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俗语义的义项划分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国俗语义的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国俗语义的教学方法

语 言是 文化 的载 体 , 和文化 有着 千 丝万缕 的联 系 。 语作 为语 言 中最基 本 、 敏感 、 活跃 的组 成 词 最 最 部 分 , 然 负载 着 特定 民族 的 文 化 , 淀着 该 民族 必 积 的 民族 心理 、 价值 取 向 、 美情趣 、 活方 式 等 。词 审 生 语 的国俗 语 义是 在 词 语 概念 意 义 上 添加 的反 映 历 史 文化 、 民俗 风情 、 地理 环境 等 文化 色彩 的语 义 。 大 多 数 国俗 语 义是 词 语 反 复运 用 而 附着 在 词 语 概 念 意 义上 的 , 历史 文化 的积 淀 。同一 词语 在不 同的 是 文化 中可能具 有不 同的 国俗 语 义 。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 国俗语义 的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 中词语 国俗语义 的教 学方 法
卜 艳 海
( 郑州大学国际教育 学院, 河南 郑州 4 0 0 ) 50 1
摘 要: 国俗语 义是 词 语反 复 运 用而 附着在 词 语概 念 意 义上 的 附加 义 , 历 史 文化 的积 淀 。 同一词语 是 在 不 同的 文化 中可 能具 有不 同的 国俗语 义。对外 汉语教 学 中应 重视 词语 国俗 语 义的教 学 , 学方 法有 教 对 比法 、 来源讲 解 法 、 分层 次教 学法 、 归类 法等 。 关键词 : 外 汉语 教 学 ; 对 国俗语 义 ; 学方 法 教
巨猾 的人 被 称 为 “ 狐狸 ”, 谄 媚 狡 诈 的 手段 勾 老 用 引男 人 的女性 被 称 为 “ 狸 精 ”。英 语 中 “ x 也 狐 o f” 表示 诡计 多端 、 猾 。 比如 “ e e xpec e, 狡 Wh n h rah s t f o te k ae f o r es. 狐 狸 说 教 ,当心 鹅 被 h nt ecr u ee”f a oy g 盗) 。又 比如 “ 鹦鹉 ”与 “art , 鸟善 模仿 , pro”该 经过 训 练能模 仿 人 的说 话 声 音 , 汉语 中常用 来 表示 “ 人 云 亦 云 ” 的 意 思 ,如 “ 鹉 学 舌 ”,英 语 里 的 鹦 pro 也 表 示人 云 亦 云 ,机 械 重 复 。 比如 “ e词语 的 国俗语 义 在不 同的文 化 中可 能相 同 , 也 可 能截然 相 反 , 过对 比 , 通 能加 深 学生 的 印象 , 促进 学生 的理 解 。 有些 词 在不 同 的 民族语 言 中国俗 语义 相 同 , 这

文言词汇义项分类详解

文言词汇义项分类详解

文言词汇义项分类详解(本文详细介绍了古文学习中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比喻义等容易混淆的基本义项分类概念及其区别。

共4页,1700字)词的本义是指某个字在造字时的意义,它以最早在文献中使用的义项为依据。

要注意和基本意义的区别,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是是它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意义。

比如,“兵”的本义是“兵器”,基本义是“士兵”。

“汤”的本义是“热水”,基本义是“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钱”的本义一种农具,基本义是“钱币”。

“婴”的本义是妇女的颈饰,类似项链。

基本义“婴儿”。

二、词语的引申义词的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派生出来的意义。

这种派生和发展,笼统地说,就叫做引申。

我们说某词义是某词的引申义,这个词一定是个多义词。

比如“引”的本义是“拉开弓”,引申出:1.端着,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举起,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荆轲刺秦王》;3.掉转,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拉开,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5.引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词的引申义具体可分为一下几种情况:1.由具体到抽象“道”本义是“道路”,如:怀其璧,从径道亡。

引申为“途径、方法”,如: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又引申为“学说、道理”,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过秦论》)又引申为“道理、规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结果再虚化为副词、连词“果然”。

“会”本义是聚会,如: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虚化为介词“适逢”。

如: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2.由个别到一般“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

裁本指剪裁衣服,《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后引申为裁剪、删减一切东西,如“裁军,裁员”。

匠:原指木匠,《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名叫石的木匠),后来所有手工业工人即可叫“匠”。

简要举例说明双语词典中“国俗语义”对应词处理策略

简要举例说明双语词典中“国俗语义”对应词处理策略

简要举例说明双语词典中“国俗语义”对应词处理策略国俗语义是在双语词典中处理单词两种语言中的词语意义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简要举例说明双语词典中的“国俗语义”对应词处理策略。

一、映射策略◆映射策略指,通过查找不同语言之间的对等词进行建立映射,即从一种语言中查找对应另一种语言中的某个词语,并将其进行标记,从而在双语词典中建立映射关系。

举例来说,如果查找中文"'走路"这一词语,在英文中就可以建立"walk"的映射关系。

二、中枢策略◆中枢策略指,由一个主要的词语在两种语言中建立关系,其它次要的相关词语随着主要的词语发生变化。

即,在双语词典中添加一个主要的词语,与之相关的其它次要词语也归类至主要词语下面。

举例来说,如果以"走路"作为主要词语,它的次要词语,如"散步","跑步"等都可以随着它发生变化。

三、分解策略◆分解策略指,通过把一个复杂的词语分解成若干可用词语表示的小部分再进行标记,并在双语词典中分别建立。

举例来说,如果查找中文"上学"这一词语,在英文中就可以将其分解为"go"和"school"两个词语,并在双语词典中分别建立他们的映射。

四、变形策略◆变形策略指,把一个词语作一定的形式变化,从而建立一系列的变体,使之与另一种语言的一系列等价或相近的词语互相对应,从而建立在双语词典中的映射。

举例来说,如果查找中文"上学"这一词语,可以将其改变为"go to school",用来与之建立映射关系。

五、抽象策略◆抽象策略指,从抽象的角度出发,在双语词典中把概念词进行抽象,并为其赋予某种语言,以便与另一种语言中的类似词语建立映射关系。

举例来说,如果查找中文"车",它的抽象词语表达为交通工具,那么在英文中可以把它建立对应"vehicle"一词,从而建立在双语词典中的映射关系。

《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义分析——以“红”为例

《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义分析——以“红”为例

《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义分析——以“红”为例作者:宋海蟾谭占海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11期宋海蟾谭占海(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563003)[摘要]《唐诗三百首》是人们了解中国国俗的经典读本。

为深入对国俗语义的研究,本文以基本颜色词“红”为例,通过挖掘《唐诗三百首》中《咏鹅》、《题都城南庄》、《相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背后丰富的国俗文化内涵,对不同诗句中“红”的国俗语义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国俗词;红;《唐诗三百首》;语义分析[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1-0001-02[基金项目]遵义医学院2012年度招标课题:基于《唐诗三百首》的国俗语义研究(F-527);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规划课题:《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用及认知研究(13GZYB49)[作者简介]宋海蟾,女,四川乐山人,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应用语言学;谭占海,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

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公元七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多年间,每两年便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

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唐诗三百首》是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经典读本,也为学者从国俗语义学视角认知唐诗的用词提供了最佳范本。

本文以基本颜色词“红”为例,通过对《唐诗三百首》中不同诗人笔下的“红”的语义进行分析,探讨“红”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国俗特征。

一、国俗语义的概念1969 年,莫斯科国际俄语教师协会首次提出“语言国情学”这一新兴的边缘学科概念。

1971 年前苏联语言学家维列夏金和科斯托马罗夫合著《语言与文化》一书,对“语言国情学”做出了权威论述,其目的在于将文化与语义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提出建立能准确解释汉语民族文化的新兴学科——“国俗语义学”,并对这门学科的思想原则、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其本质意义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阐述。

国俗词语与电影片名翻译

国俗词语与电影片名翻译

陕西茯茶的诞生、兴盛、消亡与复兴历史悠远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咸阳出砖茶。

”咸阳茯砖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缘起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与粮、奶、肉一起,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品。

咸阳茯砖茶因茶品中生长繁殖有“金花菌”,极大地改变并提高了茶品中各有效成分的含量,这是茯砖茶的品质比其他茶品独特的原因所在。

“茯砖古茶,秦人所创。

绵延四朝,戊戌移湘。

历经半世,乙丑归宗。

”诞生从汉代开始,咸阳就成了“官引茶”到中原的集散地。

咸阳位处关中腹地、泾河下游,秦时开浚的郑国渠,渠口位于咸阳境内的泾河上。

南北货运因秦岭天堑阻隔,陆路难行,主要靠水路运输,泾河下游水面宽阔,船运到咸阳码头后必须转水路为陆路。

为方便运输,就必须在咸阳另行加工,压缩体积,才沿丝绸之路销往西北各地乃至中西亚各国,遂形成加工制作输运中心枢纽。

从宋时起有了以茶治边的政策,朝廷设有“茶马司”以茶易马,与边民进行“茶马交易”,统治边民,从中获利。

北宋神宗熙宁年(1068年),由于机缘巧合,茶商无意间发现茶叶中长出了“金花”(冠突散囊菌),使得茶叶口感、功效明显改善,所以进行摸索试制,遂形成了“茯茶”这种独特的长花茶。

兴盛明清和民国时期茯砖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茯茶起初是散茶,后来为了便于驼队运输,又在咸阳压缩茶叶体积,逐步把散茶制成茶砖,俗称“咸阳茯砖茶”,又称“咸阳砖”。

茯砖茶形成定型是在明洪武元年(1368)前后,距今643年。

《泾阳县志》载:“清雍正年间,泾邑系商贾辐辏之区”。

在咸阳境域经营茯砖茶的商户门店达86家,每年每家约300-500吨,茶行、茶庄、作坊、茶商号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热闹非凡。

当时咸阳茯砖茶除销往西域各地外,更远销至俄国、西番、波斯等40余国家。

据卢坤《秦疆治略》记载:“官茶进关,运至茶店,另行检做,转运西行,检茶之人,亦有万余。

”古有“茯茶驼队十里外,茶香已入牧人家”之说。

消亡咸阳在抗战前有茶厂六十多家,自武汉沦陷后,受到战火波及,仅余延顺、裕民、天泰运、裕兴中、昌盛等八家。

对外汉语国俗语义词教学

对外汉语国俗语义词教学

对外汉语国俗语义词教学一、引言在学习一门外语时,了解该语言的国俗语义词是非常重要的。

国俗语义词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使用者通过语言表达出的特定含义。

它们往往与该国家的历史、地理、民俗和文化密切相关。

本文将以对外汉语国俗语义词教学为主题,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提高对汉语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课堂教学1. 汉字的意义扩展在汉语中,许多汉字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的含义,还有国俗语义。

比如,“木”字不仅表示树木,还可以表示生命的延续、家族的传承和社会的繁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解释,让学生理解汉字的国俗语义。

2. 成语的文化内涵成语是中国语言中的瑰宝,每个成语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常用的成语,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它们的由来和意义。

比如,“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就包含了中国古代典故和忍辱负重的精神。

3. 古诗词的诵读中国古代的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国俗语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古诗词,让学生进行诵读,同时解释其中的国俗语义。

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句,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山水之美和自然之力。

三、实地体验1. 参观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国俗语义的魅力。

2. 参观博物馆中国的博物馆中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敦煌壁画、兵马俑等。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这些博物馆,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进一步理解国俗语义。

四、课后作业1. 语境运用教师可以布置语境运用的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国俗语义词,在适当的语境中进行运用。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文化研究报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成语或古诗词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份相关的报告。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写作能力,同时加深对国俗语义的理解。

五、总结通过对外汉语国俗语义词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对汉语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探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

探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

论文关键词:国俗语义汉英对比跨文化交际论文摘要:本文将举例并对比分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差异的几种类型,即国俗语义基本一致;国俗语义部分一致;国俗语义不一致或者相反;国俗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

旨在充分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为进行更好的翻译、跨文化交际做好准备。

一、引言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涉及到得不仅仅是语言,更多的是对两种文化的转换。

作为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汇本身承载着很多文化民族意义,也就是国俗语义。

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汉英两种词汇在国俗语义方面的差距,为更好的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二、汉英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关系及其翻译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实体指称意义上添加的一个民族文化含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英汉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呈现出同异并存的现象。

下文就这四种情形分别举例植物词以及习语进行讨论。

1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时的翻译由于事物本身的属性是一致的,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现象的认识能力大同小异,因此,英汉有些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

在对此了解的基础上,译者方可直译意象,达到传神。

植物词。

laurel(桂树):中西方人都将laurels(桂冠)视为“胜利”、“荣誉”和“辉煌成就”的象征。

汉语中“蟾宫折桂”喻指科举及第、“丹桂”是月亮的代称、“桂树”喻指“长寿”。

因此在翻译“look to one’s laurels”和“win one’s laurels”可分别洋为“确保声誉”和“金榜题名”。

习浯。

这里的国俗语义基本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在内容方面也就是二者的意思、思想等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

形式方而也就是二者在词、句的表达方面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

比如“just so so”和“不过尔尔”;”A No.1”和“天字第一号”等等。

第二种如“to burn one’s boat”和“破釜沉舟”;”t0 one’s heart’s desire”和“称心如意”等,这些习语形式不一,但是表达了相同的内容。

《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义分析——以“红”为例

《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义分析——以“红”为例

[基金项目]遵义医学院2012年度招标课题:基于《唐诗三百首》的国俗语义研究(F -527);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规划课题: 《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用及认知研究(13GZYB49)[作者简介]宋海蟾,女,四川乐山人,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应用语言学; 谭占海,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

《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义分析 ———以“红”为例○宋海蟾 谭占海(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摘 要] 《唐诗三百首》是人们了解中国国俗的经典读本。

为深入对国俗语义的研究,本文以基本颜色词“红”为例,通过挖掘《唐诗三百首》中《咏鹅》、《题都城南庄》、《相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背后丰富的国俗文化内涵,对不同诗句中“红”的国俗语义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国俗词; 红; 《唐诗三百首》; 语义分析[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1-0001-02 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公元七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多年间,每两年便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

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唐诗三百首》是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经典读本,也为学者从国俗语义学视角认知唐诗的用词提供了最佳范本。

本文以基本颜色词“红”为例,通过对《唐诗三百首》中不同诗人笔下的“红”的语义进行分析,探讨“红”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国俗特征。

一、国俗语义的概念1969年,莫斯科国际俄语教师协会首次提出“语言国情学”这一新兴的边缘学科概念。

1971年前苏联语言学家维列夏金和科斯托马罗夫合著《语言与文化》一书,对“语言国情学”做出了权威论述,其目的在于将文化与语义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提出建立能准确解释汉语民族文化的新兴学科———“国俗语义学”,并对这门学科的思想原则、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其本质意义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阐述。

英汉词语的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

英汉词语的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

英汉词语的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
马昕颖
【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导刊》
【年(卷),期】2009(000)017
【摘要】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在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任何语言都不独立于文化之外,换言之,语言与文化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受文化的影响并反映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因此,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承载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直译,意译,借代和直、意译结合的四种翻译方法,将对英语,汉语词语中带有国俗语义的词语进行对比,从而找到两种语言中等值的传递语言信息的最佳方案,获得语言文化信息的传递效果.
【总页数】2页(P198-199)
【作者】马昕颖
【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3
【相关文献】
1.英汉词语国俗语义比较及翻译 [J], 伍旻
2.英汉远近称指示代词语篇照应对比及翻译 [J], 王淼
3.浅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 [J], 徐丽华;韩清桦
4.英汉远近称指示代词语篇照应对比及翻译 [J], 王淼
5.英汉动物词语在国俗语义上的镜像折射及其翻译 [J], 柯彩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文化与颜色

中国文化与颜色
blue 的国俗语义: ① 贵族(或王族)出身;名门出身;如:
blue blood ; ② 第一名,最高荣誉的;如:blue book(社
会名人录); ③ 得宠的,热门的;如:blue chip (热门货,
值钱而热门的股票);blue-chip(值钱而热 门的,第一流的,最获利的,最赚钱的);
④ blue-eyed(受优待的,得宠爱的) blue-eyed boy(宠儿);
灾难性的事物,血腥的谋杀);
⑧ Be down with the blues.(沮丧不 振);
⑨ In one’s blue days是妇女经期的委
色彩偏爱与艺术文化
1 中国艺术中的红色情结
中国电影为例,前几年电影院不断上演 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电影:《红高粱》、《红樱 桃》、《红色恋人》、《红尘》、《红粉》、 《红河谷》、《红樱桃》
黄色书刊、扫黄打非、黄毒……
二 红色及其文化含义
在古代,红色又称作“赤、朱、丹”等。朱 和紫是两种相近的红色,它们也都是古代 贵官衣服的颜色。春秋时齐国,紫衣曾是 齐国的君服。
现代汉语中的红色
《现汉》对“红”作了如下的解释: ① 像鲜血或石榴花的颜色。 ② 象征喜庆的红布。 ③ 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④象征 革命或政治觉悟高。 ⑤ 红利。 这些义项中, ①是其基本的色彩义,② ③④⑤属国俗语义。汉语中大凡带有“红”字的 词语,都与喜庆、吉祥。
英语中“blue”,往往与忧郁、忧伤等 情感有关:① be blue about the prospects.(对前景悲观);
② His mood was blue.(他的情绪低落);
③ His prospects of getting a job look rather

对外汉语文化词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文化词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文化词研究述评摘要:文化词是词汇的特殊组成部分,汉语学习者想学好汉语必须学习这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意义的文化词。

文化词的特殊性使得很多学者对文化词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文化;文化词;文化词教学一、汉语文化词本体研究(一)文化词的概念界定何谓“文化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但界定标准尚未统一,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如下:常敬宇(1995)认为:“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王国安(1996)指出:“文化词指那些直接反映中国独特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词语。

”孟子敏(1997)强调:“所谓文化词语,是指具有文化意义的词或短语。

”杨德峰(1999)提出:“文化词语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词语,或与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词语。

”李大农(2000)界定:“文化词既包括反映汉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内容的词语,也包括含有比喻义、象征义、褒贬义及语体色彩的词语。

”汲传波(2001)认为:“词的文化义是词义中隐含的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心理态势等诸多文化因素的意义。

”张慧晶(2003)提出:“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指一个词在指称实物的同时所蕴含的特定民族文化信息。

”陈英兰(2006)强调:“文化专有词指一定民族文化所特有的或包含和传递着特殊文化信息的词语。

”李晓琪(2007)界定:“文化词语特指那些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能直接从字面上了解其含义,具有固定的文化附加意义的词语。

”赵明(2008)认为:“文化意义是社会赋予词或短语的感情色彩、风格意义、比喻意义、借代意义以及特有的概念意义。

”在众多概念界定中,笔者更倾向于李晓琪的界定方式。

我们通过对学者们概念界定的观察,可以明确得出结论,即学者们对“文化”的理解不同导致“文化词”在概念界定时出现分歧。

学术界的这一现象为一些学者提供了研究的基础,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者们的概念界定进行了梳理,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如下:赵明(2009)从“文化意义说”、“文化内容说”和“文化附加义说”等三个角度梳理了以前学者们的概念界定。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问题摘要】国俗语义是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附加意义,它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有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由文化及其影响下的认知模式共同促成的。

汉语教师应当认识到其中的规律,并寻找恰当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国俗语义认知【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7-0013-03一前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体系。

词汇和语法都有音、义两个方面。

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 将词汇意义归纳为七类: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

其中除理性意义外的后五类又被统称为“联想意义”。

联想有若干途径,有的是从客体的语义属性方面产生的联想,这样的联想,在不同的语言中有时会有不约而同的默契。

如汉语的“狐狸”、“鹦鹉”以及它们在英语、日语、俄语中的对应词都分别有“奸诈狡猾”和“人云亦云”的联想意义。

不过这种巧合在语言当中比较少见。

还有一种联想,是以语音为中介而产生的,如汉语中的“柳”音和“留”音相近,因此便有了挽留、惜别的文化内涵。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历代的文人骚客更是常以“垂柳”为意象,表述离别之情、故国之思。

《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便是其中的佳句。

异国的“柳”无此谐音,自然也没有这样的联想意义。

另有一些由习惯或一词多义引发的联想,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也往往不同,例如中国人可以从“圆形”联想到“团圆”,外国人却不以为然。

上述联想,除第一种外,都因受到文化或语言内部要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离开民族文化背景,便难以理解。

我国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把这种意义称作“国俗语义”。

他指出,“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客观地反映了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

”其中的“国”是说词汇的文化蕴涵为某国、某一民族所独有,是它不同于其“对应词”的区别特征,“俗”即约定俗成,国俗语义不是某人心血来潮,给词语附加的临时意义,而是经过时间筛选,相沿成习,相对固定的意义。

浅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

浅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

浅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作者:徐丽华韩清桦来源:《中国经贸》2011年第08期摘要:本文将举例并对比分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差异的几种类型,即国俗语义基本一致;国俗语义部分一致;国俗语义不一致或者相反;国俗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

旨在充分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为进行更好的翻译、跨文化交际做好准备。

关键词:国俗语义;汉英对比;跨文化交际一、引言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涉及到得不仅仅是语言,更多的是对两种文化的转换。

作为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汇本身承载着很多文化民族意义,也就是国俗语义。

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汉英两种词汇在国俗语义方面的差距,为更好的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二、汉英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关系及其翻译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实体指称意义上添加的一个民族文化含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英汉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呈现出同异并存的现象。

下文就这四种情形分别举例植物词以及习语进行讨论。

1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时的翻译由于事物本身的属性是一致的,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现象的认识能力大同小异,因此,英汉有些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

在对此了解的基础上,译者方可直译意象,达到传神。

植物词。

laurel(桂树):中西方人都将laurels(桂冠)视为“胜利”、“荣誉”和“辉煌成就”的象征。

汉语中“蟾宫折桂”喻指科举及第、“丹桂”是月亮的代称、“桂树”喻指“长寿”。

因此在翻译“look to one’s laurels”和“win one’s laurels”可分别洋为“确保声誉”和“金榜题名”。

习浯。

这里的国俗语义基本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在内容方面也就是二者的意思、思想等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

形式方而也就是二者在词、句的表达方面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

比如“just so so”和“不过尔尔”;”A No.1”和“天字第一号”等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问题摘要】国俗语义是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附加意义,它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有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由文化及其影响下的认知模式共同促成的。

汉语教师应当认识到其中的规律,并寻找恰当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国俗语义认知【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7-0013-03一前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体系。

词汇和语法都有音、义两个方面。

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 将词汇意义归纳为七类: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

其中除理性意义外的后五类又被统称为“联想意义”。

联想有若干途径,有的是从客体的语义属性方面产生的联想,这样的联想,在不同的语言中有时会有不约而同的默契。

如汉语的“狐狸”、“鹦鹉”以及它们在英语、日语、俄语中的对应词都分别有“奸诈狡猾”和“人云亦云”的联想意义。

不过这种巧合在语言当中比较少见。

还有一种联想,是以语音为中介而产生的,如汉语中的“柳”音和“留”音相近,因此便有了挽留、惜别的文化内涵。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历代的文人骚客更是常以“垂柳”为意象,表述离别之情、故国之思。

《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便是其中的佳句。

异国的“柳”无此谐音,自然也没有这样的联想意义。

另有一些由习惯或一词多义引发的联想,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也往往不同,例如中国人可以从“圆形”联想到“团圆”,外国人却不以为然。

上述联想,除第一种外,都因受到文化或语言内部要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离开民族文化背景,便难以理解。

我国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把这种意义称作“国俗语义”。

他指出,“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客观地反映了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

”其中的“国”是说词汇的文化蕴涵为某国、某一民族所独有,是它不同于其“对应词”的区别特征,“俗”即约定俗成,国俗语义不是某人心血来潮,给词语附加的临时意义,而是经过时间筛选,相沿成习,相对固定的意义。

英汉植物词国俗语义之比较

英汉植物词国俗语义之比较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5 . 0 9 . 0 5 5
英 汉植 物 词 国俗语 义 之 比较
刘 燕
( 娄底职业技术 学院 外语 系 , 湖南 娄底 4 1 7 0 0 0 )

要: 国俗语义是语义 民族性的一种表 现 , 词汇 最能反映 民族文化特点 。英汉植物词在各 自的语 言文化 中具
瑰象 征“ 友谊” , 白玫瑰 象征 “ 纯 洁和清 白” 。英 语 中 r o s e还 有“ 舒适 、 愉悦 、 顺 利” 的联想含义 , 如: b e r o s e s a l l t h e w a y ( 一 帆风顺 ) ; b e n o t a l l r o s e s ( 不太 理想 ) ; c o m e u p r o s e s ( 进展顺 利) ; a b e d o f r o s e s ( 舒 适安 逸的生 活) 。而 中 国人对 玫瑰 的 喜爱 , 源于 中西文化频繁交 流 的结 果 , 因而玫 瑰在两 种语 言
有鲜明而丰富的国俗语 义, 语义重舍、 语 义错位 、 语 义空缺是 英汉植 物词国俗语 义差异 的基本模式 。
关键 词: 英汉植物词 ; 国俗 语 义 ; 比较 中 图分 类号 : H 3 1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5 ) 0 9 - 0 1 2 8 - 0 2
2 0 1 5年 9月
黑龙江教育 学院学报
J o u ma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唐诗三百首》国俗数字词分析

《唐诗三百首》国俗数字词分析

《唐诗三百首》国俗数字词分析《唐诗三百首》是人们了解中国国俗的经典作品。

“数字入诗”是唐诗撰写的一大特色。

本文以李白诗歌中的数字词为例,对国俗数字词的语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国俗数字词的心理认知机制和英译进行了探讨。

标签:国俗词数字词《唐诗三百首》数字是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记录历史不可或缺的符号系统。

“数字入诗”是唐诗撰写的一大特色。

本文以国俗数字词为例,通过对《唐诗三百首》(以下简称《唐》)中李白笔下数字词的语用、语义、心理认知机制及国俗数字词的英译等进行分析,探讨数字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国俗特征。

一、国俗语义的概念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认为,“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

”[1]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2]。

二、李白诗中的数字李白(701年-762年)是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现存诗歌近千首,《唐》中收录了他的45首诗歌,这些诗歌用词精炼,意义深刻,韵味无穷。

在《唐》中,以李白为代表的唐代诗人偏好使用数字来表达景色的瑰丽、距离的长短、感情的厚薄和数目的多寡。

诗人有时用数字托物言志,有时用数字借景抒怀,精妙数字的运用为其恢宏的气势,波澜壮阔的感情的表达起着重要的渲染作用。

在这45首诗歌里,使用数字最为突出的是《长干行》和《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在前一首诗中,诗人使用了“一、二、三、五、八、十四、十五、十六、千”九个数字词,在后一首诗中,诗人用了“一、二、三、五、九、万”六个数字词,其中“三”出现了两次,“九”出现了三次。

在众多数字中,李白偏好使用高数位词“万”“千”和奇数词“一”“三”“九”。

(一)李白诗中的高数位词在27首李白诗里,“万”出现了12次。

“千”出现了3次,另有“四万八千”两次,“十千”两次,“三千”两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国俗语义的义项划分摘要:文章通过对词语多义性的认知考察,将范畴原型理论应用于国俗语义,发现国俗语义可以作为多义词进行义项划分,并认为国俗语义实际上是词语多义性在文化内涵上的表现,还构拟出其义项划分的标准,为义项的引申及引申关系的探讨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多义性国俗语义范畴原型义项划分一、国俗语义的多义性(idealized cognitive lakoff使用其提出来的“理想化认知模式”model,以下简称icm)分析了“bachelor”、“lie”、“mother”等范畴,很好地说明了范畴的内在结构和原型效应。

这些研究被当代许多学者视为经典,并以此对汉语中的范畴进行相应的探索和双语对比。

这些分析揭示了许多用传统的范畴理论和语义学理论无法说明的语言现象,证明了原型理论对语义范畴的模糊性和多义性研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国俗语义来说,“语义民族性”是其重要特点:“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

即语义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了民族文化背景,难以理解语言单位的含义。

”[1]涉及“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其语义则趋向于多义,如杨元刚(2005)提到黄色在中国文化中就有象征高贵和尊严、病态和下流、忠贞和正义、年轻和幼稚等语义[2]。

由此,将国俗语义作为多义词与范畴理论相结合,可以很好地将各语义统一在一个范畴之中,并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乃至双语对比。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异同充分体现在表示相同概念的词中,因而词义认知网络的建构就成了探究不同文化的绝好突破口。

一方面,文化创造隐喻和转喻。

文化是隐喻和转喻的知识来源和建构基础,许多深层的文化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隐喻和转喻表达,而不同语言文化在隐喻和转喻运用上又往往有较大差别。

另一方面,文化因素多元产生了多元的国俗语义。

词义的引申受到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如宗教背景、习俗背景、文学背景、神话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等。

在范畴理论观照下,语言中每一个多义词都形成一个范畴[3],每一个多义词的词义都构成范畴中典型和边缘之间的连续体[4],在这个连续体中这个多义词由于共时和历时的演变,其诸多义项相互关联而又彼此不同,各自担当典型义项和边缘义项的角色。

这样的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演变的过程不断地调换,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渡的过程。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一个多义词的诸义项则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无论这些义项形成于历史上哪个时期、其与同时期的其他义项有何关联,只要还为今所使用、保留或记忆,便可以认定还存在这个范畴中。

根据符淮青的观点,义项的确定受到三个因素的制约: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确定义项标准、原则的差别和义项的表述[5],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包括其使用环境,可以认为语境是决定词义及其义项构成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认为这里的“语境”,除了指实际使用的语言环境、词语的搭配外,还包括使用语言的文化环境,即承认词义的形成和变化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民族文化对同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同一概念在不同的文化中受到地理环境、思维方式、民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便可能会产生出不同的义项。

因而可以认为,一个体现着“民族文化色彩”的国俗词语就是一个多义词,并形成一个多义范畴,范畴内的成员即多义词的各义项,其分布是按照各义项与核心义项的相似程度由内向外逐层扩散的。

二、国俗语义义项划分的可行性吴小晶(2002)提出了“一词多义”和”一词多涵”的问题,认为内涵意义的所指,相较于情感意义、联想意义等,内涵意义为“由一个词所指事物的本质特征而联想到的那些非本质的或公认的特征”。

[6]所举例子为“原子弹”,通过联想便被赋予了“破坏环境”、“有威慑力”等内涵项。

此处暂且不论其对“一词多涵”的定义合理与否,该文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注意到了一词多义的“义”是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意义,并将内涵意义独立于概念意义之外单独考察。

这为本文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划分多义词义项提供了可以操作的空间,多义词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正是词的概念义所不能概括的,同时这些文化内涵也是由“联想”得到的“非本质的或公认的特征”[7]。

虽然吴文为国俗语义义项划分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但正如其文所说,“较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显得更加模糊,更难把握。

它经常随着文化、历史时期和个人经历的变化而变化。

即使只考察群体认可的内涵意义而不计个体差异,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而且“有些词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之间的界限不总是分明的”。

这里便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内涵意义既然不是情感、文体等方面的意义,那么它具体指什么;二是在实际辨别内涵意义的时候较为困难。

吴文并没有详细指出如何分辨内涵意义、如何划分“一词多涵”的“涵项”,只是笼而统之的“联想”。

本文认为,文化内涵来源于词汇在实际使用时的环境,包括语言环境、文体环境等,词汇在具体环境中通过人物不同的体验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

以颜色词为例,诸颜色词概念义只是表示各种颜色,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颜色词则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存在着词义重合、表异质同、表同质异、此有彼无等对应的情况[8]。

张旺熹(1988)认为,颜色词作为人类符号形式的一种,其联想意义的产生是颜色对人的生理、心理效应与颜色的社会价值相互作用的结果[9]。

这里的“颜色对人的生理、心理效应与颜色的社会价值相互作用”便可以很好地补充解释吴文中的“联想”,同时也能看出文化内涵涉及的范围肯定包括吴文所排除的“情感”、“文体”等方面,不仅如此,还应包括词汇在长期使用中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

吴文将内涵意义独立于概念意义之外的出发点是极有价值且值得借鉴的,但其对内涵意义界定不清,未能详细阐明内涵意义的内涵。

三、国俗语义义项划分的标准按照语义理据处理义项,可以使义项划分更科学,义项的层次更清晰,义项的语义联系更紧密[10]。

按理据确定语义范畴既能避免义项划分不足或划分过度,又能有效避免义项的交叉或混淆。

语义理据就是要为词义的产生寻找到合适的渊源,这样的渊源既来自语言,又来自文化。

符淮青先生早已说过,义项的划分受到的制约因素就包括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即语素和词在运用表现出的不同意义,“一般表名物的词作为指示对象整体的代表,在一定的上下文、语境中,有标识所指对象不同部位不同方面的作用。

对一般表名物的词,并不因此而分出不同的义项。

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区分越来越细,概念的区分越来越细,人们在一定的上下文、语境中是可以区分出名物词所指的这些不同部位不同方面的。

只是这种区分对社会生活、对思想表述、对阅读理解、对交际交流显得非常必要时,词典才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这种要求,将这些特指不同部位不同方面的意义划分出来,设立义项,……”[11]。

国俗语义正是具备这样的“必要性”。

对于名物词,“某个名称代表某类对象,是代表了它的整体,但在不同的上下文不同的语境中,可侧重指示这类对象的不同部位和方面”[12]。

从国俗语义的角度考虑,一个词语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通过特定的认知方式可能使其概念意义与环境之间产生逻辑上和认知上的联系,这种联系就导致了国俗语义的产生。

本文将国俗语义义项的划分要考虑的因素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体现特有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民族、文化团体有着其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历史,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演化下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情趣、审美观、价值观、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等。

相对于其他民族,在同一文化背景生活下的本民族成员有着广泛的认同,因此具有内在一致性、稳定性和规约性[13]。

由于国俗语义概念本身体现的就是民族文化背景下具有历史文化、民情风俗等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义项的划分必定要考虑心理、习俗、社会历史等具备浓厚的民族性的因素。

这也是国俗语义具有区别性的体现所在。

第二,依据出现的语言环境。

此处的语言环境指的是词语在实际使用中所处的环境。

语言环境与一个词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相联系,在实际的使用中形成特定的理解,“构成一个词义的属性或特征有许多,不同的语境会引入不同的属性或特征”[14]。

对于国俗语义而言,由于其产生于言语之中,对义项的划分必须考虑到词语在言语交际时的表达效果。

第三,结合认知的联想基础。

国俗语义的联想基础包括事物之间的相近关系和相似关系。

相近关系指的是在识别和记忆事物时,人们容易倾向于寻找距离上相近的事物作参照。

相似关系包括心理相似和物质相似,都是从事物之间相类似的特点出发来寻找关系的[15]。

其实,从认知的联想基础出发划分国俗语义的义项,是对语言任意性一定程度上的批判,无论是相近关系还是相似关系都体现了认知域之间的映射,这样的映射代表了义项之间理据性的关联,体现了对范畴划分的重新理解,也是多义词词义得以引申的关键所在。

四、余论国俗词语作为多义词确实存在国俗语义义项划分的可能性,上文也通过三个方面阐明了进行义项划分时需要注意的因素。

将国俗语义置于范畴理论下进行多义性的讨论着实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其相适应之处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可以肯定的是,义项的划分对之后的各义项之间关系的分析员和该范畴下多义引申网络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1]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22.[2][15]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53.[4]赵彦春.认知词典学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38.[5][11][12]符淮青.词义的分析与描写[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113.[6][7]吴小晶.论一词多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4. [8]周云芳.英汉颜色词“yellow”与“黄”的异同及其文化内涵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7.[9]张旺熹.色彩词语联想意义初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03.[10]章宜华.语义·认知·释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63.[13]李莉.国俗语义的认知阐释[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14]张再红.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