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组织行为学,陈春花共48页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组织文化第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组 导向功能 织
文 凝聚功能 化
的 激励功能 积 极 约束功能
功 能 辐射功能
当一个企业形成较为固 定的企业文化模式后,企业 文化便不仅仅在企业内部发 挥上述作用,它还会通过各 种途径在社会上产生影响。 包括企业形象的辐射作用和 企业员工对外交往时所产生 的辐射作用。
第11页/共49页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 物质层面
织
文 化 制度层面
配备员工到相应的工作岗位的制度,谁将得到 提升以及提升的理由,谁将被解雇以及解雇的 理由等相关制度设定的标准,都将强化并证明 组织文化的存在。
的 维 系
行为层面
➢ 奖励和地位的定位。员工会通过组织的奖励系 统地学习到组织的文化,奖励和惩罚会把管理 者个人和组织的优先考虑和价值观念传达给员
两个方面体现,一是目标的凝聚,即通过组
文
凝聚功能
织目标以其突出、集中、明确和具体的形式向员
化
工和社会公众表明组织群体行为的意义,成为组
的
激励功能
织全体员工努力奋斗的方向,从而形成强大的凝
积
聚力和向心力;
极 约束功能
二是价值凝聚,即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使组
功
织内部存在着共同的目的和利益,使之成为员工
能
辐射功能
企业经营行为 实施各种经营实务工作,企业员工运用受经营思想,经营策略指 导的行为方式,进行实际操作
企业经营成果 企业通过运用各种措施,经营取得成功,这些成就持续相当长的 一段时期
企业文化 企业出现企业文化,它包含了企业创意思想和经营策略,同时也 反映了人们实施这些策略的经验体会
第22页/共49页
六、组织社会化与组织文化
——彼得·德鲁克
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学陈春花PPT学习教案
③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越大,群体内部的关系网 络越趋 复杂, 群体成 员之间 进行相 互作用 就越难 。 ✓当群体的规模变大的时候,就应该关 注小群 体的存 在。
第27页/共55页
三、群体行为特征
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2):
④群体中的性别构成 群体的凝聚力:有男性有女性>全部 是女性 >全部 是男性 。
第10页/共55页
二、群体属性
群体属性对群体内部的个体间的关系 进行调 节从而 进一步 地影响 和塑造 群体成 员的行 为。
群体属性变量主要包括:
✓角色 ✓规范 ✓地位 ✓群体规模 ✓群体成员结构
第11页/共55页
二、群体属性
1、角色
角色是指人们用以界定群体成员在 群体内 部各个 岗位上 所被期 待的一 系列行 为模式 的规范 。
三、群体行为特征
2.群体士气
高
士气
低 低
生产效率
高
图6-4生产效率与士气关系示意图
第24页/共55页
三、群体行为特征
3.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与成员及成员之间彼此的吸引,以及成员与群体目标的 一致程度。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共同构成了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主要表现在成员对群体的忠诚、对工作的责任感等方面。
第15页/共55页
二、群体属性
为了完成群体的工作目标,达成群体 的绩效 目标, 他们应 该如何 去完成 自己的 工作任 务,应 该达到 什么样 的产出 水平。
绩效规范
形象规范
这类规范一般来自于非正式群体,用 来约束 和引导 非正式 群体内 部成员 的相互 作用。
群体规范 类型
社交规范 分配规范
关于群体成员的着装和形象方面的, 组织成 员对于 工作场 合的着 装问题 ,也有 些心照 不宣的 标准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11-第十一章-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第3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PPT课件
章
组文 渊
织
行
第十一章 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
为
学
Organizational
.
Behavi1or
本章内容
1、熟悉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 2、掌握组织结构设计中六个基本要素; 3、掌握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4、掌握常见组织结构的形式、主要特征、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5、了解组织形态演变的趋势。
组织 行 为学
为主要任务,从中概括出理论和原则,或者给从 事实际管理工作的人以某些有用的建议。这一学 派的代表人物有德鲁克、戴尔、斯隆等。
论 阶
新使组的用织组外结织部构理论学专派家
段 组织 行 为学 .
一、组织理论
3.
经验主义学派 的组织理论
现
代
系统管理学派
组
的组织理论
织
将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应用于管理 ,形成了系统管理学派。
组织 战略
组织 行 为学
四、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环境大致包括10个方面:产业、原材料、人力资源、
财务资源、市场、技术、经济环境、政府、社会文化
影
环境
和国际部门。
响
环境的不确定性大致分为四种情况:稳定的环境、
组
技术水平
织
中低度不确定环境、中高度不确定环境和高度不确定 环境
结
组织规模
构
为了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结构设计就要做相应 的变化和调整:
组织 行 为学
.
三、组织设计
工作专门化
组
部门化
织
设
管理幅度
计
命令链
要
素 集权与分权
正规化
集权的原因: 1.管理者必须得到授权决策的培训; 2.很多管理者习惯于自己做决策,抵制对下属权
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学陈春花
第6章群体行为第一部份本章概要重点概念1.群体(group):指“彼此联系、彼此顾及且具有显著共性的多个人的集合”。
群体是个体有条件的特殊组合。
它有如下特点:明确的成员关系、持续的互动关系、一起标准、一起的目标导向。
2.角色:指人们用以界定群体成员在群体内部各个职位上所被期待的一系列行为模式的标准3.角色知觉:一个人关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映的熟悉4.角色期待:指其他人以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所应该做出的行为反映5.标准:群体成员一起同意的一些行为标准6.群体从众性(comformity):社会意理学中,把在群体情境下,个人受到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定与行为上,和群体中多数人趋于一致的偏向称为群体从众性。
7.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阻碍下,会致使自我导向功能的减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可不能显现的行为。
8.群体士气:指群体中存在的一种同心合力、高效率地进行活动的精神状态。
9.群体凝聚力:指群体与成员及成员之间彼此的吸引,和成员与群体目标的一致程度。
10.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一个生物学术语,它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彼此作用所产生的成效不同于单一物质作用的总和1,简单来讲确实是1+1大于2。
这种现象与“社会惰化”现象的表现正好相反。
11.社会增进效应(social facilitation effect):指当个人与其他人一路工作时,由于他人的在场而激发了自己的工作动机,由此而引发的绩效水平提高的偏向。
12.社会致弱效应:个体在群体中所取得的工作成效比其单独进行时要差得多的情形13.社会标准化效应:成员在群体一起活动中对事物的知觉和判定,和工作的速度和效率趋于同一化的偏向14. 群体思维:由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评判的现象15.群体转移:群体决策跟群体内部成员个人决策相较,更多显现更极端的决策偏向的现象。
团队管理组织行为学陈春花
第7章团队管理第一部分本章概要重要概念1 .团队(Team):指一群为数不多的、具有相互补充技能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相互承诺,具有明确的团队目标且共同承担团队责任。
2.群体(Group):指组织中有若干人组成的、具有目标导向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人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
3.虚拟团队(Virtual Team):指在不同地域空间的个人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合作的团队组织形式。
4.团队效能(Team Efficiency):由团队绩效(周边绩效)和组织绩效(任务绩效)共同构成。
任务绩效是指任务的完成情况,即职务说明书中所规定的绩效,它与组织的技术成分直接相关,是传统绩效评估的主要成分;周边绩效是指一种心理和社会关系的人际和意志行为, 是一种有助于完成组织工作的活动,它侧重于测量组织成员在工作职责外具备的与工作绩效相关的某些品质特征。
5.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团队成员在从事趋向共同目标活动中出现的努力程度和平均贡献随着群体成员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6.搭便车:又称“偷懒”问题,是指在团队生产中,由于团队成员的个人贡献与所得报酬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或者由于其他激励措施不利,而造成的每个成员都有减少自己的成本支出而坐享他人劳动成果的机会机会主义倾向。
7.创业团队(Entrepreneurial Team):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共同经济利益而建立公司的人。
一般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由“领袖企业家”推动或“团队”推动:这样的团队组建可能源于共同的观念、相似的经历或者友情关系。
关键知识点1.团队的特征(1)团队规模有限制(2)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技能、知识或经验,每个队员都能对这个团队做出不同的贡献(3)团队队员共同承担团队成败的贵任(4)团队的建立是以完成团队的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2.团队与群体的区别罗宾斯对团队与普通群体的区别作了深入研究,得出四个结论:一是群体强度信息共享, 团队则强调集体绩效:二是群体的作用是中性的(有时是消极的),而团队的作用往往是积极的;三是群体责任个体化,而团队的责任既可能是个体的,也可能是共同的;四是群体的技能是随机的或不同的,而团队的技能是相互补充的。
陈春花组织行为学.pptx
二、剖析自我效能感
1.自我效能感的来源
➢生理和心理状态
如果个体处于一种负面的情绪, 比如焦虑、害怕或紧张,会较大 程度地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减少工作环境中的压力源,帮助 改善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对 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第10页/共49页
二、剖析自我效能感
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积极的个体 人格
积极的个体 情感体验
管理者应该与员工敞 开更深入的沟通,了 解员工在心理层面上 的想法和主观体验, 积极倡导互帮互助与 感恩的精神
第30页/共49页
六、组织承诺
1.组织承诺的概念与成分
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也叫组织认同感,是员 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高的组织承诺 意味着认可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极想维持在组织中的成员资格,愿意 为其付出高水平的工作努力。组织承诺高的员工流动率相对较低。
人格特质 因素
人格特质的不同会导致员 工产生不同的幸福感。人 格特质包括员工的性格、 品德、动机等方面。.
多数研究发现, 工作的类型、内 容、时间和工作 —家庭冲突会对 员工的工作幸福 感产生非常重要 的影响。
工作幸福感
工作特性 因素
影响因素
外部激励 因素
收入、人际关系、组 织支持等因素,可以 被视为来自于组织情 境而对员工工作幸福 感产生影响的外部激 励因素
戴维·麦克莱兰
“尽管智力影响绩效,但一些个人特征,如个体的动机与
自我形象,能够把达标绩效与不达标绩效的人区分开来,
并且能在一系列的生活角色包括职务角色中表现出来”
斯潘塞
——《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
“胜任力就是个体所具备的某种或某些潜在特质,这些特 质与高绩效员工的工作表现具有高度的因果关系。”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章节重点
第一章概论1.1重点概念1.组织(Organization):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等,都是从不同的侧面研究有组织的系统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组织和系统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
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管理学之中。
2.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 Behavior):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组织行为学着重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实现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3.案例研究(case study):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这种研究对变量能进行一定的控制。
案例研究样本有限,很难得出一般性和易于推广的结论,但是案例研究呈现的内容丰富,是人们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假设的前提和基础。
4.实际调查研究(field survey):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一定规模的样本对象(可以是个体、群体或组织)进行全面调查、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这种研究对变量也能进行一定的控制。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够深入。
5.实验室实验(1aboratory experiment):是通过建立一个完全人工的环境,研究者可以控制自变量,并观测、记录因变量,然后分析这些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1.2关键知识点1.组织行为学的介绍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由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来,主要的领域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工程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应用科学,它们的贡献共同构成了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并使其逐步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按照不同的角度分类有不同的方法。
根据研究目标的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具体问题研究;根据研究深度的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关系性研究、预测性研究;根据研究变量的可控性程度的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实际调查研究、实验研究。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陈春花)教案资料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陈春花)1.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性:跨科学性;多层面性;情境性;科学性2.价值观的概念:是一个人对人、事、物的意义与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信念,包含了对正误、好坏、取舍的判断倾向。
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但一旦形成和稳定,就难以改变。
价值观包含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描述了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
3.人格的概念: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人格是一个包含了先天禀性(遗传和心理及生理上的传承)和后天教养(环境、发展的熏陶)、性情特质、人对情境的知觉等交互作用,以及社会化过程的自我概念。
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包含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以及性格和心理能力等。
4.人格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文化背景、家庭情境、群体特征、生活经历);情境因素。
5.知觉:是个体对从环境刺激进行选择、组织、理解、反思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
知觉具有选择性,总是过滤掉大多数的内部或外部刺激,而只注意几种关键的刺激,通过感官接收,再根据对象的特点和自身的兴趣选择注意的焦点,然后结合个体自身特征赋予刺激以意义。
6.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的知觉。
7.刻板印象:指过度推论、过分简单化地对人们的个性进行推断的自我知觉现象。
它是基于人们在某一社会群体中的身份,把某些特征赋予他们的过程。
刻板印象来自人的本能。
8.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9.情绪: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经历,它直接指向人或物,是对客体的反应。
情绪的特征:情绪是短暂的经历,而不是一种特质;情绪指向客体,而心境不指向特定事物;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经历情绪。
情绪的三个维度:情绪种类、情绪强度、情绪频率和持久性。
10.压力的来源:组织压力(任务压力源、角色压力源、人际压力源、物理压力源);生活压力源(家庭及经济问题、职业发展问题)。
组织中的个体不同组织行为学陈春花
第2章组织中的个体不同第一部份本章概要重要概念1. 人口统计学特点(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也叫传记特点(bi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是指能够从员工的人事档案中直接取得的信息,比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
2. 能力(ability):反映了个表现有的能够完成给定要求的不同任务的技术。
3. 人格(personality):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人格是一个包括了先天分性(遗传和心理及生理上的传承)和后天教养(环境、进展的熏陶)、性情特质、人对情境的知觉等交互作用,和社会化进程的自我概念。
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爱好、价值观,和性格和心理能力等。
4. 价值观(values):一个人对人、事、物的意义与重要性的整体评判和信念,包括了正误、好坏、取舍的判定偏向。
5. 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又称权术主义,表示为达目标而产生的不顾道德观念约束的机遇主义、权利操纵行为。
6. 操纵点(locus of control):用来表征个人感觉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操纵自己的生活。
若是相信情形大体由自己操纵,确实是内控型,此类人对自己所发生的情形负责。
若是以为命运的操纵点是位于外部世界的,如社会和自然条件,如此的人属于外控型。
7. 自尊(self-esteem):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一样性熟悉。
自尊心强的人对自己的熟悉更踊跃,相信自己的优势比缺点更重要。
自尊心弱的人更易受到他人评判的阻碍,进而去恭维给予自己踊跃评判而去贬抑给予自己消极评判的人。
8. 多元化(diversity):是指组织中人的不同,包括表面层次的多元化,如年龄、性别种族等方面的不同;和深层次多元化,如人格、价值观等更为重要的特点的不同。
关键知识点1.霍兰德工作适应性理论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将职员人格特质和工作环境划分为六个类型:一是社会型。
组织行为学 陈春花 11 第十一章 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 第3版 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2)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工作者的需要和特点
例如,分配工作时要考虑人的兴趣和爱好,因而在组织设计 时应考虑到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的要求,使工作者对工作有兴 趣,从而充分发挥知识和才能,获得更好的工作绩效。
组 织 行 为 学
一、组织理论
3 . 现 代 组 织 理 论 阶 段
经验主义学派 的组织理论 系统管理学派 的组织理论 权变理论学派 的组织理论 新组织结构学派 使用外部专家 的组织理论
成模块,即部门化。 最常见的部门化包括职能部门化,事业部部门
化,区域部门化等
组 织 行 为 学
三、组织设计
工作专门化
组 织 设 计 要 素
部门化
管理幅度 命令链 集权与分权 正规化
控制跨度就是一个管理者能够监督多少名员工。 组织中的层次有多少,取决于组织的规模、活动 内容的特点以及组织内的管理跨度。
组 织 行 为 学
三、组织设计
工作专门化
正规化又称规范化,是指有关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具体化和条文化的程度。不同的组织维度对组织决策 会产生不同影响。 组织维度
1.
组 织 设 计 要 素
部门化
管理幅度 命令链
组织决策
专门化程度高 功能化部门 控制跨度宽 授权 专门化程度高 功能化部门 控制跨度宽 集权 专门化程度高 区域,顾客或产品化部门 控制跨度窄 授权 2. 3. 4. 1.
组 织 行 为 学
四、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规范化
影 响 组 织 结 构 的 因 素
环境 技术水平 组织规模 组织战略 文化
1.大型组织具有更高的规范化程度;
2.小型组织可以通过管理者的个人观察进行控制。 分权化
组织规模越大,就越需要分权,否则,决策的速度、 质量就会受到损害,或者高层决策者不堪重 复杂性 大型组织显示出复杂性的显著特征
组织行为学 第十一章 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
一、组织理论
泰勒的组织理论
1. 古 典 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组 织 韦伯的组织理论 理 论
厄使威用克的外组部织专理家论
法约尔在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 理》一书。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一、组织理论
泰勒的组织理论
1. 古 典 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组 织 韦伯的组织理论 理 论
厄使威用克的外组部织专理家论
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提出了“理想 的行政组织体系”。 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提出行政组织的基础是合法规定的权力 行政组织体系的结构,如图:
主要负 责人
行政官员
一般工作人员
一、组织理论
泰勒的组织理论
1. 古 典 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组 织 韦伯的组织理论 理 论
厄使威用克的外组部织专理家论
按照其形成和发展,整个组织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分 为3个阶段,一是古典组织理论阶段,二是行为科学时期 的组织理论阶段,三是现代组织理论阶段。
一、组织理论
泰勒的组织理论
1. 古 典 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组 织 韦伯的组织理论 理 论
厄使威用克的外组部织专理家论
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曾发表著名的 《科学管理原理》。
组织中的劳动任务分工的三种方式
工作被分解成不同的个人专业
工作可被分解成不同的活动
工作可在组织的纵向进行分解
三、组织设计
工作专门化
组
部门化
织
设
管理幅度
计
命令链
要
素 集权与分权
正规化
当一个组织专门化工作的数量增加达到一定程 度时,一个管理者就不能有效地对工作进行协调 。为了创造可管理的工作,各自分离的工作必须 组合成模块,即部门化。
陈春花 组织行为学51页PPT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陈春花 组织行为学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组织设计-组织与管理(陈春花)
组织与管理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陈春花
第一讲 管理概论
组织与管理 陈春花
内容
• 基本概念 • 管理的认知 • 管理的演变 • 为什么要学管理
组织与管理 陈春花
1.组织(Organization)
定义:为了完成具体目标而从事于系统化的努力的人的组合。
z一个实体 z重点:人员 z系统化的努力:分工合作 z明确的目标:生产商品
• 亨利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 哈罗德孔茨等:采用、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 一般可以精简为四个基本的职能:
– 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开发分战略以协调活动 – 组织: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 – 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 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z决策制定者 z一门学问 z一个过程 z共同目标
—组织的 —个人的
z资源 —人力 —财力
—其它
组织与管理 陈春花
3. 管理的认知
• 绩效
• 效率(Efficiency) • 效果(Effectiveness)
• 管理者的角色
• 人际关系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 有效的管理
组织与管理 陈春花
4.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演变
组织与管理 陈春花
1、科学管理
– 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 《科学管理原理》1911
– 四大理
• 科学划分工作元素 • 员工选择、培训和开发 • 与员工经常沟通 • 管理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
最大限度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手段
2、官位主义
组织与管理 陈春花
4、人际关系
组织行为学 陈春花 01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3版 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二、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
1.科学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与 一般管理理论
古典组织管理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
马克斯•韦伯与社会
组织、经济组织理论 巴纳德与组织 性质和理论
组织 行 为学
一、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
2.行为科学理论 人际关系学派
著名的“霍桑实验”,促进了人际关系学派的形成。哈佛大学教授梅 奥(E.Mayo)就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研究,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 文明中人的问题》。随后,以梅奥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管理学、心 理学和社会学者形成了“人际关系学派”。 主要思想:把人由“经济人”看成“社会人”(Social man),他 们有归属和尊重的要求;不应当把工人看成生产过程中的机器部件。
组织 行 为学
四、组织行为学的价值
2.组织行为学研究对企业的意义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与知识有利于分析、解释、预测人的行为, 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个体研究
群体研究
组织行为学对群体行为进行研究,使个人更加了解群体的行为 规律,有助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组织行为学中涉及领导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层的 领导行为研究 领导水平。
组织 行 为学
对管理方式的研究
对领导方式的研究
三、学科特性与学科体系
1.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性 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01组织行为学概述第3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为
学
的
研
究
组织行为
组织 行为学
四、组织行为学的价值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发现组织环境对组织行为 产生影响的规律进行调整控制,从而实现良好的组织绩效,建立 高绩效的组织,同时促成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
组织 行为学
四、组织行为学的价值
1.组织有效性的四个基本观点
开放系统 观点
把组织当作生存在外部环境之下的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作为 开放系统,组织依赖外部环境获取资源,包括原材料、劳动力、 资金、设备和信息等。外部环境还包括了规则和社会期望,如 法律、文化等,这些都决定了组织应该如何运作。
1.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
多元化
挑 组织结构的变化 战
与 应对“临时性”
机
新型雇佣关系
遇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困境
互联网与大数据
员工队伍的多元化一直是一个重要 课题。组织的构成在性别、年龄、种族 、国籍等方面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在今天的组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 现实就是代际多元化。80后、90后已 经成为企业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 面临的新问题。
组织行为学中涉及领导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层的 领导行为研究 领导水平。
组织变革研究
组织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并实现发展。学习组织 行为学的理论与知识有助于及时有效地领导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组织 行为学
五、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1.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
多元化
挑 组织结构的变化 战 与 应对“临时性”
行为科学贡献层面心理学?学习?激励?人格?知觉?培训?领导有效性?工作满意度?个体决策?绩效评估?态度测量?员工选聘?工作压力社会学?群体动力学?工作团队设计?沟通?权力?冲突?群体间行为?正式组织理论?官僚主义?组织技术?组织变革?组织文化社会心理学?行为变化?态度改变?沟通?群体过程?群体决策人类学?比较价值观?比较态度?跨文化分析?组织文化?组织环境?冲突?组织内政治?权力政治学个体行为群体和人际行为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究学科体系组织行为学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组织行为学什么是组织行为学-PPT
✓ 实证性(基于观察推理提出假设,运用客观案例和数据
进行论证,保证研究结论得可靠性和可信性,而不就是 靠一般性得经验、直觉和臆断得出结论)
✓ 文化相关性 ✓ 层次性 ✓ 情景性(权变性)
2024/6/1
OB得研究方法
组织行为学研究得4个前提假设: ➢ 行为得可预测性 ➢ 行为得因果性 ➢ 行为得多样性 ➢ 行为得可概括性
2024/6/1
学习建议
——追求知行合一、能说会做
解决空谈误事得对策:不就是只停留在知其然与知 其所以然上,要将设想付诸行动并使其产生真正效果。 ● 喜欢使用平直语言及简单概念。 ● 对问题不仅要问“为什么”,而且要问“如何解”。 ● 建立使决策落实到行动得循环回路(闭环反馈)。 ● 相信经验就是最好得老师,不干就是得不到真谛得。
版) ➢ 《西方组织行为学》杨锡山主编,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
2024/6/1
组织行为学得分析模型
Y因变量 = f(X自变量)
Y包括: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工作满意度、 组织公民行为。
X包括:个体水平得变量、群体水平得变量、组 织系统水平得变量。
2024/6/1
组织行为学得分析模型
组织行为
50%
45%
40%
35% 32%
30%
29%
25%
20%
19%
20%
15%
10%
5%
0%
一般得
管理者
48%
28%
13% 11%
成功得 管理者
44%
26% 19%
11%
有效得 管理者
分配在不同活动上得时间
2024/6/1
传统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沟通 社会交往
组织行为学1版-陈春花PPT课件
陈春花 杨忠 曹洲涛 ➢插入本书封面
第一章 概论
陈春花 杨忠 曹洲涛
历史 学科特性 研究方法
趋势
关键阶段、代表人物 交叉学科 不同角度,不同分类 全球化,面临挑战
一、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
陈春花 杨忠 曹洲涛
管理心理学的 出现与发展
行为科学理论
莱维特 巴斯
人际关系学派(霍桑实验) 人力资源学派(麦格雷戈)
心智能力
描述
1.适应性和封闭速度 在心里保持一个特别视觉构像的能力
2.流畅性
产生字词、思想和言语表达的能力
3.因果感应
形成和验证假设、发现相互关系的能力
4.联想记忆
记住并能够回忆不相关材料的能力
5.记忆广度 6.数字能力
在呈现一系列项目后立即正确地回忆出这个项目系列的能 力 能够快速对数字进行算术运算的能力
个体
1.个体差异(特质、能 力、 人格) 2.个体行为的基础(知 觉、归因、情绪、态度) 3.个体行为与组织的匹 配(学习、工作满意度、 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 为、心理契约) 4.激发个体行为的内外 部因素(动机与激励)
群体
1.群体行为特性 2.群体行为的基础(群 体的结构、规模、规范、 凝聚力等) 3.群体行为过程 4.群体决策行为 5.团队行为与团队管理 6.领导行为 7.人际沟通行为 8.冲突行为
三、人格差异
2.性格与价值观
陈春花 杨忠 曹洲涛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 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人、事、物的意义与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信 念,包含了正误、好坏、取舍的判断倾向。价值观包含内容和 强度两种属性。 内容属性描述了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 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组织设计
工作专门化
组
部门化
织
设
管理幅度
计
命令链
要
素 集权与分权
正规化
工作专门化是指工作任务的分工。管理者将组 织的一项任务分解成具有特殊活动的专门工作,活 动规定了执行者要做什么。专门化工作分工和标准 化工作带来的高效率最早由泰勒研究发现,并确定 为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法约尔在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 理》一书。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组织 行 为学
一、组织理论
泰勒的组织理论
1. 古 典 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组 织 韦伯的组织理论 理 论
厄使威用克的外组部织专理家论
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提出了“理想 的行政组织体系”。
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提出行政组织的基础是合法规定的权力 行政组织体系的结构,如图:
组织 行 为学
一、组织理论
3. 现
经验主义学派 的组织理论
代
系统管理学派
组
的组织理论
织
理
权变理论学派
论
的组织理论
该学派的特点是全面吸收各学派关于组织结构 方面的学说和主要成果。加拿大的明茨伯格是这一 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是《“五” 字组织结构》。
阶 段
新使组的用织组外结织部构理学论专派家
论 阶
新使组的用织组外结织部构理学论专派家
段 组织 行 为学
一、 的组织理论
代
系统管理学派
组
的组织理论
织
将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应用于管理 ,形成了系统管理学派。
理
权变理论学派
论
的组织理论
阶 段
新使组的用织组外结织部构理学论专派家
组织 行 为学
一、组织理论
3. 现
组织 行 为学
一、组织理论
泰勒的组织理论
1. 古 典 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组 织 韦伯的组织理论 理 论
厄使威用克的外组部织专理家论
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曾发表著名的 《科学管理原理》。
组织 行 为学
一、组织理论
泰勒的组织理论
1. 古 典 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组 织 韦伯的组织理论 理 论
厄使威用克的外组部织专理家论
社会系统学派的组 织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的组 织理论
经验主义学派的组织理论 系统管理学派的组织理论 权变理论学派的组织理论 新组织结构学派的组织理论
组织 行 为学
二、组织结构的含义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关于职务及
权力关系的一套形式化系统,它阐明 各项工作 如何分配,谁向谁负责及内 部协调的机制。
组织 行 为学
组
织
理
该学派侧重于研究管理中人的行为,除了 上述同巴纳德相类似的观点以外,主要有以 下两个方面贡献:
1)对古典组织理论的修正与补充
例如,对于劳动分工的原则,行为科学学派在肯定分工能提 高效率的同时,着重指出分工过细带来的不良后果,并指出劳动 分工越细,就越需要激励和协调等观点。
2)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工作者的需要和特点
组织 行 为学
一、组织理论
2
.
行 社会系统学派的
为
组织理论
科
学
时
期
的 组
行为科学学派 的组织理论
织
理
代表人物是巴纳德,运用社会学的观点来 研究管理理论,其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 》一书是组织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
组织 行 为学
一、组织理论
2
.
行 社会系统学派的
为
组织理论
科
学
时
期 的
行为科学学派的 组织理论
例如,分配工作时要考虑人的兴趣和爱好,因而在组织设计 时应考虑到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的要求,使工作者对工作有兴 趣,从而充分发挥知识和才能,获得更好的工作绩效。
组织 行 为学
一、组织理论
3 .
经验主义学派 的组织理论
现
系统管理学派
代
的组织理论
组
织
权变理论学派
理
的组织理论
经验主义学派是以总结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 为主要任务,从中概括出理论和原则,或者给从 事实际管理工作的人以某些有用的建议。这一学 派的代表人物有德鲁克、戴尔、斯隆等。
主要负 责人
行政官员
一般工作人员
组织 行 为学
一、组织理论
泰勒的组织理论
1. 古 典 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组 织 韦伯的组织理论 理 论
厄使威用克的外组部织专理家论
厄威克系统总结了泰勒、法约尔等人提
出的理论,总结出古典组织理论的8项原则
:
—目标原则 —相符原则 —责任原则 —等级原则 —管理幅度原则 —专业化原则 —协调原则 —明确性原则
本章内容
1、熟悉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 2、掌握组织结构设计中六个基本要素; 3、掌握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4、掌握常见组织结构的形式、主要特征、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5、了解组织形态演变的趋势。
组织 行 为学
一、组织理论
20世纪30年代,组织被进行系统地研究,组织理论作 为一个社会科学的学科出现。
按照其形成和发展,整个组织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分 为3个阶段,一是古典组织理论阶段,二是行为科学时期 的组织理论阶段,三是现代组织理论阶段。
三、组织设计
在设计适当的组织结构时需要回答的6个 关键问题
1.把人物分解成各自独立的工作应细化到什么程度? 2.对工作进行分类的基础是什么? 3.员工个人和工作群体向谁汇报工作? 4.一位管理者可以有效地知道多少位员工? 5.决策权应该放到哪一级? 6.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利用规章制度?
答案提供
工作专门化 部门化 控制幅度 命令链
经验主义学派 的组织理论
这一学派在组织理论方面的主要观点和贡献是:
代
系统管理学派
组
的组织理论
织
理
权变理论学派
论
的组织理论
没有一成不变的、“最好” 的组织设计,不 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应 当根据当时的具体条件来设计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
阶 段
新使组的用织组外结织部构理学论专派家
强调外部环境对组织机构设计的影响。
组织 行 为学
一、组织理论
不同阶段的组织理论
古典
行为
现代
时代
手工业时代
机器生产时代
(工业革命前时代) (工业革命时代)
系统时代 (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时代)
理论基础 组织特点
经济人 独断
社会人 从小到大的分解
决策人 从个别转向整体
主要理论
泰罗的组织理论 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韦伯的组织理论 厄威克的组织理论
组织中的劳动任务分工的三种方式
工作被分解成不同的个人专业
工作可被分解成不同的活动
工作可在组织的纵向进行分解
组织 行 为学
三、组织设计
工作专门化
组
部门化
织
设
管理幅度
计
命令链
要
素 集权与分权
正规化
当一个组织专门化工作的数量增加达到一定程 度时,一个管理者就不能有效地对工作进行协调。 为了创造可管理的工作,各自分离的工作必须组合 成模块,即部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