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之欧阳光明创编

合集下载

[伤寒论]病案分析之欧阳与创编

[伤寒论]病案分析之欧阳与创编

病案分析1.王某某,女,50岁。

主诉:发热一周。

现病史:一周前因受凉,渐起恶寒发热,微汗出,前医以银翘散不效,伴头痛,颈项酸软,鼻塞,干呕,口不渴,二便调。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弱。

体温37.50C,皮肤湿润。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中医诊断:太阳病证型:中风表虚证证候分析:病缘于风寒袭表,营卫失调。

卫气奋起抗邪于外则发热;营阴失守而外泄故汗出;卫阳受伤,失其温分肉之功,加之汗出肌疏,故恶风;风寒袭表,太阳经气不利,故头痛,颈项酸软;表气不和,致里气不调,肺气不利则鼻塞,胃气上逆则干呕。

前医以辛凉解表,是以寒治寒,药不对症,故无效。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弱为风寒袭表,正气不足之征。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药: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2.刘某,男,60岁。

主诉:咳喘一周。

现病史:既往有咳喘病史。

一周前因天气转凉,咳喘又作,伴恶风,微热,汗出,咯少量白痰,口不渴,大便三日未行,腹不胀。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体温37.50C,皮肤湿润,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罗音。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中医诊断:太阳病证型:太阳中风兼喘证证候分析:患者素有咳喘痼疾,此次因复感外邪,咳喘又作。

风寒袭表,营卫失调,卫气奋起抗邪于外则发热;营阴失守而外泄故汗出;卫阳受伤,失其温分肉之功,加之汗出肌疏,故恶风;肺气上逆故咳喘,肺气不降,大肠腑气不通,故大便三日未行;腹不胀,表明非燥屎内结;口不渴,非里热证;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为风寒袭表,兼夹痰饮之征。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厚朴、杏仁3.李某某,女,55岁。

主诉:反复自汗出三年。

现病史:反复自汗出,恶风,汗多时浸汗的毛巾可拎出水。

纳可,口和,二便调。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中医诊断:自汗证证型:营卫不和证候分析:患者虽反复自汗出三年,但纳可,口和,二便调,且舌脉无异常,表明脏无他病。

伤寒论中名词解释之欧阳治创编

伤寒论中名词解释之欧阳治创编

伤寒: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使之一切外感病的总称。

狭义伤寒,是之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直中: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

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胸胁苦满:苦,用作动词。

即病人苦于胸胁满闷不适谵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合病:二经或二经症状同时出现者并病:一经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者,谓之并病坏病:指因误治使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正名者热越:即热邪发泄于外之意阳浮而阴竭: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

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阴弱荣气和:荣气,即营气。

和,平和,即正常。

荣气和,即营气未受邪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粘腻不清爽口中合: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消渴: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饮不解渴之状水逆:宿水内停,新水不能受纳,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虚烦:指无形热邪扰于胸膈而致的烦躁。

虚,非正气虚,乃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意指热邪之无形协热而利:协,合也。

热,指表热。

协热而利,指表热不解而兼下利酒家:指嗜酒之人喘家:指素患喘疾之人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恍惚心乱: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清谷: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心中懊憹: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藏结:证候名。

藏亦作脏。

指由脏气虚衰,阴寒凝结,气血阻滞而形成的病证痞:证候名,指痞证,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剂颈而还:剂通齐。

剂颈而还,指头部汗出,到颈部而止,颈部以下无汗脾约: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肠燥便结者汗出濈濈然:濈,水外流;汗出濈濈然,是汗出连绵不断的意思心愦愦:愦,糊涂,昏乱。

心愦愦,即形容心中烦乱不安之状目中不了了:视物不清不了了:了,完结.结束,清楚之意。

不了了,指病症基本已,但仍有不舒适的觉潦水:指地面流动的雨水郑声:语言重复,声音低微,见于虚证自利:指自发性下利,非误治所致脾家实:实,此处指正气充实,非邪实,即脾阳恢复之义胃家实:胃肠燥热亢盛。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之欧阳体创编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之欧阳体创编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刘渡舟著录王庆国李宇航陈萌整理螽斯振羽校排前言《伤寒杂病论》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方药应用的基本规范,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其卓越的理论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被历代医家奉为“医门之圭臬,医家之圣书”。

对于《伤寒论》的研究,自其成书不久即已开始。

宋代以后,研究《伤寒论》者日众。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使《伤寒论》的研究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涌现了一批《伤寒论》研究专家和教育家,刘渡舟教授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位。

在《伤寒论》的教学过程中,刘渡舟教授将个人的临床心得、理论思考融入到教学中去,不仅使讲解更为生动,也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值得庆幸的是,刘渡舟教授在为北京中医学院七八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生讲授《伤寒论》时为我们留下了录音资料。

该录音资料的部分内容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曾被整理成《伤寒论诠解》出版,在中医界影响很大。

令人遗憾的是,《伤寒论诠解》将录音资料的一些口语化论述更正为书面语言,在生动性上就打了折扣。

在本次整理中,我们力求保持录音资料的原貌和完整,希望能将刘渡舟教授的学术思想、研究心得和治学态度发扬光大,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刘渡舟教授的此次讲解是以金人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为蓝本,除对《辨脉法》、《平脉法》、《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等内容作了删节外,其主要部分均予保留,并按原文排列顺序编排序号后,逐条加以解释。

讲解中并没有将层次细分为提要、词解、病机分析、方药分析及病案举例等,仅将有关内容依先后顺序分段排列。

本书的整理工作是由刘渡舟教授的弟子王庆国、李宇航,以及一批再传弟子陈萌、张冬梅、李成卫、崔健、黄颖、王勇、韦兰兰、郑丰杰、艾艳珂、孙燕、刘敏、许晓娟、曲荣波、谢婷、张晗睿共同完成的。

由于整理者水平有限,加之刘渡舟教授方言较重,并有当时的一些习惯说法,因此整理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整理说明1.本书《伤寒论》原文部分,以金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横排版,以下简称“原书”)为准,从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五”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凡10篇。

宋版伤寒论原文之欧阳历创编

宋版伤寒论原文之欧阳历创编

宋版《伤寒论》【说明】以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并对照恽铁樵先生1923年影赵刻宋版《伤寒论》、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

原文改用简化字。

原文方后“右×味”,“右”字,按本书横排形式应改为“上”,为了保持原貌,不予改动。

条文序号依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版《伤寒论》;以“[]”标记于条文末行之尾列。

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慓,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驱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矑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伤寒论108条背诵条文之欧阳语创编

伤寒论108条背诵条文之欧阳语创编

伤寒论108条背诵条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4.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5.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13)6.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4)7.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6)8.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0)9.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23)10.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25)11.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6)12.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27)13.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1)14.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2)15.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3)16.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34)17.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1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伤寒论》原文之欧阳科创编

《伤寒论》原文之欧阳科创编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証并治上】(一)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悪寒。

(二)太陽病,發熱,汗出,悪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三)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悪寒,体痛,嘔逆,脈陰陽倶緊者,名為傷寒。

(四)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静者,為不伝。

頗欲吐,若躁煩,脈数急者,為伝也。

(五)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証不見者,為不伝也。

(六)太陽病,發熱而渇,不悪寒者,為温病。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温。

風温為病,脈陰陽倶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

若被火者,微發黄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薫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七)病有發熱悪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悪寒者,發於陰也。

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数七、陰数六故也。

(八)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経尽故也。

若欲作再経者,針足陽明,使経不伝則愈。

(九)太陽病,欲解時,従巳至未上。

(一〇)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一一)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髄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髄也。

(一二)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悪寒,淅淅悪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一三)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悪風,桂枝湯主之。

(一四)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悪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一五)太陽病,下之後,其気上衝者,可与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与之。

(一六)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温針,仍不解者,此為壊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観其脈証,知犯何逆,随証治之。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一七)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一八)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一九)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二〇)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悪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浅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摘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辨病论治体现治疗的全局性,辨证论治体现治疗的阶段性,辨症论治体现治疗的即时性。

太阳病的本质为邪袭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和,正气分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阳明病病位在中焦的胃肠,性质属实,其有寒、热两大类;少阳病属于热证、实证的范畴,反映了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灼伤津液的本质,相对于太阳病而言,其病位再里,热邪初化,但未至阳明病燥热程度;太阴病的性质,尽管其多属脾阳不足证,但亦有脾阴不足证;少阴病的提纲,是寒化、热化的共同提纲,其脉象应为“脉微、细”,从中断句,脉微而见单欲寐,则是寒化证的初期表现,脉细而见但欲寐,则是热化证;厥阴病为两阴交尽,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特点。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毕业论文;实习期间我把《伤寒论》细读了一遍,现将自己读《伤寒论》的体会,简述如下:1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脉、辨证、论治一线贯通的有机体系关于《伤寒论》的六经实质,历代医家争议较多,提出了许多观点,计有经络说、六经分证说、气化说、经界划域辖病说、阴阳说、六经形层说、阶段说、三焦说、证候群说、正邪消长说、八纲说、时空说、六病分证说、用控制论模糊识别概念分析六经说等等,可谓见仁见智,尽管观点不一,但都认为其属于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临床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伤寒论》中早已建立了相关标准,构筑了祖国医学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临床体系,直至今日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如《伤寒论》的主要辨治体系,即今日所谓的“六经辨证”,实则即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此从各篇名称即可昭示。

除少数理论论述及具体操作方法论述者采用“辨脉法”、“评脉法”、“伤寒例”等外,凡涉及治疗者,多采用“辨xx病脉证并治”名之,其包括了辨病、辨脉、辨证、论治4个方面内容,其有关诊断的辨病、辨脉、辨证3个方面,辨病、辨证自不待言,而辨脉之“脉”,实即指“症”而言,泛指疾病过程中患者所表现的单个症状或体征,初步建立“病”、“证”、“症”的诊断标准。

中医内科辩证分析之欧阳法创编

中医内科辩证分析之欧阳法创编

第一章肺系病症第一节感冒1.风寒证[证候分析]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阳被郁,故见恶寒、发热、无汗;清阳不展,络失和则头痛、肢节酸疼。

风寒上受,肺气不宣而致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寒为阴邪故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俱为表寒征象。

2.风热证[证候分析]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故见身热、微恶寒、汗出不畅;风热上扰则头胀痛;风热之邪熏蒸清道,故咽喉肿痛,咽燥口渴,鼻流浊涕;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咳嗽、痰粘或黄。

苔白微黄,脉象浮数,为风热侵于肺卫之征。

3.暑湿证[证候分析]夏季感冒,感受当令之暑邪,暑多夹湿,每多暑湿并重。

暑湿伤表,表卫不和,故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痛;风暑夹湿上犯清空,则头昏重胀痛;暑热犯肺,肺气不清,故咳嗽痰粘,鼻流浊涕;暑热内扰,热灼津伤,则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湿热中阻,气机不展,故胸闷、泛恶、口中粘腻,渴不多饮。

舌苔薄白黄腻,脉儒数为暑湿夹湿之征。

第二节咳嗽1.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候分析]风寒袭肺,肺气壅塞不得宣通,故咳而声重、气急;风寒不受,肺窍不利,则鼻塞流涕,咽喉作痒;寒邪郁肺,气不布津,凝聚为痰,故痰咯稀薄色白;风寒外束肌腠,故伴有头痛身楚,寒热无汗等表寒证。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为风寒在表之征。

(2).风热犯肺[证侯分析]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而咳嗽气粗,或咳声嘎哑,肺热伤津则见口渴,喉燥咽痛;肺热内郁,蒸液成痰,故痰吐不爽,稠粘色黄,鼻流黄涕;风热犯肺,卫表不和而见汗出等表热证。

苔薄黄,脉浮数,皆是风热在表之征。

(3).风燥伤肺[证侯分析]风燥伤肺,肺失清润,故见干咳作呛;燥热灼津则咽喉口鼻干燥,痰粘不易咯吐;燥热伤肺,肺络受损,故痰中夹血。

本证多发于秋季,乃燥邪与风热并见的温燥证,故见风燥外客,卫气不和的表证。

舌质干红少津,脉浮数,均属燥热之征。

2.内伤咳嗽(1). 痰湿蕴肺[证侯分析]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故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粘腻或稠厚;脾运不健故食甘甜肥腻物品反而助湿生痰,湿痰中阻则胸闷脘痞、呕恶;脾气虚弱故食少、神倦、大便时溏。

伤寒论名词解释之欧阳与创编

伤寒论名词解释之欧阳与创编

《伤寒论》释词(1)头项强痛:头痛项强。

强,强硬、不柔和意。

(3)脉阴阳俱紧:即寸关尺三部脉均见紧象。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

(10)风家:经常易患伤风感冒的人。

(10)不了了:余邪少除,精神不爽,身体不适之意。

了,完毕、结束、清楚、明了。

(42)外证:相对于里证而言,此指表证。

(36)合病:两经或三经症状同时出现者。

(84)淋家:指素患小便淋沥、尿道疼痛之人。

(85)疮家:指久患疮疡之人。

(86)衄血:经常鼻衄之人。

(87)亡血家:平素经常失血之人。

(88)汗家:平素易出汗之人,包括自汗、盗汗在内。

(21)脉促:脉象急促,上壅两寸,关尺以下脉势渐衰,即内经中“中手促上击”意,非后世脉数中一止之谓。

(40)噎:咽喉部有气逆梗塞感。

(90)清谷:大便中夹有未消化物。

清名词活用为动词。

(16上)坏病:六经病经失治误治后产生新的证候而不能归属于六经病时称坏病。

此指太阳表证因误治而变为里证,病情恶化。

(64)叉手自冒心:两手交叉覆按在心胸部。

(118)火逆:指用熏、灸、熨、烧针、温针等法逼汗所致的变证。

火泛指火疗;逆者错也误也。

(65)奔豚:证候名。

以豚之奔形容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直至咽喉,发作欲死须臾复止。

(65)甘澜水:一名劳水。

程林云<扬之无力,取其不助肾邪>钱天来云<动则其性属阳,扬则其势下走>(67)动经:动摇经气。

(67)身为振振摇:身体震颤摇动不能自持。

(20)遂漏不止:形容汗出不断。

遂,于是之意;漏,渗泻之意。

(91)脚挛急:小腿肌肉痉挛,屈伸不利。

脚指小腿。

(76)虚烦:指无形邪热扰于胸膈而至的烦躁。

虚意指热邪之无形而非正气虚,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

(76)心中懊憹:指心中烦乱不安至甚。

一说心中烦郁闷乱莫可名状。

(76)少气:气息微弱,似不能接续的样子。

非短气。

(143)血室:指胞宫,即子宫。

(71)消渴: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之状。

(71)白饮:米汤。

稻曰白。

《伤寒论》笔记之欧阳体创编

《伤寒论》笔记之欧阳体创编

《伤寒论》1.2.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张机)所著的《伤寒论》。

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确立。

3.被后人尊为医中之圣的医家是——张仲景4.张仲景奋发学医——“乃勤求苦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4.《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金匮》两部分,伤寒主论外感热病,兼论内伤杂病;《金匮》主论内伤杂病,兼论外感热病5.《伤寒论》全书十卷,共397条,22篇,113方(实际为112方,其中有一方只有方名,没有药物)6.《伤寒论》有两种版书,一是宋版本,二是成注本。

宋版本原刻本已佚失,今有明代赵开美的复刻本,又称赵刻本。

成注本是金代成无己注解的。

原书杂病部分后经整理为《金匮要略》7.《伤寒论》的价值——一是创立了六经辨证的体系。

二是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三是立法严谨,处方精湛,具有典范作用。

8.《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如《内经》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所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狭义的伤寒是指外感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是五种中的伤寒。

如《伤寒论》所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9.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10、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是指———《伤寒论》的六经。

11.六经病证的纲领———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⑵阳明之为病,胃肠实是也。

⑶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⑷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⑸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⑹阙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12.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为总纲,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

伤寒论白话解之欧阳与创编

伤寒论白话解之欧阳与创编

伤寒论白话解辨脉法第一1、问:脉象有阴脉阳脉之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答:大体说来,凡脉象表现为大、浮、数、动、滑的,为有余之脉,属于阳脉;凡脉象沉、涩、弱、弦、微的,为不足之脉,属于阴脉。

凡阴性病症出现阳脉的,这是正能胜邪,疾病向愈,预后良好;凡阳性病症出现阴脉的,这是正不胜邪,多属危候。

2、问:阳结证和阴结证的脉象如何区分呢?答:病人脉象浮而数,能饮食而大便秘结的,这是燥热实邪内结,名叫阳结。

大约到第十七天,病会加重。

病人脉象沉而迟,不能饮食,身体困重,大便反而结硬的,这是阴寒实邪内结,名叫阴结。

估计到第十四天,病会加重。

3、问:有一种病症,病人既有恶寒,又有发热,这是什么原因呢?答:阴不足则阳气得以乘之,所以发热;阳不足则阴气得以乘之,所以恶寒。

问:什么是阳不足?答:以脉为例,假如寸口脉微,是为阳不足,阳虚则阴气乘之,阴盛则寒,就会出现如凉水洒在身上那样畏寒。

问:什么叫阴不足呢?答:尺部脉弱,为阴不足,阴不足则阳气乘之,阳盛则热,所以就会发热。

4、病人寸脉浮,尺脉弱的,是阳气浮于外,阴血虚于内。

卫阳衰虚不能外固,所以汗出如流珠;阴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所以产生筋脉挛急。

如果病人脉沉的,是营气衰弱。

营气衰弱的人,若再用烧针治疗,就会更伤营阴、更助阳热,产生发热和躁扰心烦的变证。

5、脉象盛大好象车盖上拥的,是阳气偏胜所致,叫做阳结脉;脉象强直连连不断,如摸长竿一样的,是阴气偏胜所致,叫做阴结脉。

脉象轻浮于上,状如肉汤上的油脂飘浮样的,这是阳气衰微的表现。

脉象极其细小,状如蜘蛛丝一般的,这是阴气衰微的征象。

脉象绵软无力,前大后细,好象漆汁泻下之状的,这是大失血后血脉空虚的征象。

6、脉搏跳动缓慢,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结脉。

脉搏跳动快,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促脉。

脉促是阳盛所致,脉结是阴盛所致,这些都是有病的脉象。

7、动脉是阴阳之气相互搏结,脉气不能贯通三部所致。

如果寸部出现动脉的,为阳虚不能固外,就要汗出;尺中见动脉的,为阴虚阳乘,就要发热;假如既不汗出,又不发热,而见形寒畏冷的,这是三焦阳气受伤,不能通达于外的缘故。

伤寒论白话版之欧阳体创编

伤寒论白话版之欧阳体创编

白话版伤寒论1、太阳病的基本症候特征,是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畏风,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3、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均浮紧的,就叫做伤寒。

4、外感病第一天,邪在太阳,如果脉证静止在太阳未变的,这是疾病未发生传变。

如果病人总想呕吐、烦躁不安、脉象数而急疾,为邪气传里之象,表示病已传变。

5、外感病二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如果不见阳明、少阳病见证,而只见太阳病症候的,表示病未传变。

6、太阳病,出现发热、口渴、不怕冷的,就叫做温病。

温病为感受温邪所致,所以禁用辛温发汗、禁用攻下、禁用火攻。

如果误用辛温发汗,就会使热势更甚,出现身体灼热、尺部寸部脉象均浮盛、自汗出、身体沉重、时时嗜睡、呼吸时鼻有鼾声、说话困难,这就叫风温。

如果误用攻下,耗伤阴液,就会出现小便短少不通畅,两目直视、大便失禁。

如果误用火攻,就会使邪热更炽,火热内攻,轻的会引起肌肤发黄,严重的会引起手足阵发抽搐,好象惊痫发作一样的症状,肤色发黄很深,象烟火熏过的一样。

一次误治,病人尚可苟延时日,反复误治,就会断送病人生命。

7、患外感病,如果出现发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阳经的表现;如果出现无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阴经的表现。

病在阳经的,大约七天可以痊愈;病在阴经的,大约六天可以痊愈。

这是因为七属于阳数、六属于阴数的缘故。

8、太阳病,头痛超过七天而自行痊愈的,是因为邪气行尽太阳经的缘故。

如果邪气未尽,有向阳明经传变趋势,可以针刺足阳明经穴,使经气疏通,抗邪力增强,邪气不能内传阳明,疾病就会痊愈。

9、太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之间。

10、容易患太阳中风的人,表证解除以后,身体仍感觉不舒适的,需待一定的时日,正气恢复,才能痊愈。

11、病人体表发热,反而想穿很多衣服,这是外部假热、内部真寒的表现;体表怕冷,反而不想穿衣服,这是外部假寒、内部真热的反映。

胡希恕六经辨证观(完整审核版)之欧阳数创编

胡希恕六经辨证观(完整审核版)之欧阳数创编

胡希恕六经辨证观一、何谓经方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

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

经方之含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之有效方剂;一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

本书所谓之经方,是指后者。

二、张仲景是经方杰出之传人考《汉书?艺文志》载“经方十一家”,记述了有关按病归类之专著和有关方剂理论之专著,如《汤液经法》32卷。

这些书虽皆亡佚,但从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里可以窥见有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之理论论述。

此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方剂已经建立了指导实践的基本理论。

直至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炉,将亡佚书籍中的经方保留下来。

故后世尊该书为“方书之祖”,赞经方为“对病真方”。

从而为方剂学之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经方运用的指导理论是辨证施治要想正确地使用经方,就必须掌握中医的辨证施治。

何谓辨证施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沦》(即《伤寒沦》与《金匮要略方论》)就是辨证施治的典范。

考《伤寒沦》,不只是论治伤寒,而是借伤寒之治以示万病辨证施治的大法。

因此,在《伤寒论》中,既有对疾病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又有对疾病辨证施治具体实施之运用方法。

先说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伤寒论》既以六经分篇,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等。

而条文中又不断八纲之辩,如论中第7条(条文序号均依宋本《伤寒论》。

下同)。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阴阳之辨,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虚实之辨;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是表里之辨;第l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

伤寒论条文归纳之欧阳美创编

伤寒论条文归纳之欧阳美创编

伤寒论条文归纳提纲:00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

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0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0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0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0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0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0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马宗素《伤寒钤法》全文之欧阳光明创编

马宗素《伤寒钤法》全文之欧阳光明创编

马宗素《伤寒钤法》全文欧阳光明(2021.03.07)五运歌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木运尽成林,丙辛水运分清浊,戊癸南方火焰清。

注曰:此言五运之化也。

纳甲歌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生戊子,丁壬庚子居,戊癸生壬子,逢龙是化途。

注曰:且如甲己顺数到辰,见戊辰,是为化火。

乙庚到辰,见庚辰,是为化金也。

其余仿此而推之。

六气歌子午少阴君火天,丑未太阴湿上连,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燥金边,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全。

注曰:此六气之主也。

子午属火,主曰心君。

丑未属土,脾主太阳。

少阳胆火,乃是寅申。

阳明卯酉,肺燥之金。

太阳辰戌,寒水是临。

巳为风木,号曰厥阴。

识得钤法,胜万两金。

主运歌初运逐年木主先,二君三相火排连,四季是土常为主,五运金宫六水天。

客运歌逐年支于是客乡,上临实数下临方,初终六气轮流数,客主盛衰须见伤。

十二支化歌寅巳化木,卯丑化土,子辰水国,亥戌申午,是为火宫,未酉化金,是曰气六。

精华录云寅木卯土辰是水,巳木午火未属金,申火酉金戌是火,子水丑土合其真。

注曰:义见《阴阳烛神经》。

五运帝旺,甲己未中,乙庚酉上,子壬丙辛,丁壬卯地,戊癸午宫。

注曰:五运者,金木水火土是也。

且如甲己化土,土随火生于卯,旺于未也。

乙庚化金,金生巳土,旺于酉是也。

症分南北甲己年南北政有甲乙丙等干。

钤法诗云甲己之年面向南,乙庚戊年正北方,丙辛壬癸同归北,此是司天之阴阳。

图见精华指要精华运气自古传,等闲谁识就中玄,干璇天上阴阳柄,擅执人间生死权。

但向袖中分汗瘥,何须脉理辨钩玄,医门若得如斯法,万两黄金也不传。

〔子〕少阴地字号〔子〕少阴人字号〔子〕少阴地字号〔子〕少阴天字号〔丑〕太阴母字号〔丑〕太阴母字一号〔丑〕太阴母字号〔丑〕太阴母字一号〔寅〕少阳巳字号〔寅〕少阳巳字号〔寅〕少阳巳字号〔寅〕少阳巳字号〔卯〕阳明劳复号〔卯〕阳明金字号〔卯〕阳明木字号〔卯〕阳明水字号〔辰〕中太阳禄字号〔辰〕中太阳贪字号〔辰〕中太阳禄字号〔辰〕下太阳离字号〔甲巳〕厥阴坤字号〔巳〕厥阴坤字号〔酉巳〕厥阴坤字号〔巳〕厥阴乾字号〔午〕少阴地字号〔午〕少阴人字号〔午〕少阴地字号〔午〕少阴天字号〔未〕太阴母字二号〔未〕太阴母字二号〔未〕太阴母字二号〔未〕太阴母字号〔申〕少阳巳字号〔申〕少阳巳字号〔申〕少阳巳字号〔申〕少阳巳字号〔酉〕阳明劳复号〔酉〕阳明金字号〔酉〕阳明木字号〔酉〕阳明水字号〔戌〕中太阳禄字号〔戌〕中太阳贪字号〔戌〕中太阳文字号〔戌〕下太阳离字号〔亥〕厥阴坤字号〔亥〕厥阴坤字号〔亥〕厥阴坤字号〔亥〕厥阴乾字号〔子〕少阴地字号〔子〕少阴人字号〔子〕少阴地字号〔子〕少阴人字号〔丑〕太阴母字三号〔丑〕太阴母字二号〔丑〕太阴母字三号〔丑〕太阴母字一号〔寅〕少阳巳字号〔寅〕少阳巳字号〔寅〕少阳巳字号〔寅〕少阳巳字号〔卯〕阳明少字号〔卯〕阳明土字号〔卯〕阳明土字号〔卯〕阳明火字号〔辰〕中太阳廉字暍症号〔辰〕上太阳月字号〔辰〕中太阳武字号〔辰〕上太阳日字号〔巳〕厥阴乾字号〔巳〕厥阴坤字号〔巳〕厥阳乾字号〔巳〕厥阴乾字号〔午〕少阴地字号〔午巳〕少阴人字号〔午亥〕少阴地字号〔午辰〕少阴人字号〔未〕太阴母字号〔未〕太阴母字二号〔未〕太阴母字三号〔未〕太阴母字二号〔申〕少阳巳字号〔申〕少阳巳字号〔申〕少阳巳字号〔申〕少阳巳字号〔酉〕阳明火字号〔酉〕阳明土字号〔酉〕阳明上字号〔酉〕阳明火字号〔戌〕中太阳暍症廉字号〔戌〕上太阳月字号〔戌〕中太阳武字号〔戌〕上太阳巳字号〔亥〕厥阴坤字号〔亥〕厥阴坤字号〔亥〕厥阴乾字号〔亥〕厥阴乾字号〔子〕少阴人字号〔子〕少阴天字号〔子〕少阴天字号〔子〕少阴天字号〔丑〕太阴母字二号〔丑〕太阴母字一号〔丑〕太阴母字三号〔丑〕太阴母字一号〔寅〕少阳巳字号〔寅〕少阳巳字号〔寅〕少阳巳字号〔寅〕少阳巳字号〔卯〕阳明水字号〔卯〕阳明火字号〔卯〕阳明金字号〔卯〕阳明霍乱〔辰〕中太阳贪字号〔辰〕下太阳日字痓症〔辰〕中太阳破字号〔辰〕下太阳兑字号〔巳〕厥阴坤字号〔巳〕厥阴乾字号〔巳〕厥阴坤字号〔巳〕厥阴乾字号〔午未〕少阴人字号〔午〕少阴人字号〔午子〕少阴天字号〔午〕少阴天字号〔未〕太阴母字二号〔未〕太阴母字二号〔未〕太阴母字三号〔未〕太阴母字一号〔申〕少阳巳字号〔申〕少阳巳字号〔申〕少阳巳字号〔申〕少阳巳字号〔酉〕阳明水字号〔酉〕阳明火字号〔酉〕阳明金字号〔酉〕阳明霍乱〔戌〕中太阳巨字号〔戌〕上太阳日字湿症〔戌〕下太阳震字号〔戌〕下太阳离字号〔亥〕厥阴坤字号〔亥〕厥阴乾字号〔亥〕厥阴乾字号〔亥〕厥阴乾字号归号用药歌若论某病某号某药上太阳症辰日巳月注曰:上太阳十六症,用日月二字为号也。

伤寒论六经辩证系统图解之欧阳音创编

伤寒论六经辩证系统图解之欧阳音创编

伤寒论六经辩证系统图解伤寒六经辩证法,无论在辩证方面或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完整的系统性和系列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数百个伤寒的具体证候,以病位的、病性的同一性组成六个病理阶段,即六经。

六经又以同一的病因组成一个伤寒整体,即伤寒病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伤寒六经病理阶段过程中的若干具体证候之间纵的病理关系,形成了六经辩证的系统性。

所谓系列性,即数百个伤寒具体证候,以病理趋势的特殊性相区别,以病因的同一性而组成一个伤寒证候的系列,又以同一的病性而组成阴性证系列与阳性证系列,又以病位病性的同一性形成六经证系列性。

六经各证候之间的横的病理关系形成六经辩证法的系列性。

从其系列性说,伤寒过程依据器官功能盛衰分化为阴阳两类证候。

阴证类与阳证欧阳音创编2021.03.11类又依据表、里、气机病位而分化为六经。

六经各经中又依据不同的病理趋势分为若干具体的证候。

从伤寒一病分六经,六经又各分为若干具体证候,都是以病因、病位、病性相联系,又以病位、病性相区分,形成一个辩证系统。

辩证之目的为治疗。

由于伤寒病为一种生物病原体所引起的病理过程,因而以“因势利导”为治疗的主导思想。

从这一治疗思想出发,对伤寒阳性过程以祛邪为治疗原则,对伤寒阴性过程以扶正为治疗原则。

在三阳病中,由于不同的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祛邪法;在三阴病中,也因不同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扶正法。

如太阳为阳性表病而用汗法祛邪;阳明为阳性胃肠病而用吐法、清法、下法祛邪;少阳为阳性气机病而用和法;少阴病为阴性表病因而用助阳温经之扶正法;太阴病为阴性胃肠病而用助阳温里法扶正。

祛邪法分汗、吐、清、下、和诸法;扶正分助阳温经、助阳温里、回阳救逆诸法。

如此形成一个伤寒辩证治疗系统。

略如下列图表:上述是伤寒六经系统与治疗法则。

以下为六经辩证治疗系统的各经证治。

(一)太阳经证欧阳音创编2021.03.11治系统在太阳病理阶段,由于是表病位的阳性过程,体表组织在抗御反应中表现着功能亢进与代谢增高,体表组织因其功能特性而通过排汗的代谢机能以祛除病理物质,所以有发热自汗出与发热汗不出两种向外趋之势态。

《伤寒论》原文_(洁本)之欧阳育创编

《伤寒论》原文_(洁本)之欧阳育创编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太阳病之欧阳法创编

伤寒论太阳病之欧阳法创编

古一两15.625g 现3.5g时间:2021.03.09 创作:欧阳法太阳病辨证纲要〖太阳病的提纲〗【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 【提要】太阳病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寒外袭。

主症和病机:脉浮──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反映气血活动的状态,故脉应之而浮。

头项强痛──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不利,故头项强痛。

恶寒──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气被伤,失其“温分肉”的正常功能,故恶寒。

此三症反映了外邪侵袭太阳肌表,正邪交争于体表的病机,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征,所以列为太阳病篇之首,后人称为太阳病提纲。

〖太阳中风提纲〗【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 【提要】太阳中风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邪袭表。

主症和病机:发热──风阳邪气伤卫阳,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故发热。

汗出──卫阳被伤,卫外失固,且风性疏泄,使营阴外泄。

恶风──卫阳被伤,温煦失司,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

脉缓──汗出伤营,营阴不足,故脉松弛宽缓。

本条首言太阳病,当有太阳病见证,故其脉当见浮缓,浮主邪在表,缓主营阴伤。

凡见此脉症者,当为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提纲〗【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提要】太阳伤寒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寒邪闭表。

主症和病机:必恶寒──强调恶寒必定先见。

[分析:寒邪束表,卫阳被伤,失去温煦的作用,故必恶寒]或已发热(风寒袭表,卫阳能及时达表抗邪,故起病即见发热),或未发热(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遏,或体质素弱,卫阳不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

然太阳伤寒之发热可有迟早,但恶寒必与病同见)体痛──周身疼痛,是伤寒的主要症状之一。

[分析:寒性凝滞,寒伤肌表,不仅外闭卫阳,而且内郁营阴,营卫气血凝滞,经气运行不畅,故周身疼痛。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之欧阳育创编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之欧阳育创编

总论2、成书年代:东汉末年作者:张机,字仲景共有:十卷,二十二篇,一百一十二方3、首次整理;魏晋王叔和首次校正:宋朝林亿首次注解:宋金成无己通行本:宋本《伤寒论》、《注解伤寒论》4、“伤寒”的涵义: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5、直中:是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发病于三阴。

合病:凡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

并病:若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之分者,称为“并病”。

两感:有表里关系的阴阳两经同时受邪发病。

如太阳少阴两感。

太阳病篇病邪:寒邪八纲:表、实、寒——阳证病位:在表主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受邪【纲要】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6)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7)1、风温: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

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直视:双目前视,眼球转动不灵。

再经:第二经。

【中风表虚证】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3)2、桂枝汤煎服法:①微火煮;②啜热稀粥;③温覆;④发汗适度;⑤根据病情用药;⑥禁忌。

3、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凤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药并用)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灵活运用)4、桂枝汤类方5、比较:桂枝汤vs麻黄汤两证均是太阳表证的主要证型,以恶风寒、发热、头痛、脉浮为基本临床表现,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所致。

但桂枝汤证基本病机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唯其汗出,故又称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麻黄汤证的病机是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无汗、脉浮紧为特点,唯其无汗,故又称表实证,治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打印版之欧阳理创编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打印版之欧阳理创编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第一讲《伤寒论》导言一、《伤寒论》的历史变革《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

也有人叫《伤寒卒病论》,考“卒”字乃是“杂”字的误写。

这部书是公元196 年-204 年后汉人张机(字仲景)所写的作品。

张仲景,南郡涅阳人,约生于公元150年-219年,他的事迹汉书无传。

据唐《明医录》载.“甫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

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

所著论,其言精而典,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所能及。

”东汉末年,连年战争,百姓流离失所,导致了疾疫流行,死的人很多。

张仲景家族是拥有两百多人口的南阳大族,在疫情的危害下,还不到十年时间就死亡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其中死于伤寒的则占十分之七。

张仲景在序文中曾哀叹地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从而激发了他著书活人的志愿。

为了著书济世,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地吸收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给合自己的体会,在前人的基础上而又有所创新。

经过了辛勒的劳动和反复的印证,终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这部作品问世不久,就遭到了兵火的摧残,致使原书十六卷残缺不全。

公元256年一316年,西晋太医王叔和搜集了一些残存之书,进行整理并撰次成篇,但只整理了十卷,对十六卷的原貌已不复见。

所以晋以后的《隋书经籍志》和《唐书艺文志》只载《伤寒论》十卷,而不再称十六卷。

到了公元1065年,宋朝的治平年间,政府指令高保衡、林亿等人校正医书,把开宝年间节度使高继冲进上的《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加以校正,同时梓板而颁行于世。

在这个时闻,翰林学士王沫在馆阁日,从蠹简中检得的《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也加以校正而刊行于世。

二、《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伤寒杂病论》本来是伤寒与杂病有机联系,相提并论的一部书。

自宋治平梓板简称《伤寒论》,而林亿等人又有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使人误解为《伤寒论》是专论伤寒,而《金匮玉函要略方》则专论杂病,这一看法一直流传至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欧阳光明(2021.03.07)摘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辨病论治体现治疗的全局性,辨证论治体现治疗的阶段性,辨症论治体现治疗的即时性。

太阳病的本质为邪袭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和,正气分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阳明病病位在中焦的胃肠,性质属实,其有寒、热两大类;少阳病属于热证、实证的范畴,反映了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灼伤津液的本质,相对于太阳病而言,其病位再里,热邪初化,但未至阳明病燥热程度;太阴病的性质,尽管其多属脾阳不足证,但亦有脾阴不足证;少阴病的提纲,是寒化、热化的共同提纲,其脉象应为“脉微、细”,从中断句,脉微而见单欲寐,则是寒化证的初期表现,脉细而见但欲寐,则是热化证;厥阴病为两阴交尽,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特点。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毕业论文;实习期间我把《伤寒论》细读了一遍,现将自己读《伤寒论》的体会,简述如下:1《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脉、辨证、论治一线贯通的有机体系关于《伤寒论》的六经实质,历代医家争议较多,提出了许多观点,计有经络说、六经分证说、气化说、经界划域辖病说、阴阳说、六经形层说、阶段说、三焦说、证候群说、正邪消长说、八纲说、时空说、六病分证说、用控制论模糊识别概念分析六经说等等,可谓见仁见智,尽管观点不一,但都认为其属于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临床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伤寒论》中早已建立了相关标准,构筑了祖国医学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临床体系,直至今日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如《伤寒论》的主要辨治体系,即今日所谓的“六经辨证”,实则即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此从各篇名称即可昭示。

除少数理论论述及具体操作方法论述者采用“辨脉法”、“评脉法”、“伤寒例”等外,凡涉及治疗者,多采用“辨xx病脉证并治”名之,其包括了辨病、辨脉、辨证、论治4个方面内容,其有关诊断的辨病、辨脉、辨证3个方面,辨病、辨证自不待言,而辨脉之“脉”,实即指“症”而言,泛指疾病过程中患者所表现的单个症状或体征,初步建立“病”、“证”、“症”的诊断标准。

在具体标准的制定上,首先将疾病分为六大种类,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各立提纲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21、“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199、“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1、“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92、“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303、“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44。

其所立六经提纲条文,即是“病”的诊断标准,在辨治过程中起到提纲挚领的作用。

在病的诊断标准下,又细分出诸多“证”的诊断标准,如太阳病中,又分为中风、伤寒和温病之证,分别制订了各自的诊断标准。

中风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2伤寒证:“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23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24再根据具体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及体质等不同,又分列了桂枝汤证、麻黄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加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麻杏石甘汤证等,制订了各自相应的诊断标准。

不难看出,这些病或证的诊断标准,多是由“症”组成的。

“症”的辨析,为准确辨病、辨证提供了基础。

一般而言,辨症多隐含在辨病与辨证之中,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尤其是在病情紧急时,某一症便上升到了主要方面,成为整个诊断和治疗的靶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伤寒六七日,目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24“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24“发热不解,腹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24“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06、“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请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83、“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23等,其“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发热汗多”、“腹满痛”及“脉沉”、“下利清谷不止”、“脉结代”等“症”,以及以小便利与不利辨蓄水蓄血、多与少辨燥屎成与不成、清与不清(白)辨表与里及寒与热等等,构成了辨症的诊断标准。

其辨证与辨症的诸多标准,均为网目。

纲领与网目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有机整体。

这些经典标准若能掌握、领会、贯通,临床当思过半矣,我们应继承发扬。

2 《伤寒论》六经辨证结构简析2.1 太阳病: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1此为太阳病的提纲,亦即诊断标准。

太阳为六经藩篱,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功能固护于外,故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

邪凑太阳,正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于表,即为太阳病。

脉浮,为外邪侵袭,正气奋起抗邪,趋向于表的征象。

值得注意的是,其一反映邪正相争于表,再则反映正气不虚,尤其后者,更为重要。

若为外感病,其脉不浮反沉,则提示正气已虚,并非单纯的太阳病,不能单纯汗法。

头项强痛,由于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气运行受阻,故见头项强痛。

恶寒,为太阳病的必见症,外邪束表,卫外被遏,不能正常发挥“温分肉”的功能,故见恶寒。

恶寒为贯穿太阳病始终的一个症状,前人有“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之说,虽非绝对,但道出了恶寒在太阳病中的重要地位。

发热为太阳病中卫气抗邪的反映,常与恶寒并见,但因有时在发病之初,卫阳被遏,尚为伸展,可见暂时不发热,只有恶寒,故《伤寒论》未将发热列为太阳病的基本表现。

如若卫气伸展,正邪相争,则可见发热。

发热与恶寒并见,是太阳病的证候特征之一,也是太阳病与其它经病的主要区别点。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诸证反映了邪袭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和,正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于表的太阳病本质,为太阳病的主要脉证,故立为太阳病的提纲。

临证时,凡见上述脉证,皆当依太阳病治之。

由于太阳病一般病位在表,治当发汗以逐邪。

但因表病有风寒、风热之异,发汗之法包括辛温、辛凉、辛润等等,辨至太阳病,虽有大的治则,但不能具体出方用药,仍需与辨证相结合,故《伤寒论》中又在太阳病内分别列出了中风、伤寒、温病之辨等。

而且根据不同情况,又分列了桂枝汤证、麻黄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加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桂麻各半汤证等等,使论治具体落到了实处。

2.2 阳明病: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199对此,文中解释曰:“阳明病,即里阳证,热结与里而胃家实”,直指其为“热结于里”。

这也难怪,即使今日之各版教材也多持此说,认为阳明病即是热证、实证。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胃家,指胃肠,此无疑义,关键是“实”之所指,即《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所说“邪气盛则实”,指的是邪气盛的实。

“胃家实”即指胃肠的邪气盛实,它包括了阳明胃肠的燥热实证,也同样包括了阳明胃肠的寒实证。

阳明胃肠邪气盛的实证,分为热与寒两大类。

否则,若单纯强调实热证,其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240191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戢然汗出,此欲作谷瘕,必大便初硬后溏。

所以然者,以胃中虚冷,水谷不别故也。

”240阳明病之中寒证将无法可解。

也正是阳明病有寒热两大类,在临床表现上差少共性,才在提纲中以病机代之,这在六经病提纲中是绝无仅有的。

由上可知,阳明病病位属里无疑,但其是在中焦的肠胃,性质属实,以此与太阴病相区别。

同样道理,辨阳明病,虽然明确了其病机共性为胃肠邪气盛的实证,治当祛邪。

但因其有寒热两大类,且在每一类中,又有不同特点,仍然无法用药,故仍需进一步辨证。

寒者宜热,故有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241热者宜寒,但阳明热证,又有有形无形、在气在血的不同,故有治无形邪热的上宣、中清、下夺之栀子豉汤证、白虎汤证、猪苓汤证。

治有形热结之三承气汤证、麻子仁丸证等,治阳明蓄血的抵挡汤证等。

2.3 少阳病: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1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则见口苦;灼伤津液,则见咽干。

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且肝胆互为表里,肝开窍于目,胆热内郁,火热循经上扰,必头目昏眩。

就其性质而言,少阳病仍属于热证、实证的范畴,反映了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灼伤津液的本质,相对于太阳病而言,其病位在里,热邪初化,但未至阳明病燥热程度,故其治疗,既不可单纯发汗,又不可重剂清下,更不能补之,只宜和解。

由于其进一步发展,既可化热而入阳明,又可正气不支而入三阴,故在《伤寒论》中只出了一张小柴胡汤方,余皆据其趋势不同而有兼表之柴胡桂枝汤证,兼阳明之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兼太阴之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等。

以上三阳病,尽管病位不一,但都属实证的范畴,故以“阳“名之。

2.4 太阴病: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92。

关于太阴病的性质,历代争议无多,多属局限性中焦脾虚寒湿证,病变部位局限于脾,故证候较少阴、厥阴轻浅,较易治愈。

关于其治疗,《伤寒论》中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92本条对太阴病证的性质、特点及治疗方法作了说明。

“自利不渴”为其特点,一则说明本病非热证;二则标明其与少阴下利同属里证,但轻重自是不同。

因其病变局限于中焦的脾,尚未波及下焦,下焦阳气气化基本正常,津液仍可上布,以此与“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

”304大不相同,少阴阳随利脱,下焦阳气已虚,津不上布,故见口渴。

可见,虚寒下利,渴与不渴,作为一把尺子,则表示着病情的轻重。

“以其脏有寒故也”指明了太阴病的主要病机在于中焦脾虚寒湿,治“当温之”,即温中散寒,健脾除湿。

方“宜服四逆辈”,即含有附子干姜一类的方剂。

为何不出具体方药?因太阴病的脾虚寒湿证,其湿邪内阻,变化多端,即可出现呕吐、又可出现下利,更可浸渍肝胆而为发黄,外溢肌肤而为水肿等等,实非一方所能尽治。

在“宜服四逆辈”的前提下,呕吐者配以止呕,下利者佐以止利,发黄者伍以退黄,水肿者兼以利水,等等。

如此,则既有针对性,又有灵活性,示人以活法活方,更能切合临床实际。

有关太阴病的性质,尽管其多属脾阳不足证,单亦有脾阴不足证,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服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295对于本条的性质,历来争议较多,直至今日仍无定论。

其实,本条实质,乃是太阴脾阴不足证。

本条主证“腹满时痛”,首先定位定经诊断,属中焦病变,若非阳明,即为太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