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义每章要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资料(全)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资料(全)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资料(全)一绪论0.1.1.“文化”名称的来源。

1.“文”: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文先天素质的“质”相对。

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

②《论语雍也》曾说:“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化”的本义:改易。

①易学著作《周易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里指的是自然的生成演化。

3.文化:①最早合成一《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②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③翻译: culture。

0.1.2.广义文化与狭的定义。

1. (1)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①《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

②《苏联大百科全书》定义“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注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2.理解广义文化定义的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0.1.3.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例如农具。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观念:诸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等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中国文化要略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文化要略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文化要略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与发展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形成文明的国家之一,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经历了不同朝代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第二节:儒家文化与儒家思想1. 儒家文化的特点:儒家文化强调人伦关系、尊师重道、崇尚礼仪等特点。

2. 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道德修养。

第三节:道家文化与道家思想1. 道家文化的特点:道家文化注重个体的修养与自然的和谐,强调无为而治、追求自由与自然。

2. 道家思想的核心观念:道、阴阳、五行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平衡。

第四节:佛教文化与佛教思想1. 佛教文化的特点:佛教文化强调慈悲与智慧,崇尚修行与解脱。

2. 佛教思想的核心观念:四谛、八正道、因果报应是佛教思想的核心观念,强调人生的苦、空、无常与涅槃。

第五节: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学1. 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中国传统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注重表达情感与审美意境。

2. 中国传统文学的代表作品:《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代表作品,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与人民的生活。

第六节: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1. 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

2.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贴春联、包饺子、赏月、放鞭炮等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典型习俗,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

第七节:中国传统医药与养生1. 中国传统医药的特点:中国传统医药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调理。

2. 中国传统养生的方法:养生功法、饮食调理、起居调节等是中国传统养生的方法,强调身心健康与长寿。

第八节: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造型。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摘抄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摘抄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摘抄1.如西洋人宴客,自己坐在正中,客人反在他的两旁。

尊贵的客人,近在左右手;其他客人便愈去愈远。

宴后如或拍影,数十百人皆为自己作陪衬,亦复如是。

中国则客来必请上座,自己在下面相陪,宴席之间,贵客高居上座离主人最远;其近在左右手者,不过是末座陪宾了。

寻其意味,我则尊敬对方,谦卑自处;西洋则自我中心,示其亲昵。

——这完全是两种精神。

2.一切宗教都从超绝于人类知识处立他的根据,而以人类情感之安慰意志之勖勉为事。

分析之,可得两点:一、宗教必以对于人的情志方面之安慰勖勉为其事务;二、宗教必以对于人的知识方面之超外背反立其根据。

3.宗教这样东西,饥不可为食,渴不可为饮,而人们偏喜欢接受它,果何所为呢?这就因为人们的生活多是靠希望来维持,而它是能维持希望的。

人常是有所希望要求;就藉着希望之满足而慰安;对着前面希望之接近而鼓舞;因希望之不断而忍耐勉励。

4.人类理智有二大见征,一征于其有语言,二征于其儿童期之特长。

语言即代表观念者,实大有助于知识之产生。

儿童期之延长,则一面锻炼官体习惯,以代本能;一面师取前人经验,阜丰知识。

故依理智以为生活者,即是倚重于后天学习。

5.动物倚本能为活,几无错误可言,更无错误之自觉6.说问题都出在人身上,这话并没有错。

但要晓得,问题在人,问题之解决仍在人自己,不能外求。

7.伦理社会这块土地,不适于资本主义之滋生茁长,这是没有疑问的。

但若人们在经济上的进取心根本缺乏了,不亦是社会上一大危机吗?这却又从职业分途之一方面,可得其救济。

一个人生在阶级社会里,其一生命运几乎就已决定了。

特别是封建社会为然,而资本社会亦不例外。

农奴固然不能转为贵族,劳工亦难得作资本家。

他们若想开拓自己前途,只有推翻这种秩序,只有大革命。

但在中国这职业分途的社会,便不然。

政治上经济上各种机会都是开放的。

一个人为士为农为工为商,初无限制,尽可自择。

而“行行出状元”(谚语),读书人固可致身通显,农工商业亦都可以白手起家。

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点汇总

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点汇总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中国传统文化第一讲中国文化基础一、文化的涵义(一)文化的汉语词源:文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二)文化的汉语词源:化化者,人由生而死,由死而生(三)文化的拉丁文词源拉丁文中的cultra,英法语中的culture,原意为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物质生产活动)的意义。

后来进一步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精神活动)的意义,包括人的技能的练习,性情、品德的陶冶、教养,蕴含有通过人的努力摆脱蒙昧和纯自然状态。

(四)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文化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出自十五大报告)。

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关于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概括起来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两种。

由此可见,广义的文化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

文化体系的构成有三层说、四层说、五层说、六层说等等。

四层说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

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

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

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最早的权威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化的特征(1)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3)文化具有时代性和超时代性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1-4章)概要

中国传统文化(1-4章)概要

拉丁文:cultura (动) 耕种、练习、
英语:culture 栽培、种植、锻炼 agriculture 农业 horticulture 园艺 “文治教化” 文明:“睿智文明” “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孔颖达: 《尚书 · 舜典》) 文化实质性的含义:人化、人类化;
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广义文化: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又称为 “大文化”; 梁启超:“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 之有价值的共业也。”(《什么是文 化》) 狭义文化: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又称 “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一、“文化”界说 1、“文化”的含义 文:各色交错的纹理——“物相杂,故 曰文”(《易 · 系辞下》) 化:生成、改易、造化——“北冥有鱼, 化而为鸟,其名曰鹏”(《庄子 · 逍遥 游》)
“文化”的并联使用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 成天下。”(《易 贲 象传》) “以文教化” 西汉后:“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说苑 指武》)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补亡诗 由仪》)
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 九经: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公 羊传、春秋毂梁传、春秋左氏传; 十三经: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 公羊传、春秋毂梁传、春秋左氏传、论语、孝 经、尔雅、孟子; 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章太炎:儒,原为“需”,是求雨的巫师; 胡适:儒:殷商的教士,以“治丧相礼”为业; 孔子:“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 “吾求其德而已”。 “九儒十丐”: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 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中国文化要略部分整理笔记

中国文化要略部分整理笔记

中国文化要略第一章总论(一)何为文化?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指的是狭义的精神层面含义。

如:汉代认为是与武治相对的,文教治理国家的手段。

唐代孔颖达认为是指社会的文化,主要指文学艺术和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那些东西。

顾炎武认为人自身的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也属于文化的范畴。

西方“文化”一词culture来源于拉丁语cultura意为耕种、栽培,也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

所以西方“文化”的含义包涵了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比之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更加宽泛。

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定义到“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在文化史研究方面具有开先河的作用。

近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比较狭隘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不可否认的是文化的核心是人。

没有人就没有文化。

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

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享受者和改造者。

人在受到文化约束的同时人在文化中永远是主动的。

我们了解和研究文化,其实主要是观察和研究人的创造思想、创造行为、创造心理、创造手段及其最终成果。

文化层次分为四个:一、物质文化层:即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集体实在的事物,如:衣食;二、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三、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四、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

这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二)了解中国文化必要性:中国人也要认识和改造自己1.我们并不真正地了解自己2.我们不容易认识自己3.我们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三)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文化有外在和内在两种,外在的是样子即形态,内在的是品性即精神。

中国文化要略笔记超级完整版背诵版

中国文化要略笔记超级完整版背诵版

legalization of archive s and information. Investee 4. i nsist on t he logisti cs, will be around strong str ong reforms, cadres of service management. Office w orkers is to be for thi s, de epe n reform, strengthen management, a nd conti nuously meet the ca dres of the organs function properly a nd the nee d for material and cult ural life. One is to enhance the l ogistica l support capabilit y. Ada pt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maki ng full use of social pow er, flexibility in the use of market mecha nisms a nd a ccel erate the pr oce ss of marketization and sociali zation of logisti c servi ces. A dhe re to the institutionalizati on of the logisti cs management, esta blish and impleme nt a financial manageme nt system, trolley ma nagement systems, healt h manageme nt systems, se curity sy stems, such a s the l ogistics manageme nt system, strengt hen t he manageme nt of human, fina ncial, material, and l ogistical service s standardized a nd i nstitutionalize d track. Se condly, we shoul d strengt hen t he manageme nt of constructi on. Increasi ng investment, im proving t he worki ng conditions of organs; overall civilizati on create an a ctivity, a nd constantly improv e the level of civilizati on; t o prom ote greeni ng, lighti ng, purification, flower s, landscapi ng, Office w orkers create a g ood environment for work a nd life. T hir d, to improve staff welfare. To in poli cy allow s of range wit hin, tryi ng to for Office ca dres w orkers sol ution housing, a nd couple s separati on, a nd chil dren employme nt, aspects of actual difficult pr ovide s hel p, ha s conditi ons of pla ce and units, also should a ppropriate to i ncrea sed ca dres w orkers of welfare, real do "care er left people, feeling s left people, a ppr opriate treatment left pe opl e", let General Office staff in pay har d efforts of while, feel organizati on of warm, get due of affordable. Investee 5. i nsist on the team, will focus on stimul ating vitality who care a nd re spe ct for pe ople. o Office ca dres for the cut ... Lear ning style, strengthen the theor et ical knowle dge, optimize the struct ure of knowledgeand conti nuously im prove the quality of cadres a nd w orkers. Attention to the ir physi cal health, a nd a ctively carry out regular w hole some re creational第一章简论1.《周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讲中国文化基础一、文化的涵义(一)文化的汉语词源:文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二)文化的汉语词源:化化者,人由生而死,由死而生(三)文化的拉丁文词源拉丁文中的cultra,英法语中的culture,原意为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物质生产活动)的意义。

后来进一步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精神活动)的意义,包括人的技能的练习,性情、品德的陶冶、教养,蕴含有通过人的努力摆脱蒙昧和纯自然状态。

(四)“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文化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出自十五大报告)。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关于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概括起来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两种。

由此可见,广义的文化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

文化体系的构成有三层说、四层说、五层说、六层说等等。

四层说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

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

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

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

最早的权威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化的特征(1)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3)文化具有时代性和超时代性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

中国文化要略知识复习

中国文化要略知识复习

中国文化要略知识复习第一章:简论1文化的定义是什么?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中国古代的文化指的是狭义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l,它的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

泰勒在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说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一、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含义):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二、文化的层次(结构):1. 物质文化层 2. 制度文化层 3. 行为文化层 4. 心态文化层三、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四、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1、突出人文主义精神2、注重和谐中庸3、安土乐天的情趣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看一看。

P4-P93中国传统文化概念即由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民族文化,它历经数千年的演化而汇集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反映了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并且不断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

4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外在特点: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多样性。

内在特点;冯友兰先生的“哲学特性说”任继愈先生的“宗教特性说”(儒释道三教合一)李泽厚先生的“美学特性说”(美感和乐感)梁漱溟先生的“伦理特性说”(人伦关系,如父慈子孝等)第二章:地理概况1地理环境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内陆辽阔,空间巨大。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山河壮丽,景色秀美。

人文地理环境:人口众多,区域繁多,民族融合。

A中国地理环境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自然之基。

B中国地理环境促进中华一统趋势。

C中国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D中国地理环境使中华文化延续,封闭与开放。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1. 地理环境对人和人类社会的影响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4.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保守型的影响2自然地理基本要点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四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3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性组织系统。

传统文化章节重点

传统文化章节重点

1、“文化”的“文”,它的本义是:花纹2、“文化”的“化”,本义是是:改易3、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炎黄文化4、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中庸5、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6、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7、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8、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主张德育和智育的结合9、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鬼魂崇拜、祖先崇拜、上帝崇拜、占卜10、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11、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2、最彻底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是:禅宗13、中国的哲学内容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禅宗在中国历史上,禅宗发展可分成四个时期,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至六祖慧能大师大宏禅宗为止,此为禅宗的开始,可称为早期禅宗。

由六祖慧能门下,洪州、石头二宗,发展为五宗七派,此为禅宗的发展期,时间约当晚唐至南宋初。

自南宋初年临济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话头禅,曹洞宗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至于明朝中晚期,此为禅宗的成熟期,又可称为中期禅宗。

至于明朝中叶净土宗兴起,此时佛教的特色为禅净合一,与儒、释、道三教合一,禅净合一源于禅理在世间已经广泛传播,禅理在世间已经不新奇,禅净合一的影响,使得当时的僧人对世间涅槃影响力降低,只能以念佛坐禅为务,禅宗逐渐不被社会需要,为禅宗的衰落期,又称为晚期禅宗,始于晚明至清朝结束为止。

清末民初之际,有鉴于佛教的过于衰微,虚云大师起而中兴禅宗,为近代禅宗中兴之祖。

虚云和尚在近代传承临济,兼弘曹洞,又遥承了早已断流的法眼、沩仰、云门三宗,以一身兼嗣五宗法脉,承前启后,融会了五宗禅修法门。

为禅宗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祖慧能的曹溪禅惠能的禅法以定慧为本。

他又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

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P10-11中国文化个性殊强一、中国文化独自创发馒侵形成,非从他受。

反之,日本文化、美国文化等,多从他受也。

二、中国文化自具特征(如文字构造之特殊,如法学上所谓法系之特殊,如是种种甚多),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

本来此文化与彼文化之间,无不有差异,亦无不类同。

自来公认中国、印度、西洋并列为世界三大文化系统,实以其差异特大而自成体系之故。

三、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三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天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

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

四、从中国已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入之力最为大。

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五、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

此谓中国文化非惟时间绵延最久,抑空间上之拓大亦不可及(由中国文化形成之一大单位:社会,占世界入口之极大数字)。

六、中国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后一大段(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何改变与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延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

七、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

北至西。

利亚,南迄南洋群岛,东及朝鲜、日本,西达葱岭以西,皆在其文化影响圈内。

其邻近如越南如朝鲜固无论;稍远如日本如逞罗、缅甸等,亦泰半依中国文化过活。

更远如欧洲,溯其近代文明之由来,亦受有中国之甚大影响。

近代明肇始于七四五六世纪之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实得力于中国若于物质发明(特如造纸及印刷术等,之传习,以为其物质基础。

再则十七八世纪之所谓启蒙时代理性时代者,亦实得力于中国思想(特如儒家)之启发,以为其精神来源㈨。

P15中国文化的特征一、广土众民,为一大特征;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为一大特征;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为一大特征。

恰相反地,若就知识、经价、军事、政治,一一数来,不独非其所长,且毋宁都是他的短处。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家国一体2.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伦理道德3.老子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4.契:商人的祖先5.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6.鲁国大夫公孙豹: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君子求道,处士,隐逸,穷而乐7.一般来说传统道德规范或德目有两种:由伦理学家或统治阶级上升为理论的规范;在世俗生活中得到认同的习俗性规范8.尚书皋陶谟把人的美的概括为九项: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9.孟子将母徳扩展为五伦十教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10.管仲则提出四维七体礼义廉耻;(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强省用,敦蒙纯固,和协辑睦)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棩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11.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12.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爱孝悌13.礼之运作,包含有之德谦和14.老子曾以江海处下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15.在中国社会中,是直接贯通的家,家乡,国家16.克己奉公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精神,要求个体服从服务于整体17.中国到的不完全反对私利,关键看是否合乎道德18.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立的精神19.中国传统伦理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这种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20.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21.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先义后利,以义制利22.孔子强调,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见利思义23.宋明理学在把义利与公私联系的同时,又把义利与等同天理人欲24.孔子把作为重要的德目温良恭俭让25.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以实为标准,反对虚伪虚妄,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以实为价值标准的规范和美德如老实,诚实,踏实,实在26.传统美德在历史上造就了各种道德人格,这些道德人格按照其体现道德理想的不同程度可分为:圣人,贤人,仁人,大人,君子,成人,善人27.西周确立了一个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对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伦理秩序和意识形态,一种伦理政治秩序周礼28.孔子对中国伦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是中国伦理精神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仁29.儒家伦理精神的运作还需要道家的人生智慧作为结构上的补充30.道家更重视个体,无为,出世31.中国伦理思想继续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的时期汉唐32.秦汉之际,礼记成书,四书伦理体系已经形成33.大学提出三纲领八条目34.大学之道是培养统治阶级理想人格的途径,大学精神就是内圣外王35.儒家伦理成熟的标志;中国封建伦理的真实形态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大学、中庸36.董仲舒以后,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成为不可动摇的名教获礼教37.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是崇拜,其余的有自然神崇拜,动物神,鬼魂38.道教之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是在东汉时期、39.道教在时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魏晋时期40、南北朝时,道教最大发展是卑微寇谦之改革五斗道米,创立北天师道41.唐宋之后一些道派逐渐合流,形成正一道42.佛教传入中国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佛教的根本义是神不灭43.魏晋时期,和合流,形成玄学,佛学,六家七宗;六家: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会;六家七宗又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派别:心无,即色,本无44.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和成熟期是,此时期的佛教学说的最大特点是隋唐二代;把佛性心性化45.儒家有传统儒家与新儒家之分,但二者都注重用事,有强烈的入世精神46.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提出学说,殷周时期有了原始的观念五行,阴阳47.周易古经以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八卦48.中国哲学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它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宋明理学49.原始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50.原始儒学的经典有被称为经书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51.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的生命精神创造性52.周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53.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54.儒家的理想是要把仁爱的精神,有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周围的人,爱所有的人,爱宇宙万物55.儒家精神是一种的精神极高明而道中庸56.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57.道家与儒家殊途同归,都是强调个人与无限的宇宙契合无间58.道家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不是指放纵形骸的情欲59.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华严宗,禅宗60.佛教启迪人们空掉一切外在追逐,攀援,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性本真61.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也是一种道德人格的蕲向62.中国佛教哲学,削减了宗教的意识,更加世俗化63.天台宗的智慧是圆融的智慧64.华严宗提倡开放的心灵65.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强调自性是佛,平常即道化平淡于神奇,寓神奇于平淡,张扬了人的主体意识,肯定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甚至不用语言,“棒喝”66.宋明理学建立了以什么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理气论,心性论67.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68.宋明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道德理性对于与血肉之躯相连的情感欲望的制约69.整个宋明理学讲什么提高为本体,重建了道德人的哲学70.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什么为代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71.古人把什么称作宇、宙东西南北,上下四方之空间;古今旦暮,往古来今之时间72.易传最突出的特点是视变化为创新73.在宇宙精神的感召之下,人类可以与时俱进,创造美好世界74.礼记大学引述尚书和诗经: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周虽旧制,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75.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哲学有主张,也有主张天人合一,天人交胜76.天地宇宙本身及含有价值。

中国文化要略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要略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要略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文化受到了历史、地理、民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以下是中国文化要点的略知识点总结。

一、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1. 先民文化中国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民时期,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

在这个时期,我国先民主要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他们的生存方式以狩猎为主,同时开始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

先民使用石器等生活工具,创造了独特的文化。

2. 夏、商、周三代文化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分别负责了中国文明的早期发展。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距今约4000年。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距今约3700年。

在商代,我国开始使用青铜器,开创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新时代。

周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距今约2800年,由于周文化的多样性,加上华夏族、少数民族的融合后,中国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3. 秦汉文化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文化的高峰期之一。

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和对文化事业的创新,使得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朝代之一。

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文化最为繁荣昌盛的阶段之一。

二、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1. 仁爱仁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从思想历史和文化传统来看,仁爱始终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品质之一。

2. 中庸之道中庸是“诚”、“中”、“致远”的统一。

中庸有宽容之意,亦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3. 和谐和谐是中华文化永恒的主题,它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倡导人们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促进社会和谐。

三、中国文化的传统艺术1. 中国画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于西方绘画的逐像表现,中国画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2. 京剧京剧是中国四大剧种之一,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中国文化要义第七章

中国文化要义第七章

多元一体
中国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 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例如,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 化交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
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其内容的广泛性和思想的深刻 性上。中国文化不仅涵盖了哲学、道德、艺术、文学、科 学等领域,而且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标准等都具 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文化产业创新
鼓励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文化创 意、数字媒体、影视制作等领域的技 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
文化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引进国外先进文化成果,推动中国文 化走向世界。
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释放文化生产力,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促进文化产业健 康发展。
文化人才培养
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 专业化、创新型的文化人才队伍。
中国文化要义第七章
目 录
• 中国文化的特点 •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 中国文化的艺术表现 • 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1
中国文化的特点
历史悠久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之一,拥有数千年的连续发展史,从夏商周 到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一脉相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性,使得中华文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成为了中国文化的 核心内容。
在中国文化中,和谐意味着和睦相处、协调统一。它 不仅体现在人际关系上,也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的相处中。和谐的理念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 ,应该以和为贵,相互尊重,以达到整体的和谐与稳 定。同时,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和谐的理念强调天 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应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在人 与社会的关系中,和谐则强调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 关系的协调。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第一章绪论一、此所云中国文化1、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宗教信仰,道德习惯,法庭警察军队等,都是文化2、狭义的文化:文字、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3、文化的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4、中国文化:是说我们自己的文化,以别于外来的文化而言;这亦就是特指吾中国人素昔生活所依靠之一切(特就其社会人生来讨论)二、中国文化个性殊强1、中国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2、中国文化自具特征(如文字构造之特殊),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3、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文化(四大文明古国),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

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4、从中国以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5、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

此谓中国文化非惟时间绵延最久,亦空间上之拓大亦不可及6、中国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任何改变与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7、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中国文化之相形见绌,因外来文化之影响而变化,以致根本动摇,皆只是最近一百余年之事而已三、试寻求其特征1、为寻求中国文化之精神所在而做的工作①将中国文化在外面容易看出的、常被人指说的那些特异处,一一寻找而罗列起来②拈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设法解释它的来由。

前后左右推阐印证,愈引愈深,更进而解释及于其他特点。

许多特征贯串起来,原都本于惟一之总特征,便是寻到了家2、团体愈大,则团体中每一分子的责任感觉愈轻微;团体太大了,浸至于无感觉。

若分析之,又可指出两面:一面是感觉力迟钝,一面是活动力减低3、中国文化的三大特征①广土众民(第一特征)有一种伟大力量蕴寓其中,但不知②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第二特征)为何(第四特征)③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第三特征)4、中国文化的两大古怪点①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后两千年的中国,竟然不见进步之可怪(第五特征)从社会史上讲,竟难判断它是什么社会之可怪②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罗素:“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第六特征)5、严几道译《社会通诠》,根据其说来看中国的感受:①长期停滞之可怪②难于判断中国究竟在社会史上哪一阶段③中国的家族制度在其全部文化中所处地位之重要,及其根深蒂固,亦是世界闻名的老话有“国之本在家”及“积家而成国”。

中国文化要义(总)

中国文化要义(总)

恒进步论,以为历史总是前进的。
循序渐进观。
按作者的观点,人类文化史的全部 历程,应是:
最早一段,受自然限制极大,在各 处不期而有些类似,乃至有某些类同, 随后就个性渐显,各走各的路。期间又 从接触融合与锐进领导,而出现几条干 路。到世界大交通,而融会贯通之势成, 今后将渐渐有所谓世界文化出现。在世 界文化内,各处仍有其情调风格不同。 其次,此世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 倒可能次第几个阶段来。
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 本书观点:宗教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 中国古代社会与希腊罗马古代社会,彼此原都不 相远。但西洋继此而有之文化发展,,则以宗教 若基督教者作中心;中国却以非宗教的周礼教化 为中心。“宗法社会的生活无所骤变(所改不骤 ),而润泽以礼文,提高其精神。中国遂逐渐以 转进于伦理本位,而家庭生活乃延续于后,西洋 则以基督教转向大团体生活,而家庭以轻,家族 以裂,此其大较也。” • 综述,西洋自有基督教以后,总是过着集团而斗 争的生活;而中国自受周礼教化以后,大体过着 散漫而和平的生活。
致力于优生学的潘光旦,著有《民族特性与民族卫 生》、《人文史观》等 致力于教育学的庄泽宜,著有《民族性与教育》 巨册 五、知足自得 九、韧性及弹性 六、守旧 十、圆熟老到 七、马虎 八、坚忍及残忍
比较公认的中国人的特点:
一、自私自利 二、勤俭 三、爱讲礼貌 四、和平文弱
以上十点,即中国文化所结之果,在论究 中国文化要义时,应当把它本原都予抉通,要 于其本末因果之间没有不洽不贯之处才行。
使大家洞然了悟中国文化的意义(或说精神)。
抗战期间,中国未被灭的原因:
国大(土地广袤,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国大,不易亡在亍此,不易兴亦在亍此
国 大 的 劣 个人的责任感觉轻微 势

中国文化要略复习笔记 很详细很全面

中国文化要略复习笔记 很详细很全面

第一章简论1. 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的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

(3)行为文化层: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

(4)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

2. 中国文化的特点:(1)外在特点A.统一性: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

B.连续性: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一环地连续发展的。

C.包容性: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

D.多样性:中国文化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因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

(2)内在特点A.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

中国虽然也有宗教,但它并没有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宗法道德观念才是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

B.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

C.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

第二章地理概况1.中国位于,其东南濒临,至西南、至西北则居于亚欧大陆的中心腹地2.中国的地势是,落差巨大;山脉因地势而;河流也大多3.高原和丘陵差不多占了,盆地和平原大约有4.四大高原:5.四大盆地: --分布于青藏高原以东的山脉6.四大平原:7.世界屋脊:8.中国的领土大部分处于,因而明显,冬夏季风有显著的变化一、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1.是远古先民最早栖息、繁衍的地带2.中国的“七大古都”有五个位于黄河流域3.中国第二大河:4.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海省主峰各拉丹冬山西南侧二、中国历代疆域1.中国地处,最东端位于,最南端位于,最北止于2.西藏在归入中国的版图3.中国有个省,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三、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1.秦汉→隋代:实行(郡县制)唐宋→辽金:实行(道路制)元明清三代:实行(行省制)辛亥革命以后:实行(省、专、县三级体制)2.汉武帝将国分为(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但却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始3.唐代将一些比较地位特殊的州改为(府),在其它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都督府),在边疆地区设(都护府)第三章历史发展一、中国文化的源头1.两大块“文化哺育区”:2.云南省发现的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距今170万年3.北京市周口店发现的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4.从时代开始,中国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史5.最能反应母系氏族文化的是,又称,最早发现于,而以陕西省西安市的最为著名6.最能反应父系氏族文化的是,又称,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7.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1)黄河流域文化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

中国传统文化(重点及笔记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重点及笔记总结)

第一章古代中国概况第一节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地理环境】农耕生产是其主要的经济方式。

中国的古代文明,其性质是农业文明,这是一种早熟型的人类文明。

【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社会。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国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延续没有中断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结构是“多元一体”的。

中国文化以我为主。

【先秦文化】先秦是中国文化的发展由萌芽到初具体系规模的时期。

夏、商、西周史称“三代”,“三代”是统一的、宗法性的王权专制国家形成发展的时期。

春秋、战国是中国早期文化大发展并形成初步体系和规模的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的生产力发展进入铁器时代,促成了战国时期经济的大发展。

【先秦文化】秦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无论是疆域的开拓,还是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文化发展居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在精神文化建设的层次,尊奉法家思想,并实行博士官制度,试图调和法家思想与黄老、儒学的关系,但终究由于法家思想的偏狭和酷刻,最终酿成了“焚书坑儒”的惨祸,归于失败。

汉朝初立,但这毕竟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

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学受青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学说的价值观成为传统民族文化的灵魂。

汉代还产生了中国自己的民族宗教——道教。

儒学与道教一雅一俗,一上一下,遥相呼应,对中国的传统社会持续地发挥着文化教化功用,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巨大作用。

秦汉还是交流的重要历史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化】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士族文化的兴盛和民族间文化的冲撞和融合。

玄学是士族的学术化。

玄学清高孤傲,清通简要,精妙雅致,超凡脱尘,是士族形象的学术化。

摆脱了汉代经学庸俗实证的特点,进入了重抽象思辨的玄妙境界。

【隋唐文化】在学术文化领域,儒、道、佛三家思想竞相斗艳。

在“三教合一”的基础上建立了此后宋明理学的体系。

隋唐文化以其宏大的气象向世界展现了它的自信。

【宋辽夏金元文化】与北宋卑弱的对外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文化的兴盛发展。

勉仁斋丛书:中国文化要义

勉仁斋丛书:中国文化要义

二、中国人缺乏集 团生活
一、西人所长吾人 所短
三、团体与家庭二 者不相容
二、伦理之于经济
一、何谓伦理本位
三、伦理之于政治
四、伦理有 宗教之用
五、此其重 点果何在
一、宗教是什么 二、宗教在中国
三、周孔教化非宗教
四、中国以道德代宗 教
五、周孔之 礼
六、以伦理 组织社会
二、两种理和两种 错误
一、理性是什么
精彩摘录
我今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意在指示人们,文化是极其实在的东西。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 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一)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二)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一)广土众民[插图],为一大特征;(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为一大特征;(三)历史长久,并世中 莫与之比,为一大特征。 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这一问题,我们列为第八特征 这自是祖宗的遗业,文化的成果,而后人食其福。但细想起来,食其福者亦未尝不受其累。中国之不易亡者 在此,中国之不易兴或亦在此。譬如多年以来中国最大问题,就是不统一。 中国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 我们即以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为中国文化第九特征。 我们尽可确言道德气氛特重为中国文化之一大特征。——我们列它为第十特征。
勉仁斋丛书:中国文化要义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社会
人类
丛书Leabharlann 中国人问题集团
生活
勉仁斋
中国
文化 中国
中国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要义每章要点总结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复杂的文化之一,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语言、宗教、哲学、艺术、音乐、戏剧、文学、建筑、服饰、食物等。

本文将对中国文化的要义进行总结,并按照章节进行拓展。

第一章:语言文化要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众多的方言和语言。

汉字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文字系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具有独特的象形意义。

同时,中国的文化也包括了丰富多样的口头语言、成语、俚语等。

语言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沟通交流的工具,也是民族认同的象征。

第二章:宗教文化要义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中国的宗教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宗教信仰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精神支持和道德指导的作用。

第三章:哲学文化要义
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等。

这些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
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生活和社会治理的智慧。

中国哲学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艺术文化要义
中国艺术文化包括绘画、书法、音乐、戏剧、舞蹈等多个方面。

中国绘画和书法强调意境和笔墨的韵律美,音乐和戏剧强调和谐与平衡。

中国艺术注重表达内在的情感和精神,以及对自然和人类世界的观察和表现。

第五章:文学文化要义
中国文学是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的文学之一。

中国文学以古诗词、古文、小说等形式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文学强调意境和修辞的运用,善于通过文字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哲理。

第六章:建筑文化要义
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强调对称和平衡。

中国古代建筑以宫殿、庙宇、园林等为代表,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宇宙秩序的理解。

第七章:服饰文化要义
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

传统的中国服饰注重色彩、纹样和细节的设计,反映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中国的服饰文化也广泛影响了其他东亚国家的服饰风格。

第八章:食物文化要义
中国的食物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特色。

中国的饮食以谷物为主,并注重五味平衡和色香味俱佳。

中国菜肴有着独特的烹饪技巧和风味,代表了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通过对中国文化要义每章要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中国文化的要义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