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
行政组织学第三章
![行政组织学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94e6e3095022aaea988f0f2e.png)
行政组织学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_____ 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选择一项:A.孔茨B.邓肯C.邓哈特D.韦伯答案:邓肯2.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选择一项:A.罗森布鲁姆和法约尔B.斯蒂格利茨和巴纳德C.帕森斯和里格斯D.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答案: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3. ______________ 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
选择一项:A.组织环境B.组织战略C.组织文化D.组织气候答案:组织环境4. 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
选择一项:A.外部环境B.组织环境C.一般环境D.内部环境答案:内部环境5. _________________ 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
选择一项:A.内部环境B.外部环境C.组织环境D.一般环境答案:外部环境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6. _____________________ 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A.一般环境B.特殊环境C.内部环境D.外部环境答案: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邓肯从组织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两个维度对影响组织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选择一项或多项:A.直接与间接B.内部与外部C.简单与复杂D.静态与动态答案:简单与复杂, 静态与动态8. _____ 依据学者们的研究,组织的环境分析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 等基本阶段。
选择一项或多项:A.环境评价B.环境扫描C.环境预测D.环境监视答案:环境扫描, 环境监视, 环境预测,环境评价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恩斯和斯塔克将组织结构划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第2节 组织理论发展
![第2节 组织理论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b946c7703d8ce2f00662397.png)
• 新古典学派的研究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向管理者提出要重视非正式组 织问题,正视其存在,任何力量也摧毁不了它。管理者“不对它做出 不必要的威胁,聆听领袖人物代表群体表达的观点,准许他们参与到 决策过程中来,以及通过及时发布准确信息来控制小道消息的传播等 内容。”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与它共处。新古典学派的特点是强调 以人为中心,但它不够全面,忽略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受到管理学界的批评。
• 3.结构。指组织内部各职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有效实现组织目 标为目的进行安排。古典组织理论重视两种结构:直线制和全体 职员制。
• 4.控制幅度。这是指管理者能够直接和有效地控制下属人员的数 目。控制幅度对组织形态的影响很大。幅度宽是扁平结构,幅度 窄是锥形结构。
•
古典组织理论对组织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忽略了对组
决策是连接组织各部分的又一重要纽带。组织中有大量的生产 决策和组织成员的参与决策。生产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观 念和组织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参与决策反映组织报酬与组织 创造的需求关系。
案例1:印加效应(Inca effect )
• 历史上,南美洲的印加帝国(11世纪至16世纪 )在经济、 政治、生活上都在统治者高度而严格的控制之下,即便是 一件小事也要请示最高当局。有一天,西班牙征服者皮萨 罗带领一支168人分遣队来攻打印加,强大的印加帝国虽然 拥有20万军队,但必须经过层层请示才可出兵。西班牙人 抓住时机,先活捉了印加皇帝。印加大军赶到时,看到皇 帝被捉,便群龙无首,乱成一团,被几十名西班牙骑兵追 杀。最终印加帝国战败了,这一战中被杀死的印加人不下 七千,而西班牙人却损失很小。
•
比如,在瑞典商业银行中,各分行的业务量甚至占到银行总业务量的85%以
上,毫无疑问,在某种程度上,分行的经营状况决定着总行的命运。因此,为了
组织社会学第二章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组织社会学第二章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dde8bd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6.png)
〔一〕理性系统组织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及 思想渊源
〔二〕理性系统组织理论研究的主题
二、主要理论观点 〔一〕科学管理理论 〔二〕科层组织理论
三、对理性系统组织理论的综合评价
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确实显得很不成熟,泰罗和法约尔的科学 管理理论如此,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亦如 此。但是,从我们对组织现象认识开展的 过程来看,这些理论无疑具有奠基性的意 义。
第二章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开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组织理论开展过程概述 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
案例分析:组织理论学习与理解
第一节 组织理论开展过程概述
组织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介入的领域,有关 成果涉及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 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各种理论、观点之 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所以尽管这 一研究领域的历史比较简短,但研究成果 却非常丰富,内容也十分庞杂,要整理出 一条清晰的脉络实非易事。
第五节 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
一、理论背景和研究主题 〔一〕理论背景和思想渊源 〔二〕行动者系统理论研究的主题
二、主要理论观点
〔一〕决策理论 〔二〕组织经济理论 〔三〕社会网络理论
三、对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的综合评价
我们一再指出,从时间上看,行动者系统 组织理论与开放系统组织理论几乎 是同时 开展起来的。但是,由于当时很多人忙于 对早期组织理论特别是韦伯的科层制组织 理论进行反思,无形中使环境问题更加凸 显出来。
第四节 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一、理论背景和研究主题
〔一〕开放系统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 渊源
〔二〕开放系统组织理论研究的主题
二、主要理论观点
第二章 公共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
![第二章 公共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ee9587c27284b73f24250c4.png)
(4)怀特的公共组织理论
伦纳德.怀特(Leonard D.White)是美国著 名的行政管理学家。1926年, 他写下了著名的《行政学导论》,这是世界 上第一本行政学教材。此书中,他第一次对 公共组织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为公共 组织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第一、公共组织体制
怀特指出,组织体制是公共组织的核心。他
二、“管理行政”时期
1、科学管理时期 (1)泰罗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 泰罗(1856-1915年):美国工程师,“科学管理之 父”,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 组织思想有: 1、将组织中管理者的管理职能与工人的作业职能加 以分离,各负其责。强调管理者与工人要合作。 2、强调组织管理职能的专门化。所有的管理人员应 当尽可能专门地分担某一种管理职能。 3、强调组织工作要计划化,标准化,程序化。 4、强调组织管理中的例外原理。
(5)古立克、厄威克的组织理论
古立克、厄威克:分别是美国和英国的管理学 家,传统组织理论和管理理论的汇集者,1937年发 表《组织理论概述》论文,首次提出了“组织理论” 这一学科名称。 主要思想有: 1、古立克的七项要素:计划 、组织 、人事 、指 挥 、协调 、报告 、预算 。即“posdcrb” 2、厄威克的八条原则:目标原则、权责相符原则、 职责原则、等级系列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 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
(4)西蒙的决策组织理论 赫伯特· 西蒙(1916-)是美国著名的行政 学家,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 ,1978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代表作《管理行为》或《行政行 为》 。
主要贡献:
1、组织的基本功能就是决策,“管理就是决策”; 2、组织的目标就是追求决策的合理性; 3、组织平衡论; 4、组织影响论,即研究组织如何影响个人的决策行 为:①权威、②组织认同、③信息沟通、④培训、 ⑤效率; 5、组织设计论:①首先建立组织目标体系、②分工 、 ③组织的工作重心 、④组织的权力配臵。 公共组织的研究焦点由对静态层面的研究转变到对 决策过程的动态研究 。
第二章 组织理论
![第二章 组织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21b7f74f242336c1eb95e3f.png)
这些基本原则,概括了西方当代组织理 论中有关组织原则的主要成果。他认为, 这些原则是普遍适用的。
一、泰罗的组织理论
泰罗(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人,工程师,科学管理之父,生日: 1856/20/3 代表作:《计件工资制》(1895)《车间管 理》(1903) 《科学管理原理》(1911)
泰罗生平
出身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中学毕 业后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但不幸因眼疾被迫 辍学; 1875年,进入费城一家机械厂当徒工; 1878年转入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当技工; 1884年升任总工程师; 1898——1901年受雇于宾夕法尼亚的伯利恒 钢铁公司;1911年后主要从事写作和演讲。
对组织理论的贡献
提出了管理过程的五个职能,即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指明了组织 职能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他认为,企业的组织职能包括设计组织 结构、制定相互关系和行为规范的规章 制度,以及职工的招募评价和训练。
在他提出的14条一般管理原则中,有许多是关 于组织职能方面的指导原则。管理的十四条原 则是:劳动分工,权责对等,纪律严明,统一 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 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 首创性,团结精神。在这些原则中,已经比较 系统地提出了要实行专业分工、权力与责任对 等、统一指挥、统一领导,实行集权,要有连 续的指挥链等组织原则。其中许多原则至今仍 然是企业实际组织工作中奉行的基本原则。
对古典组织理论的修正和补充。对古典 管理学派提出的一些组织原理基本上是 肯定的,但是把人的行为因素加了进去, 对某些组织原理提出了修正意见。同时 还对古典组织原理作了补充和丰富。
2020电大 行政组织学 第二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 章节测验题目+答案
![2020电大 行政组织学 第二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 章节测验题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197e57daef5ef7bb0d3cab.png)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___ C.泰勒______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2.1911年,泰勒发表了在《____ B.《科学管理原理》________》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3.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____ B.法约尔_____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4.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____ D.《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5.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_C.《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___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6.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____ A.“成熟与不成熟理论”_____理论。
7.___ A.西蒙_____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8.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__ B.需要层次____理论。
9.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__ D.动态平衡组织____理论。
10.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___ D.帕森斯______。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古典传统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为____ ABC ____。
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梅奥2.韦伯对行政组织理论的建构是从权力分析开始的,认为存在着三种纯粹形态的合法权力,它们是__ BCD _____。
A.行政的权力B.理性——法律的权力C.传统的权力D.超凡的权力3.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在其《工作的推力》和《工作与人性》等著作中,提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___ BC ____。
A.物质因素B.激励因素C.保健因素D.精神因素4.西蒙指出,决策有两种极端的类型___ BC __。
A.风险型决策B.程序化决策C.非程序化决策D.确定型决策5.里格斯指出,“棱柱型社会”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__ BCD __。
2组织理论发展史
![2组织理论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a7290cc3da38376baf1fae5c.png)
28
(四)组织与环境相互适应阶段
1、组织生态学:组织与环境是合作关系 组织与环境是互动的。不仅环境会选择组织,组 织也会主动构造自己的未来,尤其当组织联合起来时, 环境就会变得可协商,而不是独立的、影响组织的外 在力量。 组织生态学最著名的观点就是,“进化是相互适应 者生存,而不是最适者生存”。强调合作,即一个相 互联系的群体之间通过相互适应实现整个群体生存, 这是个动态的过程。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 可以发现合作与竞争常常同时存在。
14
4)西蒙的管理行为理论
•西蒙的组织决策观 •决策行为与组织的功能结构。(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 个能够保证个人决策合理性和统一性的组织结构。) 认为,组织分三层:最下层是基本工作过程,中间 一层是程序化决策过程,最上一层是非程序化决策制 定过程。即等级分层结构。 西蒙对这种等级分层结构做了如下一些原则性规定: ①实行专业分工。②制定工作程序。③规划权力 体系。④完善信息系统。
组织结构;决策程序;联系和控制;技术状况 一般外部环境: 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政治;法律
特定外部环境: 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
管理程序变量: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量变量: 决策;经济批量;等候模式;模拟模式 “就要…”:管理因变量 行为变量: 学习;激励;团体动力;组织发展
系统变量: 一般系统理论;系统设计与分析;管理信息系统 图: 卢桑斯的环境自变量和管理因变量
13
3)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根据韦伯的观点,理想的科层制结构特征如下: •基本职能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公司的组织遵循等级制原则; •稳定不变的规章制度; •官员的非人格化; •量才用人; •行政效率。
评价:韦伯的科层制组织是适应环境需要而出 现的,是对工业社会大型而复杂的组织进行行政管 理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科层制组织在带来有效 率的正功能的同时,也伴生了适应性与灵活性缺乏 的反功能。
第二章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第二章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d1ab297dd88d0d233d46af0.png)
第三节 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一、自然系统流派对组织的看法 二、理论流派 三、总结与评价
一、自然系统流派对组织的看法
“根据这种模型,组织一直在努力生存并维 持其平衡,这种努力可能会在其成功达到 既定目标后仍然继续。这种生存的压力, 有时候甚至会使组织忽略或改变既定的目 标。”(Gouldner,1959:405) 思考问题:以自然系统的观点,组织的首 要目标是什么?
二、组织理论发展的动力
源于组织的双重本质: 理性——非理性(Selznick,1948;Blau,1955) 社会——技术(Emery,1959) 强制——妥协(Gouldner,1954)
第一节 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一、什么是理性? 二、理性系统组织理论的特征是什么? 三、主要流派 四、总结与评价
(四)科学管理的内容
1、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 2、制定培训工人的科学方法 3、实行激励性的报酬制度 4、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
卓别林:《摩登时代》
一方面,大大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 另一方面,为榨取血汗 的剥削制度服务。
亨利· 法约尔 Henri Fayol (1841—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流派: 弗雷德里克· 泰勒:科学管理 亨利· 法约尔 :组织管理 马克思· 韦伯:科层制
弗雷德里克· 泰勒(Taylor)
(1856-1915)
1903 《车间管理》 1911 《科学管理原理》 “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 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 的富裕,同时也使每个 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组织面对两种不同的环境: 技术环境:效率原则 制度环境:合法性机制——诱使或迫使 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 观念力量。 组织的对策:内部运作与组织结构的松散 连接(Loose Coupling)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936bada77232f60ddcca1ef.png)
法约尔:所有加强社会组织或便利其发挥作用的管理规章和 程序都属于原则。 • 劳动分工:规模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低培训费用 •权力与责任:职位权力/个人权力
权责统一(有效的奖励与惩罚制度) •纪律:纪律的实质是遵守组织各方达成的协议。
详细说明-领导称职-公正、合理执行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没有某 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人类社会存在 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
二、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2.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
法理型权威 (法律法规)
感召型权威 (人格魅力/能力)
传统型权威 (家长制)
二、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2.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
理,还应当要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活动): •技术活动:设计制造 •商业活动:进行采购、销售 和交换等 •会计活动:编制财产目录,进行成本统计 •财务活动:确定资金来源及相应的使用计划 •安全活动:确保员工劳动安全及设备使用安全 •管理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二、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二、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统一指挥(命令):只接受一位上级命令 •统一领导:为达到一个目标的各种活动, 应由一位首脑根据一项 计划开展,这 是统一行动,协调配合,集中力量的重要 条件。
二、理弗性鲁系统姆组:织期理论望理论:
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
亨利·法约尔 (1841-1925)
积累大量管理大企业的经验;在法国军事大学
任过管理教授,退休后还创办了管理研究所。
法约尔的经历决定了他的管理思想要比泰罗开 阔。
组织理论的发展
![组织理论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beab68071fe910ef12df880.png)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现象和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
一、传统和古典的组织理论1、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此派以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为代表。
泰勒一生发表许多管理论著,最有影响的是《科学管理原理)》。
他提出许多与组织管理有关的思想,这些思想是:(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实行刺激性工资制度,实行“差别计件制”,按组织成员的绩效来支付报酬,鼓励竞争。
(4)将组织的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泰勒以其毕生的精力,在美国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泰勒提出的这些概念与思想为整个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泰勒的许多思想为以后的管理学派所采纳。
科学管理的精神是永存的。
2、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观20世纪前半期出现的行政管理学派是从宏观上探讨组织管理的知识体系。
这派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法国人法约尔。
作为管理实践家和管理理论家,法约尔—生著述颇多,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讯》、《公共精神的觉醒》等著作和《管理的一般原则》、《管理职能在事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国家管理理论》等论文。
法约尔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在吸收科学管理学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管理的原则,这些原则是:(1)实行专业分工。
(2)权力与责任相一致。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指导。
(6)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
(7)理想的工作报酬。
(8)权力集中。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任期稳定。
(13)主动性。
(14)团队精神。
法约尔除了提出以上组织管理的原则外,在组织问题上还提出许多重要的思想,诸如明确组织机构之间的职责,并以制度规范将其规定下来;建立参谋机构的重要性,认为参谋机构的任务是从事通信、接洽、会谈,协助进行联系与控制,搜集情报并帮助拟定计划,研究改进工作方法,预测未来变化等;提出组织图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认为组织图是分析各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确定每个人的位置及任务、防止冲突与重复的一种管理工业;同时,他认为组织效率取决于组织成员的素质和创造性,所以法约尔特别强调对组织成员进行选择、评价和训练。
行政组织学【第二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考试答案
![行政组织学【第二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95c1e6a45177232e60a24b.png)
行政组织学1、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_________。
选择一项:A. 孔茨B. 卡斯特C. 罗森茨韦克D. 帕森斯正确答案是:帕森斯2、_________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选择一项:A. 怀特B. 泰勒C. 古里特D. 韦伯正确答案是:泰勒3、1911年,泰勒发表了《____________》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选择一项:A. 《公共组织理论》B. 《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C. 《科学管理原理》D. 《组织结构与设计》正确答案是:《科学管理原理》4、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_________,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选择一项:A. 梅奥B. 泰勒C. 法约尔D. 卡斯特正确答案是:法约尔5、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___________》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选择一项:A. 《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能》B. 《管理的一般原则》C. 《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D.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正确答案是:《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6、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____________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选择一项:A. 《管理心理学》B. 《组织与管理》C. 《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D. 《人类动机的理论》正确答案是:《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7、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A. “Y”理论B. “需要层次理论”C. “成熟与不成熟理论”D. “公平”理论正确答案是:“成熟与不成熟理论”8、________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选择一项:A. 斯蒂格利茨B. 布坎南C. 西蒙D. 舒尔茨正确答案是:西蒙9、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_理论。
选择一项:A. 期望B. 需要层次C. 公平D. 权变正确答案是:需要层次10、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_________理论。
第二章 公共组织理论研究发展概况
![第二章 公共组织理论研究发展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5f53971aa76e58fafab003aa.png)
(二)政治环境:政府职能的扩张
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西 方各国行政权力日益强大,管理职能日益多样 化,政府除了对自身进行有效管理以外,还加 大了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管理力度, 政府对工业和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进一步得到 强化。公共行政管理为适应经济、政治、社会 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分析、研究并建立 起新型的组织结构与体制,使组织管理日益科 学化、高效化 。
(2)霍桑实验结论
第一,人是“社会人”,并非“经济人”的人性假设。 他们不仅有经济和物质方面报酬的需要,还有对友情、 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的需要。 第三,以人际关系为导向的新型领导与“士气”理论。 士气同工人的满足感有关,新型领导者的能力主要体 现在通过提高组织成员满意度来激烈员工的士气。 第二,“非正式组织”理论。只要人们一起活动就会 产生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以效率和组织为标准,非 正式组织以情感为纽带。
组织的要素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由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交 流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第一,协作的意愿。“其意义为自我克制、交付出个人 行为的控制权、个人行为的非个人化。” 第二,共同的目标。如果组织成员不了解组织要求他们 所做的努力以及协作的结果,就不可能诱导出他们的协 作意愿来。 第三,信息交流或沟通,它在组织要素中居于中心地位。 这不仅是因为信息交流是连接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个人意 愿的桥梁,使这两个因素成为动态因素的依据;而且也 是因为组织的结构、规模和范围几乎全由信息交流技术 所决定。
二、相关的古典组织理论
1. 泰罗科学管理中的组织思想 2. 韦伯的官僚制行政组织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1.预先实行计划; 2.用科学的方法挑选 工人; 3.工人标准化的操作 方法; 4.完成经测算的工作 定额。
《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清晰
![《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清晰](https://img.taocdn.com/s3/m/5519bf202af90242a895e520.png)
组织理论的发展三、系统、权变的组织理论1、系统理论2的基本概念(1)整体性、3协作性。
(2)开放系统观4点。
(3)投入-转换-5产出模型。
(4)系统的界限。
5(5)稳定状态、动态4平衡。
(6)反馈。
2(7)等级层次5关系。
(8)寻求多目标6。
2、社会系统组织理6论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4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5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6,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
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
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4组织都面临四个基本的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6(1)适应7。
(2)目标达7成。
(3)内部整合7。
(4)模式维持。
5如何解决上述四个7基本问题,帕森斯提出可通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等三个阶层去完成。
73、权变组织8理论权变理论学派是上个世纪70年代在西方形成的一种管理学派。
所谓权变,就是权宜应变。
权变理论学派认8为,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9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权变理论学派是从系统观点来考察问题的。
主要代表人物为佛里蒙特·98E·卡斯特和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
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在1979年出版的《组织与管理:系7统方法与权变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如下的主要观点:(1)组织是个系统,它由各6分系统构成,组织与外界环境具有相互影响与相互适应的关系。
5(27)在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以及各分系统之间都应有一致性,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求组织与其环境7之间以及组织内部各分系统中的最大一致性。
(3)组8织与其环境之间会呈出不同的变量形态,即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其适当的关系模式,管理的9目的就是要提出最适宜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动。
第2章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第2章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7ee4c23b4daa58da0114adc.png)
2.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 (1)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 韦伯——科层组织理论; 泰罗——专业化分工、合理化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化的训练是组织效率的根本保障; 法约尔——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省的关系。 理论的共同点:把组织看成是一个理性工具,组织效率源于组织成员的理性。 (2)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梅约、马斯洛、赫茨伯格、麦克格雷戈 理论共同点:组织是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组织不是理性工具,而是为了完成组织任务建立起来的 的人际关系结构。 (3)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洛尔施、劳伦斯 研究主题: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基本观点:组织的最佳结构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技术、目标和规模等因素,因此应根据具体 情况进行组织设计和管理。 (4)行动者系统的组织理论 重点探讨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结果。 学术流派:决策理论、组织经济理论、社会网络学派等。 代表性学者:西蒙、康芒斯、科斯、威廉姆森、格兰诺维特、博特等
第二章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 • • •
问题思考: 1.组织社会学为什么会诞生在20世纪初期? 2.20世纪初期,还诞生了哪些学科? 3.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研究问 题的视角,有何不同?比如:幸福感、信 任、社会行为。 • 4.工业革命与社会分工
• • • • • • •
一、组织理论发展概述 1.组织研究的多学科性 (1)管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对组织现象解释的 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 (2)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如何获得比个体生产组织形式更高的效率, 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 (3)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人的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对组织现象解 释的基本逻辑是行动者行动背后的心理机制。 (4)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利益关系问题,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 是竞争机制,考察的重点是组织间、组织内的权力关系。 (5)社会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内人际关系,考察的重点是组织的生成 机制与运作机制。
第2章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及发展
![第2章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31a33b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5.png)
“马歇尔冲突”(Marshall’s dilemma): 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企业追 求规模经济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 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 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 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这一矛盾至今仍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
(3)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
此外,在实际计算过程中由于MC数据很难获得, 常用AC代替MC,从而使结论失真。
贝恩指数是产业组织学者贝恩提出的一个指标,他 把利润分成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a=R-C-D;∏e= ∏a-iV;B= ∏e/V
∏a是会计利润,R表示收益,C表示成本,D表示折 旧; ∏e表示经济利润;i是投资收益率;V表示投资 总额。
(2)产业的技术进步
产业的技术进步是测定市场绩效的一个重要 尺度。在市场绩效中研究产业的技术进步,主要 是研究市场结构处于何种状态时产业的技术进步 能以比较满意的速度进行,对于这一问题,产业 组织理论中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熊彼特等人认为,大企业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大;
谢勒等人观点相反,认为,小企业在推动技术进 步方面作用更大。
梅森将以往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 争条件的论述,归纳为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 即市场结构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这就是有效竞争 标准的二分法。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的标 准从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即市场结构标准、市场 行为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
市场结构标准: (1)不存在进入和流动的人为限制;(2)存在对上市产品质量差异的价格敏感性; (3)交易者的数量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
产生X非效率的原因:
企业内不同集团的利益目标的不一致。 企业规模扩大导致组织层次增加,信息沟通的速度
2020电大行政组织学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章节测验题目+答案
![2020电大行政组织学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章节测验题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f8641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9.png)
2020电大行政组织学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章节测验题目+答案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___ C.泰勒______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2.1911年,XXX发表了在《____ B.《科学管理原理》________》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3.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____ B.法约尔_____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4.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XXX在《____D.《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5.在XXX试验的基础上,XXX于1933年出版了_C.《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___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6.XXX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____ A.“成熟与不成熟理论”_____理论。
7.___ A.XXX_____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8.XXX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__ B.需要层次____理论。
9.美国学者XXX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__ D.动态平衡组织____理论。
10.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有名的社会学家___ D.帕森斯______。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古典传统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为____ABC____。
XXXB.XXXC.韦伯D.梅奥2.XXX对行政组织理论的建构是从权力分析开始的,认为存在着三种纯粹形态的合法权力,它们是__ BCD _____。
A.行政的权力B.理性——法律的权力C.传统的权力D.超凡的权力3.美国行为科学家XXX在其《工作的推力》和《工作与人性》等著作中,提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___ BC ____。
A.物质因素B.勉励因素C.保健因素D.肉体因素4.XXX指出,决策有两种极端的类型___ BC __。
2组织理论发展史
![2组织理论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bcf6830b6c85ec3a87c2c5cb.png)
组织的平衡就是贡献与诱因的平衡。
(诱因具有使组织参与者的经济与非经济动机得到满足的效用。)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由两个过程构成的:一是整体适应环境变化的 过程;二是创造诱因并将其分配给成员个人的过程。
四、组织适应环境阶段
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存在于环境之中,强调组织对环境的被 动适应过程。
1. 权变理论模型(Contingency Theory) 代表人物:劳伦斯和骆奇(Lawrence and Lorsch , 1967) 观点:没有最好的组织形式,而只有比较好的组织形式,而且组织 的适应性取决于组织形式与环境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 权变理论的主要思想包括: (1)组织是开放系统,需要精心管理以满足和平衡内部需要并适 应环境。 (2)没有最佳的组织形式。组织的适当形式取决于任务或所处环 境的类型。
系统研究法: 将组织视为一种互动系统;
组织系统可以由其生存环境来加以区别;
组织系统对于来自内外环境的压力,具有适应能力; 组织系统具有反馈与修正功能。
(三)、组织理论的研究特点
1. 传统组织理论的研究特点:
局部性(侧重于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组织演变、组织控制 等方面)
2. 现代组织理论的研究特点:
2、有代表性的组织理论
1) 人际关系理论 对组织理论方面的贡献: •强调个体特征和行为的巨大差异,并认为这些差异对理解组织行为 是有重要价值的,并会直接影响到组织结构的设计; •强调员工满意感与生产效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导致了对作为社会 环境的组织的改进与提高; •强调领导与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对领导培训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即是准确、清晰、系统地阐释控制行为的规范,以及独立描述 在该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与个人特质。也就是说, 形式化使每一个成员能够稳定地预期其他成员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一、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P24(简答)
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在霍桑试验基
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 系统阐述了一些观点:
⑴组织是一个社会系统。 ⑵人是“社会人”,人的行为受感情、情绪与态度
的影响。 ⑶非正式组织对组织效率起着重要影响。 ⑷人际关系学家强调的是“民主”而不是“独裁” 的领导方式。 ⑸领导不仅需要有有效的技术才能,同时应具有有 效的人际关系技能。
第二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传统和古典的组织理论 第二节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第三节 系统、权变的组织理论
第一节 传统和古典的组织理论
一、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P18(简答)
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1911年发表《科学管
理原理》,提出许多与组织管理有关的思想: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实行刺激性工资制度,实行“差别计件制”, 按组织成员的绩效来支付报酬,鼓励竞争。 (4)将组织的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他认为存在着三种纯粹形态的合法权力:理性——法
律的权力;传统的权力;超凡的权力。
韦伯心目中的理想官僚组织体系的特征是:
(1)明确的分工。(2)严格的层级节制。 (3)严明的组织纪律。(4)规范的录用制度。 (5)实行任命制。(6)固定的薪俸制度。
四、传统组织理论的评价
传统组织理论的特点是:
二、激励理论学派的组织理论(了解)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五个层次即生理
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 自我实现的需要。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一是保健因素,
二是激励因素。
(3)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阿吉里
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指出,组织中的人性是 发展的,它们会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四、决策过程组织理论(略)
这一学派以美国著名的决策理论家赫伯
特·西蒙为代表。
根据西蒙的观点,组织就是一个决策系统。
决策有两种极端的类型:
一是程序化决策, 二是非程序化决策。
五、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评价P27(简答)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的要点主要有:
①组织是一个心理、社会系统。 ②组织是一个平衡系统。③组织是一个提供合理决策的 机构。 ④组织具有非正式的一面。 ⑤组织是一个影响力系统。 ⑥组织是一个沟通系统。
(1)组织是一个分工的系统; (2)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系统; (3)组织是一个权责分配的系统; (4)组织是一套法令和规章的体系; (5)组织是有目标的系统。
从以上的组织观念出发,他们所强调和追求的组织管理 原则为:
①组织结构的体系化。②组织工作的计划化。 ③组织运行的规范化。④组织管理的效率化。
(4)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人类需要保持一种
分配上的公平感,否则就会挫伤其工作的积极性。
三、动态平衡组织理论(略)
这一学派以美国管理学者巴纳德为代表。其 主要思想如下: (1)组织本质论。 (2)组织环境论。 (3)组织平衡论。 (4)组织要素论。 (5)组织沟通论。 (6)组织责任道德论。 (7)领导职能论。
(1)适应。 (2)目标达成。 (3)内部整合。(4)模式维持。
如何解决上述四个基本问题,帕森斯提出可通 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等三个阶层去完 成。
二、权变组织理论P29(简答)
所谓权变,就是权宜应变。主要代表人物为佛 里蒙特·E·卡斯特和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观 点: ①组织是个系统,它由各分系统构成,组织与外界 环境具有相互影响与相互适应的关系。 ②在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以及各分系统之间都应有一 致性,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求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以及 组织内部各分系统中的最大一致性。 ③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会呈出不同的变量形态,即不 同类型的组织都有其适当的关系模式,管理的目的 就是要提出最适宜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 动。
⑦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一个人格整合系统。
⑧组织是一个人——机配合的系统。
革命与变革,但也有缺失(教材32—33页)。
第三节 以系统、权变的组织理论
一、社会系统组织理论
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 家帕森斯。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都面临四个 基本的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二、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观P20(简答)
这派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法国人
法约尔。法约尔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在吸收科学管理学
派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组织管理的原则:
(1)实行专业分工。(2)权力与责任相一致。(3)
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指导。
(6)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7)理想的工作报酬。
(8)权力集中。(9)等级链。(10)秩序。
(11)公平。(12)人员任期稳定。(13)主动性。
(14)团队精神。
三、韦伯的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P21(简答)
这派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代表人物
是德国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主要表 现在《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
三、生态研究组织理论
美国的里格斯创立了所谓“棱柱模式理论”,将社会形态分 为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
农业社会的行政:(1)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力; (2)土地的分 配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事务; (3)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 (4)行政风范带有浓重的家族和亲族主义色彩; (5)流行世卿 世禄的行政制度; (6)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于君主,行 政官吏在政治和经济上自成特殊的阶级; (7)政府与民众较少 沟通,而且同一阶级成员的交往也受到空间上的限制; (8)行 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 和统一。 工业社会的行政:(1)经济基础是美国式的自由经济或前苏联式 的管制经济; (2)民众有影响政府决策的渠道,政府与民众的 关系密切; (3)行政风范体现平等主义、成就导向和对事不对 人的原则; (4)高度的社会流动,发达的沟通渠道; (5)由 于社会高度的专业化,因而行政的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化基础上 的协调和统一。 过渡性社会的行政:(1)异质性;(2)重叠性;(3)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