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体系:发展、成效和特色
税务度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税务 2020 年度绩效管理工作总结跟着税收征管改革和国税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税机关作为履行税收管理职能的政府公共部门,一定更好地办理好现代公共管理中的责任、效率和服务理念,依照价值链传导和市场化体制的进度,重塑岗位管理和岗位查核模式。
为此,从今年一季度开始,依据目前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美化的需要和干队伍伍建设的实质状况,我分局在进一步规范岗位设置、科学界定职责、合理配置人员的基础上,引入了现代公共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理念。
将原有的个别干部查核方式改革为查核干部工作数目和质量的绩效查核方式,经过计算机网络和管理系统对干部的绩效进行月度统计和季度总结,与季度查核奖的发放直接挂钩。
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转,绩效考查方法获得了分局全体干部的一致认同,并获得了踊跃的成效。
促使了干部工作法治化、责任化、执行意识和竞争意识的提升,分局税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也达到了新的水平。
1。
改革原有查核方式,实行绩效查核的基本思路现代公共管理所要求的责任、效率和服务理念最后一定落实到肩负详细管理职能的每个岗位和人员身上。
所以,我们以为任何科学合理的公共管理模式都一定鉴于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一定有一个清楚完好的反应上司和有关岗位要求的责任制;二是成本效益核算的有效运作。
第三是服务下一个工作环节,即内部和外面客户的信念。
就是鉴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回首分局过去的查核方式时发现了三个弊端 :是一种从前以干部“扣分制”为主的查核方式。
干部只负不出错误、不扣分的责任。
没有出错误,他们能够获得基安分数。
难以全面评论详细采集和管理工作的成绩和成效,难以落实工作职责。
干部的工作业绩没有获得反应和必定,没有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
简单造成“多分多工、少分少工、少分不工”的现象,不利于调换干部的踊跃性。
2 是从前鉴于“演绎系统”的查核方法,很难对干部的能力、特色、工作主动性和团队合作意识做出科学合理的全面评论,进而为分局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供给必需的依照3难以保持考试的严肃性因为缺少科学合理的工作绩效评论,鉴于“演绎系统”的查核已经发展到了终点。
税务工作人员的绩效管理与考核标准

税务工作人员的绩效管理与考核标准在税务部门中,绩效管理和考核标准对于工作人员的发展和组织的运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税务工作人员绩效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
一、绩效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绩效管理是一种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估、反馈和发展的过程。
对于税务工作人员来说,绩效管理有以下几个目的和意义。
1. 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绩效管理可以帮助税务工作人员明确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制定目标,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工作重点,提高工作质量。
2. 提高工作动力:绩效管理可以激发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并与薪资、晋升等激励机制相结合,可以有效激励员工主动参与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 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发展:通过绩效管理,可以帮助税务工作人员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发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和潜力。
同时,也可以帮助组织发现人才,通过培训和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能力水平。
二、绩效管理的内容和流程绩效管理的内容应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反馈和发展计划等环节。
1. 目标设定:在绩效管理中,首先需要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
这其中需要包含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合理设定工作目标,并将其与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相匹配,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对工作人员在一定时期内所呈现出的绩效结果进行量化评估的过程。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工作完成情况、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方面。
评估应客观、公正,避免主观偏见的影响,并采用多方面的评价手段,如自评、同事评估、领导评估等。
3. 反馈和发展:在绩效管理中,及时的反馈对于员工的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与员工进行绩效反馈,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提供改进的机会。
同时,还应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的机会,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个人能力。
三、税务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税务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应该根据具体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进行制定,具体考核标准如下:1. 工作成效:对工作人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进行考核。
税务工作半年度绩效评估报告与总结

税务工作半年度绩效评估报告与总结一、工作背景与目标自本年度初开始,税务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开展各项税务工作,旨在加强税务管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本次报告将着重总结工作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二、工作成效在过去半年的工作中,税务部门凭借着全体员工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征管效率提高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税务流程,我们成功地提高了税收征管的效率。
与去年同期相比,纳税申报、办税事项处理等环节的处理时间明显缩短。
新推出的在线办税服务广受纳税人好评,提升了服务质量。
2.税收贷款审批工作顺利推进本年度,我们积极参与和支持各类税收贷款项目,力争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
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紧密合作,双方协同推进税收贷款审批工作,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贷款机会,推动了经济发展。
3.税收法规学习与宣传工作有力充分发挥税务部门的宣传教育功能,我们加强了税收法规的学习与宣传工作。
定期开展税收培训,提高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的了解度。
此举有效提升了纳税人的自觉性,增加了纳税合规性。
4.税收案件处理与纠纷解决取得明显进展在税收案件处理与纠纷解决方面,我们大力推进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通过及时介入纠纷,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成功解决了多起税收纠纷,保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税务与纳税人的和谐关系。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信息共享不畅税收征管需要依赖各个部门的数据支持,但是目前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完善,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应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建立起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
2.纳税人服务待改进尽管我们推出了在线办税服务,但仍有部分纳税人反映网上办税的功能有限,不便于操作。
为了更好地服务纳税人,我们应持续优化在线办税平台,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研究》范文

《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税务系统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税务系统绩效管理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优化税收服务、增强税收法治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的概念、意义、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的改进与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的概念与意义税务系统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对税务系统的运作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税务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明确税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目标,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2. 优化税收服务:绩效管理有助于提高税收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满足纳税人的需求,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
3. 增强税收法治:绩效管理可以促使税务系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提高税收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三、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的现状当前,我国税务系统绩效管理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部分地区的绩效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全面反映税务系统的运行状况。
2.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部分地区在绩效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税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
3. 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虽然税务系统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但在绩效管理方面,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四、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的改进与提升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税务系统绩效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提升:1. 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评价标准,以适应税务系统的发展需求。
2.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激发税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
如何进行税务工作的绩效管理与考核

如何进行税务工作的绩效管理与考核在税务工作中,绩效管理与考核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有效的绩效管理与考核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完成税收征管任务。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税务工作的绩效管理与考核,以帮助各级税务机关更好地实施绩效管理与考核制度。
一、设立明确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是绩效管理与考核的基础,也是衡量员工工作表现的重要标准。
在税务工作中,可以将绩效目标分为财务目标、工作目标和行为目标三个方面。
1. 财务目标:根据税务机关的年度任务和预算要求,设立明确的财务目标。
例如,完成年度税收征管任务、实现税收收入增长等。
2. 工作目标:根据税务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设定各部门和岗位的工作目标。
例如,提高纳税人申报率、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等。
3. 行为目标:重点考核员工的行为表现,鼓励员工注重职业道德和服务态度。
例如,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加强沟通协作等。
二、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与方法为了公正、客观地评价员工的绩效,税务机关应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与方法。
1. 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根据绩效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并进行量化。
同时,考虑绩效评价的多维度,包括工作成果、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2.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在税务工作中,可以采用定期考核、临时考核和项目考核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定期考核适用于年度或季度绩效评价,临时考核适用于突发事件或特定项目的绩效评价,项目考核适用于特定工作项目或岗位的绩效评价。
3. 引入360度评价:除了上级对下级的评价,还可以引入同级、下级、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评价,全面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影响力。
三、建立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是绩效管理与考核的重要补充。
通过激励和奖励,可以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1. 制定激励政策:建立激励政策,包括薪酬激励、晋升机制、福利待遇等。
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定期沟通与反馈:定期与员工进行面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税务系统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税务系统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税务系统绩效考核工作,促进税务系统绩效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及其相关部门。
三、绩效考核目标1. 核心目标:实现税收稳定增长、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税收征收效率;2. 政治目标:增强税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的领导;3. 社会目标:服务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税收合法权益,促进税收法治建设。
四、绩效考核指标1. 税收增长率2. 税收结构调整情况3. 税收征收效率4. 党风廉政建设情况5. 对外服务水平6. 税收政策宣传普及7. 纳税人满意度8. 税务部门任务完成情况五、绩效考核管理流程1. 制定年度绩效考核计划,明确考核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各级税务机关;2. 定期进行绩效数据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纠正;3. 制定绩效考核奖惩措施,对绩效优秀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绩效较差单位或个人予以相应处罚;4. 组织对各级税务机关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年度绩效考核报告。
六、绩效考核结果运用1. 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税务机关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2. 作为税务机关人事管理、薪酬分配的重要参考;3. 对绩效优秀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七、绩效考核监督1. 加强对绩效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监督,防止数据造假;2. 对绩效考核过程中的不正当干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3. 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平性进行监督和检查。
八、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和改进1. 定期总结经验,对绩效考核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2. 调查研究,总结国内外最佳绩效考核实践,结合税务系统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完善和改进。
九、附则本制度经全国税务局批准后生效,如有修改,由全国税务局负责解释。
税务系统绩效考核

税务系统绩效考核引言税务系统作为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部门之一,在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同时,也承担着监管和维护税收秩序的责任。
为了更加高效地推动税务工作,税务系统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税务系统绩效考核的内容和要求,旨在提高税务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绩效考核指标1.税收总量目标:包括全年税收收入目标和月度税收收入目标,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达到预期水平。
2.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税务系统对纳税人的征管工作,如征收、征求意见、征信等方面的质量。
3.税收政策宣传:考核税务系统宣传税收政策的效果和宣传工作的创新性。
4.服务效率:考核税务系统对纳税人的服务效率,包括办税时间、服务态度等。
5.风险防控:考核税务系统对逃税行为的预警、核查和打击效果。
考核流程1.目标设定阶段:税务系统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税收目标进行总结和分解,制定出年度和月度税收目标,并在全系统范围内进行通报。
2.绩效指标制定阶段:税务系统根据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制定出详细的绩效考核指标,并向各级税务部门下达。
3.绩效考核执行阶段:各级税务部门根据绩效指标,加强组织和指导工作,推动各项考核指标的实施和完成。
4.绩效评估阶段:税务系统通过集中考核、综合评价等方式,对各级税务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估和排名,从而确定绩效考核结果和名次。
5.绩效奖惩阶段: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给予优秀单位和个人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机制,同时对工作不达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和惩处。
绩效考核要求•全面实施绩效考核制度,确保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强化目标管理,确保税收目标的实现和超额完成。
•加强指标管理,细化考核指标,提高考核的精细度和针对性。
•优化考核流程,简化考核流程,提高考核效率。
•完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及时通报考核结果,既肯定成绩又指出不足。
•加强绩效激励机制,激励优秀单位和个人,提升整体绩效水平。
结论税务系统绩效考核是推动税务改革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
税务部门绩效管理介绍

税务部门绩效管理介绍税务部门绩效管理是指对税务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监控和改进的管理过程。
通过绩效管理,可以确保税务部门的工作目标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提高税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税务部门的长期发展目标。
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税务部门的绩效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和任务,为国家财政提供可靠的财政收入。
通过对税务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绩效管理还可以激励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绩效改进和绩效激励四个方面。
目标设定是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的基础。
税务部门应该根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目标设定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能够指导税务部门的工作,同时也能够为绩效评估提供依据。
绩效评估是对税务部门绩效水平的客观评价。
绩效评估可以通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定量指标可以衡量税务部门在财政收入、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等方面的绩效水平,如税收收入增长率、纳税申报率、纳税人满意度等。
定性指标可以从税务部门的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评估,如税务部门的组织效果、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
绩效改进是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
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发现税务部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改进的方式可以包括制定改进计划、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人员培训等。
改进措施的实施需要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责任人,确保改进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绩效激励是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绩效优秀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和表彰,可以激发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励措施可以包括给予奖金、晋升职位、荣誉称号等。
激励措施的设置应该公平、公正,能够激励所有的工作人员,同时也要与绩效评估结果相匹配。
税务部门绩效管理是确保税务部门工作目标有效实施的重要管理过程。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调研报告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调研报告第一篇:税务机关绩效管理调研报告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绩效管理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下一层级组织实际业绩及价值效能进行评价、衡量和奖惩的重要手段,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也是管理者引导和激励被管理者取得优异成绩而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措施。
将绩效管理理念引入并运用到税收管理领域,实现税收工作效率的最大化,既是新时期税收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是推进税收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基层税务机关实施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市国税局多年来先后致力于税收目标管理、税收征管质量管理、ISO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尝试和实践,在考核的内容上,实现了以征管质量为主体考核内容到税收综合工作全面考核的过程;在考核的标准上,实现了由定性考核为主到定量考核为主不断细化完备考核项目的过程;在考核方法上,实现了由单一的工作组实地考核到采取实地考核、网上考核、日常监控多维考核的过程;在考核深度上,由简单地对照分值项目扣分的粗放型考核评价到发现问题与网上、实地、日常监控比对后研究扣分的精细化过程;在考核面上,由市局对区县单向考核到对区县、市局机关处室,区县对税务分局和办税服务厅的“双轮驱动、全覆盖”转变。
应该说,每一次管理实践和考核方式都在总结成绩,汲取教训,评价工作,反馈信息,整改问题,加强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税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部门,以“为国聚财、为民收税”为神圣使命,完成组织收入目标和严格高效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是税务机关的根本任务。
但是受制于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制约,国税机关管理效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从宏观层面看,长期把税收收入完成数及一些静态指标作为衡量工作绩效的主要尺度,标准单一且呆板。
从微观管理层面看,一是实施传统的下达任务、计划和指标式行政管理模式,管理者与被管理缺乏有效沟通,管理者“推动工作难”、被管理者“执行难”;二是长期计划管理惯性形成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人力资源活力无法有效释放。
税务局绩效管理问题及优化分析

税务局绩效管理问题及优化分析作者:赵璐来源:《环球市场》2020年第05期摘要:绩效管理是行政管理重要管理手段,在税务系统中应用绩效管理措施,能够把税收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升税务局工作开展质量和开展效率。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税务局绩效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并针对性探究了优化措施。
关键词:税务局;绩效管理;问题优化绩效管理属于有效地企业管理工具,对于税务局来说,应用绩效管理模式能够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引导员工正确自觉地开展工作,提升员工的满意度。
在税务局发展中应用绩效管理模式,能够刺激各个工作部门提升工作效率。
但是绩效管理模式的开展并不是毫无问题,想要优化税务局工作质量,需要针对问题针对性研究解决措施,才能够促进税务局的创新发展。
一、税务局绩效管理体系现存问题(一)工作作风不扎实在工作中一部分干部领导说话只凭感觉,在工作中精神萎靡、不思进取,忽视了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还有一部分干部在工作中行为懒散,失去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干部结构不合理在税务局发展过程中干部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面比较狭窄,但是税务局重点工作岗位中具备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数量比较少,甚至还会出现高学历、低能力的问题,影响了税务工作质量。
在税务局工作中没有把计算机信息技术充分应用起来,税务系统缺少了智能化和现代化发展。
(三)岗位目标责任制不规范在工作中缺少了规范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导致工作无人干,但是有人无事干的情况,在工作中没有明确出工作岗位要求、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影响了工作开展质量的提升[1]。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在税务局工作开展过程中评价机制不完善,工作岗位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工作中一旦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扯皮,没有把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一部分工作部门虽然开展了考核工作,但是主要是考核工作项目和工作完成情况,忽视了工作人员承担数量的考核,因此反而出现了工作干得越多扣分越严重的奇怪情况。
(五)缺少奖惩机制在税务局工作中税务干部的薪酬和福利是利益均等的,不管是干多干少都是同样的工资数额,因此在工作中看不到任何努力的成果,久而久之很容易打消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混日子”。
税务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税务绩效管理工作总结税务绩效管理工作是税务部门提升工作效能、优化服务质量、推动税收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紧紧围绕税收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税务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如下:一、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1、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为了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结合税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
明确了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评估的方法、绩效结果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为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科学设定绩效目标根据税收工作的重点和上级部门的要求,我们将绩效目标层层分解,细化到各个部门和岗位。
确保每个部门和岗位都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形成了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工作局面。
3、加强绩效过程监控在绩效执行过程中,我们通过定期召开绩效分析会、开展绩效调研等方式,及时掌握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确保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
4、公正公平进行绩效评估按照绩效评估的标准和程序,我们对各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估。
评估过程中,充分考虑工作的实际成效、创新举措和贡献程度,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信力。
5、强化绩效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估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评先评优、培训晋升等挂钩,充分发挥绩效结果的激励作用。
对绩效优秀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绩效不达标的部门和个人进行督促和改进。
二、绩效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1、工作效率显著提高通过绩效管理,各部门和岗位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各项税收工作任务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2、服务质量不断优化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税务部门不断优化纳税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纳税人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树立了税务部门的良好形象。
3、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提升绩效管理工作促使干部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形成了比学赶超、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税务干部队伍。
浅谈对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

浅谈对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引言税收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税收管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税收工作的高效运行和公平性,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是必要的。
本文将就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思考和探讨。
1. 物质财富与公共利益的协调税收管理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合理、公正地征收税款,将财富进行再分配,以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应该能够全面考量税收管理的成效,即税收收入的规模和质量以及公共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率,以实现物质财富与公共利益的协调。
2. 绩效评价指标的科学设定为了确保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合理,需要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科学设定。
绩效评价指标应涵盖税收征管能力、法律法规遵从性、税收收入规模、税源结构、税负公平等方面。
同时,考虑到税收管理的特殊性,绩效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以便税务部门能够根据这些指标进行实际工作和改进。
3. 数据支持的重要性绩效评价体系需要有充足、准确的数据支持。
税收数据是税收管理绩效评价的基础,只有通过准确的数据分析,才能对税收管理绩效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
因此,建立健全的统计信息系统,完善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方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 绩效评价的周期性和动态性税收管理绩效评价应该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次性的评估。
绩效评价应该跟随税收管理的发展进程,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税收管理工作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绩效评价应该具有动态性,及时反馈税收管理的问题和不足,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税收管理的不断改进。
5.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绩效评价结果应有实际应用和推动税收管理工作的功能。
绩效评价结果应该与奖惩激励制度相结合,对表现突出的税务部门和个体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表现不佳的给予相应的惩罚或改进要求,以激发税务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绩效评价结果也应该为政府部门、学术界和公众提供参考,以推动税收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绩效管理的意见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绩效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13.12.10•【文号】税总发[2013]130号•【施行日期】2013.12.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税务综合规定正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绩效管理的意见(税总发〔2013〕1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局内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升税收工作站位、增强税务部门公信力和执行力,税务总局研究决定实施绩效管理。
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绩效管理是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府绩效管理提出一系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
新一届国务院工作规则明确规定“国务院及各部门要推行绩效管理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
自2011年国务院批准试点以来,目前已有20多个国务院部门、近30个省(区、市)政府以不同形式开展绩效管理或考评工作。
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也是建设创新型、法治型、廉洁型、服务型政府的大势所趋。
我国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伟大时代。
税收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处于重要地位。
税务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经济管理和税收执法部门,实施绩效管理,是适应政府管理改革大势的迫切需要,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内在要求,是带好税务系统百万大军的有效抓手。
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税务干部队伍面临许多风险考验,亟待创新管理理念方式,激发干部队伍动力活力,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效率。
实施绩效管理,是税务部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成果。
2024年税务所绩效考核总结

2024年税务所绩效考核总结一、绩效考核概述2024年是税务所发展的关键一年,各项工作任务繁重,考核指标严格。
税务所全体成员积极应对,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次考核以实际工作成效为核心,全面评价各个方面的工作表现,力求客观公正。
以下是我对2024年税务所绩效考核的总结。
二、绩效考核内容1. 业务工作考核(1)纳税申报质量:2024年我们着重做好纳税申报工作,全面提高纳税申报质量。
通过加强纳税辅导,提高纳税人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有效地降低了纳税申报风险。
全所纳税申报质量得到了有力提升,应予认可。
但仍需进一步提高细节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税务审核能力:税务审核是我们工作的关键环节,对税务所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有直接影响。
2024年我们不断加强审计人员培训,提高税务审核能力和水平。
全所税务审核合格率达到了90%,较去年有明显提高,值得表扬。
2. 税收工作考核(1)税收筹划服务:2024年我们积极开展税收筹划服务,帮助纳税人合理避税,提供优质的税务咨询服务。
通过精心设计的税收筹划方案,不仅有效减轻了纳税人的税负,同时也为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作出了贡献。
(2)税收征管工作:税收征管是税务所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考核的重要内容。
全所税收征管合规率达到了95%,较去年略有提升。
但还需注意加强对个别不合规行为的查处和整改,确保税收征管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3. 团队合作考核(1)团队协作能力:税务所注重团队内部的协作和沟通,通过不断的团队建设和培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工作中积极配合,互相帮助,提高了工作效率。
团队协作能力达到了优秀水平,对整个税务所的工作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岗位责任落实:每个岗位都有着明确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2024年我们在岗位责任落实方面做得较好,大家都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岗位责任落实是税务所综合素质的体现,值得肯定。
三、存在的问题及策略1. 纳税申报细节操作仍有不规范情况,导致申报质量有待提高。
关于完善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的思考

关于完善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的思考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税务机关作为管理税收的重要部门,其绩效管理对于提高税收征管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税务机关绩效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完善和优化。
本文将从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完善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一、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的现状1. 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税务机关绩效管理中存在着绩效考核标准不统一、考核指标不科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绩效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绩效评价的不公平性和不科学性,影响了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2. 绩效考核方式不灵活现行的绩效考核方式主要以经济指标为主,忽视了绩效考核的多元化和灵活性。
税务机关工作内容繁杂,单一的经济指标难以全面评价税务机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引入多元化的绩效考核方式。
3. 绩效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不足税务机关绩效管理中存在着绩效考核结果与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一些优秀的税务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不称职的人员却能够得到相对较高的激励,这对于税务管理的效率和公平性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税务机关应建立起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评价体系,明确绩效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科学制定评价指标和标准,确保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加强对绩效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确保绩效管理的公正和透明。
税务机关绩效考核应该突出工作业绩、服务质量、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的指标,实行绩效考核的多元化,使绩效考核更加全面、公平和科学。
兼顾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的绩效考核方式,注重全员绩效考核的灵活性和公平性。
税务机关应建立起绩效激励约束机制,将绩效考核与激励约束相结合,通过激励优秀人员、约束不称职人员的方式,提高整体税务机关绩效水平,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4. 加强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税务机关应加强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实现对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的全面监控和精细管理,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税务部门绩效管理介绍

税务部门绩效管理介绍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税务部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税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下面将从绩效管理的定义、目的、流程和关键要素等方面介绍税务部门绩效管理。
一、绩效管理的定义绩效管理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方法,通过明确组织目标、制定绩效指标、评估绩效水平、提供反馈和改进措施,以达到提高组织绩效的目的。
在税务部门中,绩效管理是指将组织的目标与个体的目标相结合,通过明确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评估和反馈个体的绩效水平,从而提高整个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绩效管理的目的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税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税收征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具体目标包括:1.明确工作目标:通过绩效管理,税务部门能够明确工作目标,确保工作与组织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
2.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制定绩效指标和科学的工作流程,税务部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优化资源配置:绩效管理可以帮助税务部门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提高工作质量:通过对绩效进行评估和反馈,税务部门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工作质量。
5.激励员工积极性:通过绩效管理,税务部门可以根据绩效评估结果为员工提供激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绩效管理的流程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的流程一般包括目标设定、绩效指标制定、绩效评估和反馈、改进措施等环节。
1.目标设定:税务部门首先需要确定工作目标,将组织目标分解为个体目标,明确每个岗位和个体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2.绩效指标制定:根据工作目标,税务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包括工作量指标、质量指标、效益指标等,以便后续的评估和反馈。
3.绩效评估和反馈:税务部门定期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通过绩效考核和绩效评价等方式,对员工的工作进行量化和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
4.改进措施: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税务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针对问题进行改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税务部门绩效管理办法

税务部门绩效管理办法一、总则1. 目的:为提升税务部门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税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3. 原则:绩效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透明和激励的原则。
二、绩效管理内容1. 工作目标设定:根据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税务部门及个人的工作目标。
2. 工作过程监控:对工作进度和质量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目标的实现。
3. 绩效评估: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税务部门及个人的绩效进行评估。
三、绩效评估指标1. 税收征管效率:包括税收收入完成率、税收征管成本等。
2. 服务质量:通过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服务响应时间等指标衡量。
3. 法规遵守与执行:评估税务部门对税收法规的遵守和执行情况。
4. 内部管理: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
5. 创新发展:鼓励税务部门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
四、绩效评估程序1. 自我评估:工作人员对照绩效指标进行自我评估。
2. 同事评价:通过同事互评,收集对个人工作表现的意见。
3. 上级评价:直接上级根据下属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
4. 综合评定:综合自我评估、同事评价和上级评价,形成最终的绩效评定结果。
五、绩效结果应用1. 奖励与激励:根据绩效结果,对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
2. 培训与发展:对绩效不佳的个人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其提升工作能力。
3. 岗位调整:对于长期绩效不佳的员工,考虑进行岗位调整或进一步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六、绩效反馈与沟通1. 反馈机制:建立正式的绩效反馈机制,确保员工了解自己的绩效表现。
2. 沟通渠道:鼓励开放式沟通,让员工能够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绩效管理的监督与改进1. 监督机制:设立监督机制,确保绩效管理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2. 定期审查:定期对绩效管理体系进行审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八、附则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税务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办法的修改和补充,应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评估,并及时公布。
【管理制度)税务部门绩效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税务部门绩效管理办法省地方税务局绩效管理办法〔县(市、区)局机关各部门、基层单位及其岗位工作人员部分〕第壹章总则第壹条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局重要决策部署,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评价管理体系,根据省局《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意见》(冀地税发〔2012〕号)要求,结合县(市、区)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绩效管理以确保省局重要决策部署落实为根本,以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增强干部责任意识、提升行政管理效能、有效防范税收风险为核心,以“科学公正、简便易行、全员参和、自我管理”为方向,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考评、绩效改进管理机制,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条基本原则(壹)统筹兼顾,重点突出。
紧紧围绕“三优俩促进”总体思路,科学分解组织目标,突出重点,兼顾壹般,基本工作和重点工作共进,履行职责和创新突破且重,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全员参和,注重沟通。
坚持民主性原则,鼓励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和绩效目标指标的建立,且将双向沟通贯穿绩效管理工作各个环节,从而引导价值认同,培训行为遵从,促进目标达成。
(三)过程管理,持续改进。
强化目标执行过程中的过程考量和节点控制,全程监控,即时预警,引导目标实现;全面诊断考评结果,深入分析存于问题,不断改进完善工作,做到过程控制和结果提升且重。
(四)公平公正,科学激励。
考评标准切合实际、兼顾差异,考评方法科学合理、规范可行,考评结果客观公正、公开透明;注重绩效结果合理运用,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最终实现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同步提升。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县(市、区)局对机关各科室(以下统称部门)及其岗位工作人员,下设征收分局、管理分局、稽查局(以下统称单位)及其岗位工作人员的绩效管理。
第五条县(市、区)局成立绩效管理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由局长任主任,分管副局长任常务副主任,其他局领导任副主任,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绩效管理工作的指导及重大事项的审议。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体系探讨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体系探讨作者:伍镍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年第08期[摘要]研究税务机关绩效管理对服务型经济社会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归纳了我国税务机关绩效管理体系的发展阶段,分析了税务机关实施绩效管理后的成效,以及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认为税务机关进行绩效管理对社会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税务机关;绩效;管理;体系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8.052[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8-0-020 引言20世纪80年代,最早将绩效管理引入公共部门的是英国和美国,在这之前绩效管理思想主要用于企业管理中,随后绩效管理开始在政府部门中得到广泛运用。
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理念,是跟随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开始发生转变的。
中共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
税务部门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税收是重要的政府职能,因此税务系统绩效如何,关乎国计民生。
1 绩效及绩效管理的概念1.1 绩效绩效是评定组织中个人或群体在某一时间内进行的工作行为和可被测量的工作结果,包括结合个人或群体在工作中的素质和能力,预计该人或群体在未来特定时间内所能取得的工作成效。
1.2 绩效管理从管理学角度看,绩效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管理手段,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辅导和绩效考核4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
绩效管理是一个通过持续沟通与反馈,将个人行为和结果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一种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过程管理,最终结果是为了持续提升组织绩效。
税务绩效管理,是结合绩效管理相关原理,运用绩效管理方法,以税务工作特点为核心,围绕税务工作业绩和效率,制定合理的考核目标,并对各税务机关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做出考核与评价。
也可以说税务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管理将各个运行环节联系起来,各个环节之间通过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整个系统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体系:发展、成效和特色税收是重要的政府职能。
我国税务系统在职干部接近80万人,约占公务员总数的10%。
税务系统绩效如何,关乎国计民生。
国家税务总局高度重视绩效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目前已初步形成较为成熟的绩效管理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公务员绩效和组织绩效,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税务系统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推进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创新型政府、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体系的发展阶段我国税务系统实施绩效管理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1.0版绩效管理体系:初创型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现代绩效考核起源于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
美国1887年正式建立了考核制度,强调要以工作考核为依据来确定文官的任用、晋级及加薪,该论功行赏的方式称为“功绩制”。
绩效管理是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推行绩效管理促进了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该政府管理机制偏重于管理操作和实践创新。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和追踪西方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的理论研究,在借鉴发达国家应用进展的基础上,各地政府相继关注于行政管理效率,借鉴私营部门目标管理的方法,针对公共服务质量较差的现实,先后以政府目标责任制、政府效能监察、社会服务承诺制及行风评议制度等活动为依托,在政府及公共部门进行了有关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的实践探索。
税务绩效管理是一个组织动态运行完整的各绩效管理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系统。
包含着不同的环节,首先是计划的制定,即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达成对于工作目标和标准的统一意见,是一个对于组织目标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形成绩效契约的过程;其次是目标的实施,通过严格执行预先的计划来完成工作任务,对部门的工作进行真实的优劣评价,根据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增加计划的可行性及适用性,并针对不同的考核周期组织绩效评估,对于实现绩效计划的程度及时评价;最后是结果的反馈及改进,通过不断改进来提升组织绩效是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来寻找工作中的差距,促进个人及组织在今后的工作中提质增效。
面对日益艰巨的税收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做好管理工作、提升整体绩效,我国的税务部门开始推行绩效管理。
2014年是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的启动之年,从1月起,国家税务总局在总机关及九个省(市)税务机关进行试点,探索绩效管理模式,运行1.0版绩效管理考评指标体系。
主要做法是,首先确定一级税务机关的绩效目标,然后依此制定每个干部的绩效目标,并收集与绩效有关的信息,定期对单位和员工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通过改善干部工作绩效来提高单位整体绩效。
税务部门推行的1.0版绩效管理体系是对绩效管理初级阶段的探索,更是一次突破和创新。
(二)2.0版绩效管理体系:考核型2014年7月1日起,税务系统开始全面推行绩效管理。
各级税务机关按照税务总局推出的2.0试行版绩效管理体系,逐级分解落实指标,并结合各自工作重点,编制对本级税务机关和系统考评的指标体系,建立了绩效管理运行机制,并完善了各项工作措施,使各省税务局对省局机关和系统的绩效管理运行覆盖面达100%。
2.0版绩效管理体系的推行促进了制度框架和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基本形成了自总局到县局、从上而下、国税地税一体、机关系统同步的逐级联动、五级覆盖的整体运行格局。
绩效管理的全覆盖促进了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
从总局机关和对省局的考评看,改革发展类工作和纳入督办的重点工作完成率、办结率和完成质量普遍较高,各单位以绩效管理为抓手、以指标分解定责任落实、以过程管理推工作进度、以绩效分析促问题整改、以日常考评促提质增效,绩效管理推动工作落实、倒逼机制完善等作用日益凸显。
如辽宁省国税局为了让绩效工作更有着力点,实行了“三单”制度,将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及结果清单作为管理工作的抓手和衡量指标落实的重要载体,实现了对于全员工作的任务监控和工作记录,将全省国税系统的16828名税务干部中16225人纳入绩效考评,占比达到96.5%。
辽宁省国税局绩效办公室主任赵伟指出:“绩效考核让工作措施更详细具体,考评方式更为方便快捷”。
(三)3.0版绩效管理体系:管理型2015年开始正式实施3.0版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
3.0版绩效管理体系与传统的考评或单纯的目标考核不同,其绩效管理更加注重控制过程,关注管理的各个环节。
基于3.0版绩效管理体系,全国税务系统特别重视节点管理、日常监控和督查督办,改变了“年初签订责任状、年底考核发奖状”的老套做法。
税务总局专门成立了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要求各省税务局参照总局模式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既要注重整体设计,又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
通过不懈努力,使绩效管理工作从考评这一个环节拓展为管理各个环节全过程的绩效管理。
税务工作具有专业性较强、风险性较高、基层工作繁重及工作成果可量化的特点。
针对税务工作的特点,3.0版绩效管理体系能够引导管理者在工作中贯穿绩效管理的理念,用创新的思维去认识问题,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工具来分析工作,用管理手段紧抓落实。
(四)4.0版绩效管理体系:治理型税务部门业务同质化、管理垂直化、手段信息化,为实施绩效管理提供了有利的现实基础。
2016年起,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体系平滑升级为4.0版,引入了多元主体参与绩效管理,省、市、县三级税务局分别结合实际,根据上级的绩效指标制订考核下级及机关部门的绩效指标。
4.0版绩效管理体系更为完备和成熟,其有六个主要特点:一是关键指标突出,通过对指标的合理调整,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的决策部署以及税务总局的重点工作任务实现了全面覆盖,尤其是涵盖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中需要2016年启动或完成的任务;二是实现了动态调整,将年度中间重要涉税事项,及时纳入考评;三是优化了加分减分项目;四是强化了分档指标;五是提高了机考水平;六是制作了指标模版,合理分解指标。
4.0版绩效管理体系实行司局个性指标考评与领导批示相挂钩,以及司局与省局之间的关联考评。
为了进一步加强考评主体的多元性,实行督考合一,将中央及总局组织的督查督办、审计监察等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纳入减分项目。
通过实施全面的绩效监控,可以实现各级各部门的自我管理、自我评估,达到自我改进和提高的效果。
通过多元主体的引入,4.0版绩效管理体系将税收现代化战略目标路线图、时间表及责任书清晰地呈现在各级税务机关及税务工作人员面前,有利于引领我国税务系统凝心聚力、抓好落实。
二、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体系的应用成效我国税务系统实施绩效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新华社《瞭望》周刊、《国内动态清样》等重要媒体都作过报道,在第十届国际税收征管论坛上得到了国外同行的积极评价。
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体系是部署任务的航标、落实工作的抓手、评价效能的基准,通过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双轮驱动”、过程控制与结果运用“动真碰硬”,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格局基本形成,为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税收改革发展重任提供了有力保障。
税务系统开展的绩效管理工作具有高位推进、上下联动、闭环运行、自我更新的特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是中央国家机关推行绩效管理的成功典范。
(一)促进了税务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落实税务系统绩效管理工作以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战略导向,紧密围绕并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坚持将绩效管理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有机结合,促进了税务重大改革决策部署的落实。
所以说,税务系统绩效管理既是一次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深层次改革。
从税务系统1.0到4.0版本绩效管理体系来看,其战略理念、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一直在不断地创新和更新,彻底改变了税务系统传统的管理方式。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和要求下,税务系统通过推行绩效管理积极落实中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等政策方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提升了税务系统行政效能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保障了日常工作的整体性及互动性,促进了工作目标的落实。
通过将目标任务的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基层及具体的岗位,落实到每位税务人员,考评部门通过对绩效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够全面地掌握日常每项工作的运转状况。
据统计,在绩效管理刚刚全面推行的阶段,辽宁全省国税税务登记完整率由96%上升到99.83%,差错率由0.22%减少到0.03%,错误数据改正率由不足80%上升至99.91%。
因此,税务部门绩效管理对于基层单位更好地完成上级确立的目标、增强税收管理能力和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税务系统绩效管理加强了各部门间的沟通,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在绩效管理指标制定过程中,为了制定合理准确的考核指标,各级绩效办、考评部门与被考评部门需要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从而增进了工作联系;在考评过程中也存在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考核部门在信息系统中将考评结果予以公示,将在第一档的单位立为标杆,同时对在最后一档的工作单位提出工作改进建议。
良好的沟通极大地推进了日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使决策更加科学和民主。
税务系统推行绩效管理对于提高税收工作的执行力以及推动工作创新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切实提高了日常工作水平和质量,有效提升了税务系统的行政效能。
(三)推进了税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绩效管理的推进与落实也促进了税收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
税收治理现代化是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简称,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政定位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及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市场统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因此,到2020年的未来几年是我国进一步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财税改革必须要成为重要的载体及战略突破口。
为了建立完备的绩效管理机制、匹配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国家税务总局在准备阶段制定了多项制度与规则,其中包括《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绩效管理的意见》、3个管理《办法》与4个《细则》,各级税务机关也制定了符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的制度办法。
全系统从基本制度到具体办法、从一般规定到特别规定、从长效机制到年度规则、从组织绩效办法及细则到个人绩效办法及细则、从绩效考评规则到结果运用办法等诸方面、多层次构建起了绩效管理的制度框架。
税务绩效管理体系构筑了“绩效管理有目标、目标执行有监控、执行情况有考评、考评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用”的管理闭环,形成了完备的制度体系。
为税务机关推行绩效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制度规范,确保了税务绩效管理和业务工作的融合,促进了税务机关增强法治观念和制度意识,强化了动态管理和协同管理,着实提高了税收管理的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