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各条解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讲:《提纲》第一条——第三条解读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认为费尔巴哈是他们与黑格尔之间的“联系环节”。
但是,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赞赏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可是他们永远也不会成为彻底的费尔巴哈信徒。
他们在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之后,立即用批判的武器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正如他们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摄取了它的“合理内核”一样,他们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中摄取了它的“基本的内核”,并且,也正如他们摈弃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的外壳”一样,他们也摈弃了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和宗教的伦理杂质。
要着重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区别,理解这一著作何以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在《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先是指出从前一切哲学(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问题在于,不是从感性的人的活动,不是从实践,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客体和一切对象,从而不能真正理解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
根本原因在于它们都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而唯心主义虽然知道从主体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本体”,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但是它们把主体能动性只理解为抽象的理性或绝对理念,把整个人类世界和人自身看作是精神的展现。
唯物主义也罢,唯心主义也罢,它们的共同毛病是着眼于理论的抽象去理解人的存在和社会的本体,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从前一切哲学的根本缺陷在于,没有深入到生活实践的层面,没有追随到理论活动背后的人的实践活动那里,被理论遮住了视线,从而看不到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人的原初活动——“对象性的”、“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确立起“感性的人的活动”的世界观、生存论及本体论地位,指出理解“对象、感性、现实”要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从实践出发,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要从实践出发。
从而确立起“改变世界”的新哲学的“实践本体论”。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逐条解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逐条解读费尔巴哈是伊朗古代诗人,他的相关文献都生动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各种文化。
这篇文章将通过介绍费尔巴哈的生平及其著作为人们了解费尔巴哈的基本情况。
一、费尔巴哈的生平费尔巴哈,又名费尔巴哈·阿列夫斯坦·阿里(Ferdowsi,Abolqasem Alii),据说他出生在伊朗出生,即今天的阿塞拜疆,父亲是开尔文权威当时最著名的诗人持有者,母亲是一位山姆男性咒语意识者。
费尔巴哈所处的年代是伊朗古代史中著名作家们集体创作和沉淀的行业,他们创作的文章都体现着当时伊朗文化的多样性和持久的流动性。
伊朗的政治环境在当时也不太稳定,阿兹特克和萨拉曼帝国都在不断的腐败和征服,伊朗人民为了抗击外敌而不断的斗争,这使费尔巴哈的创作习惯也相当的激进。
费尔巴哈以几部传世的巨著而著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艾鲁维特》。
《艾鲁维特》以叙述方式来记述从古代伊朗到亚美尼亚傣族统治者史诗般的政治历史,这部作品中探讨了力量而力量,仁慈和仁慈之道,及时援助对抗恐惧,以及伊朗仁慈英雄能够面对残酷现实的勇气等概念。
费尔巴哈另一部名为《拉姆》的作品中,以自然语言写就了一幅生动地描绘了新旧各位伊朗英雄的图画,包括波伊斯拉伐术和卡瓦德·阿钦休斯·西迪纳兹,《拉姆》还充满了对贵族集团和宗教组织以及对伊朗王室的赞美、支持和认可,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下的沉淀性和多样性。
费尔巴哈的作品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伊朗的政治多样性,而且也深受当时的伊朗人民所欢迎。
其文学作品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也展示出来,使人们对历史有深刻的认识,对文化的消解有独特的见解,而且他的文字也满足了早期伊朗神圣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
他的作品比其他传世作家的作品更有生命力,也为伊朗古代文学奠定了基础。
在今天他仍被誉为伊朗文艺和古代文学界的“祖师”,其作品被广泛收录在各类古典诗集中,以及伊斯兰文学教科书中,他作品中向人们反映出的内容仍然受到伊朗社会的极大关注,因此他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完整word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及自己解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
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归结於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
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
因此,对於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讲解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讲解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的背景(一)它适应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经济危机的爆发,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
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理论正是应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工业革命的影响1、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促进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2、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3、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
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4、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
从根本上说,后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二)它是肃清工人运动中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及其世界观影响的需要当时支配和影响工人运动的理论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其世界观是资产阶级的。
工人运动要摆脱其影响,就需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及其指导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在反对资产阶级世界观及其思潮中产生的。
(三)它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研究的结晶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形成了新的世界观。
《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创立马克思哲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
链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1841年发表的《基督教的本质》转变为唯物主义者,创立自己的“人本学”体系。
在批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斗争,他对哲学基本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形成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1)我们所属的物质世界是唯一现实的;(2)意识和思维是物质的,即人脑的产物;(3)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链接: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恩格斯从分析黑在1820年《法哲学原理》一书序言中的提出的著名哲学命题出发,揭示出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并进而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概括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概括费尔巴哈是 19 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和继承,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
本文将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进行解读概括,分析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意义。
一、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观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他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强调客观世界的重要性。
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人的意识和思想来源于客观世界。
这一观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和继承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和继承。
首先,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仍然是消极的、被动的,未能充分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其次,马克思提出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强调人的实践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
最后,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未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特别是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性。
三、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
实践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
实践唯物主义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非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实践唯物主义还指出,社会历史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费尔巴哈提纲的当代意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费尔巴哈提纲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
总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进行批判和继承的重要著作。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及自己解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
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归结於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
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
因此,对於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启示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启示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和社会主义理论家,以其对宗教的批判和人类本质的探索而闻名。
他的思想对现代哲学、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启示:一、宗教的本质和社会功能:1.1宗教是人类对神秘力量的幻想和虚构,是人类内心需求和欲望的投射。
1.2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工具,通过塑造道德和行为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
1.3宗教的虚假性导致人类沉迷于超自然力量和幻想中,削弱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改变。
二、人类本质和存在问题:2.1人类本质是社会的产物,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社会、文化和经济条件的制约。
2.2人类的理性和欲望是构成人性的两个重要因素,但经济基础决定了人类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2.3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是解决物质需求和满足人类的欲望,而不是寻求超自然的拯救和满足。
三、宗教对人的本质反映的否定:3.1宗教将人类的力量和能力投射到超自然的神明上,使人类自身的能动性被否定。
3.2宗教将人类异常化,把人类的本质和幸福寄托于来世,忽视人类当前的现实需要和幸福追求。
3.3宗教的阶级性质使得它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削弱了人类的社会觉醒和革命行动的可能性。
四、从宗教到人文主义的转变:4.1通过对宗教的批判和超越,人们可以重新发现人类的自由、自主和创造能力。
4.2人文主义强调人类的尊严、平等和团结,同时倡导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以改善人类的社会条件和幸福。
4.3人文主义鼓励个体追求理想和自我实现,同时重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从而建立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社会和文化。
五、费尔巴哈对后世影响的评价:5.1费尔巴哈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在对宗教、哲学和意识形态的批判方面。
5.2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存在主义、人性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哲学流派也有重要启发作用。
5.3费尔巴哈的思想对后现代宗教和新兴宗教运动有一定影响,促进了对宗教认同和价值观的重新审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讲解分析
(一)逐条解释
第一条:揭示旧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不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
1、揭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事物、现实、感性”:是指同
一内容的概念,都是指人的活动指 向的客观物质世界,人化的外部世 界、人化自然、人类生活于其中并 经过其实践活动改造过的世界。它 们既是人类认识的对象,也是人类 实践活动改造的对象。
客体
实践
主体客体化
实践 主体
实践 手段
实践 客体
客体主体化
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客观事物在人的
思想中是经过改造过的物质;客观事物在 现实存在上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改变过的 事物。人化的外部世界是由主体确立的。 人在外部世界面前是主体,外部世界仅是 被改造的客体。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就是 从主体的实践活动改变了外界客观事物来 理解客观事物的存在状态,主体根据自身 的需要和追求来批判性处理人同外部世界
一、历史背景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在布鲁塞尔 写成的一份研究性提纲。这是一份准备作进一步研究和写作 的提纲,当时没打算付印,故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过,但 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又具有奠基性意义。所以, 1888年,恩格斯在为其《费尔巴哈论》单行本作修改时,翻 检了马克思的遗稿,在马克思的笔记本中发现了这一提纲。 《提纲》反映了马克思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整个旧哲学的 批判姿态。于是,为反映当年的历史事实,恩格斯特把《提 纲》作为《费尔巴哈论》的附录,第一次公诸于世。为了使 读者对这个《提纲》更易理解,恩格斯在1888年发表的时候, 曾作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并给这个《提纲》加了标题《马 克思论费尔巴哈》。现在这个标题是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 院据恩格斯给《费尔巴哈论》写的序言加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总结: 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欧文的环境 决定论,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英雄史观,阐明了实 践对改变环境和对人的教育中的作用.
4.第4条.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 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 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 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 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因为,世俗基础使自己从 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 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 和自我矛盾来说明.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共十一条. 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 一个文件.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与发表 1.1845年1月,法国外交部下令把马克思驱逐出法 国,于是他便迁移到了布鲁塞尔.《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这个提纲由 恩格斯在1888年第一次把它发表出来. 这个提纲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以往的唯物 主义哲学的质的区别.
在他的著作里,尖锐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在政治上,他反对 君主政体,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1870年参加德 国社会民主党.晚年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 论》,但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是唯心主义 的.他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同时,抛弃 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所以始终未能摆脱机械唯物 主义的缺陷.
1)马克思: 肯定了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中的积极作用,费尔 巴哈把宗教世界归结为它的世俗基础. 费尔巴哈指出,不是上帝创造了人类,而是人按 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上帝和神不过是人的 自我异化.
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费尔巴哈认为,人不仅作为个体存在着,而且作 为人类存在.作为个体的存在,人的本质是有限 的,不完善的;只有作为"类"存在物,人才能 意识到自己力量的无限和完善,为了克服个体的 有限性和缺陷,人们把"类"本质理想化,拟人 化,构造出了人格化的神.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析1. 引言费尔巴哈,这个名字听上去可能有点陌生,但他在哲学史上可是个重量级人物!咱们常说“听风就是雨”,他那套思想可真是让很多人耳目一新,甚至翻了个大跟头。
今天,我们就来轻松聊聊他的一些观点,顺便给大家解解渴,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2. 费尔巴哈的基本观点2.1 人本主义首先,费尔巴哈是个超级重视人类的哲学家,他把人当作一切的中心,真的是“人至上”的典范。
他认为,传统宗教的神灵不过是人类情感和理想的反射,简直就像“月亮照在水面上”的道理。
说白了,他就是想告诉我们,咱们得先认识自己,才能认识这个世界。
2.2 物质与意识费尔巴哈还大力推崇物质主义,他说,意识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搞得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的争论。
他认为,人类的感官和体验才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真正钥匙,这让许多人从“宗教迷雾”中醒来,直呼“豁然开朗”。
3. 费尔巴哈的影响3.1 对后世哲学家的启发费尔巴哈的这些想法,给后来的哲学家们带来了不少灵感,像是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简直就像“得到金钥匙”的感觉。
他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类社会、经济和历史,真是个“发人深省”的过程。
费尔巴哈的思想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让大家不再那么迷信,而是更关注人类自身的力量。
3.2 对宗教的批判在宗教方面,费尔巴哈可谓是个“无畏斗士”,他直接把神明的虚幻性拆解得一干二净。
他主张,人应该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去追求真实的自我,正所谓“无畏无惧”。
这样的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些人欢呼“万岁”,有些人则气得直咬牙切齿,但这正是哲学的魅力所在嘛。
4. 结论总的来说,费尔巴哈通过他的思想,带领我们“刮目相看”。
他的理念让我们意识到,人的本质和体验才是理解世界的根本钥匙。
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探讨,我们不仅仅是在学习历史,更是在为我们自己的思想插上翅膀。
希望大家能像费尔巴哈一样,敢于追问、勇于探索,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所以,费尔巴哈,这位有趣的哲学家,真的是我们值得好好“品味”的人物。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逐一解读资料
《费尔巴哈的提纲11条》解读第一条:1.首先批判了所有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将研究的客体认为是与人类活动毫无关系的,仅仅是反映与被反映而看不到改造与被改造的方面。
2.批判了唯心主义虽然看到了人的能动性,但是却将其过度夸大,看作是独立于客观世界的精神。
3.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虽然他提出研究感性客体即客观事物,但是没有正确认识人的实践,将其与狭隘的犹太人谋利经商的活动等同起来。
同时认为人的活动仅仅是理论的活动。
这两点描述的是其实践观点的缺陷。
第二条:马克思的这句话指出了真理的实践标准问题,实践标准具有唯一性,离开实践就是吊诡、虚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没有通过实践,与现实相脱离的思维的真理性是无从考证的,探讨这些问题在他看来是纯粹经验哲学的问题(经院哲学又称“烦琐哲学”,是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的一套唯心主义理论,认为经学是为神学服务的,到后来被引申为“无意义的”。
)第三条:否定了旧唯物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强调要看到人在实践中改造自己也改造着社会环境,教育与实践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基础就是社会实践。
第四条:肯定了费尔巴哈看到了宗教世界是世俗世界异化的产物,但是没有提出其社会根源、如何解决既消灭宗教世界的正确途径。
马克思提出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就是说宗教世界其实是世俗世界自我矛盾的产物,具体指的就是阶级矛盾导致社会不平等带来的压迫,因此人们寻求虚幻的寄托来达到心灵的满足。
因此要消灭“神圣家族”,就要在“世俗家庭”中通过革命实践去改造现实和人间世界,消除阶级对立、剥削和压迫。
第五条:这句话指费尔巴哈反对和批判黑格尔把绝对观念作为哲学研究对象,主张哲学应研究自然界和现实社会。
但他不是把人的活动首先看作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
这就必然使他和其他旧唯物主义者一样,在社会历史领域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
因此,消极的直观性是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
精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精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部分(第1-2条):用能动的革命反映论批判旧唯物主义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 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第一条是全篇的总纲,主要批判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实践,单凭感性直观消极地认识事物的错误。
在这一条里。
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即“从前的一切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他指出要正确理解实践的意义,从而正确的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马克思反复强调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即我们并不能单单从唯心主义来理解人的单纯能动性,也不能单单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的单纯受动性,而是要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人既受自然性的支配,同时又能以自己的能动性来改变自然,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
第二条明确地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
第二部分(第3-9条):马克思从实践观和阶级观出发,着重揭露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及其思想根源,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第三条: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该条主要批判了一些旧唯物主义者由于否认革命实践,夸大教育的作用,而陷入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错误,提出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思想。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在他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了一份关于费尔巴哈的详细提纲。
这份提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费尔巴哈的批评: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观点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费尔巴哈没有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解释现象。
费尔巴哈只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和批判上,而没有深入探究背后的原因和本质。
2. 对费尔巴哈的重要观点的肯定:马克思承认费尔巴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正确的。
费尔巴哈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即商品经济关系的扭曲和人与劳动的割裂。
这些观点为马克思之后的理论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3. 提出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马克思指出,与费尔巴哈不同,我们应该将批判转变为实践。
只有通过历史上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问题。
从而实现人民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
总的来说,马克思的提纲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意味着对现有社会形态的深入分析,同时也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和观点的肯定,为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此外,马克思还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革命斗争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各条解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各条解析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费尔巴哈的思想主要围绕着宗教、人性和人类解放展开,下面将按照提纲的要求对其思想进行解析。
一、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1. 宗教是人类自我投射的产物: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类对自身理想和愿望的投射,它源于人类对自身无力感和渺小感的恐惧。
宗教将人类的本性和能力投射到超自然的神明之上,使人们对神的崇拜成为超越现实的理想寄托。
2. 宗教的虚幻性:费尔巴哈指出,宗教是一种虚幻的信仰体系,它没有真实的基础和实证。
宗教的神明只是人类幻想的产物,而世界的真相和意义应该从人类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中去寻找。
3. 宗教的消极影响:费尔巴哈批判宗教对人类的消极影响,认为它使人们沉迷于超自然的幻想之中,导致对现实的逃避。
宗教还加剧了阶级和社会的分化,使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公正和人类解放的重要性。
二、费尔巴哈对人性的理解1. 人类的本质是社会的产物:费尔巴哈认为,人类的本质并非来自上帝的赋予,而是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的产物。
人类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都是通过社会互动和历史发展而形成的。
2. 人类的本质是有限的:费尔巴哈强调人类的有限性,他认为人类是一个有限的存在,不可能超越自身的身体和感知能力。
因此,人类应该关注和珍惜自身的存在,而不是将希望和依赖寄托于超自然力量。
3. 人类的自我解放:费尔巴哈主张人类通过自我解放来实现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他认为,人类应该摆脱对宗教的依赖,从而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潜能,通过实践和改造社会来达到人类的解放。
三、费尔巴哈对人类解放的思考1. 人类解放的条件:费尔巴哈认为,要实现人类的解放,首先需要消除社会中的不平等和剥削。
只有在平等和自由的社会条件下,人类才能发展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身的价值。
2. 人类解放的实践:费尔巴哈强调人类解放是一种实践活动,需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实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著的《关于基督教本质的批判》(The Essence of Christianity)一书中。
这本书被认为是唤醒了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之一、费尔巴哈通过对宗教的批判,阐述了他对人类本质和宗教的理解。
以下是对费尔巴哈提纲的解读。
一、对基督教和宗教的批判费尔巴哈批判了基督教及其他宗教的存在。
他指出,宗教是人类的幻想,是人类对自身理想的投射。
宗教隐匿了与人相关的问题,并把人们的希望、向往和渴望投射到一个超自然的存在上。
他认为,基督教的神被创造成人类的理想图像,而这个理想作为外在的存在,成为人们所追求和崇拜的对象。
因此,宗教成为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否定,将个人的力量和创造性都归因于神。
二、人类本质的本体论费尔巴哈认为,人类的本质是人,而不是神。
他认为,人类是社会动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而不是来自神的创造。
人类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不应该仅仅是神性的映射,而是要关注人类的真实需求和现实困境。
他主张人类应该回归自身,认识和尊重自身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三、人类的实践费尔巴哈认为,人类的思想和信仰来自于他们的实践活动。
他认为,人类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
人类的思想和信仰是在实践中被形成和塑造的。
因此,他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实践人类才能真正发现自身的本质和力量。
他批判了将思想和信仰与实践分离的观念,并呼吁人们重视实践的意义和作用。
四、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费尔巴哈认为,社会关系对于人类的发展和幸福至关重要。
他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互助,认为只有通过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人类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潜力。
他批判了以个人为中心的自私主义观念,而提倡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合作。
五、解放与人类幸福费尔巴哈认为,解放是人类的自由发展和幸福的关键。
他认为,只有通过破除对神的追求和依赖,人类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
费尔巴哈提纲解读
《提纲》全文共11条,近1500字,各条在形式上相互独立,但在内容上却彼此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提纲》从总的方面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论述了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第1一2条)。
(二)《提纲》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第一次提出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等重要问题,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
(第3—9条)(三)指出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社会基础,基本特征和历史使命。
(10、11条)第一条: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心思想:第一条,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不能说明主观能动作用。
分三层意思:第一,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理解,而不是当作实践去理解。
第二,批判唯心主义片面的夸大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
第三,批判费尔巴哈把实践偏狭地理解为犹太人的利已主义的日常生活行为,并加以否定。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从前的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任务:与近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但又存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主义)这三个根本缺陷。
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它的不彻底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则是唯心主义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逐句解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逐句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写的一篇论文,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之一。
下面是对该文献逐句的解读,字数可能会超过1500字,我会尽量精简内容。
第一条: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解读:这一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旧唯物主义仅仅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而没有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去理解,也没有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这意味着旧唯物主义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的作用,只看到了事物的客观存在和表面现象。
第二条: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解读:这一条指出唯心主义虽然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它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
这意味着唯心主义虽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抽象的、不现实的。
第三条: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ändliche]活动。
解读:这一条指出费尔巴哈虽然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这意味着费尔巴哈虽然强调感性的客体,但忽视了人的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
第四条: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解读:这一条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这意味着费尔巴哈忽视了实践活动和批判在改变现实、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第五条:他只是直观地描慕坏的、端赖偶然的、之外部反思规定为与独立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状态直接相反的运动。
解读:这一条指出费尔巴哈只是直观地描慕坏的、端赖偶然的、之外部反思规定为与独立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状态直接相反的运动。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解读(背景+分条理解+历史意义+时代价值)
关于《提纲》《提纲》写于1845年春,最早发表于1888年。
对于这个《提纲》,恩格斯给予了高度地评价,认为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4、25页)在《提纲》中,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在这个《提纲》中心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就表现在他十分强调实践的作用上。
实践问题,就好是一条主线一样自始至终地贯穿在整个《提纲》的每一条中。
在这里,马克思非常强调实践在人们认识中的作用、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强调指出用革命的实践去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前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之点。
由于马克思十分强调实践的作用,并把人的活动了解为实践活动,把人看作是能够改造世界的实践的动物,这就为以后系统的制定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奠定了基础。
因此,强调实践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所做革命变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就内容而讲,整篇文章可以分为四大部分:一、揭露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
(第一条)唯心论先验论看到了主体的能动性,但夸大了能动性旧唯物论承认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否认了主体的能动性二、以实践为基础,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反映论统一起来,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点明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实践的能动性。
(第二条)辩证唯物论能动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中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对实践作了科学规定——人类感性、能动、批判的活动。
2、提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相联系,实践中主体和客体构成双向关系,表现为:人化自然(客体主体化):主体把自身的目的、愿望赋予客体,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东西。
自然人化(主体客体化):主体吸收了客体的本质、属性,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把主客观相联系。
实践是主观指导下对客观存在的改造,实践把主客观相联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内容解读精编版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内容解读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背景(一)它适应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经济危机的爆发,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
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理论正是应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工业革命的影响1、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促进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2、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3、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
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4、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
从根本上说,后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二)它是肃清工人运动中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及其世界观影响的需要当时支配和影响工人运动的理论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其世界观是资产阶级的。
工人运动要摆脱其影响,就需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及其指导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在反对资产阶级世界观及其思潮中产生的。
(三)它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研究的结晶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形成了新的世界观。
《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创立马克思哲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
链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1841年发表的《基督教的本质》转变为唯物主义者,创立自己的“人本学”体系。
在批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斗争,他对哲学基本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形成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1)我们所属的物质世界是唯一现实的;(2)意识和思维是物质的,即人脑的产物;(3)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链接: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恩格斯从分析黑在1820年《法哲学原理》一书序言中的提出的著名哲学命题出发,揭示出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并进而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各条解析
费尔巴哈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被誉为唯物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
以下是关于费尔巴哈的几个重要观点的解析。
一、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解析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他认为,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理性的个体,而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本质,个人的存在是社会关系的体现。
二、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
费尔巴哈对宗教持批判态度,认为宗教是一种幻觉,是人们对现实的错误理解。
他认为,宗教是人类对自己的投射,是对现实的逃避和幻想。
费尔巴哈主张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认识和改造世界,而不是依赖宗教。
三、费尔巴哈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费尔巴哈对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认为它是一种剥削和压迫的制度。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财富分配不平等,导致了社会的不公正和不稳定。
费尔巴哈主张通过社会主义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四、费尔巴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
费尔巴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
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表现形式。
他强调了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为社会的变革是由经济矛盾的发展推动的。
五、费尔巴哈对意识形态的批判
费尔巴哈对意识形态持批判态度,认为它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意识控制的工具。
他认为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费尔巴哈主张通过解放思想,揭示意识形态的真实本质,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六、费尔巴哈对人的解放的思考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解放是通过社会的变革来实现的。
他主张实现社会主义,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的公平和自由。
他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人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费尔巴哈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对人的本质、宗教、资本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和人的解放等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和理论。
他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人的研究和思考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费尔巴哈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