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概念。
2. 了解不同环境中植物的适应特征。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植物适应不同环境的特点。
教学重点:1. 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概念。
2. 了解不同环境中植物的适应特征。
教学难点: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植物适应不同环境的特点。
教学内容:1. 生物的适应性2. 不同环境中植物的适应特征3. 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情况教学方法:1. 活动式教学法2. 合作探究法3. 实验法教学准备:1. PPT2. 实验材料:红土、沙、泥土、盆、土豆苗、小白菜苗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本课内容,让学生感受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看到在不同环境下生长的植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讲授(30分钟)1. 生物的适应性——简述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原因。
2. 不同环境中植物的适应特征——以海岸植物和沙漠植物为例,讲述它们的适应特征。
三、实验操作(4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2. 实验过程中,老师给予指导并帮助学生整理实验数据。
四、总结(10分钟)1. 收集学生实验数据,让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实验感受。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并将观察数据联系实际。
五、作业布置(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观察数据等制作海岸植物和沙漠植物的适应特征表格。
2. 教师布置课后预习和复习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深刻理解了生物的适应性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能够将生物适应环境的原理运用到实际中。
实验环节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到了植物对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兴趣。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知识的乐趣,提高教学效果。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全部教案(共4课)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全部教案《动物的四肢》授课教案【教材分析】《动物的四肢》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动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以动物四肢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为线索,探究动物四肢的特点,从而将动物的四肢与环境之间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明白动物是怎样通过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的。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生活中动物通过四肢完成的动作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准备毛巾、橡皮筋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观察猫足的特点并跟猫的动作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感受猫足肉垫的作用;再观察其他的动物四肢的特点,并思考它们是怎样借助四肢感知环境并适应环境的。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在经历模拟实验和讨论活动后,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了解骆驼脚掌的特点,知道骆驼脚掌的哪些特点帮助它在沙漠中行走。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对动物已经有较多的认识,能够观察动物一些特点,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并且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
学生对动物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动物的四肢没有系统性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以激发,而对动物四肢特点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动物四肢的特点。
2.知道动物通过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观察并描述动物四肢的外部形态特征;依据动物在各种环境中的表现,运用推理的方法,意识到它们可以借助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
2.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猫足肉垫的特点和作用,意识到猫足肉垫对猫生存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如何通过四肢感知环境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青岛版三年级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单元备课:教材地位本单元是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
是在一年级“动物感知环境”中的《动物的眼睛》、《动物的鼻子》、《动物的耳朵》、《观察蜗牛》四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为高段“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奠定基础。
因此本单元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标要求这一单元是基于课标《生命科学领域》第9部分“动物能适应环境”中的9.1《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的学习内容,来组织这节教学内容的。
课标中指出活动建议: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途径,认识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9.1这个学习内容分成两个学段的学习目标。
在1-2年级段的学习目标是: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3-4年级段的学习目标: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学情分析七八岁的孩子天生喜欢一些小动物,也惧怕一些样子怪异的动物;对熟知的一些动物,它们的栖息地、食性、运动方式等生活习性知道一些,但也多数是儿童生活经验积累的直观印象。
鉴于三年级儿童的科学学习应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活动设计上,要尽量提供能够直接观察、体验和感知的图片、视频、模型等资源,要突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活动性和实践性。
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简单描述动物的皮肤、四肢、翅膀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
知道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
2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通过欣赏、观察、实验、游戏体验等多种方法,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科学态度: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对常见动物的观察兴趣,愿意倾听和获取他人信息,分享自己的发现。
山东版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山东版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10.聆听春的脚步教学目标:1、了解当今世界环境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2、知道全世界和中国在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的时候,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一)发展和恶化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能源问题和温室效应。
2、热带雨林所遇到的问题。
3、物种消失的阴影。
4、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
二、全球的绿色行动。
1、斯德哥尔摩会议——人类保护环境德里程碑。
了解雷彻尔卡逊这个人。
斯德哥尔摩会议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世界环境日”《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以及会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2、一个全新德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了解斯德哥尔摩会议后世界环境变化。
三、中国德绿色行动1、《环境保护法》颁布,(绿色德保证)《环境保护法》颁布德背景(1)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2)设立环境保护机构,加强环境管理。
(3)加强环境保护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德环境保护意识。
2、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21世纪议程》环境科学德产生。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过程。
生态农业。
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作为新世纪德11. 室内花卉本来大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2、知道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质,必须做到的几方面。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一、介绍现有的土地资源,引起学生的重视。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局世界第三位。
但由于人口增长,建设占用,自然和人为破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最近几十年减少了一半,目前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
面对这越来越紧张的土地资源,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二、了解土壤的污染源。
1、在你生活着的周边环境里,土地受到了哪些污染?2、学生举例说明。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物污染源。
4、这些污染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生的呢?(1)四人小组讨论。
山东版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山东版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10.聆听春的脚步教学目标:1、了解当今世界环境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2、知道全世界和中国在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的时候,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一)发展和恶化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能源问题和温室效应。
2、热带雨林所遇到的问题。
3、物种消失的阴影。
4、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
二、全球的绿色行动。
1、斯德哥尔摩会议——人类保护环境德里程碑。
了解雷彻尔卡逊这个人。
斯德哥尔摩会议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世界环境日”《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以及会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2、一个全新德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了解斯德哥尔摩会议后世界环境变化。
三、中国德绿色行动1、《环境保护法》颁布,(绿色德保证)《环境保护法》颁布德背景(1)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2)设立环境保护机构,加强环境管理。
(3)加强环境保护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德环境保护意识。
2、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21世纪议程》环境科学德产生。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过程。
生态农业。
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作为新世纪德11. 室内花卉本领大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2、知道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质,必须做到的几方面。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一、介绍现有的土地资源,引起学生的重视。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局世界第三位。
但由于人口增长,建设占用,自然和人为破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最近几十年减少了一半,目前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
面对这越来越紧张的土地资源,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二、了解土壤的污染源。
1、在你生活着的周边环境里,土地受到了哪些污染?2、学生举例说明。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物污染源。
4、这些污染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生的呢?(1)四人小组讨论。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清单及教案设计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2012-05-01 20:34:22| 分类:教学资料|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2011——2012第二学期一、教材简析:本册教科书以主体性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三个单元:《美丽的家乡》、《珍爱生命》、《简朴生活》,以专题性研究的形式编排了两个专题:《绿色志愿者》——“我身边的浪费现象”《童眼看法规》——“保护野生动物”。
本册以“欣赏自然——珍爱生命——过简朴生活”思路构建,设计的内容标准为:欣赏自然美;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崇尚自然简朴的生活;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环境,学会思考、倾听和讨论。
各单元和专题从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提出环境保护的问题,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获得基本的环境知识,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技能,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美丽的家乡》单元按照由远及近,有全面到局部,由自然到人文的思路编排,引导学生“欣赏自然——感恩自然——热爱家乡”。
人类作为自然之子,应感谢自然的赐予和馈赠,以感恩自然的心对待自然的心对待自然,已敬畏自然的心保护环境,初步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观。
《珍爱生命》单元引导学生从关爱小草、小树的生命,到关爱植物家园;从关爱蚯蚓、小鸟的生命,到关爱动物家园,让学生树立起“生命平等”、“呵护生命”、“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简朴生活》单元注重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时间发现环境问题,通过反思个人生活方式,从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崇尚自然简朴生活。
教科书引导学生从一件衣服、一支铅笔、一度电、一滴水、一桌剩饭、一件物品的包装谈起,引发学生关于环境问题的思考。
这些事例均为小事,却以小见大,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指导思想: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绿色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切实掌握各科材料中有关绿色教育的内容,引导师生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绿色宣传和绿色监督活动,树立起较高的绿色意识和自觉保护环境的风尚,努力推进绿色宣传教育的社会化,使我校成为绿色学校。
青岛版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第一课自然美景看不够教学目标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感恩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情怀。
2.了解山东的自然美景 并能进行简单的介绍。
3.学会欣赏自然美景 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展示自然美景。
教学过程:一、欣赏自然美景 导入新课。
师:大家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我们山东省的哪些地方 生说自己去过的地方。
师:看来大家去过了很多地方,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
你能说出这些景点的名称吗?课件展示部分景点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师:其实大自然的美景有很多,看不够、说不完。
好多地方的景色让人留恋往返。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感受一下我们家乡山东的自然美景。
板书课题——自然美景看不够二、说说家乡美 感受家乡美1、小组讨论 感受家乡美景。
播放济南美景介绍的视频短片2、说说家乡自然美景,争当优秀小导游。
一组 五岳之尊——泰山二组:人间仙境——蓬莱三组 荣成天尽头——海驴岛四组 济南泉水——趵突泉五组 潍坊石门坊六组 临沂溶洞评选出优秀小导游。
三、说说家乡新变化1、交流典型事例,说说家乡的变化。
2、让家乡更美师:有那个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呢?说说你的想法。
四、总结回顾 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家乡的美景,你快乐吗?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在你去欣赏美景的时候用相机记下来。
第二课齐鲁风情教学目标1.欣赏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因素,感受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怀。
2.认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和传统继而了解齐鲁大地的民俗风情。
3.围绕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自己观点,自觉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当地民俗齐鲁大地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潍坊的风筝节就让风筝这项民间艺术走向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潍坊、认识了齐鲁之邦。
同学们,关于潍坊风筝节你知道哪些知识? 潍坊风筝节能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民俗风情。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_青岛版(六年制)
《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考察当地空气污染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2.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会造成空气污染,向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并能提出净化空气、保护空气的建议。
3.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空气污染、净化空气的方法,知道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教学重难点: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会造成空气污染,向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并能提出净化空气、保护空气的建议。
教学过程描述: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段视频资料,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师播放污染的画视频资料)录像看完了,同学们你有什么感想呢?(学生自由回答)大家都发现了吧,这几年秋冬季节,空气被另一个词语所代替——雾霾。
很多人出现了嗓子发痒,眼睛疼,耳膜疼,头疼等等的“雾霾症状”。
我们很多学生都戴上了厚厚的口罩,或用围巾将面部裹得严严实实,我们学校连课间操都停止了,“担心空气中有毒!”。
那么,什么是雾霾呢?雾霾就说明空气被污染了,你们想一想在污染的空气中生活,我们会健康吗?我们需要的是清新的空气,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22课——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师板书课题——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二、探究交流—我们周围空气的污染情况1.交流调查结果。
在上一节课当中,我们已经提出了相关问题并进行了相关整理(课件展示)(一)空气污染的原因1.调查家或学校周围的工厂:厂内有多少烟囱?冒出的烟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难闻的气味吗?2.选择家或学校附近的某一地点,数一数,在10分钟内大约有多少辆车经过?有没有扬起风尘?有没有烟排出?什么颜色?什么气味?还有其他的发现吗?3.到新建的小区里去看看,人们是用什么材料装饰新房的?这些材料对空气有什么样的污染?(二)空气污染对人的身体有哪些危害?(三)怎样净化空气?我们能为空气净化做些什么?每个小组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计了调查方案要求各小组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调查。
青岛版(六三制秋)三年级上册16 空气占据空间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三年级上册16空气占据空间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6.空气占据空间吗【课标要求】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学习目标】1.能根据用烧杯往漏斗里倒水的实验场景3,用语言描述出空间占据空间的现象。
2.能用多种感觉器官和简单的工具,通过实验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
3.能找出生活中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并能做出解释。
【评价任务】1.任务一:猜想水流不进去的原因。
(检测目标1)2.任务二:从多个方面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检测目标2)3,任务三:找出生活中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
(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1.教科书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了学生的已有认知:橡皮、铅笔、牛奶、果汁等都占据空间。
继而提出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课前学生需准备纸、矿泉水瓶、气球等,教师需准备烧杯、漏斗、雉形瓶、橡胶塞、水槽等。
2.学习过程:首先通过学生用烧杯往漏斗里倒水的实验场景,引导学生直观认识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接着通过两个小实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最后学生找出生活中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
3.本课学习重点是总结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难点是通过几个有趣的小实验,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加上教师的引导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学习过程】课前探究任务一:猜想水流不进去的原因。
(检测目标1)(一)情景聚焦1.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这是什么?生:塑料杯、杯子……师:现在这个杯子装满了水,谁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生:水占据了空间。
2.师:(水倒掉)那现在呢?杯子里还有东西吗?生:空气。
师:也就是说我们的猜测是: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板书课题:空气占据空间)(二)活动一:快速倒水,你有什么发现?1.出示实验活动场景与思维导航的图片。
2.(学生演示实验)一个空的锥形瓶,瓶口处塞紧橡胶塞,漏斗从橡胶塞上的小孔里插入瓶内,一名同学正在用烧杯往漏斗里倒水。
3.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生:水没有流进去。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保护土壤》教案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保护土壤》【教学内容】保护土壤【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
2.了解保护土壤的意义。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查阅和调查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2.能设计实验探究水土流失的实验,认识到保护土壤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研究水土流失的实验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2.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树立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向学生进行保护土地资源的教育。
2.让学生能够尊重事实,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重难点】知道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了解保护土壤的意义。
【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棉花、自粘性标签等、小刀、不同种类的岩石、记录单教师准备:两块木板(一块铺上土壤、一块铺上草皮)、喷壶、水、课件、评价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有位诗人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你知道这是赞美什么的诗句吗?正是因为有了土壤,才有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我们应该怎么做?师生交流,引出课题,教师板书:保护土壤。
[PPT 1出示]【设计意图:通过赞美土地的诗句引发学生对土壤的热爱,从而引出课题,并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活动一: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PPT 2出示] 谈话: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课前大家也搜集了一些资料,谁来说说,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PPT 3-7出示]学生根据课前搜集资料回答,全班交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教师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土壤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培养对土壤的热爱和保护之情。
】2.活动二:我们怎样保护土壤?(1)[PPT 8-9出示]谈话:土壤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教案(共4课)
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1.动物的四肢【教材分析】《动物的四肢》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动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以动物四肢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为线索,探究动物四肢的特点,从而将动物的四肢与环境之间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明白动物是怎样通过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的。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生活中动物通过四肢完成的动作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准备毛巾、橡皮筋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观察猫足的特点并跟猫的动作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感受猫足肉垫的作用;再观察其他的动物四肢的特点,并思考它们是怎样借助四肢感知环境并适应环境的。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在经历模拟实验和讨论活动后,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了解骆驼脚掌的特点,知道骆驼脚掌的哪些特点帮助它在沙漠中行走。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对动物已经有较多的认识,能够观察动物一些特点,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并且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
学生对动物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动物的四肢没有系统性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以激发,而对动物四肢特点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动物四肢的特点。
2.知道动物通过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观察并描述动物四肢的外部形态特征;依据动物在各种环境中的表现,运用推理的方法,意识到它们可以借助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
2.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猫足肉垫的特点和作用,意识到猫足肉垫对猫生存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如何通过四肢感知环境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器材准备】[学生]小凳子、毛巾、橡皮筋等[教师]课件、评价表【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PPT 1 出示]课题《动物的四肢》2.[PPT 2 出示]猫和老鼠动画片。
【K12学习】青岛版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第一课自然美景看不够教学目标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感恩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情怀。
2.了解山东的自然美景并能进行简单的介绍。
3.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展示自然美景。
教学过程:一、欣赏自然美景导入新课。
师:大家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我们山东省的哪些地方生说自己去过的地方。
师:看来大家去过了很多地方,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
你能说出这些景点的名称吗?课件展示部分景点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师:其实大自然的美景有很多,看不够、说不完。
好多地方的景色让人留恋往返。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感受一下我们家乡山东的自然美景。
板书课题——自然美景看不够二、说说家乡美感受家乡美 1、小组讨论感受家乡美景。
播放济南美景介绍的视频短片 2、说说家乡自然美景,争当优秀小导游。
一组五岳之尊——泰山二组:人间仙境——蓬莱三组荣成天尽头——海驴岛四组济南泉水——趵突泉五组潍坊石门坊六组临沂溶洞评选出优秀小导游。
三、说说家乡新变化1、交流典型事例,说说家乡的变化。
2、让家乡更美师:有那个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呢说说你的想法。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家乡的美景,你快乐吗?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在你去欣赏美景的时候用相机记下来。
第二课齐鲁风情教学目标1.欣赏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因素,感受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怀。
2.认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和传统继而了解齐鲁大地的民俗风情。
3.围绕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自己观点,自觉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当地民俗齐鲁大地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潍坊的风筝节就让风筝这项民间艺术走向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潍坊、认识了齐鲁之邦。
同学们,关于潍坊风筝节你知道哪些知识?潍坊风筝节能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民俗风情。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清单及教案设计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2012-05-01 20:34:22| 分类:教学资料|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2011——2012第二学期一、教材简析:本册教科书以主体性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三个单元:《美丽的家乡》、《珍爱生命》、《简朴生活》,以专题性研究的形式编排了两个专题:《绿色志愿者》——“我身边的浪费现象”《童眼看法规》——“保护野生动物”。
本册以“欣赏自然——珍爱生命——过简朴生活”思路构建,设计的内容标准为:欣赏自然美;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崇尚自然简朴的生活;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环境,学会思考、倾听和讨论。
各单元和专题从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提出环境保护的问题,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获得基本的环境知识,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技能,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美丽的家乡》单元按照由远及近,有全面到局部,由自然到人文的思路编排,引导学生“欣赏自然——感恩自然——热爱家乡”。
人类作为自然之子,应感谢自然的赐予和馈赠,以感恩自然的心对待自然的心对待自然,已敬畏自然的心保护环境,初步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观。
《珍爱生命》单元引导学生从关爱小草、小树的生命,到关爱植物家园;从关爱蚯蚓、小鸟的生命,到关爱动物家园,让学生树立起“生命平等”、“呵护生命”、“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简朴生活》单元注重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时间发现环境问题,通过反思个人生活方式,从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崇尚自然简朴生活。
教科书引导学生从一件衣服、一支铅笔、一度电、一滴水、一桌剩饭、一件物品的包装谈起,引发学生关于环境问题的思考。
这些事例均为小事,却以小见大,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指导思想: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绿色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切实掌握各科材料中有关绿色教育的内容,引导师生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绿色宣传和绿色监督活动,树立起较高的绿色意识和自觉保护环境的风尚,努力推进绿色宣传教育的社会化,使我校成为绿色学校。
青岛版三年级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单元备课:教材地位本单元是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
是在一年级“动物感知环境”中的《动物的眼睛》、《动物的鼻子》、《动物的耳朵》、《观察蜗牛》四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为高段“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奠定基础。
因此本单元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标要求这一单元是基于课标《生命科学领域》第9部分“动物能适应环境”中的9.1《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的学习内容,来组织这节教学内容的。
课标中指出活动建议: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途径,认识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9.1这个学习内容分成两个学段的学习目标。
在1-2年级段的学习目标是: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3-4年级段的学习目标: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学情分析七八岁的孩子天生喜欢一些小动物,也惧怕一些样子怪异的动物;对熟知的一些动物,它们的栖息地、食性、运动方式等生活习性知道一些,但也多数是儿童生活经验积累的直观印象。
鉴于三年级儿童的科学学习应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活动设计上,要尽量提供能够直接观察、体验和感知的图片、视频、模型等资源,要突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活动性和实践性。
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简单描述动物的皮肤、四肢、翅膀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
知道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
2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通过欣赏、观察、实验、游戏体验等多种方法,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科学态度: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对常见动物的观察兴趣,愿意倾听和获取他人信息,分享自己的发现。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到保护身边的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全册精品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全册精品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二年级所学的知识,具备一些好的研究方法和良好的研究惯,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知识,但不够系统和全面。
个别学生的环保意识较差,研究兴趣不高,缺乏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全学年教学目标总要求:一)双基:1、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意识到这些问题对人类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改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2、教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二)思想教育:1、让学生体验健康生活需要好的环境。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一)教学内容:1、大树的功劳。
2、找寻珍稀动植物。
3、纸张的自述。
4、画出秋的绚烂。
5、滴答滴答下雨了。
6、与动物交朋友。
7、大树爷爷多少岁。
8、感受冬的宁静。
9、过个环保的春节。
10、聆听春的脚步。
11、室内花卉本领大。
12、鸟是人类的朋友。
13、争做文明小游客。
14、玻璃瓶的新生。
15、走进昆虫王国。
16、是谁阻挡了飞机的起飞。
17、拥抱夏的热情。
18、节约是一种美德。
二)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锻炼团结协作的能力。
2、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与人的关系,理解爱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锻炼团结协作的能力,让他们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化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4、让学生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和谐,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四、具体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在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019青岛版l六三制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
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单元备课:教材地位本单元是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19版小学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
是在学习了“动物感知环境”中的《动物的眼睛》、《动物的鼻子》、《动物的耳朵》、《观察蜗牛》四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动物通过四肢、皮肤、翼、冬眠和迁徙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为高段“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奠定基础。
因此本单元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标要求这一单元是基于课标《生命科学领域》第9部分“动物能适应环境”中的9.1《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的学习容,来组织这节教学容的。
课标中指出活动建议: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途径,认识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9.1这个学习容分成两个学段的学习目标。
在1-2年级段的学习目标是: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3-4年级段的学习目标: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学情分析八九岁的孩子天生喜欢一些小动物,也惧怕一些样子怪异的动物;对熟知的一些动物,它们的栖息地、食性、运动方式等生活习性知道一些,但也多数是儿童生活经验积累的直观印象。
鉴于儿童的科学学习应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活动设计上,要尽量提供能够直接观察、体验和感知的图片、视频、模型等资源,要突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活动性和实践性。
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简单描述动物的皮肤、四肢、翅膀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
知道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
2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通过欣赏、观察、实验、游戏体验等多种方法,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科学态度: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对常见动物的观察兴趣,愿意倾听和获取他人信息,分享自己的发现。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到保护身边的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1、自然美景看不够教学目标: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感恩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情怀。
2、了解山东的自然美景,并能进行简单的介绍。
3、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展示自然美景。
教学过程:一、欣赏自然美景,导入新课。
师:大家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我们山东省的哪些地方?生说自己去过的地方。
师:看来大家去过了很多地方,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
你能说出这些景点的名称吗?(课件展示部分景点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生……师:其实大自然的美景有很多,看不够、说不完,好多地方的景色让人留恋往返。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感受一下我们家乡山东的自然美景。
(板书课题——自然美景看不够)二、说说家乡美,感受家乡美1、小组讨论,感受家乡美景。
(播放济南美景介绍的视频短片)2、说说家乡自然美景,争当优秀小导游。
一组:五岳之尊——泰山二组:人间仙境——蓬莱三组:荣成天尽头——海驴岛四组:济南泉水——趵突泉五组:潍坊石门坊六组:临沂溶洞评选出优秀小导游。
三、说说家乡新变化1、交流典型事例,说说家乡的变化2、让家乡更美师:则哪有那个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呢?说说你的想法。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家乡的美景,你快乐吗?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在你去欣赏美景的时候,用相机记下来。
2、齐鲁风情教学目标:1、欣赏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因素;感受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怀。
2、认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和传统继而,了解齐鲁大地的米苏风情。
3、围绕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自己观点,自觉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系科,了解当地民俗齐鲁大地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潍坊的风筝节就让风筝这项民间艺术走向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潍坊、认识了齐鲁之邦。
同学们,关于潍坊风筝节你知道哪些知识?潍坊风筝节能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民俗风情。
我们当地有哪些类似于风筝节一样的民俗呢?谁来介绍自己了解的民俗?二、了解健康饮食,感知绿色生活谈到饮食,我们山东有很多非常有名的特色菜,你们能举出两例吗?(出示图片:白菜炖豆腐、煎饼卷大葱)(课件展示几种鲁菜)你们觉得怎么样?你们觉得怎样才算是健康饮食?是啊!自然的恩赐无所不在,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同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材料创造我们的绿色生活。
三、环保行动,创造美好环境。
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的,但是在这和谐中却时常有着不和谐的音符。
(课件展示:旅游区的白色垃圾、泰山石上乱写乱画等画面)看到这些,你们又作何感想?大自然给与了我们那么多,而又得人却在破坏自然的和谐,太不应该了。
我有个建议,我们应该利用星期六或星期日的时间到龙山公园清理白色垃圾。
我们的行动会感动很多人,到时候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强大,让清新的自然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齐鲁文化焕发更怡人的风采。
四、绿色延长,感受齐鲁文化齐鲁文化源远流长,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请同学们课下分小组搜集、整理一些资料,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
3、丰富的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各种资源是大自然的馈赠,培养学生感恩自然的意识。
2、了解我们身边的资源情况,指导应该保护有限资源。
3、会辨认各种资源;能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源的信息,并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能保护身边的资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师:《自然风景看不够》一课让我们大饱了眼福,欣赏了家乡美丽的自然美景,这些都是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
其实,我们家乡的其他资源也非常丰富,你知道我们家乡还有那些资源吗?生:我们家乡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有渤海、黄海。
生:我们的家乡有许多特产。
师:看来大家了解了很多有关家乡资源的知识,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山东丰富的资源。
(板书课题——丰富的资源)二、交流资料,了解山东丰富的资源1.了解家乡的资源师:课前同学们搜索了许多有关山东省资源的文字和图片材料,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进行汇总整理,看看我们家乡到底有那些资源。
一组:介绍家乡矿产资源。
二组:介绍家乡生物资源。
三组:介绍家乡土特产。
四组:介绍家乡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家乡的资源。
山东是一个大省,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以“山东资源知多少”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看看大家对我们家乡的资源到底了解多少,评一评哪个小组表现得最好。
(2)出示比赛要求。
题目分未必答题、抢答题。
每组选出一人举手抢答,题目读完之前举手将失去回答的机会。
每答对一题加10分(3)师出题,各小组回答。
(4)评选优胜小组。
分数最高的小组为优胜小组。
2.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节约能源意识师: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老师发现了这么一些浪费现象。
(出示校园中的浪费现象图片:水龙头滴水,空调、饮水机彻夜不关,学生乱撕纸、扔纸,铅笔、橡皮没有用完就扔掉……)师: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名小小监督员,监督我们周围的浪费现象。
节约这么重要,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吧!三、说说家乡资源1.乡资源介绍师:关于山东省的资源,大家了解的很多,那你们知道我们青岛有哪些资源吗?把你知道的在你的小组中说一说。
2.合理利用家乡资源师:我们认为应该怎样利用家乡的资源呢?生……总结:同学们的建议和想法都很好,对于家乡的资源,我们要合理利用,相信我们大家一定能做好。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丰富的资源,同时我们知道了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好好利用,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希望大家从我做起,积极响应倡议,保护家乡宝贵的资源。
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4、我的家乡教学目标:1、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愿意合作交流,乐于与他人分享。
2、知道家乡的著名景点,并能简单的介绍。
3、学会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家乡美;会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教师: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几位同学的家乡去参观。
二、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1、展示风光。
教师以多媒体课件呈现教科书第42页中的草原、高原、广场、乡村风光的图片,还可以增加一些表现不同自然环境特点的风光照片或者录像片。
(1)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
(2)教师引导,设问:这些同学的家乡各不相同,有的是粗犷的草原,有的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有的是热闹繁华的大城市,有的是宁静美丽的乡村。
请大家描绘一下自己的家乡。
2.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学生联系家乡实际,想想自己家乡自然环境的特点。
3.教师小结: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山上的泥土散发着清香,小溪的流水清澈甘甜,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现在请同学们想想家乡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三、我的家乡真美丽1.学生把收集到的家乡的照片、图片及文字资料展示在黑板和教室周围的墙上。
2.学生自由欣赏,在心中选定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
3.意见相同的学生组成一组,讨论如何充分利用有关资料向大家推荐介绍本组选定的景物。
4.每组指派一个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推荐本组选定的景点。
5.全班同学举手表决或投票,评选家乡“最佳四景”。
6.学生从“最佳四景”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为它设计导游词。
7.教师小结:通过刚才这些有趣的活动,大家已经了解了家乡的美景。
确实,家乡就像你们所画、所拍摄、所介绍的那样,真的很美丽。
四、拓展延伸。
生长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你们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朗诵导入师:老师课前安排大家寻找身边小草的身影,你们完成任务了么?生:完成了。
师:谁来展示给大家看?学生展示:5.小草的微笑教学目标:1、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2、知道小草有净化空气、防止沙尘暴、防止水土流失的等方面的作用.3、会使用吹风机、温度计、温度计等工具探究草坪的作用。
教学过程:二、探究小草的作用。
1.交流小草作用师:图片看完了,小草遍布我们祖国的各个角落,为我们默默做着贡献。
谁查到了小草有那些作用?2.探究实验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娇弱的小草会有这么多作用么?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一下吧。
(课件展示《实验提示》。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后学生汇报。
)师:同学门汇报的真不错!我们学校的环保小组上周也做了几个实验,他们也想来汇报一下实验成果,你们想听么?(播放视频录音,录像包括两个实验,分别是:验证草坪可以调节气温验证草坪可以降低噪音。
) 师:课前调查了居住小区草坪情况,下面交流调查结果。
(小组交流)师小结: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小区住宅环境保护的很好,绿地非常多,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很强,草坪受到了很好的保护。
可是有些地方,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强,还存在破坏草坪的现象。
爱护草坪,保护环境,同学们可以做些什么?生1:不践踏小草。
生2:看到破坏的行为要制止。
师:我们小同学要量力而行,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大人。
生3:写宣传标语。
4.设计宣传卡片师:让我们来写一条保护小草的宣传口号吧!6.帮蚯蚓回家教学目标:1.树立起关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意识;具有尊重其他生物生存权利的意识,初步树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伦理观。
2.知道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3.能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
教学过程:一、生活在线师:同学们,又一群蚯蚓找不到家了,你们想帮助他们回家吗?生(齐):想。
师:你们都是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今天,我们就来想办法帮蚯蚓回家。
(板书课题)师:蚯蚓怎么会找不到家了呢?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一探究吧!(课件出示千条蚯蚓挡道图)二、追根求源1.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蚯蚓?这说明蚯蚓可能喜欢什么样环境?生: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生:蚯蚓喜欢在潮湿的泥土中。
师:关于蚯蚓,大家还知道那些知识?(生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师小结:其实,任何生物都有适合于自身生存的特定的环境条件。
如果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这种条件,这种生物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严重的甚至会死忙活灭绝。
因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里保护生物、珍爱生命的意识,我们的一切活动都应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尊重其他生物,也就是尊重人类自己。
三、环保在行动1.帮蚯蚓回到他的家师:下面,就然我们回到开始提出的问题:如何帮迷路的蚯蚓回到它的家?(小组讨论,师参与其中)各小组指派一名学生汇报展示。
2.成立小动物保护协会师:由于人类的破坏和虐杀,有的动物已经灭绝,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我们只能通过图片来欣赏它们可爱的影像;而有的动物数量极微,也应经到了灭绝的边缘。
大家说,为了保护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办?生:制止那些捕杀动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