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马克思
马克思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马克思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马克思和费尔巴哈都是唯物主义者,他们认为物质世界是最原始的存在形式,思想、意识等都是受物质世界的制约和影响。
他们所倡导的自由主义思想也深刻影响了现代社会。
下面将更详细地介绍他们的理论思想。
马克思主义:1.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历史性的过程,而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用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和分析。
2.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可以从工人手中获取物质和剩余价值。
工人所制造的产品的价值超过了他们的劳动力成本,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所得的利润。
这种压迫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
3. 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认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着阶级斗争的矛盾。
在这种斗争中,劳动者需要通过社会改革来反对资本家的剥削。
费尔巴哈主义:1. 人的本质: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梦想等。
因此,人应该秉持自由的理念和行动,以实现自我完成和全人类的人的解放。
2.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费尔巴哈认为,人的自由是来自于人类的精神和认识,而不是物质的本质。
他的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一种结合。
3. 宗教批判: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被压迫的阶级选择的一种工具,它给人们灌输麻醉剂,让他们忘却痛苦的事实。
因此,人应该拒绝宗教的影响,坚持自己的理性和反抗。
综上所述,马克思和费尔巴哈都是唯物主义者,他们的理论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提出的思想和理论,对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起重要的启示作用。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唯物主义之比较
直观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唯物主义之比较袁泉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邮编400715【摘要】: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把实践作为思考人的活动与现实世界关系的逻辑基点,将以往哲学从抽象上谈论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的关系,变为从人的实践活动以及由人的实践活动生成、发展的感性世界来把握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这样的唯物主义,我们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关键字】:直观唯物主义实践实践唯物主义受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近代唯物主义的研究以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为基础,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因此马克思把近代唯物主义称为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
然而,旧唯物主义的这种主、客体相分离的研究方法,必然在面对由于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时,陷入人与环境二律背反的两难境地,这是直观唯物主义局限的必然结果,直观唯物主义把社会生活当作一个“给定”的对象,一个外部的、静止的对象加以研究,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困境。
这表明,自然科学中主体、客体想分离的方法原则不适用于社会历史现象的研究,因此从康德开始的德国古典哲学,致力于在唯心主义框架内克服主体和客体的对立,于是,费希特诉诸于大写的“我”,而黑格尔则设定了既是实体又是绝对主体的“绝对观念”作为其哲学体系的出发点。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历史性突破及局限(一)历史性突破费尔巴哈认为,要实现主体与客体在社会历史中的统一,关键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费尔巴哈把黑格尔抽象思辩所表达的东西还原为真实的存在,用“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代替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费尔巴哈从现实的人出发,将人从理性世界重新带会到感性世界,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从而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
同时也巧妙地拟订了对黑格尔的思辩以及一切形而上学的批判的基本要点。
”[1]此外,费尔巴哈针对黑格尔用绝对精神否定感性存在进行了批判,认为在黑格尔那里“物质是精神的自我异化。
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超越
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超越作者:袁俊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01期摘要费尔巴哈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确证了人和自然,并将它们作为其哲学出发点。
但由于费尔巴哈哲学奠基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未能看清历史的前提,没有找到正确的出发点,致使其在历史观上未能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最终陷入了唯心史观。
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较之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胜在研究方法上坚持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找准了“实践”这一逻辑和历史的结合点,从而划时代地建立了唯物史观。
关键词直观性旧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1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根源费尔巴哈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否定了纯粹理性、绝对精神的主体地位;确证了人和自然(这两个他认为是真实存在的),并将它们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
费尔巴哈认为,“自然不仅仅是产生了人和包含了人的自然,而且是作为哲学对象的自然,也是人所意识到的自然,是对象化了的自然,或对象化为…客观理性‟的自然”。
而人不是抽象的思辨的精神实体,更不是一架所谓“精密的机器”,而是具有感性能力的生命实体。
在人与自然两者地位关系上,费尔巴哈从人本学的原则出发,认为自然虽然在时间上是第一性的,但在地位上却是第二性的。
一切哲学的立足点都应是那个使存在与思维的统一得以可能的“人”。
思维方式不同,直接反映在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
以往的旧唯物主义大多都建立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之上,以费尔巴哈哲学为例,其出发点是脱离社会、缺乏现实性的抽象的人。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立足于“直观”(介于仅仅看到“眼前”的东西的直观和看出事物的“真正本质”的高级的哲学直观之间的某种二重性的直观,费氏将之视作其哲学信条),他所看到的只是脱离人的自然,是个体的人。
他没有认识到:人更是历史中的人、社会中的人、实践的人。
这也就使得他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表现出了过度的热情——不仅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因素,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这就导致他不可避免地倒向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论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影响
论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影响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思想转变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们将知识作为最高的财富崇拜。
他们相信它是为了生活的目的而应该博得的珍宝;而当我们不能掌握知识的时候,我们就要依赖于上帝的恩典,而他会赐给我们智慧和生活的指导。
但是费尔巴哈就颠覆了这种哲学思想,他认为这种观点是保守、反动和错误的。
他认为人类的问题在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过于紧密,从而忽略了人在世界上的創造性、唯物主义、實践和经验。
本文将会探讨费尔巴哈的思想,并举出5个例子来说明他对马克思的思想转变产生了哪些影响。
1. 对唯物史观的重新诠释马克思与恩格斯致力于研究社会历史变迁的根本原因,并聚集在共产主义的理念下。
然而,在费尔巴哈的眼中,唯有通过解放个人,才能为整个社会创造真正的变革。
他反对了马克思主义基础中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是由人的思想、神经和心理因素所驱动的,而不是以经济为基础的!2. 对创造性思维的重视费尔巴哈反对了当时的哲学家的一种观点,即创造性思想是不可能的,原因是因为人的思想受制于环境中的因素。
他认为这是错误的,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创造力改变事物。
在费尔巴哈看来,人的思想和知识是通过人类的实践和经历造就而成,并贯穿着历史的进程。
3. 重要性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基础中的“物质主义”被费尔巴哈认为过于依赖于人们通过物质世界的改变,以达到整体性的进展的观点。
他反对了这种观点,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对事物进行改变。
因此,他对“精神世界”和“创造性思维”进行了强烈地支持。
4. 对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中,理论和实践并列地进行,而互不相容。
然而,在费尔巴哈看来,这不是一个长期健康发展的思路。
实践和理论是相互依赖、互动的两个方面,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二分法。
在他的理论中,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要结合起来,促进实践的不断前进。
5. 对优越性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中,共产主义具有如此进步的动力,以至于理所应当地被认为是“未来”。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唯物史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唯物史观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他对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费尔巴哈的思想既是对传统唯心主义和神学思想的批判,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以下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唯物史观的创作。
一、费尔巴哈的思想背景1.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神学的批判a.宗教信仰对人类意识的束缚b.宗教神学的虚构性质2.费尔巴哈对德国哲学传统的反思a.对康德的批评b.对黑格尔的批判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1.物质决定意识a.对唯心主义的反驳b.物质条件对人类意识的影响2.人类自由的实现a.人类解放的社会条件b.实现人类自由的历史进程三、费尔巴哈与历史唯物主义1.费尔巴哈对历史的理解a.历史是人类自我创造的产物b.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必然性2.费尔巴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历史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四、费尔巴哈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关系a.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b.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思想中汲取营养2.费尔巴哈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a.启发了马克思对社会问题的思考b.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五、结论1.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2.费尔巴哈的思想对后续的哲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以上提纲,可以对费尔巴哈的思想和他对唯物史观的发展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文章应该清晰地阐述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神学和德国哲学传统的批判,以及他对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
同时,要突出费尔巴哈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强调他对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文章应该以人类的视角进行叙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费尔巴哈思想的情感和思考过程,同时保持自然度和流畅度,避免机器生成的感觉。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
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是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他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介绍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以及他对马克思的影响。
费尔巴哈的主要思想是唯物主义。
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应该以人类的本质为出发点,
而不是神秘的上帝或其他虚构的东西。
他强调人类的身体、感觉、欲望等方面的重要性,
反对把人类本质看作是纯粹精神的观念。
他认为人类的思想和意识是由身体和感官经验产
生的,因此人类的本质应该从身体和感官经验中得出。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对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加以批判和发展。
对于
费尔巴哈所强调的人类本质、意识来源和宗教批判,马克思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
但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思想,突出了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类生产实
践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的本质在于劳动和生产,唯有通过生产实践,人类
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解放。
马克思还强调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革命的必要性,提出
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综上所述,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主要在于他对唯物主义和宗教批判的贡献。
马克
思在这些方面加以批判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和革命理论。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对实践的科学理解为基础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开始与旧唯物主义彻底决裂,形成了自己新的世界观,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标签:《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科学实践观;实践唯物主义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直到21世纪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深化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国家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仍然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
理论品质决定理论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
其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的发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淬炼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 [1]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石。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发展中以前的哲学信仰时代的结束以及马克思主义新的世界观的诞生,宣告了哲学的历史使命是改变世界,因而具有及其丰富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提纲》中关于实践的科学涵义《提纲》是马克思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文本,恩格斯曾称之为包含了“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目前理论界对于“新世界观”的“萌芽”体现何处基本上形成了共识:体现在《提纲》中马克思对“实践”的强调上。
但是学术界对于“实践”的真正含义则存在很大的分歧。
《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2]“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2]“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2]“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
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论 马克思对费尔 巴哈直观 唯物主义 的批判
读 《 关于费尔 巴哈的提纲 》和 《 德意志形态》
关 顺
南昌 3 3 0 0 2 2) ( 江 西师 范大 学政 法学 院 ,江 西
摘 要 :费尔巴哈对黑格 尔哲学进行了批判,并且对马克思主义的,对他的 批判主要体现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 《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最主要的缺点是直观性,没有正确的实践 ,导 致 了他形而上学的 自然观以及最终陷入唯心史观。通过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形成了具有 巨大现实意义的新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
物主 义 。
关键 词 :马克 思 ; 费尔 巴哈 ; 直观 性 ; 实践现 ;唯 心 史观
1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缺 点 谓 特 性 的怀 抱 中 去 了 ”。 费尔 巴哈唯物主义是在青年黑格 尔派解题 的过程 中创立的。费尔 马克思在 《 关于 费尔 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做 了具体的阐述 ,他 巴哈在 批判黑格 尔唯心主义基础上,使唯物主义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认为 ,实践是一种主体人 的感性的、客观 的、现实 的活动,是凭借人 让人们对客观世 界有 了新的认识 。费尔巴哈认 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的感 官可 以真是感觉到的客观过程 ,是主体 人的一种能动地改造 客观 应 当是人与 自然,主 张从神学 的束缚在摆脱出来,恢 复人 的价值,从 世界 的感 性活 动 。 而走向 自由,他的唯物主义又称为人本主义。费尔 巴哈强调 ,只要正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 巴哈 的实践观,发现 了革命 、科学的实践观, 确地运用人本主义原理,就必然会承认 自然界、物 质是存在于人之外 第一次科学 的解决 了理论和 实践的统一问题,这些 重要发现的 目的就 并产生着人的唯一的、真正的实体 。因此哲学研究的最高对象 ,应当 是要指导人们通过革命实践的改变世界 。只有通过革命 ,才能推翻反 是连 同作为人的基础 的 自 然 。费尔 巴哈的唯物主义具有直观性 ,仍然 动统治阶 级;同时进 步阶级只有在革 命中 ,才能抛 掉 自己身上 的陈 没有脱离 历史唯心主义,是 “ 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旧的肮脏的东西,建立起社会的新基础 。马克思哲学是 以实践为基础 对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性 的缺点,马克思在 《 关 于费尔 巴哈 的,表 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这个哲学的灵魂。 的提纲》 中做 了详细的阐述 。 《 关于 费尔 巴哈的提纲》第 一条 的开头 3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 写道 : “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一包括 费尔 巴哈的唯物主义一的主要缺 马克思指 出费尔巴哈不是唯 心主义者而是唯物主义者 ,但他却不 点:对对 象、现实 、感性,只基从客体 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 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他说 : “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 不 是把 它 们 当做 人 的 感 性 活 动 , 当做 实践 去 理 解 ,不 是 从 主 体方 面 去 性的直观 ;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的感性活动 。” 理解 。”马克思借用的费尔巴哈的 “ 对象 、现实、感性”,在这里都 在 《 关于 费尔 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直观性 是包括费 是指 自然界和人 。 “ 客体 ”是指同人类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单纯的客观 尔巴哈在 内的一切 旧唯物主 义的主要缺 点,并称之为 “ 直观唯物主 存在物 ,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客体。 “ 人 的感性活动 ”即实践活动。 义 ”,马克思认为,这种直观唯物主义必然会导致历史唯心主义。不 马克思把实践看做是人类赖 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形式 ,是人类特有的对 懂得科学实践观在认识和 改造 自然、社会、人 中的决定作用,就导致 象性感性活动,是主体为 了满足 自身的需要,使用 一定 的工具,采取 了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必然会背叛唯物主义的立场。 定的方法能动 的改造外部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 马克 思承认费尔 巴哈相 比 “ 纯 粹的 ”唯 物主义者更 加进步 ,在 费尔 巴哈把实践仅仅看作是满 足人和 自然需要 的一种活动,实践 《 德 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展开了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 活动在改造人的过程 中同时改造 了自然 。费尔巴哈 沩 首要的实践活 的批判 ,他认为 费尔 巴哈: “ 他还 从来没有看到 实践存在着 的、活 动是理论上的,而不是关于社会关系 的革命,这种狭 隘的认识 ,使他 动的人,而你是停 留于抽象的 ‘ 人 ’,并且仅仅限于感性范围 内承认 没有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费尔 巴哈认为,无论是感性活动 、理 ‘ 现实的、单个 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 友情 ,还有理 性活动还是主体思维 的对象,都与实践活动无关 。 想化 的爱与友情 以外,他不知道 ‘ 人与人之间 ’还有什 么其他 的 ‘ 人 马克思认为费尔 巴哈旧唯物主义 的缺点是:把客观事物作为 同实 的关系 ’。 ”费尔巴哈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人 ,所以他 不懂得实践在 践活动没有关系的直接对象,把人看做是直观者 ,没有从主体人 的时 改造社会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他把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寄托于理论性 间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人、人与外部世 界的关系 。人不仅仅 是直观 的东西 。他认为只有用抽 象的哎才可以解 决一切社会 问题,所 以在 自 者,还 是改造者 ;客观世界不仅仅 是人的直观对象 ,还是人的改造对 然观上费尔 巴哈是唯物 的,但是在历史观 问题是 ,他又不 自觉地成为 象:人与外部世界 的关系不仅仅是直观与被直观 的关系,还是改造与 历史唯心主义者。马克思用唯物主义的科 学实践观对费尔巴哈的直观 被改造 的关系。 唯物 主义进行 了批判,实践的唯物主义从直观 的角度来理解 自然、社 2批判费尔巴哈实践观 会 、人 和人 的认 识 。 4 、 小结 论及费尔 巴哈的哲学实践观, 人们 自然会想到马克思 《 关于费尔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 《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马克思都是 巴哈的提纲》中的批评 : “ 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 的犹太人活动 的表现形式去理解 和确定 ”马克思认为,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 对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进 行了批判 ,主要批判的是 费尔 巴哈直观 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 的视野之外 ;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 ,他绝不 性的缺点,其次对 费尔 巴哈实践观也进行 了批判。而且在批判的基础 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以时间相对理性更为基础 性的关系为依 上阐述了 自己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观 点。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所特有 的生存活动方式,他与 自然、社会、历史形成 了一种不可分割 的统一 据来实现对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哲学的颠覆。 费尔巴哈简单 的把感性直观活动看作是实践活动。费尔巴哈从他 体 。这是哲学上第 一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促使了唯物主义哲学形 的直观 唯物主义 出发 ,不认为实践是人们有 目的、有意识的改造 世界 态上 的变革,从 旧唯物主义进入新唯物主义 ,克服 了费尔巴哈唯物主 的客观物质活动 ,而是 “ 仅仅把理论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他 义直观性的缺点,建立了新唯物主义 。
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旧唯物主义
的批判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既批评了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又批评了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体方面”,但是“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无论是从纯粹直观的态度来把握的“物质”,还是从纯粹能动的方面来把握的“精神”,都是对于“对象、现实和感性”的形而上学抽象。
以往的旧哲学都只是在思维概念的逻辑建构中打转,都只是在解释世界,造成“主客对立”的局面。
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世界观的基础,与一切旧哲学彻底划清了界限。
在这寥寥千言中,马克思紧紧围绕着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即感性直观,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基于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人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了正确的历史观,确立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决定性地位。
论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论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者,他给予了唯心主义以歼灭性的打击,他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并且在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捍卫了唯物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认为费尔巴哈是他们与黑格尔之间的“联系环节”。
他们在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之后,立即用批判的武器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正如他们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摄取了它的“合理内核”一样,他们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中摄取了它的“基本的内核”,并且,也正如他们摈弃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的外壳”一样,他们也摈弃了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和宗教的伦理杂质。
(一) 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是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础,强调宗教根源于人的异化,但他却没有注意自然界对宗教产生上所起的作用。
后来他指出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
她说“把客观的本质看作主观的东西,把自然界的本质看作有别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看作有别于人的、非人的东西,——这就是神的存在,这就是神秘主义和思辨的秘密”。
费尔巴哈在说明了宗教的认识论根源,把宗教从天上引到地上,说明了宗教的世俗本质之后,便认为自己任务已完成了。
但事实上,他是停留在半路上,没有能够达到“终点”。
费尔巴哈把上帝的本质看作人的本质,把上帝降到地上,把人提出来代替上帝,这一方面,他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他在人是什么这个问题面前停住了,他把人的本质看作“类”、看作无数个个体的内在的、无声的、仅仅被自然桎梏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而马克思正是从费尔巴哈停止不前的地方开始,向着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唯一正确的方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只有认识到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才能揭露出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认识到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应该从社会经济关系中去寻找,亦即从劳动人民所受的社会压迫,统治阶级从各方面对他们所施与的无情的压迫与剥削,他们对于资本的盲目力量完全孤立无援中去寻找这一根源。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0条中说旧唯物主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条中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①这段话为后人留下了两个问题: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立脚点”指称什么?学界对此有不同看法,下面笔者谈谈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
一、“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是指未来的公有制社会《提纲》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是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却没有明确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的含义是什么,由是引出第一个问题。
若按通常的理解,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并无语义不明之处,它即是指人类诞生以来形成的、由各种日益发展的团体、组织和关系构成的共同体;处在这个共同体中的人是社会存在物,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是社会的人。
但把这种通常的理解放在《提纲》第条的语境中显然并不合适,因为在前后语构成的语境中,作为新唯物主义立脚点的“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是与作为旧唯物主义立脚点的“市民社会”相对而论的,特指一种和“市民社会”不同的社会状况或社会形态。
如果将“人类社会”理解为人类诞生以来形成的、由各种日益发展的团体、组织和关系构成的共同体,则市民社会也是这样一个共同体,至少是——在区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意义上——这个共同体的一个部分;如果将“社会的人类”理解为处在这个共同体中的人是社会存在物,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是社会的人,则市民社会的成员也是社会的人。
有学者依据对《提纲》所作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解和对马克思哲学形态的理解,认为“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的含义乃是指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的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所创造的社会。
按同样道理,这种看法也不成立,因为对市民社会也可以从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所创造的社会的角度去理解,并且市民社会就是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
那么,能不能将“市民社会”视为当下较小范围的社会,而将“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像有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在超越的意义上理解为全球社会或整个人类历史意义上的社会呢?不能,它不符合马克思的思维方式和一贯逻辑。
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在马克思哲学形成中的作用
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在马克思哲学形成中的作用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在马克思哲学形成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这个伟大的哲学体系,不能不说与他对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深刻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费尔巴哈是德国19世纪初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对整个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在马克思哲学形成中所起到的作用吧。
1.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费尔巴哈关注人类的自由解放,他提倡“人文主义来自人类价值本身,而不是被宗教或其它抽象力量赋予的价值。
”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解放必须从生存的必需品开始——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开始,这恰恰是费尔巴哈所提倡的人类自由解放的起点。
人类解放的前提是从神秘的幻觉中解放出来,这可以证明费尔巴哈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先声。
2.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马克思通过研究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理论,认为存在历史的唯物主义。
他提出唯物史观,认为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唯物历史概念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根基。
因此,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与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的斗争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形成的重要背景。
3. 自由、人民齐心协力马克思对自由和人民齐心协力的关注也是受到费尔巴哈思想的启发。
费尔巴哈主张人之初性善,如果人类能够摆脱物质生活的束缚,他们就能够达到最高境界。
马克思也认为,人能够自由地享受生活,表明他们已经取得了解放,并经由人民齐心协力实现这一目标。
4.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马克思对哲学思想与实践的结合是受到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的启示。
费尔巴哈认为,哲学要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是脱离实际生活。
马克思也深谙这一道理。
他的哲学思想是以资本的理论为基础,旨在改变世界而不是纯粹的研究哲学。
5.批判宗教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精髓是批判性的,它批判了反动的和愚昧的宗教。
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哲学形成中受到了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影响。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
费尔巴哈(F. W. J. Schelling)是19世纪浪漫主义阶段德国唯物主义学派的最杰出的代表。
他的学术成果在形而上学、哲学与历史学的研究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思想在当时也
引起了浪漫派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其中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其“直观唯物主义”的观点。
但是,费尔巴哈的这一学说也受到了马克思的严厉批评。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哲学观点,而是他对实践和社会发
展过程中客观事实表现出的偏见和不足之处。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反
映了他在片面的反马克思的立场的不足之处,他关注的是一个静态的实践观,缺少了关于历史进程和发展的认识。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物质形态已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直
观唯物主义”就是一种新宗教主义。
他只看到了物质形态,未能捕捉到历史变革中存在的
一切。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否定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个人动机的作用,完
全否认改变一切的历史发展力量注定于失败。
因此,马克思在批评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时,用来证明马克思的唯物而又历史主义
的观点。
他强调了物质形态之外的历史进程中个人动机所发挥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只有认清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理解历史进程的综合性,才能更好地洞察历史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类的解放主义愿景。
总之,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既突显了他自身观点,又给费尔巴哈唯
物主义哲学思想提出了重要的挑战和批评,为唯物主义哲学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在他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了一份关于费尔巴哈的详细提纲。
这份提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费尔巴哈的批评: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观点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费尔巴哈没有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解释现象。
费尔巴哈只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和批判上,而没有深入探究背后的原因和本质。
2. 对费尔巴哈的重要观点的肯定:马克思承认费尔巴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正确的。
费尔巴哈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即商品经济关系的扭曲和人与劳动的割裂。
这些观点为马克思之后的理论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3. 提出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马克思指出,与费尔巴哈不同,我们应该将批判转变为实践。
只有通过历史上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问题。
从而实现人民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
总的来说,马克思的提纲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意味着对现有社会形态的深入分析,同时也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和观点的肯定,为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此外,马克思还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革命斗争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不同与联系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不同与联系引言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始终备受关注。
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唯物主义又有不同的变迁。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被誉为“新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
本文将从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解、对人类解放的看法以及对批判理性的重视等方面,比较分析这两位哲学家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第一部分:自然辩证法其实不同哲学家之间对自然辩证法的观念并不一样。
而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在这方面的差异也并不例外。
费尔巴哈的“人性解放”哲学,强调的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和解放。
他认为,自然界是人类意识的直接对象,而人类自我认识与自然界的关联,便成为了人性解放的基石。
而马克思则更加强调劳动在自然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他认为,自然界是必须被处理和征服的对象。
人类的劳动活动,则是自然辩证法在实践层面的表现。
尽管两位哲学家对自然辩证法的强调存在差异,但他们在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上却有着相似之处。
费尔巴哈和马克思都强调了自然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必然性。
他们都把对自然法则的认识看作是人的现实认识,对于揭示现实的真相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共识为他们的思想奠定了相同的基础。
第二部分:人类解放费尔巴哈和马克思都是以人类解放作为理论目标的哲学家。
然而,他们关于人类解放的看法却存在明显差异。
费尔巴哈主张消除与人的本质对立的存在,借此推动人类的解放。
他认为,对于人类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错觉和欺骗,因此唯有摆脱了这种偏见,才能真正解放自我。
而马克思则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成为了人类解放的最大障碍。
他提出的社会化的个人才是人类真正的解放状态,也就是在取消了私人财产的前提下,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
这样的观念使得马克思的思想更具有实际性,更能指导革命实践。
第三部分:对批判理性的重视费尔巴哈和马克思都注意到了理性在思维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在对待理性的态度上,他们间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费尔巴哈观察到了人的感官体验受到文化传统和信仰的影响,认为人们深受迷信的摆布,因此需要去批判它。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
然 界不 是 也不 可 能 是纯 粹 的 、静 止 的 、孤 立 的 自然 界 ,因 此 ,费 直观 唯物 主义 。 第 一 ,马 克思 指 出包 括 费 尔 巴 哈 在 内 的 旧 唯物 主 义 的主 要 缺 尔 巴哈 关 于 自然 界 的观 点 和看 法 必然 导 致 了他 在 自然 观上 的形 而 点是 直观 性 。《 提 纲》 开篇 第 一 条 马克 思就 毫 不 隐晦 地 指 出 : “ 从 上 学 。
器| i } = 醯 .一: ¨ 一 ・ 一
Hale Waihona Puke - 马 克 思 对 费 尔 巴 哈 直 观 唯 物 主 义 的 批 判
刘俊 德
( 吉首大 学 湖南 吉首 4 1 6 0 0 0 )
作 者 简介 :刘俊 德 ( 1 9 8 8 一) ,男 ,土 家族 ,湖南 吉 首人 ,湖南 省 吉首 大学 2 0 1 4级 研究 生 ,研 究方 向 :马克 思 主义哲 学 。
它 们 当作人 的感 性 活 动 ,当作 实践 去 理 解 ,不 是 从 主体 方 面 去 理 但是 没有 看 到感 性 活 动 ,人 在 费 尔 巴 哈 眼 中 只 是 单 纯 的 直 观 者 , 解” 。这 里指 出旧唯 物主 义一 方 面既 未把 客 观事 物 当作 主体 人 实践 而 没有把 人 当作 积 极 从 事 认 识 世 界 和 改 造 世 界 的 实 践 活 动 主 体 , 活动对 象 ,另一 方 面 也 仅 把人 当作 单 纯 的直 观 者 ,忽 略 人 的 主 观 人不 是现 实 的人 ,而是 抽 象 的 人 。他 没 有从 现 实 的、人 们 所 处 的
了客 观 、深 刻的批 判 ,主要 体现 在 《 关于 费尔 巴哈的提 纲 》 ( 以下 简称 《 提 纲》 )和 《 德 意志 意识 形态 》 ( 以下 简称 《 形 态》 )中。 1 《 提纲 》 中马克思 对 费尔 巴哈 直观 唯物 主义 的批 判 《 提纲 》 写 于 1 8 4 5年 ,在 《 提 纲》 中 ,马 克 思 对 以 费 尔 巴哈 为代 表 的旧 唯物 主义进 行 了猛 烈 的 批 判 ,尤 其 批 判 了费 尔 巴 哈 的
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合理内核指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基本内核指的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统一起来成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
合理内核的介绍:
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一章中,恩格斯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接露了黑格哲学中体系与方法的矛盾,及其体系解体的必然性。
黑格尔辨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是,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矛盾是这个发展过程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量变和质变是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则是这个发展过程的基本轨迹。
恩格斯以黑格尔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为例,阐释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恩格斯写道: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应用于当时的普鲁士国家,只是意味着:这个国家只在它是必然的时候是合乎理性的,是同理性相符合的。
如果说它在我们看来终究是恶劣的,而它尽管恶劣却继续存在,那么,政府的恶劣可以从臣民的相应的恶劣中找到理由和解释。
当时的普鲁士人有他们所应得的政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马克思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它主张物质世界是首要的存在,
意识、思维等精神现象都是从物质世界中产生的,称之为唯物论。
该
思想体系的奠基人为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
同时,马克思也借鉴了费
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出了马克思主
义哲学。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物质决定精神”,即物质基础是
超越人类的先验条件,决定着意识活动的产生和演变。
因此,人的认
识必须立足于物质世界的探究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科学知识。
在费尔巴哈看来,意识、思维等精神现象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它们
只是物质世界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物质世界的一个反映。
这与传统
唯心主义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
同时,费尔巴哈还提出了“废止哲学”的观点,主张要通过跨越哲学的束缚,从而达到理性、真理和自由的
目的。
二、马克思的发展与完善
马克思是一个热爱哲学的人,他在学生时代就接触到了费尔巴哈唯物
主义的思想,深受其影响。
后来,他与恩格斯一起,对费尔巴哈唯物
主义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和发展。
首先,马克思坚持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即物质是首要的
存在,意识、思维等精神现象都是从物质世界中产生的。
其次,马克思进一步强调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认为生产力的
发展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要动力。
再次,马克思借鉴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想,提出了辩证法的观点,
即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有其内部的矛盾和发展的趋势。
这些矛盾和趋势的存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和结果。
最后,马克思认为,哲学不能停止于“解释”现实,还需要以“改变”现实为目标。
只有通过革命实践,才能最终改变人类的命运。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对现代
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同时,马克思在
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的理论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