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 单元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含题)毫米厘米分米基础知识过关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1000米 = 1公里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1、一块玻璃厚50()一只大象高3()粉笔长75()床长约2()回形针长约3()儿童漫画书宽约2()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 小华身高130(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幢楼高12( ) 2、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

[A.2克 B.2毫米 C.2厘米]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① 毫米② 厘米③ 分米4、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① 文具盒② 电视机③ 数学书考点二、比较大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1、简单的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者“=”4分米○ 40毫米 70毫米○70厘米3千米○2970米 4分米○39厘米2、计算后比较大小1米—3分米○ 7厘米 5米3分米○ 53米7厘米+23厘米○3米 1米-2分米○8分米1米○2分米30厘米考点三、计算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2千米=()米 3米—2分米=()分米7千米—2000米=()千米 36分米—16分米=()米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考点四、解决问题1、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75米,小东沿着足球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2、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3、一层楼高约40分米,五层楼高大约是多少米?4、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5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多少次5.有一根长10厘米的火腿,壮壮吃了6厘米长的一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附期中期末卷及答案)有目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附期中期末卷及答案)有目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附期中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目录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点归纳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及复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及复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及复习题毫米、分米的认识1、学生尺上每1 厘米长度之间有( )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是( )毫米,1 厘米=( ) 毫米2、10 厘米长的一段就是( )分米,1 分米=( )厘米;10 个1 分米就是( ) 米,1 米=( )分米。

3、1 分硬币、1 角硬币、5 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毫米。

电话卡、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 )毫米。

4、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四个长度单位,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千米的认识1、千米也叫( ),它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远的路程时,一般用( )作单位,1 千米=( )米。

2、我们学校的运动场跑道一圈是250 米,那么4 圈就是1 千米。

吨的认识1、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是( ),1 吨=( )千克。

3、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我的感受: 《测量》单元评研卷姓名: 评价:一、填空: 1、常用的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有( )、米、( )、厘米、( )。

2、常用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单位有( )、千克、( )。

3、一盒牛奶重500 克,( )盒牛奶重1 千克。

4、小明骑自行车绕操场行一圈是400 米,每天早晨骑2 圈,他每天早晨行( )米;再行( )米就是1 千米。

5、填一填,算一算:5 厘米=( )毫米30 分米=( )米400 厘米=( )米6000 米=( )千米7 分米=( )厘米4 千克=( )克9 吨=( )千克8000 千克=( )吨37 厘米+13 厘米=( )分米1 吨-400 千克=( )千克6、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1)一本数学书的厚度是5( )。

(2)小红的体重约是35( )(3)一个乒乓球重6( )。

(4)一辆卡车载重量是5( )。

二、选择: (1)1 千克和1 千米比较( )。

A、1 千克大B、1 千米大C、无法比较(2)青藏铁路全长( )。

A、1956 米B、1956 千米C、1956 分米(3)一艘远洋货轮可载货(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练习题

第一单元:测量3、08:3526是()时()分()秒。

4、秒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分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时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5、唱一首歌需要的时间一般()1分钟。

(填“多于”或“少于”)6、上午第一节课从8:05开始,这节课要上40分钟,第一节课在()下课。

7、一架飞机本应在上午10:15到达,现在要晚点30分,那么飞机会在上午()到达。

8、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

9、3分=()秒2小时=()分300秒=()分3时10分=()分180分=()时2分5秒()秒10、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做数学作业要用30()。

(2)吃午饭用了15()。

(3)小明系红领巾大约用了18()。

(4)一场足球赛用了2()。

二、判断题。

12分()1、昨天那场大雨可真大,整整下了3秒。

()2、一个人唱一首歌需要4分钟,5个人合唱这首歌需要20分钟。

()3、人的脉膊每秒跳动80下。

()4、我眨一下眼睛大约需要1秒。

()5、分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秒针刚好转一圈。

()6、分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4,经过了20分钟。

三、选择题。

15分1、分针从3走到9,经过了()。

A.6分B.30秒C.30分2、100米赛跑,小刚用了15秒,小华用了18秒,()跑得快。

A.小刚B.小华C.无法确定谁3、一场电影大约要播放()。

A.90秒B.90分C.9小时4、从5:25起,再过()分钟是6:10。

A.25B.35C.455、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 )。

A.5圈B.50圈C.5小格四、比较题。

(填“﹥”“﹤”或“=”)12分150秒〇2分6时〇600分60分〇1时12秒〇12分36分〇2时1分20秒〇80秒五、解决问题。

30分1、一列高速列车上午7:05从杭州出发,7:59到达上海。

这列高速列车行驶了多长时间?2、取信时间(上午)第一次7:40;第二次9:40;第三次11:40第二次取信到第三次取信间隔多长时间?3、小宇在外面玩球可以玩多长时间?小宇:妈妈,我去玩一会儿球。

三年级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第七单元含易错题及解析

三年级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第七单元含易错题及解析

三年级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第七单元含易错题及解析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160;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三年级# 导语】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希望帮助到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知识点: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练习题: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只蚂蚁身长约5()。

2、一根黄瓜长约2()。

3、一辆货车的载质量是5()。

4、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30()。

5、小学生一步长约4()。

二、在○里填上“>”“<”或“=”。

5吨○5200千克60千米○9千米3200分米○2300米2300克○3千克60毫米○6厘米5分米○5米三、辨一辨。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0005;”)1、一根跳绳长5分米。

()2、3吨石头比3吨棉花重。

()3、4吨比4100千克少100千克。

()4、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长2313米。

()5、量比较短的物体或者要求结果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分米=()厘米1米=()分米2厘米=()毫米6000米=()千米3千米=()米80毫米=()厘米五、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2单元复习知识点和练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2单元复习知识点和练习

⼈教版⼩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2单元复习知识点和练习第⼀单元测量Array﹡⼩结﹡(1)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如果单位不相同时,要换算成相同单位再相加减。

(2)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单位换算成⼩单位就在数字的末添加0(关系式中有⼏个0,就添⼏个0);把⼩单位换成⼤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个0,就去掉⼏个0)。

(3)长度单位中,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当我们表⽰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到质量单位。

(5)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6)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7)长度单位与质量单位不能⽐较⼤⼩。

第⼆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要向⼗位进1,⼗位相加满⼗要向百位进1。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结: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就要向前⼀位进1。

3、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结: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位退1。

4、公式:和=加数+另⼀个加数加数=和-另⼀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列竖式,要牢记,数位要对齐,符号要看清,加法式⼦⾥,满10要进1,减法式⼦⾥,不够减时向前借。

练习题⼀、填空乐园1、在括号⾥填上适当的数。

(1)3050⽶=()千⽶()⽶(2)2吨8千克=()千克(3)4分⽶6厘⽶-50毫⽶=()毫⽶(4)333克+()克=1千克(5)40吨700千克-2500千克=()吨()千克2、把下列数按从⼩到⼤的的顺序排列起来。

4千⽶300厘⽶4300厘⽶4千⽶300⽶4⽶30厘⽶——————————————————————————————————————3、在〇⾥填上“﹥”、“﹤”或“=”。

(1)55毫⽶〇5厘⽶(2)25厘⽶5毫⽶〇30毫⽶(3)3分⽶〇300毫⽶(4)1⽶-2厘⽶〇8厘⽶(5)99⽶〇100分⽶4、()的⼀半是50厘⽶。

2024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2024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知识点三:认识分米及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定义: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
毫米(mm)作单位。如数学书厚6(毫米)
⑴把10厘米的长度用一个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那就是分米(dm )。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注意:测量时,物体的左边与0刻度对齐,物体的右边对准刻度几 ,物体的 长度就是几。
估算方法:要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适当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可 以把每个三
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看成与它接近的 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 例如:403+571=( )把403看作400,571看作570。 易错点:选择估算方法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
注意:相同数位对齐,都从个位算起。
例如:裙子145元,上衣287,求总价。
地。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由于天气原因,
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
方法2: 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 再 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例如:35+34=69,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60+9=69
方法1: 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 加 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2: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减一位数(够减时),再把两个差相加。 要点 :方法2只适合用于个位够减时,个位不够减时不适用。 易错点: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忘记加进位数或退位数。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测量》章节复习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测量》章节复习练习(含答案)

章节复习讲义(人教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章节复习第三单元《测量》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毫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不足1厘米或者要求量得比较准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1厘米内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2.测量物体长度时,物体的起始端同直尺的0刻度对齐,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的刻度数。

如果起始刻度不是0,测量结果则要用末端刻度减去起始刻度。

知识点二:分米的认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把大单位换算成相邻的小单位时,大单位前面是几,就把几的后边加上一个0;把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大单位时,小单位前面有几个十,就是几。

知识点三:千米的认识1.千米的认识通常情况下,测量一段路程或两地间的距离等较长路程时,常用千米(m)作单位,1千米=1000米。

2.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进行千米和米的换算时,一定要记住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千米化成米,要乘进率1000,米化成千米要除以进率1000。

3.估计长度在估测两地之间的长度时,可以先选择一种估测的标准,然后再估测有多少个这样的标准。

4.用估算解决问题知识点四:吨的认识1.认识“吨”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 t )作单位。

1吨=1000千克,1 t=1000 g。

2.吨与千克的换算(1)将吨转化为千克,要去乘进率1000(即在末尾加上3个0);(2)将千克转化为吨,要去除以进率1000(即在末尾去掉3个0)。

知识点五: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在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时,应该有序地思考,把所有的情况都一一列举出来,然后根据列表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夯实基础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本题2分)(2021·广东佛山市·三年级期末)袋食盐重500克,妈妈买了两袋一共重()。

A.1000千克B.1吨C.1千克D.1千米2.(本题2分)(2021·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最有可能的是()。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例:钟面上走的最快的针是()走的最慢的针是( )。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例:1分=( )秒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例: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

4、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30分=半时例:1时=()分 240分=( )时 5分=()秒5、会用合适的时间单位。

例:小学生每天睡8(); 小刚跑100米用18()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例:1、小明7时25分从家出发去上学,20分钟后到学校,到校时间是().2、学校8时开始上课,乐乐每天在上学路上要走15分钟,那么他最晚应在什么时候出发才不会迟到?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例:一支铅笔长15();数学课本厚6()一棵大树高10( );汽车每小时行驶60( )3、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例:80厘米=()分米 5千米=( )米6厘米=( )毫米 4000米=()千米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例:30厘米+20分米=()分米 6分米9厘米=( )厘米8千米— 6000米=( )米 30毫米— 2厘米=()毫米5、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例:一辆坦克重15( );一头骆驼重330( )一个苹果重200();一颗鸡蛋重70( )6、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知识点】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快的是(秒针),走得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顺时针走1平方小时是(1)小时;分针走1格需要(5)分钟,分针走1格需要(1)分钟;秒针走一格需要(5)秒,秒针走一格需要(1)秒。

4.时针走1格,分针刚好走(1)圈,分针走1圈就是(60)分钟,就是(1)小时。

时针转一圈,分针转12圈。

5.分针走1格,秒针刚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是(1)分。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成直角的时间是:(3点整)和(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小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练习题】一、填空。

1、1小时=()分,1分=()秒2、180分=()时,120秒=()分3、1时30分=()分,1分55秒=()秒4、80分=()时()分,160秒=()分()秒5、利民超市上午9:00营业,晚上8:00关门。

这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小时。

6、时针指在4时多,分针指向5,这时是()时()分。

7、6时半,这时时针指在()上,分针指在()上。

8.上完一节课要40()分,加上()分就是一个小时。

9.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8,表示时间为();时针指向7,分针指向12时,表示()。

10、钟面上短的针是()针,较长的针是()针。

转动快的针是()针,它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

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时、分、秒)1.小明做一道数学口试题大约需要3()的时间。

2、一个人每天要睡8()。

3、莉莉跳100下绳子用了30()。

4、体育老师绕操场跑一圈要5()。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考点梳理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秒的认识1.计堂很短的时间用秒作单位。

2.时、分、秒之间的单位换算:1时=60分,1分=60秒。

时间的计算计算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第二单元考点梳理及易错探析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易错探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先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加(减)个位数U易错点:①笔算D才数位没有对齐a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口算:把儿百儿十肴作儿十几个十,转化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a2,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②笔算加法时,无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应向前一位进I t③笔算退位减法时,要记得减去退的1,举例探析:判断对错:匠底%&督金三位数加、减法估算将要算的数肴成与其最接近的整百薮或几百几十敛再进彳亍计算;探析:①相同数位没有对齐;②十位满十没有向百位进1;③百位上数没有减1。

正确式子应为:辱薛廖励善勤睇圈i@a®asi ffi保加滞第三单元考点梳理及易错探析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富米、分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粘确时,逋常用毫米作单位,2.直尺上每1厘米长度之间有10个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3.10厘米的长度是1分米,1分来=10厘米,10个1分来的长度是1米,1表=10分表。

千米的认识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1千米=1000米吨的认识1.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弦,通常用吨(t)作单位.〉1吨=1000千克2…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易错探析易错点:①用尺子测堕长度时操作错误,0刻度线没有对齐。

②非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举例探析:①判断:L cm D(x)探析:0刻度线没有对齐,实际长度比2cm长。

三年级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第三单元含易错题及解析

三年级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第三单元含易错题及解析

三年级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第三单元含易错题及解析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本文将对其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并列出经典易错题及其解析,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一、学习要点
1. 数量变化
(1)数量变化的定义
数量变化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变化,可以是更多、更少或者一样多。

(2)数量变化的实践与应用
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实践数量变化的过程,比如把一堆柚子里的几颗吃出去,就可以体会到柚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2. 加减法
(1)定义
加法运算是指数的相加,使两个数的和比之前的数大;而减法运算是指数的相减,使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使两个数的差比原数小。

(2)加减法的实践与应用
学生可以实践加减法,比如把一堆给定的柚子加起来,再减去某些柚子,可以写下数学式,计算出最终剩下的柚子的数量。

二、易错题及解析
1.题目:小明和小张在抓蚊子,小明抓到4只,小张抓到7只,他们一
共抓到了几只?
A. 3只
B. 4只
C. 7只
D. 11只
答案:D. 11只
解析:直接相加,小明抓到4只,小张抓到7只,他们一共抓到11只。

2.题目:小明和小张在抓蚊子,小明原来抓到8只,然后又抓到5只,
现在小明抓了几只?
A. 3只
B. 5只
C. 8只
D. 13只
答案:D. 13只
解析:这是加法运算,小明抓到8只,然后又抓到5只,所以现在一
共抓到13只。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学问点总结归纳〔含题〕二、根本的行程问题【学会画图分析】、一辆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千米,小红早上:乘坐这辆客车去外婆家,中午到,小红家到奶奶家有多少千米?、小从平均每小时行驶千米,小从小时行的路程爸爸只用了小时。

爸爸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小华步行去青山旅游,平均每小时行驶千米小时后间隔青山还有千米,那么小刚家离青山多远?、羚羊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时千米,而袋鼠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时千米,假如羚羊及袋鼠赛跑,小时后,羚羊会落下袋鼠多少千米?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驾驭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口算..初步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类推实力..初步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索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驾驭口算的方法.〔二〕出例如+方法一.把分成和,把分成和,然后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是.方法二.把分成和,加等于,再加上,等于.方法三.把分成和,加上等于,再加上等于.方法四.把分成和,先加上等于,加上等于.〔三〕.出例如-=-=接着演示课件“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想:-=.-=想:-=-=+=.-=想:-=-=.-=想:-=+=.视察比照-和-两题有什么不同?〔订正:-是不退位减法,-是退位减法.〕.练一练.-=-=-=-=三、稳固练习..根本练习.〔〕口算.〔全班学生动笔做,订正后,说一说每组两题有什么关系?〕〔〕卡片练习++++++〔扩展题〕第单元四边形、有条直的边和个角的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有个直角,条边相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简洁变形。

〔三角形不简洁变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长方形的长周长÷-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一、填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5单元知识点复习及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5单元知识点复习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1-5单元知识点及练习第一单元测量知识点:1:测量长度时,物体的起始端通常同直尺的对齐。

2: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厘米间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 毫米。

3:当被测物体较长时,可以用分米作单位,分米是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单位。

1分米= 厘米,1米= 分米4: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四个长度单位之间,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5:测量较长的距离时,常用千米(又叫公里)作单位,1千米=1公里,1千米= 米,1公里=1千米6:把千米化成米,在千米数末尾加上3个0;把米化成千米,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7:吨是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1吨= 千克;克是比千克还小的质量单位,1千克= 克。

8: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换算时,“吨”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吨数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是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2、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3、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十,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4、被减数中间带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当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时,要从百位上退1当10,放到十位上,再从十位退1当10放到个位,这时十位上剩9。

5、加法验算方法:可以通过交换加数的位置来验算,也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来验算。

6、减法验算的方法,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也可以用差加减数来验算,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第五单元时分秒的认识1.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三个指针:2.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一分钟3.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一时4.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一、填一填1、有些钟面上有3根针,他们分别是()、()、(),其中()走得最快,它走一圈是();()走得最慢,它走一大格是()。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及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及习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含题)毫米厘米分米基础知识过关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1000米 = 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克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1、一块玻璃厚50()一只大象高3()粉笔长75()床长约2()回形针长约3()儿童漫画书宽约2()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 小华身高130(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幢楼高12( )2、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含题)毫米 厘米 分米基础知识过关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 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 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③ 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1公里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1、一块玻璃厚50( ) 一只大象高3( ) 粉笔长75( ) 床长约2( )回形针长约3( ) 儿童漫画书宽约2( )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小华身高130(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幢楼高12( )2、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 )。

[A.2克 B.2毫米 C.2厘米]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① 毫米 ② 厘米 ③ 分米4、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① 文具盒 ② 电视机 ③ 数学书考点二、比较大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1、简单的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者“=”4分米 ○ 40毫米 70毫米○70厘米3千米○2970米 4分米○39厘米2、计算后比较大小1米—3分米 ○ 7厘米 5米3分米 ○ 53米7厘米+23厘米○3米 1米-2分米○8分米1米○2分米30厘米考点三、计算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2千米=( )米 3米—2分米=( )分米7千米—2000米=( )千米 36分米—16分米=( )米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考点四、解决问题1、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75米,小东沿着足球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2、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3、一层楼高约40分米,五层楼高大约是多少米?4、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5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多少次5.有一根长10厘米的火腿,壮壮吃了6厘米长的一块。

妈妈把剩下的每5毫米切成一片,一共可以切几片?【总结锯的段数总比锯的次数多一】6、7、一幅画长2米,用5分米长的丝带给画的上下都编边,需要多少条丝带?6、【提高】丽丽把一条3分米6厘米的绳子折两次再沿折线剪断,每段彩带长多少?7、【提高】蜗牛从深9分米的桶底往上爬,每爬3分米需要2分钟,再休息1分钟,蜗牛爬到桶上需要多长时间?二、基本的行程问题【学会画图分析】1、一辆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50千米,小红早上8::0乘坐这辆客车去外婆家,中午11:00到,小红家到奶奶家有多少千米?2、小从平均每小时行驶4千米,小从3小时行的路程爸爸只用了2小时。

爸爸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小华步行去青山旅游,平均每小时行驶5千米,2小时后距离青山还有6千米,那么小刚家离青山多远?4、羚羊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时90千米,而袋鼠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如果羚羊与袋鼠赛跑,2小时后,羚羊会落下袋鼠多少千米?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二)出示例1 64+25 方法一.把64分成6和4,把35分成30和5,然后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是89. 方法二.把25分成20和5,64加0等于84,再加上5,等于89. 方法三. 把64分成60和4,60加上25等于85,再加上4等于89. 方法四. 把25分成20和5,64先加上5等于69,69加上20等于89.(三) 1.出示例2 58-26= 72-49= 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A.72-49=23 想:72-40=32 B.72-49=23 想:72-50=22 32-9=23 22+1=23 C.72-49=23想:72-9=63 63-40=23D.72-49=23 想:12-9=3 20+3=232.观察对比58-26和72-49两题有什么不同?(订正:58-26是不退位减法,72-49是退位减法.)3.练一练. 36-20= 52-10= 34-23= 98-76= 36-24= 52-18= 90-25= 42-39=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1)口算.(全班学生动笔做,订正后,说一说每组两题有什么关系?) 15+30+4 25+40+8 39-20-6 15+34 25+48 39-26(2)卡片练习24+15 37+26 83+17 24+42 44+39 72+36 24-12 47-29 50-37 86-44 85-37 100-33 54+28 31-18 56-37 74-16 76+23 35+24(扩展题)( )+34=70 400-( )=320 ( )+53=86 87-()=50( )+72=90 63-( )=17第3单元 四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我的例子1、四边形的特征:有( )条直的边,有( )个角。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相等,( )相等;特性:易变形、具有( )性。

3、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1)长方形对边( ),四个角都是( )角。

(2)正方形四条边都( ),四个角都是( )角。

1、 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 )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 测量周长的方法:(1)绕绳法。

(测量不规则图形,如月亮形);(2)米尺或直尺测量。

(测量规则图形,如长方形);(3)滚动法可以测圆形物体的周长。

(如圆形)3、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或= 长+宽+长+宽 或= 长×2+宽×2长方形的长 = 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 = 周长÷2—长4、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或=边长+边长+边长+边长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一、填空: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对角( )。

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长是宽的2倍,它的周长是(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8分米,它的边长是( )。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的和是16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厘米。

二、判断:(1)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2)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 )(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比正方形的周长大。

( )(4)用一根长1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围法。

( )三、选择:(1)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 )。

A、不变 B、改变 C、无法确定(2)右图中一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

A、3B、4C、5(3)用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A、10B、4C、6(4)一个长方形枕套,长40厘米、宽30厘米,四周围上花边,至少要用多少厘米的花边?列式不对的是( )。

A、(40+30)×2B、30+40×2C、40×2+30×2(5)右图哪一部分的周长大?( )A、阴影部分B、空白部分C、一样大。

四、算一算下列每个图形的周长。

5厘米3厘米8厘米8厘米五、操作题:请你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计算它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六、解决问题:1、王爷爷要围一个长6米,宽3米的长方形小花园,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需要多长?2、这是我的一块手帕,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3、一块长方形草坪长14米,宽比长短4米,在草坪的四周铺上一圈小石头,石头路至少有多少米?一位老爷爷每分钟可走8米,走完一圈要多少分钟?4、用3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如果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你认为它的长和宽可能分别是多少厘米?(请写出算式,至少写3种)第4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

3、公式。

被除数 = 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商-余数商=被除数÷除数-余数内我的例子1、用除法算式表示下图:( )÷( )=( ) (1)☆ ☆ ☆ ☆ ☆ ☆ ☆ ☆ ☆ ☆ ☆ ☆ ☆ ☆ ☆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7﹤57 ( )×8﹤46 4×( )﹤365×( )﹤23 9×( )﹤60 ( )×6﹤323、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 )一定要比( )小。

4、51天是( )个星期零( )天。

5、★÷5=8……▲,▲最大是( ),那么被除数是( )。

6、有32盆花,5盆摆一组,可以摆( )组,还剩( )盆。

二、选择题。

1、下面的数中,除以6没有余数的是( ) A、34B、24C、442、有34个李子,每盘只能装5个,至少要( )个盘子才能全部装完。

A、5B、6C、73、☆☆⊙⊙⊙※☆☆⊙⊙⊙※……像这样依次重复下去,第40个是( )。

A、☆ B、⊙ C、4、☆÷○=8……5,○最小是( ) A、4 B、5 C、65、下面式子中,计算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