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小讲课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衰竭讲》课件
![《呼吸衰竭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007b5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f.png)
呼吸衰竭讲
• 呼吸衰竭的定义与分类 • 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 •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呼吸衰竭的治疗 • 呼吸衰竭的预防与康复 • 呼吸衰竭的病例分享
01
呼吸衰竭的定义与分类
呼吸衰竭的定义
•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机体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 低氧血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心率变化
缺氧和酸中毒可导致心率加快或减慢。
血压变化
呼吸衰竭时可能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
心力衰竭
长期呼吸衰竭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心 力衰竭。
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缺氧和酸中毒可引起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呼吸衰竭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
01
02
03
04
神经系统
缺氧和酸中毒可导致意识障碍 、抽搐和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机械通气治疗
无创机械通气
对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可给 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如持续气 道正压通气等。
有创机械通气
对于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需进行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使用呼 吸机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05
呼吸衰竭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戒烟
吸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主要原因之一,戒烟可以 有效降低呼吸衰竭的风险。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衰竭时,二氧化碳 潴留导致血液中二氧化 碳浓度升高,引起呼吸
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缺氧和无氧代谢, 酸性代谢产物积累,导
致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过度通气使二氧化碳排 出过多,导致呼吸性碱
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 呼吸衰竭的定义与分类 • 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 •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呼吸衰竭的治疗 • 呼吸衰竭的预防与康复 • 呼吸衰竭的病例分享
01
呼吸衰竭的定义与分类
呼吸衰竭的定义
•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机体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 低氧血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心率变化
缺氧和酸中毒可导致心率加快或减慢。
血压变化
呼吸衰竭时可能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
心力衰竭
长期呼吸衰竭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心 力衰竭。
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缺氧和酸中毒可引起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呼吸衰竭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
01
02
03
04
神经系统
缺氧和酸中毒可导致意识障碍 、抽搐和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机械通气治疗
无创机械通气
对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可给 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如持续气 道正压通气等。
有创机械通气
对于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需进行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使用呼 吸机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05
呼吸衰竭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戒烟
吸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主要原因之一,戒烟可以 有效降低呼吸衰竭的风险。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衰竭时,二氧化碳 潴留导致血液中二氧化 碳浓度升高,引起呼吸
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缺氧和无氧代谢, 酸性代谢产物积累,导
致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过度通气使二氧化碳排 出过多,导致呼吸性碱
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小讲座呼吸衰竭PPT课件
![小讲座呼吸衰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7904cd910ef12d2bf9e72a.png)
(四)组织性缺氧
由组织细胞氧利用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1)组织中毒
如氰化物、硫化物、鱼藤酮等和有些药物使 用过量可引起组织中毒性缺氧,最典型的是氰化物中毒。 各种氰化物如HCN、KCN、NaCN、NH4CN等可由消化道、呼 吸道或皮肤进入体内,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 价铁结合为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使之不能还原成还 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以致呼吸链中断,组织不能利用氧。 0.06g HCN即可致人死亡。 (2)细胞(线粒体)损伤 如大量放射线照射、细菌毒素作用等可损伤线 粒体,引起氧的利用障碍。
及时对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及支持
(1)保持呼吸道通畅
1、若患者昏迷使其处于仰卧位,头后仰,托起 下颌并将口打开 2、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异物 3、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简便人工气道(口咽 通气管、鼻咽通气管、喉罩),气管插管及气管 切开
如患者有支气管痉挛需要积极使用支气管扩张药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疗
㈡Ⅱ型呼吸衰竭:
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可有头痛,嗜睡,睡眠白昼
颠倒,球结膜水肿,皮肤温暖,多汗等表现。严重者可出
现肺性脑病,可出现扑翼样震颤,肌震挛,视乳头水肿、
视网膜出血、复视等,甚至昏迷、呼吸骤停。
治疗原则
加强呼吸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 氧及改善通气 治疗原发病:病因及诱因治疗 一般支持治疗
(2)一氧化碳中毒 Hb与CO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CO 与Hb结合的速率虽仅为O2与Hb结合速率的1/10,但HbCO的 解离速度却为HbO2解离速度的1/2100,因此CO与Hb的亲和 力是O2与Hb的亲和力的210倍。只要吸入气中有0.1%的CO, 即可引起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 (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呼吸衰竭讲课PPT课件
![呼吸衰竭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78a7ae90c69ec3d4bb7575.png)
1、中枢神经系统 早期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 后期神志恍惚、谵妄、昏迷。
2、心血管系统 早期HR↑、BP↑、CO↑ 后期HR↓、BP↓
编辑版ppt
22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3、呼吸系统
缺氧→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兴奋→通气增加。 CO2是强有力的呼吸中枢兴奋剂,早期使通气 量增加,后期使通气下降,产生CO2麻醉。
2、海平面 3、呼吸室内空气
4、无解剖分流
编辑版ppt
3
病因
1、气道病变:炎症、痉挛、肿瘤、异物
2、肺实质病变:肺炎、重症肺结核、肺水肿
3、肺血管病变:肺栓塞、肺梗塞
4、胸廓和胸腔疾病:外伤、畸形、胸腔积液
5、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病变、重症肌无力
6、睡眠呼吸暂停:OSAHS
编辑版ppt
4
分类
按动脉血气分类
6
NEW CONCEPTS IN ARDS
Name change Criteria vs acute lung injury Separation by cause : Direct vs Indirect Pathophysiology - consolidation vs
dependent alveolar collapse Volutrauma and stretch injury Early vs late ARDS
肺泡通气量(编L辑/m版ipnpt)
CO2
14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V/Q Mismatch)
➢V/Q<0.8 肺动静脉样分流 ➢V/Q>0.8 无效腔通气
编辑版ppt
15
V/Q>0.8 V/Q=0.8 V/Q<0.8
通气/血流比例对气体交换的影响
呼吸衰竭PPT演示课件
![呼吸衰竭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f246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d.png)
06
呼吸衰竭的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介绍与诊断过程
患者信息
一位65岁男性,因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COPD)导 致呼吸衰竭。
症状表现
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 咳嗽、咳痰,以及口唇、 指甲床发绀等缺氧症状。
诊断过程
通过动脉血气分析、肺功 能测试、胸部X光或CT扫 描等手段,确诊患者为呼 吸衰竭。
治疗方案及效果评估
04
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与目标
01
02
03
04
纠正缺氧
通过吸氧、机械通气等手段, 迅速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保
证重要脏器的氧供。
改善通气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清除呼 吸道分泌物、解除支气管痉挛
等,以改善通气功能。
维持酸碱平衡
呼吸衰竭患者常出现酸碱平衡 紊乱,需及时纠正,以维持内
环境稳定。
重度
严重呼吸困难、三凹征明 显,动脉血气分析PaO2 显著降低,PaCO2显著升 高,出现酸碱平衡紊乱。
鉴别诊断及相关检查
鉴别诊断
需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 病相鉴别。
相关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了解肺部病变 情况;肺功能检查评估呼吸功能 损害程度;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排除心脏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 指导,提高患者对呼吸衰竭的认 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康 复。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和病情的呼吸衰竭 患者,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 量。
加强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呼吸衰竭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 症,如肺部感染、肺性脑病等, 医生应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 理,降低患者死亡率。
呼吸衰竭小讲课
![呼吸衰竭小讲课](https://img.taocdn.com/s3/m/f5bbb76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f.png)
呼吸衰竭小 讲课
-
1 引言 3 呼吸衰竭的病因 5 呼吸衰竭的治疗
2 呼吸衰竭的分类
4
呼吸衰竭的症状
6 总结
1
1
引言
2
3
引言
呼吸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负责将 氧气传递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并清除体内产生的 二氧化碳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疾病或伤害导致的呼吸功能障 碍,使得体内氧气摄取和二氧化碳排出不能维持正常, 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
训练等
支持治疗是指通过 辅助呼吸、吸氧、 呼吸机等手段来维 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稳定,改善氧气供 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此外,对于某些病 例,可能需要进行 气管插管或胸腔闭 式引流等手术治疗
6
总结
01
02
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威胁患 者生命的疾病,早期发现和 准确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呼吸衰竭 的认识,学习掌握呼吸衰竭的常 见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以便 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及时诊断和治 疗呼吸衰竭的患者,为他们带来 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4
01
呼吸衰竭的症状 与病因及血气分 析结果有关
呼吸衰竭的症状
02
常见的症状包括 气短、呼吸急促、 咳嗽、胸痛、发 绀等
03
严重时,甚至会 导致意识障碍、 晕厥和心脏骤停 等急性危重状况
5
呼吸衰竭的治疗
1
2
3
4
呼吸衰竭的治疗主 要包括病因治疗和
支持治疗
病因治疗是指针对 引起呼吸衰竭的原 因进行治疗,如使 用抗生素治疗肺部 感染,进行肺功能
因此,了解呼吸衰竭的原因、表现和治疗方法是非常 重要的
2
呼吸衰竭的分类
-
1 引言 3 呼吸衰竭的病因 5 呼吸衰竭的治疗
2 呼吸衰竭的分类
4
呼吸衰竭的症状
6 总结
1
1
引言
2
3
引言
呼吸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负责将 氧气传递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并清除体内产生的 二氧化碳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疾病或伤害导致的呼吸功能障 碍,使得体内氧气摄取和二氧化碳排出不能维持正常, 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
训练等
支持治疗是指通过 辅助呼吸、吸氧、 呼吸机等手段来维 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稳定,改善氧气供 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此外,对于某些病 例,可能需要进行 气管插管或胸腔闭 式引流等手术治疗
6
总结
01
02
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威胁患 者生命的疾病,早期发现和 准确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呼吸衰竭 的认识,学习掌握呼吸衰竭的常 见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以便 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及时诊断和治 疗呼吸衰竭的患者,为他们带来 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4
01
呼吸衰竭的症状 与病因及血气分 析结果有关
呼吸衰竭的症状
02
常见的症状包括 气短、呼吸急促、 咳嗽、胸痛、发 绀等
03
严重时,甚至会 导致意识障碍、 晕厥和心脏骤停 等急性危重状况
5
呼吸衰竭的治疗
1
2
3
4
呼吸衰竭的治疗主 要包括病因治疗和
支持治疗
病因治疗是指针对 引起呼吸衰竭的原 因进行治疗,如使 用抗生素治疗肺部 感染,进行肺功能
因此,了解呼吸衰竭的原因、表现和治疗方法是非常 重要的
2
呼吸衰竭的分类
呼吸衰竭PPTppt课件
![呼吸衰竭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fe3f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f.png)
碳
酸 血
溶酶释放增加 组织受损
麻 醉
症
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脑水肿
肺 性 脑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低
肺性脑病的发生机制 氧
血
毛细血管内皮受损
DIC
症
无氧代谢增强
酸中毒
病 脑 功 能 障 碍
ATP生成不足
呼衰时机体主要代谢和功能变化
五、肾功能的变化
轻者: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 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造成局限性气道狭窄和阻塞,引起呼吸
呼吸衰竭衰竭的病因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 胸廓膨胀受限:胸廓脊柱畸形,外伤,类风关,广泛胸膜肥厚 粘连
◦ 横隔活动受限:腹部手术后,大量腹水,腹膜炎和重度肥胖, 腹腔巨大肿物等
◦ 肺膨胀不全: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肺实变等 ◦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意外,脑炎等 ◦ 神经肌肉病变: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
呼吸衰竭患者的每日能量需求可参考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基础能量消耗(BEE):
BEE(男性)=66.47+13.75W+5H-6.8A(kcal) BEE(女性)=655+9.68W+1.7H-4.68A(kcal) 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year) 对于COPD 患者,由于其公斤体重能量耗氧量大,所
低氧性呼衰 (Ⅰ型)
高碳酸-低氧性呼衰 (Ⅱ型)
呼吸急性衰呼衰竭分慢性型呼衰
急性呼衰 慢性呼衰
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通气 外呼吸
换气
限制性通气障碍
阻塞性通气障碍
弥散障碍 V/Q失调 动—静脉分流
呼吸衰竭完整ppt精选课件
![呼吸衰竭完整ppt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b66f6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7.png)
降低等致低氧因素。
3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病因
❖参与外呼吸即肺通气和肺 换气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严 重病变,都可导致呼吸衰 竭。
4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动和肺脏扩张,造成通气减少及吸入
气体分布不均,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
能障碍,如严重气胸,引起急性呼衰。
严重脊柱畸形、大量胸腔积液、胸膜
肥厚粘连、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
脊柱炎均可引起呼衰。
8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比值降低,静脉血未能充分氧合,形 成肺动-静脉样分流,又称功能性分流。
2、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比值增高,吸入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 充分交换,又称为死腔样通气。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只产生低氧血症,
19
而无二氧化碳潴留。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PaO2<60mmHg) 严重时:抑制呼吸中枢
(PaO2<30mmHg) 2、CO2潴留:抑制-兴奋-抑制
当PaCO2增高>80mmHg,对呼吸25 中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3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病因
❖参与外呼吸即肺通气和肺 换气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严 重病变,都可导致呼吸衰 竭。
4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动和肺脏扩张,造成通气减少及吸入
气体分布不均,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
能障碍,如严重气胸,引起急性呼衰。
严重脊柱畸形、大量胸腔积液、胸膜
肥厚粘连、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
脊柱炎均可引起呼衰。
8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比值降低,静脉血未能充分氧合,形 成肺动-静脉样分流,又称功能性分流。
2、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比值增高,吸入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 充分交换,又称为死腔样通气。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只产生低氧血症,
19
而无二氧化碳潴留。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PaO2<60mmHg) 严重时:抑制呼吸中枢
(PaO2<30mmHg) 2、CO2潴留:抑制-兴奋-抑制
当PaCO2增高>80mmHg,对呼吸25 中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呼吸衰竭的优秀课件PPT
![呼吸衰竭的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b592d8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2.png)
2. 弥散障碍(Diffusion abnormality) 指O2、CO2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
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
气体弥散速度取决于
肺泡膜两侧气体分压差 气体弥散系数
肺泡膜的弥散面积 厚度和通透性 血液与 肺泡接触时间 心排出量 Hb含量 V/Q比 例等
弥散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点
单纯弥散障碍 代偿性通气过度
病因 呼吸系统疾病 肺 支气管 胸廓 胸腔等急 性病变 颅脑病变 神经肌肉病变 中毒 外伤等病变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 发绀 SaO2低于90% 可出现紫绀 精神神经症状 精神错乱、躁狂、昏迷、
抽搐等 循环系统表现 心动过速、心肌损害、周
围循环衰竭等 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
V·A/ Q·比值↓
部分病变严重的肺泡通气↓
V血未充分动脉化进入A血 功能性分流↑>30% 呼衰
■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Increased ratio of
·
VA/
Q·)
肺动脉栓塞、肺内DIC、肺动脉炎、肺血管收缩 部分肺泡血流↓
V·A/Q·↑>60%
死腔样通气(Dead space like ventilation)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
若昏迷 仰卧位 头后仰 口打开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异物
建立人工气道 口咽通气道 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若支气管痉挛 支扩药 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药 激素或茶碱类等
• 氧疗
吸氧浓度 > FiO2 35%,使 PaO2 迅速提高到 60mmHg,SpO2达90%以上 吸氧装置 鼻导管或鼻塞 FiO2=21+4×吸入氧流量(L/min) 文丘里面罩(Venturi)
PaCO2↑、酸中毒
呼吸衰竭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课件
![呼吸衰竭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388fb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d.png)
▪ 若分流量超过30%,其疗效差,如长期吸 入会引起氧中毒。
2). Ⅱ型呼衰的氧疗
▪ 应遵循低浓度持续(35%)给氧的原则。
Fi O2=21+4×氧流量
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 CO2潴留是肺泡通气不足引起的,只有增 加肺泡通气量才能有效的排出CO2。
▪ 机械通气治疗呼衰疗效已肯定; ▪ 而呼吸兴奋剂的应用,因其疗效不定,一
精神神经症状
▪ 早期可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精神错 乱、狂躁;可出现烦躁不安、神志恍惚、 谵妄;出现昏迷、抽搐、惊厥、呼吸停止 等症状。急性呼吸衰竭的精神症状较慢性 为明显。
血液循环系统症状
▪ 缺O2早期,反射性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 →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前后负 荷加重。缺O2加重,直接抑制心脏→心肌收缩力 减弱、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循环衰竭;CO2 潴 留使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红润、湿暖多汗、 血压升高、心搏量增多而致脉搏洪大;因脑血管 扩张,产生搏动性头痛;CO2潴留加重,可直接 抑制心肌,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率减慢最终 循环衰竭。
▪ 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 BiPAP呼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压力支持通气, 它可对吸气相气道压和呼吸相气道压分别进行调 控,在吸气时提供一个较高的压力,帮助病人克
服肺-胸廓弹性回缩力和气道阻力;呼气时保持 一个相对较低的压力来防止小气道闭塞,以减小 呼气的阻力和促进气体在肺内的均衡分布。通常 给予每日2次,每次2~3小时,吸气和呼气时压 力根据病情和病人的耐受性调节,连续一周,或
▪ 在气管插管或切开使用呼吸机之前,医 务人员一定要了解患者呼吸的病理生理, 给予相应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呼吸之 比等各种参数,并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 如胸廓活动度、气道压和血氧饱和度的 变化等,一般20min后随访动脉血气再 作进一步调整呼吸机参数。呼吸机的清 洁消毒和维修,避免交叉感染等。
2). Ⅱ型呼衰的氧疗
▪ 应遵循低浓度持续(35%)给氧的原则。
Fi O2=21+4×氧流量
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 CO2潴留是肺泡通气不足引起的,只有增 加肺泡通气量才能有效的排出CO2。
▪ 机械通气治疗呼衰疗效已肯定; ▪ 而呼吸兴奋剂的应用,因其疗效不定,一
精神神经症状
▪ 早期可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精神错 乱、狂躁;可出现烦躁不安、神志恍惚、 谵妄;出现昏迷、抽搐、惊厥、呼吸停止 等症状。急性呼吸衰竭的精神症状较慢性 为明显。
血液循环系统症状
▪ 缺O2早期,反射性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 →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前后负 荷加重。缺O2加重,直接抑制心脏→心肌收缩力 减弱、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循环衰竭;CO2 潴 留使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红润、湿暖多汗、 血压升高、心搏量增多而致脉搏洪大;因脑血管 扩张,产生搏动性头痛;CO2潴留加重,可直接 抑制心肌,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率减慢最终 循环衰竭。
▪ 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 BiPAP呼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压力支持通气, 它可对吸气相气道压和呼吸相气道压分别进行调 控,在吸气时提供一个较高的压力,帮助病人克
服肺-胸廓弹性回缩力和气道阻力;呼气时保持 一个相对较低的压力来防止小气道闭塞,以减小 呼气的阻力和促进气体在肺内的均衡分布。通常 给予每日2次,每次2~3小时,吸气和呼气时压 力根据病情和病人的耐受性调节,连续一周,或
▪ 在气管插管或切开使用呼吸机之前,医 务人员一定要了解患者呼吸的病理生理, 给予相应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呼吸之 比等各种参数,并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 如胸廓活动度、气道压和血氧饱和度的 变化等,一般20min后随访动脉血气再 作进一步调整呼吸机参数。呼吸机的清 洁消毒和维修,避免交叉感染等。
呼吸衰竭PPT课件
![呼吸衰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01456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f.png)
PACO2 PAO2
PACO2 PAO2
肺泡通气量(L/min)
2、弥散障碍,常产生I型呼衰
正常弥散量(DL):35ml/mmHg·min
影响因素:弥散面积、肺泡膜的厚度、通透性、气体和血液接触 时间、气体弥散能力、气体分压差等。
CO2弥散速度为O2的21倍
3、通气血流(V/Q)比例失调,常产生I型呼衰 正常V/Q=0.8 V/Q↓—— A-V样分流(真性、功能性) V/Q↑—— 无效腔效应
(4) PMNs呼吸暴发和释放其产物是肺损伤的重要环节。
2、微肺不张和肺内分流量增加
Ⅱ型肺泡上皮受损因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和 活性降低,使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导致肺顺应性降低, 功能残气量减少,肺泡即易塌陷,发生弥漫性肺不张, 广泛的微肺不张,形成右至左的肺内分流,肺内分流 量的明显增加。
临床表现
(三)精神神经症状 缺氧
急性:错乱、狂躁、抽搐、昏迷 慢性:智力、定向障碍 二氧化碳潴留: 兴奋、失眠、烦躁 → 抑制:淡漠、昏睡、昏迷
(四)血液循环系统
PaO2↓+PaCO2↑→心率↑ PaCO2↑:皮肤温暖多汗、头痛 PaO2↓ 酸中毒→心肌损害→Bp↓ 心律失常 心脏停搏
(五)消化与泌尿系统症状 ALT↑BUN↑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应激性溃疡 → 消化出血
PaO2↓+ PaCO2↑ 脑血管扩张、血流量↑ 严重:脑水肿,压迫脑血管
脑组织缺氧加重
临床表现
(一)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症状
• 表现为节律、频率、幅度的改变 • 呼吸中枢受损:潮式、间歇式、抽泣样 • 慢阻肺:辅助呼吸肌参与、呼气延长、浅快→浅慢
(二)发绀:缺氧的典型症状 • SaO2<90%,(还原血红蛋白≥50g/L — 发绀) • 中央性发绀 — 由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所致 • 周围性发绀 — 末梢循环障碍
关于呼吸衰竭课件PPT课件课件
![关于呼吸衰竭课件PPT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6988ac27d3240c8447efe3.png)
呼吸衰竭定义的前提
❖ PaO2 < 60mmHg 和/或 PaCO2 > 50mmHg ❖ 前提:
海平面、静息、呼吸空气、大气压下 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出量降低
病因
凡是损害呼吸功能的各种因素最终都会导致呼衰
肺组织 病变
呼吸道 梗阻性
病变
病因
肺血管 疾病
胸廓胸膜 病变
神经肌肉 疾病
常见病因-呼吸道疾病
❖ 多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
有CO2潴留者必有缺氧
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
紧急处理 改善通气 改善换气 原发病处理
改善通气 改善换气 治疗原发病 保存现有肺功能
治疗原则
呼吸衰竭治疗的三个基本原则
控制或解除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原发病) 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
呼吸衰竭氧疗原则,主要针对两类呼吸衰竭: ① I型呼衰:给予较高浓度氧,尽快提高PaO2大于 60mmHg; ② II型呼衰:给予低浓度(<30% )、低流量(1-2 L/min) 、持续或间断给氧,维持PaO2≤60mmHg。 治疗和改善各重要生命器官功能及病理状态
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气性呼吸困难 混合性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 ≠ 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
2. 发绀:缺氧的典型症状
❖ 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85%时,可在血流量较大 的口唇指甲出现紫绀
❖ 另应注意红细胞增多者紫绀更明显,贫血者则紫绀 不明显或不出现
❖ 严重休克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即使动脉血氧分压尚 正常,也可出现紫绀
I:1.绝对卧床休息,并保持舒适体位,如坐位或半坐卧位,以 利呼吸。 2.严密监测呼吸型态的变化,如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等。 3.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4.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及辅助通气,同时做好其相应的护理。
呼吸衰竭小讲课课件
![呼吸衰竭小讲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773ed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d.png)
呼吸衰竭小讲课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呼吸衰竭概述
02
呼吸衰竭的临床 表现
03
呼吸衰竭的诊断 与治疗
04
呼吸衰竭的预防 与康复
呼吸衰竭概述
呼吸衰竭的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使机体不能进行有效 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 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05
保持适当的运 动量,增强心 肺功能
感谢您的观看
02 呼吸急促
04 胸闷、气短
06
呼吸衰竭的并发症,如 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体征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 快,呼吸深度增加
发绀:皮肤和黏膜出现 青紫色
呼吸音异常:湿啰音、 哮鸣音等
心率加快:心率加快, 心律失常
血压下降:血压下降, 休克
精神症状:精神萎靡, 嗜睡,昏迷
实验室检查
01
血气分析:了解酸碱平衡、氧合状态
肺炎、肺气肿、 如重症肌无力、 镇静剂、麻醉
肺纤维化等
脊髓灰质炎等 剂等药物过量
使用
01
03
05
02
心脏疾病:如 心力衰竭、心 律失常等
04
代谢性疾病: 如糖尿病窒息等意外事 件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 现
症状
01 呼吸困难 03 咳嗽、咳痰 05 发绀
02
血常规:了解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
03
生化检查:了解电解质、肝肾功能等
04
胸部X线:了解肺部情况,如肺水肿、肺不张等
05 心电图:了解心功能情况,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 治疗
诊断方法
0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病 史、症状、体征等
演讲人
目录
01
呼吸衰竭概述
02
呼吸衰竭的临床 表现
03
呼吸衰竭的诊断 与治疗
04
呼吸衰竭的预防 与康复
呼吸衰竭概述
呼吸衰竭的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使机体不能进行有效 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 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05
保持适当的运 动量,增强心 肺功能
感谢您的观看
02 呼吸急促
04 胸闷、气短
06
呼吸衰竭的并发症,如 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体征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 快,呼吸深度增加
发绀:皮肤和黏膜出现 青紫色
呼吸音异常:湿啰音、 哮鸣音等
心率加快:心率加快, 心律失常
血压下降:血压下降, 休克
精神症状:精神萎靡, 嗜睡,昏迷
实验室检查
01
血气分析:了解酸碱平衡、氧合状态
肺炎、肺气肿、 如重症肌无力、 镇静剂、麻醉
肺纤维化等
脊髓灰质炎等 剂等药物过量
使用
01
03
05
02
心脏疾病:如 心力衰竭、心 律失常等
04
代谢性疾病: 如糖尿病窒息等意外事 件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 现
症状
01 呼吸困难 03 咳嗽、咳痰 05 发绀
02
血常规:了解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
03
生化检查:了解电解质、肝肾功能等
04
胸部X线:了解肺部情况,如肺水肿、肺不张等
05 心电图:了解心功能情况,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 治疗
诊断方法
0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病 史、症状、体征等
小讲座呼吸衰竭PPT课件
![小讲座呼吸衰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15a9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0.png)
呼吸衰竭按动脉血气分类可分为I型呼吸衰竭和II型呼吸衰竭。I型呼吸衰竭即低氧 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II型呼吸 衰竭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aO2<60mmHg,PaCO2> 50mmHg。
呼吸衰竭的分类
急性呼吸衰竭
由于某些突发的致病因素,如严重肺疾病、创伤、休克、电击、镇静和麻醉药 过量等,导致肺通气或换气功能迅速出现严重障碍,在短时间内患者出现缺氧 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呼吸衰竭。
预防复发与长期管理
预防呼吸衰竭复发是预后评估的重要内容。通过长期管理 和定期随访,可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6
CATALOGUE
呼吸衰竭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的呼吸衰竭
01
02
03
04
患者情况
患者老年男性,长期吸烟史, 因慢性咳嗽、咳痰、气喘就诊
。
病情进展
患者肺功能逐年下降,最终出 现呼吸衰竭。
治疗经过
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氧疗 等治疗,病情好转。
病例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何预 防呼吸衰竭?如何进行长期管
理?
病例二:重症肺炎引发的呼吸衰竭
患者情况
患者青年男性,因高热 、咳嗽、气喘就诊。
病情进展
患者肺炎迅速加重,出 现呼吸衰竭。
治疗经过
给予抗感染、机械通气 等治疗,病情好转。
病例讨论
重症肺炎如何早期识别 和治疗?如何预防呼吸
戒烟与控制空气污染
戒烟和减少空气污染是预防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烟草烟雾和空气中 的污染物可刺激呼吸道,加重呼吸系统负担,引发呼吸衰竭。
加强锻炼与健康饮食
呼吸衰竭的分类
急性呼吸衰竭
由于某些突发的致病因素,如严重肺疾病、创伤、休克、电击、镇静和麻醉药 过量等,导致肺通气或换气功能迅速出现严重障碍,在短时间内患者出现缺氧 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呼吸衰竭。
预防复发与长期管理
预防呼吸衰竭复发是预后评估的重要内容。通过长期管理 和定期随访,可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6
CATALOGUE
呼吸衰竭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的呼吸衰竭
01
02
03
04
患者情况
患者老年男性,长期吸烟史, 因慢性咳嗽、咳痰、气喘就诊
。
病情进展
患者肺功能逐年下降,最终出 现呼吸衰竭。
治疗经过
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氧疗 等治疗,病情好转。
病例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何预 防呼吸衰竭?如何进行长期管
理?
病例二:重症肺炎引发的呼吸衰竭
患者情况
患者青年男性,因高热 、咳嗽、气喘就诊。
病情进展
患者肺炎迅速加重,出 现呼吸衰竭。
治疗经过
给予抗感染、机械通气 等治疗,病情好转。
病例讨论
重症肺炎如何早期识别 和治疗?如何预防呼吸
戒烟与控制空气污染
戒烟和减少空气污染是预防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烟草烟雾和空气中 的污染物可刺激呼吸道,加重呼吸系统负担,引发呼吸衰竭。
加强锻炼与健康饮食
呼吸衰竭小讲课
![呼吸衰竭小讲课](https://img.taocdn.com/s3/m/6f4c77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6.png)
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缺氧导致无氧代谢增 加,酸性代谢产物积累, 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衰竭时过度通气,二 氧化碳排出过多,导致血 液pH值升高,引起呼吸性 碱中毒。
呼吸衰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率失常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导 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 出量减少,进而引起心律 失常。
血压变化
呼吸衰竭时缺氧和酸中毒 可导致血管舒张,血压下 降。
分类
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 管疾病、胸廓病变、神经中枢及 其传导系统呼吸肌疾患。
发病机制
通气不足、弥散障碍、表现
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血液循环系统症状、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诊断标准
03
呼吸衰竭的治疗
氧疗
总结词
氧疗是呼吸衰竭治疗的基础,通过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缓 解缺氧症状。
详细描述
氧疗主要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氧流量 ,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水平。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 长期家庭氧疗可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无创机械通气
总结词
无创机械通气是呼吸衰竭治疗的重要 手段,通过面罩等无创方式连接呼吸 机,辅助患者呼吸。
研究呼吸衰竭与其他疾病的关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有 助于综合治疗和管理。
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呼吸衰竭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 供依据。
跨学科合作
加强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整合医学资源,共同攻克呼吸衰竭这一 难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呼吸衰竭相关的基础研究进展
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
01
深入探讨呼吸衰竭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纤维化
肺泡减少、有效弥散面积
减少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缺氧
或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衰竭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血管疾病 肺栓塞、脂肪栓塞、肺血管炎、肺毛细血管 瘤、多发性微血栓形成,使肺换气功能损害, 导致缺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 、 通 气 / 血 流 比 例 失 调 ( ventilationperfusion mismatch)
一般肺泡通气为4L/min,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为5L/min,二者 的比例为0.8。如肺泡通气量在比率上小于血流量(<0.8) 形成静脉样分流;肺泡通气量在比率上大于血流量(>0.8) 则形成生理死腔增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产生缺氧,并无 二氧化碳潴留。
肺 泡 O2,CC2 分 压
肺泡通气量(L/min)
02 CO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弥散障碍(diffusion abnormality): 指O2、CO2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物
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 O2的弥散能力仅为CO2的1/20。 弥散障碍通常以低氧血症为主。
概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各种原因引 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 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 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 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气道阻塞性病变: 喉水肿、支气管痉挛、呼吸道分泌物,引起 通气不足和气体分布不匀,导致通气与血流 比例失调。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严重肺结核、肺气肿、弥漫性
perfusion mismatch) 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5、其他:氧耗量增加等
一、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发生机制
1、肺通气不足图1 当肺泡通气不足时,动脉血O2及CO2变化方 向相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胸壁及胸膜疾病 胸廓外伤、畸形、手术创伤、大量气胸或胸 腔积液等,影响胸廓活动和肺扩张,导致通 气减少及吸入气体分布不匀,影响换气功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5.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脑血管病变、脑炎、脑外伤、电击、药物中
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灰质炎 以及多发性神经炎所致的肌肉神经接头阻滞 影响传导功能;重症肌无力、肌肉萎缩等都 可引起通气不足。
发热、寒战、抽搐和呼吸困难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对人体的影响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人体各个系统、器 官的功能代谢发生一系列代偿适应反应,严 重时出现代偿不全,出现多器官功能和代谢 紊乱直至衰竭。
具体表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分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血气分类 发病急缓分类 发病机制分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血气分类 I型:仅有缺氧 II型: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 III型:仅有二氧化碳潴留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发病机制分类 通气性呼吸衰竭 换气性呼吸衰竭 泵衰竭(II型) 肺衰竭(I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1、肺通气不足 2、弥散障碍(diffusion abnormality): 3 、 通 气 / 血 流 比 例 失 调 ( ventilation-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4、对肾功能的影响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6、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明确诊断 动脉血气分析:在海平面、静息状态、 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 伴或不伴PaCO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 原发于心排出量等致低氧因素。
病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气道阻塞性病变 2.肺组织病 3.血管疾病 4.胸壁及胸膜疾病 5.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肺动静脉瘘或由于肺部病变如肺泡萎缩、肺不张、肺炎和肺 水肿,均可导致肺内分流量增加,静-动脉分流使静脉血没 有接触肺泡气进行交换的机会。故提高吸氧浓度并不能增加 动脉血氧分压。
5、其他:氧耗量增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发病急缓分类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既往无呼吸道疾病,由
于突发因素,抑制呼吸、或呼吸功能突然衰 竭。如ARDS等。 慢性呼吸衰竭:多见于慢性呼吸道疾患,如 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肺弥漫性纤 维化等,其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 氧或(和)二氧化碳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 适应,仍能从事个人生活活动,称为代偿性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