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915f7d4a0116c175e0e482d.png)
井田制崩溃
三、诸侯争霸
阅读下列资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 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 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 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诸侯争霸的局面 2.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口、财产和政治上对别的
3.晋军“退避三舍”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楚庄王称霸
与楚庄王有关的成语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绝缨之宴 饮马黄河
后来,楚庄王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都洛邑附 近,阅兵示威。周天子慌恐,派王孙满劳师, 楚庄王乘机询问象征王权的九鼎的大小轻重! 问鼎中原之后,楚庄王再次北上与晋交锋, 终于在邲之战中大败晋军,实现了饮马黄河,
一箭之仇 管鲍之交 老马识途 一鼓作气
知识拓展
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合伙做买卖 管仲出的本钱少,分红却要多,鲍叔牙手 下的人骂管仲贪婪,鲍却说:“他家生活 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 管仲曾经做了 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 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 到赏识他的人。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 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 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鲍却说:“管仲家里有 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 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鲍 叔牙替管仲辩护,完全是为了 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
课堂小结
春 秋 时 期 的 经 济 发 展
铁农具出现
生 产 力 提 高
牛耕使用
王 分室 封衰 制微 逐、 步诸 瓦侯 解争
霸
霸主:齐桓公、 晋文公等
给人民带来灾难 影 促进局部统一 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 (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 (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d6997725c52cc58bd6becc.png)
伍 子 胥
2、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王 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
“ 吴 王 夫 差 自 乍 兵 器 ”
越王勾践剑
老马识途(齐桓公)
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 的 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 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 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 到归路; 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 从哪里走出山谷。时 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 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 仲思索 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 回家去,那么军中的 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 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 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 让它们 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 都毫不犹豫地朝一 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 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春秋初年的诸侯国
三、诸侯争霸(前770~前476年) 1、诸侯争霸的原因:诸侯众多、 政治军事发展不平衡、民族矛 盾日益尖锐,王室衰微。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 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后 期的吴国和越过先后北上争霸。
春 秋 列 国 形 势 图
春秋五霸
齐桓公 秦穆公 晋文公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宋襄公
齐桓公称霸:
齐恒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 原因: (善于用人)
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 队,以“尊天子、攘四夷”为 旗号,号令诸侯 结果: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 霸主
晋文公称霸:
公元前632年,晋楚军队在城濮进行决战,楚 军战败。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文公在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61e284904b73f242326c5f52.png)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因孔子编订的编
春
战
年体史书《春秋》 而得名
秋
国
西
东
夏
商
周
周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21年
年
约公元前 2070年
— 约公元前 1600年
约公元前 1600年
—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1046年
— 公元前 771年
公元前 770年
— 公元前 476年
公元前 476年
(齐桓公)把山戎的冬葱和胡豆引进中原...... ——《文物春秋战国史》
在长期杂居、邻居的过程中,发达的华夏文明对 戎狄蛮夷产生了很大影响,戎狄蛮夷的文化也进一步 丰富了华夏文明。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 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楚国也渐不再被 视为蛮夷......
——《中国古代简史》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三、动荡之思
波紋豆 春秋 湖北省宜昌博物館藏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耸肩尖足空首布 (春秋 晋)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春秋初期形势图
春秋后期形势图
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 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
——《文物春秋战国史》
三、动荡之思
2. 楚成王的礼待
3.退避三舍”
4. 终成霸主
先睹为快
经济发展
动 荡 的 春 王室衰微 秋 时 期
诸侯争霸
(1)农业:春秋后期,
和
出现
(2)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 、 、 以 及
等都所发展
(3)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被更多地使用
(1) 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 、郡,委派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88ec9df89b89680203d82591.png)
春秋争霸的原因:
周王室衰落;
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诸侯国争夺土地、人口和政治上 对别国的支配权。
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取得政治上的 优势,以什么为口号进行争霸?为什么要使用这 个口号?
“尊王攘夷”
春秋时期有哪些著名的霸主?
齐 桓 公
晋 文 公
楚 庄 王
吴 王 阖 闾
齐 越 桓 王 公 勾 践
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 正确的是( )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 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王室衰微 王曾派人向鲁国“求傅”(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
材料四 公元前707年,周王率军讨伐郑国,王师惨败,周王被射中了肩膀。 天子威信扫地,从此一蹶不振。
仔细观察表格,能否从中得出周王室衰微的表现有哪些?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名称 西 周 东 周 土地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 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 土地。
1、农业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 2、手工业 盐业及漆器制作等,规模不断 扩大
3、商业
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使用
农业——劳动工具改进
廉价、粗糙、 不精细、硬 度不够,不 耐用
青铜虽硬, 但比较脆, 易断,很 少用于农 业生产
石器
骨耜 耒耜
青铜铲
铁制农具
春秋时期的铁农具
镰
《管子》记载 :春秋时齐国 已经用铁农具 耕种土地。 《山海经》上 记载的铁矿山 ,达三十多处 。
齿耙
锸
锄
元谋人、北京人时期用 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历史七年级上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历史七年级上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206f8aac941ea76e58fa04ef.png)
位.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2.霸主:
、 吴国、 越国、
先后称
霸中齐原桓.春公秋末期, 和 先后北上争霸
(注:
是春秋诸时侯期国的第一位霸主)
3.争霸的影响:疆有域的不断扩展被灭掉,一些强大
的诸大侯规国模的的民族交融
,出现
了
。
春秋时期形势图
晋文公 秦穆公
齐桓公 宋襄公
楚庄王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7.“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
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
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8.现在要拍一部反映春秋历史的电视剧,下
列那个历史人物是不合适的( A)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出来,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
求鲁国出些钱财好办丧事。此时说明(A)
A.周天子经济上依附强大的诸侯 B.周天子已不能对诸侯发号施令 C.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D.诸侯对天子不存在纳贡义务
6.“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出了春秋时
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D)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影响:利于局部地区统一,促进民族交融。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实力力跟一个诸
侯国差不多;
各诸侯渐渐不听从天子的命侯
诸 侯
三、诸侯争霸
1.背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
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展开争斗;一些较大的诸 侯国以“尊王攘夷 ”的名义征战,争夺霸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fad95002d276a201292e9f.png)
材料二:
穿有鼻环的牛尊(春秋时期)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牛耕已为人所熟知,牛耕得到推广。
1.牛耕的好处?
畜力代替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2.说一说:铁器、牛耕应用于农业生产有何作用?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 耕地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 业生产。)
铁器牛耕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趣味导入
春秋末期,越国有一个名叫西施 的女子,面若桃花,相貌过人。 传说,她在河边浣纱是,鱼儿看 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 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沉鱼 ”流传开来。为帮助越王勾践实 现复国大计,她忍辱负重嫁给吴 王夫差,越王勾践最终复国。西 施生活在怎样的时代?春秋争霸 是怎么回事?
A. 楚庄王对青铜冶炼很有兴趣 B. 楚庄王非常贪婪
有野心
C. 楚国兵力非常强
D. 周王室衰弱、
分封制逐开始渐瓦解
7.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开展对外 活动。“尊王攘夷”的实质是B ( ) A.尊崇周天子并击败周边民族的进攻 B.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 力量 C.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 D.保卫都城,击败周边民族
1 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2
王室衰微
3
诸侯争霸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 3.识记诸侯争霸的人物,理解春秋时期 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 响。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的发展
牛耕
探究思考
材料一:在我国古代,人们 常以“牛”、“耕”作为名 、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 ,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 姓牛,字子耕。
材料分析: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 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 政由方伯(诸侯的官衔名)。”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dbf9c2fe518964bcf847cc5.png)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齐桓公称霸
管仲相(辅佐)桓公,霸诸 侯,一匡天下。
——《论语》
“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 “攘夷”:当时我国北方的 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 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 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 到各国的拥戴。
楚庄王
春秋时期“不服周 ”的典型人物?
姓名:熊旅 身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 在位时间:公元前613年~ 公元前591年 经典典故:问鼎中原
发国动为兼县并,战建争立,新降的服行了政陈建、置蔡。、据郑杨、宽宋先、生
鲁考等查国,,先通后过设邲县之17个战。打随败着了出称土霸文几物十的年增的
晋加国,,楚成县为设春置秋已时知期者继20齐多桓个公。、县晋的文设公置之,
后标又志一着位西著周名以的来霸实主行。的迅分速封扩制张逐的步结瓦果解,
使诸楚侯国统加治强的了疆对域地达方到的半控个制中,国其。自身实力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目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录
二、王室衰微
三、诸侯争霸
学习目标 1.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2.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3.分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及影响。
新课导入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 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 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发 生了哪些变化?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如何?
——《中国通史》解说词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 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公只 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
——-《左传·桓公五年》
王室衰微
(一)原因: 分封制逐步瓦解 (二)表现:1、周王室的统治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堂) PPT课件 图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堂) PPT课件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ed5ecebdc8d376eeaeaa31ae.png)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 战争。吴王阖闾及越王勾践也都先后称霸一时。
秦
吴王阖闾任用楚人伍子胥和齐人孙武 为将,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
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 践被迫向吴王称臣。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十年卧薪尝胆,重 用范蠡、文种,终于于前473年破吴都,灭吴 称霸,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 政由方伯(诸侯的官衔名)。
——《史记 ·
动荡的春秋
王室衰微为诸侯争 霸提供了前提。
王室衰微
“礼乐征伐自
诸侯争霸
诸侯争霸反过来 剧了王室的衰微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三、动荡的春秋:诸侯争霸
1、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 春秋争霸战争
1)周王室衰落;
奴隶主的
2)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青铜业
春秋以后,青铜冶铸方面发 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 艺。青铜器型突破商周厚重的传 统,开始向轻薄灵便和工整细腻 方向发展。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生产工具改进——铁制农具使用
楚
1.农业
国
耕作方法突破——牛耕的使用
漆
2.手工业规模冶不铁断业扩大
器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识记诸侯争霸的人物,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 发展的影响
3、通过齐桓公建立霸业的措施,认识到改革对 兴旺发达的重要性。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周 武 王 建 立 周 朝
平 王 东 迁 西东 周周 灭开 亡始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775c2c67ec102de2bd8941.png)
问题1: 春秋时期的各地经济的发展对当时 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 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
除了发展经济以外,各诸侯国还通过什么 方式说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春秋时期的各地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 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 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
仔细观察表格,能否从中得出周王室 的困境是什么?
二、王室衰微
周王室的困境:
1.王畿的面积大为缩小。 2.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 的军事力量也益丧失。 3.经济贫弱。
周王室势力大减
三、诸侯争霸
阅读下列资料:课本28页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 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从越王勾践身上能得到什么 启发(意义)?
楚
吴
越
启发/意义: 只要发愤图强,弱国就有 可能打败强国;一个人有理想, 又能艰苦奋斗,定能成就一番 事业。
三、诸侯争霸
评价春秋争霸的影响?
消极: 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1)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 向统一的趋势。; 积极 (2)促进了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交融的高潮 (3) 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春秋争霸的实质: 奴隶主的掠夺战争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 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管仲 改革 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认。 影响: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齐
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
3.提出“尊王攘夷”口号,获 得政治上的优势。
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三、诸侯争霸 晋 文 公 称 霸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27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27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c04e2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6.png)
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产生了
一个形容在列国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
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
语
。
•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 刺杀秦王嬴政,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 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献地图, 当嬴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 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争脱。荆轲 被秦王武士所杀。这一故事成为成语 的典故。
• 战国是中国漆器工艺的第一个繁荣期。其特点是“朱画 其内,墨染其外”。呈现强烈的装饰效果。
商业发展——城市(齐临淄、赵邯郸、魏大梁、 秦咸阳、周洛邑)、市场、各国货币(铜钱) 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
三晋、两周布币,齐燕刀币,秦圆形方孔钱、楚国蚁鼻钱
西周管理制度——分封制 ①概念:又称封土建国,以番屏周 ②目的:巩固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史记·周本纪》
社会发生什么变化?周王室与诸侯国关系如何?
春秋争霸的实质是什么? 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 国的权力展开的斗争。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经济发展 A、铁器、农耕使用 B、青铜业、冶铁业、纺织 业、煮盐业、制漆业等手工业发展 c、城市出现 D、金属货币更多地使用 2、社会关系的变革——分封制的瓦解、诸侯争霸 、民族融合加剧
铜冰鉴,长宽76CM,高63.2CM,湖北随县,1977
冶铁业发展
变
• 《史记·货殖列传》 :“邯郸郭纵 以铁冶 成业,与王者埒富” 。
春秋战国五大名剑:湛卢、巨阙、镆邪、 鱼肠、纯钧,由春秋时欧冶子所铸造五 把青铜剑。传说削铁如泥。
• 湛卢剑:越王勾践剑,后被吴王阖闾收 藏,后传到岳飞手中。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030f8dd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4.png)
一、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二、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三、
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四、
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五、
板书设计
自学指导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春秋时期农业的发展及有何作用?
2.春秋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怎么样?
3.春秋时期商业的发展是什么样?
要求:认真默读课本P29.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下列1、2、3题答案,理解并准确记忆,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三分钟后,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老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学习。
(二)课件展示自学指导答案,老师点拨重难点
铁制农具和牛耕
过渡语:同学们,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知识点有问题的请举手?
(三)高效记忆
(四)学生默写,老师出示答案,对子互批,评定对错,比谁能得满分,针对刚才的错题再次高效记忆
过渡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什么,春秋时期又发生了哪些大事?请看自学指导二。
自学指导二: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
2、战争带来的影响
过渡语:同学们,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有问题的请举手?
(三)高效记忆
(四)学生默写,老师出示答案,对子互批,评定对错,比谁能得满分,针对刚才的错题再次高效记忆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认真答题,核对答案,讲评易错题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认真答题,核对答案,讲评易错题
要求:1、独立完成
2、依据答案自主纠错
1.王室衰微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
2.王室衰微后结果是什么?
3.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都有谁?
4.谁是第一位霸主,他是怎样成为第一位霸主的?
5.诸侯争霸带来了哪些影响?
三分钟后,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老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学习。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3张PPT)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38958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1.png)
②牛耕出现
(2)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的表现
【材料】 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
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 力少而得作多。
——《盐铁论·水旱》
【思考】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之前的工具相比有何好处?
铁犁牛耕的意义:(书本第29页勾画) ①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精耕细作),有利于开垦荒地; 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人类社会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
败楚军。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霸主。晋文公继而联合秦国,
攻打亲楚的郑国,阻止日后楚国的北进。
(5)楚庄王争霸
【成语典故】一鸣惊人
晋楚邲之战,楚庄王跃升为中原霸主。 楚庄王于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
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迷 于酒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 赦!”大夫伍举冒死进谏,喝得正痛快 的楚庄王很不高兴。伍举请他猜谜语 “有一只鸟停在宫殿内,三年不飞不鸣, 这是什么鸟啊?”庄王答:“三年不飞, 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于是,庄王开始亲理朝政,稳定了政局, 发展了生产,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 基础。
【材料】
春秋时期,由于农具的进步,各诸
侯国都开始了垦荒的高潮。垦荒的结果
使黄河流域凡是当时具备条件的土地全
部开垦。
——《简明春秋史》
根本原因:生产力提高
铁制农具、 牛耕的出现
生产效 率提高
私田出现 公田荒芜
井田制瓦解
02 王室衰微
(1)王室衰微的原因
根本原因
铁制农具、 牛耕的出现
井田制瓦解
分封制逐步瓦解
①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仍具有天下共主的名分,打着 “尊王”的口号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当时少数民族势力发展,威胁中原华夏诸国,打着 “攘夷”旗号充当着保护角色,能赢得华夏诸国的认同。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d991465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3.png)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动 脑 筋:
你怎样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1)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在争霸战争中,许多国家通过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 (3)在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同其他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4)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利于国家的统一。 由此进入了战国时期。
动 脑 筋:
*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二、王室衰微
1.西周初年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为了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西周的分封制
2.春秋时期出现什么情况?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下列历史人物中,不是春秋时期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王嬴政
D
2.“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是春秋五霸中的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王嬴政
B
2.手工业规模的扩大:
商品交换市场、开始使用金属货币
3.商业活动活跃: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牛耕图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石器
骨器
木 器
铜器
说一说,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一是铁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优越性; 二是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ef2d311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b.png)
①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
②维护周天子的利益
③左右天下,号令诸侯
④保障分封制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退
出
秦穆公——独霸西戎
秦穆公(?-前621),一作秦缪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 汉族,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 谥号穆。在部分史料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 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 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周襄王时出兵 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 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史记·周本纪》
合作探究
两大原因
原因一: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 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原因二: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 迫使各国承认其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齐 桓 公
晋
文
公
楚
庄
王
越齐 王桓 勾公 践 吴 王 阖 闾
春秋国图
三、诸侯争霸
1. 背景:①身由利于益政相治互、展经开济争发斗展;不②平一衡些强,各大诸的侯诸国侯为为自
春秋末期,越国有一个名叫 西施的女子,面若桃花,相 貌过人。传说,她在河边浣 纱是,鱼儿看见她的倒影, 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 底。从此西施“沉鱼”流传 开来。为帮助越王勾践实现 复国大计,她忍辱负重嫁给 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最终复 国。西施生活在怎样的时代 ?春秋争霸是怎么回事?
1 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吴越争霸: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吴王阖闾——纵横江淮
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取吴国王位。 吴王阖闾执政时期,以楚国旧臣伍子胥为相,以齐人孙武为将 军,使国势日益强盛。公元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 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 迫使楚昭王出逃。后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师,在秦廷哭了七天七 夜,才使秦出兵助楚复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
3.识记诸侯争霸的人物,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教学重点】
春秋争霸。
【教学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基础知识】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手工业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
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二、王室衰微
1.原因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
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2.表现
(1)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辅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2)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3)诸侯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3.结果
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
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背景
(1)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2)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3)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2.经过
(1)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
(2)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3.结果
(1)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2 )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