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切片制作
组织病理切片步骤
![组织病理切片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b7eed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b.png)
组织病理切片步骤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组织病理切片是临床病理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步骤,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切片、染色和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的疾病。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组织病理切片的具体步骤。
1. 标本采集:在进行组织病理切片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标本采集。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决定需要进行组织切片检查的部位,并采集相应的组织标本。
常见的标本包括活检标本、手术标本等。
2. 标本固定:采集到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4%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等。
3. 标本包埋:固定后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包埋处理,即将组织标本置于蜡块中,以便进行切片。
包埋可以帮助维持组织的完整性和形态结构。
4. 组织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标本切割成薄片,即组织切片。
组织切片的厚度通常为3-5微米,切片时需要使用显微镜预先调整刀片角度和大小。
5. 组织染色:切割好的组织切片需要进行染色处理,以凸显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特征。
常用的染色剂包括伊红染、嗜酸性粒染、埃曼若染、普鲁斯染等。
6. 组织观察:染色后的组织切片可以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核的大小和形态等特征,医生可以进行病理诊断。
7. 病理诊断:最终根据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医生可以进行病理诊断,明确患者疾病的类型、程度和预后。
第二篇示例:组织病理切片是病理学检查中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组织切片的制备,医生可以观察组织的形态结构,从而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
下面将介绍一下组织病理切片的步骤。
第一步:标本采集组织病理切片的第一步是采集标本。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组织采集,通常是通过手术或活检的方式获取组织标本。
采集的标本要求完整、清晰,以确保后续的切片制备质量。
第二步:固定采集到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组织的结构和形态。
固定的目的是使细胞和组织中的蛋白质、核酸等不能再发生变性、氧化或降解,防止组织腐败和细胞溶解。
皮肤组织病理切片技术
![皮肤组织病理切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fc3273b6bd97f192279e9ee.png)
一、V — G法(胶元纤维染色法) 结缔组织含有三种纤维,即胶原纤维、网 状纤维、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在结缔组织中 含量最多,起支持作用,具有一定的韧性和 坚固性,抗拉力强的特点。胶原纤维染色在 病理诊断上主要用于和肌纤维的鉴别。常用 的胶原纤维染色方法为V—G法。 结果: 细胞核蓝黑色或黑色,胶原纤维红色,肌 纤维、细胞浆、红血球呈黄色。
配法:(PH 7.0~7.2)
甲醛 NaH2PO4· 2H2O 或 无水 Na2HPO4· 12H2O 或 无水 蒸馏水 100ml 5.2g 4.0g 16.4g 6.5g 900ml
三、脱水
组织脱水,就是把组织内的水分彻底 除掉,故亦称无水法。无论任何组织都 含有不同程度的水分。一般组织经过固
皮肤组织病理切片技术
一、取材
1、手术取材。 适用于:( 1 )面部、关节部,易出血部位 等;(2)较大、较深的皮疹;(3)结节 和囊肿性皮疹;( 4 )切除治疗和检查, 主要用于小的肿瘤。 2、钻孔取材。(角膜钻孔器)
适用于一般的皮疹取材。
二、固定
固定的作用和目的:
1、可以防止组织溶解及腐败。
2 、使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肪、糖、酶 等各种成分沉淀保存下来,保持它原有
透明
切片 染色
切 片 质 量 标 准(100分)
切片完整 没有刀痕 厚薄均匀 附贴适量 平坦无褶 10分 5分 10分(一层细胞) 5分 10分
树胶适量 染色鲜艳 对比清晰 透明度好 片内无污染 无“人工”现象 玻片整洁 标签端正
5分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5分 5分 5分
常 规 染 色
固定的注意事项:
1、组织块必须小而薄。 2、固定液对组织有收缩及硬化作用,亦有 使组织膨胀的作用。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25e3044b2b160b4e767fcfc6.png)
实验四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一、实验目的组织切片技术是病理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病理组织切片的基本方法之一,即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法。
二、实验原理根据病变及检查的要求,合理采集病料,经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后进行切片,在进行染色得到结果。
固定是用化学药品把组织原来的结构保存下来,以便观察。
脱水是除去组织中的水分,以利于透明和浸蜡。
组织的透明是便于透蜡包埋。
包埋的是使石蜡透入组织内部,把软组织变为适当硬度的包埋块,以便切成薄片。
最后使用切片机,将包埋块中组织切成薄片。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已固定好病料,石蜡,手术刀,手术剪,镊子,脱水框,染色缸,梯度脱水酒精和透明剂一套,烘箱,切片机,毛笔,玻片,蛋白甘油,染色架,酒精灯,三角架,大烧杯,温度计,火柴,切片刀,记号笔或铅笔。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固定采取的病理材料必须立即放入10%福尔马林固定液中。
(二)脱水组织经固定后,尚含有多量水分,而水与透明剂苯、石蜡根本不相融合。
必须先把组织中的水分除去。
但脱水剂必须是与水在任何比率下均能混合的液体,脱水剂常兼有硬化组织的作用。
最常用的脱水剂为酒精、丙酮等。
1.酒精沸点78.4℃,为最常用的脱水剂。
脱水能力强,并能使组织硬化,能较好地与二甲苯透明剂相混合。
最终结果表明,只要脱水环节处理好,都会得到好的切片。
脱水的程序为70%一80%一95%一100%。
各级酒精2—4小时,视材料的大小、厚薄而定。
100%酒精有硬化组织的作用,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3小时。
脑组织、脂肪组织或疏松结缔组织,脱水时间要适当延长。
2.丙酮沸点为56℃。
脱水作用比乙醇强,但对组织块的收缩较大,主要用于快速脱水或固定兼脱水。
脱水时间l一3小时左右。
(三)透明透明对组织有脱酒精及透明两种作用。
当组织中全部为透明剂占有时,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可呈现不同程度的透明状态,此种现象称为透明,具有这种作用的试剂称为透明剂。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5d825f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7.png)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常用的制作方法有三种。
即石蜡切片法,冰冻切片法和火棉胶切片法。
以石蜡切片法为代表,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是:组织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组织包埋→组织切片→展片附贴→切片脱蜡→染色→脱水→染片透明→封固。
以上基本过程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使整个切片制作归于失败。
因此应细致、耐心、认真负责,并事先做好计划安排。
一、取材采取病料,要刀剪锐利,剪切时不可挤压,扯拉病料,以防人为损伤。
切取的工具要清洁。
采取病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超过死后24小时。
应选择病变部与可疑病变部切取,切取时要由表及里,有浅入深并包括周围正常组织一部分。
特殊病料应根据器官的结构特点切取。
管状,囊状和皮肤组织应注意垂直切取(横切)。
带有薄膜的组织,要防止切时薄膜分离和脱落。
切取组织块大小,以1.5×1.5×0.3厘米为宜,最厚不宜超过0.5厘米。
组织块病变一面应平整光滑,另一面可不平整,以便包埋时辨认。
切取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装有固定液的磨口玻璃广口瓶中,并做好标记。
二、固定固定的目的是迅速将组织细胞杀死,使细胞中的蛋白质,糖,脂肪等凝固,从而保持与活组织相似的结构状态。
材料取下后,应迅速固定。
固定液数量应为病理组织块的5到20倍。
由于一般把组织块浸入固定液后数小时,固定液渗入组织液的深度只达2到3厘米。
因此,可以放置冰箱内固定,使组织内酶失去作用,细菌也能停止滋生。
最常用的固定液是10%的福尔马林溶液:使用时,用40%的甲醛饱和水溶液10毫升,加水90毫升配成。
三、冲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应将固定液洗去。
一般均用流水(自来水)冲洗12到24小时左右。
及时冲洗尚有停止固定的作用,防止固定过度,有利于制片染色。
冲洗时如不方便用流水冲洗,也可用较大容器盛装水浸洗,每隔相当时间换水一次。
整个浸洗时间比流水冲洗应稍长一些。
酒精固定的组织材料不需冲洗。
病理切片、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病理切片、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b7b5352192e45361066f5c8.png)
病理切片、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注意事项病理切片是病理医生用来诊断患者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病理切片制作过程复杂漫长,影响病理切片制作质量的因素众多,常见问题归纳如下:一、固定标本要充分及时:固定标本是制片的第一个环节;固定时间不合适或者固定不正确的组织,在染色时常会出现较浅的核质着色和轮廓不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片状发白区;固定液的浓度要适宜,固定标本的正确方法为:组织离体后快速放入适宜浓度的固定液中,固定液的量大约为标本体积的7倍左右,盛放标本的容器以不使标准变形为宜,大小适中。
二、规范对标本进行取材:取材的原则为:保持病变的特征和器官的完整性。
尽量修除无关组织,切面尽量做到平整,原则上小标本要全部制片,大标本宜在病变部位以及病变部位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多处取材。
三、及时更换试剂:在整个切片过程中,试剂的使用比较频繁,试剂的浓度改变,会影响到组织的脱水、透明、浸蜡效果,有些试剂因为挥发到别的试剂中,甚至会导致对病理组织的污染,从而产生误诊。
因此,制片过程应注意观察试剂情况,根据标本量的大小及时更换试剂,确保组织处理达到要求。
四、组织包埋、切片:小块组织要采用线状包埋,大块组织要在包埋时整理平整,以防出现切片不完全或片内组织杂乱而造成诊断医师误诊[3]。
切片机应随时检查刀口是否钝化,随时保持刀口锋利以防出现切片断裂、破碎的情况。
切片力求完整,尽量将每块组织切到最大面,以防发生漏诊。
五、染色、封固要仔细,掌握好烤片条件:一般为60℃烤片0.5~1 h,过高温度和过长时间都会导致组织发黑,染色不清;脱蜡过程也相当重要,如果出现脱蜡不干净,那么就会出现切片不易着色和着色不匀的情况。
盐酸乙醇的分化是影响染色效果的关键环节。
分化不足和过度都会导致染色失败。
树胶的稠度也应适中,树胶过稀过多会发生溢胶,树胶过稠过少又会出现封片不全或空泡。
完成切片固封后,应及时贴好标签,防止出现混淆事故。
六、加强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差错事故及坏片的发生。
病理实训报告范文
![病理实训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25411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1.png)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病理实训,使学生掌握病理切片的制作、染色、观察和分析的基本技能,了解病理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病理诊断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医学院病理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病理切片制作(1)切片前准备:了解切片要求,准备切片机、切片刀、切片石蜡、载玻片、切片包等。
(2)切片操作:按照切片机操作规程进行切片,注意切片厚度、切片方向等。
(3)切片固定:将切片固定在载玻片上,放入固定液中浸泡。
2. 病理染色(1)苏木精染色:将固定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观察切片颜色变化。
(2)伊红染色:将苏木精染色的切片放入伊红染液中染色,观察切片颜色变化。
(3)脱色: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入脱色液中脱色,观察切片颜色变化。
(4)复染:将脱色后的切片放入复染液中复染,观察切片颜色变化。
3. 病理观察(1)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了解组织结构、细胞形态、病变特征等。
(2)细胞学观察:观察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等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病变情况。
(3)病理诊断: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病理诊断。
五、实训结果1. 成功完成病理切片制作,切片厚度适中,切片方向正确。
2. 成功完成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颜色清晰,染色效果良好。
3. 通过显微镜观察,掌握了组织结构、细胞形态、病变特征等基本知识。
4. 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病理诊断,提高了病理诊断能力。
六、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病理切片制作、染色、观察和分析的基本技能。
2. 加深了对病理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和病理诊断能力。
3. 认识到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4. 今后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病理诊断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七、指导教师评语学生在本次实训中表现良好,掌握了病理切片制作、染色、观察和分析的基本技能,病理诊断能力有所提高。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组织病理切片制备
![组织病理切片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973713f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9.png)
组织病理切片制备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首先医生取下组织病理标本,放在10%的中性福尔马林里进行固定,固定完之后标本送到病理科。
小标本需要固定4-6个小时,大标本需要固定6-12个小时,固定完之后由病理医生进行取材。
所谓的取材指把标本取出放在标本盒里,置于全自动脱水机中脱水16个小时处理标本。
处理过程包括组织进行固定、透明、脱水、浸蜡,处理完16个小时之后,病理技师把标本拿到包埋机上进行包埋,把病变组织放在蜡里,包埋成病理蜡块。
蜡块包埋完之后,病理技师把蜡块放在切片机上进行切片,切片大约需要切3-4μm的切片。
切完片子需要捞在病理玻片上,玻片再进行脱蜡,放在二甲苯中需要透明,之后放在全自动染色机中进行染色,再放在封片机里进行封片,这样才能制成病理切片,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3天的时间。
动物病理解剖学实验教程
![动物病理解剖学实验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719356a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8.png)
动物病理解剖学实验教程动物病理解剖学实验教程是动物医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动物病理学的理解,提高其病理诊断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物病理解剖学实验教程:1. 实验一:动物病理切片的制作与观察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动物病理切片,观察病变部位的组织学变化,学习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诊断方法。
实验材料:动物病理组织块、显微镜、切片刀、染色剂等。
实验步骤:(1)将病理组织块放入包埋盒中,用石蜡或树脂等材料进行包埋。
(2)将包埋好的组织块进行切片,制作成病理切片。
(3)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病变部位的组织学变化。
(4)对病变部位进行病理诊断,并与正常组织进行对比分析。
2. 实验二:动物尸体剖检与病理诊断实验目的:通过动物尸体剖检,观察动物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学习病理诊断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材料:动物尸体、手术刀、手套、器官固定液等。
实验步骤:(1)进行动物尸体剖检前的准备工作,如穿戴手套等。
(2)按照规定的剖检程序,对动物内脏器官进行观察和检查。
(3)记录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诊断。
(4)对病变器官进行组织取样,制作成病理切片,进一步观察病变。
3. 实验三:肿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动物肿瘤的病理切片,学习肿瘤的分类、分级和鉴别诊断方法。
实验材料:动物肿瘤病理切片、显微镜、染色剂等。
实验步骤:(1)将肿瘤病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肿瘤的组织学特征。
(2)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对肿瘤进行分类和分级。
(3)学习不同类型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对比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的差异。
4. 实验四:呼吸系统病理诊断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动物呼吸系统的病理变化,学习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实验材料:动物呼吸系统病理切片、显微镜、染色剂等。
实验步骤:(1)将呼吸系统病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病变部位的组织学变化。
(2)学习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方法,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病理学中的组织切片技术
![病理学中的组织切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a1e561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4.png)
病理学中的组织切片技术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研究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变化及其发生、发展机制。
而组织切片技术是病理学中的基础操作,是为了观察和诊断疾病而必要的步骤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组织切片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一、组织切片技术的概述组织切片技术是指将人体组织切割成薄片并染色,以便于病理学家观察。
这项技术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已经成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组织切片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中。
二、组织切片技术的步骤组织切片技术的主要步骤包括取样、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和染色。
下面将对这些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1. 取样组织切片的第一步是取样,即从人体组织中取出一小块,以便于后续的操作。
取样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会有所不同,比如在手术中取样,就需要根据病变的部位和特点来选择取样点,而在活检中取样,就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确定取样点。
2. 固定取样后,需要用一种方法把组织中的细胞和结构固定住,以便于后续处理。
目前常用的固定剂是福尔马林,它可以迅速把组织中的蛋白质交联,使其不易变性,从而保持组织形态的完整。
3. 脱水在固定后,需要将组织逐渐从水中转移到酒精、乙醇等脱水剂中,以便于把组织中的水去除,使其硬化。
这是组织切片的关键步骤之一,如果脱水不彻底,切出的组织切片会变形或破损。
4. 包埋将脱水的组织置于熔蜡中,使其被包覆在蜡中。
这么做可以保持组织的形态,并使其更易于切割。
5. 切片蜡包埋后,组织需要被切成薄片。
切片可以使用手工或自动切片机完成,手工切片需要技巧和经验,而自动切片机可以更好地保证切片的厚度和质量。
6. 染色切片完成后,需要对组织进行染色,以便于病理学家对其进行观察。
目前常用的染色剂有血液学染色剂、组织学染色剂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剂等。
三、组织切片技术的应用组织切片技术在病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1. 诊断和治疗疾病组织切片技术是病理学家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组织病理切片步骤
![组织病理切片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751f6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5.png)
组织病理切片步骤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组织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科学,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而组织病理切片是组织病理学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切割组织标本并染色,可以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而帮助医生做出诊断。
组织病理切片的步骤是一个繁琐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处理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组织病理切片的具体步骤。
1. 标本获取:组织病理学的切片首先需要获得病理标本,这通常通过组织活检或手术取材来完成。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相应的标本获取。
2. 组织固定:标本获取后,需要立即将组织标本放入10%的甲醛或其他固定剂中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形态的完整性。
固定后的组织标本可以长期保存,并且能够在病理切片的过程中保持组织的形态结构。
3. 组织处理:固定后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脱水、清洁和浸蜡等处理,以使组织标本透明并且易于切割。
这一步通常需要用到甲醇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以及蜡浸渍处理。
4. 组织包埋:处理完的组织标本需要放入蜡液中进行包埋,以便于切割。
在包埋过程中,需要正确定位组织标本,并使其固定在蜡块中。
5. 组织切割:包埋后的组织标本需要用微切片机切成薄片,厚度通常在3-5微米左右。
切片时需要保持切割的准确性和统一性,以便后续的染色和观察。
6. 组织染色:切割后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染色,以显示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赖氏染色、简单染色和特异性染色等。
7. 组织固定:染色后的组织切片需要进行固定,以保持染色的效果。
通常用乙醇和甲醇进行脱水和抗褪色处理。
8. 组织观察:固定后的组织切片可以放入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医生可以通过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来做出诊断。
组织病理切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织病理学技术,通过对组织标本的切割和染色,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并为治疗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以上介绍,您对组织病理切片的步骤有更深入的了解。
病理切片期末总结
![病理切片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546ca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6.png)
病理切片期末总结病理切片是一种重要的病理学诊断方法,具有高分辨率、精确性及客观性等特点。
通过对组织标本的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分级、分期和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和诊断决策。
本文将对病理切片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在期末考试中能够有所收获。
一、常见的病理切片类型1. 组织切片:从活体或尸体中取得的新鲜组织标本,经过固定、包埋、切片等处理方法,然后染色观察。
2. 细胞切片:从胸水、腹水、脑脊液等液体标本中采集到的细胞,经过离心、固定、染色等处理,然后制备成切片。
3. 骨髓切片:从骨髓中采集到的细胞,经过固定、包埋、切片等处理方法,然后染色观察。
4. 胎盘切片:从胎盘中取得的标本,经过固定、包埋、切片等处理方法,然后染色观察。
5. 特殊染色切片:除了常规的组织学染色外,还采用特殊染色方法,如铁染色、胼胝体酸染色、肉芽组织染色等,以更好地观察某些特定结构。
二、病理切片的制备与染色病理切片的制备过程包括固定、包埋、切片和染色四个步骤。
1. 固定:将取得的组织标本用10%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等固定液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2. 包埋:将固定后的组织通过一系列的醇溶剂处理,进一步进行脱水、透明化和浸渍,然后放入石蜡中进行包埋。
3. 切片:用切片机将包埋的组织切割成5-10微米的薄片,然后将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
4. 染色:经过脱蜡和脱水处理后,将载玻片上的切片,通过常规染色方法如血液染色(HE 染色)、酸性染色(PAS染色)等,使组织结构和细胞核染色,以便观察和分析。
三、常见病理切片的观察与诊断1. 肿瘤切片观察:通过观察病理切片中的细胞核形态、细胞排列方式、核分裂数等特征,可以判断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分期。
2. 炎症切片观察:通过观察病理切片中的炎症细胞类型、数量和炎症灶的特征,可以判断炎症的类型和程度。
3. 代谢性病变切片观察:通过观察病理切片中的组织结构的变化和细胞器的异常,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病变,如脂肪肝、痛风等。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流程(完整版)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流程(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05a2b2172ded630a1cb61e.png)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流程1.取材组织取材的方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人体(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
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方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片材料,不然,无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2.0cm×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 ~0.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
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
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
为此可将组织展平,以尽可能维持原形。
2.固定(1)小块组织固定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从人体或动物体取下的小块组织,须立即置入液态固定剂中进行固定,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比例为1:4~20,但组织块不宜过大过厚,否则固定液不能迅速渗透。
故取组织块的大小一般为2.0cm×2.0cm×0.3cm。
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和 HE 染色
![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和 HE 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52ca8c4343323968011c92ab.png)
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和HE 染色步骤如下:(一)固定与修块取组织块放入Bouin氏液中,组织块的直径应小于7mm。
6小时左右后用双面刀片将组织块修剪成3-5mm3大小。
(二)脱水与透明1.75%乙醇50分钟2.85%乙醇50分钟3.95%乙醇(I)30分钟4.95%乙醇(II)30分钟5.100%乙醇(I)30分钟6.100%乙醇(II)30分钟7 1/2 二甲苯(乙醇与二甲苯等体积)20分钟8.二甲苯(I)20分钟9.二甲苯(II)10分钟(可依据透明效果而定)若脱水不好,二甲苯溶液颜色会变混浊。
在每一步骤之后,要充分滤干组织块,一般用筒纸吸干组织块上的液体,以免影响其他液体的浓度,但也要防止组织块干燥。
全过程约需要5h。
(三)浸蜡、包埋与修蜡块1.浸蜡:将60℃恒温箱打开,使石蜡充分溶解,待脱水与透明结束后,将组织块转入石蜡里,放置于60℃恒温箱120分钟。
2.包埋:将60℃的石蜡倒入纸盒内,然后用小镊子将各组织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使切面朝下。
不同组别的同一组织包埋于一个蜡块中,以保证切片和染色条件相同。
为防止倒入纸盒内的石蜡底部立刻凝固,可将纸盒置于一玻璃板上(或大培养皿内),然后将玻璃板置于80-90℃左右热水上,包埋时蜡盒底部要放平,做蜡块的蜡要反复冻融较好。
3.修蜡块:待纸盒内蜡凝固后,用刀片将其修成梯形,组织块与蜡块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
(四)切片在载玻片上擦少量甘油蛋白。
可滴半滴甘油蛋白于载玻片上,用手指充分抹匀,呈半干状为佳。
切片厚约4-8μm,将切片在55℃左右水浴中展开,展开程度以带黄颜色的组织完全摊平为准。
用涂有甘油蛋白的载玻片从水浴中捞取切片,放入37℃烘箱中过夜。
每个组织块捞片2张。
过夜后,将载玻片置于玻片架上,进行下面的实验。
(五)脱蜡、染色与脱水倾斜玻片架,将玻片架和载玻片下缘的试剂用筒纸吸干,减轻对其他试剂浓度的影响。
全过程约需要60分钟。
1.脱蜡(1)二甲苯(I)15分钟(2)二甲苯(II)15分钟(3)100%乙醇2分钟(4)95%乙醇(I)1分钟(5)95%乙醇(II)1分钟(6)蒸馏水浸洗1分钟2.染色(7)苏木精30秒钟(8)自来水冲洗60秒。
病理切片、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病理切片、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b7b5352192e45361066f5c8.png)
病理切片、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注意事项病理切片是病理医生用来诊断患者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病理切片制作过程复杂漫长,影响病理切片制作质量的因素众多,常见问题归纳如下:一、固定标本要充分及时:固定标本是制片的第一个环节;固定时间不合适或者固定不正确的组织,在染色时常会出现较浅的核质着色和轮廓不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片状发白区;固定液的浓度要适宜,固定标本的正确方法为:组织离体后快速放入适宜浓度的固定液中,固定液的量大约为标本体积的7倍左右,盛放标本的容器以不使标准变形为宜,大小适中。
二、规范对标本进行取材:取材的原则为:保持病变的特征和器官的完整性。
尽量修除无关组织,切面尽量做到平整,原则上小标本要全部制片,大标本宜在病变部位以及病变部位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多处取材。
三、及时更换试剂:在整个切片过程中,试剂的使用比较频繁,试剂的浓度改变,会影响到组织的脱水、透明、浸蜡效果,有些试剂因为挥发到别的试剂中,甚至会导致对病理组织的污染,从而产生误诊。
因此,制片过程应注意观察试剂情况,根据标本量的大小及时更换试剂,确保组织处理达到要求。
四、组织包埋、切片:小块组织要采用线状包埋,大块组织要在包埋时整理平整,以防出现切片不完全或片内组织杂乱而造成诊断医师误诊[3]。
切片机应随时检查刀口是否钝化,随时保持刀口锋利以防出现切片断裂、破碎的情况。
切片力求完整,尽量将每块组织切到最大面,以防发生漏诊。
五、染色、封固要仔细,掌握好烤片条件:一般为60℃烤片0.5~1 h,过高温度和过长时间都会导致组织发黑,染色不清;脱蜡过程也相当重要,如果出现脱蜡不干净,那么就会出现切片不易着色和着色不匀的情况。
盐酸乙醇的分化是影响染色效果的关键环节。
分化不足和过度都会导致染色失败。
树胶的稠度也应适中,树胶过稀过多会发生溢胶,树胶过稠过少又会出现封片不全或空泡。
完成切片固封后,应及时贴好标签,防止出现混淆事故。
六、加强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差错事故及坏片的发生。
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bdc58bd83c4bb4cf6ecd104.png)
1、7、1 修整组织将手术切取得乳腺肿瘤切成一个平整面,各组织块不宜太大,以便固定剂穿透与组织脱水等操作,通常以10 mm×10 mm×3mm或5mm×5mm×3mm为宜。
找到不同得部位切取2块,以备后用。
1、7、2 组织洗涤组织经修整后,组织中得福尔马林等必须冲洗干净,尤其就是含有重金属得物质存在。
因为残留在组织中得福尔马林,有得不利于染色,有得产生沉淀或结晶影响观察,所以组织修整后应冲洗12h左右。
1、7、3 组织脱水组织经洗涤后,组织中含有大量水分,由于水与石蜡不能互溶,所以必须将组织中得水分除去。
80%乙醇溶液:2h95%乙醇溶液:1h95%乙醇溶液:1h100%乙醇溶液:30min100%乙醇溶液:30min1、7、4 组织透明由于乙醇与石蜡不相溶,而二甲苯既能溶于乙醇又能溶于石蜡,所以脱水后还要经过二甲苯以过渡。
当组织中全部被二甲苯占有时,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呈现出不同程度得透明状态。
二甲苯Ⅰ:30min二甲苯Ⅱ:10min1、7、5 组织浸蜡浸蜡得目得就是除去组织中得透明剂(如二甲苯等),使石蜡渗透到组织内部达到饱与程度以便组织包埋。
浸蜡时间根据组织得透蜡时间较长,需3h左右。
浸蜡应在恒温箱内进行,并保持箱内温度在55℃左右,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组织发脆。
石蜡Ⅰ:1h石蜡Ⅱ:1h。
石蜡Ⅲ:1h1、7、6 组织包埋将经过透蜡得组织连同熔化得石蜡,一起倒入容器内,然后立即投入冷水中,使其立刻凝固成蜡块得过程。
包埋时,将纸盒放在温箱旁边,用镊子夹取组织平放于纸盒底部,,再用温镊子轻轻拨动组织,从温箱中取出盛放纯石蜡得蜡杯,沿壁倒入包埋用得纸盒中,速度要慢。
待石蜡凝固(约30min)后放入冰箱保鲜层内以备后用。
包埋时应根据组织材料、切片厚度、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熔点得石蜡,新得石蜡一般要熬顿几次,以免石蜡固定后有气泡,影响切片。
用于包埋得石蜡得熔点在50~60℃之间。
病理切片制作流程
![病理切片制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748965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1.png)
固定标本。
从患者患处取下的标本应立即进行固定,通常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时间依标本大小而定,大标本需浸泡24-48小时,小标本需浸泡6-8小时。
病理取材。
病理医生通过检查标本,找到病变部位,并切取典型病变组织,切取的组织块应放入特定的包埋盒内并编号。
脱水、透明、浸蜡。
组织经过梯度酒精脱水,以置换出组织中的水分,随后经二甲苯透明处理,最后浸泡在液体石蜡中,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5小时。
组织包埋。
经过脱水、透明、浸蜡的组织被放入融化的石蜡中,待石蜡冷却凝固后,组织被石蜡包裹形成蜡块,这个过程称为包埋。
切片制备。
使用切片机将蜡块切成2~5微米厚的薄片(如300张纸的厚度),这些切片被放入45℃的温水中展平后,捞在涂有防脱剂的载玻片上,随后进行染色。
染色和封片。
对切片进行HE染色,这是一种常用的染色方法,首先进行二甲苯脱蜡,然后经过不同梯度的酒精水化,使用苏木素染液进行细胞核染色,随后用伊红进行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染色,最后用酒精脱去余色,二甲苯透明,完成染色过程。
封片时,在玻片上滴加一滴中性树胶,覆盖上清洁的盖玻片,避免产生气泡。
病理切片的流程范文
![病理切片的流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96b70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b.png)
病理切片的流程范文病理切片是一种用于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将组织标本固定、处理、切片、染色和观察,从而得到组织结构的详细信息。
下面是病理切片的主要流程。
1.标本收集与固定:医生在病患进行手术或活检时,会取得病变组织标本。
标本收集应当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保持标本的无污染状态。
收集到的组织标本需要立即放入含有适当的固定试剂的容器中,以防止组织腐败和细胞变性。
2.溶解和去水:收集的组织标本被放入一系列浓度不同的酒精中,以逐渐去除其中的水分。
此过程称为溶解和去水。
这一步通常需要一连串的酒精浓度渐变溶解过程,并配合组织处理机器进行多次处理。
3.渗透与包埋:当细胞内的水分被完全去除后,组织标本需要渗透和浸润在石蜡中,以增强其硬度和切片的稳定性。
标本首先被浸泡在组织处理机或真空滤波机中的低温石蜡溶液中,确保组织与石蜡完全接触。
然后,标本被浸入常温石蜡。
待组织,石蜡和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达到后,将标本置于标本夹中,加入液态石蜡,之后快速冷却或冷冻标本以完成固定。
4.切片:固定的组织标本被放入切片机中,使用特制的切片刀或刀片进行切割。
基本原理是标本切割面与刀片之间夹有细的临界介质,使切割更加精确。
切割的过程中,为了获取准备的切片,可以使用不同的切割模式、刀速和刀的旋转速度。
5.切片染色:切片得到后,需要进行染色以便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血涂、朗格汉斯染色、文澜索尔法、肉眼观察染色法等。
这些染色方法可以突出显示细胞核、胞浆、组织结构和疾病所特有的变化。
6.显微镜观察与诊断:切片样本染色完成后,被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经验丰富的病理医生会通过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准确地诊断疾病类型和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程是一个简单的概述,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另外,不同的切片技术和方法也可能会在实际操作中进行选择和应用。
总之,病理切片作为一项重要的诊断方法,通过严格的操作和观察,能够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组织结构和病变情况信息,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病理制片技术――冷冻切片的制作
![病理制片技术――冷冻切片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c79be9ffcc1755270622085b.png)
病理制片技术――冷冻切片的制作一、概述冷冻切片是利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将新鲜的组织标本冷冻使其产生一定的硬度进行切片的技术方法。
与石蜡切片相比,由于冷冻切片不需脱水包埋因此制片速度快,是为手术进行中的临床医师提供病理诊断的良好方法。
此外由于冷冻切片的标本是未经固定的新鲜组织,因此冷冻切片也是脂肪染色、酶组织化学染色以及某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分子杂交的理想制片方法。
冷冻切片的不足是组织细胞的形态略逊于石蜡切片。
二、冷冻切片的制作方法利用氯乙烷喷洒、二氧化碳喷射、半导体制冷的方法均可制作普通的冷冻切片,用于术中的病理诊断。
恒冷箱冷冻切片机可以制作适用于各种目地的冷冻切片,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理想冷冻切片制片方式。
1.冷冻切片的技术操作方法(1)将恒冷箱冷冻切片机的速冻头和箱内温度调整到适宜的切温度,一般情况下为一18~一25℃。
(2)在标本冷冻托上涂布一层冷冻包埋剂一OCT,然后将取材后新鲜标本安放在标本冷冻托上并用OCT覆盖标本。
(3)标本冷冻完成后将标本托固定在切片机的机头上,调整机头位置使其恰好位于切片刀的后方。
(4)使用粗切削方式进行标本的粗切削至暴露标本的最大平面,使用自动推进方式连续切削2~3刀后用毛笔清除机头、标本托及切片刀上的组织碎屑。
(5)调整并确认切片的厚度,一般为4~8 um,染脂肪和神经组织应控制在12~25 u m。
(6)放下防卷板使防卷板的位置恰好与切片刀的刀刃完全平行并略突出于刀刃。
(7)以自动推进的方式进行切片,良好的切片将在防卷板的下方形成一张完整平整的薄片,如切片略有弯曲可用小毛笔轻轻展平切片。
(8)打开防卷板,用载玻片平稳地轻压切片使其平整地吸附到载玻片上。
三、冷冻切片的染色切好的冷冻切片立即投入丙酮中进行固定,一般固定1~2 min即可进行染色,用于免疫组化染色的冷冻切片应在切片略干时即刻投入冷甲醇中固定10~15 rmin然后进行相应的组织化学染色程序。
1.冷冻切片的HE染色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各实验组的小鼠进行拉颈脱臼处死后,解剖取出肝脏置于4℃生理盐水中,
然后用薄刀片切取大小约为10 mm×10 mm×2 mm的组织块,放入10%甲醛溶液
中固定48h以上。
然后按以下程序进行切片制作:
脱水
(于50%、70%、80%、90%各级乙醇溶液脱水各1h,
放入95%、100%乙醇中各两次,每次40min)
透明
(先于95%酒精、二甲苯等量混合液20min,然后二
甲苯30min,须换一次二甲苯)
浸蜡
(先将各熔点石蜡进行融化,待凝固后再融化一次,以
便赶走气泡;再放入石蜡Ⅰ、石蜡Ⅱ、石蜡Ⅲ透蜡各
40分钟)
包埋
(经过透蜡的组织用镊子夹出置于容器内,加入含蜂蜡
的石蜡Ⅲ,然后投入冷水中,使其立刻凝固成蜡块)
切片
(已固定和修好的蜡块粘于台木并固定在切片机夹物
台上,调节切片厚度为5 μm)
展片
(切好的蜡片置于40℃水浴锅中进行充分舒展)
粘片
(滴一滴赖氨酸于清洁的玻片中央,涂抹成均匀薄层,
然后插入水浴锅中捞片,使蜡片贴附于玻片上;一昼夜
干燥后待染)
脱蜡复水
(石蜡切片经二甲苯脱蜡两次各10min,然后放入100%、
95%、90%、80%、70%等各级酒精溶液和蒸馏水中各
10min)
染色
(复水后的切片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染色)封片
(滴一滴中性树胶于已染组织上进行封片)显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