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理论评析
浅析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容及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
浅析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容及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摘要:新公共管理是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新公共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对我国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启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以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赤字、高失业率为特征的“滞胀”现象,造成了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促使人们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公共管理尤其是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践以及凯恩斯主义加以批判反思,再加之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由此兴起,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理论逐渐被新的公共管理理论所取代。
在70年代末的美国大学中,几乎同时出现了两种明显不同的公共管理途径:一种是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简称为“P途径”;另一种是来自于商学院并受传统公共行政学影响的“商业途径”,简称为“B途径”。
前者主张对公共项目的研究,绩效问题成为研究重点。
后者则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把焦点集中在战略和组织管理上。
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发展,公共管理的P途径和B途径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的新范式。
新公共管理理论运动是追求“三E”(经济、效益、效能)目标的管理改革要运动。
它主张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授权或分权是政府广泛采用的管理方法,政府服务应以顾客、市场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广泛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注重公共服务的效果与质量,实施绩效目标控制,改造公务员制度,创造有事业心和有预见的政府。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思考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特点与评价
第三它主张建立企业式的政府;第四它强调政府的决策和执行职能分开;第 五它主张建立企业式的政府。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特点与评价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缺陷和局限:首先它将公共服务看作 是一种“商品”,忽视了政府的社会责任;其次它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管理中, 但市场机制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领域;第三它强调政府的“掌舵”作用,但忽视 了政府在民主社
它曾有效地推动了西方政府管理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 明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西方社会面临的“滞胀”危机和“福利国 家”政策的失败,英美等国纷纷开展大规模的政府改革,以克服传统公共行政的 弊端。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起源
这场改革浪潮引起了众多公共行政学者的和探讨,他们主张用新的行政价值 观和方法取代传统的行政价值观和方法,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特点与评价
会中的其他作用;第四它主张建立企业式的政府,但企业式政府的弊端也很 明显;第五它将公共服务私有化或半私有化,可能会导致公共服务质量的下降和 公共服务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谢谢观看
第七它强调政府的决策和执行职能分开;第八它主张建立企业式的政府。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特点与评价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公共行政的弊端,为西方国家政府 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的一些优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首先新公共管 理理论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服务质量;其次它注重政府管理的自由化、市 场化和私有化;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起源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起源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采用官僚制组织结构形式,主张“理性经济人”模式,强调 “政治—行政”二分,提倡公共服务“非人格化”和“中立”以及科层式的组织 管理方法等。
【推荐下载】试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评析
[键入文字]
试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评析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新公共管理理论评析。
在当代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中越来越显现出其主导范式的地位。
本文将就新公共管理提出的理论及现实背景、理论观点及内涵、以及该理论的反思进行系统的梳理及评述,以期对该理论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的产生是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理论危机以及现实实践过程中的挑战双重合力所导致的结果。
传统的公共行政是建立在由伍德罗威尔逊提出并由古德诺系统化的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以及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之上的。
两大理论作为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其提出具有跨时代之意义,以此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较之以前的管理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自其产生以来,已逐步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公共行政的基本模式。
但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内在理论缺陷,在其形成后不久就遭到了包括政治学行为主义和人际关系学派的激烈批判。
1。
对新公共管理的评价
对新公共管理的评价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简称NPM)是一种管理理论和实践方法,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效能和透明度。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NPM,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当今公共管理的主流范式。
本文将对NPM进行评价,从不同角度探讨其优点和缺点。
首先,NPM的核心理念是市场化,以市场机制和经济效率为导向。
这一理念使得公共机构在决策时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和资源分配的有效性。
通过将竞争元素引入公共服务领域,NPM激发了公共机构的活力和创新,提高了服务质量。
市场化的管理手段强调激励机制和责任制,激发了公共机构内在驱动力,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升。
其次,NPM以绩效为核心,强调量化目标和绩效评价。
这一特点使得公共机构更加注重数据和事实,从而提高了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NPM可以评估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为政策调整提供参考。
这种量化和评价的手段有效地推动了公共机构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
然而,NPM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限制。
首先,市场化导向带来了利润最大化的倾向,可能使得公共服务过度商业化,忽略了一部分弱势群体的需求。
公共服务的本质是为民众提供基本需求,而非简单的货物或服务交换。
因此,需要在市场机制和公益理念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其次,过分强调绩效评价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过于注重客观指标和数字化评价,容易忽略一些难以量化的因素,例如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绩效评价可能过于依赖量化数据,忽视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社会影响。
因此,需要在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上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此外,NPM也未能解决公共部门治理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公共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涉及到公共权力的行使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NPM的理念和方法相对单一,无法全面考虑公共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因此,在推行NPM的同时,需要注重公共部门的政治性、社会性和人文关怀。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分析● 李洋柴中达新公共管理的出现被称为行政管理范式的转换。
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它涉及到以往的公共行政领域所未涉及的大量专题,如公共物品、外部性、公共服务供给、理性人、交换范式、制度选择、政府失败、自给型公共组织等,成为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导理论。
第一,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通过“政府公共政策化”将政府从管理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解决机构臃肿、预算超支、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与腐败盛行的顽症。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策组织与规制组织的职能是负责“掌舵”,而服务提供组织与服从型组织的职能是“划桨”。
这样做可以自然而然地达到消肿减肥的目的,减少开支、提高效率。
第二,将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引入公共部门。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服务理念都可以为公共部门所用。
应该打破政府部门的垄断,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将公共服务承包出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对产出和结果高度重视,而不是只管投入,不重产出;人事管理上实现灵活的合同雇佣机制和绩效工资制,而不是终身任职。
第三,营造“顾客导向”的行政文化。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政府服务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服务质量的提高。
于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
第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以授权、分权的办法来对外界变化迅速做出反应。
与集权的机构相比,授权或分权的机构有更多优点,比集权的机构有多得多的灵活性;对于新情况和顾客需求的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比集权的机构更有效率;比集权的机构更具创新精神;能够比集权的机构产生更强的责任感、更高的生产率。
第五,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对当前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评述和反思
对当前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评述和反思摘要: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兴起的政府改革理论及运动,是公共管理领域一场新的革命,对各国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理论所倡导的管理主体多元化,把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门,在公共部门引入竞争机制等新观点对于我国公共管理有诸多借鉴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体制的更新,传统的官僚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
政府机构膨胀,效率低下,财政危机严重,公众对政府逐渐失去信心。
对此,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西方各国的公共行政开始进行改革。
尽管各国改革的性质、程度与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具有共同的目标,并发展起来一个共同的议程,即“新公共管理”,对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成效;反思;(一)新公共管理的内涵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西方各国发动了一场政府改革运动,即新公共管理运动。
从撒切尔政府的“私有化”运动开始,接着是克林顿政府的“重塑政府”运动。
随后,陆陆续续40多个国家推出了政府改革的战略。
新公共管理成为西方公共行政领域的时代潮流。
各国政府推进新公共管理的做法各不相同,可是新公共管理的内容大体一样。
奥斯本和盖布勒在《重塑政府》一书中,把新公共管理概括为十个方面。
目标是建立:(1)掌舵而不是划桨的政府;(2)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政府;(3)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服务中去的竞争性政府;(4)有作为而不循规蹈矩的政府;(5)处处讲究效果的政府;(6)满足顾客需要的政府;(7)廉洁的政府;(8)有远见的政府;(9)注重分权的政府;(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们的论述,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定位政府角色。
新公共管理倾向于把决策制定(掌舵)和决策执行(划桨)分离的体制。
为了实现两者分离,新公共管理主张通过民营化等形式,把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交由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承担。
而政府主要集中于掌舵性职能,如拟订政策、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监督合同执行等,引导它们为实现公共利益的崇高目标服务。
新公共管理理论概述及对其的评价(期末论文)
新公共管理理论概述及对其的评价公共管理学院:潘文阁学号:201103010490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传统的以“官僚制”为代表的公共管理理论逐渐暴露出其固有的弊病,政府管理领域的变革已势在必行。
构建一个更具民主、弹性、高效、责任的行政管理体系以有效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水平是更好适应时代挑战和成功驾驭变革浪潮的首要条件。
我国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病和不足,如何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及运动的影响下解决这些弊病和不足,以推进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型,成为我国政府公共管理者和广大学者的当务之急。
因此,如何适应推进政府管理的变革已是摆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面前的突出问题。
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为了应对新时代发展的挑战和要求,以英国、美国、新西兰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以新公共管理为标志性旗号的行政改革运动,这股新生的理论思潮和改革运动从西方发源并逐步席卷到整个世界,近年来深刻影响到了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成为它们行政革新的主导性思想之一。
到目前为止,新公共管理并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概念,它主张在弹性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商业管理主义的各种理论、技术、方法对公共部门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再造,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看,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政府治理理论,又指一种不同于传统官僚制的新型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进行的政府改革运动。
新公共管理是为应对近年来的外部环境变迁和政府治理危机而生成的,它在继承和发展管理主义传统的同时吸纳了一些新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并受到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的牵引,在理论上以一系列新的主张和策略表达了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基本理论的取向,在实际操作上希望通过政府再造活动以构建一个非官僚制或后官僚制政府。
新公共管理理论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评价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体制的更新,传统的官僚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
政府机构膨胀,效率低下,财政危机严重,公众对政府逐渐失去信心。
对此,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西方各国的公共行政开始进行改革。
尽管各国改革的性质、程度与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具有共同的目标,并发展起来一个共同的议程,即“新公共管理”,对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新公共管理的创新从撒切尔政府的“私有化”运动开始,接着是克林顿政府的“重塑政府”运动。
随后,陆陆续续40多个国家推出了政府改革的战略。
新公共管理成为西方公共行政领域的时代潮流。
与传统行政学相比,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第一,新公共管理为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奠定了更广泛、坚实的理论基础。
“新公共管理”学者把眼光有政治学转向经济学以及工商管理学。
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模糊理论相比,经济学提供了精确性、语言和经验主义,并以人们的行动动机作为出发点。
第二,新公共管理开阔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视野,具有一系列主题创新。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注重的是对政府内部事务的研究,忽视了对其他公共组织的研究。
“新公共管理理论”将研究对象扩展到立法司法机关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组织上,注重公共组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出现了大量的新的主题,并对传统行政学设计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解释。
第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建立起一个更加全面、综合的知识框架。
“新公共管理理论”突破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界限,把当代西方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政策科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融合进公共部门管理的研究之中,汇集了来自当代的科学技术,因而是一个更广泛、综合的知识框架。
第四,新公共管理提供了一种当代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
政府促进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把控制权授权给公民,衡量各部门的绩效结果,服务对象界定为顾客,让其有所选择,下放权力积极采取参与式的管理,药市场机制而不是官僚主义机制等。
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评析
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评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公共行政学的不断发展,新公共管理理论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
本文旨在全面而深入地评析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方法论,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
我们将简要介绍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阐述其核心理念和主要特点。
然后,我们将重点分析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方法论,包括其研究方法、分析框架和理论构建等方面。
我们将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方法论进行评价和反思,探讨其优点和局限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方法论,从而更好地应用该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概述新公共管理理论(New Public Management, NPM)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掀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的理论基础。
该理论主张借鉴和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共管理的职业化、专业化,提倡管理过程中的灵活性和效率性,并对传统的官僚制结构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一是强调以顾客为导向,将公民视为消费者,认为政府应满足公民的需求并争取他们的支持;二是重视管理效率,主张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绩效管理、成本核算等,以提高公共部门的运行效率;三是倡导在公共部门内部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检验和竞争来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四是重视结果导向,强调对管理结果和绩效的评估和反馈,以结果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流程。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出现,反映了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变,即从传统的以过程为导向的官僚制管理模式向以结果为导向的市场化、灵活化管理模式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影响了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也深刻地改变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使公民参与、公民满意度等概念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议题。
新公共管理理论评析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 rd d s y dr ui s T aeI ut n s n r
2 1 年 第 l 期 01 4
新 公 共 管理 理 论 评 析
杜 建 卿
( 央民族 大学管理 学院 , 京 108) 中 北 0 0 1
自其 产 生 以来 , 逐 步 成 为 世 界 上 绝 大 多 数 国家 公 共 行 政 已 的 基 本 模 式 。 但 由 于 其 本 身 存 在 的 内 在 理 论 缺 陷 , 其 形 在 成 后 不 久 就 遭 到 了包 括 政 治 学 行 为 主 义 和 人 际 关 系 学 派 的 激烈批判 。 对 政 治 一 行 政 二 分 法 理 论 的 批 评 主 要 集 中 在 其 二 分 理 论 在 实 践 中 的 不 可 行 。 行 政 学 者 罗 伯 特 ・ 尔 和 沃 尔 多 都 达 曾 指 出 , 尔 逊 提 出 的 “ 治 与 行 政 二 分 ” 际 上 是 做 不 到 威 政 实 把握 。 的, 传统 行政模式 的不切实 际之 处就 在于 , 治与行 政 必然 政 1 新 公 共 管 理 提 出 的 理 论 及 现 实 背 景 是 相 互 关 联 的 , 个 不 含 任 何 价 值 判 断 的 公 共 行 政 只 是 一 一 面 官 理 学 新 公 共 管 理 作 为 一 种 新 的 管 理 模 式 , 的 产 生 是 传 统 个 神 话 而 已 。 此 外 , 对 于 韦 伯 的 “ 僚 制 ” 论 , 者 们 也 它 由 不 组 行 政 管 理 模 式 的 理 论 危 机 以 及 现 实 实 践 过 程 中 的 挑 战 双 重 认 为 , 于 官 僚 制 的 理 性 形 式 、 透 明 性 、 织 僵 化 以 及 等 合 力 所 导 致 的结 果 。 级 制的特点 , 得 它不 可 避 免地 会 与 民主 制发 生 冲 突。 同 使 以这 种 程 式 化 、 定 化 的 方 式 应 对 丰 富 而 不 规 则 世 界 , 固 传 统 的 公 共 行 政 是 建 立 在 由 伍 德 罗 ・威 尔 逊 提 出并 由 时, 古 德 诺 系 统 化 的 “ 治 与 行 政 二 分 ” 论 以 及 由 马 克 斯 ・韦 必 然 导 致 了各 种 现 实 的 冲 突 与压 力 。 政 理 伯 提 出 的 “ 僚 制 ” 论 之 上 的 。 两 大 理 论 作 为 传 统 公 共 行 官 理 而在这一 理论 基 础本 身 存 在缺 陷 而招 致 批评 的 同 时 , 政 的理 论 基 础 , 提 出 具 有 跨 时 代 之 意 义 , 此 理 论 为 基 础 经 济 和 社 会 领 域 出 现 了 一 些 新 的 变 化 及 特 点 , 对 传 统 公 其 以 这 的 传 统 公 共 行 政 模 式 较 之 以 前 的 管 理 是 一 个 重 大 的 进 步 , 共 新 政 构 成 了 新 的 挑 战
新公共管理理论评析
展进 行分 析 。新公 共 管理 理论 产 生 于传 统 公 共 管理 制是 一 种 绝 对 理 性 的管 理 制 度 , 其 不 透 明性 和僵 化 已 经 不 适 应 当前 的 公 共 管 理 实 践 的 要 求 。 模 式 出 现理 论 危 机 和 现 实 实践 挑 战 的大 背 景 下 , 是 的 特 点 ,
“ 与行 政二 分 ” 的理 论 观 点 进行 批 判 , 认 为古 德 诺 将 也 被称 之 为“ 看 不见 的手 ” 。
新 公 共管 理 理 论 评 析
口 刘 静
( 东莞理工 学院,广东 东莞 5 2 3 8 0 8 )
摘要 :新公 共管理理论是 当前不 断成 长的一种 新 的管理理论 。新公共 管理理 论强调 效率 至上 , 坚持 用 市场的方 式调节
公共行政 管理部 门当中的一些具体的行政行 为 , 而这样 的方式也 有助 于公共行 政部 门重视效 率、 重视 绩 效, 不 断地提 高 自身 的管理水平 。因此 , 对新公共 管理理论 的基本 理论和 内涵进行探究 , 有助于帮助公 共行政部 门更进一步地优 化 自身的管理体
层 级 制 度 理 论 的发 展 , 逐 渐 形 成 相 对 独 立 的学 科 体
不过 , 针对 传统 公共 管理 理 论 的缺 陷 进行 批 判 ,
系 。古德诺 和韦 伯 提 出 的公 共 管 理 理论 , 是 对 传 统 并 不 是 新 公 共 管 理理 论 的全 部 基础 , 事 实 上是 因为 才 触 发 了公 共 管 理 公共管理理论起到奠基作用 , 大 部 分 国家在 形 成 公 在 行 政 管 理 领 域 出现 的新 问 题 , 共 行 政管 理 系统 时 , 都 有参 考 传统 公 共 管 理学 理 论 , 理 论 的 自我 改革 机制 。其 主要 的现 实背 景 条 件包 括 并 且 也取 得 一 定 成 效 。但 随着 社 会 生 产 力 发 展 , 传 以下 方面 : 第 一方 面 , 二 战之后 的新 经 济理 论 出 现 与变 革 。 统 的公 共 管 理 理 论 面 对更 多挑 战 , 特 别是 世 界 发 展 的新 格局 决定 了 国家 的公共 行 政体 制 不 能 停 留 在传 在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之 后 , 西 方 各 个 发 达 国家 都 出现 在 政 府 统 的制度 下 , 而是要 有所 改 革 和 突破 , 这 也 是新 公 共 政 府调 控失 灵 的状 况 。公 共 选 择理 论 认 为 ,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评价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评价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自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各国掀起了汹涌澎湃的行政改革流潮,它既是对数十年来行政管理实践的检讨和反思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新时代、新环境的自觉适应过程。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对世界各国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对于任何理论,我相信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即便是希特勒他能有办法将他的想法上升到国家意志并鼓动了一个国家的人民,那么想必还是有可借鉴意义,而且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倘若今天执党的是他,那么这些非法西斯理论是不是也已列为禁书了。
所以对于新公共管理,我认为批判地吸收才是关键。
一、新公共管理的成就(一)与传统的行政学相比,新公共管理具有一定的范式创新,这主要变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新公共管理为公共管理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奠定了更广泛的坚实基础;2、新公共管理开拓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视野,具有一系列的主题创新;3、新公共管理建立起一个更加全面、综合的知识框架;4、新公共管理当代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
(二)新公共管理表现出了防止行政权力滥用的趋向:1、新公共管理的服务定位将导致特权的消失和特权意识的弱化;2、新公共管理的顾客至上改变了原先行政体系的主体中心主义,这种主体的边缘化使腐败丧失了发生的根据;3、新公共管理由于实行了公共服务的共开竞标,将增加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使不透明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机会最小化。
总之,新公共管理已经显示出了这样的趋势,即建立起一种以公共利益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此外,新公共管理还利图从根本上解决管理行政公平与效率的不可兼得的矛盾。
新公共管理理论评析
新公共管理理论评析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
旨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全面、客观的梳理。
标签:新公共管理;理论及现实背景;理论内涵;理论反思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在当代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中越来越显现出其主导范式的地位。
本文将就新公共管理提出的理论及现实背景、理论观点及内涵、以及该理论的反思进行系统的梳理及评述,以期对该理论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1 新公共管理提出的理论及现实背景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的产生是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理论危机以及现实实践过程中的挑战双重合力所导致的结果。
传统的公共行政是建立在由伍德罗·威尔逊提出并由古德诺系统化的“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以及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之上的。
两大理论作为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其提出具有跨时代之意义,以此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较之以前的管理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自其产生以来,已逐步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公共行政的基本模式。
但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内在理论缺陷,在其形成后不久就遭到了包括政治学行为主义和人际关系学派的激烈批判。
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二分理论在实践中的不可行。
行政学者罗伯特·达尔和沃尔多都曾指出,威尔逊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传统行政模式的不切实际之处就在于,政治与行政必然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不含任何价值判断的公共行政只是一个神话而已。
此外,面对于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学者们也认为,由于官僚制的理性形式、不透明性、组织僵化以及等级制的特点,使得它不可避免地会与民主制发生冲突。
同时,以这种程式化、固定化的方式应对丰富而不规则世界,必然导致了各种现实的冲突与压力。
浅析新公共管理模式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浅析新公共管理模式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分析新公共管理模式是一种对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进行的理论体系,它强调市场化、权责明确和绩效导向的管理方式。
本文将对新公共管理模式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新公共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改变政府的行政管理方式。
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强调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化的方法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注重权责明确,明确政府行为的权力边界和责任范围,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和责任性;三是强调绩效导向,通过制定绩效指标和奖惩机制,激励政府部门提高工作绩效。
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分析上,新公共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管理问题。
首先,新公共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
在当前中国的行政管理中,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着效率低下、决策滞后等问题,而新公共管理模式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绩效的导向,可以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益。
其次,新公共管理模式能够强调权责明确。
在当前中国,政府行政权力过大,责任模糊,不仅容易导致腐败和滥用职权,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的现象。
而新公共管理模式通过明确政府的权责边界,可以提高政府的行政透明度和责任性,减少腐败和滥用职权的现象。
最后,新公共管理模式能够强调绩效导向。
在当前中国,政府部门普遍存在工作绩效不高的问题,缺乏对绩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而新公共管理模式通过制定绩效指标和奖惩机制,能够激励政府部门提高工作绩效,增加政府部门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感,推动政府行政管理的和创新。
然而,新公共管理模式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新公共管理模式注重市场化和竞争机制,但在当前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可能导致新公共管理模式的执行效果不理想。
其次,新公共管理模式强调绩效导向,但在中国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很难实现真正的绩效激励。
【推荐下载】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启示分析
[键入文字]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启示分析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启示,结合我国公共管理实际,提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公共管理的一起启示。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西方各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
这场运动对西方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不强调集权、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重新调整国家、社会、市场三者的关系。
而关键也是最具有质感的口号是用企业家精神的政府来代替受同志结构羁绊的官僚政府,以企业家精神的政府腿功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们的论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以下主要观点:
1。
浅谈新公共管理理论
浅谈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催生了不同于传统公共行理论的理论新范式,即新公共管理理论。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概述新公共管理理论从现代经济学中汲取诸多理论依据,如理性人的假定、公共选择、交易成本、成本效益分析等.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人力**开发等,完全可以运用到府部门的管理中.ﻭ30多年来,新公共管理理论成为西方**共行领域的时代潮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发达国家府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引下,不同程度解决了所面临的财危机和信任危机,提升了府运作能力;确立了为顾客服务的崭新行理念,府逐渐超脱于具体事务之外,集中精力做好府决策;克服了传统僚下对公共物品的垄断或管制供给的做法,采取分权和权力下放,实行组织机构和人事制度;构建了优质府体系,如一站式务超市了解对府服务的需求和期待;根据公民的建议来改善府的机构和行为;公开府的服务标准;以标准来衡量绩效等.新公共管理理论没有高深的模型推导和理论阐释,很多策主张具有可操作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侧重点在于如何提升府实施公共管理的能力,即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提供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
这是我们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关键之处。
二、西部中心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西部中心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ﻭ(一)经济辐射ﻭ以来,西部中心城市经济十分迅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西部**(市)区都只有一个特大型中心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市少,区域内**城市之间的水平差距悬殊,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十分突出,起着很强的辐射作用。
(二)集聚ﻭ西部中心城市具有较为雄厚的基础,了许多优势突出的行业和大量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总体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周边其他城市.集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关的企业在中心城市集中可以促进这些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ﻭ。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启示分析
要将公民摆在首位袁急公民之所急袁想公民之所想遥 员援猿 政府部门要借鉴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在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中容易出现各部门之间的混乱状态袁没有明 确的分工袁这时政府部门就应该积极借鉴私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先 进经验和手段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袁还可以为人 民提供更优质服务袁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权威性遥 员援源 政府部门要建立竞争机制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启示分析
曲思卓 渊中共河北省委党校袁河北 石家庄 050064冤
揖摘 要铱由于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袁在 圆园 世纪许多学者开始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学说袁这一学说的出现也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轰动袁 很多国家都开始将目光投入到新公共管理理论中袁开展反思本国的政府职能机构袁将许多私营企业中的管理经验都引入到本国政府管理模式 中袁从而使政府管理模式更为健全遥接下来在本文中我就详细介绍下什么是新公共管理理论钥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出现对我国公共管理带来了哪 些启示钥 针对这些启示我国政府将如何完善政府管理模式袁从而确保政府管理的公正性尧廉洁性遥
揖参考文献铱 咱员暂陈振明援评西方的野新公共管理冶范式[J]援中国社会科学袁2000援 咱圆暂沈荣华袁魏刚援公共行政学世界百年经典原著导读[M]援天津院天津大学出版 社袁2009援
咱责任编辑院刘帅]
渊上接第 239 页冤4 小结
低碳景观使用即以低能耗尧 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景观使用方式袁 倡导在景观参与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袁并尽可能的减 少垃圾的产生与能源的消耗遥 从宏观总体决策到使用个体的环境意 识袁可持续的环境理念应该贯穿于景观各个构成环节遥
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
4.1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立论批判4.1.1 对新公共管理经济学基础的批判有观点认为经济学作为经济体系和私营部门的理论基础,是有一定成效的,但将其应用到公共部门则是一种低劣的构想。
波利特就指出,公共服务比任何一般的消费者模式所允许的内容更特殊,这有两个方面原因:首先,公共服务中的提供者/消费者交易模式显然比其它在市场上与顾客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更为复杂;其次,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决不仅仅是“消费者”,他们还是公民,而这对交易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
休斯也指出,消费者的公民地位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有些公民一方面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服务,另一方面又埋怨税收太高,一直以来这都是一个悖论。
[4]不恰当的“顾客”隐喻,将政府服务的对象比作顾客,可能无法全面理解公民的角色,使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不健全、角色错乱。
4.1.2 对人性认识的偏颇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学方法运用到政治学中,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采用理性“经济人”假设来解释整个传统上属于政治学、行政学研究范畴的问题,认为市场中的政府官员在公共领域也同样是“经济人”,行动的目标也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政府官员们会不惜牺牲公共利益。
这种推论的结果是市场力量应该最大化,政府的作用应该相应地减少,建议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设计。
这种人性假设忽视了文化因素对人性的规制,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官德”、“官道”。
如流传至今的“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民谚,传递的就是一种为民众服务的为官之道;还有古代许多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为了天下百姓的疾苦,宁可抬着棺材上殿也要向统治者为民众争取利益。
这些用经济人假设都是解释不通的。
另外,经济人假设还忽略了促进美德的重要性,从而可能引发公共利益和公共伦理的危机。
如果政府官员的经济人人性假设成立,那么他们就会顺理成章的拿着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谋利益而没有丝毫的羞愧,腐败将无处不在,公共利益和伦理将荡然无存。
4.1.3 对新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义倾向的批判新公共管理对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借鉴是其遭到批判的又一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公共管理理论评析■杜建卿[摘要]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
本文旨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全面、客观的梳理。
笔者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在传统公共行政的两大理论基础在理论和现实层面接受到了危机,而以公共选择理论为代表的新的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传统公共新政构成了新的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
新公共管理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政府职能是掌舵非划桨、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在行政服务态度上坚持‚顾客导向‛的价值理念等诸方面的内涵。
但对新公共管理的质疑也依然存在,主要包括该理论经济人假设与公共性的矛盾、顾客导向与公民权的矛盾;新瓶装旧酒的质疑以及政府掌舵的困境等。
即便如此,长远而言,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现实背景;理论内涵;理论反思[作者简介]杜建卿,男,1990年2月生,云南弥勒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08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在当代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中越来越显现出其主导范式的地位。
本文将就新公共管理提出的理论及现实背景、理论观点及内涵、以及该理论的反思进行系统的梳理及评述,以期对该理论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一、新公共管理提出的理论及现实背景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的产生是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理论危机以及现实实践过程中的挑战双重合力所导致的结果。
传统的公共行政是建立在由伍德罗〃威尔逊提出并由古德诺系统化的‚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以及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之上的。
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认为,政治与行政是可以分开的,政治负责政策的制定,而行政则负责执行。
依据这样的理论预设,公共行政便可建立一套科学、最佳的管理和组织原则。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是在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影响下,为追求公共组织的高效率,构建的一种非人格化、制度化的官僚制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一方面由于将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化,适应了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促使政府管理进入科学化,有效解决了当时政府的腐败问题,又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效率。
两大理论作为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其提出具有跨时代之意义,以此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较之以前的管理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自其产生以来,已逐步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公共行政的基本模式。
但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内在理论缺陷,在其形成后不久就遭到了包括政治学行为主义和人际关系学派的激烈批判。
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二分理论在实践中的不可行。
行政学者罗伯特•达尔和沃尔多都曾指出,威尔逊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传统行政模式的不切实际之处就在于,政治与行政必然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不含任何价值判断的公共行政只是一个神话而已。
此外,面对于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学者们也认为,由于官僚制的理性形式、不透明性、组织僵化以及等级制的特点,使得它不可避免地会与民主制发生冲突。
同时,以这种程式化、固定化的方式应对丰富而不规则世界,必然导致了各种现实的冲突与压力。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传统的公共行政近乎刻板、僵化的科层体制愈来愈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社会和经济生活,政府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政府财政危机,社会福利政策难以为继,政府机构日趋庞大臃肿,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信心等。
而在这一理论基础本身存在缺陷而招致批评的同时,经济和社会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及特点,新的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新的层面上对传统公共新政构成了新的挑战。
首先,经济理论新变革的出现。
二战后的西方各国政府所普遍采用的是凯恩斯主义的主张,政府对社会生活实行全面干预。
但当这只‚看得见的手‛获得巨大成功时,‚政府失灵‛也表现得同样明显。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失败的是政府而非市场,解决公共管理的危机之道便是减少政府的职能,尽量交由更有效率的市场来调控货品和服务的供应,以达到最有效率的资源配臵。
由此,他们认为市场可以取代政治或行政成为管治社会的主导机制,只有将‚经济效率‛奉为最高标准,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才能使众多自利的个体走到一起,增加社会福祉。
以公共选择理论为代表包括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在内的经济理论的新变革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其次,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政府绩效与政府合法性的单一纵向参考的时代已经结束,而使全球性的‚政府效能‛横向竞争的时代成为现实,不同社会下的公众像选择职业与工作单位那样选择政府的时代已悄然来临。
为迎接这一挑战,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进行结构性调整与重塑,无疑将成为各国政府明智的选择。
总之,随着理论的发展和现实社会的变迁,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已经在理论和实践的质疑声中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下,以经济学和私营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引人注目地登上了公共管理的历史舞台,并引发了公共管理领域一场新的革命。
二、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内容新公共管理运动自80年代由英美两国开始以来,便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
与以往传统的公共行政框架内进行的变革不同,新公共管理不是对现存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进行某种程度的局部调整,或仅仅是为了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减少行政费用开支,更重要的是,它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一种全面清算和否定。
以下我们将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及主要观点两方面对该理论进行详细阐述。
1、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它从经济学理性角度出发,要求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加以运用,因此追求三E(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效能成为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目标‛。
①对其较有影响力的经济理论主要有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三种,它们也被称为新制度主义经济学。
首先是公共选择理论,作为经济学方法在政治学中的运用,公共选择理论采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和‚经济人"假设,由此推导出市场应发挥更大作用,建议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设计。
其次,在公共部门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重建竞争结构和激励结构,打破政府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垄断。
新公共管理特征中的预算削减、民营化、绩效管理等都与公共选择理论相关;其次是委托代理理论,它通常用于分析组织中的科层关系。
委托人赋予某个代理人一定的权利,一种代理关系就建立起来了,这个代理人受契约制约,代表着委托人的利益,并相应获取某种形式的报酬。
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冲突与信息不对称是委托代理问题的核心。
在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经济人‛假设下,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未必一致,他可能去追求个人利益而把委托人的利益放在次要位臵甚至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
为了减少公共部门的代理问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新公共管理强调市场化方案的运用,使政府职能、服务的委托代理与市场化相结合。
委托代理理论则构成了供给生产相分离、绩效责任、分权化、人事管理等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再次,交易成本理论,它主要强调在交易时如何选择适合组织需要的信息成本,它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使政府对公共服务目标的完成以及委托代理成本的选择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来决定是采用内部生产还是外部契约方式来提供服务获得。
从成本-效益分析中获得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
①程样国,韩艺:国际新公共管理理论与行政改革[Ml.人民出版社,2006:P39.此外,新公共管理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传统行政模式由于强调结构和过程而非结果,深受人们的批评和指责,而私营部门为我们提供了重视结果的经验。
‚新公共管理认为,私营部门许多管理方式和手段都可为公共部门所借用。
如私营部门的组织形式能灵活地适应环境,而不是韦伯所说的僵化的科层制;对产出和结果的高度重视(对私营部门来说,产出就意味着利润,而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要获取利润就必须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而不是只管投入,不重产出;人事管理上实现灵活的合同雇佣制和绩效工资制,而不是一经录用永久任职,等等。
总之,新公共管理认为,那些己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中。
目前,私营部门管理的许多特征己为新公共管理模式所接纳:市场取向、竞争、注重目标、强调结果而非结构和过程、成本效益考虑、责任制、合同雇工、雇佣期限而非终身制、客户至上、业绩考评等。
2、理论观点及内涵在学术界,公共管理学者对新公共管理内容和特征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著名公共管理学家胡德(C.Hood)将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概括为:向职业化管理转变;明确的绩效标准与衡量指标;更加重视产出控制;实行部门分权,将公共部门分解成更小的单元;引入市场机制,强化公共部门的内部竞争;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方法;强调资源运用上的克制和节约。
①英国学者温森特•怀特认为,新公共管理强调:职业化的管理、明确的绩效标准和绩效评估;以结果而不是程序的正确性来评估管理水平;看重金钱的价值:对消费者而非公民的需要保持敏感,强调公共服务的针对性而非敏感性。
②罗德斯(w.Rhodes)指出,新公共管理有如下几个中心学说:以管理而非政策为焦点,以业绩评估和效率为焦点;将公共官僚机构分解成各种建立在使用者付费基础上的处理事务的机构;准市场的使用和合同承包以培育竞争;一种强调产出目标、限制性项目合同、金钱诱因和自由裁员的新管理风格。
③经合组织(OECD)1995年度公共管理发展报告《转变中的治理》把新公共管理的特征归纳为八个方面:转移权威,提供灵活性;保证绩效、控制和责任制;发展竞争和选择;提供灵活性;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信息技术;改善管制质量;加强中央指导职能。
④我国学者陈振明教授(2000)在以上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纲领或范式特征归纳为八个方面:强调职业化管理;明确的绩效标准与绩效评估;项目预算与战略管理;提供回应性服务;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竞争机制的引入;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方式;管理者与政治家、公众关系的转变。
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突出代表,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rne)和特德•盖布勒(Ted Gaebler)在《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一书中将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原则概括为十个方面,具体如下⑤:(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①朱仁崎、彭黎明.新公共管理综述[J].求索,2003(l).②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6).③赵景来.新公共管理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5).④赵景来.新公共管理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5).⑤(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233.不是服务;(3)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提供服务中去;(4)有使命的政府:改变按章办事的组织;(5)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6)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需要;(7)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8)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