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自行评估报告书模板

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自行评估报告书模板
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自行评估报告书模板

所属行业:热力生产和供应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自行评估报告

********

201*年*月*日

目录

前言 (1)

一、目的及意义 (1)

二、评估依据 (1)

(一)法律依据 (1)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2)

(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和控制指标 (2)

三、企业概况 (3)

(一)企业基本信息 (3)

(二)企业排污许可证情况 (4)

(三)2015年以来公众投诉、环保部门行政处罚及执行情况 (5)

(四)信息公开情况 (5)

四、主要设备和生产工艺 (5)

五、主要污染源及环保设施 (7)

(一)废气 (7)

(二)废水 (9)

(三)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10)

(四)噪声 (10)

(五)在线监控设施安装、联网及运行 (11)

六、污染物达标排放评估 (12)

(一)监测情况 (12)

(二)监测结果 (12)

七、污染物排放总量达标评估 (13)

八、评估结论 (13)

九、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3)

前言

为贯彻落实环保部《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吉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评估办法》等相关要求,我单位编制了《******有限公司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自行评估报告》,评估报告采用我单位经省环保厅批准的第三方环保检测机构检测数据对目前运行的*-*#锅炉进行达标评估,此次自行评估报告所提交的材料均真实、准确,如有不实之处,愿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一、目的及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落实环保部《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吉林省环保厅《吉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评估办法》要求,提高我单位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努力推进我单位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

二、评估依据

(一)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11.7)

(6)环保部《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环环监〔2016〕172号)

(7)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吉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2017年度吉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吉环监字〔2017〕2号)(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我单位水、气、声、固体等环境要素执行的排放标准详见表1。

表1 企业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一览表

(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和控制指标

我单位现有总量控制指标详见表2及附件3。

表2 企业总量控制因子和控制指标一览表

三、企业概况

(一)企业基本信息

******有限公司位于*******,厂区现有*台29MW链条炉及*台70MW往复炉。

前身为********,****年建成,并与次年**月份正式投入生产,为周边配套冬季采暖。*****年******改制变为由******和******共同控股的股份制公司,公司在改制、变更过程中原有环保手续丢失,为响应**省环境保护厅文件号召于20**年完成环境评价工作,同时根据*环审(函)【2015】**号文件要求完成环保整改工作并通过环保验收。

公司现有锅炉*台,湿法除尘*台,氧化镁法脱硫塔*台(其中*#、*#脱硫塔为一拖二)。除尘器设计除尘效率80%,脱硫效率80%,*台锅炉共用一座烟囱,高度100米。

锅炉房设有封闭式煤场及露天煤场各一座及露天渣场一座,其中露天煤场、渣场实行防尘苫布覆盖措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煤渣实行外包循环利用,生产用水与框链实行

循环利用,无外排。

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详见表3。

表3 企业基本信息表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二)企业排污许可证情况

排污许可证编号:市***C***。

(三)***年以来公众投诉、环保部门行政处罚及执行情况

我单位自投产运营以来,未发生过环境纠纷、环境信访等情况,有一次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整改情况。

表4企业公众投诉、环保部门行政处罚及执行情况一览表

(四)信息公开情况

近期我单位信息公开情况详见下表。

表5 企业信息公开情况一览表

四、主要设备和生产工艺

我单位生产工艺流程详见图2,主要的设备情况详见表6。

表6 企业主要设备情况一览表

图2 全厂生产工艺流程图

五、主要污染源及环保设施

(一)废气

表7 废气产生及处理情况表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二)废水

表8 废水产生及处理情况表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三)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表9 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及处理处置情况表

(四)噪声

表10 噪声产生情况及处理处置情况表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五)在线监控设施安装、联网及运行

我单位在线设施安装及运营情况详见表11。

表11 在线监测设施安装运行情况表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六、污染物达标排放评估

(一)监测情况

本次自评估废气监测数据利用我单位现有*-*号锅炉环保验收及第三方检测数据(201*年*月-201*年*月)。本次自评估厂界噪声的监测数据采用环保验收监测数据(201*年*月*日-201*年*月*日)对厂界进行的噪声监测数据进行评估。

(二)监测结果

表12 监测时段企业生产工况一览表

表13 污染物监测及自评结果统计表

七、污染物排放总量达标评估

我单位正常运营可完全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企业总量控制因子和控制指标一览表

八、评估结论

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评估一览表

根据以上污染物排放监测情况,我单位目前在运营*-*号锅炉烟气污染物及厂界噪声均可达标。

九、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单位针对目前锅炉房未安装在线检测的情况,说明如下:我公司自20**年*月*日即接到***区管委会下发的关于**公司征收事宜的函件,并于20**年*月*日决定开始着手新

建锅炉房的搬迁事宜,同时成立搬迁办公室。但由于厂房选址问题一直未能落实,故在线检测未能安装。拟计划新锅炉房建设时安装在线检测。整改详见下表。

企业现存问题及整改计划一览表

附件:1.环评批复

2.竣工环保验收批复

3.总量控制指标

4.监测报告

5.排污许可证

附件1.环评批复

附件2.竣工环保验收批复附件3.总量控制指标文件

附件4.监测报告

附件5.排污许可证

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自行评估报告

所属行业:热力生产和供应 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自行评估报告 ******** 201*年*月*日

目录 前言 0 一、目的及意义 0 二、评估依据 0 (一)法律依据 0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1) (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和控制指标 (3) 三、企业概况 (4) (一)企业基本信息 (4) (二)企业排污许可证情况 (7) (三)2015年以来公众投诉、环保部门行政处罚及执行情况 (7) (四)信息公开情况 (8) 四、主要设备和生产工艺 (8) 五、主要污染源及环保设施 (12) (一)废气 (12)

(二)废水 (14) (三)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16) (四)噪声 (16) (五)在线监控设施安装、联网及运行 (17) 六、污染物达标排放评估 (19) (一)监测情况 (19) (二)监测结果 (19) 七、污染物排放总量达标评估 (21) 八、评估结论 (22) 九、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3)

前言 为贯彻落实环保部《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吉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评估办法》等相关要求,我单位编制了《******有限公司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自行评估报告》,评估报告采用我单位经省环保厅批准的第三方环保检测机构检测数据对目前运行的*-*#锅炉进行达标评估,此次自行评估报告所提交的材料均真实、准确,如有不实之处,愿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一、目的及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落实环保部《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吉林省环保厅《吉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评估办法》要求,提高我单位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努力推进我单位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 二、评估依据 (一)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内容深度要求 一、评估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相关标准及规范,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 备、生产工艺等目录,以及相关工程资料和技术合同等。 二、项目概况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地址、邮编、 法人代表、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企业运营总体情况。 (二)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项目性质、建设规 模及内容、项目工艺方案、总平面布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 进度计划等(改、扩建项目需对项目原基本情况进行说明)。 (三)项目用能概况。主要供、用能系统与设备的初步选择, 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改、扩建项目需对项目原用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三、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一)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 (二)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四、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一)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二)项目工艺流程、技术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三)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四)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五)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五、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 (一)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分析评估。 (二)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可采用能量平衡表)分析评估。 (三)能效水平分析评估。包括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 比能耗,主要工序(艺)单耗,单位建筑面积分品种实物能耗和综合能耗,单位投资能耗等。 六、节能措施评估 (一)节能措施 1、节能技术措施。生产工艺、动力、建筑、给排水、暖通与空调、照明、控制、电气等方面的节能技术措施,包括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余热、余压、可燃气体回收利用,建筑围护 结构及保温隔热措施,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2、节能管理措施。节能管理制度和措施,能源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能源统计、监测及计量仪器仪表配置等。 (二)单项节能工程 未纳入建设项目主导工艺流程和拟分期建设的节能工程,详 细论述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单项工程节能量计算、单位节能量投资、投资估算及投资回收期等。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企业和拥有电镀设施企业的电镀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电镀企业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对电镀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也适用于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设施。 本标准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染源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本标准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企业向环境水体的排放行为。 企业向设臵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废水时,有毒污染物总铬、六价铬、总镍、总镉、总银、总铅、总汞在

本标准规定的监控位臵执行相应的排放限值;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由企业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其污水处理能力商定或执行相关标准,并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城镇污水处理厂应保证排放污染物达到相应排放标准要求。 建设项目拟向设臵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放水系统排放废水时,由建设单位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按前款的规定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GB/T6920-1986 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7466-1987 水质总铬的测定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7467-198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7468-1987 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69-1987 水质汞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0-1987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1-1987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2-1987 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3-1987 水质铜的测定 2,9-二甲基-1,10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GB/T7474-1987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

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指南(2014版)

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指南(2014版) 目录 I项目摘要表 Ii评估概要 1评估依据 1.1评估内容 1.2评估依据 2基本情况 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2.2项目简况 2.3项目所需能源概况 2.4项目所在地有关情况 3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3.1工艺方案节能评估 3.2项目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3.3主要用能工艺、设备节能评估 3.4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 3.5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节能评估 3.6本章评估小结 4节能措施评估 4.1能评前节能技术措施综述 4.2能评阶段节能措施评估 4.3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4.4节能管理方案评估 4.5本章评估小结 5能源利用状况核算及能效水平评估 5.1能评前能源利用状况 5.2能评后能源利用状况 5.3能效水平评估 5.4本章评估小结 6能源消费影响评估 6.1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 6.2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 6.3本章评估小结 7结论 8附录、附件内容 8.1附录 8.2附件 附件:1.指标优化对比表(样表) 2.建设方案对比表(样表) 3.节能措施效果表(样表)

I项目摘要表 摘要表中项目有关指标应为能评后数据,对比指标、参考指标等数据应在报告中提供明确来源及依据。 Ii评估概要 简单说明节能评估工作过程,能评前后项目用能工艺、设备等的主要变化情况等。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评估工作简况 简要说明评估委托情况,以及工作过程、现场调研情况等。 (2)指标优化情况 主要包括能评前后项目主要能效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以及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所需能源的种类、数量等得对比及变化情况。格式内容见附件1。 (3)建设方案调整情况 主要包括能评前后项目主要用能工艺的对比及变化情况,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效水平变化情况等。格式内容见附件2。 (4)主要技能措施及节能效果 列表表述项目主要节能措施及效果,包括能评前和能评阶段节能措施。格式见附件3。 1 评估依据 基本要求:评估范围应覆盖项目建设全部内容。评估依据应全面、真实、准确。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协议或初步设计等技术文件中提供的资料、数据、图表等,应注意其适用性和时效性,进行分析后引用。 1.1评估内容 说明项目的建设内容。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判断项目所属行业,结合行业特征,确定项目节能评估的范围,明确节能评估对象、内容等。 1.2评估依据 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列出评估依据。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等。 (2)相关标准及规范(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均适用时,执行其中较严格的标准)。 (3)节能工艺、技术、准备、产品等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等目录。 (4)立项资料,如项目申请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文件等。 (5)项目有关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 2基本情况 基本要求:应赴项目现场进行勘察、调查和测试,全面收集与节能评估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如项目周边情况、所在地有关情况等,并尽可能收集定量数据和图表。 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介绍建设单位名称、所属行业类型、地址、法人代表、现有规模、发展规划、生产经营情况等。 2.2项目简况 主要包括项目名称、立项情况、建设地点、项目性质、投资规模、建设内容简况、主要产品方案,以及进度计划和实际进展情况等。改扩建项目应说明改扩建前基本情况等。 2.3项目所需能源概况 介绍项目拟使用能源的成分构成、特性及热值分析等,有支持性文件的应在附件中列出。 能源生产类项目应分析输出能源的需求及落实情况,如是否纳入有关规划或已获得有关批复等。

区域大气污染源清单

实 习 报 告 班级:环工1201 姓名:苏静 学号:121802105

区域大气污染源清单 一、调查意义及目的 1、调查意义 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恶化,特别是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好坏,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的以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 x)、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正在向以臭氧(O3)和大气细粒子(PM2.5)为代表的二次污染过渡,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影响民生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限制因素。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项主要的内容,要做好大气污染防治,首先要对污染物的来源和其化学特性进行调查和分析,一套完善准确的、满足新形势下协同控制要求的、区域高分辨率多污染物排放信息是研究区域空气污染形成机理、制定与落实污染控制对策的重要基础及依据。而排放源清单是对某一地区一种或几种污染物排放源的排放量进行估算,一套完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应当覆盖化石燃料固定燃烧、工艺过程、移动源、溶剂使用、开放扬尘、生物质燃烧和农业等排放源,包含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挥发性有机物(VOCs)、氨(NH3)、一次颗粒物(PM2.5和PM10)和臭氧(O3)等大气污染物,并具备动态更新机制。它对于政策制定和科学研究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科学研究上,排放源清单是大气污染模式最重要的起始输入数据,是研究空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先决条件,它对于模拟二次污染物、了解某一地区的空气污染情况、确立合适的减排方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调查目的 弄清污染源的类型和位置以及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方式、影响范围等。找出建设项目和所在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以此为依据科学有效地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PM2.5来源解析、空气质量预报预警、重污染天气应急方案制订及效果评估、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等工作,为空气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料,从而能更好地进行空气质量管理。

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

编号:C CAEPI-RG-Y-021-2014环保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 监控仪 2014-3-1发布 2014-3-1实施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发布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认证模式 (1) 3 认证的基本环节 (1) 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1) 4.1认证申请 (1) 4.2产品检验 (1) 4.3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应用现场检查或调查 (2) 4.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2) 4.5认证后监督 (2) 5认证证书 (2) 5.1认证证书的保持 (2) 5.2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扩展 (3) 5.3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 (3) 6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 (3) 6.1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 (3) 6.2加施方式 (3) 6.3标志的位置 (3) 7收费 (3)

1适用范围 本规则主要适用于火电厂烟气排放过程(工况)监控系统、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监控仪等。 工业/民用锅炉、工业窑炉、钢铁厂等污染源治理设施的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监控仪参照执行。 2认证模式 产品检验+工厂质量体系检查+认证后监督。 3认证的基本环节 认证的基本环节包括:认证申请;产品检验;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应用现场检查或调查;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认证后监督。 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4.1认证申请 4.1.1申请单元划分 原则上按产品型号来划分申请单元。 4.1.2申请文件 申请认证应提交正式申请书,并随附以下文件: a)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营业执照复印件; b)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c) 已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登记的申请认证产品的企业标准; d) 申请认证产品工厂质量保证管理文件; e) 产品说明书、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说明、同一申请单元内各个型号产品之间的一致性说明及其差异说明等; f)其他需要的文件。 4.2产品检验 4.2.1产品检验的抽样原则 自行送检1台。 4.2.2产品检验的方式 依据产品型式,采取实验室检验与相关质量证明文件审查相结合的方式,辅以审查工程验收报告的方式。 4.2.3产品检验依据的标准 HJ/T 212-2005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 477-2009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 GB/T17214.1-1998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工作条件第1部分气候条件 GB/T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实验 GB/T17626.4 -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 -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6587.4 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 GB4793.1-200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421.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监控技术指南 火电厂烟气排放过程(工况)监控技术指南

零陵区阳明大道、节能评估报告书

零陵区阳明大道、节能评估报告书

————————————————————————————————作者:————————————————————————————————日期:

零陵区阳明大道、日升东路建设工程 节 能 评 估 报 告 书 湖南湘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13年8月

零陵区阳明大道、日升东路建设工程 节能评估报告书 编制单位:湖南湘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咨质证号:工咨乙12220060002 总经理:龚柳江 总工程师:龚兆骧 编制人员:李明主 审核:蒋妮 二零一三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第二章评估依据 (12) 第三章项目概况 (17) 第四章技术方案 (21) 第五章能源状况分析 (38) 第六章能耗指标分析 (41) 第七章节省油料预测 (44) 第七章节能措施 (44) 第九章结论 (53)

项目摘要表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零陵区阳明大道、日升东路建设工程 项目建设单位永州市零陵城建投资有限公司 联系人电 话 节能评估单位湖南湘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人电 话 项目建设地点 永州市零陵区七里店办事处 萍洲东路以北,永州大道以东。所属行业建筑 项目性质■新建□改建□扩建 项目总投 资 23830.12万元投资管理类别□审批□核准■备案 项目拟投产时 间 2012年7月 建设规模和主 要内容 该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道路总长3986米,其中阳明大道长3094米,路幅宽度60米;日升东路长892米,路幅宽度 42米。总建筑面积223392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土石方、 路基路面、人行道、排水、电力电讯、绿化、亮化、标志标线 及构筑物等。 项主要能源种类计量单位年需要实物折标系数折标煤量

项目后评估报告模板

XX项目后评估报告 XX公司 2016年XX月XX日

一、目录 二、摘要 (4) 三、项目概况及经营决策 (4) 1项目概况 (4) 2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4) 3项目关键指标完成情况 (4) 4项目经营决策 (4) 5项目开发策略 (4) 四、项目定位评估 (5) 1产品各项指标 (5) 2经验总结与教训 (6) 五、营销工作评估 (6) 1项目推广评估 (6) 2销售评估 (6) 3客户统计分析 (6) 4库存分析 (7) 5工程形象进度与销售结果的分析 (7) 6经验总结与教训 (7) 六、前期审批工作评估 (7) 1主要审批流程及审批要点的分析说明 (7) 2主要审批项目完成周期分析 (7) 3经验总结与教训 (7) 七、项目规划设计评估 (7) 1规划设计指标 (7) 2规划设计 (8) 3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要点 (8) 4设计流程管理 (8) 5设计优化 (8) 6设计变更 (8) 7规划设计与审批 (9) 8设计费用控制 (9) 9设计图纸管理 (9) 10展示区设计总结 (9) 11园林景观设计总结 (9) 12室内设计总结 (9) 13二次设计工作总结 (9) 1 / 17

15经验总结与教训 (9) 八、项目进度、工程管理评估 (9) 1开工准备 (10) 2施工过程管理 (10) 3竣工验收组织管理 (11) 4设计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11) 5主要承包商、供应商评价 (11) 6经验总结与教训 (11) 九、项目财务管理评估 (11) 1资金来源分析 (11) 2投资总额 (12) 3融资方案及其财务费用 (12) 4销售收入 (12) 5投资回收期 (12) 6盈亏平衡点 (12) 7净利润 (12) 8净利率 (12) 9内部收益率 (12) 10经验总结与教训 (12) 十、项目成本管理评估 (12) 1拿地版、执行版与最终版运营目标责任书目标成本对比分析 (13) 2产品定位与成本控制的协调管理 (13) 3规划设计与成本控制的协调管理 (13) 4招标采购与成本控制的协调管理 (13) 5招标采购分析 (13) 6项目合约情况 (13) 7过程成本动态控制 (13) 8招标采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14) 9供应商评价 (14) 10战略采购执行情况 (14) 11成本经验数据沉淀 (14) 12经验总结与教训 (14) 十一、项目人力及行政管理评估 (14) 1项目人力资源组织架构及编制评估 (14) 2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评估 (14) 3项目人力资源成本及单位效能评估 (14) 2 / 17

海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附件2 海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一、目的及意义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提高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推进升级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 二、评估依据 (一)环保部《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环环监[2016]172号) (二)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验收报告 (四)排污许可证 (五)排放污染物监测报告 三、企业概况 (一)企业基本信息 简要概述企业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企业名称、法人代表、地理位置、行业类别、企业规模、建设时间、投产时间、生产经营现状、主要产品、设计能力、年度实施生产能力、环境管理工作等情况。 (二)企业排污许可证情况 说明企业排污许可情况(以表格形式为主)。 表3 排污许可规定污染物排放情况表 *新排污许可证未发放的工业企业,按环评批复的标准执行;行业排放标准已修改的按最新标准执行;有特征污染物排放的企业的排放标准和排放量按最新国家标准执行;排放总量按排污许证许可总量执行。 (三)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演练)情况 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演练、应急物资贮备等情况,未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企业要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制定应急预案。 (四)2015年以来公众投诉、环保部门行政处罚及执行情况 2015年以来发生的环境纠纷、环境信访、群众举报的处理整改情况;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整改情况(包括主要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处罚文件、整改落实情况)。

怎样编制节能评估登记表、节能评估报告表、节能评估报告书

节能评估报告是指在项目节能评估的基础上,由有资质单位出具的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或节能评估登记表。那节能评估报告应该怎么做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报告区别在于能源消耗量上: 1、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2、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至3000吨标准煤(不含3000吨,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200万至500万千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500至1000吨,或年天然气消费量50万至100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 3、上述条款以外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由项目建设方填写节能登记表。 4、部分地区报告分类与国家分类有不一致的情况,如:长沙市则按建筑面积

进行分类,公共建筑面积大于20000平方米或居住建筑面积大于100000平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编制报告书,否则编制节能登记表。 二、做节能评估所需的资料清单: 不同报告资料清单不同,以《生产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资料清单》为例,如下: 1、项目建设背景介绍及必要性; 2、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产品名称及产量)、产品销售价格、原辅材料名称、数量及购入价格; 3、设备清单(名称、型号、数量、功率、单价等); 4、生产工艺流程及详细的工艺说明,工艺涉及加热请标明并给出加热方式及需达到的温度,生产工艺中的用水指标、回用量及废水处理排放; 5、项目设计方案:包括建筑设计、电力设计、给排水设计、消防设计、暖通设计、通风设计等; 6、普通电梯和消防电梯的数量及功率;

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附件1 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 (试行)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增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 适用范围 1.2.1本指南适用于指导人为源一次细颗粒物(PM2.5)排放清单编制工作,但不包括各类露天扬尘和生物质开放燃烧过程的PM2.5排放清单编制,扬尘源及生物质开放燃烧源PM2.5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另行发布。 1.2.2本指南也适用于指导在城市、城市群及区域尺度开展PM2.5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清单编制的行政区划主体为县(区)、市、或省(直辖市、自治区)。

1.2.3本指南规定了大气细颗粒物(PM2.5)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国务院批复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1.4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细颗粒物(PM2.5):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 的颗粒物。 PM2.5排放源:指向大气环境直接排放一次PM2.5的排放源。 排放清单:指各种排放源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区域内向大气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量的集合。 活动水平: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以及在界定地区里,与某项大气污染物(PM2.5)排放相关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量,如燃料消费量、产品生产量、机动车行驶里程等。 产生系数:指使用污染控制设备或措施前,单位活动水平产生的大气污染物(PM2.5)的量。 排放系数:指使用污染控制设备或措施后,单位活动水平排

污染源排放废水在线监测技术规范

附件一 广东省污染源排放废水在线监测技术规范

广东省环境爱护局二○○五年九月三十日 2 / 2

前言 为了顺利推进广东省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进程,实施我省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总量监测,进一步加强我省污染源在线监测的规范化治理,保证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为环境治理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监测数据,特制定本规范。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广东省固定污染源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要紧技术指标、安装、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和验收等。 本技术规范由广东省环境爱护监测中心站负责解释。

2 / 2

1 范围 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检测固定污染源排放的废水流量、化学需氧量、pH值、氨氮、六价铬、石油类、总磷、浊度、总有机碳(TOC)等的连续排放监测系统。 1.2 其它项目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技术规定中引用成为本规定的条文: HJ/T 15-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2 / 2

HBC6-2001 化学需氧量(COD)在线监测仪器环境爱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 GB/T 11914-19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HJ/T 96-2003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98-2003 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GB/T 7467-198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16488-1996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 6587.1~8-86 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HJ/T 12-1996 环境爱护仪器分类与命名 HJ/T 92-200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3 固定污染源废水连续排放监测系统的组成和描述 2 / 2

进一步加强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施方案(最新)

进一步加强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施方案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国办发〔X〕81号)和《X自治区进一步加强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工作实施方案》(X政办电〔X〕235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大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工作力度,规范工业污染源环境管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环境标准引领企业升级改造和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通过依法治理、科技支撑、监督执法、完善政策等措施,促进工业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排放,为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和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二、实施步骤和工作目标 (一)排查评估阶段。 X年6月底,完成有色金属、制糖、化工、铁合金、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电镀、印刷、垃圾填埋场等10个重点行业(下称有色金属等10个重点行业)工业污染源排放排查和评估工作。 X年底,完成其余行业排放排查和评估工作。 (二)整治整改阶段。

X年底,完成有色金属等10个重点行业及其他行业超标问题整治工作;环境执法监管机制更加健全,行政衔接机制更加完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更加有效。 (三)长效管理阶段。 X年底,开展达标工作效果评估;排污许可证核发全面覆盖;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各类工业污染源持续稳定达标排放,企业守法成为常态。 三、实施范围和达标评判标准 (一)实施范围。 重点对钢铁、水泥、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制糖、有色金属、化工、铁合金、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电镀、印刷、垃圾填埋场等15个重点行业的重点排污单位实施达标排放限期改造。 (二)达标评判标准。 全面达标排放是指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应达到国家、地方或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有行业标准的,优先执行行业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已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企业,还应达到排污许可证载明的排放要求。 各排污单位要通过定期自行监测或委托第三方监测、安装在线监控等措施自证达标。环保部门原则上采用执法监测或在线监测数据用于达标评判,并可将现场即时采样监测结果作为判定工业污染源是否达标排放的依据。 四、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项目后评估报告(模板)

项目后评估报告 ____年____月

目录 项目后评估报告 (1) 目录 (1) 1.项目基本情况(运营管理部门主导编制) (3) 2.项目运营后评估(运营管理部门主导编制,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3) 3.项目研发后评估(设计管理部门主导编制,营销/工程/前期参与) (4) 4.项目工程后评估(工程管理部门主导编制,营销/工程/前期参与) (5) 5.项目营销后评估(营销管理部门主导编制) (6) 6.项目成本后评估(成本管理部门主导编制) (7) 7.项目客服后评估(客服管理部门主导编制,工程/物业参与) (10) 8.其他 (10)

1.项目基本情况(运营管理部门主导编制) 1.1.项目名称 1.2.项目区位 1.3.项目规模 1.4.项目产品组合 1.5.项目建设单位 1.6.项目总包单位 1.7.项目监理单位 1.8.其他 2.项目运营后评估(运营管理部门主导编制,相关部门提供数据 支持) 2.1.项目运营总体回顾 2.1.1.项目结果对公司战略发展的贡献 2.1.2.项目结果对可研报告的验证情况 2.1. 3.项目结果对运营目标书的验证情况 2.1.4.项目结果对公司整体财务状况的影响 2.1.5.项目成功标尺回顾 a)销售净利润率 b)项目内部收益率IRR c)一次性交房成功率 d)推盘计划及年度签约额 e)项目一级计划达成率 2.1.6.项目管理成功标尺回顾 2.2.拿地到项目开工、开盘工期

a)成本偏差率(与目标成本基准版比较) b)向公司其他项目团队输送人才数 c)项目运作模板使用说明 2.2.1.公司成功标尺回顾 a)项目品牌知名度增长情况 b)单项目年度销售额区域排名 2.3.项目运营要点回顾 2.3.1.项目运营大事记(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a)获取土地时间 b)开工时间 c)样板区开放时间 d)开盘时间 e)销售回款达 ___% f)交付时间 g)项目主体清盘时间 h)车库/车位开盘时间 i)其他 (注:项目获得区域/省级/国家级奖项的情况,应逐项详细列入) 2.3.2.项目运营指标对比 2.3.3.项目运营成功点分析 2.3.4.项目运营不足点分析 2.3.5.项目运营不足点分析 2.4.提升建议 3.项目研发后评估(设计管理部门主导编制,营销/工程/前期参 与) 3.1.项目定位回顾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和方法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和方法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附件5 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增强生物质燃烧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适用范围 1.2.1 本指南明确了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 1.2.2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生物质锅炉、户用生物质炉具、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秸秆露天焚烧等生物质燃烧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工作。 1.2.3 本指南涉及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 2)、氮氧化物(NO x )、氨气(NH 3)、一氧化碳(CO )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 )、可吸入颗粒物(PM 10)、细颗粒物()。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生物质燃烧:包括锅炉、炉具等使用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材料的燃烧过程,以及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秸秆露天焚烧等。 生物质锅炉:以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 户用生物质炉具:以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为燃料、具有炊事或采暖功能的户用炉具。

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自行评估报告

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自行评估报告

————————————————————————————————作者: ————————————————————————————————日期: ?

所属行业:热力生产和供应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自行评估报告 ******** 201*年*月*日 ?目录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目的及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评估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法律依据?0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和控制指标 (2) 三、企业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企业基本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企业排污许可证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2015年以来公众投诉、环保部门行政处罚及执行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信息公开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主要设备和生产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主要污染源及环保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废气....................................................................................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废水....................................................................................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噪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在线监控设施安装、联网及运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污染物达标排放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监测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监测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污染物排放总量达标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评估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节能评估报告范本(参考)

节能评估报告范本(参考) 前言 主要说明节能评估项目的背景及任务的由来,项目前期工作委托和进展情况,立项批文时间和文号等。 概述评估工作及报告编写简况。 1总论 1.1评估依据 1.1.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申请报告 1.1.2评估报告编制委托书 1.1.3项目的相关批复文件等 1.2评估范围和内容 1.3评估遵循的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 1.4评估程序 2项目所在地概况 2.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2.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2.3相关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等 2.4能源供应状况和能源消费结构 3建设项目概况 3.1建设单位概况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工程建设方案

建设背景、内容、规模;产品及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辅助设施和附属工徎;能源利用方案等。 3.4建设项目能源利用状况 3.4.1能源利用状况概述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分析(建设期和运营期);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对各类能源的消耗情况,是否符合节约能源的相关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是否考虑了优化用能结构等(方案比选)。 3.4.2能源指标及分析 主要包括分品种实物能耗总量、综合能耗总量、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以及按单一能源品种考核的实物单耗、主要工序(工艺)单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主要工序(工艺)单耗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比分析等。 3.4.3主要生产工艺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工程总图布置方案 2)主要生产工艺系统 3)主要耗能设备 3.4.4辅助生产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动力(热力)工程 2)供电照明 3)通风空调系统 4)给排水系统

项目后评价报告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GB标准)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在项目中犯错误是正常的,但是犯同样的错误则是不可原谅的。因此,我们应该善于在项目中总结、在实践中总结。在项目结束的时候,所有的成员汇集在一起,回顾一下项目的过程,总结出错误,找到解决的办法,总结出经验,将这些经验复用到下一个项目中。具体表现为: 1、通过项目分析、总结和会审,对项目工作进行评价,使项目组的经验成为机构过程资产,并促进软件过程的 不断改进。 2、通过技术归档,为公司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依据,不断增加公司的技术积累。 3、通过技术交接,为做好产品进入市场后所必需的产品维护和客户服务做好必要的准备。 4、通过产品会签和发布,确保公司向用户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软件产品 1.2 解决公司级问题 1、丰富公司资产库; 2、产品投入正常使用,减小公司应承担的售后服务压力; 3、建立与用户的长期合作关系; 4、项目团队及每一个相关人员的绩效评价; 5、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作为无形资产长期积累; 6、项目成果的进一步产品化,已有产品的进一步商品化; 1.3 参考资料 [1] Project Management Concepts,Methods, and Techniques ,J. LeRoy Ward,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ESI International, Arlington, Virginia [2]软件项目开发总结报告书(GB856—88)国家标准 2.实际开发结果 2.1 产品 名称:XXX 网站 存储媒体的形式:光盘 数量:3 份; 产品文档名称: 软件开发文档:《需求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软件测试计划》、《软件测试报告》 项目管理文档:《软件项目计划》、《项目进度报告》、《项目开发总结报告》产品文档:《用户手册》、《演示文件》 2.2 主要功能和性能 建立一个能够实现信息填写、用户自选以及名字含义英文解读与使用频度(中国范围内)分析的板块,使其可以根据顾客的英文名字、性别、年龄、国际、地区、性格特征、爱好、星座等为顾客取一个符合其特点又富有内涵的中文名字。 2.3 进度 (1)细化消费人群需求及板块内功能分类与布局;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和方法

附件5 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 (试行)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增强生物质燃烧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适用范围 1.2.1 本指南明确了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 1.2.2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生物质锅炉、户用生物质炉具、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秸秆露天焚烧等生物质燃烧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工作。 1.2.3 本指南涉及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 2)、氮氧化物(NO x )、氨气(NH 3 )、 一氧化碳(CO)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可吸入颗粒物(PM 10)、细颗粒物(PM 2.5 )。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1.4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生物质燃烧:包括锅炉、炉具等使用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材料的燃烧过程,以及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秸秆露天焚烧等。 生物质锅炉:以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 户用生物质炉具:以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为燃料、具有炊事或采暖功能的户用炉具。 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标准状态下饱和蒸气压较高(标准状态下大于13.33Pa)、沸点较低、分子量小、常温状态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除外)。 ):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 μ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 10 ):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 μm的颗粒物。 细颗粒物(PM 2.5 排放清单:指各种排放源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区域内向大气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量的集合。 活动水平: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以及在界定地区里,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相关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量。 产生系数:指使用污染控制设备或措施前,单位活动水平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量。 排放系数:指使用污染控制设备或措施后,单位活动水平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量;无污染控制措施时,排放系数等于产生系数。 1.5 指导原则 1.5.1 科学实用原则:在确保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同时,增强为污染防治决策服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5.2因地制宜与循序渐进原则:各地根据自身污染特征、基本条件和污染防治目标,结合社会发展水平与技术可行性,科学选择所需数据的获取方法。随着环境信息资料的完备,不断完善和更新源排放清单。 1.6 组织编制单位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清华大学起草编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