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合集下载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活动一:角色互换
如果你是齐桓公,你会重用管仲吗? 如果你是管仲你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使 齐国强大,来报答齐桓公的知遇之恩?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改革军制,建立起强大的军队称霸方式
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活动二:动脑筋
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 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 训练军队
你知道管仲
与齐桓公的
故事吗?谈
管 仲
谈你对齐桓
与 齐
公的看法.


管仲曾是齐桓公 姜小白的兄长公子纠 的师傅,他与齐桓公 有一箭之仇,为何又 被齐桓公重用?你知 道老马识途的故事吗 ?
齐桓公成为春秋 第一位霸主的条 件有哪些?
齐桓公争霸
1、靠海,盛产鱼盐
2、管仲改革: 改革
条件
内政,发展生产,训 练军队
3、“尊王攘夷”,扩 充疆界
称霸 召集诸侯会盟: 方式 葵丘会盟
比较尊王攘夷和挟天子以令诸侯
意思上是有区别的。 尊王攘夷中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个是尊王。尊王就是尊重当时的周天子。齐 桓公并没有挟制周天子。齐桓公只是借助周天子的权威来震慑和威服诸侯。 这就叫尊王。当然你可以说齐桓公握有实权,周天子有名无实是齐桓公的傀 儡,这样理解也没什么不对。 另一个意思是攘夷。这是对外。就是齐桓公号召所有的诸侯国在尊奉周天子 的同时共同抗击夷狄。 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则是对内。挟天子以令诸侯又叫挟天子以伐不臣或者尊天 子以伐不臣。就是权臣打着天子的旗号去讨伐他认为不臣的诸侯或者叛臣。 因此尊王攘夷是既对内又对外。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则是完全对内。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目标导航】
1.掌握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 3.识记诸侯争霸的人物,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社会发展的 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重点】 诸侯争霸 【难点】 诸侯争霸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动荡之由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因孔子编订的编


年体史书《春秋》 而得名


西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21年

约公元前 2070年
— 约公元前 1600年
约公元前 1600年
—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1046年
— 公元前 771年
公元前 770年
— 公元前 476年
公元前 476年
(齐桓公)把山戎的冬葱和胡豆引进中原...... ——《文物春秋战国史》
在长期杂居、邻居的过程中,发达的华夏文明对 戎狄蛮夷产生了很大影响,戎狄蛮夷的文化也进一步 丰富了华夏文明。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 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楚国也渐不再被 视为蛮夷......
——《中国古代简史》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三、动荡之思
波紋豆 春秋 湖北省宜昌博物館藏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耸肩尖足空首布 (春秋 晋)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春秋初期形势图
春秋后期形势图
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 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
——《文物春秋战国史》
三、动荡之思
2. 楚成王的礼待
3.退避三舍”
4. 终成霸主
先睹为快
经济发展
动 荡 的 春 王室衰微 秋 时 期
诸侯争霸
(1)农业:春秋后期,

出现
(2)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 、 、 以 及
等都所发展
(3)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被更多地使用
(1) 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 、郡,委派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春秋争霸的原因:
周王室衰落;
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诸侯国争夺土地、人口和政治上 对别国的支配权。
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取得政治上的 优势,以什么为口号进行争霸?为什么要使用这 个口号?
“尊王攘夷”
春秋时期有哪些著名的霸主?
齐 桓 公
晋 文 公
楚 庄 王
吴 王 阖 闾
齐 越 桓 王 公 勾 践
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 正确的是( )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 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王室衰微 王曾派人向鲁国“求傅”(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
材料四 公元前707年,周王率军讨伐郑国,王师惨败,周王被射中了肩膀。 天子威信扫地,从此一蹶不振。
仔细观察表格,能否从中得出周王室衰微的表现有哪些?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名称 西 周 东 周 土地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 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 土地。
1、农业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 2、手工业 盐业及漆器制作等,规模不断 扩大
3、商业
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使用
农业——劳动工具改进
廉价、粗糙、 不精细、硬 度不够,不 耐用
青铜虽硬, 但比较脆, 易断,很 少用于农 业生产
石器
骨耜 耒耜
青铜铲
铁制农具
春秋时期的铁农具

《管子》记载 :春秋时齐国 已经用铁农具 耕种土地。 《山海经》上 记载的铁矿山 ,达三十多处 。
齿耙


元谋人、北京人时期用 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历史七年级上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历史七年级上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位.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2.霸主:
、 吴国、 越国、
先后称
霸中齐原桓.春公秋末期, 和 先后北上争霸
(注:
是春秋诸时侯期国的第一位霸主)
3.争霸的影响:疆有域的不断扩展被灭掉,一些强大
的诸大侯规国模的的民族交融
,出现


春秋时期形势图
晋文公 秦穆公
齐桓公 宋襄公
楚庄王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7.“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
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
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8.现在要拍一部反映春秋历史的电视剧,下
列那个历史人物是不合适的( A)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出来,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
求鲁国出些钱财好办丧事。此时说明(A)
A.周天子经济上依附强大的诸侯 B.周天子已不能对诸侯发号施令 C.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D.诸侯对天子不存在纳贡义务
6.“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出了春秋时
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D)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影响:利于局部地区统一,促进民族交融。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实力力跟一个诸
侯国差不多;
各诸侯渐渐不听从天子的命侯
诸 侯
三、诸侯争霸
1.背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
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展开争斗;一些较大的诸 侯国以“尊王攘夷 ”的名义征战,争夺霸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

材料二:
穿有鼻环的牛尊(春秋时期)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牛耕已为人所熟知,牛耕得到推广。
1.牛耕的好处?
畜力代替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2.说一说:铁器、牛耕应用于农业生产有何作用?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 耕地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 业生产。)
铁器牛耕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趣味导入
春秋末期,越国有一个名叫西施 的女子,面若桃花,相貌过人。 传说,她在河边浣纱是,鱼儿看 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 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沉鱼 ”流传开来。为帮助越王勾践实 现复国大计,她忍辱负重嫁给吴 王夫差,越王勾践最终复国。西 施生活在怎样的时代?春秋争霸 是怎么回事?
A. 楚庄王对青铜冶炼很有兴趣 B. 楚庄王非常贪婪
有野心
C. 楚国兵力非常强
D. 周王室衰弱、
分封制逐开始渐瓦解
7.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开展对外 活动。“尊王攘夷”的实质是B ( ) A.尊崇周天子并击败周边民族的进攻 B.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 力量 C.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 D.保卫都城,击败周边民族
1 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2
王室衰微
3
诸侯争霸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 3.识记诸侯争霸的人物,理解春秋时期 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 响。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的发展
牛耕
探究思考
材料一:在我国古代,人们 常以“牛”、“耕”作为名 、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 ,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 姓牛,字子耕。
材料分析: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 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 政由方伯(诸侯的官衔名)。”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齐桓公称霸
管仲相(辅佐)桓公,霸诸 侯,一匡天下。
——《论语》
“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 “攘夷”:当时我国北方的 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 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 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 到各国的拥戴。
楚庄王
春秋时期“不服周 ”的典型人物?
姓名:熊旅 身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 在位时间:公元前613年~ 公元前591年 经典典故:问鼎中原
发国动为兼县并,战建争立,新降的服行了政陈建、置蔡。、据郑杨、宽宋先、生
鲁考等查国,,先通后过设邲县之17个战。打随败着了出称土霸文几物十的年增的
晋加国,,楚成县为设春置秋已时知期者继20齐多桓个公。、县晋的文设公置之,
后标又志一着位西著周名以的来霸实主行。的迅分速封扩制张逐的步结瓦果解,
使诸楚侯国统加治强的了疆对域地达方到的半控个制中,国其。自身实力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二、王室衰微
三、诸侯争霸
学习目标 1.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2.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3.分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及影响。
新课导入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 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 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发 生了哪些变化?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如何?
——《中国通史》解说词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 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公只 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
——-《左传·桓公五年》
王室衰微
(一)原因: 分封制逐步瓦解 (二)表现:1、周王室的统治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堂) PPT课件 图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堂) PPT课件 图文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 战争。吴王阖闾及越王勾践也都先后称霸一时。

吴王阖闾任用楚人伍子胥和齐人孙武 为将,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
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 践被迫向吴王称臣。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十年卧薪尝胆,重 用范蠡、文种,终于于前473年破吴都,灭吴 称霸,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 政由方伯(诸侯的官衔名)。
——《史记 ·
动荡的春秋
王室衰微为诸侯争 霸提供了前提。
王室衰微
“礼乐征伐自
诸侯争霸
诸侯争霸反过来 剧了王室的衰微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三、动荡的春秋:诸侯争霸
1、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 春秋争霸战争
1)周王室衰落;
奴隶主的
2)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青铜业
春秋以后,青铜冶铸方面发 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 艺。青铜器型突破商周厚重的传 统,开始向轻薄灵便和工整细腻 方向发展。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生产工具改进——铁制农具使用

1.农业

耕作方法突破——牛耕的使用

2.手工业规模冶不铁断业扩大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识记诸侯争霸的人物,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 发展的影响
3、通过齐桓公建立霸业的措施,认识到改革对 兴旺发达的重要性。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周 武 王 建 立 周 朝
平 王 东 迁 西东 周周 灭开 亡始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课件

问题1: 春秋时期的各地经济的发展对当时 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 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
除了发展经济以外,各诸侯国还通过什么 方式说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春秋时期的各地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 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 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
仔细观察表格,能否从中得出周王室 的困境是什么?
二、王室衰微
周王室的困境:
1.王畿的面积大为缩小。 2.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 的军事力量也益丧失。 3.经济贫弱。
周王室势力大减
三、诸侯争霸
阅读下列资料:课本28页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 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从越王勾践身上能得到什么 启发(意义)?



启发/意义: 只要发愤图强,弱国就有 可能打败强国;一个人有理想, 又能艰苦奋斗,定能成就一番 事业。
三、诸侯争霸
评价春秋争霸的影响?
消极: 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1)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 向统一的趋势。; 积极 (2)促进了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交融的高潮 (3) 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春秋争霸的实质: 奴隶主的掠夺战争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 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管仲 改革 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认。 影响: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
3.提出“尊王攘夷”口号,获 得政治上的优势。
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三、诸侯争霸 晋 文 公 称 霸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27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27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产生了
一个形容在列国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
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


•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 刺杀秦王嬴政,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 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献地图, 当嬴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 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争脱。荆轲 被秦王武士所杀。这一故事成为成语 的典故。
• 战国是中国漆器工艺的第一个繁荣期。其特点是“朱画 其内,墨染其外”。呈现强烈的装饰效果。
商业发展——城市(齐临淄、赵邯郸、魏大梁、 秦咸阳、周洛邑)、市场、各国货币(铜钱) 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
三晋、两周布币,齐燕刀币,秦圆形方孔钱、楚国蚁鼻钱
西周管理制度——分封制 ①概念:又称封土建国,以番屏周 ②目的:巩固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史记·周本纪》
社会发生什么变化?周王室与诸侯国关系如何?
春秋争霸的实质是什么? 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 国的权力展开的斗争。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经济发展 A、铁器、农耕使用 B、青铜业、冶铁业、纺织 业、煮盐业、制漆业等手工业发展 c、城市出现 D、金属货币更多地使用 2、社会关系的变革——分封制的瓦解、诸侯争霸 、民族融合加剧
铜冰鉴,长宽76CM,高63.2CM,湖北随县,1977
冶铁业发展

• 《史记·货殖列传》 :“邯郸郭纵 以铁冶 成业,与王者埒富” 。
春秋战国五大名剑:湛卢、巨阙、镆邪、 鱼肠、纯钧,由春秋时欧冶子所铸造五 把青铜剑。传说削铁如泥。
• 湛卢剑:越王勾践剑,后被吴王阖闾收 藏,后传到岳飞手中。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主要事件,理解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动因和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春秋时期的主要国家及其间的战争与外交关系;2. 掌握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变革及对后世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历史事件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和社会经济变革,难点在于理解这一时期社会动荡的深层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中应着重:1. 讲解春秋时期政治格局的变化,如分封制、世卿世禄制的瓦解;2. 剖析经济变革的典型事件,如铁器的使用、商品交换的活跃;3.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动荡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为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 准备春秋时期的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以辅助学生理解历史背景;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电脑等,以便展示课件和视频资料;3. 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 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所了解,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环节在导课环节中,教师首先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引言,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的主题——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春秋时期的历史小故事,或者展示一些春秋时期的文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这些事件和人物对后世的影响。

(二)知识讲解环节1. 背景介绍在知识讲解环节的开头,教师详细介绍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讲解周朝的衰落、诸侯国的崛起等,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重要事件讲解接着,教师逐一讲解春秋时期的重要事件,如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等。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地图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评估要点(评价)
一、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二、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三、
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四、
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五、
板书设计
自学指导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春秋时期农业的发展及有何作用?
2.春秋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怎么样?
3.春秋时期商业的发展是什么样?
要求:认真默读课本P29.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下列1、2、3题答案,理解并准确记忆,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三分钟后,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老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学习。
(二)课件展示自学指导答案,老师点拨重难点
铁制农具和牛耕
过渡语:同学们,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知识点有问题的请举手?
(三)高效记忆
(四)学生默写,老师出示答案,对子互批,评定对错,比谁能得满分,针对刚才的错题再次高效记忆
过渡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什么,春秋时期又发生了哪些大事?请看自学指导二。
自学指导二: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
2、战争带来的影响
过渡语:同学们,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有问题的请举手?
(三)高效记忆
(四)学生默写,老师出示答案,对子互批,评定对错,比谁能得满分,针对刚才的错题再次高效记忆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认真答题,核对答案,讲评易错题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认真答题,核对答案,讲评易错题
要求:1、独立完成
2、依据答案自主纠错
1.王室衰微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
2.王室衰微后结果是什么?
3.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都有谁?
4.谁是第一位霸主,他是怎样成为第一位霸主的?
5.诸侯争霸带来了哪些影响?
三分钟后,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老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学习。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3张PPT)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3张PPT)
铁器时代
②牛耕出现
(2)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的表现
【材料】 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
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 力少而得作多。
——《盐铁论·水旱》
【思考】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之前的工具相比有何好处?
铁犁牛耕的意义:(书本第29页勾画) ①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精耕细作),有利于开垦荒地; 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人类社会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
败楚军。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霸主。晋文公继而联合秦国,
攻打亲楚的郑国,阻止日后楚国的北进。
(5)楚庄王争霸
【成语典故】一鸣惊人
晋楚邲之战,楚庄王跃升为中原霸主。 楚庄王于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
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迷 于酒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 赦!”大夫伍举冒死进谏,喝得正痛快 的楚庄王很不高兴。伍举请他猜谜语 “有一只鸟停在宫殿内,三年不飞不鸣, 这是什么鸟啊?”庄王答:“三年不飞, 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于是,庄王开始亲理朝政,稳定了政局, 发展了生产,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 基础。
【材料】
春秋时期,由于农具的进步,各诸
侯国都开始了垦荒的高潮。垦荒的结果
使黄河流域凡是当时具备条件的土地全
部开垦。
——《简明春秋史》
根本原因:生产力提高
铁制农具、 牛耕的出现
生产效 率提高
私田出现 公田荒芜
井田制瓦解
02 王室衰微
(1)王室衰微的原因
根本原因
铁制农具、 牛耕的出现
井田制瓦解
分封制逐步瓦解
①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仍具有天下共主的名分,打着 “尊王”的口号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当时少数民族势力发展,威胁中原华夏诸国,打着 “攘夷”旗号充当着保护角色,能赢得华夏诸国的认同。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吴越争霸: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动 脑 筋:
你怎样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1)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在争霸战争中,许多国家通过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 (3)在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同其他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4)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利于国家的统一。 由此进入了战国时期。
动 脑 筋:
*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二、王室衰微
1.西周初年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为了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西周的分封制
2.春秋时期出现什么情况?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下列历史人物中,不是春秋时期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王嬴政
D
2.“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是春秋五霸中的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王嬴政
B
2.手工业规模的扩大:
商品交换市场、开始使用金属货币
3.商业活动活跃: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牛耕图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石器
骨器
木 器
铜器
说一说,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一是铁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优越性; 二是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王室衰微
春秋时期,周平王东迁后 周王室地位下降。
一些诸侯国不再实行分封制,而是 设置县、郡;诸侯国势力崛起。
我要立褒姒为
褒 姒
后,取消宜臼 的太子地位。
申 后宜

被废掉的太子宜臼,在幽王 被犬戎杀死后,受诸侯拥立 为新天子,称周平王。
周平王即位

东周
周平王决定东迁到洛邑
当周天子强大时, 各诸侯辅助他。
市场、金属货币
知识要点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春秋起止时间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2.农业:春秋后期 铁制农具 和 牛耕 出现。 3.手工业:青铜业、 冶铁业 、纺织业、煮盐业以
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4.商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金属货币被使用。
二、王室衰微 分封 制逐步瓦解,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
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9.“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
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
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
A 历史时期是( )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10. 春秋末期,长江流域先后
B 北上争霸的两个诸侯国是( )
A.晋国、楚国
B.吴国、越国
C.齐国、晋国
D.楚国、秦国
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不再听 从王命和向王室纳贡,他们 竞相称霸 ,实际 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原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 了自身利益而争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争霸旗号: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 战,争夺霸主地位。 (3)霸主:齐桓公 、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等先后称霸中原,长江下游的 吴 国和 越 国 先后北上争霸。 (4)影响: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 出现大规模的 民族交融 。
C 早出现于(
)
A.夏 朝
B.商 朝
C.春秋后期
D.春秋前期
2. 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
A 扩大的原因?( )
A.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B.分封制的瓦解
C.战争的频繁
D.兴修水利
3.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是( C )
A.秦穆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晋文公
4.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使国家强大起来的国君
是( A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秦孝公 D.勾 践
5.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
C 是我国的(
)时期。
A. 西周
B. 东周
C. 春秋
6. 春秋时期,诸侯们为争霸取
D 得优势,打出的口号是( )
A.退避三舍
B.问鼎中原
C.卧薪尝胆
D.尊王攘夷
7.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 出来,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
当周天子衰弱时,各 诸侯国便乘机争霸。
周天子的实力跟一个诸侯国差不多, 各诸侯渐渐不听从天子的命令了!










王室衰微
尊王
攘夷
洛邑




东及周其楚时周期围指由洛周吴越邑王(直洛接阳统)治 的直辖区域。
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后,王王畿畿缩小,
王权衰落,王命不行,霸主兴起。
迁都前的王畿
镐京
洛邑
迁都后的王畿


镐京
洛邑
周天子的实力跟一个诸侯国差不多, 各诸侯渐渐不听从天子的命令了!
诸侯国间为兼并 而不断交战
诸侯国内斗争剧烈
同时,中原周围的外族, 对中原虎视眈眈!
三、诸侯争霸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霸主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
春秋 五霸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齐桓公
吴 越
齐桓公 首霸 燕

齐桓公
秦齐桓公称周天霸子的原因

1.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 吴
2.发展楚生产,“尊王攘夷” 越
前651年
葵丘会盟 齐桓公称霸
诸侯争霸




周天子
宋襄公
楚楚成成王王
吴 越
诸侯争霸



周天子



吴 越
民族交融
北狄
西戎
东夷
南蛮
1.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最
“春秋”名称由来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铁锄
铁镰
铁锸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铁锄
铁镢
铁犁铧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2. 手工业有所发展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漆器制作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2. 手工业有所发展 3.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A 鲁国出些钱财好办丧事。此时说明( )
A.周天子经济上依附强大的诸侯 B.周天子已不能对诸侯发号施令 C.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D.诸侯对天子不存在纳贡义务
8.“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出了
D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黄帝



……

五代









三国
西晋 东晋

南北朝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黄帝

周武王灭商
……







三国
西周

东秋 周战
前1046年 周平王东迁
前770年
公元前475年
西晋

秦统一六国
东晋
战 前221年
南北朝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