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 真菌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I)
真菌教案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真菌教案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b74d97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a.png)
《第三节真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真菌》是济南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三章的第三节。
本节内容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物、其他微生物共同组成了多彩的生物世界。
它不仅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一份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习其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征是学习“生物圈中微生物的作用”“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生物技术”的基础。
本节课通过常见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来描述真菌的形态结构。
并通过对其结构的学习总结出真核生物。
并与原核生物的代表细菌对照学习。
然后通过分析酵母菌和霉菌的生命活动引出真菌的营养方式、生活方式、生殖方式。
最后图片与实例总结出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菌,同时在植物的学习中,学生已进行了生物的营养方式的学习,这为本节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大多数学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粮食和衣物由于储存不当而发霉,馒头、面包、豆腐等食品存放久了会长出黑色、青绿色或橙色的丝状物,在饭桌上也常常品尝到香菇、双孢菇、金针菇、茶树菇等菜肴,也知道蒸馒头、做面包要用到酵母菌,真菌既有对人类有益的方面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
学生虽然对一些大型真菌非常熟悉,但是对于酵母菌和其他霉菌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等都不能准确描述。
因此,本节课通过观察酵母菌、青霉、黑根霉的形态实验,引导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并观察,同时认识真菌的细胞结构。
充分利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真菌的生殖方式、营养方式、生活方式,总结出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真菌的细胞结构。
2.说出真菌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青霉、黑根霉及新鲜蘑菇的形态,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对比分析真菌细胞与细菌细胞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培养学生应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辩证的看待事物的两面性,认识到真菌的利与弊;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团结与互助精神,认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69833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7a.png)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案济南版七上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案一、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二、课堂教学设计1.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1)有的细菌能够引起食物的腐败,那么,烂橘皮上的长毛现象,久放在阴湿环境中的衣物上常常出现的霉斑,面包久置后出现的长霉现象等等是否也是由细菌引起的呢?(2)腐烂的水果常会散发出淡淡的酒味,和好的面团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会发酸变稀并有大量的蜂窝孔出现,这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3)在餐桌上常有香菇和木耳等,它们是植物吗?若不是植物,又是哪类生物?学生讨论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疑惑,由此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推进新课〗学习目标一:各种各样的真菌教师展示材料,指导学生完成下列的问题:资料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蘑菇(白口菇、香菇、金针菇)及其生活环境:教师强调:青霉和曲霉的菌体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它们和蘑菇一样都是多细胞的生物,每个细胞都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单细胞的真菌教师多媒体展示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图,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题目:(1)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2)酵母菌的细胞包含哪些结构?(3)根据酵母菌的结构,你能推测其营养方式吗?学生回顾七年级上册学习的单细胞生物——酵母菌的知识,认真观察图示,达成共识: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酵母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其营养方式为异养。
教师强调:真菌种类很多,既有单细胞的生物,也有多细胞的生物。
真菌细胞内都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是体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方案二:教师多媒体展示青霉、曲霉、酵母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通过列表比较真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从而推测真菌的营养方式,通过观察图象,画出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图,比较青霉和曲霉的异同点。
学习目标二:真菌的繁殖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青霉和曲霉的结构图片以及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完成以下问题:资料一:曲霉和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图片:资料二:我国辽阔的森林和田野间,每年都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蘑菇,特别是春天下雨以后,更是蘑菇生长的好时机。
2.3.3真菌 教学设计(表格式)(任务驱动式)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3.3真菌 教学设计(表格式)(任务驱动式)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668db5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f.png)
上观察:用肉眼观
察蘑菇的外部形
态:指出菌盖、菌
柄、子实体。学生
归纳,形成概念。1.蘑菇是由多细胞的 Nhomakorabea丝构成的,是
大型的真菌;有细
胞核;没有叶绿体。
2.蘑菇也是孢子生
殖,其孢子着生在
接触大型真
菌,激发学生
深入思考,培
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并将
知识回归生
活。使学生在
主动参与教
学过程中获
得基础知
第二单元第三章微生物
第三节真菌
一、本节聚焦
1.通过观察酵母菌、霉菌和蘑菇,掌握其结构特点。
2.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真菌,分析归纳真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
3.通过思考和列举真菌对人类的益处和害处,科学全面地看待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2.难点: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装片,进行观察,亲自接触酵母菌,由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亲身感受到真菌的存在。
任务二:合
作探
究——霉
菌
探究活动二:《观察霉菌》组织学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
察青霉。 思考:
1.桔子发霉部分的边缘是什么颜色的?中间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学生结合以下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
位,依据给出的材
料,对照课件步骤
制成临时装片观
是生物吗?你的依据是什
么?教师进一步提出它们是
生物,那么它们的细胞结构、
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观察、思考,踊跃回答问题。
由生活中的问题入手,吸
引学生并激
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
着问题进入课堂。
任务一:观
探究活动一:《观察酵母菌》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3真菌(教学设计)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3真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ccf94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d.png)
第三节真菌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是济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章的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真菌中的三类: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与繁殖方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材的授课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在此之前进行了细菌的教学。
在本节课中关于腐生做了弱化处理,腐生会在后面的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中做详细的比较讨论学习。
二、学情分析在前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菌,对微生物类群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在植物与动物类群的学习中,学生已进行了生物的营养方式的学习,这为本节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于真菌中的部分种类都有过接触与了解,藉此,师生对话可以顺利展开。
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原则,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大量联系生活现实,通过学生调查生活中真菌的展示增加课堂的知识内容量,观察酵母菌、霉菌的结构等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质疑、实验观察、讨论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
过程中辅以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获得感性认识,解惑释疑,降低知识的难度,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生活、知识和应用中,体会生物科学知识的价值,不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全面培养学生。
三、教法与学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和综合法。
四、学习目标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在小组合作进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中,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乐于分享,团结协作的能力。
4.认同真菌在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真菌的主要结构特征和繁殖方式。
2.教学难点利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总结归纳真菌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各种蘑菇菌类的图片,这些菌类都是真菌【导入】第三节课题《真菌》,展示课前制作的孢子印画,请同学们交流你们的奇思妙想。
二、授课过程探究任务一:各种各样的真菌1.认识生活中的蘑菇展示生活中的各种蘑菇图片,请同学们辨析2.霉菌教师呈现长毛的橘子皮和馒头,学生初步认识真菌中的霉菌3.小结:各种各样的真菌单细胞(酵母菌)、多细胞有有益、有有害探究任务二:真菌的结构(一)观察酵母菌:1.结合课本P76,小组合作探究,探究的过程如下:(1)将显微镜对光;(2)观察:酵母菌玻片标本(3)结合问题进行观察:①酵母菌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的个体?②细胞呈什么形状?③在细胞里能观察到液泡吗?2.同学们展示观察的结果(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酵母菌是单细胞个体。
2.3.3 真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2.3.3 真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aa49e7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f.png)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三章微生物第三节真菌课题真菌授课人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细菌的结构、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可以接触到真菌,但对于其结构和生活方式并不了解。
有了之前所学的细菌的知识,对于学习真菌的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会有一定的帮助,但在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和颜色上的区分,还是有一点难度,这就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提高其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素养目标生命观念:1.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2.树立“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的结构特点,明确它与细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逐步发展分析与综合、演绎与推理等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通过小组合作观察与探究酵母菌和青霉菌等真菌,概述真菌的营养方式与生殖方式,提升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
态度责任:1.通过对酵母菌和青霉的实验活动和观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
教学重点1.真菌的形状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怎样识别青霉和曲霉。
教学难点真菌的结构特征与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是相适应的。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程导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豆腐乳、发霉的橘子等图片。
长满“毛毛”的豆腐可被制作成风味独特的腐乳。
橘子若保存不当,也会发霉长毛。
豆腐和橘子上的“毛毛”是什么呢?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代表学生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新课展开1.多种多样的真菌豆腐变为腐乳,主要归功于毛霉。
橘子变质,多是因为青霉。
在我们身边,像毛霉和青霉这样的霉菌还有很多,它们属于真菌。
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有哪些?并利用PPT 展示各种各样的真菌,引导学生对这些真菌进行分类。
2.真菌的结构和生殖实验探究:观察酵母菌和霉菌观察酵母菌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先用纱布擦干净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滴管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后滴在载玻片上,用镊子夹取盖玻片,先将一侧与菌液接触再慢慢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 真菌课堂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 真菌课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820b17802020740be1e9b79.png)
真菌课堂设计一、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种类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3.进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二)教学重点:真菌的主要特征(三)教学难点:利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总结归纳真菌的结构特点二、解决问题的策略1.如何让学生了解真菌的细胞结构?显微镜观察酵母菌、青霉,放大镜观察蘑菇,填写实验报告单,总结三者细胞的共同结构特征2.如何让学生掌握真菌的营养方式将真菌的细胞结构和植物细胞作对比,使学生了解真菌细胞缺少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营养方式可能为异养,出示真菌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的证据,最后展示真菌获取食物的具体过程,逐步加深学生对真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的认识。
3.如何让学生理解大部分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1)了解真菌的孢子,推测它与真菌的生殖有关(2)科学家的实验验证了真菌确实靠孢子来繁殖的(3)演示孢子的传播过程三、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并制定实施方案导入——蟋蟀杀手:一粒“尘埃”悄悄地落在一只蟋蟀的背上,细长而闪亮的丝线从“尘埃”中伸出来,开始进入蟋蟀湿润的身体。
在它们生长时,这些丝线还释放一些化合物,慢慢地溶解蟋蟀体内的组织。
这些丝线还进一步深入蟋蟀的体内。
数日后,这只蟋蟀就成为一只塞满致命丝线的空壳。
然后这些丝线开始向这只死蟋蟀体外延伸。
它们长出柄,并且在顶端生有结状物。
一旦一个结状物裂开,就会有数千粒尘埃般的微粒散发出来,风将带着它们再次去“犯罪”。
(一)真菌的细胞结构特征探究一:显微镜观察酵母菌1.如何配制酵母菌培养液?2.如何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3.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观察酵母菌观察记录表(二)比较真菌细胞和细菌细胞、植物细胞的异同1.所有的真菌细胞都由、、、组成。
2.真菌细胞与细菌细胞相比,真菌有,而细菌没有。
3.真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胞内没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3.3真菌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3.3真菌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359a15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f.png)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真菌》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真菌》是人教版2024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绍真菌的分类、结构、生理特点以及真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本章节旨在让学生了解真菌这一生物类群,认识到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并理解人类如何利用和控制真菌。
二、知识点梳理:1. 真菌的定义和分类。
2. 真菌的细胞结构和繁殖方式。
3. 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态作用。
4.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包括有益和有害的方面。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
3.说明真菌的生殖方式。
【过程与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霉菌和蘑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尊重。
2.引导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真菌生态的影响。
3.激发学生探索微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真菌的分类和结构特征。
2.真菌的生态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1.真菌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的理解。
2.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复杂作用。
五、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对细菌和病毒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对微观世界充满好奇,特别是对那些能够影响人类生活的微生物感兴趣,同时真菌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真菌的生态作用和人类关系的多面性可能让学生感到困惑。
六、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真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2.实验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观察霉菌和蘑菇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真菌》教学设计 济南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真菌》教学设计 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e5b31d8bd63186bcebbcfc.png)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真菌》教学设计济南版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教授内容所用教材为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本节课为真菌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的设计背景:为了积极推进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我市提出创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我确立了“自学交流——合作探究——迁移运用——归纳总结”课堂教学模式。
本节课正是这一模式的体现。
本节课的设计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通过“小组活动”、“合作探究”全面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自主地探究所学内容,完全改变过去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真菌的生活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两部分内容。
课本上所占篇幅不大,有些内容没有展开。
我将本节课的内容整合为真菌的生活、探究霉菌生长需要的外界条件以及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对学生而言,学生已学过细菌的生活,为学习真菌的生活奠定了基础。
另外,真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有许多感性认识,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它们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2、说出真菌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说明真菌和人类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设计实验探究霉菌的生活受哪些条件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形成“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1、各类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2、真菌与人类的关系3、影响霉菌生活的外界条件教学难点:探究霉菌的生活受哪些条件的影响教学模式:自学交流合作探究达标反馈归纳总结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询问学生:“听着优美的歌曲,你是否想过:‘其中蕴含了哪些生物学知识?’”从课堂的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处处都有生物学知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优秀教学案例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cee6d7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e.png)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真菌的基本特征、分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
2.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形式,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查漏补缺,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2.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我也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5.提高学生的生态素养:本节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生态素养。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将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生态素养。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真菌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真菌的基本特征、分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生物素养。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微生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真菌的特征、繁殖方式、营养方式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3章 第3节 真菌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济南版(1)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3章 第3节 真菌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济南版(1)](https://img.taocdn.com/s3/m/08b706daf524ccbff021842e.png)
真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真菌的细胞结构。
2、说出真菌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知道真菌与人类息息相关。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酵母菌、青霉、黑根霉,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2、通过小组探究、汇报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合作交往和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有关真菌的挂图,收集有关真菌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3分钟)1、细菌有哪几种形态?2、细菌的细胞有哪些结构?3、细菌的营养、繁殖方式怎样?4、细菌如何渡过不利的环境?复习、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说出准确、规范的答案复习旧知,巩固、强化,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3分钟)1、【展示实物馒头】疑问:你知道馒头是怎样做的吗?馒头若储存不当会发霉、长毛,馒头变质是哪些生物造成的?2、【展示实物蘑菇、银耳、木耳、金针菇等】疑问:你能说出这些生物的名称吗?它们属于哪种生物类群?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由老师引导,产生疑问。
蘑菇、银耳、木耳、金针菇真菌通过生活中的真菌实物展示,并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揭示课题:第三节真菌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种类约有12万种,我国大约有4万种。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6分钟)<过渡:>酵母菌、霉菌是常见的真菌。
真菌的细胞结构怎样,我们通过实验观察。
一、分组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提出实验要求:1、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对照课本,检查实验材料器具。
2、仔细阅读实验步骤。
3、按照实验步骤,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正确使用显微镜、放大镜)。
并回答以下问题:(1)显微镜下观察到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试画一个酵母菌的形态图。
(2)观察柑橘上的青霉、面包上的黑根霉的形态和颜色。
(3)比较霉菌与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有什么区别?(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情况个别指导)根据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目的,检查实验器材,阅读实验步骤,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实验。
2.3.3 真菌教案-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2.3.3 真菌教案-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f92297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f.png)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生物学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三章 微生物 第三节 真菌 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观察酵母菌和青霉气生菌丝的玻片标本,比较、归纳真菌细胞的结构特点,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2.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和视频,建构真菌主要用孢子繁殖;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的概念。
3.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常见实例和课外实践探究,辩证地认识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以视频“自然界中多种多样的真菌”引入新课【播放视频】自然界中多种多样的真菌。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真菌,初步了解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用生活中的场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实验探究:制作并观察酵母菌、霉菌气生菌丝的临时装片,建构真菌细胞一般特征的概念【问题引导】真菌个体外形特征差异较大(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有肉眼看不见的,也有肉眼看得见的),为什么它们属于同一类群?他们的细胞结构是否具有相同的特征呢?【演示视频】播放教师提前录制的酵母菌临时装片制作方法和青霉气生菌丝临时装片制作方法的视频。
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
基于观察结果,分析多细胞真菌结构特点【学生实验】学生观看演示视频后,制作玻片标本并进行观察。
两位同学为一个小组,一位同学制作并观察酵母菌临时装片,另一位同学制作并观察青霉气生菌丝临时装片,然后交换观察,讨论后记录观察结果。
观察比较酵母菌和青霉气生菌丝,完成下表。
(备注:请在相关结构下标注“有”或“无”,其他结构一栏如实记录。
)【分析结果,展示交流】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归纳出真菌细胞的一般结构:真菌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没有叶绿体。
真菌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提前制作的显微镜下青霉气生菌丝图和蘑菇菌柄处菌丝图。
【问题引导】多细胞真菌的菌体都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图片,知道多细胞真菌的菌体由菌丝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I)
地下部分的菌丝
)①④⑤②③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学
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1、下列生物不属于真菌的是()
A.酵母菌 B.木耳 C.黄曲霉D.乳酸菌
2、夏天,衣服和食品上容易发霉和长毛,这是由()引起的。
A、霉菌
B、酵母菌
C、病毒
D、细菌
3、青霉产生孢子的直立菌丝顶端呈()
A、球状
B、扫帚状
C、螺旋状
D、放射状
4、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种霉菌的直立菌丝,看到其顶端膨大成球状,球状结构表面呈放射状地生有成串的孢子,这种霉菌是()
A、根霉
B、青霉
C、曲霉
D、真菌
5、酵母菌和霉菌分别是()
A、单细胞和多细胞的个体
B、单细胞和单细胞的个体
C、多细胞和多细胞的个体
D、多细胞和单细胞的个体
6、青霉素是青霉分泌的一种抗生素,为20世纪医学上的重大发现,青霉属于( )。
A. 细菌
B.真菌
C. 放线菌
D. 衣原体
7.右图是酵母菌的结构图,请写出
图中标号名称:①_细胞壁_,
②_细胞膜_,③_细胞核_,
④_细胞质__ 液泡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