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传播学视角划分语文作文评语基本类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从传播学视角划分语文作文评语的基本类型

摘要:从传播学角度看,语文作文评语的授受是一次信息的传播过程,而我们的教师多是身在这种“传播——反馈”的传播效果圈中而不自知,或者多是经验性总结,缺乏理论性的认知与支撑。基于满足性与非满足性结果样式所依据的角度的合理性及其在中学生接触作文评语的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把作文评语划分为满足性作文评语和非满足性作文评语两大类。

关键词:作文评语传播心理满足性评语非满足性评语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578(2011)04-0057-02

作文评价作为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作文分数与等级划定和作文评语两部分。作文评语内容相对丰富、形象相对丰满,包含的信息量大。能够更细致深入地传播教师的观点和建议,传播功能大,受学生的关注度也高。它不但对作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作文评语类型的划分,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在普遍范围获得一致认可的划分标准和具体类型。

1、作文评语的传播学意义

教学评价学认为,教育评价一般具有鉴定、导向、管理的功能。作文评语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同样具有上述功能,但是,同时,它同任何一种教育评价一样都不必然具有某种性质的功能。

因为它同任何传播中的信息一样,在本质上是一组经过传播者编

码而包含一定具体意义的符号,传播后产生符合或不符合传播者期望的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作文评语作为一种反馈信息而存在。如果我们把作文写作、作文上交、作文评语传授看做一次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那么在这个信息传播过程中,作文文本即是信息,学生是该信息的传播者,教师是该信息的受传者,教师给出的作文评语就是该信息传播过程的反馈部分,作文评语成为一种反馈信息,同时,学生成为该反馈信息的受传者。

反馈,在传播学中指“传播者发送出去的给定信息,作用于受传者后产生的结果再回传至传播者,并对信息的在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它是信息传播尤其是现代信息传播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平时探讨的信息传播中反馈的作用多是从传播者立场出发,看反馈信息对于其确认传播效果,调节后续信息传播行为的重要意义。在此,因为师生普遍意义上的指导与被指导的特殊角色关系,我们从受传者即教师立场出发,通过其反馈信息即作文评语在“传播——反馈”的效果圈中调节传播者即学生的后续信息传播行为即作文文本写

作的重要意义来看作文评语。

2、影响作文评语传播效果的因素

制约信息传播效果因素有三:传播者,传播技巧和传播对象。

传播者制约传播效果主要在于其“可信性”的大小。“可信性包含两个因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第二是专业权威性”。师资队伍日益强大,中学教师可信性尚不存在特大问题。同时,霍夫兰的“休眠效果理论”认为,信源可信度与传播内容本身的联系会随

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受传者逐渐淡漠甚至忘却,“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所以,这里我们把教师的可信性做一个平衡的假设,而关注传播内容本身。

3、作文评语的编码过程的影响因素

符号经由编码过程方可成为信息。其传播效果的理想与否关键取决于该编码过程。所有探讨作文评语如何写作的问题也就是作文评语作为一种反馈信息如何被编码的过程。

信息编码包括编码程序与编码结构。编码的程序与结构即编码过程中信息因素的排列组合。一则评语往往包括各种异质性评语,如诸多一线教师提出的“欣赏性评语”、“激励性评语”和“惩戒性评语”等。这些异质性评语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作文评语作为一种反馈信息所包含的该等级的信息因素。所以。对于评语类型的界定就成为了形成作文评语信息编码的关键问题。

4、作文评语的类型划分

关于作文评语类型的划分,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普遍范围内获得一致认可的划分标准和具体类型。目前作文评语类型的划分,多是中学一线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潜在地遵从教育评价学的划分标准,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对作文评语做出类型界定,如前所列的“欣赏性评语”、“激励性评语”和“惩戒性评语”等。

本文无意亦不必破前人之说,只是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中学生接触语文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的立场上对作文评语做一个另一种出发点下的类型界定。

4.1 作文评语类型划分的心理学依据

发展心理学认为:“心理的个体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不同的阶段“有其不同的心理特点”即其普遍具有的相对一致的心理特征。如果我们将中学生看做一个青少年的集合体,该集合体在接收到作文评语并决定看与不看之前已经预先存在某种普遍的相对一致的心理诉求。该诉求的普遍一致性是我们在此划分作文评语类型的一个认识论基础。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我中心”再度凸显;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多依赖外界认可,故多寻求“他人积极的关注。形似如赞许、尊重”。对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也典型地表现为期待教师的肯定、赏识和鼓励。阅读作文评语的过程成为该需求获得“满足”的过程,语文作文评语成为其获得心理“满足”的媒介,这个过程中就应然地存在了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概念。

4.2 作文评语传播过程中“使用与满足”的模式图

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以下基本模式图来表示

附注:接触和拒绝是中学生对于语文作文评语的两种选择结果样式即选择接触语文作文评价和拒绝接触语文作为评语。

满足与非满足是中学生接触语文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的满足结

果样式即满足和非满足其心理需求两种。

心理需求经验即在多次接触活动积累和形成的中对于接触语文

作文评浯的一般、一贯的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被满足经验即中学生接触语文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的

被满足与非被满足的经验。

需求图式即中学生在接触语文作文评语之前的预先存在的对于语文作文评语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体心理需求即在具体接触某则语文作文评语前的具体的心理需求。这种具体的心理需求可能是符合其业已形成的需求图式。也有可能不符合。

显然,中学生在接触作文评语的过程中产生了“满足需求”和“非满足需求”两种结果样式。而这两种结果样式同时又会作为“需求被满足经验”,和“需求经验”来共同作用形成“需求图式”,这个需求图式又和“某次具体需求”相互作用产生“接触评语”和“拒绝接触评语”两种选择结果样式。

4.3 作文评语具体类型划分

满足性与非满足性结果样式是以中学生心理需求为划分角度的两个互生性概念。它们不仅是一次作文评语接触活动的结果样式,同时也是下一次作文评语接触活动的影响因素。基于其所依据的角度的合理性及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把教师的作文评语划分为满足性作文评语和非满足性作文评语两大类。

4.3.1 满足性作文评语

满足性作文评语是指满足中学生作文评语接触活动前心理需求的作文评语。如前文所述,青少年意识里或者潜意识里把作文写作和学习当做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并期望“获得赞赏和满足”⑥。因此,满足性评语典型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作文文本的肯定、赏识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