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资料10 我对伤寒论的六经和辨证论治的初步认识

合集下载

我如何认识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二)

我如何认识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二)

我如何认识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二)六经气化派和脏腑经络派两大阵营,学术观点存在大量冲突,各自著书立说,弘扬自己的观点。

事实上,我们细读伤寒论,就会发现,上述提法都有其合理之处。

笔者拟根据自己理解,提出新的六病辨证(六经辨证)观点:太阳病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

人体阳气,源于命门(这个无所谓,命门学说成立以前,就不这样说了),气化于膀胱(把先天元气和后天水谷之精微深加工,变成卫气,循三焦而出于体表。

),卫护于全身体表,故称“卫出下焦”。

而营气则是脾胃运化水谷之精微,上奉心变赤而为营血,营则与血共行于血液中,故称“营出中焦。

”人体之表范围最大,阳气卫护最广,故称太阳。

但同样由于人体表范围最大,阳气分布最广,战线拖的过长则消耗兵力也多,单位体表面积的阳气反而薄弱了,易于为寒所侵,故有“太阳为寒水之经”的说法(这就合理解释了为什么阳气之广为太阳,而反而为寒水之经)。

体表受寒,卫阳能成功抵抗之则不发病。

若正邪相争于体表而不能速去,就会出现以恶寒为主的太阳病。

故此恶寒,必然是全身性的,而非仅头项。

但强痛的是头项,这里体现的是太阳经脉。

脉浮,正好说明邪在体表。

但这里需要注意,既然卫出下焦,那正邪交争,若邪气一路入侵进入卫气的出发地(下焦)膀胱,则膀胱气化必然失常,则成为太阳腑病,小便利者在血,小便不利者在水。

由此发挥之,只要与机体阳气运行失常或不足有关的水液运行障碍,均属于太阳腑病的范畴。

而膀胱,实际上也是一个主持机体下焦气化的功能性范畴,而非指西医膀胱这个器官。

西医的膀胱,在中医叫脬,只认为是一个储尿的器官,而无气化并产生元气的功能,二者不可混淆。

这也就是为什么五苓散很少用来治疗真正的膀胱炎(治疗膀胱炎用的最多的是猪苓汤)。

凡属太阳病,均可用汗法治疗,无汗者麻黄汤,有汗者桂枝汤,二者兼有而轻者麻桂各半汤,表寒里热者大青龙汤,表寒里饮者小青龙汤,大致如此。

但太阳病篇却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虽有表证,有太阳病的症状,却不可用麻桂剂发汗,患者存在体内阳气,营血的严重不足。

《伤寒论》“六经”的概念

《伤寒论》“六经”的概念

《伤寒论》“六经”的概念《伤寒论》“六经”的概念廖厚泽六经是经络论、脏腑论、标本论、逆从论……等概念的具体应用,四诊八纲无不以经络论作为论证基础。

柯琴说六经非经络之经,其说非是。

六淫之中人也,从皮部以致内舍脏腑,内外相感莫不藉经络之有机联系。

故《内经》云:“邪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膺背两胁,亦中其经”,故《伤寒论》太阳病有中项中背之别,中项则头项疼痛,中背则背强几几也。

阳明亦有中面中膺之别,中面则目疼鼻干,中膺则胸中痞硬也。

少阳有中颊中胁之别,中颊则口苦咽干,耳无所闻,中胁则胸胁苦满,此即“中阳溜经”之意。

又云“邪中于阴,从臂洐始,自经及藏,脏气实而不能容,则邪还于腑”,故《伤寒论》三阴皆有自利证,是寒邪还腑也。

三阴皆有可下之证,是热邪还腑也,此岐伯“中阴溜经”之意(参见柯琴《伤寒论翼·风寒辨惑第四》)。

不独六经各有伤寒,且各有杂病。

故不论何种疾病,似皆可为六经所统摄,故六经非专为伤寒一证而设也。

六经实统摄十二经,以手经统摄于足经故,是一璘一支的关系。

故《伤寒论》不言十二经,但只言六经,足经统摄手经也。

例如,少阴病是手少阴心与足少阴肾俱病的见证,其浅者为在表,为经病;其深者为在里,为藏病,表里又可互见。

又如,太阳经病即膀胱经病,其标为头痛项强,其本在膀胱与小肠也,故其入里则有膀胱四大腑证(蓄水、蓄尿、蓄血、癃闭)。

而膀胱又何尝与小肠无关呢?按子午流注规律,“小肠为膀胱之上游”也。

六经又非孤立为用,又如太阳为寒水之经,阳明为燥金之经……,故有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等口诀。

何以言太阳寒水呢?以太阳发热恶寒,始因冬不藏精而阴亏,继而为风寒所束,反作用于肾,故阴元最易为之所伤。

其病因寒于外,实因阴亏于内;因寒化热,热伤肾水,故以寒水二字统其意。

故太阳伤寒,桂枝汤中比佐芍、草、枣以“存津液”,太阳温病必注意清热育阴等。

所谓阳明燥金者,以阳明为燥土,然何以与肺金相干呢?以肺胃在气化上关系至大,故有阳明随太阴之均衡与否而升降之说,肺气不降,则胃气亦不降也。

中医入门:我对《伤寒论》一些问题的认识!(深度好文)

中医入门:我对《伤寒论》一些问题的认识!(深度好文)

中医入门:我对《伤寒论》一些问题的认识!(深度好文)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1、对六经分病的认识张仲景写《伤寒论》,提出六经理论,我认为他是有依据的。

这个依据就是,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有六气,人体内也有六气,当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出现太过、不及成为致病条件时,人体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便成为发病的根据。

因此,外感病,也就是六淫之气侵袭人体后,已经不是它原来的单纯属性,至少也不能是它原来的全部属性,其在人体的一切变化,主要看伤在何经,便与何经之气共同合化。

这就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玄冥由微,变化难极。

六经分病有三种意义,即疾病区域的划分,疾病发展的阶段,疾病性质的确定。

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疾病性质的确定,而确定疾病性质,唯一的方法,就是认识邪正二气的合化,所以说,外在六淫是致病的外因,而六气变化是发病的机理。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一般规律是以寒热二气分居南北,我们国家的地域,南热为上,北寒为下,而以风气流通其间,贯穿于六气之内。

因此,风气正常,则其他气候也正常,风气反常,其他气候也反常。

古人有四时八风之说,就是按季节风向论述这个道理的。

同时,风气也有太过不及之变,反常的风向和太过不及等,都是造成六淫的原因。

所以《素问·骨空论》说,风为百病之始。

古人讲风中夹寒叫风寒,风中夹热叫风热,若风中兼见燥湿火诸气,往往又以风字冠于其首,以说明其性质。

其实说白了,风只是一种媒介,是气的自然运动,单纯的风邪是不存在的,因为空气本身不能致病。

要彻底明白这个问题,就得读师父的《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

所以,对古人所谈的风,我们还是要换个角度来解读。

那么,张仲景的《伤寒论》既然以中风、伤寒为证型,我认为他采取的是一种类比手法。

太阳病篇,他以风寒二邪为主要病因,但在论述证侯表现上,开篇第1、2、3、6条就以风寒温热为其眼目,告诉我们,相对于寒邪而言,所谓的风邪就易于化热,且寒闭阳郁,也易化热;所以寒而热、热而厥的变化之证,不仅贯穿足太阳膀胱经,而且散见于六经之中。

伤寒论六经辨证心得5篇

伤寒论六经辨证心得5篇

伤寒论六经辨证心得5篇a;中医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 更是深有体会。

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 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下面就是带来的伤寒论六经辨证心得, 希望能帮助大家!伤寒论六经辨证心得1《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医著之一,著者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

此书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著。

《伤寒论》是通过六经传变、六经辨证来讲述疾病, 张景仲真是个伟大的医学家和文学家, 他采用了很多种手法:省文法、倒序法。

让我们这些没有什么中医文化底蕴的新一代读起来还真的不好理解。

但还好, 他按六经传变规律来描述这也给我们很清晰的思路去探讨这方书之祖、医方之经了, 也不是没有窍门可寻的。

再者他的脉法有独到之处:1、各病有主脉;2、一脉主数病;3、一病见数脉;4、脉法颇灵活;5、用脉象解释病机;6、以脉象指导诊断;7、以脉象指导治疗;8、据脉象推测预后;9脉象相同, 舍脉从证以认病;10、证候相同, 舍证从脉以认病。

在治则治法上也是非常具体的:1、治未病;2、注重顾护脾胃;3、注重因势利导的治则;4、强调标本缓急;5、突出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6、指出疾病的治法及治禁;7、注重整体护理。

8、也体现了张仲景多一证则加一药, 少一证则减一药的思维。

这不仅给我们理解《伤寒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也丰富和拓展了我们的中医思维和临床思维。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 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 或依原文而解, 或有所补益, 但于临床较为实用, 讲得很是朴实的, 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 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 无累赘之言, 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

近日再读《伤寒论》时, 突有所感, 现书写于此。

近日坐门诊, 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 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 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 如无并发症, 一般经5-7d痊愈。

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 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 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加重原有心脏疾病, 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

一文搞懂《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主要内容

一文搞懂《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主要内容

一文搞懂《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主要内容六经病证是人体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三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则以五脏病变为基础。

所以,六经病基本上概括了五脏六腑十二经的病变。

六经病证,以病变部位分,则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统属于里,以邪正关系与病变的性质分,凡正盛邪实,抗病能力强,病势亢奋,表现为热、为实的,多属三阳病证;凡抗病力较弱,病势虚衰,表现为寒、为虚的,多属三阴病证。

1.太阳病证——主要脉证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

由于患者的体质有强弱之别,故太阳病有表虚、表实之分。

表虚证为正气虚,卫气受邪所伤,卫气不固,以自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表实证属邪气盛,卫气受寒邪抑制,以无汗,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太阳病以汗法为其常法,表虚证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麻黄汤。

太阳里证,蓄水者,治宜化气行水,方选五苓散;蓄血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抵当汤等。

2.阳明病证——阳明主里热实证。

根据体质差异和病变部位的不同,一般把阳明病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两大类。

阳明经证,系指邪热弥漫全身,而肠中并无燥屎内结,故以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等为主要特点;阳明腑证,则指胃肠燥热,与肠中有形之糟粕相合,燥结成实,以“痞、满、燥、实、坚”为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潮热谵语、手足汗出、腹胀满疼痛、大便硬、舌苔黄燥,或焦黄芒刺、脉沉实等。

甚者出现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目睛不和等危重证情。

亦有胃热束脾及津液内竭之便硬,同属阳明篇。

此外阳明篇亦包括湿热发黄、血热致衄、蓄血、阳明中寒等内容。

阳明热证,治宜清解,方以白虎汤为代表。

阳明实证,治宜攻下,方以承气汤为首选。

3.少阳病证——主要脉证有往来寒热,胸胁痞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或薄黄,脉弦等。

病入少阳,则病邪已离太阳之表,而又未入阳明之里,据三阳证之浅深层次,少阳病被视作半表半里证。

正因为这一特殊病理层次,决定了少阳病多有兼表兼里之不同证型。

国医大师路志正:《伤寒论》六经辨证解读

国医大师路志正:《伤寒论》六经辨证解读

国医大师路志正:《伤寒论》六经辨证解读01何谓六经《伤寒论》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的物质基础则是六经。

六经的“经”字,有常的意思;也可说“经者,界也”,有界限的意思。

依经才能分表里、定寒热、明虚实、达阴阳,也就有了各自的范围和界限。

而这六种不同的辨证界限,就是三阴三阳,是整体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整体观念和气化一元论而衍化为阴阳,阴阳之中又分为三阴三阳经,即所谓六经,包括三阳(太阳、阳明、少阳)、三阴(太阴、少阴、厥阴)。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充实发展起来,但两者又有所不同。

《素问·热论》的六经,只是作为分证的纲领,没有提出具体的辨证方法,就其内容来看,也只论述了六经的实证和热证,未能论及虚证、寒证,在治疗上只提到了汗、下两法。

《伤寒论》的六经,既作为辨证纲领,又作为论治准则,它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进退缓急等各方面的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借以判断病变部位、寒热性质、邪正盛衰以及治疗的顺逆宜忌等,作为诊病治疗的依据。

02六经证候的性质和主要脉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是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仲景把繁杂的症状,首先区分为阴阳两大类(三阳证、三阴证),将外感热病演变过程中表现的各种症状,根据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其一定的演变规律,归纳其证候,作为论治的依据。

如患者抗病力强,病势亢奋的、热性的,称为阳证,治当祛邪为主;相反,抗病力衰减,病势虚衰的、寒性的,则称为阴证,治当扶正为主。

故三阳证多属表证、热证、实证;三阴证则多属里证、寒证、虚证(见下表)。

>>>六经证候简表<<<03六经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六经,不仅是六大证候的划分,而且与人体脏腑经络、生理病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必须全面理解,才能对六经证治有正确的认识。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浅议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浅议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浅议摘要】《伤寒论》中之六经辨证是对辨证的高度概括,其可总结为:从各经主证辨证、从疾病的发展演变辨证,同时应注意在辨证中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中的医学基础理论,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理论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的规律加以总结,提出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

该书将《内经》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并运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治疗方法,对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措施,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

由于该书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它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经得起长期的历史检验。

它的成就,不仅在于为诊治外感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规律,对后世医家有很大启发。

自唐迄今,从不同角度,研究《伤寒论》者,不下数百余家,这是任何古典医籍所不能比拟的,足可见其影响之广。

此外,本书所载的方药,选药精当,组方严谨,针对性很强,应用得当,疗效佳良。

后世方书多是根据本书组方用药的精神来加以扩充发展的,尤其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经方广泛地用于临床,如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茵陈蒿汤治疗黄疸;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白虎汤治疗乙脑等,多能取得满意效果。

这说明《伤寒论》不仅经得起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的推敲,而且也经得起不同时期临床实践的检验,它无愧于是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更无愧于后世医家称《伤寒论》为“方书之祖”,誉仲景为“医中之圣”。

《伤寒论》在古典医籍中,以辨证论治著称,辨证论治的精神贯穿全书。

它以六经所系脏腑经络病理变化所反映的症候为基础,它的具体内容是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结合,而六经辨证可初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我对《伤寒论》六经实质的看法

我对《伤寒论》六经实质的看法

我对《伤寒论》六经实质的看法六经辨证是八纲辨证的系统化、具体化。

六经辨证又涵盖了脏腑、经络辨证。

大抵而言,六经病中,三阳病表示正气盛、抗病力强、邪气实、病情一般呈亢奋状态,因而三阳病多属热证、实证,概况为阳证。

三阴病表示正气衰、抗病力弱、病邪未除、病情一般呈虚弱状态,因而三阴病多属虚证、寒证、概况为阴证。

就六经的表里而言,一般而论太阳属表,其余各经病变均属里。

笔者与胡希恕先生观点之不同在于:(1)少阴病不属于表阴证。

所谓表阴证之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只是少阴与太阳合病之格局。

同理,表阴证还包括太阴病与太阳病合病之格局。

如桂枝人参汤。

桂枝汤,桂枝人参汤皆为太阳、太阴合病代表方。

太阴虚不甚者,用桂枝汤;太阴虚寒明显者,用桂枝人参汤。

二者里虚有程度的不同。

(2)少阴病与太阴病,皆属于里阴证,不同之处在于少阴之正气虚衰程度明显严重与太阴。

,所以少阴篇多见死证。

若以脏腑功能解释,太阴大致属于脾阳虚、心阳虚肺虚,少阴大致属于肾阳虚也可包括心阳虚。

(3)里虚寒证属太阴,里实寒证也属于太阴病。

(4)里实热证属阳明,竹叶石膏汤之里虚热证也属于阳明。

黄连阿胶汤方证为少阴病从阳明热化形成的少阴、阳明合病格局。

故可知,里虚寒者,据其阳气虚衰程度之不同,而分太阴、少阴;里虚热者,根据其阴津虚衰程度之不同,而分阳明、少阴(阳明合病)。

(5)半表半里之阴证,并非全是厥阴,还当包括少阳、太阴合病之格局。

其理亦如表阴证。

因在;里之阴证,以正气虚弱程度不而有太阴、少阴之分。

故弱少阳虚衰不甚,陷入太阴,则为少阳、太阴合病;4若少阳虚衰严重,陷入少阴则为厥阴病。

二者皆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之病,而有虚衰严重程度之不同。

诗云:“华佗化鹤烬遗篇,仲景传书日月悬。

祧子万家宗一脉, 纷纷井底各言天”笔者不揣鄙俚,试做抛砖引玉,见笑于方家。

《伤寒论》六经辨证指的是什么?

《伤寒论》六经辨证指的是什么?

《伤寒论》六经辨证指的是什么?学习《伤寒论》首先要建立六经辨证的概念。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

证是什么?证就是证据,人体排病的证据。

这个证据,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分为两大类:阴阳,表中里。

阴阳,和我们现在理解的阴就是寒,阳就是热还不太一样。

伤寒论中的阴阳,是一种能量多少的划分,也可以说是气血津液多少的划分。

阳证,是人体面对疾病比较亢奋的反应。

阴证,是人体面对疾病比较衰沉的反应。

亢奋为阳证,衰沉为阴证。

为什么会亢奋,又为什么会衰沉?原因就在于人体气血津液的盛衰。

气血津液足,兵强马壮,病邪来侵袭时就会亢奋。

气血不足,无力打仗,就会衰沉。

打个比方,正常健康的人气血满格是100%。

当气血低于50%时,人体气血已经不足了,只能保命,无力发起大规模战争,于是面对疾病的侵袭反应就衰沉,只求自保。

当气血还比较足,大于50%时,有能力拒敌于外,就会亢奋,不仅要自保,还力求把病邪最大程度的排出体外。

《伤寒论》中的阳,指的就是气血津液。

比如太阳表实证,全身疼痛,伤寒中说这是因为阳气重的原因。

阳气重,就是气血津液都跑到体表而又无法汗出,于是肌肉疼痛。

再比如伤寒中说此为亡阳也,指的也是气血津液,而不是说阳气都没了,只有阴了。

阴阳互根,是没办法分开来讲的。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同一种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以上是《伤寒论》中阴证和阳证的划分。

下面说说表中里。

表中里指病位,病在表,病在半表半里,病在里。

表就是皮肤肌肉筋骨这些外层组织。

里就是大小肠胃这些消化管道。

半表半里,就是胸腹腔间,就是一切脏腑,除了脑髓外,都在这里头,这就是半表半里。

有了阴阳和表中里,二三得六,表阳,表阴,里阳,里阴,中阳,中阴,这就有了三阴三阳的六经辨证。

(提醒:伤寒的六经辨证,和内经体系中的十二正经,是不一样的,只是名字听着一样。

要注重实质,而不要被形名所惑。

)伤寒的辨证思路是,先辨六经,确定表里阴阳,再结合寒热虚实,确定疾病的性质,最后再结合方证,确定治法和方剂。

《伤寒杂病论》里的辩症的六经指什么?

《伤寒杂病论》里的辩症的六经指什么?

《伤寒杂病论》里的辩症的六经指什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以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多种证候,归纳为三阳病和三阴病。

三阳病包括: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包括: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三阳病证:总体上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三阴病证:总体上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伤寒大家刘渡舟认为:《伤寒论》的六经,继承了《热论》的六经学说,有其脏腑经络的物质基础,所以,六经是物,而并不是六个符号。

如果离并中医的传统经络学说而去解释六经那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因为从《内经》到《伤寒论》脏腑经络学说,本来是一脉相承的,如本论的太阳病提纲,先揭出头项强痛一证,它和《热论》说的“其脉连风府”的精神而完全符合。

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中表达的是阴阳气量的多少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是病理性概念。

在《黄帝内经》里,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府,是生理概念。

在《伤寒论》中,阳明就是阳明病,太阳就是太阳病,是病理概念。

病理的概念,涉及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病变发展趋势。

以太阳病为例:太阳病的病变的部位:并不是像《黄帝内经》那样,涉及到了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府。

太阳病病位涉及到足太阳经,足太阳府,涉及到膀胱,涉及到体表。

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

为什么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归属于太阳?因为体表的阳气的量最大,体表的阳气根源于下焦膀胱和肾,所以就把体表被风寒邪气所伤这种证候归属于太阳病。

太阳病的病性:是阳证;太阳病的病势:阳证的初起。

从正气的角度来说,太阳病所处的时期阳气的量是最大的;从邪气的角度来说,是风寒邪气,属于阴性的。

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既考虑它正气的因素,也要考虑到邪气的因素。

正气是阳气,邪气是阴寒邪气,那么阴阳相叠加,是阳证的初起阶段从病证的角度来说,它并不是阳证最厉害的,它是阳证的初起。

《伤寒论》六经辨证基本内容

《伤寒论》六经辨证基本内容

《伤寒论》六经辨证基本内容从《伤寒论》每篇标题“辨××病脉证并治”来看,六经辨证是要辨别出病、脉、证的基本内容。

为了更全面地掌握六经辨证,就必须掌握六经病的具体情况。

兹将六经病及六经辨证的基本内容概括如下:一、太阳病太阳病为外感疾病的初期阶段。

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疾病初起出现此脉此症者,即可称其为太阳病。

太阳病有经证、腑证之分。

太阳经证因病者体质及感受邪气之不同,又分为中风与伤寒两大类型。

中风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其病机为卫阳浮盛,卫外不固,营阴外泄。

伤寒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其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郁遏,营阴凝滞。

太阳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

蓄水证是表邪不解,内入太阳之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职,故出现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数等。

蓄血证是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化热,热与血结,血蓄下焦膀胱部位,其临床证候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

此外,太阳病还有兼证,如太阳中风兼喘、兼汗漏不止、兼身疼痛等;又有因误治失治所导致的变证,如结胸、痞证、脏结、火逆等。

二、阳明病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正邪相争激烈,邪热极盛的阶段。

其证多属里实燥热性质,故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

阳明病依据燥热与肠中糟柏结合与否,而有热证、实证之分。

如燥热虽盛,但未与肠中糟柏相结,而充斥内外,弥漫周身,出现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烦渴引饮者,称为阳明热证。

若燥热之邪与肠中槽柏相结,燥屎阻滞肠道,腑气不通,出现潮热、谵语、手足潭然汗出、腹满硬痛、不大便、脉沉实者,称为阳明实证。

另有胃热约束脾的转输功能而大便硬结,不更衣十日无所苦者,名为脾约证,亦属阳明实证范畴。

阳明病虽以里热燥实证为主,但也有由于里虚或中寒所导致的阳明寒证、虚证。

此外,阳明篇中还有发黄证、血热证等变证。

《伤寒论》太极三部六经辨证

《伤寒论》太极三部六经辨证

《伤寒论》太极三部六经辨证《伤寒论》对纵横三部六经的论述:张仲景在辨证论治中,非常注意分辨三部证。

一是辨横向三部为表证、里证、还是半在外半在里证。

如46条、124条“表证仍在”,61条、l70条“无表证”,252条、257条“无表里证”,74条“有表里证”,l48条“此为半在里半在外”。

还有横向阳仪表部的太阳少阳合病、并病,少阳、厥阴的白虎汤证及小柴胡汤证,阳明少阴的承气汤证。

横看则可得到太阳少阳并病和合病,纵看则可得到太阳阳明并病和合病,而现在的《伤寒论》教材得不到解释,就把它们放到“备考条文”了。

太阳少阳合病、并病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

发汗则讝语,脉弦,五日讝语不止,当刺期门。

(142条)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150条)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171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72条)按:太阳少阳合病并病,不可汗下,以针刺和解为主。

附《内经》横向部的论述:阳仪系统:如《素问•阴阳类论》说:“三阳(太阳)一阴(厥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

”(太阳伤于寒,厥阴阳气不升则不能防御太阳寒邪。

)“一阴(厥阴)一阳(少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脾土。

” 《素问•阴阳别论》说:“一阴(厥阴)一阳(少阳)结谓之喉痹。

”(厥阴少阳没有了春升少阳之气,阳虚寒盛,阴火暗起,必病脾土。

)阴仪系统:如《素问•阴阳类论》说:“二阴(少阴)二阳(阳明),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

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

”(少阴之上,热气主之,火热必克肺金。

肺为水之上源,母病及子,下源必亏而脉沉。

心火不生脾土,土焦伤脾而病四肢。

燥热伤阴,神明受伤,故生骂詈癫狂。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伤寒论》以三阴三阳表示伤寒病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

后世医家总结出六经辨证,对六经的本质研究形成各种学说,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症候群说、综合说等。

六经辨证包含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气病机,并蕴含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

历代研究《伤寒论》者众多,迄今有医家逾700人,产生专著1700多部,发表论文逾3万篇。

从源到流,从本到末,从内涵到外延,有以文解论、以经解论、以论解论、以注解论、有以心解论等。

历代医家多重视六经实质的研究并形成了多种学说,但解释六经离不开其所属脏腑、经络及气化功能。

本研究以六经为纲,脏腑经络气血为目,用八纲作为纽带,对伤寒六经病证进行重新疏理,以揭示六经病证及其方系的变化规律,同时以各经的特性和组合分析六经变证。

此外,就少阴心肾进行中西医理论汇通的探讨,以期为临床上急危重病症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六经辨证是最经典和最根本的辨证体系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卢》、《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本无“六经”之说,六经之名源自《内经》。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六经为川”。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六经波荡,五气推移。

”《灵枢·刺节真邪》曰:“六经调者,谓之不病” 等。

后世论《伤寒论》者,对六经演绎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症候群说、综合说等。

《伤寒论》以六经分病、论证、辨治并断转归,其三阴三阳论证,清楚地表达了疾病的病性、病位、病势和转归,实际上后来提炼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已在其中得到表达,后世温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也是以六经辨证为框架进行发挥和充实。

既然三阴三阳已表达了整个有机体的各个层面和状态,其自然具有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基础。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解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解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解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中的六经辨证理论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经辨证,是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为纲,通过分析外感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后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来辨明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的一种方法。

对于六经辨证的理解,首先需要明确六经的含义。

六经并不是指具体的六个经脉,而是指人体遭受病邪侵袭后,邪正交争的状态下所表现出的六种不同的病理阶段。

这六种病理阶段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反映了人体对病邪的不同反应状态。

具体来说,太阳经是人体表层的卫气所在,主司体表的阳气,抵御外邪侵袭。

阳明经是人体内里的大肠和胃腑所在,主司消化功能,与气血生化有关。

少阳经是人体半表半里的区域,主司气机的疏泄和津液的代谢。

太阴经主要对应脾脏,主司运化功能,与水谷精微的化生有关。

少阴经主要对应心脏和肾脏,主司全身的阴阳平衡和津液代谢。

厥阴经主要对应肝脏,主司疏泄功能,维持气血的调和。

通过对六经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分析病因、病位、病性,从而制定出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

在六经辨证中,除了辨明六经的证候外,还要注意辨明邪正交争的状态、病邪的传变趋势等,这些都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理解《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理论需要深入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机制,掌握六经的证候特点和治疗原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这需要长期的实践和不断的学习探索。

伤寒概论(二):证的本质、六经辨证法、六经辨证的特点

伤寒概论(二):证的本质、六经辨证法、六经辨证的特点

伤寒概论(二):证的本质、六经辨证法、六经辨证的特点4.证的本质那很多人就要问证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先看看中医讲的证有些什么东西。

中医讲的证是一些症候群再加上体征,就是几个症状关联出现,同时伴有一些体征。

哪些体征?主要是舌苔和脉象的改变。

比如说肾阳虚证,它有一些症状经常出现,如腰疼,手脚发凉。

体征上有脉迟或脉沉,舌淡等。

可见证是经常出现的一些症状群和体征,这些症状群是关联出现的,几个症状经常组合在一起。

证的本质是什么?证的本质主要是人体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应答。

我们讲肾阳虚本质上主要是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功能低下。

所以中医辨证论治主要不是针对病因的,是针对机体应答的。

举个例子,西医治疗细菌感染,抗生素直接杀灭细菌,这是西医的特点。

中医也有直接抗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比如说我们清热解毒的药物。

可是我们清热解毒的药物它最强大的功能并不体现在它杀灭细菌上而是体现在它对机体对疾病应答的调整上。

这个调整据包括什么,抗毒(拮抗细菌的内毒素),抗休克(防治感染性休克),抗凝(防治感染引起的高凝状态),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等等。

比如白花蛇舌草,它实际上是一个免疫增强的药物。

所以这些都是作用在人体上,而不是主要作用在细菌,这是中医治疗疾病和西医一个很重要的区别,这是中医优于西医的一个特点。

当然它有时也是缺点,当器官功能严重衰竭的时候,药物可能很难有效。

因为它是作用在人体的,作用在机体对疾病的反应,而不是直接针对病因的。

5.六经辨证法第一是六经标本中气法(标本法),用的是气化辨证,它是根据六经的气化特点来辨证,它已经从症状上脱离出来了。

这个方法偏于理论也比较复杂,但是大家如果要非常深入的研究伤寒论,它很重要,因为它从理论上去找伤寒论的根源。

我对它的形容是什么呢?不厌其繁。

第二,六经聚类分析法(聚类法)。

这是一个伤寒论具体应用的问题。

属于法的范畴。

我对它的形容是大道至简。

把它给简化,让大家更好去操作它。

第三,六经平脉辨证法(平脉法)。

伤寒论辩证的基础

伤寒论辩证的基础

伤寒论辩证的基础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张志聪)所著。

这部著作是中医学中较早系统地总结了关于伤寒病(一种传染病,今天可能对应多种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经验和辩证论治的理论。

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之一,强调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苔等信息,分辨病情的不同表现,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伤寒论》为中医辩证论治提供了一系列的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六经辩证:《伤寒论》提出了“六经辩证”理论,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邪对应六脏,通过六经辩证来判断疾病的性质。

这为中医辩证的整体思路奠定了基础。

2. 卫气营血辩证: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了“卫气营血”理论,强调了人体抵御外邪的防御系统。

辩证时需要关注病机的发展,包括卫气营血的失调,以及这些失调在脉象、舌象等方面的表现。

3. 阴阳辩证:《伤寒论》强调阴阳的平衡,认为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

通过辩证阴阳,可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等属性,从而指导治疗。

4. 经络辩证:《伤寒论》中包含了对经络辩证的内容,即通过对经络的辨证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5. 舌诊、脉诊辩证:《伤寒论》对舌诊、脉诊的应用有详细的论述,这是中医辩证的两项重要的诊断手段。

舌脉辩证为中医辩证治疗提供了直观而重要的信息。

综合来看,《伤寒论》的辩证治疗理论为中医辩证论治奠定了基础,其辩证思想被后来的中医医家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理论体系。

在实践中,中医师通过对患者的综合辨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促使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伤寒论概述六经辨证是咋回事通俗讲述伤寒-老庞白话伤寒论

1伤寒论概述六经辨证是咋回事通俗讲述伤寒-老庞白话伤寒论

1伤寒论概述六经辨证是咋回事通俗讲述伤寒-老庞白话伤寒论本文为《老庞白话伤寒论》视频讲座文稿,视频连接在文章底部,结合文字与视频一起学习,事半功倍。

《老庞白话伤寒论》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来到中医老庞的节目。

今天开始老庞也是准备了很久,打算和朋友们一起来聊一聊,中医里面的《伤寒论》。

为什么咱们要说《伤寒论》呢?因为对于咱们这些没有基础零基础,确实想学中医的朋友,《伤寒论》算是一个比较适合的入门的中医教程。

而且你学习了《伤寒论》以后,对于家里的一些平常比如说我们感冒发烧,这些外感性的疾病,自己在家里就可以看了。

老庞也是中医药大学毕业的这种科班出来的中医,上学的时候学了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各种各样的科目,但是你学了这些科目以后,真正的上临床来的时候,你发现你学这些科目对于你临床没有一个特别大的帮助,就是说你学了这些东西,将来你看病该不会看还是不会看。

所以说学中医还是要从最基础的《伤寒论》,再有《神农本草经》,《内经》这几本书来看,通过学这些东西,你看病的时候才会有游刃有余的感觉。

如果说就是学像中医药大学里设置那些科目,对于一个中医来说,学那些到最后可能都不会看病。

现在说中医看病分为经方派,还有时方派。

一般的咱们上学学出来的这些都是时方派,但是如果说你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咱们开出方就是经方,经方它有什么好处呢?经方一个就是说它这个药一剂知二剂已,就是说你开一副能看到效果,两剂基本上就好了。

所以说它这个是效果明显,另外经方它也比较便宜,它相对时方来说比较便宜。

现在老庞平常开中药,一般的一副药十几块钱左右。

这次老庞和大家说《伤寒论》我本着的一个原则就是通俗就是说咱们没有中医基础也能听得懂,而且还要简单,比较容易记。

看了听了之后能听明白,知道他大概其实怎么回事,而且也要实用,听了这个以后对自己平常养生保健和一些感冒发烧这一类的,其他的疾病都自己能治。

这边这个图是老庞自己画了个图,这个图五脏的位置,这些东西都是一个大概的,不是说一个特别精确。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浅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摘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辨病论治体现治疗的全局性,辨证论治体现治疗的阶段性,辨症论治体现治疗的即时性。

太阳病的本质为邪袭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和,正气分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阳明病病位在中焦的胃肠,性质属实,其有寒、热两大类;少阳病属于热证、实证的范畴,反映了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灼伤津液的本质,相对于太阳病而言,其病位再里,热邪初化,但未至阳明病燥热程度;太阴病的性质,尽管其多属脾阳不足证,但亦有脾阴不足证;少阴病的提纲,是寒化、热化的共同提纲,其脉象应为“脉微、细”,从中断句,脉微而见单欲寐,则是寒化证的初期表现,脉细而见但欲寐,则是热化证;厥阴病为两阴交尽,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特点。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毕业论文;实习期间我把《伤寒论》细读了一遍,现将自己读《伤寒论》的体会,简述如下:1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脉、辨证、论治一线贯通的有机体系关于《伤寒论》的六经实质,历代医家争议较多,提出了许多观点,计有经络说、六经分证说、气化说、经界划域辖病说、阴阳说、六经形层说、阶段说、三焦说、证候群说、正邪消长说、八纲说、时空说、六病分证说、用控制论模糊识别概念分析六经说等等,可谓见仁见智,尽管观点不一,但都认为其属于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临床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伤寒论》中早已建立了相关标准,构筑了祖国医学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临床体系,直至今日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如《伤寒论》的主要辨治体系,即今日所谓的“六经辨证”,实则即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此从各篇名称即可昭示。

除少数理论论述及具体操作方法论述者采用“辨脉法”、“评脉法”、“伤寒例”等外,凡涉及治疗者,多采用“辨xx病脉证并治”名之,其包括了辨病、辨脉、辨证、论治4个方面内容,其有关诊断的辨病、辨脉、辨证3个方面,辨病、辨证自不待言,而辨脉之“脉”,实即指“症”而言,泛指疾病过程中患者所表现的单个症状或体征,初步建立“病”、“证”、“症”的诊断标准。

《伤寒论》中六经怎么理解?

《伤寒论》中六经怎么理解?

《伤寒论》中六经怎么理解?
六经系统如下
太阳经,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小肠经络。

膀胱经络
阳明经,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大肠经络,胃经
少阳经,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三焦经,胆经
太阴经,手太阴肺,足太阴脾,肺经,脾经
少阴经,手少阴心,足少阴肾,心经,肾经
厥阴经,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心包经,肝经
以上每经包括2经络2脏腑,即是一经四脏说
人是活的,不断进行生命活动的,每个人身体都是不同的,所以病邪攻击人体,产生无数不相同的症状,所以伤寒论描述的是疾病在体内一系列变化过程,以及可能发生的最终转归,而且非常有规律,是可以预测未来情况及最后结果的。

六经辨证在伤寒论中运用的是最好。

首先你要明白六经有标本,太阳本气寒水,阳明本气是燥金,少阳本气是相火,太阴本气是湿土,少阴本气是君火。

这些就是六经本,六经辨证就是本气加临到标位所至标受本气病。

黄帝内经中有: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的标之方。

这个就是六经辨证的大致意思。

目前运用六经辨证最好的伤寒论注解书《易演伤寒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现在症外,伤寒论还十分注意下列问题:
1.注意病人的嗜好以及它和治疗的关系如:“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2.注意女性病人的月经情况以及经期患急性热病的特点如:“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热除而脉静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讝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等。
4.注意以病人的自觉症状与医生的检查所见相结合伤寒论绝大多数条文于叙述“证”后均附脉象就是二者的结合。此外,它还特别注意舌诊和腹诊。如:“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时时恶心,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之。”、“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少腹满,按之痛 者……”以及“心下痞,按之濡”等。
伤寒论也讲“传”和“不传”,但只应把它理解为“发展”,“变化”等。
除此以外,伤寒论又继承了内经的“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治疗法则,并以此为根据,修正了热论所说的“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下而已。”的规律,进而建立了一套针对疾病本身的演变而施行治疗的法则,这就是伤寒例所谓“临时消息治方”或后世称之为“辨证论治”的法则。这是张仲景给予祖国医学的最宝贵的遗产之一。
8.神经系情况如“头痛”、“头眩身动”、“项强”、“烦躁”、“不烦而躁”、“手足躁扰”、“发狂”、“讝语如见鬼状”、“郑声”、“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两耳无所闻”、“但欲寐”、“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等。
以上仅是就主要方面,举出一部分例子,从它所用的术语中已可看出其鉴别是很细致的,观察是相当全面的。实际上除此以外,它还注意到了很多别的问题,如“身发黄”、“欬”、“喘”、“身重”、“身疼痛”、“支节烦疼”、“四肢拘急”等,兹不细述。
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继承了素问热论的六经学说,并且通过对大量病例的实地观察,进一步地发展了它。其中主要是体验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所谓“一日巨阳,二日阳明……”的规律,常常不能准确地反映疾病的实际过程。伤寒论中虽也有“伤寒一日,太阳受之”的说法,但有的注家则认为是后世加入。其实即使为原文所有,也只能理解为“伤寒初起时常为太阳病”,因为伤寒论还提出了“太阳病,得之八九日。”甚至“太阳病,十日以去。”等条文,说明它实际上已经修正了一日一传经的理论。不仅如此,伤寒论还认识到疾病虽然有可能按照太阳阳明等顺序,次第发展,但例外也不少。在大多数情况下,病情并不完全循着这个规律。例如,太阳病可以发展为阳明病,也可以发展为少阳病或少阴病;少阳病自然可以发展成太阴病,但它也可以直接发展为厥阴病,阳明病太阴病也可以直接发展为厥阴病,并不单是少阴才如此。疾病不但可以不从太阳病开始,而且可以不必“传”遍,甚至可以始终停在一“经”上。此外,还有着“合病”、“并病”和“直中”等可能性。这些,在今天看来似乎是并不很难理解,有临床经验的医师甚至都不乏这种实际体验,但是在当时则必须是具有一定的辩证法思想的人才能认识到这种变化的多样性。
由于作者“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一方面出色地对古代医学精髓作了总结,另一方面又广泛地收集了当代的医疗经验,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和临床实践,加以整理提高,使我国古代的医疗实践成为更加丰富而系统的科学。
由于科学的不断进步,后世医学不但全部继承了伤寒论的一切成就,而且也在这个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在处方方面,后世已有了更多的充实,又经过一干多年来医学实践的考验,更加证明伤寒论在很多方面的思想是很卓越和富有指导意义的。其中最值得珍视的就是“六经分证”和“辨证论治”的思想。
还应该说明,根据临床相而分别出来的“病”与“西医”所说的病是有区别的。例如:感冒,肠伤寒或流行性乙型脑炎都是不同的病,但初起时,只要它们具备了“太阳病”的证和脉即都可以是太阳病。反之,同一感冒或其他病,假如它的证和脉发生了改变,它就可以上午是“太阳病”,下午是“阳明病”,也许明天就是“少阴病”了。又如有些疾病在一定的时期内毫无表现,“西医”仍认为是病,而中医的“病”则是一定要有证和脉的异常的。
(二)伤寒论的“论治”是既原则又灵活,有次序有分寸又有预见的。
伤寒论的治疗设计是十分精细的,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律性。但这些规律又不是刻板的,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之下给予相当大的灵活性。这样,使学习的人不但从书中得到明确的治疗概念,而且初步地体验到如何生动地运用这些概念。
大体上说,伤寒论在治疗上主要注意到下列问题:
为了便于说明事实,现将伤寒论原文中有关辨证和论治的问题,加以初步的摘要和整理,分别叙述如下:
(一)伤寒论的“辨证”是多方面的,扼要和精细的。
“辨证”的主要根据是现在症。伤寒论除个别条文外,几乎每条均对现在症作了扼要的叙述,并且谨慎地运用术语,以便在叙述的同时,达到了鉴别诊断的目的。总的说来,在现在症方面,它主要重视下列问题:
这些伟大的进展使医生的认识更加接近于疾病的实际情况。
通过上述伟大进展,伤寒论的“六经”已经具备了一种新的定义。那就是说,它已经是代表一定情况下疾病所表现的各种现象的总和了。因而张仲景把“太阳”,“少阳”等原属经络的名词改成了“太阳病”、“少阳病”等“病”名,在这些“病”后,一般只叙述证、脉和治法。为了说明问题,有时也附带阐明病因(如:“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或诊断(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名曰温病。”)但却不再像热论那样以“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等用经络通路来解释症状了。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我对伤寒论的六经和辨证论治的初步认识
北京医院内科 曾昭耆
伤寒论是我国汉末医学大师张仲景的伟大著作,是我国第一部以系统地叙述临床治疗为主的书籍。本书在我国医学的发展上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是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在医疗上的体现
如所周知,“辨”就是辨别,研究和分析,“证”就是疾病表现的征象,是客观存在,“治”就是医生对这种客观现象进行纠正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辨证论治”四个字生动地说明了伤寒论在诊疗工作中主张首先是通过一切方法,尽可能地全面和深入地了解疾病的现象,并进而寻求这些现象间的相互关系和产生的原因,然后决定治疗对策。显然,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思维过程。
5.大便情况如“躁屎不下”、“大便鞕”、“大便难”、“大便乍难乍易”、“圊便自调”、“微溏”、“自利”、“自利清水,色纯青”、“下利清谷”、“泄利下重”、“下利便脓血”等。
6.小便情况如“小便自利”、“小便数”、“小便难”、“小便不利”等。
7.循环系情况如“手足厥逆”、“脉不至”、“脉细欲绝”、“脉微”、“脉沉”、“脉促”等。
但是,绝不可割断历史,认为伤寒“六经”与热论是毫无关系的。必须承认,不但伤寒论的“六经”思想来自热论,而且整个伤寒论的指导思想都是与内经的基础理论分不开的,是从这些基础理论中发展和具体化出来的。例如伤寒论所谓“合病”、“并病”等很可能就是从热论的“两感于寒”中派生出来的。因而应该说:张仲景学习了内经,继承了热论的六经学说,并从那里得到启发,通过自己的实践,在原有基础上发展了它,进而赋予了新的意 义——作为临床相分类的意义。
5.注意从病人的姿态上去发现问题如:“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令试欬,而不欬者,此必两耳聋也。”
“辨证”是治疗的根据,必须准确,丝毫的误差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但“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可见一般了。伤寒论由于在“辨证”方面有了如此全面而细致的观察和鉴别,才给正确的治疗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3.腹部症状主要指出部位和性质。如“少腹满”、“少腹鞕满”、“心下鞕”、“心下痞”,“心下悸”、“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心下有水气”、“心中懊憹而烦”、“胸胁下满”、“腹满”、“腹中急痛”、“腹中雷鸣”、“腹内动气”、“呕”、“吐”、“哕”、“欲吐不吐”等。
4.饮食情况如“食不下”、“水浆不下”、“饥不欲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欲食冷食”、“喜食粥糜”、“饮食入口即吐”、“朝食暮吐”、“饮食如故”、“消谷引食”以及“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喝欲饮水”、“消渴引饮”等。
1.关于方剂的禁忌症和适应症这是医生在使用药物之前必须纯熟地掌握的知识之一。由于伤塞论是一种临床手册,所以,它不像一般药物学(包括祖国医学的本草)那样以药为中心讨论适应症和禁忌症的问题,而是以“病”为中心的。其基本方式是在叙述证和脉后用“……主之”、“宜……”、“可与……”、“不可与……”等动词来说明这个问题的。例如:“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而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主之”意味着绝对的适应症。“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伤寒脉促,手足厥冷者,可灸之。”“可”和“宜”说明还有商量的余地,可理解为相对的适应证。“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濇者,复不可下之。”“诸亡血虚家,不可服瓜蒂散。”“不可”显然说明禁忌症。还有一种姑可明之为“条件适应症”的,如:“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及“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塞,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这几条特别表现出“辨证论治”的严格规律性,由于大青龙汤是发汗的重剂,故特别指出,“无少阴证者”及无“脉微弱,汗出恶风”等情况始可应用,使人更加注意。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作者并不具体规定治疗方剂,只讲原则,如“当温之”、“当以汤下之”甚至“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等,这些正说明在“辨证论治”的总原则下给予学习者在临诊时以一定的灵活性,应该承认,这样是更妥当的。
六经的名词出于素问热论篇。它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干咽燥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府六藏皆受病,荣卫不行,经络不通,则死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