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锦瑟》解读李商隐的四大困惑(主题主旨)
李商隐诗词《锦瑟》的主题
李商隐诗词《锦瑟》的主题李商隐诗词《锦瑟》的主题《锦瑟》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以含意的隐晦、意境的朦胧而著称,也以其特有的朦胧美和丰富的暗示性,吸引历代诗评家和注家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李商隐诗词《锦瑟》的主题:《锦瑟》作为李商隐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颇得文人雅士的喜爱,但它的主题,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说、寄兴说和诗序说,每一种学说对诗歌有不同的解读,甚至同一种学说,也有不同的解读。
在认真研读了李商隐的生平、身世资料后,笔者认为《锦瑟》的主题除了悼亡、恋情、自伤和寄兴,还向人们揭示了在对美好事物追求时的迷恋和执着,在美好事物消逝时的失落和怅茫;描绘了人人都可能会体验到的一种复杂心境,莫名的失落、无端的惆怅、说不出的美好和道不明的感伤……古往今来,惹人喜爱的爱情诗比比皆是,令人赞赏的自伤诗数不胜数,为什么只有《锦瑟》倍受推崇?笔者认为,《锦瑟》所揭示的复杂而又无可名状的心境才是它真正引人入胜的原因。
原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学者周汝昌认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
其实不然。
“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
此诗人之痴语也。
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
《锦瑟》 文章解读
《锦瑟》文章解读杨洪基唱过《锦瑟》这首歌曲,深情而动听。
那么,《锦瑟》这首诗究竟是怎样的一首诗呢?本文将从诗人、题材、结构和意境四个方面对《锦瑟》进行全面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锦瑟》的作者和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他是唐代文学的巅峰之一,被誉为"李杜之间,乃公子哥"。
李商隐以其细致入微、意境深远的诗歌风格,享有盛名。
而《锦瑟》则是李商隐早期的作品之一。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锦瑟》的题材和主题。
这首诗的题材是琴,可以说是以琴为主题的抒情诗。
通过对琴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忧伤之情。
诗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句话直观地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思念之情。
同时,诗中还将琴弦比喻为心弦,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然后,我们来分析一下《锦瑟》的结构和用词。
这首诗共有七句,是一首长篇抒情诗,每句都以平仄严谨的五言句式构成,音韵优美动听。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夸张和比喻等。
比如,“琴断弦已坠”将琴弦的断裂夸张成了琴身的坠落,形象生动。
同时,用词精准、贴切,富有音韵感,使整首诗更具审美价值。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锦瑟》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整首诗以琴为线索,通过琴弦的断裂和诗人的哀叹,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失去的爱情的无尽思念和痛苦。
诗中有许多富有哲理的句子,如“白发齐眉生,青春各已还”、“伤心秦汉经行处,读书万卷始通神”,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质朴真挚,使读者产生共鸣,引发人们对生活和爱情的思考。
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可以看出,《锦瑟》是一首以琴为主题的抒情诗,通过描绘琴弦的断裂,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失去的爱情的思念和痛苦。
诗中运用了精湛的修辞手法,结构优美,用词精准,意境深远。
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不禁反思自己的人生和情感。
总结起来,《锦瑟》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一部代表作,通过对琴弦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事和失去爱情的思念之情。
讲解锦瑟表达了的情感
讲解锦瑟表达了的情感(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讲解锦瑟表达了的情感李商隐《锦瑟》,是小楼最喜欢的唐诗,没有之一。
情感起伏李商隐锦瑟读后感
情感起伏李商隐锦瑟读后感情感起伏——李商隐《锦瑟》读后感李商隐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诗人,其作品以独特的表达和深刻的情感而闻名。
他的诗歌作品常常围绕着人生、爱情和自然等主题展开,其中《锦瑟》这首诗更是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情感起伏。
读完这首诗,我被其中流淌的深情所触动,深有感悟。
《锦瑟》这首诗以瑟瑟作为开篇,瑟瑟有声地描绘了一个跳动的心,给人以一种不安的感觉。
接着诗中用了"色难辞"来形容诗人无力回天的处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悲伤。
而"玄铃"一词则直观地传达出一种阴郁而压抑的氛围。
这些形容词和描绘语言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起伏不定的情感。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抛开自身的情感,而是以客观的角度描述了锦瑟的音乐之美。
著名的"弹雀衔恨泪","何时倚虚幌"等等,更是增添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
这些描述中既有美丽的景物,也有坑坑洼洼的情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与诗人共鸣。
而诗的最后几句则又重新回到了诗人的情感之中。
"波潮带雨声","一弦一柱思华年"等等,无不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起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之情。
尤其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表达了诗人思念之深以及找寻心灵依靠的渴望。
这使我感受到了诗人心灵的孤寂和迷茫。
而"蓦然回首"的一瞬间,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已逝流年的留恋之情。
通过这首诗,我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与纷扰。
在这个充满曲折与复杂的世界里,人们心灵的波澜起伏不定,有时是喜悦与欢愉,有时又是忧愁与迷茫。
诗人用深深的感情将这种情感传递给了读者,使人们能够深入地体会到自己内心的情感。
读完《锦瑟》,我不禁沉思。
人生苦短,犹如锦瑟的音乐一样,美丽却又痛苦。
正如诗中所言,我们常常在寻找着何为真实的自我,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爱。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往往常常为了一些事情而无法如愿以偿。
情感起伏李商隐锦瑟古诗词赏析
情感起伏李商隐锦瑟古诗词赏析情感起伏李商隐《锦瑟》古诗词赏析人的情感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主题,而诗歌作为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往往能够准确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类内心的起伏与波澜。
而李商隐的《锦瑟》正是一首伟大的古诗词作品,通过细腻而动人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情感的起伏以及人生的无常。
下面就让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锦瑟》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歌,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写作风格成为了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诗中以古代儿童玩具——击弦瑟为象征,抒发了诗人内心世事沧桑、人生起伏的情感。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古瑟,第二部分写年少时期的欢乐,第三部分写成年后的沧桑。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组合,表达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情感的起伏。
首先,诗人以古瑟为引子,通过对古瑟的描绘,展示出自己的感慨和情感。
诗中写道:“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这里的锦瑟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五十弦则代表了人生的五十年。
每一弦、每一柱都承载着诗人对自己年轻时充满希望和憧憬的追忆。
这种追忆与现实的对比,使诗人的情感在深深的思念中逐渐升腾。
其次,诗人描写了自己年少时期的快乐与欢愉。
他回忆起自己曾经是“少年心事当拂曉”,犹如“息影沉璧人千里”般的年少时光。
这种生命的欢愉和无忧无虑的少年心态,让诗人茫然陶醉,激发出快乐和悠然自得的情感。
但是在快乐的背后,诗人似乎也隐约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蹉跎。
最后,诗人的情感逐渐转向了人生的沧桑和无奈。
他对年少时光的憧憬,对曾经充满希望的日子的追忆,以及岁月带来的无情打击,使他的情感变得复杂而沉重。
他用“青云直上三万尺”来形容年少时的追求和壮志,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实的冷峻和生活的艰辛使他感到悲伤和无助。
诗中写道:“碧空如洗终须还,少壮不努老更难。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沧桑和无常的思考和感慨。
通过《锦瑟》这首诗,李商隐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描绘出了他内心的情感起伏和人生的无常。
他通过古瑟这一象征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人生中不同阶段带来的情感起伏。
从《锦瑟》诗词中解读李商隐的四大困惑
从《锦瑟》诗词中解读李商隐的四大困惑从《锦瑟》诗词中解读李商隐的四大困惑《锦瑟》是中国诗歌史上争议最大的诗作之一。
此诗以含意的隐晦、意境的朦胧而著称,也以其特有的朦胧美和丰富的暗示性,吸引历代诗评家和注家一次又一次地试图了开她神秘的面纱。
李商隐被称为朦胧诗之祖,其诗大量运用典故与比喻,且比喻多为隐藏本体的借喻手法,往往将心中的朦胧情感,化为恍惚迷离的独特意象,观之如雾里看花,思之则飘渺难寻。
《锦瑟》一诗尤为突出。
该诗成为千古诗谜,甚至被称为中国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主要原因是中间两联典故描绘出的四幅画面,包含丰富的象征意义,涵蕴着人生的几乎所有境界。
而该诗之朦胧,也主要由颔联颈联氤氲而出――人生之大,莫若死生无常;处世之困,莫过真幻不分;情感之扰,莫非或喜或悲;学成之惑,莫如或用或藏。
生与死,真与幻,悲与喜,用与藏,都是鲜明对立而易于分别的概念,但《锦瑟》一诗却有意羼杂之混淆之,故其不朦胧也难矣。
“庄生晓梦迷蝴蝶”,其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的典故主要表现了庄子“齐物”的思想。
人生在世,连梦与现实都不能分辨,连自己是人还是虫豸鸟兽都无法判定,又怎能确切地界定身外之物呢?此为朦胧之第一重。
“望帝春心托杜鹃”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口中流血,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为人的望帝早已仙逝,为鸟的悲啼依然挥之不去。
无论从佛家的轮回转世说来看,还是从情感与精神两层面来看,孰能断言望帝是死是生?此为朦胧之第二重。
珠生于蚌,蚌成于海。
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而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
“沧海月明珠有泪”,眼泪因悲伤而坠落,却化为价值连城的珍珠,此处“悲”与“喜”相反相成,而老子的辩证法亦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且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解读李商隐诗《锦瑟》
解读李商隐诗《锦瑟》《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
诗题“锦瑟”,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解读李商隐诗《锦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1这首诗历来众说纷纭,难以确解。
有的认为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有的认为是悼亡诗,怀念其亡妻王氏;或是怀念其青年时所爱恋的一位女道士。
甚至有人认为是追念已故宰相李德裕。
这些理解都有道理,我谁的观点都不敢否定。
诗无达诂嘛!更何况此诗又将人事全部隐去,全用几个典故传之,更造成一种多义性。
不过也无须为此头痛。
更不必逐字逐句胡乱揣测,不妨像陶渊明一样“不求甚解”地去读书,你喜欢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怎样理解觉得有趣就怎样理解。
其实,你非得像完成选择题一样,选出一项标准答案来,恐怕本身就是自讨苦吃。
诗是用形象说话的,故而本身就具有多义性,讲究含蓄蕴藉。
读诗应学会慢慢品读,但我不赞成像解剖医生一样肢解作品,更讨厌以为字字都有出处或字字都有着落的考证之法。
比如李商隐这首《锦瑟》,为什么不试着从整体着眼去理解呢?首先,“锦瑟”这只是诗人创作的一个感情触发点,应是它触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两句就是直抒胸臆式的感慨之语:这锦瑟为什么要弄五十根弦呢?难道就是为了使其曲调悲凉吗?听其曲便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自己的一生,想起一生的梦想,想起年轻时所爱恋的对象。
颔联、颈联四句四个典故是对自己一生的形象表述。
追忆往事难免使人有往事如烟、人生如梦之叹。
四句以“梦”起,以“烟”收,是否就暗含了这样一种感慨呢?不过回想起来,许多事、许多人还是历历在目,感情也常常是很复杂的,遗憾、后悔、伤感、不甘、甜美、怀恋、惆怅,实在说不清楚。
所以,诗人很巧妙地运用四个典故进行了非常形象、非常概括地表述。
“庄生晓梦迷蝴蝶”运用的是“庄周梦蝶”的典故。
《锦瑟》主题解读
《锦瑟》主题解读我认为《锦瑟》主旨是诗人自伤身世。
李商隐的爱情诗尤为出名,像两首《无题》,其中均有传诵千古的佳句,比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等。
如果这首诗被看做“悼亡诗”,似乎也是合情合理。
然而若再深入挖掘,“悼亡”也可看成是自伤身世的一种表现。
李商隐一生仕途不得志,然而起初婚姻的幸福美满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妻子王氏的早逝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让他的精神世界开始迷茫,在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中,他更加感伤自身坎坷多舛的身世,于是造就了这首“独恨无人作郑笺”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在演奏,它悲凉凄苦的音调勾起诗人的满腹愁绪,奠定了全诗凄婉哀愁而又隐晦的感情基调。
诗人倾听弦声,音乐悠悠中,他回忆起自己的经历。
诗人已经步入中年了,曾经的年华早已不待人,只顾匆匆离去,可是记忆却历历在目。
当年的意气风发早已寻觅不到,曾经的春风得意被现实狠狠地打垮,岁月的沧桑给诗人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妻子已然不在,风雨之中徒留诗人一人黯然神伤,那些曾美好的时光终成记忆,幸福却也永远回不来了。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究竟哪些是梦境哪些是现实,谁还分得清?悠悠琴声,如梦如幻,梦幻中的诗人有些迷茫,若心找不到方向又该怎么办?诗人的身世正是在这惘然之中,诗人本是最无辜,偏要夹在两党之间处处受排挤、打击,他便迷茫了。
诗人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没,空有满怀壮志却有施展的机会,何其可悲啊!“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万物朦胧,若有若无地让人心怀期待。
可是那理想的缥缈是诗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理想在前方,诗人却永远无法到达,正如那海市蜃楼,美好的终究是幻影。
诗人心中的凄凉悲苦,根源是他那浮萍般的身世,他在人事中浮沉找不到精神的寄托,孤零零的诗人让他笔下的诗句都虚无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种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到哀痛,年华流过之时,便已体味到了其中苦涩的悲哀。
在明月有泪的悲凉里,在良玉生烟的缥缈中,诗人回忆他的年华往事,追忆昔日的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年华流逝不等人,而我的远大抱负已然成空。
试析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诗歌解读问题新证
试析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诗歌解读问题新证论文关键词:深情绵邈党争关感核心诗歌风格论文摘要:诗歌是一种较之其它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促使诗人的创作向纵深发展,诗中感情更为沉郁,表达愈加婉曲;作为抒情诗的美感内容,包含多种方面、多种层次,人们在鉴赏时,各有其接近作者美感核心的渠道;只有深入分析诗人的风格,才能了解诗歌艺术特色的承传和变革的关系,掌握诗人的创作个性在诗中的具体体现。
关于李商隐诗歌的解读问题,历来存在着很大的争论,很多学者认为这主要和李商隐诗歌的抒情方式较少采用直抒胸臆,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有关。
他常避免作正面抒情,而是运用比兴寄托的手法,借助于环境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思,诗歌往往寄兴深微,寓意空灵,索解无端。
前人说他“总因不肯吐一平直之语,幽咽迷离,或彼或此,忽断忽续,所谓善于埋没意绪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
这种婉曲见意的表现形式,同“深情绵邈”(刘熙载‘艺概.诗概》)的内涵相结合,真正做到了“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原诗》j。
但笔者认为诗歌本来就是一种较之其它文体更为凝缩,因而一般也更为含蓄的文学样式,“深情绵邈”也不完全是李商隐的诗歌独有的特点,其它诗人的作品也有类似的情况,只不过李商隐在这方面似乎更典型而已。
因此,我们要在一定程度上正确解读李商隐的诗歌,还需要针对他创作的特殊性来进行阅读和鉴赏。
首先,对李商隐的政治活动,特别是贯穿于他毕生的牛、李党争同他的关系,我们要摸清其主要情况,考查其对诗人诗风的影响。
李商隐曾经说:“楚雨含情皆有托”(《梓州罢吟寄同舍》)。
虽说未必每首诗一概如此,但他的作品言近意远、寄托遥深,毕竟是普遍现象。
例如,《安定城楼》一诗,明明是以抒情壮怀为“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璨春来更远游。
”然而在揭示了“永忆江湖归白发”和“欲回天地入扁舟”两种思想矛盾的同时,却忽然从正面抱负的抒写一转而为抨击和怒斥反面势力:“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鸩雏竟未休”。
浅析《锦瑟》诗的情感内涵
浅析《锦瑟》诗的情感内涵《锦瑟》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博大精深的情感内涵,成为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诗中作者借助“锦瑟无端五十弦”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感受。
本文将从情感内涵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这首诗歌表现出作者的孤独感和无奈感。
诗中的“锦瑟无端五十弦”表现的是一种空虚和孤独感,使整个诗歌笼罩在一种悲凉的气氛之中。
作者借助“五十弦”的比喻,强调了自己心灵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现了人生中的无常。
五十弦指的是事物的多变,作者其实是想表达出世间的无常和短暂,以及人类生命的渺小。
其次,诗中所表现的情感还有一种悲凉中带有的豁达。
作者说“一弦一柱思华年”,表达了对于时间的感慨和追忆。
但是在“举杯邀月对影成三”的部分,借助夜色和月光,表现出作者又对这种情感的豁达和释然,对于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他并不悲叹和绝望,而是选择乐观向前。
这体现了作者平静处世的态度。
第三,本诗歌由开口白话转入咏叹调,体现了情感的层次感。
开头“锦瑟无端五十弦”,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无奈和孤独感,接下来的“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则更多的是通过咏叹调的方式,展现了一种富有艺术性的情感表现。
这样的转换让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鲜明,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更加有感受。
《锦瑟》这首诗歌通过诗人对于人生的感受和思考,抒发出自己的内心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事无常的理解和接受。
通过婉转而含蓄的艺术表现方式,透露出作者深厚的情感内涵。
这也使得这首诗歌成为浓墨重彩的经典之作,值得后人深度品读体悟。
《锦瑟》解读李商隐的四大困惑
《锦瑟》解读李商隐的四大困惑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商隐被称为朦胧诗之祖,其诗大量运用典故与比喻,且比喻多为隐藏本体的借喻手法,往往将心中的朦胧情感,化为恍惚迷离的独特意象,观之如雾里看花,思之则飘渺难寻。
《锦瑟》一诗尤为突出。
该诗成为千古诗谜,甚至被称为中国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主要原因是中间两联典故描绘出的四幅画面,包含丰富的象征意义,涵蕴着人生的几乎所有境界。
而该诗之朦胧,也主要由颔联颈联氤氲而出――人生之大,莫若死生无常;处世之困,莫过真幻不分;情感之扰,莫非或喜或悲;学成之惑,莫如或用或藏。
生与死,真与幻,悲与喜,用与藏,都是鲜明对立而易于分别的概念,但《锦瑟》一诗却有意羼杂之混淆之,故其不朦胧也难矣。
“庄生晓梦迷蝴蝶”,其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的典故主要表现了庄子“齐物”的思想。
人生在世,连梦与现实都不能分辨,连自己是人还是虫豸鸟兽都无法判定,又怎能确切地界定身外之物呢?此为朦胧之第一重。
“望帝春心托杜鹃”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口中流血,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为人的望帝早已仙逝,为鸟的悲啼依然挥之不去。
无论从佛家的轮回转世说来看,还是从情感与精神两层面来看,孰能断言望帝是死是生?此为朦胧之第二重。
珠生于蚌,蚌成于海。
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而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
“沧海月明珠有泪”,眼泪因悲伤而坠落,却化为价值连城的珍珠,此处“悲”与“喜”相反相成,而老子的辩证法亦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且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明月朗照,沧海微澜,鲛人有感,泪落成珠。
孰能断言这璀璨的“泪珠”,是悲大于喜,还是喜多于悲?此为朦胧之第三重。
玉是君子的爱物,是才华的象征。
李商隐《锦瑟》解读
李商隐《锦瑟》解读李商隐《锦瑟》解读《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
诗题“锦瑟”,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
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商隐《锦瑟》解读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李商隐《锦瑟》解读1初读李商隐《锦瑟》,我们感受到的是意象的丰富与朦胧,以及诗中流露出的浓浓的抒情气氛,但怎么美又让人感到茫然。
李商隐一生经历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
这时,曾经是历史上空前强大和繁荣的唐朝,已经趋于没落。
李商隐作为此时杰出的、有代表性的诗人。
在诗歌艺术方面,他通过广泛学习前人,惨淡经营,自成一格,创造了深婉精丽,富于感伤情调和象征暗示色彩的新诗风,为古代诗歌抒情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李商隐是政治上颇有抱负而遭遇非常不幸的诗人,从少年时期起,他就怀着“凌云一寸心”,以后在政治上虽屡遭挫折,仍不时吟唱出“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旦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等具有奋发进取精神的诗句,直到凄凉的晚年,仍为抱负成虚而怅惘不已。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晚年回顾平生遭遇,抒写身世之感的篇章。
与前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相比,李杜他们抒写人生感慨,往往以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感慨为前提。
像李白的.“吟涛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杜甫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二首》)等就是如此。
到了李商隐诗中,表达人生感慨发展为基本主题,这成为他创作中一种自觉的贯串一切的要求。
从李杜的面对现实,以表达社会感受为主;到李商隐的面对自我,以表达身世之感人生感慨为主,正反映出唐王朝知识分子的心态由盛世时的开放外向到衰世时的内向收敛的变化过程。
与同时代的杜牧相比,李商隐诗歌的沉郁、感伤以及个性特征的鲜明突出,更能体现历史的趋势和时代特点。
李商隐诗歌《锦瑟》的创作主旨
李商隐诗歌《锦瑟》的创作主旨一关于《锦瑟》创作主旨既往研究观点的几点商榷意见历代学者和评论家们对于李商隐《锦瑟》一诗的创作主旨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咏物说、悼亡说、自伤说、爱情说等几种观点。
虽然各种观点皆有自己的论证,但笔者总觉得不够全面和准确,都有一些可待商榷之处。
持咏物说者,仅凭诗名《锦瑟》和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就简单地推断为该诗乃咏物诗,显然比较武断。
根据全诗所表现出的充沛情感和迷离意境,这绝不是一首咏物诗所能解释的,因此咏物说显得非常苍白。
持悼亡说者,根据古人对断弦之说的理解(古代男子的妻子先夫君而去世,该男子即被称之为“断弦”),认为古瑟本为二十五根弦,而此诗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则表明作者写这首诗是悼念自己的亡妻王氏。
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说服力,但该诗的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似与悼亡之说有所冲突。
既然李商隐如此深刻地爱着并怀念着自己的亡妻,为何会有“只是当时已惘然”之感慨呢?显然难以自圆其说。
持爱情说者,以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出发,认为此诗是李商隐怀念昔日恋人所作。
但细品此诗,发现该诗绝非爱情诗所能简单定位的,此诗所发散出的深沉生命之思在颔联和颈联中有充分的体现。
持自伤说者认为此诗乃李商隐自伤身世之作,为自己一生的.仕途郁郁不得志作一首无可奈何的悲歌,持此说者主要是结合李商隐一生的仕途遭际而得出的结论,虽有一些道理,但笔者认为,仍然不能简单地以自伤身世来概括此诗的创作主旨。
二李商隐其人、其世、其仕、其情探究李商隐原籍怀州河内,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
李商隐自称与大唐王朝皇室同宗,经学者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
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其高祖、曾祖以下几代都只做到县令县尉、州郡僚佐一类下级职位。
所谓“宗绪衰微,簪缨殆歇”“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这类自述真实地反映了他比较寒微的处境。
李商隐锦瑟 锦瑟(作者-李商隐)唐诗赏析
李商隐锦瑟锦瑟(作者:李商隐)唐诗赏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锦瑟》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1首。
这首诗无疑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难理解的作品。
但它毕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是经典中的经典,堪称最享盛名。
自宋元以来,研究者众,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古诗名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就是出自《锦瑟》这首诗。
《锦瑟》作者: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上》:“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
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
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
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
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
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⑵庄周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
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也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
李商隐锦瑟⑶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
……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李商隐《锦瑟》赏析】李商隐《锦瑟》品读
【李商隐《锦瑟》赏析】李商隐《锦瑟》品读千古诗谜《锦瑟》已选人新编高中语文课本,这是很能体现编者审美眼光的重要举措,然而对这首最能激发学生想像、引发解读兴趣的杰作,课文注释中却只采取悼亡一说,虽然把它仅仅作为一首爱情诗来解读不能说错误,但我认为这对学生深刻把握多角度理解这首诗是不利的,因此对这首诗的主旨诠释及艺术特证做一些介绍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提高学生感悟古典诗歌艺术韵味的能力。
一、主旨隐晦:诠释学的困境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最难解的一首诗,金代大诗人元好问就曾感慨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
清代诗人王士帧也说:一篇锦瑟解人难。
这首诗具有超越诠释学的穿透与征服力量,千百年来它既膝陇晦涩,又家喻户晓,一直在激起人们欣赏探究的兴趣,因此它又是解释最分歧的一首诗,它似乎具有笼罩大地的可变性抒情结构,在它那七宝楼台光怪陆离的大厦中,人们不断发现它的新意。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诠释《锦瑟》的文章多达一百五十余篇,而且还不断有人在进行新的探索。
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1月版)共收录清代之前(含民国初年)的四十种解释,加上今人钱锤书和他们自己的按语,一共是四十二种。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咏令狐家青衣说;2、咏瑟声适怨清和说;3、悼念亡委说;4、自伤身世说;5、自题诗集序诗说等。
这些说法中以悼亡说和自伤说最有名。
刘。
余二师的解释是承民国初年张采田的自伤身世说而来的,但他们抛弃了张氏解释中的穿凿附会成分,因而显得更圆通,比较能为人们所接受。
先不妨总体上来把握一下全诗的大意:首联思华年是一篇总纲。
无端这个虚词揭示迷茫情感的意绪总源。
两句大意是:锦瑟啊,你为什么凭空白地有五十条弦呢?面对着弦弦柱柱弹奏的乐声,我不禁追忆起自己的盛年光景来。
颔联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庄子梦中幻化成蝴蝶而人蝶两茫;一个是望帝死后魂魄化为杜鹃啼血悲鸣。
解读李商隐创作《锦瑟》的层层迷雾
解读李商隐创作《锦瑟》的层层迷雾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这首诗以朦胧瑰丽奇幻据称,从古到今对这首诗的解释争议很多,有说是对妻子的怀念,有说是对年华逝去的追思,有说是对官场失意的无奈,有说是对人生飘渺的感叹。
在这里我不想对本诗做整体的翻译,只把自己的感悟用几句诗把隐晦的意思更直白的表现出来。
满月照沧海,眼泪化珠圆。
怅然梦中蝴蝶舞,一片哀思听杜鹃。
曾经华年与君共,而今锦瑟已成半。
西窗共剪烛成为永远的追忆,遗憾当时前途迷茫,无力顾及和珍惜那些美好的日子。
理解原诗首先要抓住锦瑟二字。
唐代实际使用的瑟一般是25弦的,50弦来自一个传说。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
“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作者其实一开始就用50弦的锦瑟暗示了他对生离死别的妻子的思念,一半25弦是他,另一半25弦是妻子。
所以这应当是怀念妻子的诗。
理解诗词的创作方向不能不挖掘李商隐生活的年代。
那是中晚唐乱世,天子号令不出京城,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父死子继,互相攻伐不断,中央政府只是没有尊严的苦撑着一座宫殿而已。
李商隐一生仕途不顺,深处牛李党争的漩涡,乱世足以令其心灰意冷,他本身也没有太大的政治抱负,最大愿望便是在长安与妻子孩子相守一生。
然而因为妻子出身于不同阵营,他无端转入了牛李党争,先后不被二党所容,不断外放,越放越远。
和妻子家人相处的时光实在是太少太珍贵了。
他曾经年少凭借“相见亦难”诗句名满天下,是天赋异禀的翩翩少年,对未来世界也或有稍许期待。
但社会和官场的连续打击却带给他无尽的疲惫和绝望,这种绝望让他更加珍惜家庭,他对妻子十分珍爱满意,对儿女呵护有加,是一个情真意切的丈夫和宠爱儿女的慈父。
妻子去世之后,心灰意冷的李商隐似乎能感知天命,他来到长安,辞去微不足道的官职,把自己的未成年的一双儿女接回老家一起度过余生,那一年他四十五六岁,生命似乎已经进入倒计时。
一篇《锦瑟》解人难——也谈李商隐《锦瑟》
一篇《锦瑟》解人难——也谈李商隐《锦瑟》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南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上海古籍出版社《玉溪生诗集笺注》卷二关于《锦瑟》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
大致有悼亡诗,咏物诗(状瑟之声调),自序诗题,感伤遭际诸说。
悼亡说由来已久。
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朱彝尊评:“此悼亡诗也”。
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卷二注:“当时睹其美色,已觉如梦如迷,早知好物必不牢坚耳。
此悼亡诗定论也。
以首二字为题,集中甚多,何足泥也。
余为逐句笺定,情味弥出矣”。
是将悼亡定为《锦瑟》的基调。
咏物说,例如“如玉溪生《锦瑟》诗亦是以景物故实状之,若移作听琴、阮等诗,谁谓不可乎?”,则是认为其以喻状瑟之声调。
张采田《玉谿生年谱会笺》卷四:“此为全集压卷之作,解者纷纷,或谓寓意青衣,或谓悼亡,迄不得其真象;惟何义门云:‘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其说也近。
……所谓“一弦一柱思华年”也,隐然为一部诗集作解”。
何焯因宋本《义山集》旧次,《锦瑟》冠首,解为:“此义山自题其诗以开集首者。
”便是认为《锦瑟》是自序诗题之作。
影射身世说,如周振甫《诗词例话》引钱钟书《冯注玉溪生诗集诠评》未刊稿:“李商隐《锦瑟》一篇,古来笺释纷如,多以为影射身世”。
正因为对《锦瑟》的种种理解,连带着也牵扯出关于诗题“锦瑟”二字的不同解释。
有认为锦瑟是令狐家的青衣名,有认为锦瑟是所咏之物,也有认为锦瑟是径取开篇两字。
在某种意义上,文章是务虚,而非务实,故而也不必将《锦瑟》一诗坐得那么实,不必一定找出其所言是哪一人,哪一事。
它所表达的不过是一种人生过半的感叹,翻卷起前尘旧事,千头万绪一时涌上心头。
写作《锦瑟》一诗时,李商隐已年近五十,面对某物时心内涌起的绝非某种单一的情感,而是各种复杂的情感的糅合。
一直觉得优秀的诗人于现实之外自有其世界。
但这也并不否认,其写作有事件背景,而是优秀的诗人是可以跳脱眼前之物之事,而心游万仞,开拓更深远广阔的格局。
李商隐《锦瑟》解读
李商隐《锦瑟》解读作者:朱莉萍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朱莉萍(扬州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摘要:《锦瑟》是李商隐诗中最难解的作品之一。
本文对李商隐的这篇作品做出自己的解读与评析,力求能够澄清历来对李商隐这首诗的解读分歧。
解读的关键在于不纠缠于对作品背景的考证,而是着眼于作品的意象及其所传达出的情感。
关键词:李商隐;《锦瑟》;解读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167-02诗人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是晚唐的著名诗人。
李商隐十岁丧父,幼年生活凄苦。
他一生坎坷,四十岁丧妻,四十七岁病逝。
李商隐在唐诗当中的地位并不是最高的,远远不及李白、杜甫等诗人。
然而,李商隐却是一位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
在北宋初年时,还曾掀起了一股学习李商隐诗的高潮。
正如王安石所言:要学杜甫,应当从李商隐入门。
李商隐的《锦瑟》这首诗属于晚唐诗中的朦胧诗,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自古以来,诠释《锦瑟》者不下百家,《中山诗话》称“锦瑟乃当时贵人爱姬之名”,也有现代学者明确地指出此诗是李商隐为追忆他所爱的宫嫔而作,宫嫔赠他乐器锦瑟,他则报以玉盘等等;诗人苏东坡还曾这样解读此诗:“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
’案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
一篇之中,曲尽其意。
”①苏东坡在解读《锦瑟》时,将“锦瑟”理解为实物,他按照锦瑟这种乐器所弹出的音调来理解这首诗,可谓是独具匠心;清代学者汪师韩则认为李商隐其实是以古代的瑟来暗喻自己,托物抒怀。
古代的瑟有五十弦,而今天的瑟却只有二十五弦,说明古代的瑟已经不流行了,正如自己一样虽有文章才学却不得意,不得志。
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解读,竟然如此众说纷纭,不免让人惊叹这首诗的魅力。
分析李商隐《锦瑟》的主旨
分析李商隐《锦瑟》的主旨分析李商隐《锦瑟》的主旨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
在当代社会,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本人认为主要着眼于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这一“意义”,并不是单纯的讲作品的教化作用,也可以是对文本创作技巧的研究,也可以是研究作品中所包涵的对当代社会有积极意义的主题思想、科学常识、美学意义等等。
从“对当下社会的意义”这一角度研究文学作品来讲,实质上我们是以现代人的思想范畴、科学认识程度、美学标准等来评判和理解的,究竟能否与作者的本意相符,这就不得而知了,或许与作者心有灵犀,或者是与其想法大相径庭。
进一步讲,我们对前人作品的研究大多也逃不过“当下人的思维”这一框架(本人认为),特别是对离我们已经非常久远的一些文学作品的研究。
所以,仅就“对当下社会的意义”这一角度出发,很大程度上,本人认为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费尽心机的揣摩作者的本意,只要立足文本,以现代人的“眼光”(思想和方法)去解读出有意义的东西,来弥补现代人的情感缺失,学习和借鉴前人优秀的创作技巧和方法以及作品的美学涵义等,只要不牵强附会,则都是可以被容许和接纳的。
这并不是说,完全将前人同我们割裂开来,实际上也并没有,因为“作品”本身就已经将我们同前人联系了起来。
此外,对文学作品的研究还要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特别是对诗歌的研究,如果仅就诗歌主旨和情感的研究,本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尊重人类思维的规律。
对一事件,一感情,我们可以用千变万化的语言表达,但是思维在组织语言反映事件和情感时,很多时候包含的事件和情感是单一的,至少是联系密切的。
比如,我们见到一头猪,首先认为它是一头猪,而不会说它既像一头猪,又像一头牛。
但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如果猪鼻子插上两根葱,就有点像大象了。
《锦瑟》一诗,有人说是写“音乐”的,歌咏“瑟”之物的,如果真是这样,锦瑟与后面的这些典故和传说如何联系起来呢?本人鄙陋,不但思维上无法将之联系,情感上亦是难以接受。
李商隐锦瑟中心思想与创作背景
李商隐锦瑟中心思想与创作背景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锦瑟》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点击查看: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和鉴赏李商隐在月夜弹响了他的《锦瑟》。
一曲凄婉的千古绝唱倾倒了后世无数的聆听者,历来也曾经引起过很多不同的解说和猜测,金人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三十首》中便曾说过这首诗是“一篇锦瑟解人难”。
对于《锦瑟》一诗的主旨,历来歧见纷纭,有人以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咏“瑟”这种乐器的,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四句是分别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调,还有人把“锦瑟”猜想做一个女子的幻化,疑为“令狐家青衣”……此外,许多人倾向于悼亡一说,认为诗人是在孤独凄凉中思念亡妻,躬自悼矣!这首诗虽然在理性方面难于加以确切的解说,但在感性方面却极易于引起读者的感动和喜爱。
诗很具感性,是因为它的形象;诗又很难懂,也是因为它只绘形象,扑朔迷离。
要读懂这首诗,我以为主要应去分析诗的形象,看它给予我们的感发、感动及联想是些什么,而不必去比附事实。
本诗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诗题“锦瑟”,既是取首句开头两字为题,又含有以琴瑟喻夫妇之义。
首联叹华年之易逝,思旧而神伤;颔联借庄生、望帝故事,写出生离死别的无穷之悲;颈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既追忆忘妇生前的明眸、美色和悲欢离合之情,又隐写现在已是可望而不可及、幻灭不可复追之痛;尾联言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才感到无穷怅恨,即在当时已是令人不胜怅惘,语意沉痛之极。
这首诗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
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锦瑟。
但以为是悼亡诗者为最多。
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
这话未免有嫌牵强。
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锦瑟》解读李商隐的四大困惑
——全新解读《锦瑟》主旨
李商隐被称为朦胧诗之祖,其诗大量运用典故与比喻,且比喻多为隐藏本体的借喻手法,往往将心中的朦胧情感,化为恍惚迷离的独特意象,观之如雾里看花,思之则飘渺难寻。
《锦瑟》一诗尤为突出。
该诗成为千古诗谜,甚至被称为中国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主要原因是中间两联典故描绘出的四幅画面,包含丰富的象征意义,涵蕴着人生的几乎所有境界。
而该诗之朦胧,也主要由颔联颈联氤氲而出――人生之大,莫若死生无常;处世之困,莫过真幻不分;情感之扰,莫非或喜或悲;学成之惑,莫如或用或藏。
生与死,真与幻,悲与喜,用与藏,都是鲜明对立而易于分别的概念,但《锦瑟》一诗却有意羼杂之混淆之,故其不朦胧也难矣。
“庄生晓梦迷蝴蝶”,其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的典故主要表现了庄子“齐物”的思想。
人生在世,连梦与现实都不能分辨,连自己是人还是虫豸鸟兽都无法判定,又怎能确切地界定身外之物呢?此为朦胧之第一重。
“望帝春心托杜鹃”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口中流血,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为人的望帝早已仙逝,为鸟的悲啼依然挥之不去。
无论从佛家的轮回转世说来看,还是从情感与精神两层面来看,孰能断言望帝是死是生?此为朦胧之第二重。
珠生于蚌,蚌成于海。
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而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
“沧海月明珠有泪”,眼泪因悲伤而坠落,却化为价值连城的珍珠,此处“悲”与“喜”相反相成,而老子的辩证法亦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且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明月朗照,沧海微澜,鲛人有感,泪落成珠。
孰能断言这璀璨的“泪珠”,是悲大于喜,还是喜多于悲?此为朦胧之第三重。
玉是君子的爱物,是才华的象征。
《礼》曰:“君子必佩玉”,要求君子时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规范道德,用鸣玉之声限制自己的行为举止。
蓝田是有名的产玉之地,蓝田玉跻身三大美玉之列,驰名至今。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句写蓝田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
美玉深埋地下,对士子而言意味着不受赏识,或是不愿出仕。
而其上若有若无的烟气,又隐隐暗示着李商隐对入朝为官的悠然神往和对湮没无闻的心有不甘。
从个人身世看,李商隐卷入了晚唐有名的“牛李党争”。
无论是“牛党”还是“李党”得势,李商隐都没有机会晋升。
官场失意和晚年丧偶使他笃信起了佛教,后不久即病故。
李商隐原想置身于牛李党争之外,结果却两边不讨好。
年少才高,却被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涡,进退维谷,怀才不遇,竟致终生潦倒无为,经历之惨可谓古今罕见。
古代的读书人,多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理想,连“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李白,也有“仰天大笑出门去”、“五侯七贵同杯酒”的得意与夸耀,何况命途多舛的李商隐呢?然而严酷的现实,似乎又让他萌生了退意。
真可谓欲走还留,欲说还休。
此为朦胧之第四重。
《锦瑟》所呈现的,是一些似有而实无,虽实无而又分明可见的一个个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暖玉生烟。
死生无常,真幻不清,或喜或悲,或用或藏,这是自然人、社会人、情感人、学问人最大的困惑。
从另一角度看,“庄生梦蝶”和“沧海珠泪”体现了李商隐的道家思想(前者体现庄子的“齐物论”,后者体现老子的“辩证法”),“望帝啼鹃”流露出他的佛家思想(轮回转世说),而“用”与“藏”的困惑其实就是儒家“兼济天下”
与“独善其身”的纠结。
由此可见,通过本诗,李商隐从唐代盛行的“儒释道”三教的角度,对自己的坎坷人生进行了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列出了自己曾经百思难解的“四大困惑”。
本诗的主旨历来有多种解读,但无论“悼亡说”、“恋情说”还是“自伤身世说”,往往只涉一点,不及其余,自然难免聚讼纷纷,莫衷一是。
如“悼亡说”主要依据“望帝啼鹃”,“恋情说”主要依据“沧海珠泪”,“自伤身世说”主要依据“暖玉生烟”,都不能对全诗进行整体解读。
关于本诗的主旨,作者其实已经进行了明示:尾联中的“惘然”二字,指的就是颔联颈联提及的“四大困惑”。
只不过“困惑”再多,早已往事如烟,是非功过又有何人评说呢?此时的李商隐,早已摆脱了一事一物的桎梏,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由“不惑”而“知天命”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锦瑟》又何尝不是唐代的《天问》与《离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