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六讲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一讲导论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它产生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

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即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唯物史观;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提出了剩余价值论。

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2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对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作了系统的表述,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以后他们的毕生活动中,继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一词,是在1883年3月马克思逝世后,才被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代表而逐步流行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

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二)主要组成部分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它的任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本身的性质。

它是最直接又全面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斗争的行动科学。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国家中一种反对列宁主义但又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与欧洲各国共产党内,最初是共产国际内部一种“左”倾思潮,在受到共产国际的批判后,在党外发展起来。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内,有两种不同的趋向:①按照黑格尔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的精神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被称作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并存使每一阶段上任何时候都有执行 每种职能的资本,时间上相继使资本的 运动不至中断,并存成为动态的并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产业资本循环理论图示
过 程 G—W
… P… W`—G`
阶 段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售卖阶段
职能形式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职能 条件
为生产剩余 生产剩 价值做准备 余价值
G—W W′—G′
影响因素: 商品需求状况; 距离市场的远近; 交通运输状况; 信息条件
A直接作用于Pm的 原料储备、停工、
时间
自然力作用的时间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生产过程与产品性质 以新技术、新工艺
的复杂程度;
缩短自然力作用时间
生产技术水平高低; 保持必要的储备;
合理安排工作班次
构成:周转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A 公式:G—— W --- P--- W′——G′
Pm
资本循环过程既是两个过程(流通过程和 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三个阶段的统一。
产业资本在循环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并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运 动过程中的三种不同形态,以完成不同具体 职能,最终实现价值增值。
由于这部分资本的周转方式与原材料等 具有相似的形式,因此,也归类于流动资本。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价值转移方式 逐渐转移到新 一次全部加入
产品中
到新产品中
周转时间 较长
较短
回收方式和期 一次预付,分 一次预付,一

批逐渐收回; 次收回;回收
回收期限较长 期限较短
其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即以货币形式存在 的资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 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 PPT
Page 22
2
第一,社会资本是指所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单个 资本的总和,又称社会总资本。互相交错、互为条件 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形成社会资本的运动。社会 资本的运动有其特点:既包括生产消费以及与此相适 应的资本流通,又包括个人消费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 般商品流通。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 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 总和,在物质形式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在 价值形式上表现为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 值(v)和剩余价值(m)。
Page 14
• 在资本循环的全过程中,购买阶段和销售阶段属于流通领 域,生产阶段属于生产领域,产业资本有三种不同的循环 形式,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 用公式表示如下: 货币资本循环:G—W…P…W′—G′ 生产资本循环:P…W′—G′·G—W…P 商品资本循环:W′—G′·G—W…P…W′
• 产业资本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生产时 间 流通时间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 年剩余价值率 社会资本 社会总产品 有计划分配劳动时间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
Page 3
本章要点
1 1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运 行的一般规律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 机
Page 4
Page 5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 前无能为力,更不意味着人们可以任由经济规律摆布。 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 用经济规律。根据经济规律赖以产生的经济条件的不同, 可以把它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人类各个 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共同性质。 第二,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这几个社 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共同性质 第三,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某一社 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六章)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规律本身: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 困的积累 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表现 1、绝对贫困化:生活状况越来越 恶化(早期) 2、相对贫困化:相对于资本势
一、资本的集聚与集中 1、资本的集聚,是指提高资本自身的积累而实 现的资本规模的扩张。
2、矛盾的表现:个别企业的有组织生产和整个社会生 产的无政府状态 3、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之否定
第五节 问题讨论
A、关于相对人口过剩: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否为一般规律? 如何认识人力资本的作用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资本总量的增加是否会吸纳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造成 的相对过剩人口? 是否存在一般的人口规律?
E、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是否存在不可 调和的矛盾?
危机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一定是负相关?
第六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一节 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一、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二、劳动者的生活状况会有所改进
劳动力的再生产从属于资本 随着资本积累而来的工资上涨的现象,实际 上不过表示 “ 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 经 足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已 ” 。工资的 增 加至多表明,工人必须提供的无酬劳动量的减少 。这种减少永远不会达到威胁资本主义生存与发 展的程度。
2、资本的集中,是指通过兼并(大鱼吃小鱼) 而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张。
二、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 1、规律本身: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平均利润率下降, 但其相反作用的因素使这种下降成为一种趋势。 2、规律的内部矛盾: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 盾。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矛盾的内容: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第五讲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第五讲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2、总公式的矛盾
在总公式G——W——G’ 中,增殖的货币(G’ )大于开始投 入的货币(G),这个矛盾就是交换的结果产生了剩余价值, 这与等价交换的规律是相矛盾的。
3、劳动力的买和卖
劳动力作为商品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 力的所有者要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 料,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探索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运动规律是马克思 毕生的事业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 40年。可分四个阶段:
1、1843至1849年,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 并和恩格斯一起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写了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巴黎笔记》、 《布鲁塞尔笔记》、《曼彻斯特笔记》、《哲 学的贫困》、《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雇 佣劳动与资本》等;
2、1850至1859年,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时 期。写作了《伦敦笔记》、《1857—1858年经 济学手稿》并在这部手稿中的《导言》部分设 计了“五篇结构计划”、1959年出版了《政治 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并在该书“序言”中 公布了他的经济学著作的“六册计划” ;
3、1860至1867年,写作和出版《资本论》第一卷, 并提出《资本论》四卷结构计划。写了《1861—1863年经 济学手稿》,包含着有关全部四卷《资本论》的第一个系 统制定的方案。决定以《资本论》为标题出版政治经济学 著作。1867年9月公开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
这篇导言详细地叙述了马克思关于政 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的思想,这是探索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重要前提
1、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即社会生产关系 运动中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深 入分析(1、2节)
2、论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是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 法。抽象到具体,是在理论的逻辑结构中再现现实经济 运动的方法,也即运用经济范畴、概念建立理论体系的 方法(3节)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1、举例说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答、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其所创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表述。

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得出的唯一的科学结论,是解决法的具体问题的立足点和归宿,是不可动摇的.非常明显,社会必须首先解决人们的吃、穿、住等生产和生活的经济问题,然后才能进行政治、法律等活动,这个道理极为朴素和科学。

2、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是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发生矛盾,就会发生社会革命?答: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经济社会形态的产生和灭亡,都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命题.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首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内容,其要点是:⑴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是一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现实基础。

⑵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⑶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相矛盾。

而一旦这些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将发生社会革命;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将相应地发生变革.简而言之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特别强调指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33页)这就是所谓“两个决不会",是相对于“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来说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1)特点:明显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 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 (2)片面性:价值增殖好象是货币本身具有的魅力, 产生了货币会自行增值的假象。(从会计师的角 度看)
2、生产资本循环:P…W’—G’G—W …P (P——P)
(1)特点: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剩余价值 是生产中创造的; (2)片面性: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生产而 生产。(从车间主任的角度看)
(2)生产阶段:
运动形式:
W A ……P……W′ Pm
职能形式:生产资本 内容: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这一阶段是剩余价值的生产阶段。通过生产 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耗,不仅可以生产出新的产品, 还可以生产出剩余价值。
(3)售卖阶段:
运动形式: W′——G′ 职能形式:商品资本 内容:由商品资本转变为货币资本
(1)购买阶段:
运动形式:
G——W
A(劳动力) Pm(生产资料)
职能形式 :货币资本 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货币资本转变为生产资本
在这个阶段上,资本以货币形态出现,执行购买手 段的职能,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 其中G——A是 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关键
购买活动的实质
购买活动的实质是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 因而这里的货币已经不是一般的货币,而是 货币资本。 这一阶段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阶段
商品资本循环
G—W…P…W’—G’G—W …P …W’—G’
货币资本循环 生产资本循环
这三种循环形式分别可以写成:
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 生产资本的循环:P…W’—G’G—W …P 商品资本的循环:W’—G’G—W …P …W’ 三种循环形式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资 本运动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参与制 人事联合
14
(三)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
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 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15
垄断利润的来源
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P273) 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 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 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 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22
(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
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
治。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反映了资本 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 的本质。
23
垄断资本输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P284)
必要性:国内出现“过剩资本”,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 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
,进行操纵和控制。(P266)
8
垄断产生的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 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 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 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 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 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复习要求】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体可分为⾃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由竞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制度和经济运⾏基本规律的原理对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也是适⽤的,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有其不同于⾃由竞争阶段的社会经济特征。

学习本章主要应掌握的内容包括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以及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历史地位。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基本原理,正确理解和认识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实质。

【复习重点、难点】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竞争、利润及其来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盾;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考核知识点】1、垄断的形成和及其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1)垄断是从稀有竞争中产⽣的。

⾃由竞争必然会引起⽣产和资本的集中,党⽣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定程度时,就会⾃然⽽然地⾛向垄断。

(2)最初的垄断组织形式较为简单,也不很固定、垄断统治的⼒量还不很强。

当时主要是通过⼀些临时的、短期的垄断协议。

随着⽣产和资本的进⼀步集中,垄断势⼒的增强,垄断组织也逐步发展、规范和完善起来、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有较⼤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2、什么是⾦融资本?⾦融寡头怎样实现其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

(1)⾦融资本是由垄断的⼯业资本和银⾏资本融合或混合⽣长构成的⼀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活各个⽅⾯实际上的统治者。

(2)掌握了⾦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家集团称为⾦融寡头。

(3)⾦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通过控制⼀定数量的股票从⽽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式。

⾦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联合“的⽅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的探索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的探索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的探索马克思,全名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律师家庭。

他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和革命理论学家。

在美国应用物理学家、普林斯顿天文学博士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卡尔•马克思名列第11位。

马克思一生的作品无数,但最耀眼的著作无疑是他耗费四十年精力,精心准备和打磨出来的辉煌巨著——《资本论》。

而在整个《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的阐述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马克思着力于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之前,也就是从他自1835年10月考入波恩大学到1842年他在《莱茵报》工作期间,他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法学和哲学。

从他的《给父亲的信》中可以看出,他潜心研究法学和哲学,并感觉到哲学与政治的重要性。

考虑到他出身于一个律师家庭,他对法学和哲学的兴趣与研究也就顺理成章。

然而在1842—1843年间,他的研究点却开始发生转移,终于在1843年底,马克思开始走上了对政治经济学科学的探索道路。

马克思“突然”走上对政治经济学的探索道路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事出有因。

在1841年马克思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学位,经学校委员一致认可后未进一步答辩便顺利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担任《莱茵报》主编,遇到了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非常有名的一件事——“林木盗窃问题”。

在德国西部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地,当地的居民时常从这些地方拾柴和放牧。

后来一些贵族地主将这些地方霸占,并将居民拾柴的行为称为“盗窃”,而法律却真的通过了这项荒谬的“林木盗窃法”。

这让一直信奉研究法律的马克思十分愤怒。

随之,他又遇到摩赛尔河流域酿酒农民贫困破产的经济问题,这让马克思开始思考整个国家制度,也开始认识到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

除这两件启蒙事件外,在与奥格斯堡保守派关于共产主义的争论中和自己思想的内在发展,都要求他深入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

共18页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资本的原始积累①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②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是: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有制)。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两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②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价值或者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③交换价值和价值第一,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第二,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是本质,是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④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者同一劳动过程中表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共18页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①商品的价值和价值量的决定第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二,商品的价值量是部门内部生产同类商品的生产者在竞争中实现的。

②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变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劳动的生产率和单个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成反比,和使用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第六章:资本主义流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第六章:资本主义流通

导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使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只有在运动中 才能实现价值增殖。

一、资本的循环(研究产业资本)1、含义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这一过程称为产业资本的循环。

资本有很多种,如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借贷资本等,但是只有产业资本具有生产职能和流通职能,才能发生价值增殖,能完整地体现资本的运动过程。

►2、产业资本的含义产业资本是指投在生产领域,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如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资本。

3、循环的三阶段(1)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转化成生产资本) A G ——W P m在此阶段,产业资本以货币的形式出现。

G 不是普通的货币,而是货币资本。

a. 货币本身非资本,只有在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时候才成为商品。

货币G 执行一般商品流通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b. 当货币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后,资本就转化成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态存在的生产资本。

(2)生产阶段(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AW …P …W'P m G —货币W —商品,生产资本的存在形式A —劳动力Pm —生产资料P —生产过程W'—生产出来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流通过程的中断第六章:资本主义流通2022年5月10日10:21W 从上一阶段的形式上的生产资本转化成实际上的生产资本。

不仅执行着一般生产职能,而且执行着资本的职能。

a.W'是已发生了价值增殖的,且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即商品资本。

b.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c.(3)销售阶段(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W'—G'W'同任何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商品一样,都需要通过流通转化成一定数量的货币a.资本家出售W'不仅要收回投资或成本(即预付资本),还要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b.(4)总结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在资本循环过程中,生产过程起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PPT

地 主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革命成功
阶 级
资产阶级
领导 阶级
29
资产 阶级 革命
产业 革命
建立 资产 阶级 政权
建立 资本 主义 经济 制度
在上层 建筑领 域确立 了自己 的统治
在经济 基础领 域确立 了自己 的统治
资本 主义 生产 方式 形成
30
社会 经济 制度
封建 主义 生产 方式
资本 主义 生产 方式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 社会化 生产规模大
目的,满 大生产 社会分工发达
足他人的
生产力水平高
需要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37
思考题: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38
相相相相相彼互互互互互此联联协协联需系系作作系要
生产社会化
39
4.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商品 经济 产生 条件
24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 生产力条件: 产业革命 2. 政治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 3. 思想条件: 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25
1770年珍妮纺纱 机
1856年出现的贝塞麦 式转炉炼钢
26
1872年日本横滨的火车
27
28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形成

农民阶级

主力 军
5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6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7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8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9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0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_资本论_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方法论体系

_资本论_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方法论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J OU RNAL OF RENMIN UNIV ERSIT Y OF CHINA No12 2008《资本论》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方法论体系张雷声 [摘要] 《资本论》作为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艺术的整体”,不仅直接体现在它的严密的逻辑体系结构和严谨的理论内容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形成这个严密的逻辑体系结构和严谨的理论内容的独特的方法论体系上。

《资本论》之所以能成为具有永久生命力的传世之作,就在于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采用抽象法、系统分析法等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和结构,采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等分析经济范畴的辩证转化和理论的逻辑演化,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了解和把握《资本论》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方法论体系,是我们学习和理解马克思、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资本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唯物辩证法;方法论[作者简介] 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中表现为一个“艺术的整体”。

我认为,这个“艺术的整体”不仅直接体现在它的严密的逻辑体系结构和严谨的理论内容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形成这个严密的逻辑体系结构和严谨的理论内容的独特的方法论体系上。

了解和把握《资本论》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方法论体系,构成我们学习和理解马克思、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重要基础。

一、《资本论》是构建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方法论体系的典范 在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急剧变化向人们提出了一些需要解答的深层次理论问题之时,马克思以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为使命,耗费40年的时间出版了《资本论》第1卷,写出了《资本论》第2、3、4卷的手稿。

马克思完成《资本论》这一宏伟巨著,基于唯物史观的创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pptx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pptx
资本家劳动不?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v v+m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意义: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 的来源。 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 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小练习 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m
商品价值= c+v+m 新创造价值= v+m
预付资本= c+v
• 资本家垫付资本,购买机器、原料,目的 只有一个,就是获取剩余价值。
• 资本、机器、原料的价值靠工人的双手转移到商 品中,是形成使用价值的中介,并不创造价值, 只有劳动才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 资本主义是靠无偿占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的剩余劳动来生存和 运转的。资本与雇佣工人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 的关系,资本与雇佣工人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 度的基本矛盾。
◇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本质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 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它体现 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 被剥削的关系。
“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 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 。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 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 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 ,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 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 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
2、1850至1859年,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时期。
写了《伦敦笔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并在 这部手稿中的《导言》部分设计了“五篇结构计划”、 1959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并在该书 “序言”中公布了他的经济学著作的“六册计划” ;
3、1860至1867年,写作和出版《资本论》第一卷, 并提出《资本论》四卷结构计划。

《马哲》第六章--社会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精选全文

《马哲》第六章--社会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精选全文
知本家
据统计,20世纪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 长只有5-20%靠科技进步取得,而70年代其比 率上升为60-80%,现阶段其比率更高。
2、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 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 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 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 新教的工具。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原始工具
原始社会
青铜器
奴隶社会
铁器
封建社会
大机器
资本主义社会
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是活跃的,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
生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力 原始工具 原始社会
产 关
的 发
青铜器
奴隶社会
科学和技术 彼此密切相联, 二者相互依赖、 相互作用。
科学
是什么 为什么
理论基础 技术
手段
做什么 怎么做
可能
现实
从个别到一般 知识形态
从一般到个别 物质形态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2、科学技术的特征
创造性 探索性 连续性
创造性
基础研究 发现新事实 创造新概念 提出新理论 揭示新规律
创造新工艺 寻找新方法 制造新产品 应用和开发研究
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 为经济基础服务。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 人们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 内,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 去支配人们的行动。
③体现在服务的效果上。
上层 适合 建筑
经济 基础
适合
生产力
上层建筑 不适合
经济基础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即这一生产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

在这一生产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雇佣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一个因素;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获取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是资本所需要的。

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状况是受剩余价值规律制约的。

剩余价值规律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一切环节,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运动,决定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部发展过程,最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灭亡的必然趋势。

总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表现出来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实质。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但是,在资本主义的发展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以后,由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垄断利润这一特殊形式,从而剩余价值规律也就表现为垄断利润规律。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的形式,表现为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追逐高额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

垄断利润规律作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支配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决定垄断资本主义命运的力量。

所以说说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价值规律的表现。

尽管资本主义不断地通过自我调整,从而存活并成熟起来,然而随着资本主义日益发展成熟,它继续调整的空间也就越来越有限。

当危机日益表现出世界性的特征,并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文化危机,战争危机,就必将导致政治危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的探索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的探索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的探索马克思,全名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律师家庭。

他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和革命理论学家。

在美国应用物理学家、普林斯顿天文学博士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卡尔•马克思名列第11位。

马克思一生的作品无数,但最耀眼的著作无疑是他耗费四十年精力,精心准备和打磨出来的辉煌巨著——《资本论》。

而在整个《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的阐述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马克思着力于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之前,也就是从他自1835年10月考入波恩大学到1842年他在《莱茵报》工作期间,他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法学和哲学。

从他的《给父亲的信》中可以看出,他潜心研究法学和哲学,并感觉到哲学与政治的重要性。

考虑到他出身于一个律师家庭,他对法学和哲学的兴趣与研究也就顺理成章。

然而在1842—1843年间,他的研究点却开始发生转移,终于在1843年底,马克思开始走上了对政治经济学科学的探索道路。

马克思“突然”走上对政治经济学的探索道路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事出有因。

在1841年马克思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学位,经学校委员一致认可后未进一步答辩便顺利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担任《莱茵报》主编,遇到了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非常有名的一件事——“林木盗窃问题”。

在德国西部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地,当地的居民时常从这些地方拾柴和放牧。

后来一些贵族地主将这些地方霸占,并将居民拾柴的行为称为“盗窃”,而法律却真的通过了这项荒谬的“林木盗窃法”。

这让一直信奉研究法律的马克思十分愤怒。

随之,他又遇到摩赛尔河流域酿酒农民贫困破产的经济问题,这让马克思开始思考整个国家制度,也开始认识到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

除这两件启蒙事件外,在与奥格斯堡保守派关于共产主义的争论中和自己思想的内在发展,都要求他深入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了《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包含着有关全部四 卷《资本论》的第一个系统制定的方案。决定以《资本 论》为标题出版政治经济学著作。1867年9月公开出版了 《资本论》第一卷;
4、1868至1883年,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完善时期。 第二卷、第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1885、1894 年); 第四卷由考茨基以《剩余价值学说史》的书名单独 出版(1905—1910年)。后来由原苏共中央马列研究院 作为第四卷于1954—1961年出版。
二、原著解读
• 三、学习《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四、《〈政治经精济品课件学批判〉导言》
思考题
• 1 .马克思是怎样探讨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运行规律的?
• 2 .阐述马克思的商品货币理论及其意 义。
• 3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怎样理解商品 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
• 4 .学习《资本论》有何现实意义?
精品课件
• 共有七篇,25章,分为三大理论。
• 劳动价值论,第一篇,第1—3章。
• 剩余价值论,第二——六篇,第4—20章。
• 资本积累论,第七篇,第21—25章。 • 劳动价值论是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中心,资本积累理论是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
判》。
精品课件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40年。可分四个阶段:
1、1843至1849年,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并和恩格斯 一起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
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巴黎笔记》、《布 鲁塞尔笔记》、《曼彻斯特笔记》、《哲学的贫困》、 《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雇佣劳动与资本》等;
精品课件
• 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序 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 关系。”(《马恩全集》第23卷第8页)
• “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 运动规律”(《马恩全集》第23卷第11页)。

精品课件
• 法国马恩河谷大学教授、弗朗索瓦•佩鲁研究 所主任让•克洛德•德洛奈(《世界金融资本主 义》一书中的作者)2005年10月来华访问时发
表看法指出:
从理论上看,用以说明资本主义剥削 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并未过时, 因为除了自然禀赋,在劳动创造价值以 外,还看不出有什么其他经济财富的源
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精品课件
一、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 动规律是马克思毕生的事业
马克思从1843年到1883年用毕 生的精力写出了划时代意义的 经典名著——《资本论》。
精品课件
《 资本论》前三卷,除 去第一第二卷外,第三卷 马克思只完成了草稿,正 稿为恩格斯完成. 全书三卷共二百三十万 字,这就是马克思穷其一 生,用四十年时间写就的 《 资本论》。
精品课件
(一)《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科学剖析
• 《资本论》全书四卷,3000多页,中文译文近 300万字。
2、1850至1859年,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时期。
写了《伦敦笔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并在 这部手稿中的《导言》部分设计了“五篇结构计划”、 1959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并在该书 “序言”中公布了他的经济学著作的“六册计划” ;
精品课件
3、1860至1867年,写作和出版《资本论》第一卷, 并提出《资本论》四卷结构计划。
思考讨论
• 1、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 •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 3、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 4、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 5、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什么? • 6、剩余价值不是工人创造的,而是机器、设备、
资源与工人共同创造的。
精品课件
• 是工人养活资本家 还是资本家养活工人?
精品课件
• 《资本论》第一卷共有七篇二十五章, 本课程节选了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 第二篇的第四章、第三篇的第五章、第 六章、第七章、第七篇的第二十四章。

学习第一卷,应主要抓住三个
问题: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资
本积累理论。
精品课件
《资本论》第一卷
是研究剩余价值怎样生产出来和不断地扩大再生 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 剩余价值的 生产过程。
《资本论》”常常被称为 ‘工人阶级的圣经’”。— —恩格斯
精品课件
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方法的 特点是,始终沿着两条平行 的途径同时并进:批判资本 主义,其中包括批判资产阶 级和小资产阶级理论;提出 自己的经济理论。这两个过 程同时并进,组成一个统一 的经济研究过程。这一方法 特点在他著作的双重标题上 也反映了出来:
精品课件
《资本论》的背景资料
• 《资本论》是一部划时代的 科学巨著。
• 三部经济学经典著作: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马克思的《资本论》; 凯恩斯的《通论》。
精品课件
授课提纲
• 一、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 是马克思毕生的事业
• (一)《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科学剖 析
• (二)资本论》第一卷(节选) (三)马克思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 主要内容
• 前3卷属理论部分,第4卷属历史部分(考茨基 写的)。通常所说的《资本论》是指前3卷。
• 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 律。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解剖, 是以剩余价值为核心展开的。
精品课件
《资本论》第1卷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主 要阐明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第2卷分析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主要阐明剩余 价值是怎样实现的;
第3卷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主要阐明剩 余价值是怎样在各个剥削集团之间进行瓜分的。
◇读《资本论》,三卷都要读,但要从第一卷开始,并以第一 卷为重点。因为这一卷在书中和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占有特别重 要的地位。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在这一卷中创立 的。 在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创立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对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巨大贡献。
第六讲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运动规律
精品课件
阅读书目
•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教P101139
•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 •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05-265页。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教P69-
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6-11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