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鉴赏 发声器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发声器官的结构 及其功能
10:15:08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人类发声器官的结构及其功能
呼吸器官 发声器官 共鸣器官
动力 振动体 共鸣器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呼吸器官是人体乐器发声的主要动力 呼吸器官 ✓上呼吸道:鼻、副鼻窦、喉、气管等 ✓下呼吸道:支气管、肺等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呼吸器官是人体乐器发声的主要动力
呼吸器官的结构机能 1、主要动力 2、呼吸肌及呼吸过程中肌肉作用力 3、呼吸时胸廓容量与横隔位置变化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喉头的构成:喉头位于颈椎四五六节的前面,在舌根
和气管之间,上连舌骨,下接气管,由五块较大的软 骨构成。它们是
5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之下,它下接气管,前部 细窄,后部宽大,对支持吼腔起重要作用。
状软骨——又名披裂软骨,位于环状软骨后上部,也 是一对对称的软骨,其滑动旋转能使声带张开、闭合。
舌骨——它虽 不属喉的软骨 但与歌唱有密 切的关系。它 的位置,活动 状态能影响歌 声的质量。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
人体乐器共鸣器官的结构与机能
共鸣种类: 头腔共鸣 处于硬腭以上; 胸腔共鸣 喉头以下; 口腔共鸣 中间部分。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
呼吸肌及其作用力
呼吸肌:肋间外肌和膈肌
➢ 膈肌: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增 大;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腔缩小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声带:于喉腔中部,由声带肌、声带 韧带和粘膜三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
➢声门:声带在不发声时,是分开的; 呈三角形的空间。
气息经过声门,击起振动,声带就闭 合挡气,发出声音。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会厌软骨——位于喉头的上端,其形状扁平如叶状, 下端游离。在唱歌时,它的张度和卷曲程度对歌声起 重要作用。
甲状软骨——是喉部最大的一块软骨,由左右对称的 两片四边形软骨板合成。两板的前缘合成一个尖角。 它在男性的颈部向前隆起突出,称为喉结,女性的软 平,因此喉结不明显。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人体乐器共鸣器官的结构与机能
共鸣器官:
胸腔、 喉咽腔、 口腔、 鼻腔、 头腔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
人体乐器共鸣器官的结构与机能
可调节的共鸣腔:
由于口胸内部以及咽腔、喉咽腔、鼻咽腔周围 的肌肉,可根据其活动情况改变形状,容积大 小也随之变化。
不可调节的共鸣腔:
胸腔、气管、鼻腔及头部各腔体均有其固定腔 体,不可随意改变。
声带参与工作的原理 声带靠拢声门关闭 声带分开声门开启的两组肌群 声带拉长绷紧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人体乐器共鸣器官的结构与机能
发声器件的频率如果与外来声音 的频率相同时,则它将由于共振的 作用而发声,这种声学中的共振现 象叫作“共鸣”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 肋间外肌: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向上 向外运动,体积增大;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体积减小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
呼吸时胸廓与横膈的变化
胸廓:呼气
吸气
横膈:呼气
吸气
缩小 扩大
升高 下降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
10:15:08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人类发声器官的结构及其功能
呼吸器官 发声器官 共鸣器官
动力 振动体 共鸣器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呼吸器官是人体乐器发声的主要动力 呼吸器官 ✓上呼吸道:鼻、副鼻窦、喉、气管等 ✓下呼吸道:支气管、肺等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呼吸器官是人体乐器发声的主要动力
呼吸器官的结构机能 1、主要动力 2、呼吸肌及呼吸过程中肌肉作用力 3、呼吸时胸廓容量与横隔位置变化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喉头的构成:喉头位于颈椎四五六节的前面,在舌根
和气管之间,上连舌骨,下接气管,由五块较大的软 骨构成。它们是
5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之下,它下接气管,前部 细窄,后部宽大,对支持吼腔起重要作用。
状软骨——又名披裂软骨,位于环状软骨后上部,也 是一对对称的软骨,其滑动旋转能使声带张开、闭合。
舌骨——它虽 不属喉的软骨 但与歌唱有密 切的关系。它 的位置,活动 状态能影响歌 声的质量。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
人体乐器共鸣器官的结构与机能
共鸣种类: 头腔共鸣 处于硬腭以上; 胸腔共鸣 喉头以下; 口腔共鸣 中间部分。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
呼吸肌及其作用力
呼吸肌:肋间外肌和膈肌
➢ 膈肌: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增 大;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腔缩小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声带:于喉腔中部,由声带肌、声带 韧带和粘膜三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
➢声门:声带在不发声时,是分开的; 呈三角形的空间。
气息经过声门,击起振动,声带就闭 合挡气,发出声音。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会厌软骨——位于喉头的上端,其形状扁平如叶状, 下端游离。在唱歌时,它的张度和卷曲程度对歌声起 重要作用。
甲状软骨——是喉部最大的一块软骨,由左右对称的 两片四边形软骨板合成。两板的前缘合成一个尖角。 它在男性的颈部向前隆起突出,称为喉结,女性的软 平,因此喉结不明显。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人体乐器共鸣器官的结构与机能
共鸣器官:
胸腔、 喉咽腔、 口腔、 鼻腔、 头腔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
人体乐器共鸣器官的结构与机能
可调节的共鸣腔:
由于口胸内部以及咽腔、喉咽腔、鼻咽腔周围 的肌肉,可根据其活动情况改变形状,容积大 小也随之变化。
不可调节的共鸣腔:
胸腔、气管、鼻腔及头部各腔体均有其固定腔 体,不可随意改变。
声带参与工作的原理 声带靠拢声门关闭 声带分开声门开启的两组肌群 声带拉长绷紧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人体乐器共鸣器官的结构与机能
发声器件的频率如果与外来声音 的频率相同时,则它将由于共振的 作用而发声,这种声学中的共振现 象叫作“共鸣”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 肋间外肌: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向上 向外运动,体积增大;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体积减小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
呼吸时胸廓与横膈的变化
胸廓:呼气
吸气
横膈:呼气
吸气
缩小 扩大
升高 下降
10:15:09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