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过程共29页文档
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https://img.taocdn.com/s3/m/081c82691eb91a37f1115c61.png)
有关幽门螺旋杆菌1.发现故事1979年,病理学医生Warren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切片上观察到一种弯曲状细菌,并且发现这种细菌邻近的胃黏膜总是有炎症存在,因而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可能有密切关系。
1981年,消化科临床医生Marshall与Warren合作,他们以100例接受胃镜检查及活检的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证明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相关。
此外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
经过多次失败之后,1982年4月,Marshall终于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Marshall和另一位医生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大病一场。
在正确认识该细菌以前,胃溃疡病人通常会以中和胃酸及减少分泌的药物来治疗,但经此方法治疗后大多会复发。
而胃炎患者则会服用碱式柳酸铋,这方法通常会见效,当时人们仍不知道其机制,后来才发现药物中的柳酸盐会杀死胃部的杆菌,可作为抗生素。
现时,这类疾病会以抗生素来杀灭病菌。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其他种的螺杆菌也于部分哺乳动物及雀鸟体内找到。
长期的溃疡,会导致癌症,因此WHO宣布胃幽门杆菌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质,也是第一个可致癌的原核生物。
2.发现意义大量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
目前,消化科医生已经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查和呼气试验等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已被证明能够根治胃溃疡等疾病。
幽门螺杆菌及其作用的发现,打破了当时已经流行多年的人们对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错误认识,被誉为是消化病学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的革命。
由于他们的发现,溃疡病从原先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采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抑酸剂就可治愈的疾病,大幅度提高了胃溃疡等患者获得彻底治愈的机会,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
碳13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课件-42页精选文档
![碳13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课件-42页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56923c6f524ccbff12184d4.png)
产科 / 优生优育科
建议产科 / 优生优育科中计划怀孕者在孕前根除Hp
焉素华等(武汉大学生殖医学中心、消化科),妊娠剧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年6月:368 党彤等(包头医学院附属医院),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妊娠剧吐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内科实用杂志,2019年1月64-65
建议皮肤科中以下患者根除 Hp ü特发慢性荨麻疹 ü多发性痒疹 ü酒糟鼻
尿素酶
分泌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
ü慢性胃炎 ü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ü胃癌 üMALT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外疾病-正相关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心脏病
维生素B12缺乏
纤维肌痛综合征 过敏性紫癜
自免性甲状腺病 糖尿病
慢性荨麻疹 慢性多形性痒疹
肝性脑病 肝纤维化
肝胆石 自免性胰腺炎
缺铁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3C呼气试验检测步骤
操作简单,三分钟出结果。 受检者只需吹两口气,依从性好。(提供视频资料)
china-richen/
北京华亘安邦尿素[13C]呼气试验诊断试剂
china-richen/
Hp检测适应人群
ü消化不良 ü口臭 ü慢性胃炎 ü消化性溃疡 ü消化肿瘤
ü冠心病初诊患者 ü冠心病高危因素者 ü高血脂症患者
1994年WHO国际癌肿研究机构已将Hp列为第Ⅰ类致癌原。
8
预防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启动一系列致病事件导致萎 缩性胃炎、化生、异型增生和最终胃癌的发生。
胃癌的发生是细菌毒力、宿主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预防胃粘膜癌前变化(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发生和
无创伤 无放射性、安全 高精确性 操作简便
幽门螺杆菌课件
![幽门螺杆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b7520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4.png)
致病性
3 no HP, no ulcer
HP感染引起消化性溃疡主要证据为: 消化性溃疡中HP检出率可达60%-100% 杀灭HP的药物如呋喃唑酮、甲硝唑等可加速溃疡愈合;一些HP阳性的顽 固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杀灭HP和抗溃疡治疗后痊愈 具有杀灭HP作用的抗溃疡药治愈的溃疡复发率低于H2受体拮抗剂治愈的 溃疡
动动脑袋
❖ 1.可引起腹泻的病原菌不包括:( ) A.幽门螺旋杆菌 B.空肠弯曲菌 C.霍乱弧菌 D.副溶血弧菌 E.艰难梭菌
❖ 2.脲酶强阳性的细菌是( ) A.幽门螺杆菌 B.空肠弯曲菌 C.霍乱弧菌 D.副溶血弧菌 E.气单胞菌
❖ 3.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关的细菌是( ) A.空肠弯曲菌 B.幽门螺杆菌 C. 霍乱弧菌 D. 副溶血弧菌 E.气单胞菌
生物学性状
生化反应
菌体内富含脲酶 快速脲酶分解试验作快速诊断 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 病因
生物学性状
生化反应
基因组 抵抗力
较小,具有基因高度多态性,致病岛编码致病物质。 弱 对酸敏感 对抗生素敏感 尿素对HP起保护作用 1%胆盐可抑制HP生长
致病性
感染普遍 ➢ 全世界50%的人群被感染 ➢ 在胃炎和胃溃疡患者的胃粘膜上,HP检出率达80%-100% ➢ 感染的清除可使溃疡治愈,溃疡的复发是感染复发的结果 ➢ HP可使胃上皮细胞肠腺增生和异型增生,可使胃内亚硝
致病性
1 致病物质
Adhes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to mucosa of stamoch
致病性
2 所致疾病
人是唯一肯定的传染源 可能传播途径:口-口、粪-口、胃-口及胃镜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 消化道溃疡 胃癌及胃淋巴癌 胃肠道外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病、皮肤病 儿童、接触细菌的医护人员为感染的高危人群
幽门螺杆菌科普演示文稿
![幽门螺杆菌科普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e747b88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6.png)
• • 2.腹痛——因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损伤,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反
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症状;
•
• 3.口臭——幽门螺杆菌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 感染,可能导致口气重,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 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幽门螺杆菌是 引起口腔异味的最直接病菌之一
配偶、父母、兄弟姐妹等。也就是说,
长期、密切接触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重
要渠道。
第十五页,共25页。
幽门螺杆菌易感因素:
• 共餐: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口腔传播,据检测,日
常生活使用的每双筷子上大约存在幽门螺杆菌1600~3100 个; •
• 接吻:经科学检测发现,唾液内可以找到幽门螺杆菌的 踪迹,而接吻是交换唾液最直接的方式;
勺,便能成功阻断幽门螺杆菌在餐桌上的“横行”!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注意事项:
• 禁忌症:无(对本品过敏者禁用,但目前国内外 尚未发现对超微量尿素过敏者)。
• 注意事项:(1)在检查前1~2周内不能服用抗菌
素,铋剂,抑制剂等对HP有抑制作用的药物。(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会降低13C -UBT敏感性,但不
幽门螺杆菌科普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25页。
幽门螺杆菌科普
第二页,共25页。
舌尖上的幽门螺杆菌
第三页,共25页。
小小细菌不特殊
• 不是说环境中存在着数以亿万计的细菌吗?这 个细菌有什么特殊?
• 小细菌造就了诺贝尔医学奖
第四页,共25页。
幽门螺旋杆菌(HP)
•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 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它 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弯曲、微需氧 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 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由此于2005年 诺贝尔医学奖。
幽门螺旋杆菌ppt课件
![幽门螺旋杆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f5b4dd856a561253d36f03.png)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许多慢性胃病发生发展 中的一个重要病因子。HP与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粘膜相关性淋 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
有些人认为还与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 系统疾病及结缔组织疾病等有关。那么;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它与胃炎、溃疡病 的关系到底有多密切?杀死幽门螺杆菌; 胃炎、溃疡病是否也治愈?
传播途径具体怎么样;有过很多的研究; 主要还是通过口来传播;跟甲型肝炎相似。
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平常我们普通的 吃饭、碗筷的接触有可能产生交叉感染;因 为有人在牙斑中把这种细菌分离出来过。40 %~70%的人都有感染;是比较常见的细菌 感染。
在日常的吃饭、饮食;碗筷的接触当中; 没有必要特别注意隔离措施;因为接近一半 的人都有这种细菌;说不定吃饭一家人可能 都有了;但是感染了以后不一定得病;因此 不用像甲型肝炎病毒那样防范;细菌感染以 后不一定得病。
然而;这项发现并不符合当时“正统”的医学理念。 当时的医学界认为;健康的胃是无菌的;因为胃酸 会将人吞入的细菌迅速杀灭。同行的质疑没有动摇 沃伦的决心。1981年;一位名叫巴里· 马歇尔的珀 斯皇家医院消化科医生出现在沃伦面前。马歇尔最 初对沃伦的工作不感兴趣;只是碍于情面为沃伦提 供了一些胃黏膜活体样本;并进行了相关试验。但 他惊讶地发现;沃伦坚持的观点是正确的。
现在消化道肿瘤在恶性肿瘤里面死亡率 和发生率都是第一位的;在我国大部分地区 也是第一位的;但是胃癌又没有特殊的症状; 什么症状出现就是胃癌?没有这样特异的症 状。有些病人发现症状到医院检查就是晚期 胃癌了;而晚期胃癌治疗非常差。
如何检查?就是要定期做胃镜;虽然没 有症状也要定期做胃镜检查;再就是有上腹 部不适;上腹痛、上腹胀;如果时间比较长 也要进行胃镜的检查;因为目前我们胃镜虽 然有一定的痛苦;但它是唯一发现胃癌的可 靠的方法;早期胃癌和晚期胃癌;它们的愈 后是完全不一样的;早期胃癌可以治疗;晚 期胃癌、进展期胃癌会严重影响生存。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2003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2003](https://img.taocdn.com/s3/m/1e091fd876eeaeaad0f33005.png)
为对象进行研究,证明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 相关。
研究过程
1982年4月,Marshall终于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
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细 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Marshall和另一位医 生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大 病一场。 1984年4月5号,他们的成果发表于在世界权威医学 期刊《柳叶刀》(lancet)上。成果一经发表,立 刻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轰动,掀起了全世界的 研究热潮。
CagA蛋白
HP菌体胞壁
研究意义
诺贝尔奖委员会在授奖词中说,由于巴里·马歇尔和罗 宾·沃伦1982年的发现,使得原本慢性的、经常无药可 救的胃溃疡变成了只需抗生素和一些其他药物短期就可
治愈的疾病。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加深了人类对慢性感染、炎症和癌症 之间关系的认识。”开辟出包括病原微生物与癌症以及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等自身免疫病等人类疑难疾病发 生关系领域内的一个新天地。
12
学术资源
致病机理
慢性活动性胃炎 胃溃疡
胃癌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溃疡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功能性肠胃病
致病机理
幽门螺杆菌
分泌过氧化物歧化 酶和过氧化氢酶, 保护其不受中性粒 细胞的杀伤作用。
富含尿素酶,通 过尿素酶水解尿 素产生氨,在菌 体周围形成“氨 云”保护层,以 抵抗胃酸的杀灭 作用。
9
学术资源
致病机理
研究背景
在Marshall和Warren发现这种细菌之前,医学界认
为正常胃里细菌是不能存活的。
《幽门螺杆菌检测》课件
![《幽门螺杆菌检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22b8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d.png)
预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慢 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通过幽门螺杆菌检测可以 预测患者发生相关疾病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研究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因此 对于高危人群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根除治疗具有重要的 预防意义。
检测结果的解读与建议
阴性
表示未感染幽门螺杆菌,建议定 期复查。
阳性
表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建议进进行 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 程中保持耐心,遵医嘱用药。
05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控制策略
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 ,包括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的 认识,推广个人卫生习惯,加强 食品卫生监管等。
01
通过口服一定量的尿素标记物,检测呼出的气体中标记物的含
量,以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粪便抗原检测
02
通过检测粪便中幽门螺杆菌抗原的存在,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
杆菌感染。
血清抗体检测
03
通过检测血清中幽门螺杆菌抗体,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
染。
03
幽门螺杆菌检测的临床意 义
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疾病的主 要病因之一,因此准确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这些疾病的 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幽门螺杆菌 定义为Ⅰ类致癌原。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01
02
03
形态与染色
革兰氏阴性菌,无芽孢, 无鞭毛,呈弧形或螺旋形 。
培养特性
需氧或微需氧环境,温度 37°C,pH值6.5~8.5。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过程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44ee20581b6bd97f19ead2.png)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过程作者:陶可胜米宝乐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30期编者按1983年,Marshall和Warren首先报道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并证明Hp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溃疡病。
此后不久即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它的发现对胃十二指肠病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成果打破了当时流行的医学教条。
后来,大量研究证实,Hp是人类感染最高的细菌之一,在我国人群中感染率高达60%,城市为50%,农村为68%。
Hp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和活动性胃炎的罪魁祸首,也是一类胃癌致癌因子,及时地诊断并根除Hp是治愈胃病的前提,并且Hp可能与一些胃外疾病的发病有关。
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陶可胜主任医师撰写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专题讲座(分3期),供基层医师参考。
发现Hp1979年,澳大利亚病理学医生J.RobinWarren(沃伦)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切片上观察到一种弯曲状细菌,并且发现这种细菌邻近的胃黏膜总是有炎症存在,因而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可能有密切关系。
1981年,澳大利亚消化科临床医生BarryJ.Marshall(马歇尔)与沃伦合作,他们以100例接受胃镜检查及活检的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证明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相关。
此外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50%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
经过多次失败之后,1982年4月,马歇尔终于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马歇尔和另一位医生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大病一场。
基于这些结果,马歇尔和沃伦提出Hp涉及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
1984年4月,他们的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
成果一经发表,立刻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轰动,掀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热潮。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史--方法论启示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史--方法论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cb60187d1f34693daef3e80.png)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简称 Hp )是 B 型胃
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 )淋巴瘤 的主要致病因素,并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现已被 WHO列入第一级生物致癌原。Hp在全世界人群中的慢性感 染率达50%以上。
阻碍人们获得知识的最大敌人,并非是对未知世界的一无 所知,而是对事物的错误认知。 ——丹尼尔· 鲍斯坦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史
——方法论启示
组员:。。。。。
2005年10月3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该年的 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颁发给澳大利亚科学家罗宾 · 沃伦( J.
Robin Warren)和巴里· 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以表彰
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 疾病中扮演的角色(The Bacterium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Its Role in Gastritis and Peptic Ulcer Disease)。”
1972 年, Warren 在检查胃标本的时候发现了螺旋状的 微生物。
1981年,Marshall的出现,开始了两人的合作!
1982年, 马歇尔成功地从数份活检样本中培养出幽门螺杆菌。 随后两人提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炎,并进一步引起溃疡, 而医学界仍然是一片反对,而且这种反对态度持续多年。
1984年7月,马歇尔决定用自己的胃做实验,他把60毫升的幽 门螺杆菌培养液喝了下去! 14 天后,马歇尔出现了明显的恶 心、呕吐症状,10天后的胃镜检查发现他确实患了胃炎。
同年,两人合著的正式论文在《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刀》杂志发表,标
志着这一研究成果也开始得到主流学界的承认。
幽门螺杆菌ppt(共92张PPT)
![幽门螺杆菌ppt(共9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59d72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f.png)
Duodenal ulcer relapse at 1 year
100
H. pylori +ve
H. pylori -ve
80
60
40
20
0
Coghlan Lambert et
et al.
al. 1987
1987
Goodwin et Marshal et Borody Rauws & George et Patchett
Electron
micrograph of H. pylori
电镜下螺杆状Hp
形态变异体:球形,梭形,短杆形,长丝 形。
2.生理学特征:微需氧,产尿素酶,粘附素。
3.菌株类型:大多表形特征(尿素酶﹑鞭毛) 相同,各菌株基因水平存在多样性。
美国/加拿大
30-40%
三、H. pylori 感染现状
Hp感染与相关疾病
与GERD:(胃食管反流病) (1)无关;(2) Hp感染加重GERD (3) Hp可预防GERD
NIH guidelines for the routine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of H. pylori infection 1994
Patient status
H. pylori H. pylori
negative positive
Asymptomatic (no ulcer) No
胃癌的发生是细菌毒力、宿主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预防胃粘膜癌前变化(萎缩性胃炎、 肠化生)发生和发展。
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率,最佳根除 时 间为癌前变化发生前(即胃萎缩和肠上皮化生阶段)
2024版《幽门螺旋杆菌》ppt课件
![2024版《幽门螺旋杆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e828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b.png)
根据细菌的形态和生化特性,幽门螺旋 杆菌可分为不同的亚型,如cagA基因 阳性型和cagA基因阴性型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发病机制涉及细菌的毒力因子、 宿主的免疫应答和遗传因素等多个方面。
危险因素
长期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习惯, 以及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史均可增加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风 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患者可能出现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等消化道症 状。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甚至血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长期感染还可导致胃癌 等恶性肿瘤的发生。
诊断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包括非侵入性和侵入性两大类。非侵入性方法包括血 清学检测、尿素呼气试验等;侵入性方法包括胃黏膜活检组织培养、快速尿素酶试 验等。其中,胃黏膜活检组织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
引导生熟食物分开处理
教育公众在处理食物时,将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分餐制度推广实施
宣传分餐制的重要性
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了解分餐制在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的 重要作用。
指导家庭实施分餐制
针对家庭用餐环境,提供具体的分餐制实施指导,如使用公筷公勺、 固定餐具等。
推动餐饮行业落实分餐制
与餐饮行业合作,推广分餐制在餐厅、食堂等集体用餐场所的实施。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肠道微生态的关系研究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胃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可能的干预措施。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与优化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有望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表型等信息制定个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28页PPT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2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27f44ea0116c175e0e48c5.png)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过程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