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_金莲

合集下载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的论文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的论文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提要:20 世纪七十年代,大多数西方国家出现了空前的财政危机、政府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同时又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西方各国进入了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改革的时代。

在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中,“ 新公共管理”的政府管理模式成为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趋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行政改革;效率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涵义“新公共管理”最早是由胡德于1991年在一篇名为《一种普适代写论文性的公共管理》的文章中提出的。

胡德将20 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纷纷掀起的政府改革运动称作“新公共管理”运动。

胡德将“新公共管理”看作是一种以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评估,以准独立的行政单位为主的分权结构(分散化),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技术、工具,引入市场机制以改善竞争为特征的公共部门管理新途径。

胡德所归纳的新公共管理的七大理论原则都可以为完善公共服务提供思想指导和价值归属。

这七大理论原则包括:1、政府部门内的职业化管理。

2、明确的绩效评估标准。

3、更加强调对结果的控制。

4、政府部门内单位的分散化。

5、在政府部门内引进竞争。

6、强调在政府部门内运用私有工商管理的方法。

7 、强调成本概念。

新公共管理有很多不同的名称,如“管理主义”、“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企业化政府”、“重塑政府”、“后官僚制典范” 、“新公共管理”等,这反映了人们对正在发生的行政改革的不同看法。

尽管如此,他们确实存在着某些共识:“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过程中的效率转变到极大地关注管理结果以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按照波立特在《管理主义和公共服务:盎格鲁和美国的经验》一书中说的,“新公共管理”主义主要是由古典泰勒主义的管理原则所构成,即强调的是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因此“新公共管理”也被称为“新泰勒主义”。

“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关于《“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趋势是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即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

作为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替代物,“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的出现是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的一次重大突破。

这种实践模式尽管远非完善,但在西方公共管理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因而对于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行政体制改革;启示20世纪后期,西方各国相继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西方各国也进入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改革的时代。

这场改革运动被称为“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后官僚制典范”、“企业型政府”等,不同的组织与学者对“新公共管理”有不同的概括和总结。

“新公共管理”起源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后逐步席卷了其他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

综合各国的行政改革,尽管在改革的内容、范围、规模、战略、力度等方面所有不同,但都体现了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即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利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重塑政府,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1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各国政府推进“新公共管理”的做法不尽相同,可是“新公共管理”的内容大体一样。

奥斯本和盖布勒在《重塑政府》一书中,把“新公共管理”概括为十个方面。

目标是建立:(1)掌舵而不是划桨的政府;(2)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政府;(3)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服务中去的竞争性政府;(4)有作为而不循规蹈矩的政府;(5)处处讲究效果的政府;(6)满足顾客需要的政府;(7)廉洁的政府;(8)有远见的政府;(9)注重分权的政府;(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们的论述,“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政府角色定位。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引言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行政管理改革思潮,其核心理念是市场化和经济效益导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行政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因此,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经验和启示,对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市场化、精细化、绩效导向和顾客导向。

市场化强调行政管理需要有市场竞争机制,精细化强调在行政管理中需要进行细致的分工和专业化操作。

绩效导向强调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考核体系来激励行政机关的工作表现,而顾客导向则强调公共服务的提供应当以满足公众需求为中心。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引入市场机制在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中,可以借鉴新公共管理的市场化原则,引入市场机制。

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系还存在着垄断和行政干预等问题,导致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引入市场机制能够引发竞争,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如建立行政审批市场,通过竞争机制来提高审批效率。

加强绩效管理新公共管理强调绩效导向,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也应当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绩效管理。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明确目标和责任,激励行政机关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同时,通过公开透明的绩效考核结果,提高行政机关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推行精细化管理新公共管理倡导精细化管理,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也应当推行精细化管理。

通过分工和专业化操作,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教育领域可以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负责教师招聘、培训等事务,减轻学校的行政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强调顾客导向新公共管理强调顾客导向,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应当重视公众需求,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建立反馈机制,听取公众意见,及时调整行政管理举措。

例如,在医疗领域可以推行患者满意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医院进行激励和约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结论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原则对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的异同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_张小明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的异同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_张小明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的异同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_张小明!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2期一、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的相似性1.具有共同的适应性。

它们都是适应各个时期的社会发展对公共行政的需要。

新公共管理起源并适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福利国家所面临的财政压力,“由于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的不满”,传统的政府行政已经失效,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以企业家精神和西方新右派经济学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就应运而生。

新公共服务缘起于对现今居于支配地位的管理主义模型的批判,针对政府再造浪潮中所隐匿的管理主义过分发展的危机,人们开始致力于寻找行政价值与公共精神(公平、正义、代表)等相融合的道路,试图校正管理主义的价值向度。

新公共服务模式以当代民主治理的先驱理论为规范基础,从公民权利、社会资本、公共对话三个维度树立了检验公共行政发展的标尺,构建起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概念框架,以适应21世纪政府、公民、社会共同治理模式的需要。

2.管理主体的多元性。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都强调主体的多元化。

由于社会公共事务纷繁复杂,多样性不断增加,政府面临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困扰,仅仅依靠政府难以达到管理的“善治”。

所以它们都主张公共管理的主体多元化。

它们认为,公共管理是一种以公共权力的机关为核心并有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大众参与的,采用公共政策和市场竞争等手段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公共实践活动;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并非限于政府一家,社会上大量的中介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志愿者组织、慈善机构乃至于公民,都可能成为公共管理中的主体。

3.管理手段的多样性。

在传统公共行政条件下,人们基本上将政府的行动视为执行政府单方意志,实施政府权威的过程,采用与科层制相符的层级管理。

这样,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就集中在传统的强制性工具,政府治理不是政府与政策标的群体(targetgroups)和服务对象之间的一种博弈策略,而是政府运用权力,对社会实施强制性的管理过程。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再造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再造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再造的启示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及其间产生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各个国家的政府改革有很大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学内容,在各方面尚存在着较大的开发潜力。

因此,系统总结“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内容,与我国行政改革相结合而分析,对我国的政府再造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标签: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西兰、英、美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福利国家”制度带来的困境,进行了“重塑政府运动”、“企业型政府”、“国家市场化”等一系列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的政府改革。

这些改革运动是在对传统公共行政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管理体系中,以提高公共管理的经济效率和效益,解决政府面临的财政、管理和信任危机。

澳大利亚学者欧文·E·休斯在将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统称为“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

①这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实施行政改革的代名词。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再造的内涵(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由于新公共管理在各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故不同的学者对其内涵的表述也各有千秋,以下列举的是国内外较具代表性的论述。

——胡德的观点英国学者胡德在担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的就职演说中将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归纳为:1.向职业化管理的转变;2.标准与绩效测量;3.产出控制;4.单位的分散;5.竞争;6.私人管理部门的风格;7.纪律与节约。

——奥斯本和盖伯勒的十大原则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伯勒在1992年发表的《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一书中描述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应具有以下十大基本原则: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3.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4.有使命感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5.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6.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7.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8.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完整版)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完整版)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论文联盟*编辑。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各国纷纷进行新公共管理运动,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我国现行政府管理体制问题重重,我国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指导,借鉴西方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国情,给了我们诸如加强教育、树立人本理念,建设积极政府;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建设责任政府等几点启示,对我国政府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运动政府政府改革新公共管理是70年代末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一、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理念有:以市场为取向,重塑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这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最重要的核心理念。

市场遵循价值规律。

以市场看待政府运作,则公众如顾客,政府为厂商。

政府行政,应奉行顾客至上准则。

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管治行政而是服务行政。

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要采取授权或分权的方式来调动基层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像法国、美国还注意下放过分集中的中央权力,扩大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这些都反映了西方行政管理的分权化趋势。

新公共管理研究兼论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研究兼论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研究兼论其对我国 行政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研究及其对我国行政 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 论。该理论强调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手段和竞争机制引入公共部门,以提升 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我国在行政改革中也正 在逐步引入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的提升。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由于经济滞胀、 财政危机、社会福利制度滞后等原因,美国政府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在此背 景下,新公共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主张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市场机制,对 公共部门进行改革。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传统公共部门存 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降低行政成本,提 高行政效率。具体方法包括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推行电子政务等。
4、社会公平:尽管新公共管理强调效率和质量,但我国在引进新公共管理 方法时,不能忽视社会公平和公正。应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基层服务等方 式社会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和公正。
四、总结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的治 理能力和效率,还可以推动我国政府角色的转型和社会创新。然而,我们在引进 新公共管理方法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其可能带来的问题和不足,时刻社会公平和 公正。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行政改革,我们建议:
(2)促进政府转型有限:新公共管理在促进政府转型方面作用有限,因为 它更多地于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而忽视了政府角色的转变。
三、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改革 的启示
1、强化政府治理能力:新公共管理可以强化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提高行 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通过引入绩效管理、公共服务外包等措施,可以使政 府更高效地提供公共服务,提高社会满意度。

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之启示

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之启示

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之启示一、本文概述二、新公共服务理论概述三、我国公共服务现状分析四、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启示五、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实践探索六、结论与展望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服务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改进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

其核心思想强调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民主性和公民参与,这与我国当前公共服务改革的方向高度契合。

通过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新公共服务理论提醒我们,公共服务应以公民为中心,而不是简单地以经济效率或政治目标为导向。

这意味着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公民的需求和意愿,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公平性。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共服务的民主性,即公民应有权参与公共服务的决策和监督过程。

这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来说,意味着需要进一步完善民主参与机制,让公民能够更直接地参与到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改进中来。

新公共服务理论还提醒我们,公共服务提供者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公共利益为最高追求。

这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来说,意味着需要加强对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展望未来,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民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需要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公共服务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工具。

因此,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和应用新公共服务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完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为公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和公平的公共服务。

还应加强对公民参与机制和公共服务提供者培训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公民参与度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专业素养,共同推动我国公共服务改革向更高水平迈进。

“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1. 引言公共管理是指在政府和公共组织中有效地管理公共资源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管理方式。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实践模式,强调市场机制、效率、公众参与和绩效评估,对传统的行政体制进行了重要的改革。

本文将介绍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探讨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2.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新公共管理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行政改革思潮,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相比,新公共管理强调效率、市场导向、公众参与和绩效评估。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 - 管理者与公民的关系变化: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中,政府官员被视为权威的决策者,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公民应当参与决策和监督政府行为。

- 市场机制应用于公共领域:新公共管理认为市场机制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在公共领域中引入市场机制是一种重要的改革措施。

- 强调绩效评估:新公共管理关注结果导向和绩效评估,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评估公共部门的绩效,并进行激励和奖励。

3.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可以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经验,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推动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提升。

3.1 强化公众参与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公民应当参与决策和监督政府行为。

我国政府在立法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并建立有效的公民参与机制,使公民能够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增强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2 引入市场机制在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运作,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正性。

可以通过招标、竞争性拍卖等方式引入市场竞争,减少政府干预,增加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

3.3 加强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在公共部门中,应当建立明确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公共机构和公务员进行绩效考核,激励先进、惩罚不良。

同时,要注重对绩效评估结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让公众能够了解和监督政府的绩效。

谈“新公共管理”对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启示

谈“新公共管理”对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启示

谈“新公共管理”对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启示摘要:“新公共管理”作为范式的出现是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我国公共管理中的诸多弊病制约着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推进。

”新公共管理”的取向及模式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深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借鉴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作为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管理模式的“新公共管理”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一种全面清算和否定,反映了公共管理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开展、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是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在政府施政过程中的逐步体现。

目前,借鉴新公共管理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改革的深化,对我国公共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

一、何为“新公共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兴起,并很快波及世界。

“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更是将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称为“‘一个哥白尼革命’的转折点”[1]。

本文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包括这些内容:注重政府的政策职能和管理职能的分离,注重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引入公共部门,营造“顾客导向”的行政文化,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如果将其看作一种范式,这种范式可以归纳为:私营企业的管理手段是外在表现形式,市场化是主要导向,管理主义是主要内容,效率是基本目标。

二、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现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过多次公共管理改革。

虽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政府组织机构逐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

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福利国家”制度带来的困境,都实行了政府改造运动。

虽然这一改革浪潮在各国的名称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将私营企业管理的一整套原理和技术运用于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

它对以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采取了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要求建立与以往不同的公共行政模式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共管理组织。

虽然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条件,但是其独特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对世界任何国家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本文试图在对西方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和特征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挖掘可供当前我国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借鉴的经验。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内涵及实质“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国际性的思潮和运动,它起源于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并迅速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意味着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范式的转变。

有如休斯(O Hughes)在《公共行政与管理》一书中所说:“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管理已发生了转变,曾经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的那种刻板(僵化)、层级官僚体制形式逐步转变为一种灵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形式。

后者并不是一种改革事务或管理方式的微小变化,而是政府作用以及政府与公民社会关系的一种深刻变化。

传统的公共行政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已受到怀疑。

新公共管理的采纳意味着公共部门管理领域中新范式的出现。

”总体而言,新公共管理具有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特征。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如果说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和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其理论支点的话,那么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首先,新公共管理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如从“理性人”(人的行动都是为追求自身的利益,都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利益)的假设中获得政府绩效管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和交易成本理论中获得政府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益的依据;从成本―效益对比分析中获得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等。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启示摘要:从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而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

几十年来,我国行政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重大进展,西方的改革则使支配了20世纪大部分时间的以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以及西方的成功经验,以期从中寻找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借鉴意义的观点,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公共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深化我国政府改革。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西方国家行政改革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的产生是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理论危机以及现实实践过程中的挑战双重合力所导致的结果。

他们贯彻“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的经济学理论假设,认为市场可以取代政治或行政成为管治社会的主导机制,只有将“经济效率”奉为最高标准,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应用交易费用分析来节约交易成本,使代理成本最小化,才能使众多自利的个体走到一起,增加社会福祉,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当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位置。

其主要思想为:(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8)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

二、我国政府行政改革存在的部分问题和缺陷1、行政改革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和缺陷我国政府在干预选择失当,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过多过细,公共产品生产的比重过大;对各种政策工具选择及搭配不适当,过多地运用行政指令性手段干预市场内部运行秩序,结果非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最新 浅谈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精品

最新 浅谈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精品

浅谈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组织组成的管理体系,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改革启示的,欢迎阅读查看。

【摘要】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开创了公共管理的新视角,该理论倡导的管理主体多元化,把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门,在公共部门引入竞争机制等新观点对于我国公共管理有诸多借鉴意义。

文章通过总结新公共管理理论,结合我国政府网站评估实际,提出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政府改革;政府网站;绩效评估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上世纪西方国家发生的三大危机——权威危机、财政危机和管理危机促使西方发达国家实行政府改革,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重塑政府运动”、“企业型政府”、“政府新模式”、“市场化政府”、“代理政府”、“国家市场化”、“国家中空化”等,只是对这场改革的不同称谓。

“新公共管理”实践催生出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理论新范式——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理论和管理论。

前者包括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后者主要指一般管理。

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理论发展方向亦有所不同。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弗里德曼和哈耶克的“小政府理论”;哈默和钱皮则发展出“流程再造”理论,主要针对官僚制,强调对官僚制进行重新改造和超越;霍哲则把政府绩效作为切入点,提出把绩效评估作为改进绩效的一种管理工具;奥斯本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理论,在其著作《改革政府》中提出了政府改革的十大原则。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即强调服务提供者应对他们的顾客负责,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断进行革新,寻求减少成本和增进质量的方法,聆听顾客的呼声,授权顾客做出选择,把资源放在顾客手里让他们挑选。

新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虽然不同,但其本质却是相同或相似的,都认为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

【最新精选】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

【最新精选】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1】【摘要】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福利国家”带来的困境,进行了持续的改革,在这过程中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吸收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同时又将私营企业的管理方式、技术和方法应用于政府管理,以解决政府行政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它以经济学为基础,以政府市场的协调为核心。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相比,它在研究范围、方法、理论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创新之处。

它的理论及实践对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也在不断改革之中,但是在我国政府改革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

虽然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西方国家为了政府改革兴起的,但同样对我国的政府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要我们能够积极的借鉴其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一定会给我国的政府改革提供许多卓有成效的建议。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西方国家政府改革【Abstract】Nineteen eighties,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order to get rid of" welfare state" in trouble, for the reform,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o absorb fifty or sixty of public choice theory and new latitudinarian economics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vat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method used in government management,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to resolve the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t is based on the economics, with the government as the core market coordination.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the tradi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 is compared, in its research scope, method, theory basis, there are a lot of innovation.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stern countries' administrative reform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Compared with western countrie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also is in ceaseless reform, but in the government reform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lthough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 in western countries is rising to the government reform, but also for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s long as we can adopt the suitabl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place,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will give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provides a number of very fruitful suggestions.【Key words】New public management; Western countries;Government reform一、导论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一系列的政府危机,包括财政危机,管治危机,信用危机等等。

政府改革新公共管理理念启发

政府改革新公共管理理念启发

政府改革新公共管理理念启发新公共管理”理论介绍“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涵盖如下内容:第一,政府的管理职能在于“掌舵而非划桨”。

传统公共管理理论中,政府管理的职能中负责“划桨”的成分多过“掌舵”,政府被困在具体的事务中难以自拔,甚至有时候政府既在“划桨”也在“掌舵”。

“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出政府管理的职能是负责“掌舵”而非“划桨”,“新公共管理”提倡“政府公共政策化”,目的在于让政府从具体的管理事务中摆脱出来,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部门存在的效率低下、冗员过多、官僚主义等历史遗留问题和顽疾。

第二,管理方式应注入企业化管理方式。

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中,政府部分因处于垄断地位,各个公共服务部门危机意识、效率意识不强,政府在管理中也存在重投入轻产出的状况,因此政府公共管理的效率一直比较低下,质量也不高。

再加上在人事管理上,政府公共服务部门一直采取的是终身任职制,工作人员缺少危机感的同时也缺少了积极性,不利于政府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应打破政府部门的垄断,在各公共服务部门中采用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等,对其提供的服务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改变过去只管投入,不重产出的现状;在人事管理上也应效仿企业,摒弃终身任职制,改为采用灵活的合同雇佣机制和绩效工资制,从而提高效益。

第三,行政文化应提倡“顾客导向”。

传统公共管理理论中,行政文化上以自己为主,以服务对象为辅,提供的服务不是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的,因此与时代的步伐已经有所脱节,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出,政府服务的对象其实就是政府的“顾客”,政府应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而提供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即以服务对象为导向,只有这样的政府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新公共管理”这一“顾客导向”的理论改变了以往公共行政中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转变为应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成为政府提供服务的“顾客”。

第四,管理上应采用授权或分权方式。

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启示作者:魏衍胜来源:《商》2016年第18期摘要:新公共管理理论出现以及实践之后,各国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各种不同的理论争相出现,犹如雨后春笋一般。

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由以罗伯特·登哈特为代表的行政学者提出的,旨在强调公民在公共行政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公共行政中的政府角色、价值追求和效率观等方面形成了整体性的观点。

[1]新公共服务理论所蕴含的的人本主义、政府的责任和作用、服务意识以及以公民为本的思想理念对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政府来说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公民;服务型政府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基础(一)民主公民权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非常重视民主公民权理论,将民主公民权理论作为自身的重要理论基础,但它实际上是对公民参与权和公共责任的再度复兴。

卢梭认为公民是这样一种人,即非常看重社区利益。

因此,公民通常把民主公民权理论看作是对其所作的许诺,保证其对公共事务的参与。

公民会把公共利益至于最崇高的地位。

[2]民主公民权理论的重要观点,极大的丰富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涵。

(二)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现代社会,社区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使得道德出现问题,人们试图通过社区来找回失去的社会美德。

[3]2、市场化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因此人们就把希望寄托在社区之上,期望通过社区让人们能够有所变化,过去失去的责任感能够通过社区再度回归。

[4]社区具有多面性,所以人们对其关注的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尽管这样,人们仍然拥有一个大体相同的看法,即社区的建立是以个人和集体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协作为基础的,它通过个人和集体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在集体和个人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并且保持个人和集体的一致性。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论文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论文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论文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论文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论文【1】摘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名为新公共管理的政府改革运动。

这场运动,至今方兴未艾,对西方整个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乃至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不无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改革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1、以市场为取向,重塑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这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最重要的核心理念。

市场遵循价值规律。

以市场看待政府运作,则公众如顾客,政府为厂商。

政府行政,应奉行顾客至上准则。

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管治行政”而是“服务行政”。

2、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

新公共管理从公共选择理论中获得依据,认为政府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从而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

“市场不仅在私营部门存在,也在公共部门内部存在。

当市场在公共部门出现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系统,如教育系统、职业训练系统、心理卫生系统。

但它们都是市场,就同金融系统、银行和保健系统一样都是市场。

如果我们把市场导向的思想应用到我们的公用系统上去,我们就能取得伟大的成就。

”于是在新公共管理中,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或“客户”。

“企业家”在新公共管理思想中有其特殊的含义:并不是会做生意的人就是企业家。

企业家把经济资源从生产率和产出较低的地方转移到较高的地方,企业家运用新的形式创造最大限度的生产率和效率。

3、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新公共管理主张在政府管理中广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更多的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服务,以节约成本,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对我国的借鉴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对我国的借鉴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对我国的借鉴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作为当代公共行政的两个主流理论,相对于传统公共行政,彰显了顺应时代发展的先进性。

新公共管理的根本特性是追求效率价值,新公共服务的根本特性是追求公平价值,二者各有其核心理念,各有其发展空间。

我们研究它们之间的同异,并非要用一方否定另一方,而是希望在二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的途径,使它们在当代政府治理与改革中共同发挥作用。

尤其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行政改革,有必要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借鉴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的理论精华来指导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效率是政府工作不可忽视的价值目标,也是衡量行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

(1)由新公共管理理论反思我国政府改革1. 新公共管理认为,市场的力量可以弥补政府的不足,防止公共服务的政府失灵,因此主张用市场的力量改革政府,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在政府、企业与社会之间展开竞争,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但是我国当前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提供基本上全部由政府一家垄断,政府、企业与社会之间无法展开竞争,效率低,质量差。

所以,我国可以尝试采取通过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来改善政府效率的方式,例如以下几种形式:( 1 )在必须由政府承担且不宜由私营部门经营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领域,政府充当“发包人”角色,通过招标形式将其交给私营企业,打破以往由政府独家垄断的局面;( 2 )把能够进行营业性投资、开展市场竞争的公共项目( 如煤气、供电、铁路、电讯、城市交通等) ,通过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交给私营企业经营;(3 )对那些不宜实行市场化经营的领域( 如城市的垃圾处理、社区管理、医疗、教育等) ,则可以与一些私营企业签订承包合同,并予以一定的补助,以达到提高这些公共服务项目的服务水平的目的;( 4 )对那些不宜由私营企业介入的领域( 如邮政、公立学校、医院等) ,主要是引入先进的管理制度,通过改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减少财政投入,促使其社会效益最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研究】一、两种理论对政府理念的界定(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角色的定位新公共管理强调企业家精神,因此,在新公共管理领域,强调给予行政人员如同企业家所拥有的最大范围内的言论和行动的自由。

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新公共管理者的主要特征表现为高效,成本最优和面对市场失灵所作出的积极反应。

新公共管理观点认为政府的责任就是对顾客提供选择,并且通过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功能对顾客所表达的个人偏好作出回应,同时,新公共管理的倡导者认为,责任应从公共的观点转到民营的观点。

具体来看,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角色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和可能性的全貌,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

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把这件事做好。

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划桨型组织机构倾向于不顾任何代价来保住‘他们的’行事之道。

”①因此,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实干”的政府,不是一个“执行”的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治理”并且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

2.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

“市场不仅在私营部门存在,也在公共部门内部存在。

当市场在公共部门出现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系统,如教育系统、职业训练系统和心理卫生系统等。

如果我们把市场导向的思想应用到我们的公用系统上去,我们就能取得伟大的成就。

”②于是在新公共管理中,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或“客户”。

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政府组织是典型的等级分明的集权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政府机构不能对新情况及时作出反应。

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

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

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8.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政府角色的界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产生的治理理论追求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公民参与、责任性、回应性、有效性、法制化等。

而新公共服务则是在以往各种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真正的以公民为本位的政府运作模式。

新公共服务提倡公共利益、公民权利、民主程序、公平和公正、回应性等理念。

它强调“公民优先”,在此基础上明确区分了“顾客满意”和“公民满意”原则,表达了一种对民主价值的全新关注。

正如登哈特强调的:“与新公共管理(它建立在诸如个人利益最大化之类经济观念之上)不同,新公共服务是建立在公共利益观念之上的,是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员为公民服务并确立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之上的。

”③所谓“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这艘轮船掌舵,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观点④: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3.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4.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5.责任并不简单,重视人,而不是重视生产率作者简介:金莲(1977-),女,内蒙古师范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金莲摘要: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是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两种代表性流派,其中新公共管理发展的比较早体系也较完善,但是新公共服务着力于对新公共管理批判也存在较大的合理性,正在引起广泛关注。

本文从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两种理论对政府角色的定位入手,并在评判两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吸收两种理论的精华因子,探讨两种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政府改革金莲: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132··第08期2011年4月企业研究Business researchNo.08APR.20116.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二、对两种理论的评价探悉(一)二者对政府角色定位的肯定价值1.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角色定位的可取之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改革实践的贡献毋庸置疑。

它以全新的改革理念和独特的经济学视角,重新审视了传统公共行政中许多被奉为经典的、不可移易的行政法则,提出了一些颇具创新和启示意义的新观念和新举措,拓宽了公共行政的研究视野和领域,其为改善政府绩效所做的积极的探索和努力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

⑤2.新公共服务对政府角色定位的可取之处新公共服务直接缘起于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与批判。

与新公共管理将关注焦点集中于政府体系自身的改革和完善不同,新公共服务理论集中于对政府与社会、与民众之间关系的宪政主义内涵的重构,主张将公民置于整个治理体系的中心位置,追求公共利益,奉行服务理念,凸显公民社会的公民权利、公民意识、公民身份和公民价值,强调民主对话沟通协商基础上的政府与社区、民众的合作信任和互动共治。

新公共服务则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理论体系。

在新公共服务的价值体系内,不仅公平、正义、代表性、参与等宪政民主价值得到了复兴,而且新公共管理所倡导和追求的效率价值亦得到了尊重和肯定。

新公共服务并不反对新公共管理对效率目标的追求,但主张在工具理性的效率目标之外加入更多的价值考量。

新公共服务则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和批判,并试图在承认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改进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摈弃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企业家政府理论固有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

⑥这对实现公共行政的公平、公正、民主等价值,体现公共行政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两种理论的缺陷1.新公共管理承袭了现代经济学理论的“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公共部门的制度设计,这导致新公共管理势必与民主社会核心价值产生冲突,过分倚重经济和效率价值。

2.新公共服务对民主价值的过分强调,则会出现对经济和效率价值的忽视。

因为新公共服务过分提倡民主价值,会出现低效率,不易操作的困难。

它提出了民主治理、公共利益、公共服务等一系列概念,但没有提出实施这些概念的可行实施对策。

3.尽管新公共管理也强调服务行政,但其强烈的管理主义取向及对市场机制的不当崇拜所导致的公共行政基本价值偏颇,使其更多地是从成本效率的角度来对服务行政加以阐释和实践的。

凸显和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注重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固然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却绝非全部。

三、两种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我们完全可以将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纳入这种多元行政观的思想图谱里。

新公共管理的研究是基于一种管理的视角,而新公共服务关注公民权、公平、正义等民主价值,无疑是一种政治的研究途径,也就是说两者在多元的行政观下是可以共生的。

以美国为例,不难发现其政府执政的精华实为自由、平等、民主与效率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同样也反映在理论发展的历程中。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代表的正是以效率为中心和强调民主价值两种不同的研究途径,这两者之间既存在对立又相互影响,在实践中,他们与法律研究途径一起合成了西方公共行政体制的品格构造与运作方式。

⑦我们应该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基于理性官僚制的合理因素,充分吸收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的优秀因子,既体现效率、又体现民主的新型公共行政管理模式。

(一)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1.转变观念,树立“公共管理”的理念在公共管理模式下,政府和公民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开放式的交流,与公共管理部门一起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公共管理价值所在。

公民从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参与开始,逐步形成对一定范围内公共事务进行权利的组织,以组织化的形式更为有效地参与到更为广泛的公共管理过程中。

从政府方面来说,树立权力公共性理念是当务之急。

政府必须认识到自己所掌握的公共权力是经由公民委托的权力,必须向公民负责,要更多考虑到公民需要,不能考虑提供只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要尽量将决策权下放到利益相关群体上,受公民的监督和制约。

这就要求政府改变仰视型的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扩充信息输入渠道,特别是在透明度方面需要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包括公开政府机构的工作计划、人员管理、政策制定、法律条款、行政预算和公共开支的情况等等,让普通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渠道畅通无阻。

2.引入竞争机制,切实转换政府职能推动政府改革当代西方新公共管理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充分认识市场机制,用市场的力量改造政府,改善政府绩效的有效手段便是引入竞争机制。

只有通过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在政府管理中注入一些市场的因素,用市场的力量来改造政府提高效率,实现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明确其宗旨是为社会(市场、企业和公众)服务,提高效率和质量,使政府体制更灵活。

我们应该在全面清理原有行政职能的基础上,再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政府可以行使这些行政职能,政府也可以通过市场手段,如承包、租赁、委托、代理、招标等将其外包给社会公共部门手里,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

同时,政府利用法律手段对各种非政府部门进行管理。

实行公共产品“用者付费”制度,缩小公共领域范围,扩大私有领域范围。

这样可以减少政府对公共产品的投资,不仅可以精简政府的组织机构,减少财政开支,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形成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物质文化需要,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借鉴新公共管理中的“服务定位”理念,遏止官僚腐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限制政府权力,使政府能够控制其自身是一个永恒的挑战。

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服务定位”的思想改变了原先行政体系的主体中心主义,这种顾客至上理念,是把公众的满意度作为追求的目标和评价的标准,以公共利益为中心,从而使腐败丧失了发生的根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