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和功ppt2 苏科版1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杠杆 课件1(苏科版九年级)
5、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 使杠杆在此位置平衡平衡
O
A
B
F1
G
• 2、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应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使杠杆在___ 位置平衡。实验要记录 的数据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实验的结论是____。
考考你 计算
3、杠杆平衡时,动力为10N,阻力为 40N, 动力臂为0.4m 求阻力臂。
4、一条扁担长1.4m 左端挂300N重的物 体,右端挂400N重的物体,问人肩能挑 距左端多远支点、动力、阻力。 2、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3、标范围 (支点 垂足)
画力臂?
A
L2
B
O
L1 F2
F1
画力臂
A
F1
L1
O
L2
B
F2
三、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猜想 2、器材;带刻度杠杆,支架,钩码,线 3、设计实验过程
⑴调节杠杆水平平衡 ⑵杠杆上支架两侧分别挂钩码
一、 认识杠杆
一、 认识杠杆
它们都是杠杆,有什么共同特点?
1、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 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注意:硬棒可以是直,也可以是弯曲的, 即硬棒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
动画演示
二、杠杆的五要素
l1
O l2
F2
F1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
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 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 力。(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 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 到阻力作用线的 距离。(L2)
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 ⑶记录 F1,L1,F2,L2 ⑷结论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
简单机械与功-完整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40
17、各种机械在使用时产生额外功的原因不 完全相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 分析右图中三种做功情况(设滑轮规格相同), 产生额外功最多的应是____图。若钩码 (m=50g)在三种情况中均被提高1米,各种情 况机械做的有用功均为_____,由此可判断出 _______图的机械效率最大。(g取10N/Kg)
精选PPT课件
8
2、 在已平衡的杠杆两边分别挂上不
同数量的钩码(每个质量相等), 杠杆仍然平衡,如图,则:
⑶若使杠杆再次平 衡,可在 ___边 的钩码下再挂 ___ 个钩码?
精选PPT课件
9
2、 在已平衡的杠杆两边分别挂上不
同数量的钩码(每个质量相等), 杠杆仍然平衡,如图,则:
⑷若使再次平衡的
14
5、钢丝钳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 工具,使用钢丝钳时涉及到许多 物理知识,请写出三个:
(1)
。
(2)
。
(3)
。
精选PPT课件
15
(二)滑轮
1. 定滑轮 (1)定义: 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实质: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 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2. 动滑轮 (1)定义:轴可以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F/
D.150N
如图所示施力时,动力F/多大?
精选PPT课件
11
4、如图所示杠杆,在A端施一个始终与杠杆垂 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速转动 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O
D.先变小后变大
G
精选PPT课件
12
4、如图所示杠杆,在A端施一个始终与杠杆 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速转 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苏科版九上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第一节杠杆第二课时授课课件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二、生活中的杠杆
P6 例题
杠杆受力分析示意图
现代版曹冲称象
O L2 F1 L1
F2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二、生活中的杠杆
P6 例题 解:动力F1=200N;动力臂L1=9m;铁笼对杠杆的拉 力F2为阻力,阻力臂L2=7cm=0.07m。 根据平衡条件:F1L1=F2L2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2、假期中,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 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 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若小兰和爸爸 体重分别为400 N和800 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 m的 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
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杠杆
内容: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
杠杆平
阻力臂
衡条件 表达式:F 1 L 1 F 2 L 2
杠杆的 分类与 运用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L1 ·
(1)左右力臂 L1:L2=_1_:_2_?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2)在两边钩码下同时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杠杆 不__能__(填“能或不能”)平衡?右____边下降? L1 ·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3)若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可在 _左__边的钩码下 再挂 _1__ 个钩码?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复习课件ppt---苏科版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41张PPT)
3. 功的公式:W=__F;S 单位:W:焦(耳)J;F:N;s:m。
(1J=1N·m).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或大于
直__接___用__手___做___的__功____,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_面__长__是斜__面__高_的几倍,拉_力____就是物___重_的几分之
26.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 力F=80N,将一个重为15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 端B,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__60_0___J。摩擦力f 的大小为___2_0__N。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F1//F2=L2/L1。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 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 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 天平)
18、如图所示,小超同学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200N的物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每个 滑轮均重10N,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则他对绳子的拉力是_1_0_5__N。 如果小超同学体重500N,拉动过程中绳始终未断裂,他用此滑轮组 能提升的最大物重为__99_0__N。
19.如图所示,若物体所受重力均为20N且处于静止状态,不计 摩擦、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力F1的大小为__2_0___N;力F2的大小 为___1_0__N.
16、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500N的物体沿水平 方向匀速移动了2 m,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 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 擦力为物重的0.4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苏科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课件 (共36张PPT)
2、功的定义: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移动距离的乘积 3、功的计算:
W=FS
4、功的国际单位:J
注意: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三、功率
1、意义:表示做功快慢 2、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公式:P=W/t 4、恒力F做功时功率:P=FV
估测上楼时的功率:
需要测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
人从一楼登上三楼正常需要多少 时间?
7.跳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 方式.图7描绘了某同学某次 跳绳时重心移动的高度h随时 间t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他的重心移动的最大高度为
cm.若该同学的体重为500N, 则他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 功率为 W.
8.如图17所示,小冯分别用甲、乙两滑 轮把同样的桶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
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 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 为η2,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A.W1=W2,η1=η2 B.W1=W2,η1<η2 C.W1<W2,η1>η2 D.W1>W2,η1<η2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答: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动或杠 杆匀速转动。 (2)杠杆平衡条件是什么? 答:F1.L1=F2.L2
(3)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 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答:使杠杆的重力不影响杠杆的平衡
(3)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 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滑轮、滑轮组提升重物:W有用=Gh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1)增大物重; (2)减小动滑轮重; (3)减小绳重及摩擦
2、滑轮、滑轮组平移重物
• f指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 有用功W有用=f.S物 • SF=nS物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11.3 功课件(共21张幻灯片)
当堂训练
➢ 1.使用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 力 ,省 距离 ;使 用动滑轮省 力 ,费 距离 ;但它们都不能省 功 。
➢ 2.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 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 B.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
一定做了功 ➢ 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作用力对物体做的功就越多 ➢ D.物体由于惯性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动时,没有力对物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上午9时25分21.11.2209:25November 22, 2021
➢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 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年11月22日星期一9时25分38秒09: 25:3822 November 2021
Fs=G/3×3h =Gh
Fs=G/2×2h =Gh
【总结使】用理想机械时Fs的乘积等于不使用机械直 接提起重物时Gh的乘积。可见力与物体在的方向 上通过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
互动突破
测量提升物体所做的功
1.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动小车 至高度h处,测量并计算F对小车所 做的功。
2.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使之上 升高度h,测量并计算F对小车所做 的功。
2.功的计算公式是: W=Fs 。 3.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 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 ; 二是 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 4.不做功的3种情况是: ① 有F,无s;②有s,无F ; ③有F,有s,但垂直。 5.由实验可知,没有既省 力 又省 距离 的简单机械.
初中物理 简单机械2 苏科版优秀课件
他说这个故事给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人确实需要磨练才能成才,不一样的付出,当然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要想成为人上之人,必须吃得苦中之苦。只要有抱负,就去努力。不努力不付出,石阶永远不可能变成佛像的!
2 有一个小山村,很久很久都没有下雨了,老百姓吃完了粮食,吃草根,吃完了草根,吃树皮,到最后没有任何东西能填饱肚子,无数身边的人离开了,老人死去了,弱小的孩子死去了,村里的年青人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他们就去找智慧老人,智慧老人说,这是对神灵的不敬,需要派人去采集光滑,有灵性,中间有缝,左右对称的卵石,取其中的一块,雕刻成佛,让石佛保佑众生,村里人都去找卵石了,采集卵石非常难,翻山、过河、找不到合适的石头,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在采集的过程中又饥又饿,年青人想放弃,躺在石头上想休息,忽然间发现,他躺得这块石头非常的光滑,左右对称,与其他的石头不一样,难道这就是孪生石?
蔡康永曾说过:“当你没有上进心的时候,你是在杀人,你不小心,杀了你自己。” 朋友大学毕业后,凭着高学历进了一家大公司,以为从此一生安稳,本职工作完成后便悠闲地追剧。 身边有同事下班后忙着考证、进修时,她嗤之以鼻,认为别人学历不如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虽然每天按时上下班,和同事做着相似的工作,但只有潮水退去的时候,才能知道谁在裸泳。 不过五年时间,行业环境影响下,公司面临改革,需要裁员,高学历出身的她赫然在列。生活星期天早上和朋友一起聊天,朋友说了一个他们听过的故事:“一尊佛像前有一条铺着石板的路,人们每天都踏着这一阶一阶的石板去膜拜佛像。石阶看着人们踏着自己去膜拜佛像,心里很不舒服。石阶心里想,自己和佛本来就来自同一块石头,为什么自己要成为踏脚石,让人们踩着自去去膜拜它呢!它对佛抱怨说这样太不公平!佛像说:这没有什么不公平,你们成为台阶只需挨了四刀,而我是挨了千刀万剐才成了人们膜拜的佛像。”
2 有一个小山村,很久很久都没有下雨了,老百姓吃完了粮食,吃草根,吃完了草根,吃树皮,到最后没有任何东西能填饱肚子,无数身边的人离开了,老人死去了,弱小的孩子死去了,村里的年青人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他们就去找智慧老人,智慧老人说,这是对神灵的不敬,需要派人去采集光滑,有灵性,中间有缝,左右对称的卵石,取其中的一块,雕刻成佛,让石佛保佑众生,村里人都去找卵石了,采集卵石非常难,翻山、过河、找不到合适的石头,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在采集的过程中又饥又饿,年青人想放弃,躺在石头上想休息,忽然间发现,他躺得这块石头非常的光滑,左右对称,与其他的石头不一样,难道这就是孪生石?
蔡康永曾说过:“当你没有上进心的时候,你是在杀人,你不小心,杀了你自己。” 朋友大学毕业后,凭着高学历进了一家大公司,以为从此一生安稳,本职工作完成后便悠闲地追剧。 身边有同事下班后忙着考证、进修时,她嗤之以鼻,认为别人学历不如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虽然每天按时上下班,和同事做着相似的工作,但只有潮水退去的时候,才能知道谁在裸泳。 不过五年时间,行业环境影响下,公司面临改革,需要裁员,高学历出身的她赫然在列。生活星期天早上和朋友一起聊天,朋友说了一个他们听过的故事:“一尊佛像前有一条铺着石板的路,人们每天都踏着这一阶一阶的石板去膜拜佛像。石阶看着人们踏着自己去膜拜佛像,心里很不舒服。石阶心里想,自己和佛本来就来自同一块石头,为什么自己要成为踏脚石,让人们踩着自去去膜拜它呢!它对佛抱怨说这样太不公平!佛像说:这没有什么不公平,你们成为台阶只需挨了四刀,而我是挨了千刀万剐才成了人们膜拜的佛像。”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课件 (新版)苏科版
习题分析:
1、下列关于功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就一定做了功 B.只要物体移动了距离,就一定做了功 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就 一定做了功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就一 定做了功
解析:主要知识点是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方向一致
三、机械效率
有用功 W有用 :对人们有用的功 W额 :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额外功 总功 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W总 W有 W额
机械效率的定义 :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公式:
W有 W总
W有 W总
∴
永远小于1
四、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减小机械自重 增加所挂物体的重力
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
D )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将标枪投出去,运动员对标枪没有做功;
B、降落伞竖直下落,重力做了功;
(B )
C、人提着重物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人的提力对重物做了功
D、小球在光滑的桌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桌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做了功
3、小华把掉到地上的物理书捡起来,放到桌上,她对课本做功约为( B ) A、0.2焦 B、1.5焦 C、20焦 D、200焦 4、某同学用150牛的水平推力使重为600牛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 前进20米,所用时间是0.5分钟。则这位同学所做的功和做功的功率分别是 (A) A、3000焦,100瓦 B、12000焦 ,400瓦 C、3000焦,400瓦 D、12000焦,100瓦 解析:W=FS=150牛×20米=3000焦 P=W/t=3000焦/30秒=100瓦 G=600牛对此题无用
5、甲、乙两物体在相同的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甲在较光 滑的水平面上运动,乙在较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设两物体在移动相同的 距离的过程中,推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和W乙,则(B ) A.W甲>W乙B.W甲=W乙 C.W甲<W乙D.无法确定
苏科版物理中考复习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_PPT课件
F
P74 第16题
G
G
思考: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好处是什么?
定滑轮和动滑轮改变动力方向后是否需要改变动力的大小?
滑轮组 总结归纳:滑轮组计算动力大小的公式是什么?
滑轮组计算绳子自由端通过距离的公式是什么? F=G/n=(G物+G动)/n S=nh
F=_G
G
F=_G
G
考点2:机械功和功率
回顾:对于一个物理量我们要认识它的 哪些方面?
(1)有用功; (2)总功的功率; (3)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 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升同一重 物)( )
• A、F1=F2 η甲=η乙 B、F1<F2 η甲=η乙 • C、F1<F2 η甲〈η乙 D F1〉F2 η甲= η乙
改变机械效率的方法
如何提高工地上工人提运建材的机械效率 呢?
(1)从有用功着手:增加物重。 (2)从额外功着手:减少动滑轮重,减
什么是机械功? 什么是功率?
功率的测量
如何测量上楼的功率? 你认为要完整描述测量方法需要有哪些东
西?
考点3:机械效率
什么是滑轮组的有用功, 额外功和总功?
什么是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什
么?
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P
意义及定 公式 义
效率ŋ
单位
例题
如图所示,工人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80 N的物体, 所用的拉力为200 N,在5s内物体升高的高度为2 m.此过程中,求:
不费距离
裁衣剪 理发剪 铁皮剪
修枝剪 扫帚
手推车
镊子
• 、如图所示,轻质杆可绕O自由转动,在A 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杠杆的作用力F,使 其从OA位置匀速转到OA/位置的过程中,力 F的大小将 ( )
P74 第16题
G
G
思考: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好处是什么?
定滑轮和动滑轮改变动力方向后是否需要改变动力的大小?
滑轮组 总结归纳:滑轮组计算动力大小的公式是什么?
滑轮组计算绳子自由端通过距离的公式是什么? F=G/n=(G物+G动)/n S=nh
F=_G
G
F=_G
G
考点2:机械功和功率
回顾:对于一个物理量我们要认识它的 哪些方面?
(1)有用功; (2)总功的功率; (3)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 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升同一重 物)( )
• A、F1=F2 η甲=η乙 B、F1<F2 η甲=η乙 • C、F1<F2 η甲〈η乙 D F1〉F2 η甲= η乙
改变机械效率的方法
如何提高工地上工人提运建材的机械效率 呢?
(1)从有用功着手:增加物重。 (2)从额外功着手:减少动滑轮重,减
什么是机械功? 什么是功率?
功率的测量
如何测量上楼的功率? 你认为要完整描述测量方法需要有哪些东
西?
考点3:机械效率
什么是滑轮组的有用功, 额外功和总功?
什么是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什
么?
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P
意义及定 公式 义
效率ŋ
单位
例题
如图所示,工人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80 N的物体, 所用的拉力为200 N,在5s内物体升高的高度为2 m.此过程中,求:
不费距离
裁衣剪 理发剪 铁皮剪
修枝剪 扫帚
手推车
镊子
• 、如图所示,轻质杆可绕O自由转动,在A 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杠杆的作用力F,使 其从OA位置匀速转到OA/位置的过程中,力 F的大小将 ( )
简单的机械和功 PPT课件 苏科版
组装滑轮组的要领
1、确定“n”。根据题意确定由多少段绳子承担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
2、确定动滑轮个数。
(1)、当n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2)、当n为奇数时,动滑轮
的个数是
3、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口诀:“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
(1)在不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以动滑轮个数为基数,按“一动配一定,
C、沿光滑斜面匀速向上拉动2米; D、沿粗糙斜斜面匀速向上拉动2米。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一定省力;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7、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斜拉需要的力比竖直拉需要的力大 (3)动力移动距离是阻力移动距离的 二倍。(S=2h)(4)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 滑轮组:1/n(G动+G物)
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功的公式为:W=FS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功率的公式为:P=W/t 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做的有用的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 总功:外力对机械做的功。 额外功: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W总=W有用+W额外 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100﹪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ppt2 苏科版
例题1 .在下图中,O 点是杠杆的支点,图中的数据都是 力的大小的数值,其单位都是牛,能够处于平衡状态的 杠杆是
例题2.图示为杠杆的平衡条件的验证实验,当A 、B 两 处分别挂上几个质量相同的砝码,如图所示,杠杆恰好 平衡,若在A 处再加一砝码,要使杠杆重新恢复平衡, 则必须( ) A.在B 处增加一个同样的砝码 B.将B 处的砝码移到C 处 C.在B 处增加一个同样砝码后移往C 处 D.在B 处增加两个同样的砝码
例题3 在轻质杠杆两端A 、B 各挂有体积相同的 铜块和铝块(ρ铜>ρ铝),支点O在如图所示的 位置时,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在下列情况 下,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 A. 在铜块和铝块上各加一块质量相等的物体 B.将铜块和铝块减去相同的质量 C.将铜块和铝块各切去体积相同的一小部分 D.将铜块和铝块同时向支点移动一小段相同的距 离
在中间的等臂杠杆。浮标与油量
表.swf
7、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 问题 (1)确定杠杆的支点。
(2)分析杠杆受到的动力和阻力,明确
各力的大小和方向。
(3)确定各个力的力臂。 (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关系式求 解,必要时要对结果进行讨论。
例题1 一根长为l,重为G 的均匀木条,支点在中 央时,刚好平衡。如果在右端锯下全长的1/4, 并叠放在右端剩余部分上面,如图所示,木条还 能平衡吗?为什么?
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l1l2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l1l2平衡时f2f1费力杠杆
简单机械和功(一)(期中复习)
知识结构
杠杆
定义(略) 五个要素
平衡条件:F1L1=F2L2 L1 >L2 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应用: L1 = L2 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L1 <L2 的杠杆,省距离但费力 定滑轮 实质:等臂杠杆( L1 = L2 ) 特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倍臂杠杆( L1 =2 L2 ) 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情况:F=G / n(n为承重绳子段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
P=Wt =Fts=F·st=Fv
物 理
机械效率 (高频考点)
1.有用功:人们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要做的功(机械
对物体所做的功).
2.额外功:利用机械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外力
克服机械自重、阻力等所做的功).
3.总功:外力所做的功,即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
中 考
和.即W总W=有③用_+__W__额_外____________.
中
拉力F移动s所做的功W总
考 全
=Fs(s=nh,n为动滑轮 程
上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
总 复
··
η=WW有总×100%=GFhs
习
陕 西
×100%=nGF×100%
物 理
实验方法 ·指导
中 考 全 程 总 复 习
陕 西
物 理
··
实验一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命题点 1.在实验中,克服物体自身重力所做的功为_有__用__功___. 2.在实验中,绳子自由端拉力做的功为__总__功____.
功率的 计算
公式 推导
P=Wt P=Fv
J.时间的单位是 ①先计算功的多少
s,功率的单位才 ②再找到时间
中
是W.力的单位是 ③最后用该公式计算 考
N,速度的单位是
全
m/s.②注意物理量 ①先找力的大小 的对应性:物理量 ②再确定物体在该力
程 总 复
必须对应于同一段 方向上的速度
习
··
时间和同一物体. ③最后用该公式计算 陕
全 程 总
复
习
··
陕 西
物 理
4.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与④__总__功____的比值,用字母η表示.
(2)公式:η=WW有 总×100%.
中
(3)规律:对于实际的机械,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W有
考 全
用<W总,因此机械效率小于100%.
程 总
复
习
··
陕 西
物 理
【备注】 1.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越__低____.
(4)如果绳重不计,摩擦不计,图丙中钩码重为4 N时, 中
测力计的拉力为1 N,那么当钩码重力为9 N时,该滑轮组的
考 全
机械效率是___9_0_%___.
程 总
复
习
··
陕 西
物 理
实验二 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命题点
1.控制斜面的粗糙程度与物体的重力相同,改变斜面的 ____倾__斜__程__度_____.
复 习
··
擦阻力,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来提高机械.
陕 西
物 理
2.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之间的关系
简单 机械 物理量
有用功
总功
机械 效率
物体重力G上升的高度为 h,所做的功W有=Gh
拉力(推力)F移动s所做的 功W总=Fs
η=WW有总×100%=GFhs ×100%
物体G上升高度为h所做的
功W有=Gh
复 习
··
位命名为瓦特,简称瓦,用字母W表示.
陕 西
物 理
【备注】用功、功率公式进行计算时的解题和解题注意
事项.
公式
解题注意事项
解题步骤
功的 计算
拉力做的功W=Fs 重力做的功W=Gh
阻力做的功W=fs
①注意单位的同一 性:力的单位是 N,距离的单位是 m,功的单位才是
①先确定力的大小 ②再确定距离的多少 ③选择适当的公式进 行计算
··
72.7%
中 考
全
程
(1)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__匀__速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总 复
习
··
陕 西
物 理
(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
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越__高____.
(3)填写实验3中的机械效率,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
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钩码时,动滑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第十章 简单机械和功
课时二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知识要点 ·归纳
中 考 全 程 总 复 习
陕 西
物 理
··
功 1.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
2.做功的条件:对物体做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对
物体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
物
理
功率 (高频考点)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 2.定义:物理学中,将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叫做 功率.
3.公式:若用P表示功率,用W表示功 ,用t表示时
间,则功率的公式可写成②_____P_=_W_t_.
中 考 全
4.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J),时间的
程 总
单位是秒(s),则功率的单位是焦每秒(J/s).人们把功率的单
码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
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
中 考
距离s.
全 程
(4)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
总 复
··
效率η.
习 陕
(5)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西
物
理
实验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机械效率
不同.重物越重,机械效率___越__高___.
注意事项: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使
(1)同一滑轮组,载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所以滑轮组
在满载情况下工作,以增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来提高机械
效率.
(2) 相 同 载 重 的 情 况 下 , 动 滑 轮 重 力 越 小 , 机 械 效 率 越 中
高,所以减小滑轮组中动滑轮的自重,以减小额外功占总功
考 全
的比例来提高机械效率.
程 总
(3)改进机械结构,在滑轮的转轴上加润滑,准确测出物体受
到的向上的拉力. 中 考 全 程 总 复 习
陕 西
物 理
··
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
实验中,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第
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得
出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中 考 全 程 总 复 习 陕 西 物 理
离.
中
3.公式:若用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
考 全
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功的公式为W=①_F__s_____.
程 总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N),距离的
复 习
··
单位是米(m),则功的单位是牛·米(N·m).人们将功的单位命
陕 西
名为焦耳,简称焦,用字母J表示. 1 J=1 N·m.
中
实验原理:__η_=__GF_hs_×__1_0_0_%____.
考 全 程 总
复
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滑轮 习
··
陕
组、细线.
西
物 理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钩码的__重__力____.
(2)按图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钩码
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3)__匀__速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
P=Wt =Fts=F·st=Fv
物 理
机械效率 (高频考点)
1.有用功:人们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要做的功(机械
对物体所做的功).
2.额外功:利用机械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外力
克服机械自重、阻力等所做的功).
3.总功:外力所做的功,即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
中 考
和.即W总W=有③用_+__W__额_外____________.
中
拉力F移动s所做的功W总
考 全
=Fs(s=nh,n为动滑轮 程
上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
总 复
··
η=WW有总×100%=GFhs
习
陕 西
×100%=nGF×100%
物 理
实验方法 ·指导
中 考 全 程 总 复 习
陕 西
物 理
··
实验一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命题点 1.在实验中,克服物体自身重力所做的功为_有__用__功___. 2.在实验中,绳子自由端拉力做的功为__总__功____.
功率的 计算
公式 推导
P=Wt P=Fv
J.时间的单位是 ①先计算功的多少
s,功率的单位才 ②再找到时间
中
是W.力的单位是 ③最后用该公式计算 考
N,速度的单位是
全
m/s.②注意物理量 ①先找力的大小 的对应性:物理量 ②再确定物体在该力
程 总 复
必须对应于同一段 方向上的速度
习
··
时间和同一物体. ③最后用该公式计算 陕
全 程 总
复
习
··
陕 西
物 理
4.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与④__总__功____的比值,用字母η表示.
(2)公式:η=WW有 总×100%.
中
(3)规律:对于实际的机械,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W有
考 全
用<W总,因此机械效率小于100%.
程 总
复
习
··
陕 西
物 理
【备注】 1.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越__低____.
(4)如果绳重不计,摩擦不计,图丙中钩码重为4 N时, 中
测力计的拉力为1 N,那么当钩码重力为9 N时,该滑轮组的
考 全
机械效率是___9_0_%___.
程 总
复
习
··
陕 西
物 理
实验二 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命题点
1.控制斜面的粗糙程度与物体的重力相同,改变斜面的 ____倾__斜__程__度_____.
复 习
··
擦阻力,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来提高机械.
陕 西
物 理
2.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之间的关系
简单 机械 物理量
有用功
总功
机械 效率
物体重力G上升的高度为 h,所做的功W有=Gh
拉力(推力)F移动s所做的 功W总=Fs
η=WW有总×100%=GFhs ×100%
物体G上升高度为h所做的
功W有=Gh
复 习
··
位命名为瓦特,简称瓦,用字母W表示.
陕 西
物 理
【备注】用功、功率公式进行计算时的解题和解题注意
事项.
公式
解题注意事项
解题步骤
功的 计算
拉力做的功W=Fs 重力做的功W=Gh
阻力做的功W=fs
①注意单位的同一 性:力的单位是 N,距离的单位是 m,功的单位才是
①先确定力的大小 ②再确定距离的多少 ③选择适当的公式进 行计算
··
72.7%
中 考
全
程
(1)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__匀__速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总 复
习
··
陕 西
物 理
(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
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越__高____.
(3)填写实验3中的机械效率,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
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钩码时,动滑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第十章 简单机械和功
课时二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知识要点 ·归纳
中 考 全 程 总 复 习
陕 西
物 理
··
功 1.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
2.做功的条件:对物体做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对
物体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
物
理
功率 (高频考点)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 2.定义:物理学中,将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叫做 功率.
3.公式:若用P表示功率,用W表示功 ,用t表示时
间,则功率的公式可写成②_____P_=_W_t_.
中 考 全
4.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J),时间的
程 总
单位是秒(s),则功率的单位是焦每秒(J/s).人们把功率的单
码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
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
中 考
距离s.
全 程
(4)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
总 复
··
效率η.
习 陕
(5)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西
物
理
实验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机械效率
不同.重物越重,机械效率___越__高___.
注意事项: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使
(1)同一滑轮组,载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所以滑轮组
在满载情况下工作,以增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来提高机械
效率.
(2) 相 同 载 重 的 情 况 下 , 动 滑 轮 重 力 越 小 , 机 械 效 率 越 中
高,所以减小滑轮组中动滑轮的自重,以减小额外功占总功
考 全
的比例来提高机械效率.
程 总
(3)改进机械结构,在滑轮的转轴上加润滑,准确测出物体受
到的向上的拉力. 中 考 全 程 总 复 习
陕 西
物 理
··
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
实验中,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第
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得
出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中 考 全 程 总 复 习 陕 西 物 理
离.
中
3.公式:若用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
考 全
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功的公式为W=①_F__s_____.
程 总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N),距离的
复 习
··
单位是米(m),则功的单位是牛·米(N·m).人们将功的单位命
陕 西
名为焦耳,简称焦,用字母J表示. 1 J=1 N·m.
中
实验原理:__η_=__GF_hs_×__1_0_0_%____.
考 全 程 总
复
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滑轮 习
··
陕
组、细线.
西
物 理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钩码的__重__力____.
(2)按图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钩码
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3)__匀__速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