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德国旧唯物主义哲学家

合集下载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主要哲学观点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主要哲学观点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主要哲学观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是19世纪德国哲学界两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们的哲学观点对于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他们的主要哲学观点。

首先,黑格尔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辩证法的思想。

他认为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整体,一切事物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他强调整体和个体的辩证关系,即整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又在整体中发挥作用。

他认为真理是通过不断的对立和统一得到的,这种对立和统一的过程被称为辩证法。

黑格尔还提出了“绝对精神”这一概念,他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质。

他将哲学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层面,认为逻辑学研究思维的规律,自然哲学研究物质的规律,而精神哲学研究人类精神的发展和实现。

他主张人类要通过对精神的认识和实践来达到自由和自我实现。

然而费尔巴哈的哲学观点与黑格尔不同,他是一位唯物主义的思想家。

他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本实在,意识只是物质的产物。

他批判了黑格尔的观点,并试图以唯物主义的方式重新理解世界。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条件决定的,意识和观念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费尔巴哈还提出了“人性解放”,他认为人类要追求自由和解放,必须摆脱压迫和剥削的社会关系。

他批判了宗教对人类的束缚,并倡导人类通过历史的发展来实现自由和解放。

综上所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哲学观点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黑格尔强调整体和个体的辩证关系,将精神视为世界的本质,主张通过对精神的认识和实践来达到自由和自我实现。

而费尔巴哈则强调经济条件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人类追求自由和解放要摆脱压迫和剥削。

两位思想家的观点都对后世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费尔巴哈赏析

费尔巴哈赏析
其二,根据对实践的这种理解,马克思进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建立在实践观点之上,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指出,由于缺乏完备的实践的观点,旧唯物主义单纯从经验出发,把认识对象仅仅理解为外在于人的、感官直观的对象,而把人理解为单纯直观的、受动的存在,从而把人的认识活动理解为消极被动的照镜子式的直接映现活动,完全否认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否认了认识的能动性、辩证性。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观点出发指出,人绝非单纯消极被动的存在,对象、自然也绝非仅仅是外在于人的客体,直观的对象。人首先是作为能动感性活动的存在,对象首先、而且从根本上始终是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主体的对象。因而认识活动,第一,不是主体消极被动接受客体作用的、受自然必然性盲目支配的活动,而是主体以其实践理念(目的),即价值理念和理论理念对客体进行选择的主动活动;第二,不是主体对客体直接的映现、单纯的模写,而是主体以其先在的、在实践中形成的作为实践模式内化的认知结构对客体进行建构的能动活动;第三,不是一次完成的动作,而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无穷发展过程,由现象到本质、由一级本质到二级本质……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提纲》提出的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马克思提出,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地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
编辑本段
著作的观点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之一。在寥寥千言中,马克思紧紧围绕着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和受动性,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说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实践观点

费尔巴哈论

费尔巴哈论

费尔巴哈论费尔巴哈( 1835—— 1908年),德国哲学家,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

恩格斯说:“费尔巴哈是使哲学摆脱神学,走向自然科学的第一个人。

”费尔巴哈为什么成了无神论者呢?因为他的著作《基督教的本质》,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反宗教的观点。

《基督教的本质》一书批判地揭露和清算了基督教神学的内容,指出它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性,但它却为人们进一步研究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也为人们深入地认识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各种社会思潮提供了一份很好的“解剖学”的范例。

一、理性批判派的代表人物,自觉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考察社会生活问题。

他从人的解放和实现人类自身利益这一立场出发,试图以辩证法观点来探索社会历史,把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因素与自己的辩证法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二、意志薄弱派,强调人的作用,突出人的价值。

费尔巴哈对那些顽固不化的传统派持坚决的批判态度,反对绝对信仰,认为宗教应该受到批判,只有无神论才能最终解决宗教问题。

但他同时又不赞成将无神论和无信仰等同起来。

他强调:无神论是根本不相信人之外的其他存在,并且否定信仰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地位。

所谓信仰,不过是人的一种意志,即人对事物的反映。

一个人可以在他的意识里接受或拒绝一切事物,而唯独不能无意识地拒绝或接受一切事物。

所以,任何一种宗教都是一种意志,宗教中最神圣的就是人的意志,人的意志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被别人任意毁灭的。

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自觉运用辩证法观点来看待和研究人类社会历史。

四、作为社会存在论的重要概念,“社会关系”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对此,费尔巴哈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人是自然界发展的最高产物,是具有一定的需要、思想、感情和意志等特征的动物。

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不仅在于劳动技巧的熟练,还在于对自然界的意志、思想、感情和意志的支配。

而人类的意志则体现了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黑格尔、费尔巴哈

黑格尔、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古典刑事学派
费尔巴哈(1804~1872年)德国古典哲学最后的一个伟大代表,唯物主义哲学家。出生于次胡特一个法学教授之家,1828年在柏林大学毕业,曾任教于埃尔兰根大学,因宣传无神论,遭受迫害,隐居乡间,从事哲学研究,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哲学改革的预拟提纲》、《未来哲学原理》等。在他的著作里,尖锐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他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思想是第二性的,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思维、意识是客观物质的反映。在政治上,他反对君主政体,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1870年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晚年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但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是唯心主义的。他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同时,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所以始终未能摆脱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把它发展成为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还有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古典刑事学派。
黑格尔 黑格尔学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 1770-1831 )
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尔晚年的讲课,吸引了许多学生,逐渐形成黑格尔学派
黑格尔 1770年8月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
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 “ 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 - 这是他的巨大功绩 - 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其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笔记一、写作背景1.马克思1845年写于布鲁塞尔2.为写《德意志意识形态》作理论准备•费尔巴哈:德国旧唯物主义哲学家。

原属于黑格尔左派,后与其决裂,转变成人本主义的唯物者。

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肯定自然可以离开人的意识独立存在,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其唯物主义依旧是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观依旧是唯心的。

•黑格尔左派:即青年黑格尔派,主要批判宗教,不涉及政治批判,较为激进。

代表:柏林自由人小组,指责社会主义工人运动,鼓吹无政府主义。

•黑格尔右派:老年黑格尔派,顽固坚持黑格尔唯心主义,认为“绝对精神”是一切事物的存在。

•康德不可知论:康德把世界分成可知与不可知的两部分,可知的一部分为“此岸”,不可知的部分为“彼岸”,此岸与彼岸之间有一条原则上的界限,是人类认识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

•黑格尔唯心主义:把握绝对精神当做社会的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但坚持了辩证法思想,有合理之处,辩证法思想后被马克思借鉴。

二、写作目的(1)适应无产阶级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需要,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对费尔巴哈和十八世纪以前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缺陷提出批判,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的历史观。

三、主要内容1.关于费尔巴哈从前唯物主义的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因此,他在《基督教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对象、现实、感性:同一内容的概念,指人的活动指向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精神。

费尔巴哈提纲原文_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费尔巴哈提纲原文_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费尔巴哈提纲原文_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其他祝福语】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以前德国最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主要是为了批判费尔巴哈以及其他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而写的。

下面是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欢迎阅读!《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写在1844—1847年笔记里的。

整个《提纲》非常精炼,一共十一条,总共不过千余字,但是它所揭示的社会思想和哲学观点却丰富而深刻。

恩格斯对《提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提纲》强调了实践的观点以及人类的本质和真理与感性的区别和联系。

在《提纲》的第二条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即是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不能离开实践的思维去争论人是否具有现实性。

《提纲》的第六条明确说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否定了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的思想。

《提纲》带有鲜明的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思想,马克思辩证地看待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一方面,人的成长是受环境和教育影响的,另一方面,环境也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马克思还指出社会生活的本质也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概括而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从总体上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性的缺陷,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第一次明确提出新唯物主义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第二,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以及从这种观点出发对宗教所作的批判,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揭露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脱离、互相对立的,并深刻分析了费尔巴哈半截子唯物主义的根源;第四,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消极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费尔巴哈的主要观点

费尔巴哈的主要观点

费尔巴哈的主要观点
费尔巴哈的主要观点:唯物主义、人的本质和政治解放。

费尔巴哈是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思想对于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费尔巴哈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唯物主义、人的本质和政治解放。

费尔巴哈是一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他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思想和意识是由物质的经验和感觉所决定的。

他批判了柏拉图式的理念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并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物质世界的观察和理解,才能真正认识世界的本质。

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存在决定的,人的意识和行为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他批判了传统哲学中关于人性的抽象和理性主义的观点,强调了人的实际存在和社会关系对人的本质的塑造。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历史的产物,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发现和实现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强调了政治解放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解放必须从政治上开始,通过消除社会中的压迫和剥削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

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和不平等现象,主张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他的政治观点对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重要影响,激励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费尔巴哈的主要观点包括唯物主义、人的本质和政治解放。

他的思
想对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费尔巴哈的思想强调了物质世界的重要性,关注人的实际存在和社会关系对人的本质的塑造,并主张通过政治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

他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和追求社会进步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名人故事费尔巴哈

名人故事费尔巴哈

名人故事费尔巴哈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年7月28日-1872年4月13日),德国旧唯物主义哲学家。

1804年7月28日生于巴伐利亚,卒于1872年4月13日。

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肯定自然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但他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的唯物主义依然是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费尔巴哈先在黑森州的海得尔堡学习神学,受到当时教授的影响,对黑格尔的哲学感兴趣,不顾父亲的反对,到柏林跟随黑格尔学习哲学,两年后,他成为“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成员。

1828年,他到纽伦堡附近的埃尔兰根学习了两年自然科学,并任大学讲师,1830年匿名发表了第一部著作《论死与不朽》,抨击个人不朽的概念,拥护斯宾诺莎的人死后会被自然重新吸收的哲学。

他的这种激进思想加上不善演讲,他一直在学术界无法取得成功,并被永远驱逐出大学讲坛。

只能依靠他妻子在一座瓷厂中的股份生活,居住在纽伦堡附近的勃鲁克堡。

1834年发表了《阿伯拉尔和赫罗伊丝》,1838年发表《比埃尔·拜勒》,1839年发表了《论哲学和基督教》,宣称“基督教事实上不但早已从理性中消失,而且也从人类生活中消失,它只不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公开反叛当时的观念。

同时发表了《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对黑格尔的唯心论作了分析批判。

1841年发表《基督教的实质》,重申对基督教的看法,认为人就是他自己的思考对象,将宗教归结为对无限的认识。

宗教“不过是对于知觉的无限性的认识;或者说,在对无限的认识中,有意识的主体以其自身本能的无限性作为认识的对象”。

也就是说,上帝不过是人的内在本性的向外投射。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发挥了“宗教之真正的或人类学的本质”,论及上帝作为“理解的存在”、“道德的存在或法律”、作为“爱”等方面,都是为了适应人类的本性的各种不同的需要。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思想探析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思想探析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辩证法与唯物
主义思想探析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是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著
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Ludwig Feuerbach and the End of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

费尔巴哈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以辩证法的思想探析
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他认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由于它的一元论思想,即认为客
观世界是由一个唯一的原因所构成的。

费尔巴哈指出,这种一元论思想是错误的,因为客
观世界是由多种原因构成的,而不是由一个唯一的原因构成的。

因此,他提出了辩证法的
思想,即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多种原因构成的,而不是由一个唯一的原因构成的。

费尔巴哈还提出了唯物主义思想,他认为,客观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而不是由精神
构成的。

他认为,物质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而精神只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他认为,只有通过对物质的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客观世界。

总之,费尔巴哈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以辩证法的思
想探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并提出了唯物主义思想,认为客观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而不是由精神构成的。

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

五、节选品读—第十条
在《提纲》第十条中提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 会‛,旧唯物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阶级立场是旧唯物主义产生的 根源和基础。有的时候,会把市民社会直接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把市 民等同于资产阶级。《提供》中的‚市民‛是指资产阶级,‚市民‛社 会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事实上,‚市民‛是18世纪资产阶级学者使用的 术语,用来表示当时的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马克思借用了这一术语, 说明‚旧唯物主义哲学是一种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的,代表资产 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提纲》指出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 唯物主义思想中的人是单个的人,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个体。旧 唯物主义不是理解人是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人,而是简单的把社会看成由 孤立的单个人相加组成。‚市民‛在旧唯物主义的观点里脱离了一定的 社会关系,同其他人没有关联,而只是自己活动的个体。《提纲》第十 条中‚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从阶级立场 来看,新唯物主义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世界观。马克思指出了人的社会 联系,反驳了认为人是脱离社会,并不相互依赖的错误观点。人为人和 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三、写作背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 队伍不断壮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同资 产阶级展开了英勇斗争,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不断涌现,著名的1831年 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年开始的英国工人参加的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运动,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是,这个时期的工人运动还停留在早期的自发阶段。这是因为,当 时还没有出现能够正确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当时的工人运动还 没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结合起来。工人运动的这种已经开始组织起来, 但还没有走上自觉道路的状况,就迫切要求社会提供一种能够指导工 人运动的社会主义理论,以推动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当时 社会上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反动的、保守的就是空想的、非科学的。 就是当时最有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学说,也 是脱离工人运动,因而也是不能指导工人运动的。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Feurbachian Materialism)是由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Ludwig Feurbach)于19世纪初叶阐述的一种现象学解释观点,它认为万物都是物质,否认神的
存在,只认有物质的客观现实。

它认为物质是宇宙自然界的基础,任何形式的精神,包括
宗教,都属于物质之外的精神思想,是人们主观想象而非客观真实。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主要认为一切现象,包括人类的思想、感情以及政治社会组织等,都是由物质和客观现实所运动,而非任何超自然力量所支配,它强调了物质之上没有重要的精
神或神存在,并坚持自下而上的唯物观,宣称一切都只有物质才能构成现实的存在,而精
神只有物质的存在才能得到反映,故一切景象都可以由相关的物质构成。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人类有重要的影响,它的思想政治宣言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有效宣言,它肯定了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以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需求,它也把
社会结构连接到自然界,宣称个人只有在物质界发挥其影响,才可能实现自我超越。

因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认为,只有物质上和客观上的超越,才是文明和发展之源。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费尔巴哈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哲学家,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形成的,而思想是由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即思想是物质的产物,物质是第一性,思想是第二性。

费尔巴哈坚信人类的思想和文化是受到物质生产方式的决定和支配的,即人的意识和文化是受到具体物质条件的限制和制约的。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形成了对立。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都是由精神世界决定的,而物质则是依附于精神世界的产物,即思想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

唯心主义强调精神世界的主导地位,在它的看法中人的思想和文化是可以独立于物质的存在而发展的,无需受到物质状况的影响。

在费尔巴哈看来,唯物主义对于人的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有实质性的作用,只有在物质的基础上人的精神世界才能够发展和壮大,而唯心主义则会导致看重建立在理念上的自由与平等,但是忽视了具体的物质因素的影响。

因此,费尔巴哈强调了自然和社会的客观条件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性。

尽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历史和哲学上存在着对立和冲突,但这些观点对于归纳和分析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仍具有一定意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基础。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三、正文导读(第3章)
1. 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唯心主义,两种宗教观的对立
(3)两种宗教观的对立 ①费尔巴哈把宗教和人的感情关系混为一谈。 费尔巴哈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是宗教的本 质。人的感情包括性爱、友谊、同情、舍已精神等等。费 尔巴哈把人的感情提到宗教的地位加以崇拜,这就把人们 的感情关系当作离开物质关系的一种宗教意识,从而陷入 了历史唯心主义。 恩格斯指出,人的感情和宗教不是一回事。人与人 之间,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 在的;宗教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将最终消 亡,而人们之间的感情却仍然存在。
2. 费尔巴哈道德论的唯心主义,两种道德观的对立
(2)核心观点的对立 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爱是一种思想感情,是社会 存在的反映。
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不会有统一的爱,爱作为阶 级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种原则,实际上只有在极其狭窄的范 围内才是可能的。
2. 费尔巴哈道德论的唯心主义,两种道德观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道德论的一些基本观点 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论是和它的一切前 驱者一样的。它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 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 实际上,任何道德都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而在阶级社会 中,则有阶级性。每阶级,每一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 恩格斯还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 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 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由此,恩 格斯揭露了费尔巴哈道德论的实质,指出不管他的主观愿 望如何,费尔巴哈的道德完全是适合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的,是资产阶级的道德。
2. 费尔巴哈道德论的唯心主义,两种道德观的对立
(1)出发点上的对立 ①费尔巴哈的道德论把抽象的人作为出发点 费尔巴哈在宗教哲学中谈到的人是抽象的人。这种 抽象的人就是他的伦理学的出发点。费尔巴哈是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者,他只看到人的自然本质,看不见人的社会本 质,看不见在道德关系背后的经济关系。他的作为伦理学 出发点的人,不是现实社会、现实生活和历史发展的人。 他所讲的人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而是从一神教的神羽 化而来的。费尔巴哈道德中的人比他在宗教里的人更加抽 象化了。

费尔巴哈的唯物论

费尔巴哈的唯物论

费尔巴哈的唯物论
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体系,由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
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创立。

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主张,宇宙中的一切都
是物质的,意识和思想只是物质的表现形式而已。

他认为,人类的思想和信仰是源自于对物质世界的感知和认识,而不是来自于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灵。

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与黑格尔的唯心论形成鲜明对比。

黑格尔认为意识和思想是
宇宙的基本构成要素,而物质只是意识的表现形式。

费尔巴哈则认为,物质是宇宙的基本构成要素,意识和思想只是物质的产物。

他指出,人类的思想和信仰是受到社会、历史和物质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而不是来自于神灵或超自然的存在。

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对人类的思想和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批判了宗教的神
秘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倡人们应该以现实的物质世界为基础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他认为,人类的信仰和思想应该建立在对物质世界的客观认识之上,而不是迷信和盲从。

在当代,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它为人们提供了
一种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本质。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唯物论的思想更加重要,它提醒人们要以客观的、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世界,避免盲目的信仰和迷信的影响。

总的来说,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强调物质是宇宙
的基本构成要素,意识和思想只是物质的表现形式。

这一思想对人们的思想和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费尔巴哈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费尔巴哈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费尔巴哈的主要思想是什么费尔巴哈的主要思想在费尔巴哈主要思想中,人本学哲学最为杰出,于唯物主义发展史之上做出很大贡献。

其特点有:一是用自然界来代替存在,而排除社会存在。

二是以生物学上的人来代替社会人之思维,用来排除人的思维之社会性。

三是把人之本质视为生物学上的本质。

总体上来说,费尔巴哈是属于德国古典哲学之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

人本学哲学中包括了关于自然之学说,认为自然界为一切物质的感性有形事物之总和,为唯一的客观实在,即永恒的实体。

而自然界存在与变化是因为自身原因。

他还认为时间与空间为自然界事物之存在形式。

费尔巴哈亦认为自然界之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他亦支持物质为第一性,意识为第二性。

物质决定了意识,而意识为物质之反映。

关于人的学说亦包含于人本学哲学。

费尔巴哈认为,人为自然界之产物,亦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的思维以自然界为内容,并依靠身体与思维同自然界相联系,凭人之本质认识自然界,事实上不过为自然界自己认识自己。

费尔巴哈还认为,人以身体为基础,是灵魂和肉体,思维和存在之统一体。

而该统一实体,正是正确理解思维和存在同一之前提。

他亦相信自己以感性为基础的感性与理性之统一体,才能使主体与思想准确地通向客体和存在。

他更认为人之绝对本质为理性,意志和心。

在费尔巴哈的认识论中,他指出认识对象为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认识的起点与基础为感觉,他坚持唯物主义可知论,并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此外,费尔巴哈批判宗教,要人们相信自己,以追求现实生活为目标。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理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不同于旧的唯物主义,是先前唯物主义的升华。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确立了人是主导地位,而旧的唯物主义把人看作是一个机器或者一个东西。

但是,现在社会对费尔巴哈的以人为本的唯物主义存在批判。

人们认为费尔巴哈所定义的人是拥有直观感性的人,而不是科学的唯物主义中的人。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认为哲学的最高对象是自然人。

新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人自身学习和认识自己。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费尔巴哈的提纲具有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特征。

费尔巴哈是德国哲学家,他以其对传统哲学观点的批判而闻名。

费尔巴哈的提纲包含了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批评,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对于认识的重要性。

首先,费尔巴哈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旧唯物主义强调物质是现实世界的唯一实体,认为人类的思维是物质的产物。

然而,费尔巴哈认为这种观点忽视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对于认识的作用。

他指出,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现实世界,并从中获取对世界的认识。

因此,实践活动是认识的基础,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受到物质的影响。

费尔巴哈批判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实践活动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费尔巴哈也批判了唯心主义的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或心灵是现实世界的根源,物质只是意识的产物。

然而,费尔巴哈认为这种观点将物质与意识分离,忽视了现实世界对于意识的影响。

他强调了物质和意识的统一性,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意识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独立于物质存在的,而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体。

费尔巴哈的批判揭示了唯心主义观点的局限性,并强调了物质和意识的统一性。

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还强调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认识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现实世界,并从中获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实践活动不仅仅是被动地受到物质的影响,而是主动地改变物质世界的过程。

通过实践活动,人类能够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实践活动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的动力。

费尔巴哈的提纲强调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强调了实践活动对于认识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的动力。

费尔巴哈的批判揭示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局限性,并强调了物质和意识的统一性。

他的提纲对于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费尔巴哈

13-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1804~1872)Feuerbach,Ludwig Andreas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德国旧唯物主义哲学家。

1804年7 月28日生于巴伐利亚,卒于1872年4 月13日。

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肯定自然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辛形式,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但他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的唯物主义依然是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早年入海德堡大学神学系,后转入柏林大学学习哲学,1826年转入埃尔兰根大学学习植物学、解剖学和心理学,后获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任教。

后因发表反对神学的著作被辞退,隐居乡间。

在逝世前不久曾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

他的功绩是在唯心主义统治德国哲学界达数十年之久后,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他曾属青年黑格尔派,后批判了G.W.F.黑格尔的思维和存在同一说,提出了以人和自然为哲学唯一对象的人本学。

他肯定自然是物质的客观实在,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灵魂和肉体的统一,唯物地阐述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他认为人是认识的主体,主体和客体通过感觉直接联系达到统一,自然是可以被认识的,主张直观的反映论。

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他的人本学对人的理解是抽象的自然人。

他论证了宗教和唯心主义在本质上的联系,提出唯心主义只是用理性改造了的神学。

在否定了过去的宗教之后,他试图建立一种无神的宗教来宣扬超阶级的爱。

K.马克思和F.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建立了科学的、革命的辩证唯物主义,因此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

著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等。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1804—1872年)是德意志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

费尔巴哈出生于巴伐利亚的兰得休特城一个法学家家庭。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全集》第27卷,第450页)。
• 【彻底清算之准备】
• 马克思1845年到布鲁塞尔后立即研读了费尔巴哈的《关于哲
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基督教的本质》等著作,而后就写 了该《提纲》。
• 【原因】MN通过费尔巴哈摆脱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走上唯物主义 的道路之后,随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开展,费尔巴哈人 本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否定革 命实践,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历史的发展讲人的本质,片面强调人 的自然属性,离开作为历史的创造者的先进阶级来讲哲学,而不能 从根本上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因而仍然是资产阶级世界观。
• 第二、批判唯心主义脱离现实的、感性的
活动,片面而抽象地发展主体的能动性的 错误。 • 【片面而抽象地发展】——即把人们实践活动的现实
“1.关于费尔巴哈”,恩格斯后来称之为“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因此而得名。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这一笔记,认 为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
件”。
1888 年恩格斯在出版自己的《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简称《费尔巴哈论》)的单行本时,将《提纲》以《马克思论费尔巴
尔再次会见时,马克思已经· · · · · · 大致完成了发挥他
的唯物主义历史理论的工作,于是我们就着手在
各个极为不同的方面详细制定这些新观点了。”
(《全集》第4 卷,第192页。)
二、《提纲》之中心思想
• 《提纲》第一次全面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把唯物主义发展到最高形式 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扼要且全面地表述了新哲学的主 要理论,初步勾画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雏形和框架,并把实践作为新 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使哲学获得了新质要素,从根本上与一切旧哲学区别

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

百科名片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 -马克思以前德国最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804年7月28日-1872年9月13日),德国哲学家。

出生于拜恩州(巴伐利亚)下拜恩区的首府兰茨胡特,死于同一州的纽伦堡,是德国法学家保罗·约翰·安塞姆里特·冯·费尔巴哈的第四个儿子。

中文名: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外文名: L udwig Andreas Feuerbach国籍: 德国 出生地: 巴伐利亚 出生日期: 1804年7月28日 逝世日期: 1872年9月13日 代表作品: 《上帝、自由和不朽》,《神统》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的批判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某些观点在德国教会和政府的斗争中被一些极端主义者接受。

对卡尔·马克思的影响也很大,虽然马克思并不赞同他观点中的机械论,马克思曾写过《费尔巴哈提纲》,批判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

一简介费尔巴哈先在黑森州的海得尔堡学习神学,受到当时教授的影响,对黑格尔的哲学感兴趣,不顾父亲的反对,到柏林跟随黑格尔学习哲学,两年后,他成为“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成员。

1828年,他到纽伦堡附近的埃尔兰根学习了两年自然科学,并任大学讲师,1830年匿名发表了第一部著作《论死与不朽》,抨击个人不朽的概念,拥护斯宾诺莎的人死后会被自然重新吸收的哲学。

原因1. 他的这种激进思想:抨击个人不朽的概念,拥护斯宾诺莎的人死后会被自然重新吸收的哲学。

2.加上不善演讲。

结果:他一直在学术界无法取得成功,并被永远驱逐出大学讲坛。

只能依靠他妻子在一座瓷厂中的股份生活,居住在纽伦堡附近的勃鲁克堡。

著作1834年发表了《阿伯拉尔和赫罗伊丝》,1838年发表《比埃尔·拜勒》,1839年发表了《论哲学和基督教》,宣称:“基督教事实上不但早已从理性中消失,而且也从人类生活中消失,它只不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公开反叛当时的观念。

浅谈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浅谈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浅谈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作者:陈雪艳宋东阳李宇轩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02期摘要:费尔巴哈是德国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对马克思产生了重要影响。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理论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论和康德的不可知论,揭露和批判了宗教神学的弊端,肯定了事物的客观存在性,首次提出了人和自然的感性存在,为近代唯物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仍是形而上学的,其基础仍是唯心主义。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与分析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起源和内容,肯定其在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地位,并分析得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关键词:唯物主义;人本论;局限性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流行的是黑格尔所提出的唯心主义论和影响广泛的宗教论,唯物主义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权威性,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结束了这一局面,费尔巴哈作为激进派的代表,对唯心论和宗教论进行大胆的批判,使得唯物主义树立起了新的权威性,肯定了客观真理的存在,提出实践是真理的标准,为唯物主义向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费尔巴哈在大学时曾学习过神学,不过没多长时间就对其失去了兴趣,随而转入哲学系师从黑格尔学习哲学。

早期的费尔巴哈也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拥护者,但是对于宗教思想却持反对态度,对宗教中的神论进行了批判。

随后他出版了许多著作,批判宗教带来的危害,将宗教与哲学对立起来,呼吁人们从宗教论中脱离出来回到现实生活中。

随后又写了著作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摆脱了自己青年黑格尔派的身份,客观的指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存在的错误。

他认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理论中关于存在和思维的关系是错的。

黑格尔认为思维即存在,存在即思维,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

费尔巴哈指出了其错误性,存在是客观的事实是思维产生的基础和前提,思维是存在发展产生的结果,存在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相促相依的才对。

人本哲学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

关于自然,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外界所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尔巴哈——德国旧唯物主义哲学家
费尔巴哈介绍
本名: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别称: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
民族族群:日耳曼人
出生地:Landshut(兰茨胡特)
出生时间:1804年7月28日
去世时间:1872年9月13日
母语:日耳曼语(德)
Ludwig Andreas Feuerbach(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男,日耳曼人,Landshut(兰茨胡特)人。

德国法学家Paul Johann Anselm von Feuerbach(保罗·约翰·安塞姆里特·冯·费尔巴哈)的第四子。

逝于同一州的Nürnberg(纽伦堡),享年六十八岁。

费尔巴哈早年在黑森州的海德堡学习神学,受到当时教授的影响,对黑格尔的哲学感兴趣,不顾父亲的反对,到柏林跟随黑格尔学习哲学,随后他成为"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成员。

1866年,费尔巴哈发表了最后一本著作《上帝、自由和不朽》。

1870年,他加入了德国社会民主党。

1872年,费尔巴哈在纽伦堡去世,享年68岁。

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的批判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某些观点在德国教会和政府的斗争中被一些极端主义者接受。

对卡尔·马克思的影响也很大,虽然马克思并不赞同他观点中的机械论,马克思曾写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在历史观上坚持唯心史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