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俗语义文化附加性与语境认知解读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国俗语义的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国俗语义的教学方法

语 言是 文化 的载 体 , 和文化 有着 千 丝万缕 的联 系 。 语作 为语 言 中最基 本 、 敏感 、 活跃 的组 成 词 最 最 部 分 , 然 负载 着 特定 民族 的 文 化 , 淀着 该 民族 必 积 的 民族 心理 、 价值 取 向 、 美情趣 、 活方 式 等 。词 审 生 语 的国俗 语 义是 在 词 语 概念 意 义 上 添加 的反 映 历 史 文化 、 民俗 风情 、 地理 环境 等 文化 色彩 的语 义 。 大 多 数 国俗 语 义是 词 语 反 复运 用 而 附着 在 词 语 概 念 意 义上 的 , 历史 文化 的积 淀 。同一 词语 在不 同的 是 文化 中可能具 有不 同的 国俗 语 义 。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 国俗语义 的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 中词语 国俗语义 的教 学方 法
卜 艳 海
( 郑州大学国际教育 学院, 河南 郑州 4 0 0 ) 50 1
摘 要: 国俗语 义是 词 语反 复 运 用而 附着在 词 语概 念 意 义上 的 附加 义 , 历 史 文化 的积 淀 。 同一词语 是 在 不 同的 文化 中可 能具 有不 同的 国俗语 义。对外 汉语教 学 中应 重视 词语 国俗 语 义的教 学 , 学方 法有 教 对 比法 、 来源讲 解 法 、 分层 次教 学法 、 归类 法等 。 关键词 : 外 汉语 教 学 ; 对 国俗语 义 ; 学方 法 教
巨猾 的人 被 称 为 “ 狐狸 ”, 谄 媚 狡 诈 的 手段 勾 老 用 引男 人 的女性 被 称 为 “ 狸 精 ”。英 语 中 “ x 也 狐 o f” 表示 诡计 多端 、 猾 。 比如 “ e e xpec e, 狡 Wh n h rah s t f o te k ae f o r es. 狐 狸 说 教 ,当心 鹅 被 h nt ecr u ee”f a oy g 盗) 。又 比如 “ 鹦鹉 ”与 “art , 鸟善 模仿 , pro”该 经过 训 练能模 仿 人 的说 话 声 音 , 汉语 中常用 来 表示 “ 人 云 亦 云 ” 的 意 思 ,如 “ 鹉 学 舌 ”,英 语 里 的 鹦 pro 也 表 示人 云 亦 云 ,机 械 重 复 。 比如 “ e词语 的 国俗语 义 在不 同的文 化 中可 能相 同 , 也 可 能截然 相 反 , 过对 比 , 通 能加 深 学生 的 印象 , 促进 学生 的理 解 。 有些 词 在不 同 的 民族语 言 中国俗 语义 相 同 , 这

总结文化底蕴:俗语谚语的意义与用途

总结文化底蕴:俗语谚语的意义与用途

总结文化底蕴:俗语谚语的意义与用途。

一、俗语谚语的意义俗语谚语之所以能够在人们中间流传并广为流传,归根结底在于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

从积累经验到总结出规律,再通过语言的形式传递给后人,就是俗语谚语的根本含义。

1、传递智慧俗语谚语代表了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积累的智慧和经验。

这些经验不仅包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还包括了人际关系、政治、宗教等各个领域,因此,它们在人们的思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推广美德俗语谚语涉及到了人们的生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它们往往是由关于人类社会的经典智慧和最高价值观念而组成的。

可以说,这些谚语是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指南,对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表达情感俗语谚语往往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经过数百年的沉淀,这些语言片段中富含着一种淳朴的情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代表了人们真实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积淀。

二、俗语谚语的用途1、启示人生俗语谚语是人们在摸索生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心得之谈,因此,对于我们的人生道路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引用丰富多彩的俗语谚语,我们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生活智慧和经验,还可以激励我们迎接人生的挑战和困境。

2、丰富语言俗语谚语的语言形式独特,富有韵律感和格调感,因此,在日交流和文学创作中都有阐发其内涵和外延的用途。

合理使用和巧妙引用俗语谚语,能够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弘扬传统文化俗语谚语传承后人的智慧,也是传承文化的形式之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俗语谚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习和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能够更好地认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俗语谚语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所蕴含的深刻的意义和用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感知我们的世界。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语言的优势,使其拥有更广泛的语言魅力和文化价值,以期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义分析——以“红”为例

《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义分析——以“红”为例

《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义分析——以“红”为例作者:宋海蟾谭占海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11期宋海蟾谭占海(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563003)[摘要]《唐诗三百首》是人们了解中国国俗的经典读本。

为深入对国俗语义的研究,本文以基本颜色词“红”为例,通过挖掘《唐诗三百首》中《咏鹅》、《题都城南庄》、《相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背后丰富的国俗文化内涵,对不同诗句中“红”的国俗语义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国俗词;红;《唐诗三百首》;语义分析[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1-0001-02[基金项目]遵义医学院2012年度招标课题:基于《唐诗三百首》的国俗语义研究(F-527);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规划课题:《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用及认知研究(13GZYB49)[作者简介]宋海蟾,女,四川乐山人,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应用语言学;谭占海,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

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公元七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多年间,每两年便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

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唐诗三百首》是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经典读本,也为学者从国俗语义学视角认知唐诗的用词提供了最佳范本。

本文以基本颜色词“红”为例,通过对《唐诗三百首》中不同诗人笔下的“红”的语义进行分析,探讨“红”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国俗特征。

一、国俗语义的概念1969 年,莫斯科国际俄语教师协会首次提出“语言国情学”这一新兴的边缘学科概念。

1971 年前苏联语言学家维列夏金和科斯托马罗夫合著《语言与文化》一书,对“语言国情学”做出了权威论述,其目的在于将文化与语义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提出建立能准确解释汉语民族文化的新兴学科——“国俗语义学”,并对这门学科的思想原则、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其本质意义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阐述。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
对词义和语境及这两者的关系解释如下:
一、词义的意思
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

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

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客观性和民族性。

二、语境的意思
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

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

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

从语境研究的历史现状来看,各门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学术流派关于语境的定义及其基本内容并不完全相同。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

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

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

三、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1、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
2、语境直接决定着某个词在其间的含义;
3、语境的更改,影响着词义的改变。

让人一见到中国文化就深深吸引的俗语

让人一见到中国文化就深深吸引的俗语

让人一见到中国文化就深深吸引的俗语【让人一见到我国文化就深深吸引的俗语】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俗语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这些俗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更是在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生智慧和历史渊源,一见到我国文化就能深深吸引人。

一、深入探讨我国俗语的内涵我国俗语耐人寻味,充满着古老的智慧和哲学。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俗语蕴含了师生关系、传帮带的价值观念,表达了新生代能够超越前辈的意境。

再“卧薪尝胆”,这句俗语则寄托着我国人民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质和坚忍不拔的性格。

在文章中,通过解读这些俗语的内涵和历史渊源,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我国俗语的丰富文化内涵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多彩。

而我国的俗语正是这种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表达形式。

从“一石二鸟”到“守株待兔”,每一个俗语都凝结着历史、民俗和哲学的智慧。

这些俗语不仅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处世智慧和价值观念,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动诠释。

通过对这些俗语的深度挖掘,可以让读者对我国文化的广度和深度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三、我国俗语的实用性和生活智慧作为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我国的俗语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画蛇添足”、“明知故犯”等俗语不仅能够准确、简洁地表达思想,更是对人生处世的精辟总结。

这些俗语体现了我国人民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体验,有着极高的实用性和生活智慧。

通过深入挖掘这些俗语的实用性和应用场景,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国文化的智慧和魅力。

四、我国俗语的个人理解和观点对于我来说,我国俗语是我国文化中最具有魅力和韵味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展现了我国人民的睿智和睿智,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动诠释。

在我看来,每一个俗语都是一种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俗语,我对我国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体验。

我国俗语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和智慧,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动诠释。

国俗语义教学谈

国俗语义教学谈
成 为国人心 中的 四君子。 “ 竹”字在 汉语 中最重要的国俗语义,一是 正直
和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探讨 了对外 汉语 中国俗语义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 是区分层次教学 ;二是 结合语境和情 境教学 ;三是课堂对 比教学 。
国俗语义的含义 在苏 州拙政园 ,有 “ 春夏秋 冬”
州客死他 乡后的迎风泣血 、 执 着相 思
的信心和勃发的希望 ,显现 出梅花在
汉语 中的重要文化内涵。
f 二) 竹
族文化色彩 ,离开了民族文化背景就
很难理解词语的含义。 ” 二. 以花木 词为例 看汉语 国俗 语
“ 竹”字从 造字学上来看 , 是个
让人感叹不 已。坚韧执着的相思之情 成了湘妃竹 的代称 ,也逐渐成为女子 坚贞哀婉爱情 的代称 。
语 言 学 习
贾利 芳 郭 长 荔 范 丽 莎
汉语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表 现 ,它反映使 用该语言 的国家的历史 文 化和 民情 风俗 ,具有 民族 文化 特 色。南汉语花木词为例 ,可以形象地
看出汉语国俗语 义的丰富性 、 独特性

象形字。它的字形就象两杆翠竹 ,亭 亭卓立 、风姿绰 约。在中 国文化中 , 它 因高直挺拔 、 冬夏常青和 中空有节 的特点 ,常被赋予 丰富的文化 内涵 。 最司空见惯的两个 现象就是 , “ 竹梅 松 ”并称 “ 岁寒三友” , “ 梅 兰竹 菊”
信息 ,就 只能算是 隔靴 搔痒 。因而 , 汉语词汇中携带 的巨大文化信息 , 在
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必要 ,这就是汉
谷、 有 容乃大 的精神追求 ;惟其 “ 竹
节贞” ,竹拔节生 长 ,所 以具 有了正
直坚贞 、有节有操 ,风神灵 秀 、 秉持 气节等文化 内涵 。所以宋代文 人苏轼

中国谚语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中国谚语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中国谚语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中国谚语是一种流行于中国社会的口头表达方式,依靠简短而深刻的语言口号来表达出深层次的启示和教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们不仅包含着中国思维方式的特点,更承载着中国人文化传承的内涵和智慧。

古代谚语源远流长,历经岁月考验仍然似一柄锋利的刀刃,戳中人们心灵深处。

据考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已经流传了许多谚语,例如道家的“无为而治,以无事之事,及其极无为也”,以及儒家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等。

这些谚语都渗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这种思想体现在一些谚语中,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勿以恶小而为之,伦常不修,何以为立”等。

这些谚语教人以平和之心应对人生百态,认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像人生的一种无奈,但做不了想做的事还可以有另外的出路。

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儒家强调仁爱之道并提倡君子之德。

许多谚语也秉承了这样的思想,如“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

此外的“举一反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谚语也彰显出儒家文化气息,强调了对普通人的关心,是实用、人性化的教诲。

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佛家的思想,强调“如梦如幻”的世界观和顿悟思想。

由此产生的谚语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例如“患难见真情”这一谚语,教育人如何在困境中识别真正的感情,定可用来提醒人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际关系。

中国谚语意蕴深刻丰富,其意义多层次、多维度的寓意,给人们提供了无尽的思考余地。

这些谚语为我们提供了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不断学习和进步。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学者总是忙碌的,愉悦着通过有趣的谚语使自己不断前行。

在中国的文化中,谚语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品类。

我们通常能够在书法,绘画,武术等生活中看到谚语的运用,这也是谚语在中国艺术上起到的超常作用。

民族文化传统语境举例

民族文化传统语境举例

民族文化传统语境举例传统文化定义传统文化是指某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特征和内涵的文化现象的总和,是这个民族历史、思想、道德、艺术等各方面的集中体现。

它是一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所创造和传承的,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塑性的文化样式。

民族文化与语境关系民族文化与语境的关系非常密切,语境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和表达方式。

通过语言的使用,人们能够传递文化信息,保留民族的历史记忆,传承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体现民族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

语言民俗与文化传统的关系1. 谚语与俗语谚语和俗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民俗形式,它们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谚语和俗语凝练了人们长期生活中的智慧和经验,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风貌。

例如中国谚语中的“不怕慢,就怕站”,传达了勤劳刻苦的价值观念。

2. 歌谣与民谣歌谣和民谣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另一种语言民俗形式。

它们以歌唱的方式表达民众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传承并弘扬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例如中国的《茉莉花》,以简洁朴素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语言民俗的多样性举例1. 中国的年俗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中国的年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通过语言的使用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春节期间的“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祝福用语,代表了对美好生活和幸福福气的向往。

2. 印度的浴礼在印度的传统文化中,浴礼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仪式,它通过特定的语言表达形式体现了对身体和心灵的洁净和祈福。

例如,人们在进行浴礼时,会念诵梵文经文,用圣河的水沐浴身体,以净化自身并祈求祝福。

3. 日本的茶道茶道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文化传统,通过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了对自然和美的崇尚。

在茶道中,人们使用平凡而朴素的语言来表达对茶道艺术的赞美和敬仰,并通过茶道的仪式来传递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4. 韩国的传统服饰韩国的传统服饰韩服是韩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特定的语境体现了韩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词义的理解受语境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

任何一个词语的词义都是由其背景所决定的,即语境的语言特性、字面含义以及它被用来表达的具体概念。

因此,要完全理解一个词语,必须了解其背景、语境和词义。

首先,要理解词义,就必须要理解语境。

简单说,语境就是使用这个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

例如,一个词语可能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对语境有清晰的认识。

比如“愚昧”这个词,在某些语境中,它可以是一种褒义词,代表某种纯洁的态度;但在另一些语境中,它可以是一个贬义词,代表无知或愚蠢。

因此,正确理解这个词的词义,首先需要对语境有一定的认知。

其次,词语的词义还受其字面意义和概念表达的影响。

字面意义就是词语本身的意思,而概念表达是指该词语能表达的语义概念。

比如“狗”这个词,它的字面意思就是一种常见的家养的动物,而在表达上它可以象征贪婪、诡计,也可以代表卑贱或下等,也可以暗示忠诚、护卫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每一个词语的字面意义和概念表达都有清晰的认识。

最后,词义还受到语言特性的影响。

在不同的语言中,“狗”这个词语可能有不同的意思,而且在使用这个词时,也有可能需要考虑除语法规则之外的语言特性,例如调式、句子结构等。

因此,要理解词义,就必须对语言特性有一定的了解。

综上所述,词义的理解受语境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

词语的词义受语境、字面意义和语言特性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完全理解一个词语,就必须要考虑语境、字面意义和语言特性三方面的因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理解一个词语,进而更好地使用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不同文化背景会给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带来不一样的挑战,而信息的交流就要求我们能熟练掌握每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使用特性。

有效理解一种语言,首先要理解语境与词义的关系,即通过分析语境中的语言特性、字面含义以及该词语被用来表达的概念来准确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才能更好地理解每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使用特性,进而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

《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义分析——以“红”为例

《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义分析——以“红”为例

[基金项目]遵义医学院2012年度招标课题:基于《唐诗三百首》的国俗语义研究(F -527);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规划课题: 《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用及认知研究(13GZYB49)[作者简介]宋海蟾,女,四川乐山人,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应用语言学; 谭占海,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

《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义分析 ———以“红”为例○宋海蟾 谭占海(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摘 要] 《唐诗三百首》是人们了解中国国俗的经典读本。

为深入对国俗语义的研究,本文以基本颜色词“红”为例,通过挖掘《唐诗三百首》中《咏鹅》、《题都城南庄》、《相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背后丰富的国俗文化内涵,对不同诗句中“红”的国俗语义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国俗词; 红; 《唐诗三百首》; 语义分析[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1-0001-02 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公元七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多年间,每两年便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

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唐诗三百首》是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经典读本,也为学者从国俗语义学视角认知唐诗的用词提供了最佳范本。

本文以基本颜色词“红”为例,通过对《唐诗三百首》中不同诗人笔下的“红”的语义进行分析,探讨“红”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国俗特征。

一、国俗语义的概念1969年,莫斯科国际俄语教师协会首次提出“语言国情学”这一新兴的边缘学科概念。

1971年前苏联语言学家维列夏金和科斯托马罗夫合著《语言与文化》一书,对“语言国情学”做出了权威论述,其目的在于将文化与语义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提出建立能准确解释汉语民族文化的新兴学科———“国俗语义学”,并对这门学科的思想原则、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其本质意义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阐述。

国俗语义的认知阐释

国俗语义的认知阐释

国俗语义的认知阐释
国俗语义是指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表达,它们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国俗语义的认知阐释指的是从语言学、文化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国俗语义的意义。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国俗语义的认知阐释涉及对国俗语义的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分析,以及国俗语义的话语功能的研究。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国俗语义的认知阐释涉及对国俗语义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以及国俗语义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研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国俗语义的认知阐释涉及对国俗语义的心理功能和心理效应的研究,以及国俗语义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总之,国俗语义的认知阐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国俗语义的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国俗文化,探索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谚语与俗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谚语与俗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谚语与俗语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中包含着许多深入人心的谚语和俗语。

这些谚语和俗语既是中国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们生活智慧的凝练表达。

它们凝聚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承载了人们对生活、道德和价值观的理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著名的谚语与俗语,并分析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1. 谚语的智慧谚语作为一种智慧的表达形式,通过简练的语言传递深刻的思想和观念。

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谚语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都要从小事做起。

它教导人们要脚踏实地、不放弃努力,重视每一次的起步与行动。

还有一句著名的谚语,“坚持就是胜利”。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克服难关,取得胜利。

这些谚语凝结了人们多年来对生活和经验的总结,它们是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文化的珍贵财富。

2. 俗语的生活智慧与谚语不同,俗语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们通过形象的语言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的道理和智慧。

比如,“礼尚往来”就是一种常用的俗语,表达了人际交往中应该互相尊重和回报的理念。

它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彼此的关心和付出是维系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

另一个常用的俗语是“和气生财”,它强调了相互和谐的关系对于事业和生活的重要性。

这句话提醒人们,只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够共同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财富。

这些俗语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是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也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智慧之言。

3. 谚语与俗语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谚语和俗语不仅仅是一种智慧的表达,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

它们通过简练的语言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道德、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价值观念。

比如,“家和万事兴”是一句重视家庭和睦的谚语。

它强调了家庭和睦是人们经营一切事业和幸福生活的基石。

这句话传达了中国人对家庭和谐的重视和追求。

又比如,“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是一句强调个人努力的俗语。

文化词语和国俗词语的概念及其翻译

文化词语和国俗词语的概念及其翻译

2010年11月第30卷第6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J our nal of Ti ans hu i N or m al U ni ver s i t yN ov.,2010V01.30N o.6“文化词语”和“国俗词语"的概念及其翻译王海平(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天水741001)摘要:对“文化词语”和“国俗词语”概念及其含义分析.探讨这两个概念的英文译法。

认为产生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只有文化意义,没有一般的语言意义.这样的词语可以称之为文化词语。

而那些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有关的。

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

就是具有国俗语义的词语.即国俗词语。

“文化词语”和“国俗词语”可以分别翻译为“c ul t ur e—bound t e r m s”和“cul t ur e—l oa de d t er m s”.关键词:“文化词语”;“国俗词语”:术语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351(2010)06—0073—031982年许国璋先生在《现代外语》上发表了论文:C ul t ura l l y—l oaded W or ds and Engl i sh L ang uage Teachi ng.重点讨论了词的文化内涵和翻译的关系,这是我国较早的有关语言和文化的论文。

【1l而文化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得到普遍肯定.一些有关词语分类的新概念逐渐出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文化词语”和“国俗词语”。

有关这两类词语的研究论文很多,然而,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二者的异同之处.而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英文翻译更是鲜有人问津。

于是我们虽然能够看到五花八门的各种翻译。

但至今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统一的译法。

笔者不揣浅陋.通过对“文化词语”和“国俗词语”概念及其含义的分析,意欲探讨这两个概念的英文译法.并抛砖引玉.希冀大家能够更多地关注术语翻译的规范和统一。

关于俗语在汉语和印尼语之间的差异对比分析

关于俗语在汉语和印尼语之间的差异对比分析

关于俗语在汉语和印尼语之间的差异对比分析俗语是一种流传在民间的语言形式,具有简洁、生动、易于传扬等特点。

在中文和印尼语中,都有许多常用的俗语,但由于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的俗语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下将从字面意义、文化内涵、使用方式等角度,对中印两国俗语进行对比分析。

一、字面意义中文俗语通常是短小精悍、含蓄隐晦的,不少经典的俗语都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如:卧薪尝胆、画龙点睛、不出所料、有眼不识泰山等。

这些俗语的意义不仅仅包含在字面上,还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比如,卧薪尝胆是指舜修桥、禹治水的故事,表达了追求事业成功的决心和毅力;画龙点睛则比喻做事做到关键时刻,准确地把握住关键因素,使事物变得完美而成功。

而印尼语俗语则更依赖于语言的字面意义,直接表达出言下意的含义,语言通俗易懂,笔墨简略。

如:“恶犬不吠”则意指有些人在关键时刻缩回,不敢发出声音;“芝麻一点”用来形容某些事物很小很琐碎;“口出狂言”直接描述一个人说大话,这些都是以简单的语言来直白地表达一件事的特点。

在意义的传达方式上,中文俗语更加注重表达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而印尼语俗语则更依靠字面的描述。

二、文化内涵中文俗语形成于千年的中国文化沉淀,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历史经验,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人生哲理和思维习惯。

中文俗语中的文化内涵多与三字经、百家姓、古诗词等经典融合在一起,如“乘风破浪”来源于《史记》,用于形容人的勇气和冒险精神;“拔山盖世”出自《庄子》,是比喻人才高且足智多谋。

这些俗语不能完全用印尼语来解释,因为这些俗语已经根深蒂固的扎根于中国文化中,将文化特色与语言扭曲在一起,一旦脱离文化,其内涵就似乎难以理解。

而印尼语俗语则更为直接,它们往往反映社会风俗、生活习惯和语言特点。

印尼俗语可以很好的反映印尼人民的性格和态度,如“Hati-hati di jalan”(路上小心),表达了印尼人的礼貌与谨慎;“Akar rumput tak bisa dilepas”(草的根是拔不出的),比喻要解决问题必须要根本上解决。

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

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

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1. 引言1.1 中日谚语的概述中日谚语是中日两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民族精神。

在中日文化中,谚语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形式,传达着人们对生活、道德、人情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体现了中日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积累的智慧和经验。

中日谚语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色,反映了中日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通过对中日谚语的比较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日两国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在此背景下,探讨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加深对中日文化的认识,拓展两国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200字】2. 正文2.1 中日谚语的由来中日谚语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传说和智慧结晶。

在中国,谚语起源于古代先民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和智慧传承,被口口相传,逐渐形成各种精辟的短语。

中国的谚语大多与农业生产、家庭教育、人生哲理等息息相关,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处世智慧。

而日本的谚语则源自于古代的民间传说和佛教故事,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谚语逐渐形成并在日本民间广泛传播。

日本谚语多数体现了日本民众对道德规范、家庭关系、友情爱情等价值观的思考和总结,反映了日本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传统。

中日谚语的由来都与古代文化传承和生活经验有着密切联系,虽然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中日两国人民对生活、情感和人生观的共同思考和总结。

这些谚语给予人们启示和教益,传承着中日两国的文化智慧和精神财富。

2.2 中日谚语的文化内涵中日谚语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日两国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在中国,谚语通常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生活、人情、人性等方面的思考和理解。

中国谚语常常强调孝顺、仁爱、诚实、勤劳等美德,如“百闻不如一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等,体现了中国人民重视人际关系、勤奋努力和诚实待人的价值观念。

而日本的谚语更多地反映了日本文化中的和谐、礼仪和自我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了解谚语和俗语的意义与用法

了解谚语和俗语的意义与用法

了解谚语和俗语的意义与用法谚语和俗语是一种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人们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

了解谚语和俗语的意义与用法不仅能够增加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化传统。

本文将探讨谚语和俗语的意义和用法,并阐述其重要性和价值。

一、谚语和俗语的意义谚语是民间流传的一种短小精悍的语言形式,常常由简单的词语组成,具有生动形象、简练有力的特点。

谚语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象征,传递着人们对生活规律、人际关系、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智慧总结。

例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谢堂前燕”形象地比喻了过去的显贵和现今百姓的对比,寓意着人们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和现实的认知。

俗语是乡土文化中常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它通过简单明了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传达出乡土人民的生活智慧和价值观念。

俗语往往回应着特定的社会语境和乡土文化,承载着当地人民的习俗、信仰和传统经验。

例如,“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一句常用的俗语,体现了乡土人民对努力付出的肯定和认可。

以上所述,谚语和俗语作为民间文化的瑰宝,其意义在于传递智慧、传承文化纽带、丰富语言表达。

二、谚语和俗语的用法谚语和俗语在日常交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修辞、争论、教育和娱乐等多种场合。

1. 修辞用法:谚语和俗语常常用于修辞手段,能够增强语言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例如,“满坑满谷”的形象比喻形容事物数量众多,增加了描述的力度和形象感。

2. 争论用法:在辩论或争论中,可以引用相关的谚语和俗语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

谚语和俗语的智慧总结给予了我们丰富的论据和例证。

3. 教育用法:教育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包含了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培养。

谚语和俗语作为一种形象生动的语言形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道德、品德、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4. 娱乐用法:谚语和俗语常常在文学作品、戏剧、电影等文化娱乐领域中应用。

它们通过幽默、戏剧化的表现方式,为作品增添了趣味和情趣。

词语的文化附加义

词语的文化附加义

词语的文化附加义
刘挺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12)002
【摘要】主要通过对词语附加义系统的研究,以探讨其社会文化内涵。

首先对词语的文化附加义系统进行了宏观思考;其次,对词语的附加义和文化附加义做了区分,探讨了词语文化附加义的形成及其性质特点;最后,透过词汇对文化的反映,考察了词语附加义对社会的影响,得出词语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是造成跨语言交际冲突的重要原因。

【总页数】3页(P80-81,97)
【作者】刘挺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3.1
【相关文献】
1.词语的文化附加义 [J], 刘挺
2.跨文化交际与词语附加义 [J], 梁铭
3.浅谈汉语词语文化附加义与对外汉语教学 [J], 王力
4.试论汉民族动物词语的文化附加义 [J], 周翠英
5.对外汉语教学中植物词语的文化附加义 [J], 宋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诗三百首》国俗数字词分析

《唐诗三百首》国俗数字词分析

《唐诗三百首》国俗数字词分析《唐诗三百首》是人们了解中国国俗的经典作品。

“数字入诗”是唐诗撰写的一大特色。

本文以李白诗歌中的数字词为例,对国俗数字词的语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国俗数字词的心理认知机制和英译进行了探讨。

标签:国俗词数字词《唐诗三百首》数字是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记录历史不可或缺的符号系统。

“数字入诗”是唐诗撰写的一大特色。

本文以国俗数字词为例,通过对《唐诗三百首》(以下简称《唐》)中李白笔下数字词的语用、语义、心理认知机制及国俗数字词的英译等进行分析,探讨数字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国俗特征。

一、国俗语义的概念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认为,“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

”[1]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2]。

二、李白诗中的数字李白(701年-762年)是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现存诗歌近千首,《唐》中收录了他的45首诗歌,这些诗歌用词精炼,意义深刻,韵味无穷。

在《唐》中,以李白为代表的唐代诗人偏好使用数字来表达景色的瑰丽、距离的长短、感情的厚薄和数目的多寡。

诗人有时用数字托物言志,有时用数字借景抒怀,精妙数字的运用为其恢宏的气势,波澜壮阔的感情的表达起着重要的渲染作用。

在这45首诗歌里,使用数字最为突出的是《长干行》和《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在前一首诗中,诗人使用了“一、二、三、五、八、十四、十五、十六、千”九个数字词,在后一首诗中,诗人用了“一、二、三、五、九、万”六个数字词,其中“三”出现了两次,“九”出现了三次。

在众多数字中,李白偏好使用高数位词“万”“千”和奇数词“一”“三”“九”。

(一)李白诗中的高数位词在27首李白诗里,“万”出现了12次。

“千”出现了3次,另有“四万八千”两次,“十千”两次,“三千”两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俗语义的文化附加性与语境认知解读摘要国俗语义的本质属性为语言单位的民族文化附加性,国俗语义的产生一般受两个动因的影响:一个是民族文化因素;另一个是认知主体形成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

本文分析了国俗语义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又进一步提出了对语言单位中国俗语义的解读:一方面要依赖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要运用认知机制对语境进行认知加工。

关键词:国俗语义文化附加性语境认知解读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近年来,国俗语义研究成为我国语言学界一个新的热门研究课题,“国俗语义学”亦称之为“民族文化语义学”,翻译成英文为“national cultural semantics”。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即语义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了民族文化背景,难以理解语言单位的含义”(王德春,1997:122)。

在语言的任何层面,无论是词汇还是篇章都存在大量的有别于概念意义但又与概念意义密切相关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国俗词语,我们在这里对语言单位中表达基本范畴和社会范畴的词、词组、习语和语篇所附加的国俗语义作了分类叙述,并提出国俗语义的语境认知解读机制。

首先,国俗语义的民族文化属性决定了国俗语义的理解必须依据该民族的语言文化背景;其次,认知主体对异民族的语言文化的理解受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传统文化的影响,因而对国俗语义的解读要基于认知主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交际情景下对该语言民族文化的认知。

二国俗语义的文化附加性在语言和言语单位中的表现人类的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体系,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按照语法规则组成词组和句子,并由句子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语篇。

一般认为,句子以下的静态单位语素、语位、词、词组等模式,属于语言范畴;句子及其以上的动态单位句群、篇章等,属于言语范畴。

国俗语义是语言单位在表达概念意义的同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因而语言单位的词、词组、习语以及言语单位的句子和语篇都有国俗语义,下面结合例子进行分析。

1国俗语义的文化附加性在语言单位的表现(1)语素或词汇层面。

词语是承载国俗语义的核心,国俗语义存在的最基本层级是词,基本范畴词和社会范畴词汇均可与其他词构成词组,具有国俗语义的词作为构词成分构成词组后,其承载的文化因子影响整个组合词语。

例如: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竹”在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中,含有“顽强坚毅的精神、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迎难而上的禀性”等国俗语义,中华民族称誉“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竹”又被赋予“玉干、玉竹、绿玉、竹郎、竹君、君子、青士、蛇祖”等国俗美称,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竹子集色彩美、形态美、风格美于一身,其生物形态特征与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伦理意识相吻合,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如虚心、气节、坚韧、奋进、质朴、孝顺等,形成中华民族品格、情操和美学精神的象征,散发出别具一格的“中华竹魂”,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情操的写照。

因此,“竹”作为自由组合词或词素可以自由地与其他词搭配使用,但附加在其上的民族文化语义在搭配后构成的语言单位中不仅没有改变,并以本身附加的文化内涵影响着整个组合词或句子的整体语义内涵。

(2)词组或短语层面。

有些词本身并无国俗语义,但是与其他词组成词组后可表示某一文化习俗,产生了文化转义。

如基本范畴词“糖”、“豆腐”、“吃”均无附加语义,但与其他词组合后,这些词在表达概念语义的基础上被附加上文化内涵,用来表达特有的民族习俗生活,成为国俗词汇。

如与“吃”组成的词组:“吃大户”谓“穷人吃富人”;“吃小灶”谓“对某人有特殊待遇”;“吃醋”谓“因男女情事而产生嫉妒”;“吃豆腐”谓“欺负软弱女子”;“吃喜糖”谓“结婚”;“吃大锅饭”谓“分配制度中的绝对平均主义”;“吃闭门羹”谓“别人不见”;“吃老本”谓“有成就不再努力”,等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国俗词语通常要与其它词语进行语义整合,以构成更大语言单位的语义内涵,因而国俗语义是通过概念整合机制的运作对语义作出推断的。

2国俗语义的文化附加性在言语单位的表现(1)在交际用语中的表现。

在交际文化中,各民族由于风俗习惯不同,接人待物的方式不同,因而在言语形式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文化差异。

例如:汉语中“便饭”指的是日常吃的饭食,英语可说成“potluck”,意思是“和主人吃一样的饭食”,汉英语言概念意义基本对应。

然而,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这对对应词语的文化涵义却有明显的差异。

汉语的“请你吃顿便饭”与英语的“how about having lunch together?just potluck”的交际含义常常会有极大的差别,在跨文化交际中会造成文化误解甚至文化冲突,如:英文化的“便饭”就是家常便饭,饭菜简单,主客在一起主要是愉快地交谈,饭菜是次要的;汉文化中请客吃饭时所说的“便饭”一般是一种谦辞,主人一定会精心准备丰盛的饭菜,让客人吃好喝好。

而这在汉英跨文化交际中就难免产生文化误解:中国人会认为英语国家的人过于吝啬,不够尊重客人;英语国家的人却会感到中国人过于讲究吃喝,而且讲话不诚实:明明摆上的是一桌丰盛的饭菜,却说是“家常便饭”。

他们甚至还会产生反感,以为中国人讥笑他们缺乏辨别力,识别不出饭菜的好坏。

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在此反映出的是汉英两种文化之间待客习俗的差异和冲突:主人敬献与主客共欢之别和以食为礼与以食为乐之别。

这一社交规则的差别是汉英两种文化价值观念差异的体现:自谦尊人与平等互尊之别。

(2)在语篇中的表现。

语篇是由词、词组或句子构成的言语单位,词、词组、习语均有附加的国俗语义,而语篇作为言语单位,也表现出鲜明的附加在整个语篇上的民族文化语义内涵。

例如,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中的“清明”是汉民族特有的文化习俗,人们在这个节日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祭拜以寄托哀思;另外,“酒”在汉语中除了用来表达“喜庆”外,也常与“忧愁”联系在一起,如:“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愁来苦酒来相伴”等。

“牧童遥指”说明,逝去的人葬于野外,使人产生荒野青冢的联想。

这段诗文的整体意义可从其包含的国俗语义分析而得。

每种文化都有大量词语伴有附加的文化语义,无论是民族文化特有事物还是共有事物,都会因各自民族心理、民族情感而产生大量的国俗词语,国俗语义存在于语言单位的各个层面。

三国俗语义的语境认知解读在交际中,语言使用者对语境的认识,被称为语境认知。

本文主张把语境分为三种,即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这里选取与国俗语义理解最为相关的上下文语境、文化语境考察语境对国俗词语的推导和阐释的制约作用。

1上下文语境认知对国俗语义多义的解读对于多义的国俗词语来说,具体的上下文语境可以使词语意义单一化、具体化。

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是认知活动的主体,交际者总是力图使新信息与接收者相关,接收者也总是以相关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来获取语境效果,同一层级的语言单位,交际参与者把它和不同的语言环境匹配,就会作出不同的语义推导和阐释。

上下文语境可以使词语产生一种选择关系。

例如:“龟”的国俗语义有“长寿”、“胆小怕事,不敢出头”、“妻子与别的男人有染”、“女婿”之义。

这些语义只有与其他词或词组搭配,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才能确定其语义内涵。

如“龟年”比喻长寿;“缩头乌龟”喻“胆小怕事,不敢出头”;“金龟婿”指身居高位的女婿;妓院娼家的男老板被人称作“乌龟”,女老板被人称作“龟婆”。

再如,“醋”也是个具有多个文化语义义项的词。

“争风吃醋”特指因男女关系而互相嫉妒争斗;“半瓶醋”喻指“对某种知识或技能一知半解/一知半解的人”。

类似“龟”、“醋”这样的多义词当有了一定的上下文语境时,其语义就有了具体、精确性。

因此上下文语境制约着多义国俗词语的语义选择。

2文化语境认知对国俗语义的解读文化语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包含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

具体的情景语境则来源于文化语境”。

语言与社会文化互相依存,文化语境会影响人们言语的表达方式和词语的内涵色彩。

语言形式受到文化的制约,文化对词汇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给词语涂上了一层文化内涵色彩,王德春教授称之为“文化负载词”。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同一个词、同一种表达方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例如:在西方的传统文化观念中的“bat(蝙蝠)”是阴谋和罪恶的象征,西方人认为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因而对bat(蝙蝠)没有好感,提起来就令人恐惧。

英语中有“as blind as a bat(看不见的,像瞎子似的)”、“as crazy as a bat(像疯子一样)”、“have bats in the belfry(古里古怪,异想天开)”等消极的联想和比喻。

但是蝙蝠在汉语中的形象与西方完全不同,因为“蝠”与“福”在汉语中同音,故中华民族认为蝙蝠是吉祥幸福的象征,“红蝠”与“洪福”谐音,红蝙蝠还是大吉大利的前兆。

文化语义还常以名人典故、民间传说中的历史人物,乃至戏剧中的人物作为某类人物的代称,使用提喻手法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陈世美”表示负心汉;“阿q”表示自欺欺人的小人物;“红娘”表示媒人;“关公”是忠勇的象征;“诸葛亮”表示充满智慧的人;“唐僧”成了人妖不分、是非不明、怜悯坏人、不敢斗争的象征。

对于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神话故事的了解,不但是我们确定国俗语义的基础,而且对于国俗词语产生的语源语境的了解,更是理解目标语的重要条件。

语言作为人们表达情感和相互交流的工具,自然要反映它所代表的民族与文化的特色。

由于风俗习惯、心理因素、文化背景等不同,东西方人对同一事物抱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文化语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了解异国文化。

四结语国俗语义是受文化因素的影响附加在词语概念意义之外的文化附加义,是认知主体在某一语言文化下形成的认知模式对客体事物产生的联想,是在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

在语言体系内部国俗语义表现为语言单位的语义附加性,即语言单位的词、词组、习语,言语单位的交际用语和语篇等均具有文化附加性。

语言理解离不开语境,对语境的认知制约着国俗语义的选择。

本文讨论了上下文语境对国俗语义多义的选择,文化语境对国俗语义的解读。

通过对国俗语义的认知研究,我们认为还可在国俗语义的理解方面,在国俗语义经常出现的词语、语篇的常规范型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1]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