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教育学之_生命_实践_特_省略_破_生命_实践_教育学论纲_述评_庞庆举
生命·实践”教育学
生命·实践”教育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与拓展。
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但忽略了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对于教育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知识的灌输,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生命·实践教育学应运而生,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生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和解决问题的人才。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生命·实践教育学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生命力,让他们具备面对挑战和困难的能力。
生命力并不仅仅是指生理上的健康,更多的是指心灵和精神的坚韧和进取心。
实践能力则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二、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实施途径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生命·实践教育学强调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潜能,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
2. 强化实践性教学生命·实践教育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实验、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生命·实践教育学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
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全面发展能力的人才。
三、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实际意义1.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的知识,更加需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是一本精深的教育理论读物,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生命实践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书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悟,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想谈一谈书中对于生命实践教育的理解。
生命实践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命实践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灵活应对,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这一理念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教育更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试的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生命实践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获得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书中,作者对生命实践教育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观点和理论。
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生命实践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路径。
作者认为,生命实践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生命为本、以实践为本、以体验为本”,这就是说,教育应该以学生的生命为出发点,以实践活动为教育方式,以学生的体验为学习过程。
这一理念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实践性。
另外,书中还提出了生命实践教育的实践路径,重点是通过“生活体验—实践体验—社会体验”的教育途径,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实践体验和社会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实践路径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社会体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生活和社会,从而增强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对于我个人来说,生命实践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路径给了我很多启发。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是一本关于教育学的重要著作,作者通过对教育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思考,深入探讨了教育学的核心问题。
在本书中,作者对教育学的本质、目标、方法和价值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理解教育学的视角。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本质作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类个体实现自我发展和全面成长的过程。
教育是社会对新生代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和指导,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基础。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使每个人都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自身的发展。
而生命实践教育学是致力于研究和传授如何将生命的实践融入教育实践中,使学生真正成为有思想、有品格、有知识的人,发展人的全部潜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目标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健康心理,使他们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行为特征。
方法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方法主要是注重实践性教学和体验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价值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和素质,使他们可以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担当的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个人体会阅读完《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使我对教育学有了更加清晰和系统的认识。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教育学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生命实践教育学则是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性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阅读本书,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育学的目标、方法和价值。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和使命,我们要努力为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教育,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成就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担当的公民。
当代中国教育学之“生命·实践”特征——叶澜新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述评
Contemporary Chinese Pedagogy: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Life-Practice Pedagogy: A
Review of Professor Ye Lan's New Works “Recurrence and Breakthroughs: Thesis of Life-
Practice Pedagogy”
作者: 庞庆举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出版物刊名: 教育学报
页码: 121-128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4期
主题词: 当代中国教育学;“生命·实践”教育学;回归突破;教育学人
摘要:中国教育学自近代从西方引进,百余年间,几代学者持续努力创建中国自己的教育学。
叶澜教授新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以“论纲”方式呈现了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基本特征。
它纵贯西方三千年学科观,回归突破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形成了以“生命·实践”为内核基因、扎根民族“文化传统”和学校教育“变革实践”、提出中国式教育命题和体现中国思维、运用中国话语、呈现教育学“独立学科”立场的中国原创教育学。
它有字书写的背后是当代中国教育学人与研究团队数十年学术生命实践的无字之书。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生命实践教育学是一门关乎个体成长、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的社会化过程、情感智慧的培养、人格品质的提升等多个方面,是一种全面的教育理论体系。
而《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则是一部经典的著作,对于理解和掌握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这部著作的研读与思考,我对生命实践教育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在教育实践中有了更具体的指导和启示。
首先,生命实践教育学强调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指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是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需要重视培养个体的情感智慧、自主能力和价值观念。
这一观点启示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发展自身的潜能,而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更应该重视情感与品格的培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
其次,《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强调了教育的实践性和整体性。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这与当前普遍青睐的应试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另外,生命实践教育学还倡导整体教育,即不仅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生活能力,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我在阅读该论纲时,深受作者对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所感染。
作者在书中通篇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和调查数据,对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这使我更加相信生命实践教育学是一门既有理论深度又能够指导实践的学科。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总结实践经验,不断调整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在阅读这部论纲的过程中,我还多次感受到了作者对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生命实践教育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核心是通过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来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这本书中,作者从理论、教育实践和课程设计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生命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方法,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教育学著作。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实践教育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同时也对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作者在书中通过对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生命实践教育学并不是简单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或者实践操作能力,而是要求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全面的体验和思考,从而获得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这种体验与思考的过程是一种全面的生命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出自主、批判和创新的生活态度,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和综合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次,书中还强调了教育实践在生命实践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者提出了“尊重生命、尊重实践”这一核心理念,强调了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需求,倡导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从生命中获取知识,从实践中获得智慧。
这种教育实践的方式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真正成为具有生活智慧的人。
此外,书中还对生命实践教育的课程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认为,生命实践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和跨学科的交叉,以生活为本,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实际问题。
通过生命实践教育的课程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课程设计的理念与现实教育的需求相符合,对于改进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这本书通过对生命实践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帮助我对生命实践教育的概念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生命实践教育学的论纲是一本关于生命实践教育的理论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生命实践教育的理论框架、方法论和实践指导,对于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生命实践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提高我们对生命实践教育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生命实践教育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突破了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受益匪浅。
首先,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理念是以生命为本,以生命发展为中心。
作者在书中多次强调,生命实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命力,让他们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这与传统教育的功利导向和应试教育的倾向形成鲜明对比,提醒我们要认真思考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素养。
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忽视了他们的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培养,这往往导致学生心灵的空虚和人格的缺失。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框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启发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为他们搭建一个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成长环境。
其次,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方法论是基于生命体验的。
书中提到,生命实践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现实,注重对学生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悟的引导,使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和体验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一观点在当下的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常常抱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学习兴趣。
生命实践教育学告诉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知识的魅力,需要通过生命体验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育者要成为学生生命体验的引导者和陪伴者,帮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更多的可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再次,生命实践教育学强调了社会性和互动性。
书中指出,生命实践教育是以社会为基础的,要注重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这对于当今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应该将社会资源纳入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与学习者,我一直对教育学领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最近,我有幸阅读了《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在阅读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启发和思考。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探讨这本书对我个人和教育实践的影响。
首先,这本书提出了生命实践教育的概念,强调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而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作者认为教育应该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和实践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一理念引发了我对教育目标和方法的深刻思考。
在我看来,现今的教育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性特点。
而生命实践教育则提倡个性化教育,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也启发了我对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的改进。
其次,我对生命实践教育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作者在书中提到,生命实践教育应当包括个体成长、社会实践和自然实践三个层面。
这一观点让我想到了教育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教育应当是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不仅要有学科知识,还要有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尝试着将生命实践教育的理念融入教学中。
比如,在生物课上,我不仅讲解生物现象的原理和规律,还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生物环境,进行实践探究。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会进一步深化对生命实践教育的理解,并将其融入到我的教学中去。
此外,我也深受书中关于教育哲学的启发。
在书中,作者探讨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与价值取向,提出了人本教育与解放教育的理念。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是对人格的塑造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始终认为教育的使命在于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他们去追求真理和美好。
而《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哲学和教育目标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教育事业上的信念。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生命实践教育学是一门涉及生活实践的教育学科,它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学科,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很好地表达和发挥自己的真我。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经验和实践来提高个体的生活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我的读书心得主要包括对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解,学习方法和教学实践方面的感悟。
在读《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这本书时,我深刻地理解到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理念——通过经验和实践来提高个体的生活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书中提到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比如生命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生命实践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等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生命实践教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我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在学习方法方面,我觉得在进行学习时应该注重实践。
书中提到,生命实践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很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学习时,我们应该注重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书中还提到了学习者要注重观察、思考、总结和应用,这些方法也对我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在学习生命实践教育学的过程中,我也会尝试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书中提到的学习方法,来使学习更加有成效。
在教学实践方面,我认识到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书中提到,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教学实践应该是一种以生活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而非仅仅是课堂教学。
因此,在进行教学实践时,我会尽量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同时,书中还提到了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这些也对我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实践中,我会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性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是由陆钦所著的一部教育学理论专著。
这本书是陆钦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主要围绕着生命实践教育学展开,探讨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教育学的实践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陆钦教授对教育学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同时也对教育学这一学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陆钦教授对教育学的突破性思考和对传统教育学理论的回归。
他提出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新概念,旨在通过对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等方面进行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这种教育理念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种挑战,更是对教育学研究方法和教育实践策略的一种革新。
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的重要性,以及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首先,陆钦教授对于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新的思考。
他认为教育学应该回归到生命实践的本质,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这与传统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教育更侧重于灌输知识和培养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实践能力。
陆教授认为,只有注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情感的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理论观点,我逐渐认识到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对于教育实践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其次,陆钦教授对于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
他提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探讨教育问题,注重通过实践活动来验证教育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采用案例分析、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深入研究和分析教育问题,形成科学的研究结论。
这种研究方法与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教育研究更注重理论分析和学科研究,而忽视了教育问题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生命实践教育学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生存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学科。
在教育实践中,生命实践教育学一直备受关注,并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次读书心得旨在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并从中深刻领悟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重要性生命实践教育学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通过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自身,提高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素养。
因此,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理念的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的突破,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适用,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使得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2.学科内容的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学科内容非常丰富,除了传统的学科知识外,还包括了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健康教育等内容。
这种宏观的学科设置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3.教育方法的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提倡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如项目式教学、实践探究、合作学习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化。
三、读书体会通过学习《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我对生命实践教育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生命实践教育学贯穿始终,从教育的本质、方法、内容、价值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让读者对生命实践教育学有了全面的了解。
首先,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生命_实践_教育学研究
一、引言生命实践教育学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生命实践为核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内涵、特点、意义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内涵1. 生命实践生命实践是指人在生活中不断探索、创造、实践的过程。
它包括个体生命实践和社会生命实践两个方面。
个体生命实践是指个体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中的实践活动;社会生命实践是指人们在共同生活中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2. 生命实践教育学生命实践教育学是研究生命实践与教育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以生命实践为核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命实践教育学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生命实践的引导和促进。
三、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特点1. 以生命实践为核心生命实践教育学强调生命实践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关注人的生命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2.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命实践教育学关注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应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3. 强调教育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生命实践教育学认为,教育应关注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注重实践性生命实践教育学强调教育应注重实践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四、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意义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命实践教育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优化教育理念和方法生命实践教育学强调教育应关注生命实践,有利于优化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3. 推动教育改革生命实践教育学关注教育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
4. 增强国家竞争力生命实践教育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增强国家竞争力。
五、我国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现状与发展1. 现状近年来,我国生命实践教育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生命教育、生态教育、实践教育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是一部关于教育学的重要著作,论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书从教育的本质、生命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实践教育的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通过对这部著作的学习,我对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本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本书对教育的本质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使我对教育的含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者指出,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的生命关键能力和素质。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和促进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
这一观点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在实践活动中,教育者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本书在生命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认为,生命实践教育是一种基于人的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实践型教育。
这种教育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人的生命关键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及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把握。
在生命实践教育中,教育者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掘和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通过对理论基础的深入探讨,我对生命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对如何去实施这种教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再次,本书对生命实践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作者提出了生命实践教育的实施原则和方法,并对教育者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他认为,生命实践教育应该从人本的角度出发,注重对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实践。
通过对实施路径的深入分析,我对如何去实施生命实践教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为我今后做一名教育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理实互化的生命之歌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读书
理实互化的生命之歌《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读书提纲:第一部分:生态区校长读书背景第二部分:叶老师的学术成就第三部分:第三章内容的学习心得1,“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于实践交互建构中的回归突破(1)叶老师用30年时间,以学科研究自尊的品格,用积累编织的严谨治学,使我们穿梭在纵横交织、贯通时空的古今中外教育学研究的时光隧道中。
(2)叶老师用30年时间,以学术创造自信的气质,用事理相容的深邃思想,使我们徜徉在开启中国教育学学术更新与创造的浩瀚海洋中。
(3)叶老师用30年时间,以生命自觉独特的根基,用理实互化的学术自觉、创建丰富复杂的独立学科,使我们行走在理论与实践交互建构的“生命·实践”教育学创建新路上。
,2,“生命·实践”教育学实践研究者在理论与实践交互中的多重转化(1)新基础教育基地校创建面临学校实践变革与整体转型发展(2)校长研修班学员面临新基础教育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修改(3)“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学校面临生态区建设的深入推进3,校长要主动提升实践研究的理论水平,努力实现理实互化一知半解的拿来主义,比喻为吸氧阶段似是而非的断章取义,比喻为缺氧阶段半知半悟的碎片感应,比喻为输氧阶段心有灵犀的系统学习,比喻为有氧阶段理论学习一定要系统、整体、综合、融通第一部分:生态区校长读书背景去年,《人民教育》主办的“新基础教育”全国推介会,汇集了以叶老师领衔的“新基础教育”专家团队多年来的理论论述,诠释了“新基础教育”最核心的价值追求、理论架构,积聚了“新基础教育”多年来的扎根学校变革与转型的成功经验,展现了新基础研究的独特成果:一套教育理论、一批转型学校、一条变革之路、一种研究机制、一支研究队伍。
华坪小学生态区各学校,均由校长带领,有各领域分管、骨干教师组建学习团队赶赴现场学习。
王叶婷校长还代表生态区做了题为“基于生态区,打造互惠共生的群研究”的专题发言。
当代中国教育学之“生命·实践”特征——叶澜新作《回归突破:“
作者 简 介 : 庞庆 举 ( 1 9 7 5 ~) , 女, 山东 人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师 , 教育学博士 , 华 东 师 范 大学 新 基础 教 育 研 究 中心 成 员 , 主要 从 事 教 育
基本理论 、 基础 教 育 改革 研究 。 E - ma i l : t r e e 2 0 0 2 @1 2 6 . c o m 基金项 目: 本 文 系 教育 部 人 文 社 会科 学 重点 基 地 华 东 师 范 大 学基 础 教 育 改 革 与发 展 研究 所 “ 十二 ・五 ” 重 大 项 目“ 基础教育改革 与‘ 生命 ・ 实践 ’ 教育学派创建研究 ” ( 项 目编号 : 1 1 J J D8 8 O O 3 4 ) 的 研 究成 果 之一 。 ① 文 中所 引 , 除标 识 外 , 均 出 自《 回归突破 : “ 生命 ・实 践 ” 教育学论纲》 一书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1 5年版 。
理论 的特殊 内涵 , 作 了具体 阐释 _ 2 ] 1 钉, 此 处搓 要 。
面译介 、 引进 国 外理 论 , 一 面 努 力使 之 中 国化 , 且 直有 一种 微弱 但 绵 韧 的 力 量 , 在 努 力 建 设 中国 自
一
己原创 的教 育学 。2 0 0 4年 , 叶澜 教授 在 《 教育 研 究 》 杂 志上 正式 提 出 : 为创建“ 生命 ・ 实践” 教 育 学 派 而
观, 回归 突 破 中 国 五 千 年 文 化 传 统 , 形 成了以“ 生命 ・ 实践” 为 内核基 因 、 扎 根 民族 “ 文 化传统 ” 和学校教 育“ 变 革 实 践” 、 提 出 中 国式 教 育 命 题 和 体 现 中 国 思 维 、 运用 中国话语 、 呈 现教育 学“ 独立学 科” 立 场 的 中 国原 创 教 育 学 。它 有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生命实践教育学是指以生命为本体,以实践为基本形式,以教育为核心活动的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是一本关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著作,作者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内涵和价值,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对教育理论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阅读了《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之后,我对于生命实践教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于教育教学有了新的启发。
下面我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本书进行分析和心得。
首先,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对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内涵做出了全面的阐释。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核心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其中包括了对于生命、实践和教育的定义和关系的思考。
书中提出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观点,即生命是教育的本体,实践是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教育就是促进生命的全面发展。
这一观点对于传统教育理论的触动和改革意义深远,引起了我的深刻共鸣。
其次,在实践的角度上,《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也为我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启发。
书中介绍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实践路径和方法,提出了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关注生命、重视实践、培养创新和改变教育现状的一系列的具体做法。
这些实践的案例和经验对于我来说都是宝贵的参考资料,在我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教育教学思路有了新的拓展和突破。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将始终坚持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理念,把学生的生命作为教育的本体来关注和培养,同时注重教育实践的创新和改革。
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不断地积累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的洞察,不断地改进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在我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我也会不断地学习和进修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为自己的教育事业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的来说,《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对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对于我来说是一部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著作。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是一本引领当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作者通过深入研究生命实践教育的理念、方法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颖而深刻的教育理论。
本书对于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教育启迪。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生命实践教育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就本书内容进行一番深入的阐述和感悟。
首先,本书对生命实践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认为,生命实践教育是指在生活与实践中进行的对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生活智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通过生命实践教育,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传统教育所带来的知识和技能,更可以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一理念深刻地触动了我对于教育的认识,引发了我对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思考。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passively接受知识,缺乏对生活的实践体验,导致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生命实践教育的理念给我提供了一个新的教育思路,使我开始思考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引入生命实践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更全面的能力。
其次,本书还从实践活动、生命体验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深入阐述了生命实践教育的教学实践。
作者认为,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活动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生命体验中,学生可以通过人际交往、情感体验和情境感受中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这些理念给了我对于教育教学实践新的启示。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忽视了情感、体验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而生命实践教育的理念提醒我,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实践活动、生命体验和社会实践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生命实践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和生存能力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发展。
《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是对生命实践教育理念的深入阐述和探索,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生命实践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自身教育实践的思考和认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和反思,不断地与自己的教育工作相联系,也不断地发现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观点。
接下来,我将就《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这本书的一些关键内容进行阐述和分析,同时结合自身教育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书中作者对“生命实践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生命实践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实践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这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生命实践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也深有体会到这一点。
我认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效果更好,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也更容易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其次,作者还阐述了生命实践教育的实施路径和策略。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突破学科边界,拓展学科内涵;构建实践情境,促进学生参与;强化教师作用,培育学习氛围;开发多元评价,促进综合发展”的教育策略。
这些策略都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生命实践教育,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也尝试了一些这样的教育策略,比如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科内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科知识的实际意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构建实践情境,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利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另外,在书中作者还阐述了生命实践教育的实施实例和效果。
作者通过一些学校的实践案例,重点介绍了一些学校在生命实践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一、引言生命实践教育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教育学科,它关注的是人的成长、发展和生命的意义。
《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是一本关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重要著作,它对生命实践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核心观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为我们理解生命实践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在读完《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后,我深受启发,深刻理解了生命实践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在此写下我对这本书的读书心得。
二、生命实践教育的核心理念1.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中强调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它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生命发展和精神境界。
生命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自我成长,这是一种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教育。
2.生命实践教育的本质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指出,生命实践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它让学生走进生命的世界,感受生命的力量,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生命实践教育要求教育者通过实践性的教学和生命启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使他们成为自主、自信、有创造力的人。
3.生命实践教育的目标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强调了生命实践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智慧,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生命实践教育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生活的意义和规律,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的能力。
三、生命实践教育的实施方式1.实践性教学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提出了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方式,它认为生命实践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性教学,通过活动和实践,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并且从实践中学习。
实践性教学要求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如校园实践、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力。
2.生命启蒙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强调了生命启蒙的重要性,它认为生命启蒙是生命实践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要求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读书心得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是一本非常具有启发性和理论价值的著作。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为教育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实践指导。
我通过阅读这本书,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成长的关怀。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阅读心得,从理论框架、实践方法和教育意义三个方面对这本书做出全面的评述。
一、理论框架在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中,作者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框架。
这个框架包括了“回归”“突破”和“生命实践”三个关键概念。
作者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深入解读,建构了一个富有内涵和逻辑的理论体系。
其中,“回归”强调了教育的初衷和本质,提倡教育者与学生回归到生命的本真,关注人的内在需求和成长的本质规律;“突破”则是强调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面对挑战,超越自我,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发挥;“生命实践”则是教育的本体和路径,强调了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实践,通过实际的经历和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这个理论框架凝练了教育的本质和使命,为教育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行为指导。
从这个理论框架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对教育学的深刻理解和扎实思考。
作者用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思想汇聚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给读者带来了启发和思考。
通过这个理论框架,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教育学的学科特性和研究对象,感受到了教育学的理论魅力和实践意义。
二、实践方法除了构建理论框架之外,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还详细介绍了一系列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实践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体验式教学、项目学习、情境教学、实践探究等多种形式。
通过这些实践方法,学生可以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体验到生命的力量和成长的乐趣。
同时,这些实践方法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在实践方法的介绍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对教育实践的关注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 第4期教育学报Vol.11,No.42015年8月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Aug.2015收稿日期:2015-04-18作者简介:庞庆举(1975—),女,山东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师,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成员,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E-mail:tree2002@126.com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十二·五”重大项目“基础教育改革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建研究”(项目编号:11JJD880034)的研究成果之一。
① 文中所引,除标识外,均出自《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一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当代中国教育学之“生命·实践”特征———叶澜新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述评庞庆举(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摘 要:中国教育学自近代从西方引进,百余年间,几代学者持续努力创建中国自己的教育学。
叶澜教授新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以“论纲”方式呈现了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基本特征。
它纵贯西方三千年学科观,回归突破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形成了以“生命·实践”为内核基因、扎根民族“文化传统”和学校教育“变革实践”、提出中国式教育命题和体现中国思维、运用中国话语、呈现教育学“独立学科”立场的中国原创教育学。
它有字书写的背后是当代中国教育学人与研究团队数十年学术生命实践的无字之书。
关键词:当代中国教育学;“生命·实践”教育学;回归突破;教育学人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98(2015)04-0121-08DOI:10.14082/j.cnki.1673-1298.2015.04.015 教育学在中国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
1901年,“王国维译介了第一本完整的教育学著作……被视为‘教育学’在中国的始点”[1],此后,中国教育学界一面译介、引进国外理论,一面努力使之中国化,且一直有一种微弱但绵韧的力量,在努力建设中国自己原创的教育学。
2004年,叶澜教授在《教育研究》杂志上正式提出:为创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而努力,以学派方式创建当代中国自己的教育学。
2015年,以叶澜教授新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以下简称《回归突破》)为奠基、统领的“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三个系列,共计30本)正式出版,在中国教育学发展百余年、“生命·实践”教育学面世十余年之际,以“论纲”方式呈现出当代原创的中国教育学整体新型态。
一、以“生命·实践”为基因的教育学教育学创建伊始,即有其基因式内核概念,“‘可塑性’在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中,贯穿了目的和过程,且作为教育学寻求独立性、在形成核心概念上的第一尝试”[2]197①。
时代发展至今,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创建更不能离开“基因式”概念的探寻,或者说,当代中国教育学更加自觉地把基因的探寻作为独立学科当代建设的前提基础。
“基因”内含着族类生命的基本信息,是个体生命的本原基始,规定了生命发展的生长机制、基本性征,具有结构复合性、代际绵延性和交互生成性。
叶澜教授以其喻指教育学理论内核质的规定性,与生命相关且具生命性,是理论建设的本原基始,具有代际功能、生成机制和内在复合性。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基因式内核概念是什么?是“生命·实践”。
《回归突破》第四章“教育———点化生命的人间大事”,对“生命”“实践”“生命·实践”的多重内在关联,以及“生命·实践”作为构建教育学理论的特殊内涵,作了具体阐释[2]173-241,此处搓要。
关于“生命”与“实践”。
通过互参式阅读生物学、神经科学、系统论、复杂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作者从活体与非活体的比较中,得出生命的基本122 教育学报2015年特征(如生命存活于具体个体之中,具有通过新陈代谢主动与环境交互转化的生成机制,具有代际遗传机制等)、个体生命的成长机制(如种族历史性与个体历史性统一的生命成长路径,跃迁与绵延统一、时间三态共存创生的生命成长方式)和人的生命在自然意义上的类特征。
[2]216-227从而,聚焦到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即“实践”。
所谓“实践”,不同于西方哲学意志支配的道德判断与行为,也不同于物质生产活动,“我们所谓的‘实践’,意指人类一切有意识、有对象、有目的指向和行为策划并实施的活动。
不是仅指古典哲学道德意义上的‘实践’,也不是只指生产劳动,它与动词意义上的‘生活’相近。
”[2]233正是有了实践,人类生命(包括类、群与个体的)才生成出丰富复杂的样态,或曰,自有人类,生命与实践便内在关联,成为互构的双螺旋有机体“生命·实践”。
在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上,叶澜教授阐述了“生命·实践”的多重内在关系[2]227-235:第一,人是自己生命实践的创造物,人的生命与人的实践,在人最原初的形成时期就具有内在关联,不可分割;第二,人创造了超越个体的类生命存在形态———社会,并在自己创造的社会中生存、发展,同时所有的“类生命”创造都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人的“类生命”之存在、发展与人的社会实践具有内在关联;第三,人类个体具有超越自然性的社会性成长,生活环境与活动构成及其质量的差异使个体的社会性具有不同状态,个体的社会性发展状态与个体生命实践的内容与品质相关;第四,人的社会性内含着历史性的类特征,人的历史由人类实践创造,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将社会生产力、人际关系以及个人发展等关联起来,并预示未来社会人类“生命·实践”的关系性质和发展趋势,“生命·实践”在纵横双重意义上具有历史具体性和时代性;第五,人的精神生命力量和特征的充分展现,同样与人的实践直接相关,人具有超越自然和现存的给定世界之限制的能力,具有创造新的为人和人为的世界,形成新自我的能力。
在对“生命·实践”五层内涵阐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人的生命,包括人的诞生在内,其生命发展和创造的历史,都与人类独特的生存活动———实践,存在着内在相互生成关系。
……人要从根本上认清自己的类特征,就不能排除人类自己开创的实践活动。
这是人类生命最为内在的规定,我们将它称之为总体意义上的‘生命·实践’。
”[2]233完成了对“生命·实践”的具体与总体诠释后,作者进入对“教育”这一人类独特生命实践的教育学解读:人类的多重生命实践及其创造,需要通过教育实践才能实现代际接续、积淀、更新发展;个体的生命成长需要通过教育实践才能逐渐走向完善;教育实践是人类社会接续式更新发展的生命线,教育“是人类实践中对个体和人类、社会都具有自觉的更新性再生产价值的伟大实践。
”[2]235在“生命·实践”教育学视野中,“教育是直接点化人之生命的社会实践活动”[2]235,这一教育内涵解读,是原创的中国式表达。
在学科研究范式的意义上,以“生命·实践”为内核式基因,“生命·实践”教育学提出并解答了学科基本概念与范畴,如教育是什么、教育存在的依据是什么,并在提问与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解决了古今中外关系、理论与实践关系、本学科与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等困扰教育学建设的前提性问题,表明了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学科特性与学术使命,体现了理论、试验与变革实践交互构建的复杂研究方式,体现了教育学的“复杂综合”学科性(含研究对象的多层复合性、研究方法论的复杂性与研究主体的多元复合性)。
与以赫尔巴特教育学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学学科研究范式相比,“生命·实践”教育学与之相通在于:秉持教育学独立学科自我的内立场,以对人类生命存在与发展之独特与可能的信念为内核式基因,系统探析;教育学基本概念与范畴,形成了前提假设贯通、基本概念清晰、范畴与体系自洽的完整清晰的多层理论体系,并在构建教育学理论系统的过程中,走出了学科建设在当时代的综合转化路径。
其异在于,内核式基因概念不同,带来了前提性信念的差异,由之带来理论与方法论具体综合的不同:“生命·实践”的内涵思想、方法论与表达方式都非常中国化,不同于德语语境中的“可塑性”,前者是一个“太极式”表达,后者是一个“教化”式表达;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核心概念是“教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概念是“教育”;赫尔巴特教育学的创建路径是其他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和研究班试验的结合,“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创建路径则是教育学学科史、其他学术理论与学校教育研究性变革实践的交第4期当代中国教育学之“生命·实践”特征123互转化。
此外,“生命·实践”教育学还有意识地在学科元研究层面对“学科”问题、教育学的学科独特性问题等进行了系统探究。
它呈现了当代中国教育学基于学科内立场、有基因式核心概念、会通学术命脉、通过理论与实践交互构建的研究方式生成出来的从元研究到基本理论的理论有机体。
在三十余年创生过程中,“生命·实践”教育学形成了核心内聚、边界开放的学术共同体,形成了教育学研究的当代新范式①,简示如下。
第一层:内核式信念。
“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学建设的内核式基因,是对人类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假设,或曰信念式认同。
非此,无以有魂、有体地进行学科建设。
第二层:基本概念与范畴。
以“生命·实践”为教育学的独特视野,对研究对象:教育存在及其价值、内涵、过程、学校实体等进行了系统重建。
第三层:研究方式与方法论。
“生命·实践”教育学进入有意识促进生命发展的实践现场,践行了教育基本理论与基础教育变革实践的共生转化,形成了“生命·实践”教育学基本理论与“新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研究多重互生的新路径、新方式和复杂方法论。
第四层:研究共同体。
“生命·实践”教育学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基地(包括“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校、“新基础教育”研究基地校和生态式推进中的联系校、面上校等,共计近百所试验学校)和大中小多重复合的研究共生体。
第五层:学科元研究。
“生命·实践”教育学有意识地在学科元研究层面,探究和明确了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论。
如果说,前面四层,是对赫尔巴特教育学所创立的西方教育学学科研究范式的深化式更新,那么第五层,则是对该学科研究范式缺失的补充式更新,它打开了教育学研究范式在的当代新空间。
“生命·实践”教育学形成了教育学学科研究的当代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