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游泳》赏析
《水调歌头·游泳》原文注释及翻译
《⽔调歌头·游泳》原⽂注释及翻译《⽔调歌头·游泳》原⽂注释及翻译 引导语:《⽔调歌头·游泳》是⽑泽东在1956年巡视南⽅,三次畅游长江写下的词,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泽东对中国⼈民建设祖国和改变⼭河的豪迈⽓概,体现出来⽑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桥贯通⼤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下⾯是⼩编整理的《⽔调歌头·游泳》原⽂及翻译。
⽔调歌头·游泳 ⽑泽东 才饮长沙⽔,⼜⾷武昌鱼。
万⾥长江横渡,极⽬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得宽馀。
⼦在川上⽈: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西江⽯壁,截断巫⼭云⾬,⾼峡出平湖。
神⼥应⽆恙,当惊世界殊。
注释: ⑴游泳:1956年6⽉,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
⑵长沙⽔:1958年12⽉21⽇作者⾃注:“民谣:常德德⼭⼭有德,长沙沙⽔⽔⽆沙。
所谓⽆沙⽔,地在长沙城东,有⼀个有名的‘⽩沙井’。
” ⑶武昌鱼: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不⾷武昌鱼。
”这⾥化⽤。
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的鳊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⑷极⽬楚天舒:极⽬,放眼远望。
武昌⼀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带的天空叫“楚天”。
舒,舒展,开阔。
柳永词《⾬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
”作者在⼀九五七年⼆⽉⼗⼀⽇给黄炎培的信中说:“游长江⼆⼩时飘三⼗多⾥才达彼岸,可见⽔流之急。
都是仰游侧游,故⽤‘极⽬楚天舒’为宜。
” ⑸宽馀(yú):字从⾷从余,余本意为“剩下的'”,“⾷”和“余”联合起来表⽰“⽤餐后剩下的⾷物”。
指神态舒缓,⼼情畅快。
⑹⼦在川上⽈:逝者如斯夫:《论语·⼦罕》:“⼦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水调歌头·游泳》鉴赏
《水调歌头·游泳》鉴赏《水调歌头·游泳》鉴赏引言:《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在1956年巡视南方,三次畅游长江写下的词,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
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的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来阅读和鉴赏!《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赏析】1956年,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了伟大胜利的一年。
到处都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繁忙建设景象,武汉长江大桥正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
而毛主席从这一年开春起就工作很重,他用两个半月的时间,每一或二天都要找一个部的领导干部谈话,共向34个经济部门的同志作了调查。
接着他又于4月25日和5月2日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先后两次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报告,提出把国内外所有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共同为社会主义服务。
此后,毛主席又启程去南方视察工作。
他从广州到长沙再到武汉。
在武汉期间,他视察了长江大桥的施工现场,并于6月1日、3日、4日三次畅游长江,抒发豪情,得《水调歌头·游泳》一诗。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终生热爱游泳,他对祖国山水独有所钟,独有其体会。
他年轻时代就写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及“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英迈之诗篇。
毛主席写《水调歌头·游泳》一诗时,已是63岁的高龄了,但依然壮志不减当年。
他从上片对游泳的.舒畅之感及时光流逝之感一直写到下片对社会主义建设蓝图在胸的自由联想,可以说是起伏迭荡,大气回旋。
水调歌头游泳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
下
阕
下阕 译文
帆船在江中乘风破浪,龟蛇二山隔江静 立,就在这江面上,即将出现一幅社会主 义建设的宏伟图景。一座大桥就要凌空横 架在长江南北,长江天险将变成畅通无阻 的大道。还要在西江建立一道拦江大坝, 拦住巫山山脉的雨水,让高峡出现一个波 平浪静的人工湖。那巫山女神大概还健在吧, 她一定会惊异这世界起了多么大的变化啊!
返回
上
阕
上阕 译文
刚刚离开了长沙,又来到了武昌。 横渡波涛汹涌的万里长江,放眼远望, 楚地的天空十分开阔。任凭风吹浪打, 胜过在清净的庭院里随意散步,今天 真正有一种十分舒畅的感觉。孔子说: “一切事物的流逝就像这流水一样 啊!”
“才、又” 两字明确时 间短暂,行 程紧促,兴 致很高。
鉴赏这首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万 里 长 江
极 江宽、水 急、浪险, 目 体现毛泽 东不畏艰 楚 险的豪迈 气概。 天 横 舒 渡, “舒”,从侧面写出心 。
中之舒畅开朗:
从容,豪迈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
从中透露出建国伊始,祖 “得宽余”, 国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 则从正面写
出心中的舒 展与自在。
巧用典故以抒写诗人之志。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Biblioteka 风樯 动 龟蛇 静起宏图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这三句,紧承上阕,表明全国人民在 党的领导下,正在抓紧时间,开始实 施全面改造长江的宏伟规划。“起宏 图”三字便是这一思想的形象表述。 这三字还领起下面五句,把现实和理 想紧密地结合起来 帆船乘风疾驰,龟蛇二山隔江静立, 一动一静,动静结合。
水调歌头游泳全文出处作者及赏析
·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qiáng)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qiàn)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赏析:
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这是世人皆知的。
1925年所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便是诗人青年时代奋勇进取、劈波斩浪的艺术写照。
毛泽东对长江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把浩瀚的长江比作天然的最好的游泳池,多次畅游长江。
本词便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接着,便以雄健的笔势,转入写游泳。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呈现。
两句词,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
越是写出长江之大,就越是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诗词赏析:“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全诗赏析
诗词赏析:“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全诗赏析毛泽东名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出自《水调歌头·游泳》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qiáng)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qiàn)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赏析: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这是世人皆知的。
1925年所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便是诗人青年时代奋勇进取、劈波斩浪的艺术写照。
毛泽东对长江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把浩瀚的长江比作天然的最好的游泳池,多次畅游长江。
本词便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词的上阙描绘了祖国江山雄伟瑰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畅游长江的豪情逸兴。
起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诗人将两句古童谣信手拈来,改造用之,手法高超,对仗工稳,含义深刻,一方面表明了诗人的行踪,也说明了游泳的地点。
这里,“才”“又”两个副词一气连贯,不仅是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转换,也传达出作者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而又轻快的心情;“饮”“食”两个生活细节相映成趣,显得兴致勃勃;“水”“鱼”两种富有特色的湘湖风物,写来则亲切如见,情意拳拳。
三国时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反映了一种安土重迁的封建乡土观念和保守意识。
毛泽东稍加改动,一反原意,读来亲切自然,意趣横生,抒发了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深厚的感情。
接着,便以雄健的笔势,转入写游泳。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呈现。
两句词,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
越是写出长江之大,就越是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再三句,直抒游泳时的强烈感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这里补写一笔大江景象,引出一个新奇的比喻,在动静两种环境的强烈对比中,用三层递进式的议论,酣畅地表达了在中流击浪前进的壮志豪情。
《水调歌头-游泳》原文、译文及注释
《水调歌头·游泳》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1956年,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突飞猛进的新局面。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
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
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施工。
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此词。
原文:水调歌头·游泳现代-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对照翻译: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刚喝了长沙的水,又吃着武昌的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今天我终于可以尽情流连。
子在川上曰: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者如斯夫!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神女(神女峰)如果当时还在,必定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注释:⑴游泳:1956年6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
⑵长沙水:1958年12月21日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
”⑶武昌鱼: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水调歌头·游泳鉴赏
水调歌头·游泳鉴赏水调歌头·游泳鉴赏1956年,63岁的毛主席写下《水调歌头·游泳》一诗,诗依然壮志。
他从上片对游泳的舒畅之感及时光流逝之感一直写到下片对社会主义建设蓝图在胸的自由联想。
接着笔力一转,拨出雄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点明此诗是“游泳”之主旨,同时又流露出诗人在江上所感到的舒展、空阔。
诗人在1957年2月11日写给民主人士黄炎培的`信中注解了此句:“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
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楚天”当然是指长江中游地区的天空,这儿指武汉上空。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
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
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施工。
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此词。
宋玉《高唐赋》,称楚王梦见神女,神女说她“旦为行云,暮为行雨。
”原文: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译:刚饮过长沙的水,现又吃了武昌鱼。
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举目望舒展的长空。
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今天我终可以尽情流连。
孔子在岸边叹道:光阴如流水般远去了!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
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
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
神女想必很健康,但她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水调歌头·游泳全文、出处、作者及赏析
水调歌头·游泳全文、出处、作者及赏析 水调歌头 ·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 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qiáng)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qiàn)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赏析: 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这是世人皆知的。
1925 年所作《沁园春 ·长沙》中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便是诗人青年时代奋勇进取、劈 波斩浪的艺术写照。
毛泽东对长江也有着特殊的感情, 他把浩瀚的长江比作天然 的最好的游泳池,多次畅游长江。
本词便是毛泽东 1956 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 感兴之作。
词的上阙描绘了祖国江山雄伟瑰丽的图景, 抒发了诗人畅游长江的豪情逸兴。
起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诗人将两句古童谣信手拈来,改造用之,手 法高超, 对仗工稳, 含义深刻, 一方面表明了诗人的行踪, 也说明了游泳的地点。
这里,“才”“又”两个副词一气连贯,不仅是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转换,也传 达出作者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而又轻快的心情; “饮”“食”两个生活细节 相映成趣,显得兴致勃勃;“水”“鱼”两种富有特色的湘湖风物,写来则亲切 如见,情意拳拳。
三国时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反映了一种安土重 迁的封建乡土观念和保守意识。
毛泽东稍加改动,一反原意,读来亲切自然,意 趣横生,抒发了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深厚的感情。
接着,便以雄健的笔势,转入写游泳。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 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呈现。
两 句词,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
越是写出长江之大,就越是 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再三句,直抒游泳时的强烈感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 宽馀”,这里补写一笔大江景象,引出一个新奇的比喻,在动静两种环境的强烈 对比中,用三层递进式的议论,酣畅地表达了在中流击浪前进的壮志豪情。
毛泽东经典诗词及赏析---水调歌头·游泳
水调歌头.游泳现代:毛泽东【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原文】才饮长沙水⑵,又食武昌鱼⑶。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⑷。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⑸,子在川上曰⑹:逝者如斯夫!风樯⑺动,龟蛇⑻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⑼,天堑⑽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⑾,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题解】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毛泽东从武昌游过长江到达汉口。
六月三日,第二次游过长江,从汉阳穿过武汉长江大桥桥洞到武昌。
四日,第三次游过长江,也是从汉阳到武昌。
【注释】⑴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
1955年6月,毛主席横渡长江。
⑵长沙水:1958年12月21日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
”⑶武昌鱼: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这里化用。
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⑷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
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
舒,舒展,开阔。
柳永词《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
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给黄炎培的信中说:“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
借景抒豪情 托物咏壮志——《水调歌头·游泳》赏析
。
一
情。 江 水 滔 滔 ,微 风 迎 帆 ,龟 蛇 静
峙 。一 个宏 伟规 划在诗 人脑 际浮现 : 我们 要驾驭 这数 千年来 桀骜 不驯 的长 江 ,让它完 全为 我所用 !我 们要改 变 这整个 世 界 !让 神女也 要惊 诧于 它的 变化— —变得 快 !变得 好 !——这 ,
桥 ”是为 了 “ 变 通途 ” :写 “ 巫 山 ”是 为 了 “ 立石 壁 ” ,是 为 了托 “ 平湖 ”。高 山大江 ,信手拈来 ,以 寓 我 情 , 以写 我 志 ,这 是 何 等 的气 魄 !若让 这些事 物零 星搁置 ,便诗趣 殆 尽 。诗 人没有 ,也不 会这样 ,而是 把 它们 组构成一 幅其壮 无比 的画面 : 龟 蛇二 山夹 着 长 江 ,长 江 中 白帆 点 点 ,山上 大桥正 在 “ 飞架” ;大江 的 上游 ,远远 可见巫 山的形 影 ,那 里将 有一 个平展 如镜 的大湖 。诗人 以物构 画 , 以画 现 志 ,物 壮 志 壮 !另一 方 面 ,诗人通 过炼 字来表现 其志之 壮 。 架大 桥用一 “ 飞 ”字 ,使我们 如见大 桥 凌空而起 。写石 壁 用一 “ 立 ”字 , 试 想 ,若 用 “ 砌” “ 造” “ 筑”, 那该是多么 “ 慢 ” !多 么 拙 !其 志 之壮又从何得见?用一 “ 立”字 , 如见巨手一伸 , “ 石 壁 ” 即 成 !这 两 句 ,就 眼 前 最 突 出 的 大 桥 建 设 展 开 ,写 正 在 付 诸 实 施 的 部 分 宏 图 。 —飞” 和 “ 变 ” 是 写 实 , 也 是 预 期 。 寥 寥 两 笔 ,不 仅 写 出 了 大 桥 兴 建 的 飞 快 速度 ,和 即 将 见 到 的 大桥 凌 空 的 雄 伟形 象 ,而 且 写 出 了一 桥 贯通 大 江 南 北 的历 史 意 义 。 “ 更 立 ” 三 句 ,思 绪 遥 远 ,神 游 三 峡 , 幅壮 丽 神 奇 的 理 想 图 景 在 词 中 展 现 出来 。 如今 ,三 峡 工程 正 如 伟 人 的描 绘 一样 展 现 在 全 世 界 的 眼 前 , 为 中 国 的 经济 腾 飞 发 挥 着 前所 未 有 的贡献 。 句 “ 神 女 应 无 恙 ,当 惊 世 界 殊 ”巧 妙的化 用神话 ,假 想 “ 神女 ” 面对 社会 主义建 设的 巨大变 化的表 情 和 神态来 抒发 中国人 民的改天 换 日的 豪 情壮志 ,与柳 永的 “ 想佳人 、妆楼 颐望 ,误 几 回、天际 识归舟 ”有异 曲 同工之妙 。可谓 思维独 到 。而如今 , 神 女峰是 不是也 正为三 峡 的宏伟而 惊
水调歌头.游泳(赏析)doc
水调歌头·游泳(赏析)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注释】①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
②长沙水:1958年12月21日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
”③武昌鱼: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这里化用。
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④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
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
舒,舒展,开阔。
柳永词《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
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给黄炎培的信中说:“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
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⑤宽余: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
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留。
”)⑦龟蛇:见《菩萨蛮·黄鹤楼》“龟蛇锁大江”注。
⑧一桥飞架南北:指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
一九五八年版《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作者曾将此句改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后经作者同意恢复原句。
⑨天堑(qiàn):堑,沟壕。
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
据《南史·孔范传》记载,隋伐陈,孔范向陈后主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⑩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将来还打算在鄂西川东长江三峡一带建立巨型水坝(“西江石壁”)蓄水发电,水坝上游原来高峡间狭窄汹涌的江面将变为平静的大湖。
水调歌头游泳讲解
水调歌头游泳讲解《水调歌头》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饱含哲理的散文诗,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游泳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在游泳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下面我将对《水调歌头》进行详细讲解。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诗的结构。
《水调歌头》共有七段,每段四句,共计二十八句。
每句的字数变化有大小,韵脚有押韵,整首诗的韵脚呈现出ABABCDCD 的格律。
这种格律的运用既增加了诗歌的音韵美感,又使诗歌的节奏感更加鲜明。
其次,我们来分析诗的内容。
苏轼在诗中以游泳为主线,通过描绘在水中的情景和自己的心路历程,表达出了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的开始苏轼抒发了对游泳的热爱之情:“而游泳者轻质之使,乘鲸腾而昇也。
”他描述了游泳者在水中自由翱翔的形象,以此来比喻自己在游泳中感受到的自由和舒适。
然后,他又通过对浪花的描绘,表达了在水中的畅快感:“耳腾鸣蛱草声里,眼从冰刃里透出;水渑沧波渡,风分数脉如鲲跃。
”这些形象的描绘使诗中呈现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触。
最后,苏轼通过游泳的体验和心理变化,将其与人生进行了比喻,表达出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颇具哲理的认识。
在诗的结尾,苏轼仰望天空,以自然界的景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万顷清波连夜月,五更星霜映晓霜。
”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于自然景象的赞美和对于人生美好的向往。
通过游泳的经历,苏轼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他希望能够像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泳者一样,拥有无拘无束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难。
同时,他也提醒读者要珍惜时间,及时行乐,不要将生命浪费在琐碎的事物上。
总之,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散文诗。
通过对游泳的描绘与自我反思,苏轼向我们展示了游泳带给他的愉悦与心境的变化。
这首诗无论在意境还是在哲理上都达到了巅峰。
这首诗曾被多位后人妙手填词,成为了许多优美歌曲的歌词。
它不仅是苏轼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座宝藏。
读这首诗,不仅能够欣赏到苏轼高超的艺术修养,还能在品味诗句的过程中领略到人生的真谛和哲理。
水调歌头游泳体现革命情怀的诗句
水调歌头游泳体现革命情怀的诗句《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的词作。
此词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明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全词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随意自然,发人深思。
水调歌头⑴·游泳才饮长沙水⑵,又食武昌鱼⑶。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⑷。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⑸。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⑹!风樯动⑺,龟蛇静⑻,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⑼,天堑变通途⑽。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⑾,高峡出平湖⑿。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词句注释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⑵长沙水:1958年12月21日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
”⑶武昌鱼: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这里化用。
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⑷极目:放眼远望。
楚天: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
柳永词《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
”舒:舒展,开阔。
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给黄炎培的信中说:“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
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⑸宽余(yú):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
⑹“子在”二句:《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最新《水调歌头·游泳》赏析
《水调歌头·游泳》赏析《水调歌头·游泳》赏析1956年,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了伟大胜利的一年。
到处都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繁忙建设景象,武汉长江大桥正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
而毛主席从这一年开春起就工作很重,他用两个半月的时间,每一或二天都要找一个部的领导干部谈话,共向34个经济部门的同志作了调查。
接着他又于4月25日和5月2日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先后两次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报告,提出把国内外所有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共同为社会主义服务。
此后,毛主席又启程去南方视察工作。
他从广州到长沙再到武汉。
在武汉期间,他视察了长江大桥的施工现场,并于6月1日、3日、4日三次畅游长江,抒发豪情,得《水调歌头·游泳》一诗。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终生热爱游泳,他对祖国山水独有所钟,独有其体会。
他年轻时代就写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及“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英迈之诗篇。
毛主席写《水调歌头·游泳》一诗时,已是63岁的高龄了,但依然壮志不减当年。
他从上片对游泳的舒畅之感及时光流逝之感一直写到下片对社会主义建设蓝图在胸的自由联想,可以说是起伏迭荡,大气回旋。
一起句就以亲切、自然、平和之心进入诗境,对读者娓娓道来,情趣油然而生:刚才饮过了长沙水(指作者来武汉前正在长沙),现在又吃了武昌鱼。
接着笔力一转,拨出雄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点明此诗是“游泳”之主旨,同时又流露出诗人在江上所感到的舒展、空阔。
诗人在1957年2月11日写给民主人士黄炎培的信中注解了此句:“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
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楚天”当然是指长江中游地区的天空,这儿指武汉上空。
接下来的三行,诗人继抒闲情雅兴,视在急流中畅游为漫步于闲庭一般自由轻松。
而“今日得宽余”最能体现诗人这一年自开春以来特别繁忙,今天终于得以在江水中驻足流连光景的内心感慨,这感慨还蕴含着一个更深更遥远的感慨。
水调歌头·游泳 诗词
1. 《水调歌头·游泳》像一首激昂的进行曲。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那横渡长江的气势像战士冲锋陷阵。
我和朋友聊起,朋友兴奋地说:“这是不是像雄鹰翱翔天际,无畏无惧,在长江之上展现出的豪迈气魄,谁能不被震撼?”2. 词中的长江像一条奔腾的巨龙。
它的浩渺与壮阔,是力量的象征。
一位地理老师说:“这长江在词里是不是像历史的长河,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传奇,滚滚向前,永不停息?”3. 《水调歌头·游泳》的情感像燃烧的火焰。
作者对这片山河的热爱,炽热而浓烈。
我在诗词朗诵会上听到有人朗诵,不禁感叹:“这热爱之情是不是像夏日的骄阳,烘烤着大地,也烘烤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那股热情?”4. 词里的意象像一幅绚丽的拼图。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像构建宏伟蓝图。
有位画家说:“这是不是像调色盘里的色彩,相互交融,描绘出一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画卷,美轮美奂?”5. 它的韵律像汹涌的波涛。
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似波涛的起伏。
我给学生讲解时,学生问:“这韵律是不是像大海的心跳,一下一下,有节奏地跳动着,把我们带入那片诗意的海洋?”6. 《水调歌头·游泳》的词句像锋利的宝剑。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词句有开天辟地的力量。
我和文学爱好者讨论时,他说:“这词句是不是像能斩断荆棘的利刃,开辟出全新的景象,充满了壮志豪情?”7. 词中的畅想像遥远的星辰。
对未来三峡工程的设想,如同星辰般闪耀。
一位工程师读罢说:“这畅想是不是像航海家眼中的新大陆,充满未知与希望,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实现?”8. 此词的风格像一位豪迈的侠客。
潇洒不羁且胸怀天下。
我和书友交流时,书友说:“这风格是不是像李白的诗篇,自由奔放,在天地间畅抒胸臆,让人热血沸腾?”9. 《水调歌头·游泳》的内涵像一座巍峨的高山。
蕴含着对自然、对国家建设的深刻思考。
我在研究诗词时想:“这内涵是不是像古老寺庙里的佛像,庄严而深邃,需要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去领悟?”10. 《水调歌头·游泳》是诗词天空里的璀璨明星。
水调歌头·游泳 赏析
水调歌头·游泳赏析《水调歌头·游泳》是毛主席在1956年巡视南方,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的词,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主席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毛主席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词的上阕写作者的行踪、游泳的感受以及对江水奔逝的联想。
起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化用旧时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反其意而用之,表现出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轻快心情。
开头两句以工整的对仗交代了作者南巡时从长沙来到武汉的行踪,点明了游泳的地点,为下文做了铺垫。
接着作者从正面点出“游泳”的题意,“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作者横渡万里长江,浮游在江面上,看到的是广阔无垠的天空。
这两句既写事又写景,既突出了长江的浩大气势,又写出了横渡的壮举,显示了作者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这三句写作者游泳时的内心感想,强调风吹浪打的生活要比闲庭信步的生活强得多,在动静两种环境的强烈对比中,鼓励人们要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养成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
上阙的最后,作者由眼前奔流的江水想到古代哲学家孔子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的话是对光阴易逝的感叹,作者在这里赋予其崭新的意义,说明社会主义建设的紧迫感,鼓舞人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词的下阙作者又带我们回到眼前,他用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社会主义“宏图”。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这三句以“风”字领起,瞩目两岸景色:长江上是风吹千帆齐飞动,两岸是龟蛇二山静相望,描写完这壮美的自然景色后,作者又转写中国人民在风浪滚滚的大江上,开始实施全面改造长江的宏伟计划。
在这里,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一个“起”字则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
接着作者又由眼前的景象开始对未来展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水调歌头游泳》全文创作背景及解读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作品鉴赏
毛泽东稍加改动,抒发了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深厚的感情。
接着便以雄健的笔势,转入写
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呈。
两句词,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
显示出词人藐视天
堑的恢宏气度。
再三句,直抒游泳时的强烈感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补写一
笔大江景象,引出一个新奇的比喻,在动静两种环境的强烈对比中,用三层递进式的议论,酣
畅地表达了在中流击浪前进的壮志豪情。
前两句写游泳时的镇定和从容,后一句则写获得“自由”后的欣喜。
水调歌头游泳赏析背景
水调歌头游泳赏析背景《以水调歌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它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游泳时所作,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
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表达了诗人对游泳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在这首诗中,苏轼以游泳为媒介,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
首先,苏轼在《以水调歌头》中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在诗中,苏轼用“水”来比喻自然,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他在诗中写道,“一片白茫茫,鸟飞绝。
/天山雨雪连纷,水面清圆。
”这些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
在苏轼的笔下,自然变得如此美丽和宁静,令人感叹不已。
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使得《以水调歌头》成为一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的诗篇。
其次,苏轼在《以水调歌头》中表现了对游泳的热爱。
在诗中,苏轼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些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游泳的热爱和对游泳的赞美。
在苏轼的笔下,游泳变得如此美好和惬意,令人心旷神怡。
这种对游泳的热爱和赞美,使得《以水调歌头》成为一首展现了诗人对游泳的热爱和对游泳的赞美的诗篇。
最后,苏轼在《以水调歌头》中表现了对生活的热情。
在诗中,苏轼写道,“西风绿树晚蝉鸣,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些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生活的赞美。
在苏轼的笔下,生活变得如此多姿多彩和充满希望,令人感慨万千。
这种对生活的热情和赞美,使得《以水调歌头》成为一首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生活的赞美的诗篇。
总之,《以水调歌头》是一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游泳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苏轼以游泳为媒介,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
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
水调歌头.游泳原文及赏析
水调歌头.游泳原文及赏析水调歌头.游泳原文及赏析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小说文学,古今中外的风格不同但又都会给人无限启发。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水调歌头.游泳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注释】1、游泳:1956年6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
2、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
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
舒,舒展,开阔。
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给黄炎培的信中说:“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
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3、宽馀(yú):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意思是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
5、风樯(qiáng):樯,桅杆。
风樯,指帆船。
6、龟蛇:在词中实指龟山、蛇山。
7、一桥飞架南北:指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
8、天堑(qiàn):堑,沟壕。
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
9、巫山云雨: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南。
“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与巫山神女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写作背景】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突飞猛进的新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调歌头·游泳》赏析
《水调歌头·游泳》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调歌头·游泳》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赏析
词的上阙描绘了祖国江山雄伟瑰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畅游长江的豪情逸兴。
起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诗人将两句古童谣信手拈来,改造用之,手法高超,对仗工稳,含义深刻,一方面表明了诗人的行踪,也说明了游泳的地点。
这里“才”和“又”,不仅是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转换,也传达出作者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而又轻快的心情。
毛泽东稍加改动,抒发了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深厚的感情。
接着便以雄健的笔势,转入写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呈。
两句词,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
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再三句,直抒游泳时的强烈感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补写一笔大江景象,引出一个新奇的比喻,在动静两种环境的'强烈对比中,用三层递进式的议论,酣畅地表达了在中流击浪前进的壮志豪情。
前两句写游泳时的镇定和从容,后一句则写获得“自由”后的欣喜。
“今日得宽馀”是上阕的感情基调,是对这次游泳的总括。
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出了上阕的结束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上二句是毛泽东游泳之际见长江逝水,联想而及孔子的话,然后一字不差地截取了《论语·子罕》篇中的成句,直接把中流搏击风浪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联系起来。
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又有对峥嵘岁月的怀念;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自然规律的探究;既有对生命的感悟,又有对世事人生的思索;既有感情的憧憬,又是只争朝夕、催人奋进的号角。
词的下阕展描写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长江的伟大变革。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以“风”字起,紧接着上阙意脉,瞩目两岸景色,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一“起”则耸然挺拔,发起新意,充分表现了今天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
又由眼前景象引起了对未来景象的展望。
前两句,先就眼前最突出的大桥建设展开,写正在付诸实施的部分宏图,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全词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歌。
在词里各种景物,历史神话等融贯着社会主义的道理。
原文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水调歌头:词牌名,水调本为一曲子,歌头是曲子开头部分。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三国吴孙皓时欲从南京迁都到武昌,民谣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子在川上曰:《论语·子罕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指时间如河水飞逝。
一桥飞架:指武汉长江大桥,该桥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桥梁,是五十年代重大工程之一,于五五年开工,五七年建成通车。
当时正在施工中,故属“宏图”。
天堑:南北朝时陈朝的孔范,称长江为天堑,见《南史·孔范传》。
西江石壁:指计划中的长江三峡大坝。
巫山云雨:巫山有神女峰。
宋玉《高唐赋》,称楚襄王梦见神女,
神女说她“旦为行云,暮为行雨。
”
词句注释
1、游泳:1956年6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
2、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
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
舒,舒展,开阔。
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给黄炎培的信中说:“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
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
3、宽馀(yú):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意思是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
5、风樯(qiáng):樯,桅杆。
风樯,指帆船。
6、龟蛇:在词中实指龟山、蛇山。
7、一桥飞架南北:指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
8、天堑(qiàn):堑,沟壕。
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
9、巫山云雨: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南。
“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与巫山神女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译文
刚喝了长沙的水,又吃着武昌的鱼。
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
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今天我终于可以尽情流连。
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
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
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
神女(神女峰)如果当时还在,必定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