1949年我国有普通高校200多所。到2000年,我国有普通高校1000多所。这一变化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 A、办学效益、办学条件明显提高 B、学校数量大大增加 C、学科门类比较齐全 D 、学校布局结构日趋合理 6、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从整体上看,高等教育虽已形成相当规模,但学科门类还不齐全 D、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成绩显著,获得的国家发明奖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左右 (二)综合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并且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保护不同群体的公民受教育的权力,尤其是保护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力。五十多年来,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在全国有计划分阶段地普及。小学教育已在全国占人口91%的地区普及。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和少数民族的教育迅速发展,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多学科的教育体系已经在中国形成,从而有利于在教育领域中跨国交流和合作。 中国建立了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办学力量投资为辅的教育体制。当前,地方政府主要是推广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以兴办高等教育为主。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面,包括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内的社会办学力量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负责实施中央政府有关的法律、条例和方针政策,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协调全国办学力量和办学计划,推进和指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教育改革。 中国的教育体系有四个组成部分,即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 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6年)、初中(3年)、和高中(3年)教育。中国政治历来把基础教育放在发展教育事业的首位。自从1986年通过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法以来,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普及了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则已在全国各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 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一个多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其中包括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各种形式的短期职业技术培训。 普通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大专一般是3年制,本科大学是4年制(医学和有些工程技术专业是5年制),硕士2-3年,博士3年。五十多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81年,中国还制定了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学位制度。通过多次教育改革和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人教育包括学历教育、扫盲教育和其他针对成人的各种教育。至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已办了871所成人教育学院和大学,800余个函授教育点和成人夜校。自考教育已发展到250多个专业,3000万人获得了大专和本科文凭。 总之,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教育事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但我们有信心建立起一个与国情相适应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体制。

最新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1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 2 膀。”——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世人要懂得阅读。作为一个普通人应3 该热爱阅读,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4 很多人说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这样的话,不错,5 教师读书,从读书的内容到读书这个行为本身都是相当有益的。很难想象一个不6 喜欢读书的老师怎样拓展课堂的知识,怎样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心智。7 这里根据我自己的阅历和经验谈谈教师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8 首先,教师要克服困难挤出时间进行阅读。 9 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10 需要为家庭腾挪的时间,几乎就谈不上阅读了。没空阅读是大部分教师的现状。 11 除了教科书、教辅书,他们可能不再看其他书籍,这是常见的事情。但这样的后12 果就是课堂上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虽不一定是照本宣科,但也会显得内容贫乏,13 对于现在接受了大量外界信息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鲁迅所说“时间就像14 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教师们看书,要有一种“挤”的精神。广15 州特级教师陈琴在她的《经典即人生》一书中表露:读书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很16 多时候,等到她有自己的时间,已经在晚上十点半以后了,但是不管怎样她还是17 要读一会儿书才睡觉。读书如果成为一种习惯,要找出时间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18 很多人有随身带书的习惯,在不经意的等待时间里就可以翻上几页。习惯的力量19 也能让人觉得一天不看书就欠缺了什么,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属于书本的时20 间。而事实上,我们教师也并不见得非要见缝插针才能找出时间。有些时候,没21 时间只是一个托辞,没有动力和毅力才是问题所在。 22 第二,教师看什么书要有所讲究,有所选择。 23 爱默生读书有三条实用准则: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24 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喜欢的书。现在的出版物浩如烟海,要全部读完是不25 可能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怎样选择读物对任何读书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26 作为教师,选择学科专业、教学策略和方法、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书籍阅读,对教27 学工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这些实用性强的读物。作为中小28 学教师,知识面宽一点,知识广博一点,不但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架构,也有利于29 展示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科教师了解自然知识,立刻教师积累人文30

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县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能否把我县教育事业做大、做强、做优,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事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县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xx县辖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总面积x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万人。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xx 所,其中小学xx 所,初中xx 所,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各xx所。全县现有幼儿园xx所。全县现有专任教师xx人,其中小学xxx人,初中xx人,普通高中xx人,职教中心xx人,特教学校xxx人,幼儿教师xx人。全县中小学在校生xxx人,其中小学xxx人,初中xxx 人,普通高中xxx人,职业高中xxx人,在校残疾儿童少年学生xxx 人。全县在园幼儿xx人。 二、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振兴xxx经济的战略措施,教育事业规模

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增强,为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高度重视,积极担负县域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责任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县切实将教育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分析情况,制定规划,研究措施。坚持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视、同期部署、同步考核。县委、政府两办督查室定期组织专项督导,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每学期组织召开一次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全县教育工作。 理清思路,明确责任,充分落实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教育人事调配由县教育局统一管理,中小学公用经费由财政统一拨付,县教育支付中心统一管理。严格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县、乡政府抓投入、抓建设、抓硬件;教育局及各学校抓管理、抓质量、上水平。为促进各项责任目标的落实,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基层,亲自调研,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确保全县教育工作健康、优质运行。 2、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1)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我县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校舍建设进程。一是xxx迁建项目。该项目预计投资xx亿元、占地xxx亩,目前已经完成立项、选址、土地预审、设计与勘察招标等前期手续,一期工程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二是城区xxxx小学新建项目。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世人要懂得阅读。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热爱阅读,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很多人说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这样的话,不错,教师读书,从读书的内容到读书这个行为本身都是相当有益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怎样拓展课堂的知识,怎样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心智。 这里根据我自己的阅历和经验谈谈教师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克服困难挤出时间进行阅读。 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需要为家庭腾挪的时间,几乎就谈不上阅读了。没空阅读是大部分教师的现状。除了教科书、教辅书,他们可能不再看其他书籍,这是常见的事情。但这样的后果就是课堂上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虽不一定是照本宣科,但也会显得内容贫乏,对于现在接受了大量外界信息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鲁迅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教师们看书,要有一种“挤”的精神。广州特级教师陈琴在她的《经典即人生》一书中表露:读书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时候,等到她有自己的时间,已经在晚上十点半以后了,但是不管怎样她还是要读一会儿书才睡觉。读书如果成为一种习惯,要找出时间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很多人有随身带书的习惯,在不经意的等待时间里就可以翻上几页。习惯的力量也能让人觉得一天不看书就欠缺了什么,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属于书本的时间。而事实上,我们教师也并不见得非要见缝插针才能找出时间。有些时候,没时间只是一个托辞,没有动力和毅力才是问题所在。 第二,教师看什么书要有所讲究,有所选择。 爱默生读书有三条实用准则: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喜欢的书。现在的出版物浩如烟海,要全部读完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怎样选择读物对任何读书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作为教师,选择学科专业、教学策略和方法、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书籍阅读,对教学工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这些实用性强的读物。作为中小学教师,知识面宽一点,知识广博一点,不但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架构,也有利于展示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科教师了解自然知识,立刻教师积累人文知识,既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比如魏书生,不但自己阅读,还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科技信息,介绍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等知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教育观,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使教育面向未来。 经典是最值得我们阅读的书籍,不过经典一般都不太通俗易懂,比较难啃。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虽然书名与故事家喻户晓,但真正认真阅读过原著的人恐怕并不太多。哲学书籍就更是令人望而生畏。《老子》《庄子》《理想国》这些整天被我们挂在嘴边的书名,要翻开书本还需要一些勇气。教师的阅读应该多一些经典,有一点挑战的难度。如果只是看报纸杂志那是远远不够的。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在积极实施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前提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规律、教育规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素质的提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摒弃老化的知识,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把科学的、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和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崇高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言传身教”、“教师要有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自觉性,要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以后,才能胜任21世纪教育工作的重任,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人才。但是,目前我们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比较滞后、知识更新根不上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落后等等。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成科教兴国的大业。 二、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求。 素质教育对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观念要有新的转变把传统的老师讲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把老师填鸭式的教学变成学生主动地对知识的探究追求。知识结构要有新的调整教师在大学里受到的专业教育,已经不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使知识积累更丰富,对问题认识更深刻,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课堂中的生成教学任务。师生之间建立新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实行,学生有了自由、空间、快乐、幸福……但是,一定也会有一些学生因为年龄和生理的幼稚,在学习过程中走一些弯路,所以,老师更要以爱子之情,对学生加以耐心细致的引导教育,建立一种具有家庭般温暖的师生关系,在爱中让学生幸福成长。教师素质要有新要求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要求要一专多能。学生各种兴趣学习小组的建立,要求老师不仅要有熟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关或不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很好地指导学生活动。 三、终身不断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中国要发展,要进步,成为学习型、创新型国家,就需要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靠教师。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现在知识周期在迅速缩短,教师不及时更新观念,必然要“落伍”。只有大家都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为社会做出一个表率,为学生做出一个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当初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到现在的“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长流水。”这种观念的转变和进步无时不刻的在提醒着从我们。提升个人素质对学生发展的极为重要,但提升个人素质并不是一句空话,它要以“终身学习”为基础、为途径,因此,教师要走向成功,必须终身学习。 四、教师专业发展还应体现为教师对育人的责任感的提升。 教师和其他职业一样,都是谋生的手段。但“教书绝不只为稻梁谋”,教师要有一颗对自己事业负责感,做积极向上的人。对于教师,教书育人是职业,更是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案例

导入:新闻链接 2006年9月起,宁波市采取“两免一补助”政策,全免学杂费、住宿费、补助书费,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这一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这也是宁波教育值得浓墨重彩的一件事。这彰显了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回首历史我们看到新中国的教育从起步发展到今天,走的都是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新中国教育的发展之路。 讲授新课: 一、 出示图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也拉开了序幕。这是摄于当时的一张照片解读并结合教材指出它反映了当时教育的哪一个特点?(从照片所传达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中引导学生得出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建国后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等,得出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特点,这就是有别于旧中国新型的教育。) 新中国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各项制度的实施,为共和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 然而随着1966年政治寒潮席卷大地,教育成为重灾区之一。此前,我让我们同学走访了亲历这段历史的老人,他给我们带来了一段录音,让我们来听听历史留给老人的记忆。 出示声音文件(资料来源于“三代人眼中教育”调查) 老人直白、朴实的话给了我们很大震撼,我想最有感受的应该是采访他的同学,下面我们请他来谈谈自己的感触。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教育的春天在哪里呢?借用艾青的诗“去问解冻的河流,开花的大地吧!”文革结束就犹如解冻的河流,开花的大地,给教育带来了生机。三、 小组讨论:结合身边的例子,讲讲改革开放教育蓬勃发展给我们带来实惠? 教育蓬勃发展的原因? 四、 新中国的教育从起步发展到今天,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在我们的父辈、兄长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挥之不去的烙印,也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到了其中沉甸甸的分量。而曾几何时“知识越多越反动”成为风行一时的口号。今天,教育被提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变化折射出的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教育的发展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杠杆。 一起来看几段材料: 经济进步依靠的是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而这个要通过教育起作用。教育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祈祷了很大作用。教育推动、促进了人以及社会发展。正所谓“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也正是我国推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原因。同学们我们一定已经感到教育沉甸甸的分量了吧!这还不足以成为我们今天努力学习的动力吗?知识就是力量,学习创造财富。可是我们也听见了教育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请看来自中日夏令营的报道: 透过夏令营的较量,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当真正做到了教育就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质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理想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会“今年花儿红,明年花更好。”

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

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 教育,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民生话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已不仅仅停留在“以孝为先,以文相授”的层面。如今,人们更关注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多种类型教育的全面发展。同时,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人才结构的调整、创新型人才的培育、素质教育的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半城镇化”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6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致力于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和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崇高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动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我国教育走过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光辉历程。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国家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突出地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针,创立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坚持向工农开门,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有计划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为我国教育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一位的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从体制改革入手系统地进行教育改革,有

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不断加快,我国教育事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面向新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强调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北京乾坤纵横科技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我国教育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推进,把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带入21世纪。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包括对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对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教学反思、教科研结合等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本学期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做“一点穷追”的常态教科研,如何物化教研成果等问题。 课题研究使教师对教育情景更加敏感,认识和识别自己所处的情景和遇到的问题,不断优化策略,改进教育行为,促使教师不断生成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展开,教师会不知不觉踏上了研究之路,在“学习—实践—反思”这三者之间循环游走。 首先,使教师不断的读书学习,滋养教师底气与灵气。 爱默比尔说: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挑战所激发,而不是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会表现出一种激情,一种创造,才会真正投入。 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把学习变成内需,而非外因。教师意识到一个教学问题,通过长时间读书、与同事讨论来解决问题。对研究型教师而言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学识的广度、厚度、深度决定着你把学生托起的高度。研究型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网络学习等等方式,持续不断的学习。使学习真正的融入生活,使教书育人生涯有汩汩的春水流淌、有浓浓的绿意萌发,使教师的人生充盈剔透、美仑美奂。 其次,养成教师反思的习惯和意识,引领教师走向卓越。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思想从何而来?关键要学会思考。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课题研究中的教师,回到一种本真的状态看待自己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反思教学行为的症结所在。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能够让教师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反思能“使教师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不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是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通过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 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二、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正确理解科技教育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 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知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融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实际,青年学生应积极响应“科教兴国”的伟大号召,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导入: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重视教 育发展的措施有 哪些?取得了哪 些成就?“文 革”对教育事业有哪些严重冲击 和破坏?科教兴

A、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收回教育主权。 B、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提高教育水平,建立人民教育。 作用: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 (2)制定人民教育方针。 A、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人民教育的指导方针) 作用:此方针是新中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根本的指导作用。 B、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的学校和半工半读的学校) 作用:为中国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贵的指导。(3)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第二框题“文化的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混乱教育)1、表现; (1)“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使中国基础教育受到巨大冲击。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制定了多种法律,从不同角度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权利,其中特别强调少数民族、儿童、妇女和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经过50年的努力,中国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办学的体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行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

中国教育部是管理中国教育事业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贯彻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教育工作的具体政策,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协调全国各部门有关教育的工作,统一部署和指导教育体制的改革。 1978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多 自1978年以来,教育经费逐年增加。1998年全国教育投入2949.06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032.45亿元,1565.59亿元属于严格的国家预算拨款。

二、中国的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即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 业生升学率达到94.3%。初中阶段义务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 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初中6.44万所,招生数2183.44万人;在校生5811.65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50%。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41

万所,招生数396.32万人,在校生1049.71万人。1998年职业中学10074所,招生217.6万人,在校生541.6万人。 1999年全国共有为聋哑、弱智等残疾儿童举办的特殊教育学校达1520所,在校生37.16万人,比上年增加1.32万人。半数以上的适龄残疾儿童均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全 年 1999年普通中专学校达到3962所,在校生515.50万人。普通中专招生科类结构有所变化,财经、体育、艺术类呈增长趋,工科类呈下降趋势。1999年全国职业高中学校达8317所,招生数160.38万人,在校生443.84万人。1999年全国技工学校达到4098所,招生数51.55万人,在校生156.05万人。

骨干优秀教师在优秀教师专业发展中引领作用

骨干教师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我县自成立师训股以来。文教局非常重视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今天,举行首批县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让骨干教师每年都不断充电,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并在培训期间或县举行的县级公开课、展示课上,让骨干教师承担点评任务,逐步培养骨干教师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应用能力;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把一些名额指定给敢于承担重担的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给他们更多学习的机会,促进他们快速成长。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奠定更多的实战能力。 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精华,是教育教学的领头雁。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是关系到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大事。倡导在校本培训中发挥骨干引领示范作用的新形势下,骨干教师践行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弘扬的职业精神就是骨干教师引领方向和引领作用的所在。 为了更好地发挥我们骨干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我们首先要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应该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虽然我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自2009年6月已开始实施,但是全县中小学教师对其了解和认识的不够深入,为此概述一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基本含义、教师的成长理念和十项基本内容尤为重要。

一、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基本含义、教师的成长理念和十项基本内容。 1、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基本含义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指在原有学校建制的基础上增加和强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使每个中小学校既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基地。 2、教师专业成长理念 我们在座的骨干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注重过程、多元评价、引领激励、自主发展”的教师专业成长理念,提高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能力,,从而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树立教师专业成长理念。 (二)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我们在座的各位骨干教师通过培训后要制定年度和中长期专业 发展目标及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进行经常性的自检自评,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提高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化、教育专业化和职业伦理专业化。 提高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化就是促进教师“学用一致”;提高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化教育专业化就是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培训,提高实践知识水平,不断自我反思,促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

【教学设计】《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版)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 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 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正确理 解科技教育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描述与图示法,情景教学法并用。 利用视频片段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体验历史,学会从电视剧等中提取正确 的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和竞争意识、通过对具体 历史事实的分析,归纳和概括,培养他们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联系实际,青年学生应积极响应“科教兴国”的伟大号召,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教学难点】 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1.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 (1)按《共同纲领》规定,逐步建立起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2)改革学制,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 2.人民教育方针的制订及实践: (1)制订: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教育改革实践:刘少奇倡导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两种教育制度”与工厂机关八小时工作、半工半读“两种劳动制度”。在办学体制上,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3.取得成就: (1)到1965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近十年来中国教育的改革变化

十一五教育成就 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全面实现 (一)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2005年以来,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超过了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2010年,全国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1%,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分别比2005年提高5.1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目标基本实现。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着力建设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6年起全面免除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8年秋季,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这标志着我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实现。 (二)学前教育普及取得突破性进展,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规模达到2976.7万人,比2005年增加797.6万人,增长3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6.6%,比2005年大幅提高了15.2个百分点,“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5%以上”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三)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发展,体系结构趋于合理 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为4670万人,比2005年增加639.6万人,增长15.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2.5%,比2005年提高29.8个百分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68.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51.9%,比2005年提高8.2个百分点。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在校生规模达到451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基本相当”的目标已全面实现。 (四)高等教育规模突破3000万人,普及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2010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比2005年增加805万人,增长35%,超出规划目标105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为2232万人,比2005年增长42.9%;研究生在学人数为154万人,同比增长56.9%;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为536万人,同比增长22.9%。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比2005年提高5.5个百分点,比规划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从2007年起,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五)成人教育与培训蓬勃发展,终身学习蔚然成风 2010年,高等教育培训注册学生263.7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108.7万人次,增长70.2%;

谈谈教育科学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教育科学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指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多的是指显性之下的隐性发展。如教师人格的完善,教师个性的张扬,教学风格的树立,教育境界的提升。 要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科研势在必行。展开学习,更新教师观点第一,增强学习,大力展开“校本教研”。展开教育科研,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从“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的关键,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学校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起初,发给每位教师一本专用学习笔记本,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或教学心得,有课题的教师每月要有一份课题研究小结。为将学习落实到位,教务处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的方式,并安排每周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学习他人展开教科研的成功经验,撰写教育教学心得,增强教学反思的落实,定期交流学习体会,并最终行成于文,交教科室存档,作为业务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升教师学习自觉性。 第二,开通网络,利用多媒体教学。我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方便教师的课堂教学。为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积极为教师创设学习条件,派专人负责接收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学校为老师配备了五十多台电脑,教师可随时上网查阅所需资料,为教师理论学习提供了资源保障。 第三,走出学校,开阔科研视野。学校应该经常性选派老师们到外调研、学习新理论。老师们带着问题与困惑走出去,带着启迪与思考归来。 第四,学校组织教师召开专题培训会。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科研培训,内容能够多种多样。例如,如何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课程中教学方法的使用,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评好一堂课等。要求每位教师作好笔记,并写学习心得,以此协助教师成长。 二教育科研促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是教师按照职业岗位需要,实现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二是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我认为,教育科研的场域就在于在学科知识专业化的基础之上协助教师有机地实现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所谓的“研究热情”“研究步骤”“研究成果撰写”水平等等都隶属于教育科学素养。它们是教育的灵魂,因为惟有其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对学生心性的滋养。 在教研活动中,一些教师讲述了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些教学“故事”,其中包括和孩子在相处过程中的一些收获、用合作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用爱心转化后进孩子等等。而在教师的教育随笔中,我们同样也看见了很多蕴含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充满了教育智慧的教育行为。很显然,这些教育素养更多的是教育科研过程潜移默化带给老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