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检测.PPT

合集下载

糖尿病的分型、诊断、治疗(本科教学PPT)课件

糖尿病的分型、诊断、治疗(本科教学PPT)课件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血糖和肝肾功能,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相互作用,如有不适及 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04
CATALOGUE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预防
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视网膜血管 病变,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
神经病变
糖尿病可引起周围神经和自主 神经病变,表现为肢体麻木、 疼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糖尿病的分型、诊 断、治疗(本科教学 ppt)课件
目录
• 糖尿病的分型 • 糖尿病的诊断 • 糖尿病的治疗 •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预防 • 新药研究与治疗进展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CATALOGUE
糖尿病的分型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
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
根据个体差异适当调整。
注意事项
运动时应避免低血糖发生,选择 合适的运动时间和地点,注意运
动安全。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
在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治疗,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常用药物
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具体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需根据个体差 异和病情而定。
糖尿病的筛查
空腹血糖检测
禁食8小时以上,检测空腹血糖 水平。
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
餐后2小时再次检测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 平。
尿糖检测
通过尿液检测尿糖水平。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01
空腹血糖≥7.0mmol/L。
02
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
03
04

糖尿病血糖监测PPT课件

糖尿病血糖监测PPT课件
两侧进行采血。
消毒
采血前应对采血部位进行彻底消毒 ,可使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剂,避 免感染。
更换采血针
采血针应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 染,同时要选择针头较细的采血针 ,减轻疼痛感。
记录血糖监测结果
记录血糖值
每次测量血糖后应将血糖值记录在笔记本或电子 设备上,方便查看和分析。
分析血糖变化
通过记录血糖值,可以分析血糖变化趋势,以便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饮食习惯。
糖尿病血糖监测 PPT课件
目录
• 糖尿病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 血糖监测的方法和频率 • 如何正确解读血糖监测结果 • 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 血糖监测与糖尿病管理
01
CATALOGUE
糖尿病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了解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的影响
血糖水平与糖尿病症状
通过监测血糖,可以了解血糖水平与 糖尿病症状的关系,如高血糖可能导 致口渴、多尿等症状,低血糖可能导 致头晕、乏力等症状。
通过监测血糖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如药物治疗、饮 食控制或运动治疗等的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 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等。
治疗方案调整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如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 、调整饮食结构或增加运动量等 。
为确保血糖仪的准确性, 应定期将其送至专业机构 进行校准,一般建议每年 进行一次。
选择知名品牌
购买血糖仪时应选择经过 认证的知名品牌,以确保 质量和准确性。
正确使用
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血糖 仪,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 测量结果不准确。
注意采血部位和消毒
采血部位
选择采血的部位时应避免伤口、 炎症、硬结等部位,尽量在指腹

血糖监测PPT课件

血糖监测PPT课件

控制好血糖就可以 避免产生并发症
好多糖尿病患者都是这样认为的。 其实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
E-1使用已用过的试纸 用新试纸重新测试
E-2在 符号出现前滴血。 用新试纸并且要 等到 显示后再滴加血样。
E-3测试时温度超出了 系统建议范围。 将 血糖仪放置于周边温度在 10 - 40℃(50104℉)的环境中,30 分钟后重新测试。
了解糖尿病控制的怎样, 只要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就可以了
临床上有很多患者空腹血糖不高, 但餐后血糖较高。
血糖监测的频率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自我监测: 注射胰岛素或用促胰岛素分泌剂患者:1-4 次/日 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1-2天/周 1型糖尿病:3-4次/日
正确对待血糖结果
1、注意总体情况,别为一个结 果不好而烦心。
2、如果血糖很高或很低,再测 一次。
3、如果血糖波动较大,要及时 去看医生。
糖尿病治疗不达标的危害:
牙周脓肿 肺结核 肾病
脑梗塞、脑出血 白内障,视网膜 病变
心肌梗塞、心绞 痛、高血压
便秘、腹泻
麻木、神经痛
感染 坏疽、截肢
低 血 糖 的 症 状(1)
最早出现的症状: 自觉症状:心慌、手抖、出冷汗、面 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
E-4由于血粘度异常高 或血量不足,而使得 血样未能在2秒钟内 填满试纸反应区。 用新试纸,采足够的血样重新测试。
E-5试纸可能已损坏。 用新试纸重新测试。
测血糖为什么用酒精消毒
人们经过反复的试验,知道浓度为75% 的酒精杀菌力最强,所以医用消毒酒精 一般都是含75%的纯酒精和25%的水
减少血糖仪误差的方法
将采血针紧靠在手指侧前部

(2024年)糖尿病PPT演示课件

(2024年)糖尿病PPT演示课件
3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3/26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糖尿病治疗将更加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基 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新型药物的研发,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智能化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智能化管理,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综合防治策略
未来糖尿病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策略,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等多方面的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和并发症风险。
36
THANKS
2024/3/26
37
24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力量训练
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8-10个动作,每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
2024/3/26
25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柔韧性训练
瑜伽、太极等
2024/3/26
建议每周进行1-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26
运动过程中安全防护
运动前准备
充分热身,避免运动损伤
糖尿病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 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症 状。
11
03
糖尿病治疗方法及药物选 择
2024/3/26
12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01
磺脲类药物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02
双胍类药物
抑制肝糖原异生,促进周围组 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0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 低餐后高血糖。
并发症危害严重
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 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及其生化检验课件PPT

糖尿病及其生化检验课件PPT
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 尿病,多数在分娩后消失, 但会增加未来患糖尿病的 风险。
糖尿病的症状
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三多一少)
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进而引起多尿。
视力模糊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病变,影响视力。
皮肤瘙痒
高血糖会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
疲劳、乏力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能量代谢异常,引起疲劳、乏 力等症状。
通过其他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评 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03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饮食控制
总结词
合理控制饮食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高 糖和高脂肪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同时,注意合理分配三餐, 避免暴饮暴食。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以弥补血糖检测的不足,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 况。
胰岛素和C肽检测
胰岛素和C肽是反映胰岛功能的 指标,通过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
胰岛功能状况。
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量可以反映 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对于诊断 糖尿病和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
意义。
胰岛素和C肽检测还可以帮助医 生鉴别糖尿病的类型,对于指导 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02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高血糖,长 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各种器官 的损害,尤其是眼、肾、神经和 心血管系统。

胰岛素分泌不足,多发生 于青少年和年轻人,需要 依赖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 多发生于成年人,部分患 者可以通过饮食和药物治 疗。
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医学PPT课件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医学PPT课件
血糖达标者应2次/年。 血糖不达标应4次/年。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常值:4%—6%。
22
● 国外专家研究曾经指出:
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当HbA1c﹦7.3%时,餐后血糖的贡献为70%。 当HbA1c﹦10.2%时,空腹血糖的贡献为70%。
随着HbA1c降低,空腹血糖贡献逐渐减少
25
● 使用血糖仪的注意事项: ■ 选择正规厂家的血糖仪及试纸。 ■ 检测时应检查血糖试纸的有效期,效正
卡上号码应与试纸上的号码一致。 ■ 血糖仪应定期使用标准液校正。 ■ 试纸保存在干燥原装容器内。
26
■ 固定使用一种品牌的血糖仪,保证检测结果 的可比性。
■ 血糖仪在使用中要平移,不要直立,以免影 响检测结果。
7
● 低血糖的原因:
■ 饮食不当:控制饮食过于严格,注射胰 岛素的患者未按规定时间进餐,没有按 时加餐。
■ 运动不当:空腹运动,运动量过大又没 有加餐。
■ 降糖药物的使用过量,尤其是磺脲类药 物和胰岛素。
8
● 高血糖的原因: ■ 饮食过量,摄入的热量超过机体的需 要量。 ■ 运动量减少,尤其是餐后不运动。 ■ 降糖药的用量不足。 ■ 手术、急症等各种应激状态,情绪变 化等。 ■ 低血糖后的高血糖反应。
复诊:建议至少一个月复诊一次。 复诊前一天:监测5点血糖,分别是
早餐前后、午餐后、晚餐后和 睡前。
早早午午晚晚睡凌
餐餐餐餐餐餐前晨
前后前后前后
3点
第 一



第 二
√√

第 三
√√

第 四


√ √ 复诊
前一

√√

糖尿病诊断和分型ppt课件

糖尿病诊断和分型ppt课件
5
血液运送水平: 血液中抗胰岛素的物质增加,可引
起糖尿病。这些对抗性物质可以是胰 岛素受体抗体,受体与其结合后,不 能再与胰岛素结合,因而胰岛素不能 发挥生理性作用。激素类物质也可对 抗胰岛素的作用,如儿茶酚胺。皮质 醇在血液中的浓度异常升高时,可致 血糖升高。
6
靶细胞水平: 受体数量减少或受体与胰岛素亲和 力降低以及受体的缺陷,均可引起 胰岛素抵抗、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最终使β细胞逐渐衰竭,血浆胰岛素 水平下降。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 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31
妊娠糖尿病(GDM)
妊娠妇女原来未发现糖尿病,在妊娠期, 通常在妊娠中期或后期才发现的糖尿病, 称为妊娠糖尿病。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 是糖尿病病人妊娠期,称为糖尿病妊娠。 在妊娠中期以后,尤其是在妊娠后期,胎 盘分泌多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如胎盘泌 乳素等,并且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 减少。糖尿病易出现在妊娠后期。
糖尿病诊断和分型
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是 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 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它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 的一种综合病症。是由于人体胰岛素 绝对或相对缺乏、靶细胞对胰岛素敏 感性降低、胰岛素及受体缺陷或受体 后反应异常等导致的以高血糖为基本 生化特点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及 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的一组综合症。
1型DM病人的诊断应具有高血糖 症,葡萄糖尿,酮尿与(或)酮症 酸中毒,正常体重,并且需要立即 用胰岛素替代等特征。
27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病程可分三级:
1.遗传倾向期:临床上不明显,但部分可通过 HLA-D位点型和亚型检测。 2.潜伏期:胰岛炎状态,以淋巴细胞和巨噬细 胞侵入为特征。 3.临床表现期:超过80%的胰岛β细胞被破坏, 存在持续的高血糖症。

糖尿病相关实验室检测——血糖胰岛素释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可修改版ppt]

糖尿病相关实验室检测——血糖胰岛素释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可修改版ppt]
7.8 11.1
案例5
小时
0
½
1
2
3
血糖 7.0 9.0 10.8 7.6 6.1
尿糖
-
-
-
-
-
结论:1、 FPG已达糖尿病诊断标准 虽然2hPG正常也应诊断糖尿病,但需复查OGTT,2次以上为同样结果方能诊断。
2、尿糖无梯度无法确定肾糖阈。
7.0 6.1
7.8 11.1
案例6
小时
0
½
1
2
3
血糖 5.0 10.0 14.0 11.1 8.9
±
1
2
12.5 7.4
++
±
3
5.0

结论:(1) 2hPG <7.8属正常范围,不能诊断糖耐量受损(IGT)
(2) 1hPG >11.1 应按糖尿病高危患者对待,需测胰岛素释放曲线,是否有胰 岛分泌高峰延迟
(3)肾糖阈约为7.4 mmol/L 左右
7.0 6.1
7.8 11.1
异常 OGTT
案例1
缓慢 正常 延迟释放 较1型低 有遗传倾向 无关 口服降糖药
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1、β细胞基因缺陷 2、胰岛素作用基因缺陷 3、胰腺的外分泌疾病 —— 胰腺炎、创伤/胰腺切除、肿瘤、囊性纤维化、
血色沉积病、纤维钙化性胰腺病等
4、内分泌疾病 —— Cushing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胰高血糖
素瘤、甲亢、生长抑素瘤等
④反复的感染:
✓反复的皮肤感染 —— 疖、痈,经久不愈的小腿和足部溃疡 ✓反复的泌尿系感染 ✓发展迅速的肺结核 ✓女性外阴瘙痒
带你认识糖耐量试验
一、基本概念
耐糖现象:正常人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血液葡萄糖浓度暂时升

糖尿病的自我检测PPT.

糖尿病的自我检测PPT.

治疗方案不同, 血糖监测方案也不同
口服药使用者
• 短期强化方案 • 交替监测方案 • 餐时配对方案
6
强化胰岛素治疗的血糖监测方案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未达标 √
√ (√) √ (√)
已达标 √

(√)表示可以省去测血糖的时间
晚餐后 √ √
睡前 √ √
请注意:
• 如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血糖;
MDE-P-2011-62
糖尿病健康教育 血糖自我检测
1
自我监测帮助您 • 有效监控治疗效果 •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坚持监测,控制血糖长期达标 • 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3
血血 糖糖
• 各点血糖谱 • 糖化血红蛋白 • 尿糖
其他监测指标
• 血压 • 体重及腰围 • 血脂 •足 • 肾脏 • 眼底 • 心血管病
血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
执行的要点 ◇阅读下面的短文
(HbA1C) ,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
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 在办公室面试:在工作地点面试也属于非正式面试,对内部应聘者一般采取这种方式。
这位老总一听:“真的吗?”其实,他也不会开车,销售人员到后面开出一辆自动档车,让他坐上去亲身体验一下。
有以下情况: •

正在调整治疗方案; 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
• 需要获得更多的血糖信息等情况。
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短期强化血糖监测方案
空 腹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 前
周一
周二
周三

√ (√) √

√ (√)
周四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 – 1.5 mmol/L 或 低 1.5 – 3 mmol/L 或 中 > 3 mmol/L 或 高
*需要排除非酮性酸中毒
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
• 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不相关 糖化血红蛋白 • 可能对餐后及夜间血糖的漂移关联 度较大 • 可能对糖尿病病人并发症的防治有 指导意义
需要检测酮体的情况
血糖>15mmol/L 生病期间 出现呕吐或腹部疼痛时 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时 出现感染、发热、大量 出汗及自觉虚弱时监测 酮体 • 1型糖尿病 • • • • •
血酮测试与尿酮测试比较
即时性和准确性
尿酮测试 测乙酰乙酸 间接表明循环中的酮体 指示 2-4 小时前血液中的 酮体水平 靠肉眼比色,仅能指示高、 中、低或微量 血酮测试 测 β –羟丁酸 直接测量循环中的酮体 指示血液中酮体的即时水平
定量的准确测试结果
酮体测试结果及其建议
血酮 或 尿酮 值 < 0.6 mmol/L 或 微量 建 议 • 无需额外措施 • 继续监测血糖 • 在 2~4 小时内再次检查血糖和血酮值 • 可能正处于形成酮症酸中毒 (DKA) 的危险中 • 尽快与医生联系 • 需要进行紧急治疗 • 立即寻求医生救助
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
• 定期检查,病情不稳定时每天检查血 糖,病情稳定后,1个月至少检查2次 空腹和餐后血糖 • 如果不舒服应随时检查血糖 • 8点法检测血糖——3餐前后,睡前, 午夜3点 • 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
不同时期血糖监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意义• 餐前:利于检出低血糖或高血糖 • 餐后2小时:利于检出高血糖 • 夜间血糖监测:利于发现夜间低血 糖或高血糖,为诊断清晨血糖波动 提供原因
尿糖监测的不足
– 需要留尿的容器 – 无法提示低血糖 – 受肾糖阈、取尿时操作方法、尿糖 试纸本身和色觉及视力的影响,测 试结果准确度不高 – 定性检测 – 技术趋于淘汰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 每2—3个月检查一次 • 应控制在Hblc<7%的范围 • 对糖尿病病人并发症的防治 意义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