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成因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新闻成因析

2002年第6期《新闻天地》刊载霜川的文章《直面假新闻》。

文章指出,现今世界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假新闻,堂而皇之他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假新闻的出现,具有多种复杂的成因。作者从三个方面剖析了假新闻的成因。

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原因是报刊市场的大战和媒体的无序竞争。“抢新闻”和争夺读者的需要使得部分媒体千方百计追求所谓“轰动效应”和独家报道,放松了把关尺度。特别是一些媒体的猎奇、炒作之风,没有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有意无意地混淆新闻报道与“故事”的界限,为假新闻开了绿灯。

作者提出的第二个原因是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他们的基本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职业道德都有待提高,表现在处理稿子、分辨真伪、政治把关能力不足,加上社会责任感的缺乏,这是大量虚假新闻得以出笼的重要原因。

作者指出的第三个原因是缺乏对造假者的法律规范和制约制度。目前对造假者的处罚还只是舆论谴责和道德批判或作点“经济制裁”上,却难以进行法律方面的责任追究,从而使造假者有恃无恐,屡屡造假,气焰嚣张。

作者最后指出,假新闻屡打不绝,与新闻界自身打假不力,爱面子不无关系。假如各媒体真诚合作,敢于亮丑而不是护丑,无疑会大大压缩造假者的生存空间,使之成为过街老鼠。

网络假新闻成因分析

由于互联网的特性,能让人们轻而易举地获取新闻,于是一些假新闻便搭载着网络,利用它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网络匿名性和易于向公众传播等特性,在公众间迅速散播,让人们对网络新闻产生了不信任感。

假新闻的类型

1.利用人们猎奇的心理

这类新闻往往把标题搞得耸人听闻,古怪离奇,再配一些经过PS处理后的图片,让假新闻更加真实逼真,近似完美,最后搅入一些大网站,造出声势和影响力,让更多网站转载、炒作。

案例:松原市宁江区出了个“超级孕妇”(2006年6月12日)

内容: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出了个五胞胎“超级孕妇”,腰围达1.75米,最多一天吃7顿饭,还只是七分饱。目前,怀孕5个月零5天的“腰围”已经猛增至1.75米,比她身高(1.67米)还长8厘米,而她的后腰到腹部最顶端足有0.62米。由于肚子太大,家人不得不专门为她特制了一个小布兜,用来托住其腹部。

真相:正当各媒体记者为“超级孕妇”乔玉波腹中五胞胎的安危担心时,乔玉波却在松原一家宾馆悄悄邀请了长春电视台《城市速递》的记者和长春普济医院的李姓院长,当面自述怀有五胞胎一事是假的。乔玉波躲到一边把肚子里的东西掏出来:竟是三条棉被、十几件棉衣、毛衣、单衣、棉坐垫、帽子等物品,整整20件。“用手拎一下,足足有七八公斤。”

2.利用新闻显著性,断章取义。

截取新闻主体中的一句话,或是一点内容作为新闻标题,背离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或在原有的事实基础上故意夸大,以至偏离了事实。

案例:秦始皇兵马俑腐蚀严重专家担忧百年后变煤坑(2005年7月6日)

内容: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环境专家曹军骥忧心忡忡地说:“如果现在还不采取任何措施加以保护,那么在100年内秦始皇兵马俑将会遭到严重腐蚀,届时,兵马俑坑看上去与煤田没有什么两样,将没有任何美学价值。”

真相:

《新民晚报》报道:“7月8日,记者终于见到了‘兵马俑百年之后将变成煤坑’的‘断言者’———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曹军骥。曹军骥坚决否认自己曾说过这话,‘是媒体曲解夸大了我的表述。’该篇文章见诸报端时,省略了曹军骥所说的各种前提条件,直接成了:‘有科学家把一张光洁白纸放到兵马俑博物馆内。24小时后,它已布满炭微粒,变得灰黑。’而且还借用曹军骥的口说:‘正是这些污染物令兵马俑失去光泽。而那句危言耸听的‘兵马俑百年后变煤坑’的出笼,则是香港某媒体编辑在上版前,为了争噱头再次夸大记者所采写的内容。”

3.利用恐惧心里。

近些年来,儿童案件备受关注,当听说有儿童受到残害的消息,作为家长的受众更是惶恐不安,看到这类新闻,往往是义愤填膺,纷纷助力转发,谴责之声不断。殊不知内容的虚假性更令人愤怒。

案例:兰州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2006年4月4日)

内容:两条煮熟的儿童胳膊及碎肉、骨头掺杂着生姜、朝天椒等调料惊现兰州市城关区阳洼沟垃圾场!记者获知这一消息后迅速赶到事发现场,在垃圾场一蓝姓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垃圾场西北侧的一堆垃圾旁,在一个白色塑料袋旁,放着两条小孩胳膊,塑料袋里装有碎肉、骨头,以及生姜、朝天椒等调料,现场没有发现小孩躯体的其他部位。办案人员从现场情况分析,这是一起杀人碎尸案,小孩被杀害后肢解煮熟,被害人年龄在5岁~8岁之间,性别难以确定。

真相:经兰州市公安局民警广泛走访调查,最终核实:两截人体上臂及碎片组织,系甘肃中医学院基础学实验室标本制作室于3月31日在制作人体标本时所切除的碎片,属于正常教学尸体标本。被学院清洁工误将此袋当作生活垃圾清理,送到阳洼沟垃圾场倾倒,直到4月3日被拾垃圾的群众发现报警。

假新闻之所以产生,并不断蔓延扩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往往是,权威、真实的信息的缺失,或者是事件的处理本身存在不透明和模糊、灰色的空间。

如何抑制假新闻的产生

1.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互联网的言论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反映,社会上有谣言产生的土壤,那就必定反映到互联网上来。抑制假新闻的产生,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

2.加大对不实新闻制造者的惩罚。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发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的第一条中就规定了网上发布的新闻必须是真实的。而网上散布谣言者之所以如此猖獗,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不会受到惩罚。如果加大惩罚力度,虽不一定能从根本上消除假新闻,但可以使之得到遏制。-

(作者单位:曲慧雷蕾黑龙江东北网络台林彬彬大公报驻黑龙江办事处)

假新闻存在的原因和对策

默认分类 2008-06-25 12:53 阅读8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摘要:“假新闻”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了,特别是“纸箱馅包子”横空出世,吸引国人的眼球。在当今文明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无稽之举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呢?

笔者就有限的知识和资料所得做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假新闻新闻法记者收视率诚信记者职业道德公众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