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蜡染花布》教案
三年级冀美版艺术美术《蜡染花布》教案
三年级冀美版艺术美术《蜡染花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蜡染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
掌握简单的蜡染方法,能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花布。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视频展示和故事讲述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蜡染。
以示范、实践、小组合作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蜡染创作。
采用作品展示、评价交流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蜡染的基本制作方法,能制作出有特色的蜡染花布。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让作品富有个性。
2.教学难点如何在蜡染过程中控制蜡液的流动和厚度,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引导学生在设计图案时融入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观察法、实践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精美的蜡染花布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花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引出课题。
2.认识蜡染播放一段关于蜡染的视频,介绍蜡染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
展示不同风格的蜡染作品,让学生观察蜡染花布的图案、色彩和纹理特点。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蜡染的感受和理解。
3.蜡染制作方法讲解准备材料:白布、蜡笔、蜡烛、染料、毛笔、水桶等。
制作步骤:设计图案:在白布上用铅笔轻轻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
上蜡:用蜡笔或蜡烛在图案上涂抹蜡液,注意要均匀、厚实,防止染料渗透。
染色:将上蜡后的布放入染料中浸泡一段时间,让染料充分渗透到未上蜡的部分。
脱蜡:将染好的布取出,用热水冲洗,去除蜡液,露出白色的图案。
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和染料污染。
4.学生创作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进行蜡染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卫生。
5.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或黑板上。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5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是一节关于蜡染艺术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学习蜡染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创作出具有独特花纹的蜡染花布。
教材内容丰富,步骤清晰,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
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喜欢动手操作。
但部分学生对蜡染艺术可能比较陌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蜡染的基本知识,知道蜡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2.培养学生对蜡染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蜡染技巧创作出具有独特花纹的蜡染花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蜡染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独特花纹的蜡染花布。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的花纹。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蜡染的过程和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蜡染所需的材料:白布、蜡笔、颜料、热水、熨斗等。
2.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以便于教学展示。
3.准备示范作品,供学生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蜡染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蜡染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蜡染的基本技巧和步骤,让学生对蜡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步骤和技巧,动手实践,创作出自己的蜡染花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花纹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蜡染艺术的魅力和重要性。
蜡染花布美术教案
蜡染花布美术教案第一篇:蜡染花布美术教案《蜡染花布》教案(三年级美术杨玉珍)发表时间:2011-10-21 16:52:47 [查看原文]一、教材分析:蜡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在贵州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这种古老的技艺一直流传至今,本课是让学生运用蜡染技法在纸上作画,利用蜡笔(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产生类似于蜡染的效果,对学生了解蜡染及提高绘画技巧、丰富表现手段都很有意义。
二、学习目标1.让学生感受和初步了解蜡染工艺。
2.学生能够利用蜡笔(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作品。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习用蜡笔涂画后用水性颜料渲染的方法制作出精美的蜡染画。
四、教学准备:师:范画一张生:油画棒、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一)引导自学魔术激趣出示一张“白纸”,调色后涂在纸上,然后很快就变成一幅装饰画。
通过和学生的共同探讨,得出答案:教先用白蜡(白油画棒)在纸上涂上想要的花纹,再把颜色涂在有白蜡的地方,事先画好的图形就呈现出来了。
(二)交流释疑、1.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作品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等。
(板书课题)2..分析书上内容:在和学生探讨的过程中,简单介绍蜡染的工艺和最后的效果。
3.欣赏图片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传统民族蜡染作品,感受民族艺术之美。
4..学生分组讨论蜡染的步骤,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制作步骤。
在设计制作前,演示作画步骤。
(1)构思;(2)用蜡或油画棒在纸上画各种图案;(3)调色;(4)涂上较深的颜色;学生实践(三)巩固拓展指导学生用水性颜料给蜡笔画涂底色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蜡不溶于水的道理。
进一步引导,用蜡笔画过的地方就不再吸水,说明蜡和水不能融在一起。
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我画的图案看不清?为什么我画的不像“蜡染”等。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6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蜡染花布》是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蜡染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对于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在蜡染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提高他们的蜡染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蜡染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蜡染作品,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蜡染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
2.突破难点:通过讲解、示范和学生的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蜡染的技法。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蜡染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
2.示范法:示范蜡染的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蜡染的操作方法。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蜡染创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蜡笔、水粉、画纸等绘画材料。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蜡染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他们对蜡染的兴趣。
2.呈现(5分钟)讲解蜡染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让学生对蜡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示范蜡染的绘画过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实践,掌握蜡染的技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进行蜡染创作,老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相互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蜡染的技法和创作过程。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蜡染花布 ︳冀美版 (3)
第 4 课蜡染花布
(第一课时)
一、课题:《蜡染花布》
二、教材分析:
《蜡染花布》是冀教版美术第5册第4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蜡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工艺,它起源于秦汉盛行于隋唐。
随着时代的演变、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代,蜡染工艺主要盛行于贵州地区,成为苗族人民谋生的途径之一。
而它独到的制作原理、精湛的制作工艺,值得人们学习传承。
本课让学生利用蜡染花布的制作原理,运用蜡染技法在纸上作画,让学生深入理解蜡染的制作原理,品味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蜡染的相关历史及制作原理,学习蜡染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法、讲授法品会中国蜡染艺术的历史、原理,运用示范法、讲授法讲解蜡染花布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了解蜡染的历史及其制作原理、方法。
难:蜡染的制作方法。
五、教具、学具、准备:教学幻灯片、一张白色A3纸、油画棒、水粉工具
白色A4纸、绘画工具
六、教学流程
二、板书设计。
三、课后反思。
蜡染花布教案
蜡染花布教案蜡染花布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学习蜡染花布的技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2.了解蜡染花布的历史渊源、材料用途和工艺特点,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通过蜡染花布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知识。
教学准备:1.蜡染花布的材料:白色布料、蜡块、蜡烛、蜡烙铁、蜡笔、染料等。
2.蜡染花布的工具:剪刀、画笔、水桶、固定夹等。
3.蜡染花布的教学资料:介绍蜡染花布的历史、材料用途和工艺特点的PPT等。
4.课堂布置:准备足够的桌子和椅子,保证学生能够自由实践。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蜡染花布吗?它有什么特点和用途?2.展示蜡染花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蜡染花布的特点。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1.播放PPT,介绍蜡染花布的历史渊源、材料用途和工艺特点。
2.讲解蜡染花布的基本材料和工具,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3.介绍蜡染花布的常见花样和图案,以及它们的含义和象征。
Step 3:实践演示(10分钟)1.老师现场进行蜡染花布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和了解蜡染花布的制作过程。
2.讲解蜡染花布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Step 4:学生实践(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3-5人组成。
2.为每个小组提供蜡染花布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3.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设计并制作自己的蜡染花布作品。
4.鼓励学生团队合作,互相交流和帮助。
Step 5:展示和评价(15分钟)1.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蜡染花布作品,并介绍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2.全班评价每个小组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3.班级评选出最佳作品,并设置奖励。
Step 6:总结和延伸(10分钟)1.总结蜡染花布的制作过程和技巧,以及学生的收获和体会。
2.引导学生思考:蜡染花布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蜡染花布教案
蜡染花布教案教案标题:蜡染花布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蜡染花布的历史和背景。
2. 学习蜡染花布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手工技能和耐心。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简要介绍蜡染花布的历史和背景,解释蜡染花布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品等领域。
2. 展示一些蜡染花布作品,让学生感受其独特之处,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技巧学习:3. 解释蜡染花布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包括准备材料、设计图案、热蜡涂布、染色、脱蜡等过程。
4. 演示热蜡涂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蜡涂布来保护设计好的部分,防止染色。
5. 分发蜡染花布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自行设计并实践热蜡涂布技巧。
实践活动:6.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使用蜡涂布保护部分区域,然后将布料浸泡在染料中,等待染色完成。
7.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多次重复涂蜡和染色的过程,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8. 学生完成染色后,将布料放入热水中,脱去蜡涂布,展示设计好的花纹。
总结和展示:9. 学生展示自己的蜡染花布作品,并分享设计的灵感和创作过程。
10.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发展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
教案评估:1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技巧运用情况。
12. 评估学生的蜡染花布作品,包括设计创意、技术运用和艺术表达等方面。
教案拓展:13. 鼓励学生在蜡染花布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艺术创作,如制作蜡染T恤、蜡染画等。
14.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艺术展览或工艺品市场,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教案资源:1. 蜡染花布材料:白色布料、热蜡、染料、刷子等。
2. 展示蜡染花布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3. 相关的艺术书籍或视频资料。
教案指导:1. 在引入活动中,可以通过问问题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在技巧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要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蜡染花布技巧,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3. 在教案评估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个人创作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作品的成品质量。
小学美术冀美版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10
小学美术冀美版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省级名师授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蜡染花布》是冀教版教材第五册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的初步了解蜡染工艺.能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作品.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蜡染主要流行于苗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为劳动人民所创造,也为他们所使用和欣赏。
具有较为原始的工艺形态,令人惊羡不已。
贵州蜡染艺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把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一些挖掘,加入了部分美术专业知识,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用美术的眼光去欣赏蜡染,感受蜡染的艺术魅力,并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进行评述。
让孩子们学会去欣赏身边美好的事物,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本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该学年段的学生对美术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部分基础的绘画技巧,想象力丰富、大胆,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但这一学龄段的学生自觉性很差,这就需要教师对课程的精心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蜡染的历史和制作过程,学会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蜡染,。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蜡染花布 ︳冀美版
《蜡染花布》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蜡染花布的基本知识,在生活中起到的重要关系。
2、能够大胆想象,巧妙构思,用故事性语言表达丰富的幻想世界。
3、养成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态度,体会生活乐趣。
教学重点:能够理解大和小的对比关系,懂得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对比关系表现有情趣的画面,能较好的组织画面。
教具:相关课件、美术课本多媒体视频一、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2个小伙伴,他们遇到了许多惊险的事,那咱们就来认识一下新伙伴吧!老师:“认识完新朋友后可是要回答问题的哦?不是白看的哦”一边看一边观察。
(学生回答老师:“那老师在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些相关的故事,《拇指姑娘》。
简单讲解!人不能真的变小,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变大或变小后的情景,那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三课,《蜡染花布》”板书《蜡染花布》2、讲授新知识老师:“同学们,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明天早晨当你醒来时,你突然变的很小很小,小的甚至可以成为蚂蚁一样大,想想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5分钟后3、让我们共同分享你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学生们畅所欲言老师挨个加以点评。
)4、老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如何表现变大变小呢?5、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有趣的图片:(看完回答问题)“看完图片后大家发现了什么?这是为什们?”(学生回答)6、最后总结:“对,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
不能简单的说它高或矮、大或小、好或坏,应该通过比较得出来。
7、那用绘画的方法如何表现大和小呢?下面我们看黑板:只画一个人,我们就说他变大或变小,可以吗?最后老师总结:“对,在绘画的时候,要找一个做为参照物,每幅作品中都有一个参照物来衬托小朋友的大或小”8、讲到这里老师也想变小,来进行一次探险旅行。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有多神奇的梦想也不能实现,这可怎么办那?(学生讨论)把自己画到故事中去——9、师:这个办法真好!下面大家就和我一起去实现想吧。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1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蜡染花布》是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蜡染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蜡染的历史、特点、材料和技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系列实践案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图案有一定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但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蜡染这种传统手工艺比较陌生,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蜡染的历史、特点和技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蜡染技法的掌握和创作实践。
2.针对难点,需要通过示范、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蜡染的历史、特点和技法。
2.示范法:展示蜡染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直观感知。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蜡染作品。
4.评价法: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蜡染作品,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蜡染材料,如白布、蜡笔、颜料等。
3.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教材内容。
4.准备 timer,用于控制教学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蜡染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蜡染的历史、特点和技法,让学生对蜡染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蜡染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自评,教师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设计更具个性的蜡染作品。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蜡染技法和创作过程。
7.家庭作业(5分钟)完成一幅蜡染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和点评。
8.板书(5分钟)绘制本节课的教学纲目,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小学美术冀美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蜡染花布》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冀美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蜡染花布》比赛获奖
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民族传统蜡染工艺及特点,感受油水分离的特性。
2、能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方法,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作品。
3、喜爱蜡染艺术的独特美感,增强民族文化艺术认同感和自豪感。
2学情分析
了解传统蜡染文化艺术及工艺,感受油水分离的特性并进行创作。
3重点难点
仿制、设计、创作具有蜡染斑驳花纹效果的艺术作品。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魔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魔术,大家看!这是一张普通的白纸,现在就是我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屏住呼吸倒数——3、2、1
这个魔术是用什么方法变出来的呢?
生:·····
师:谁还能再说说?
生:······
师:就像同学们所说的,老师事先在白纸上用油画棒画出图案,然后再用蓝色的水性颜料浸染上颜色,而水和蜡是不相溶的,所以就出现了魔术中油水分离的神奇效果!
2【讲授】新授
师:你们知道吗?在我国贵州就有一种特殊的蜡染工艺,就是运用到了魔术中的这种油水分离的方法制作而成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的蜡染之乡——贵州!我们比一比,看谁了解到的信息最多!
(播放视频)
师:从刚才的视频中,你都了解到了那些信息呢?。
《蜡染花布》教学设计
《蜡染花布》教学设计
执教人:温秋月
单位:三河市汇福实验学校一、教材分析:
蜡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在贵州的少数民
族聚居地。
这种古老的技艺一直流传至今,本课是让学生运用蜡染技法在纸上作画,利用蜡笔(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产生类似于蜡染的效果,对学生了解蜡染及提高绘画技巧、丰富表现手段都很有意义。
二、学习目标
1. 让学生初步了解蜡染工艺。
2. 讲授用蜡笔涂画后用水性颜料渲染的方法制作出精美的蜡染画方法。
三、教学重点:
讲授用蜡笔涂画后用水性颜料渲染的方法制作出精美的蜡染画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我来介绍一项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蜡染
(二)介绍蜡染
蜡染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工艺,制作时先用蜡刀蘸蜡在白布上画出花样,染色后放入沸水中煮去蜡质,形成美丽的蜡染布。
人们用蜡染布做成服装、挎包、头巾等,既装扮了自己,也装扮了生活。
这几幅图画就是利用蜡染工艺制作的生活用品。
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
(三)讲解方法
你肯定也想制作一款独一无二的蜡染作品吧,我教你制作在纸上的“蜡染”花布吧。
准备一张纸,油画棒和水性颜料
先用油画棒在纸上画出你喜欢的图案,然后用水性颜料整体刷一遍,因为“油水分离”所以即使整体刷水性颜料也不会影响你刚刚用油画棒画过的图案哦。
方法很简单吧!
(四)作业
你一定可以设计出一幅独一无二的“蜡染”作品,赶快行动吧!。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2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蜡染花布》是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蜡染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和创造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蜡染的定义、历史、材料与工具、技法步骤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颜色和图案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蜡染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创作过程中的技法和细节处理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蜡染的定义、历史及创作方法,能够运用蜡染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花布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学生提高审美和创造能力,培养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蜡染艺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蜡染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蜡染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花布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蜡染的定义、历史及创作方法。
2.示范法:教师示范蜡染技法,学生跟随操作。
3.互动式教学: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4.欣赏法:教师展示优秀蜡染作品,学生欣赏、评述。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蜡笔、水粉、画纸、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蜡笔、水粉、画纸、参考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蜡染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蜡染艺术的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本课课题《蜡染花布》,让学生初步了解课程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蜡染的定义、历史及创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蜡染艺术的基本知识。
同时,教师进行示范,展示蜡染技法的操作步骤,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技法和示范,自行创作蜡染花布作品。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3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蜡染花布》是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节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蜡染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本节课通过学习蜡染花布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蜡染的起源、蜡染花布的欣赏、蜡染制作技巧的讲解和实际操作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图案有一定的认识。
但蜡染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蜡染知识的普及,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蜡染的起源和发展,欣赏蜡染花布的美丽图案。
2.培养学生掌握蜡染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蜡染作品。
3.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蜡染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重点:让学生了解蜡染的起源和发展,欣赏蜡染花布的美丽图案。
3.难点:培养学生掌握蜡染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蜡染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蜡染的起源、发展以及制作技巧。
2.示范法:教师演示蜡染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模仿。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蜡染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的蜡染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材、画纸、颜料、画笔、蜡烛、塑料布等。
2.学具:学生自带画笔、颜料、画纸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蜡染花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论作品的美丽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蜡染的起源、发展以及制作技巧,让学生对蜡染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演示蜡染制作过程,边演示边讲解步骤和技巧。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实践,完成自己的蜡染作品。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蜡染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4
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蜡染花布》是冀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节课程,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蜡染这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并尝试自己设计制作蜡染花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基础和手工制作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新的手工艺术。
但同时,他们对于传统艺术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程的学习来拓宽视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蜡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培养学生设计制作蜡染花布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蜡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设计制作出美丽的蜡染花布。
2.难点:掌握蜡染的技巧,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欣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蜡染的技巧,提高审美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蜡染花布的样品、制作工具和材料、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块白布、颜料、画笔、蜡烛、剪刀等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蜡染花布的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蜡染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蜡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蜡染的步骤和技巧。
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示范操作要规范,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动手制作蜡染花布。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制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对于那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蜡染花布的制作后,教师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蜡染还可以应用到哪些生活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蜡染艺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蜡染花布》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蜡染花布》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赏、讨论,能对我国古老的名间手工艺制作—蜡染敢兴趣。
2、尝试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感受并探索蜡染工艺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难点: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感受探索蜡染工艺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颜料、毛笔、纸,白布。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看看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材料,知道今天要做什么吗?今天我们来制作蜡染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蜡染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蜡染画。
”二、观看课件蜡染画——“蜡染画是在布上涂蜡、绘图、染色、脱蜡、漂洗而成的。
因为在染制的过程中,蜡白布的表面会产生自然的裂纹(龟裂),从而往白色坯布渗入染料而着色,出现许多或粗或细五规则的色纹,也叫龟纹。
”三、了解蜡染花布的制作工艺1、讨论交流蜡染的制作。
——“这么漂亮的蜡染花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有的说……有的说……到底蜡染画怎么来制作呢?需要哪些工具呢?”1、教师边讲解边制作蜡染画——“传统的蜡染一般是蓝白两色的,我们就介绍简单的蜡染制作过程: 首先,将蜡烛油滴在事先打好的图案底稿上,把它蜡封,用毛笔将蓝色颜料均匀地抄一个方向刷在不上,也可以直接将布浸在染盆里,浸染后就会出现不规则的图案。
然后再脱蜡、漂洗,最后晾晒。
这样,一幅蜡染作品就完成了。
”要经过画蜡、染色、晾干这些步骤才能完成,真是不容易啊!四、动手操作1、用语言激发学生尝试蜡染工艺的兴趣。
——“我们中国的蜡染工艺真是神奇,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来尝试了一下,制作蜡染画呢?”2、分组操作,指导。
——“因为程序比较多,所以希望你们小组合作,自由分配,谁负责蜡封、谁负责染色、脱蜡、漂洗晾晒。
”3、分享作品。
(完成后让其挂到绳子上,再坐到前面一起欣赏。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蜡染花布 ︳冀美版 (2)
教学内容
《蜡染花布》
课 型
讲授
教 师
魏蕾
年级
三年级
时 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感受和初步了解蜡染工艺;
2.学生能够利用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及配色练习,动手设计使学生在感知蜡染花布的制作方法及图案设计的同时能将美丽的纹样与鲜艳的色彩布置成为一副图案。
师:我的小魔术变好了,谁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
生:……
师:大家说的都不太对,老师请几个同学来前面看看这张画上到底有什么奥秘?
生:到黑板前仔细的看看,摸摸。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油画棒画的……
师:对!其实我只是用了油画棒先画出底稿,再用水粉颜料涂的底色,就画出这么有意思的画:出示蜡染作品,打开创作思路、图片少而精
师:一般的蜡染以黑白或蓝白为主,随着染织水平的进步,蜡染的色彩也越来越丰富。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和各种生活用品,即装扮了自己也装扮了生活。
课件:出示蜡染工艺品拓展眼界、图片种类全而美
师:一会儿我们要设计绘制一块儿蜡染花布,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它的制作过程。
生:在绘画纸上随意画几个线条或图案,然后用水粉颜料渲染一下……
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油画棒画过的地方水粉画不上去……
师:真的是太奇妙了,在很久以前就有人使用这种方法,老师的绘画灵感也来源于这种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蜡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蜡染花布》(板书课题)
师:蜡染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工艺,制作时先用蜡刀蘸蜡在白布上画出花样,染色后放入沸水中煮去蜡质,形成美丽的蜡染布。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蜡染花布教学设计
《蜡染花布》教课方案课题:蜡染花布教材剖析:蜡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在贵州的少量民族聚居地,这类古老的技艺向来流传到现在。
蜡染的出现,可上溯到春秋期间。
在唐宋从前,蜡染技艺流行于我国的广大地域。
而唐宋此后,跟着各样加工便利的染色工艺渐渐推行,依赖手工绘染的蜡染在好多地方便弃而不用,渐渐走向了消亡。
但交通不便、关闭自给的贵州山区,蜡染却在各族劳动妇女中代代相传,持续下来。
在贵州要地的崇山峻岭间,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众多民族世代生活在这里。
在这片土地上,蜡染不单是一种染织技艺,更是一种同各族人民生活息息有关的民族文化艺术。
在贵州安顺的山农村寨,女孩子从小就目染耳濡画蜡、染色技艺。
农闲时,她们就聚在一同制作蜡染布,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染后去蜡,布面就体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各样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体现特别的“冰纹”,尤具魅力。
因为蜡染图案丰富,色彩素雅,风格独到,用于制作服饰衣饰和各样生活用品,显得朴素大方、清爽悦目。
一般的蜡染以黑白、蓝白为主。
跟着染织水平的不停进步,蜡染的色彩也愈来愈丰富。
本课是让学生运用蜡染技法在纸上作画,利用蜡笔(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别的特征,产生近似于蜡染的成效,对学生认识蜡染及提升绘画技巧、丰富表现手段都很存心义。
教课目的:1.让学生感觉和初步认识蜡染工艺。
2.学生能够利用蜡笔(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别的特征,制作出拥有蜡染成效的作品。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课重难点: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学惯用蜡笔(油画棒)涂画后用水性颜料衬着的方法来制作出精巧的蜡染画。
学生对出现蜡染斑驳花纹成效的掌握则是本课的教课难点。
而经过教课活动,使学生认识、掌握、喜欢蜡染艺术,加强民族文化认可感与骄傲感也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具学具:素描纸蜡笔(或油画棒)水彩颜料蜡染花布报纸笔等教课过程:教师导入看教师演示—新课小魔术:出示一张“白纸”,调色后涂在纸上,而后很快就变为一幅装修画,并发问学生原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蜡染花布》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感受和初步了解蜡染工艺。
2. 学生能够利用蜡笔(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作品。
3.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油画棒、水粉色,水粉纸等。
教学流程
一、魔术激趣
出示一张“白纸”,调色后涂在纸上,然后很快就变成一幅装饰画。
通过和学生的共同探讨,得出答案:教先用白蜡(白油画棒)在纸上涂上想要的花纹,再把颜色涂在有白蜡的地方,事先画好的图形就呈现出来了。
导入本课——蜡染花布。
二、深入探讨
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作品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等。
在和学生探讨的过程中,简单介绍蜡染的工艺和最后的效果。
通过视频或图片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传统蜡染的制作方法及过程,感受民族艺术之美。
三、指导操作
指导学生用水性颜料给蜡笔画涂底色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蜡不溶于水的道理。
进一步引导,用蜡笔画过的地方就不再吸水,说明蜡和水不能融在一起。
在设计制作前,演示作画步骤。
(1)构思;
(2)用蜡或油画棒在纸上画各种图案;
(3)调色;
(4)涂上较深的颜色;
(5)给作品命名。
四、学生实践
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我画的图案看不清?为什么我画的不像“蜡染”等。
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通过比较和尝试让学生发现:用蜡或油画棒画图案时要用力,涂色要均匀。
蜡或油画棒最好使用浅色,而使用的水性颜料最好是与之不同的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