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的《小鲍庄》的仁义主题
[摘录]王安忆小鲍庄解析
王安忆小鲍庄解析复杂的向往--读王安忆《小鲍庄》在一个虚化的背景和虚化的时空里,王安忆用凝重的笔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古朴的仁义道德的故事,然而承载这个故事的却是一种封闭的状态,反过来说,一个开放的状态能承载故事里仿佛不需要怀疑的仁义道德吗?王安忆的时代怕是不行,王安忆以后长长的时代怕是不行。
然而我们民族的文化构成里是有的,就像故事里仁义道德是作为小鲍庄的一种传承。
对于小鲍庄中那种自由自在的生存方式和那样自然的仁义道德,我们是向往的,王安忆是向往的。
但如果要我们真的置于一个封闭的背景去完成同样的仁义道德,我们或是作者自己会轻而就愿意吗?不会。
所以,向往是一种复杂的向往,带着一种复杂的审视,这种审视想要解读的是民族文化构成于现实的生存状况的意义。
故事里最牵动人心的是那个作者塑造的至仁至义的孩子涝渣,他始终带着一种神秘的色彩承载着小鲍庄最迷人的精神内涵。
但我想王安忆要安置在这个故事的里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远不是一个涝渣就能承载的:所以出现了对文学怀着一种超常信仰的文化子和鲍仁文,他们那种单纯的信仰是让我们喜爱和尊敬的,可是他们的信仰同样也是寂寞的,甚至是压抑的,最后令他们完成信仰的方式更是带着一种温情而无奈的嘲讽的色彩,或者说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他们的信仰带着他们自己也闹不清的含混;所以出现了聪惠的小翠子,她的聪慧自始就带着一种忧伤,因为她的聪慧使她很明白自己难以自己把握的生活,所以她用一种坚持的姿势忧伤的守候着她的爱情。
与她的爱情冲突的却恰恰是小鲍庄那种古旧的观念,她的挣扎于作者来说,或者传递的是更深的意味;所以出现了鲍秉德家里的那个疯子,她的疯始终带着一种真真假假的味道,或者她的疯她的死只是为了成全鲍秉德的生活,她是让人感动让人怜惜的。
然而她疯的原因和她自我放弃的原因于小鲍庄里的观念和婚姻价值的评判或多或少有着丝缕的联系。
所以出现了小鲍庄里每一个过着自己的生活的人,他们的生活都以小鲍庄的仁义道德为背景,然而影响他们生活状态的还有承载这种仁义道德的封闭的环境而衍生的许多其他保守的带着落后样子的种种观念,这样的文化构成下的小鲍庄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可是这种自由自在总是蒙着一种静静流淌的灰色调调,或者说:自由自在并不意味着喜剧色彩。
「小说精读」王安忆:《小鲍庄》
「小说精读」王安忆:《小鲍庄》【编者寄语】20世纪80年代,面对全球性的文化热和世界范围内的“寻根”潮流,中国文坛也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
寻根文学的主旨是寻找民族文化之根,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鲍庄》展示了王安忆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追寻。
该小说借助小鲍庄里人的活动,展现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在冲突中以捞渣的遇难暗示传统仁义的消亡,以小翠的报恩与反抗展现了另一种仁义。
节选部分为整部小说的高潮部分,将众人聚焦于洪水来临时期,通过危机展现各色人物的精神品质和儒家仁义这一传统美德。
【文本研读】(注:>>>处为文章精析)小鲍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王安忆这天,天亮了一些,云薄了一些,雨下得消沉了一些,心都想着,这一回大概挨过去了。
不料,正吃晌饭,却听鲍山西边轰隆隆地响,像打雷,又不像打雷。
打雷是一阵一阵的轰隆,而这是不间断的,轰轰地连成一片,连成一团。
(以环境描写开篇,营造了紧张的氛围。
将人物置于雷雨天、发洪水这样急迫且考验人情人性的环境中,更能体现出文章的主旨。
)>>>小说开端:以景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鲍秉德家里的,早不糊涂,晚不糊涂,就在水来了这一会儿,糊涂了,蓬着头乱跑。
鲍秉德越撵她,她越跑,朝着水来的方向跑,撒开腿,跑得风快,怎么也撵不上。
最后撵上了,又制不住她了。
来了几个男人,抓住她,才把她捆住,架到鲍秉德背上。
她在他背上挣着,咬他的肩膀,咬出了血。
他咬紧牙关,不松手,一步一步往东山上跑。
(此段描写将故事推向更加紧张的叙事节奏。
同时妻子虽为疯子,又百般折磨他,但鲍秉德并未放弃她,体现了鲍秉德淳朴、重情、不离不弃的性格特点,与下文捞渣救人形成呼应,是文章重点突出之“点”,共同体现文章主旨。
)鲍彦山家子跑上了石子路,回头一点人头,少了个捞渣。
(为找捞渣、发现捞渣因救人牺牲埋下伏笔。
)“捞渣!”鲍彦山家里的直起嗓门喊。
浅析《小鲍庄》中的“四不”文学观
浅析《小鲍庄》中的“四不”文学观摘要:王安忆有自己独到的“四不”文学观,即:不要特殊环境特殊人物、不要材料太多、不要语言的风格化、不要独特性。
虽然《小鲍庄》的创作早于王安忆提出“四不”文学观,但是,作为王安忆美国归来发表的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其中,已初显王安忆的“四不”原则,显示出王安忆摒弃个人创作风格,并积极开拓一种非独特性叙事方法的倾向。
关键词:《小鲍庄》;不要特殊环境特殊人物;不要材料太多;不要语言的风格化;不要独特性王安忆于1985年在《中国作家》上发表了《小鲍庄》,打破了旧有的创作传统,引发文学界的一片讨论之声。
王安忆的“四不”文学观表述最初见诸她为《故事与讲故事》所作的自序,1996年,这一自序又改名《我的小说观》编入自选集。
诚然,《长恨歌》、《我爱比尔》等发表于90年代的作品鲜明体现了王安忆的“四不”文学观,但是仔细分析《小鲍庄》,我们可以发现“四不”原则在《小鲍庄》中已初现形态。
一、“不要特殊环境特殊人物”《小鲍庄》仿佛没有时代背景,从1950年到改革开放,除了二婶的生活受到包产到户的影响之外,小鲍庄里其他人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乃至1971年开始的计划生育都没有撼动鲍庄人简单平凡的生活方式。
在人物塑造方面,王安忆采用了主要人物象征化、次要人物类型化的创作方法。
《小鲍庄》的主要人物都带有象征化的符号色彩,比如,捞渣象征着传统文化的仁义,在捞渣身上几乎没有性格变化。
捞渣还是个孩子,但他的身上却表现出了成年人的性格——成熟、沉稳,没有小孩子的任性、天真和玩闹。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带有类型化的特点,他们的性格特征十分模糊,“《小鲍庄》中众多的人物的个性就极不明显,鲍彦山仿佛是鲍彦荣,鲍秉义几乎是鲍五爷,除了拾来、捞渣、大姑的面目相当清晰外,此外的人物大抵是模糊的。
然而那几个性格模糊的人物身上,散发着种种共有的凝固性的气质,那就是安分、守拙、顺从以至木讷。
《小鲍庄》中的儿童形象分析
摘要:作家王安忆在对乡土生活的描绘方面有一部重要作品,那就是《小鲍庄》,是王安忆在访美之后,在西方现代意识观照下重新挖掘民族文化沉积的代表作。
《小鲍庄》表达的是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思考,而这文中的一些人物形象正承载着作者的思考。
其中捞渣和小翠这两个儿童的形象都是作者对中国民族文化思考的载体。
文化子和鲍仁文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众当中文化现象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儿童形象寓言象征王安忆知青的身份和对农村小城的熟悉,使王安忆用一种现代知识者的敏感领悟,切入所拥有的生活。
[1]《小鲍庄》就是在这种思想意识的观照下,站在全球的角度,对中国的文化进行反思、对人进行反思。
而作者就是借用人物形象和人物命运来承担这种文化的反思和对人自身的反思。
小说中有一系列的儿童形象。
捞渣作为文中“仁义”的象征,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道德因素在后代们身上的再现。
文化子和鲍仁文的形象是王安忆借以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失落状态的一种忧虑的表达,而小翠的形象是作者对传统中国女性的一种鼓励和期望。
一、捞渣的形象“仁义”的象征作为小鲍庄仁义的象征,捞渣的形象已经超越了普通儿童的意义,他更多的作为一个寓言化的形象而出现。
小鲍庄整个村子崇尚仁义,当地人也敬重仁义的人。
在捞渣满地爬的时候,很多人见了捞渣的长相,眼睛弯弯的,小嘴也是弯弯的,性格十分亲热人,就说这孩子看上去“仁义”。
小鲍庄上的人对鲍五爷的态度显示出极大的仁义。
当地人认为敬重老人是天理伦常,尤其是鲍五爷在世上仅存的亲人一他的孙子,也得了干痨死去了,庄上人都对鲍五爷说“小鲍庄谁家锅里有,就少不了你碗里的。
”[3]7捞渣对鲍五爷十分亲近,孤苦伶仃的鲍五爷被捞渣“小手里攥着一块煎饼,捏成了团,直送到嘴边。
”[3]30 捞渣朝鲍五爷笑着,仍是一脸的厚道相。
作为小鲍庄仁义的象征,捞渣的形象只是一个寓言化的形象。
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仁义”经过了几干年的传承,在小鲍庄村民的心中已经积淀成一种集体无意识。
浅探王安忆小说《小鲍庄》中传统“仁义”文化的内涵
浅探王安忆小说《小鲍庄》中传统“仁义”文化的内涵作者:尹琴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年第02期【摘要】《小鲍庄》借用一个渗透原罪、救赎意味的洪水神话模式,以现实世界象征非现实世界继而反观当代现实,把中西方的原罪意识进行对照,通过对照从中国文化的“根”上对中国的“仁义”文化进行反省——所谓的“仁义”不过是“杀子”行径的幌子罢了。
【关键词】神话模式;《小鲍庄》;仁义;“杀子”文化【中图分类号】 I 0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2-0037-02王安忆于1985年发表的小说《小鲍庄》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重要作品。
纵观“寻根文学”的产生背景,1985年前后出现的外国文学思潮、文学作品及批评方法、哲学思潮的二次登陆等现象是寻根文学产生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小鲍庄》,受到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是极有可能的;其次,《小鲍庄》作为王安忆在美国之行后第一部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而创作的小说,也使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小鲍庄》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
一、借“神话模式”表现“仁义”文化《小鲍庄》里对于这个庄子来历的交待就十分有意思,很有神话的色彩。
引子里提到小鲍庄的来历时说到:“小鲍庄的祖上是做官的,龙庭派他治水…不料有一年,一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雨,大水淹过坝顶……直过了三年,湖底才干。
小鲍庄的这位先人被黜了官……带了妻子儿女,到了鲍家坝下最洼的地点安家落户,以此赎罪……”而这片大地的存在也颇具神话意味:“七天七夜,天都下黑了……不晓得过了多久……一棵树浮出来,划开了天和地。
树横漂在水面上,盘着一条长虫”。
大水淹没天和地、天地混沌、树枝横漂、划开天地、天地与长虫一同出现,祖先因治水不力而迁居地势最洼处,以此赎罪。
如此一连串的意象,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创世纪》里的神话故事:耶和华神用空气隔开了天与水,露出了地面,在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又造出了人类祖先,人类祖先与长虫(蛇)出现在伊甸园中。
王安忆的《小鲍庄》的仁义主题
“ 仁 义 ” 已 成 为 小 鲍 庄 人 身
上鲜 明的烙 印 ,但是 ,由 于受 环
境 、性 格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他 们 身 上 “ 仁 义 ” 的烙 印又各 不 相 同 , 具 体 表 现 出三 副 “ 仁 义 ” 的 面
样 , 他 将 鲍 五 爷 的 心 渐 渐 暖 热 了 ,鲍 五 爷 越 发 地 喜 爱 这 个 爱 笑 的孩 子 。对 待 小 伙 伴 ,他 和 善 热
笔者将结合 ( ( / J 、 鲍庄》 的 主题 思
想 ,深 入 分 析 小 说 中 蕴 含 的 三 种 “ 仁 义 ”观 。
一
字 ,当鲍仁文 告诉 他时 ,他不禁
王安 忆顺 利 写 出 《 / J 、 鲍庄》,成
功 地 完 成 了 对 儒 家 文 化 的核 心 观 念 “ 仁 义 ”的多 种呈 现 。下 面 ,
他 问 鲍 仁 文 前 面 的 庄 子 叫 什 么 名
会走路 便给鲍 五爷送 煎饼 ,还 时 常 陪 着 鲍 五 爷 聊 天 解 闷 ,就 这
中所 要 极 力 挖 掘 的 中华 民 族 传 统 文 化 中 的美 好 品质 。 “ 仁 义 ” 是 整 篇 小 说 体 现 的 核 心 传 统 民族 文 化 ,也 是 小 鲍 庄 所 有 村 民为 人 处 事 的一 个 传 统 原
《 / J 、 鲍 庄》 的创 作 和发 表并 非偶
二 、 小 鲍 庄 人 身 上 体 现 的
“ 仁 义 ” 的 三 副 面 孔
小说 《 / J 、 鲍 庄》。对 王 安 忆 而 言 ,
后 ,仍保 留着一切 传统 民俗 中美 好的东西, 不 像 当今西方社会那 样人 与人 之 间互相 隔 膜 。 ”[ 2 1 王 安忆 的这 段 话 点 出了 《 小鲍 庄》
王安忆的《小鲍庄》的仁义主题
王安忆的《小鲍庄》的仁义主题《小鲍庄》是王安忆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小鲍庄村里鲍福梅一家人为主线,展现了他们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坚守传统美德的精神风貌。
小说中的仁义主题体现在鲍家对待亲情、友情、爱情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下面我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小说中的亲情关系体现了仁义的价值观。
鲍庄是一个充满亲情的村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密,彼此相互扶持,和睦相处。
鲍太太鲍福梅经营着日子,她的家里团结友爱,儿子鲍元恩孝顺忤逆,儿媳张龙芝勇敢坚强,她们之间的亲情是彼此间的依靠和支持,共同面对生活带来的困难和困境。
即使是乡下妇女应该为家务、种田忙时期,鲍庄的女人却没有被这样的生活方式压垮,而是努力克服困难,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他们相互帮助、互相鼓励,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园。
其次,小说中的友情关系也是表达仁义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小说中,鲍家与周边村庄的邻居、朋友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他们共同度过了历史的变迁和困苦,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例如,鲍福梅同她儿子的教师陈庆桐之间的友情,陈老师不仅在教鲍元恩读书方面竭尽全力,还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在小说的结尾,为了救助罹患白血病的鲍元恩,陈老师尽自己全力去筹集资金,最终感动了鲍福梅,让她明白到友情的力量是伟大的,让她重新找回了信心面对生活。
这种真挚的友情令人感动,也表现了当时社会上那份无私奉献的精神。
总的来说,王安忆的《小鲍庄》通过对鲍家亲情、友情、爱情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的塑造,展现了仁义主题的内涵。
她以小鲍庄的故事深刻描绘了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性和道德观念,让读者在细腻的笔触下感受到了人们对仁义价值的执着坚守,更让人对人性的善良和社会的温暖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王安忆·小鲍庄》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王安忆·小鲍庄》原文主题赏析概要文学名作《王安忆·小鲍庄》原文|主题|赏析|概要作者简介 (见“岗上的世纪”条)内容概要小鲍庄的祖上是做官的,龙廷派他治水。
他率人筑坝,倒是安乐了一阵。
不料有一年连续大雨,大水淹过坝顶,灌了满满一洼水,成了个大湖,三年后湖底才干。
那位先人被黜了官,他便带了妻儿到了鲍家坝下最洼的地点安家落户,从此这里便有了一个几百口子的村庄。
鲍彦山得了第七个小子,取名鲍仁平,小名捞渣,正值此时鲍五爷唯一的孙子社会子得干痨死了。
鲍山那边有个小冯庄,庄上有个叫小慧子的大闺女,1960年跟着父亲往北边要饭,二三年后回来时没了父亲,却多了一个二岁的小小子,说是路边拾来的,她就叫他拾来,他则叫她大姑。
大姑一辈子没嫁人,守着拾来过,大姑像疼儿子似地疼拾来,拾来长成了堂堂一条汉子,却依旧与大姑睡一床,本能意识却也渐渐生长。
大姑给拾来置了一副货郎挑子,让他自谋生路去了。
大姑听着拾来摇着货郎鼓的鼓声远去,流下了眼泪。
鲍仁文缠住老革命鲍彦荣要了解他的生平,以著成一部长篇小说,可鲍彦荣极不善于总结自己,也一无自我荣耀的欲望,他最关心的是一家六七张口如何填得满,见鲍仁文成天拿本问那早已作古的事心下很是烦躁。
鲍仁文却没日没夜埋头写作,并拒绝家中为他说媳妇,庄里人都叫他“文疯子”。
捞渣满地乱爬了,小脸黄巴巴的,一根头毛也没有,就是笑起来的模样好,人人喜欢捞渣,说他看上去“仁义”,唯独鲍五爷见了他就来气,为的是捞渣落地时正是他的社会子咽气。
鲍五爷被队里五保起来了,却不乐意说“五保”两字,因“五保户”算是“绝户”的代名词。
鲍五爷脾气倔,怕成大伙的累赘,总到队里争活干。
捞渣大哥建设子19岁了,还没说上媳妇。
一天,门前来了个要饭的十来岁小丫头,涝渣娘觉得她鬼得喜人,从大锅里舀了一瓢稀饭给她喝,她说要端给她娘,娘病在东头大柳树下。
这母女在鲍彦山家里留了二月,那母亲走了,小翠便留下了,每日与捞渣那12岁的二哥文化子下湖割猪菜,回到家就抱捞渣玩儿。
王安忆小说创作的“总结”与“开启”——重读《小鲍庄》
王安忆小说创作的“总结”与“开启”——重读《小鲍庄》王安忆小说创作的“总结”与“开启”——重读《小鲍庄》王安忆是当代著名作家,她的小说以其纯净、灵动的笔触,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将历史与个人的记忆相结合,使作品充满了情感与思考。
其中,她的小说《小鲍庄》就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通过对《小鲍庄》的重读,我们可以对王安忆小说创作的“总结”与“开启”有所体悟。
首先,从“总结”角度看,《小鲍庄》展示了王安忆作品中常见的两个主题:家国情怀和女性主义思考。
小说以家庭为中心,通过对小鲍庄一家人的情感描写,折射出整个国家的命运。
作者通过对母亲和外祖母的塑造,揭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
同时,小说中也对传统的婚姻制度、家庭观念进行了批判,呼吁女性要追求自我价值,独立自主地生活。
其次,从“开启”角度看,《小鲍庄》展现了王安忆小说创作中所具备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小说中运用了多种文学元素和多种叙事技巧,如自传式叙述、回忆录、日记等。
通过不同的叙事者和叙事方式,作者创造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故事结构,使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
在《小鲍庄》中,王安忆通过对乡村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纯净、朴素的生活状态。
小说中小鲍庄的山水、村庄、田野等细节描写,表现了乡土风情和乡村文化的魅力。
同时,小说中也展现了小鲍庄人的乡土情怀和对家乡的留恋之情。
这种对乡土生活的描写和情感展示,透露着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敬意。
此外,小说中也透露出对历史的审视和思考。
通过对乡村庄子的变迁和家族历史的追溯,作者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个人命运的起伏。
小说中的历史细节和人物命运之间的关联,使得故事更具有感染力和思考性。
总的来说,在《小鲍庄》这部作品中,王安忆展示了她小说创作的“总结”与“开启”,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她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重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王安忆作品的独特魅力。
她的作品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家庭、乡土和历史等重要议题,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生的价值《小鲍庄》作为王安忆的代表作之一,具备开放性和多元性。
小鲍庄故事梗概【论王安忆《小鲍庄》的洪水意象】
小鲍庄故事梗概【论王安忆《小鲍庄》的洪水意象】小鲍庄源于一场洪水得以繁衍生息,“是个重仁重义的庄子,祖祖辈辈,不敬富,不畏势,就是敬重个仁义”。
小鲍庄的仁义代表捞渣,生于洪水、死于洪水,使得洪水具有了传统与灾难的双重象征。
而捞渣的死,又带来了象征着外界文明的洪水的进入以及人们传统价值的消解,在洪水所象征的丰富的内涵中,体现出作者对以小鲍庄为代表的整个民族的何去何从的深深思考。
(一)洪水是小鲍庄存在之根,是“仁义”的象征作品开篇写洪水:“七天七夜的雨,天都下黑了。
洪水从鲍山顶上轰轰然地直泻下来,一时间,天地又白了”。
并由此写小鲍庄的历史:由于小鲍庄祖上做官治水不当,被龙廷罢黜,为赎罪而在自己筑的坝的最低处安家落户繁衍开来,形成了村落。
可以说,洪水是小鲍庄产生并存在的原因和根基,它象征着原始遗留留下来的仁义文化,而小鲍庄也恰恰是这样一个“仁义”之村。
1.“仁义”之村:小鲍庄是个至善的凝固体,没有邪恶,没有奸诈,没有贪婪,没有谁有什么害人之心,共同追求着“仁义”:鲍五爷早先死了儿子、儿媳,现在孙子也死了,成了绝户,孤苦伶仃,然而鲍庄的人们面对孤寡没有劳动力的鲍五爷从来没有让他少一顿,“小鲍庄谁家锅里有,就少不了你老碗里的”;人们都劝鲍秉德把疯了的、没有给他生下一男半女的妻子送到城里的疯人院去,他为了仁义怕她在疯人院受苦而守护她十几年直到她去世;“大姑”把捡来的弃婴拾来抚养成人,且一辈子没嫁人,“疼拾来,疼亲儿似的。
拾来吃稠的,大姑喝稀的;拾来穿新的,大姑穿补的”:十一二岁的小翠子流落于小鲍庄,被鲍彦山家收留;一场洪水奔来时,捞渣为救鲍五爷而舍身……这些仁爱、正义、同情心、舍生精神,是小鲍庄人祖祖辈辈恪守的准则,也是小鲍庄延的内核所在。
2.“仁义”之人:捞渣捞渣出生于一场洪水,“是最末了的了”,他的降生,体现了小鲍庄居民身上的一切善良本性:捞渣刚刚会爬时,就长得看上去“仁义”;刚会歪歪扭扭地走路,就知道给孤寡老头鲍五爷送煎饼;刚懂了点事理,他就知道像蛐蛐这样的小动物也是生灵,不能伤害它;与别的孩子玩游戏,捞渣故意自己输,免得对方伤心;他上学后,家里经济紧张,尽管他也很想读书,但出于“仁义”,他还是主动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哥哥;同村里的孩子们打猪草,谁割的少不敢回家,捞渣一定把自己的匀给他:为了照顾鲍五爷,他愿意天天替老人暖被窝;九岁时小鲍庄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水,捞渣为救鲍五爷,被大水活活的淹死了;捞渣的坐落在小鲍庄的中央,成了小鲍庄后来人的楷模。
小鲍庄的“仁生”
《小鲍庄》里的“仁”生在王安忆的寻根文学小说《小鲍庄》里,作者牵引着读者,走进一个小小的村子,走进生于斯长于斯还将终于斯的五、六个家庭,结识这十好几口人。
他们种地、打粮,生儿、育女;有人疯了,有人死去,不疯不死的人依旧过自己的日子;他们时而皱眉,时而叹气,时而也开怀;时而吵架,时而相爱,时而还做梦;老的小的,男的女的,的的确确一批芸芸众生,所有的欲望、感受、情绪、心理看来都那么平凡而卑微。
但是真实而丰富的人生,就在这里潜藏着迸涌着,压迫着读者的神经。
作者描摹着这一切,并不试图去过滤什么,提纯什么,结构、剪裁和各种技巧的运用,目的全在于传达人生的真实与丰富。
在小鲍庄的这幅世态生相图里,愚昧与人情相交,凄婉与温暖并杂,卑微与崇高消长,沉重与欢欣互缠,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彼此间难解难分地纽结在一起,糅杂在一起,人生于是便满溢着深厚浓重的情味。
在《小鲍庄》这个时空里,王安忆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古朴的仁义道德的故事,这种仁义,在小说的引子中首先体现了:小鲍庄的祖先原先是某朝的大官,皇帝派他治水,失败后原本要杀头,后来宽恕了他,但他却不能宽恕自己,举家迁往洪水常常光顾的小鲍庄,以此来赎罪。
小鲍庄人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了这种叫做“仁义”观念的群体意识,这种意识并深深地内化在全村庄的人的生活和行为之中,同时也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救助、忍让、宽容、扶持的理想的道德关系。
小说中说到:“小鲍庄的名声可响着呢,方圆几百里都知道,这庄上的人仁义着呢。
”在这种“仁义”名声下,实际生活中的小鲍庄人也是恪守着“仁义”去做的,无论是庄里的人敬重老人、鲍秉德不弃疯妻、童养媳小翠不挨打、捞渣打小孝敬直到最后为救鲍五爷而被淹没在了洪水里……然而作者要批判的正是这种传统仁义道德里所体现的原罪意识与封建迷信思想。
鲍彦山家里的坐月子吃芋干面——后来不能吃纯的了,还要掺红芋秧子,因为穷,没有办法;拾来忍气吞声,拼命干活,跟二婶在一起后,却又失去了尊严,因为他破坏了“仁义”的规范,与寡妇私通;鲍秉德做梦都想着有孩子叫他大,在“仁义”规范之下却不得不努力克制自己,坚守疯妻,继续秉承“仁义”而独身;建设子老大不小了,却因家里盖不起房子而找不着对象,文化子有了心上人,只因为建设子与小翠没成亲,他们即使有爱情也不能相守;文疯子一直努力奋斗,最后却反倒成了读书无用的反面教材……深层次地去探讨:灾难是始于官员祖先的赎罪,可官员到底为何而赎罪?真是因治水不力导致洪水泛滥内心痛悔而致?如果真是如此,这位官员应该励精图治,找寻更好的治水方法,以功抵过,为百姓真正地谋福祉。
《小鲍庄》——“仁义”
《小鲍庄》——“仁义”看完《小鲍庄》,感觉作者在客观冷静的叙述背后试图思考与揭示一些深邃的东西,也许这就是王安忆被列为“寻根”派作家的原因之一吧。
然而《小鲍庄》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的寻根目的,重要在于它独特的写作手法,小说分引子,还是引子,四十个故事片段,尾声,还是尾声几个部分,作者以一个叙述者的身份给我们讲述了小鲍庄里一个又一个不同家庭的故事,而这样一个宏伟的整体构架,将小鲍庄放置于天地古老传说和乡村悠久历史的叙述背景中,平添了一份民族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小鲍庄》的独特还在于作者赋予了它独特的语言,农家人的语言本身就是朴素简单的,而且带有一股浓重的原始意味。
他们讲话从来不加修饰,只是纯粹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在文本中,我们看到的人物对话,是最简单朴实的,紧紧贴近农家生活,也最真实的反应农家生活,例如:庄子里的人把“**的妻子”叫做“**家里的”,把“奶”叫做“妈妈”,把“爸爸”叫做“大”…小说最主要的还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小说中最主要的主人公是捞渣,他的成长、生死,贯穿了整个故事。
他是一个仁义的孩子,尊老爱幼,善良无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从小就用自己的热情混暖着“老绝户”鲍五爷,使他不再感到孤独;他想像别的孩子一样去念书,可是因为家里穷,为了哥哥,他放弃了上学的念头;与别的孩子玩耍时也处处让着他们,宁可自己吃亏,也不愿与别人发生冲突;他热爱一切生命,哪怕是别人眼中不起眼的小性命,当哥哥给他带来叫天子时,他玩了半天就放生了;洪水来临时,本来可以逃生的他却为了照顾鲍五爷而被无情的洪水吞没……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鲍仁文,人称“文疯子”,他是小鲍庄的一个另类,是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的“文学青年”,他也许是庄中唯一一个渴望城市、名声和出人头地的人,可是却不被人理解,他孤独的徘徊在小鲍庄的边缘之外,面对庄里人的耻笑,他用“鹰有时飞的比鸡低,而鸡永远飞不到鹰的高度”来安慰自己,他读过几年书,也习惯了从一个所谓的“文化人”的角度来看待小鲍庄的生活,然而对于文学的目的,他自己也从来没有明确的答案。
小鲍庄
王安忆《小鲍庄》《小鲍庄》是“寻根文学”中的优秀作品。
它通过对一个小小村落几个家庭和十多个人物的生存、命运与心理状态的立体描绘,剖析了中华民族世代相袭的以“仁义”为核心的文化心理结构,深刻地指出,“仁义”意识已经等同于某种“原罪”意识(作品开头所写的那个“祖先赎罪”的故事即是证明),同时作品也揭示了“仁义”文化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
作家一方面发掘和表现了民族精神中善良、厚道、团结、抗争等美好意识,另一方面也批判了愚昧迷信、知天顺命的民族劣根性和落后的宗族意识。
小说中捞渣这一形象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小鲍庄》以他的出生为开端,以他的死亡为结束,他是仁义的代言人,他是故事发展的关键。
他的身上集中了中华民族全部的美德、传统,自然也包含着“仁义”这一道得准则,而他的死亡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仁义"观念走向消亡的象征,正如王安忆所指出的,《小鲍庄》”恰恰是写了最后一个仁义之子的死,基调是反讽的。
这小孩的死,正是宣布了仁义的彻底崩溃!许多人从捞渣之死获得了好处,这本身就是非仁义的。
"《小鲍庄》中,作者以一个第三者的角度以冷静的眼光看待小鲍庄发生的事。
深刻地揭露与批判了中国以‚仁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始终掩盖的吃人本质,即扼杀生命力和扭曲正常人性的负面价值,在‚小鲍庄‛里,全村人都一一遵照‚仁义‛的规范行事。
人人都为村子里的‚仁义‛而骄傲。
然而捞渣生命的降生就被忽视等事例却生生地将他们的‚仁义‛面孔撕扯下来。
他们做着残忍的刽子手却有不自知,这是可悲而又可恨的。
然而,我们也许会觉得在那样封闭的小村庄中,做到如此地步的‚仁义‛实属不易,是不是不该如此坚决的批判呢?无论是否‚仁义‛,都是通过‚捞渣‛这个人物而体现出来的。
他是书中的灵魂人物。
他是一个传奇般的具有强烈神秘色彩的人物。
他的仁义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在5岁时,他就懂得村里的五保老人鲍五爷。
宽厚地对待自己的对手,宁愿自己不上学也要哥哥上学,最后甚至为了救鲍五爷而牺牲。
解读王安忆《小鲍庄》中的仁义
解读王安忆《小鲍庄》中的仁义《小鲍庄》被称为王安忆小说创作转型的里程碑式作品。
作品中的“仁义”成了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
“仁义”一词,不仅是小说的关键词,而且也是文本的核心指向。
小鲍庄的人乍一看都是仁义的,细细品读之后发现,除捞渣外,其他人的“仁义”都是两面性的。
代表“仁义”的典型人物捞渣的死,意味着小鲍庄的原始状态被打破,城市文明加入进来,“仁义”也被颠覆。
标签:王安忆;《小鲍庄》;捞渣;仁义1.小鲍庄人的仁义小鲍庄的人是仁义的,捞渣的本名鲍仁平从仁字辈上来看也有其深意,村里人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鲍五爷自不用说:老婆和孩子都没了,在捞渣出生的时候,连唯一的小孙子社会子也去世了;二婶独自抚养三个孩子,无依无靠;鲍秉德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却一直无后;但是他们身上都有仁义在。
捞渣的出生,体现出小鲍庄人身上的一种善良的本性。
他尊重老人,用天真的热情弥合了鲍五爷因失去孙子而产生的心理创伤;他谦让兄长,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文化子。
他十分关爱小朋友,玩耍时不会让朋友因输赢而伤心;劳动时会帮助收获少的人,一定会等着走得慢的人一同回家,他也一定会去化解朋友间的矛盾;他甚至爱惜世间的一切生命,当文化子给他逮到一个叫天子玩时,他“玩了半天,就把它放了”,因为他觉得“它自个儿在笼子里太孤了”。
捞渣不是一个小孩,而是一个完全仁义道德的化身。
从鲍五爷的事情上可以看出,小鲍庄人尊重老人的品格,在社会子死后,鲍五爷伤心欲绝,村里的人都说不会让鲍五爷饿着,在鲍五爷坚持不吃百家饭的时候,人们都来劝慰他。
从此类事件上我们可以看出,村里没有老人会因为没人养而被冻死饿死,这又是村里人仁义的一个方面。
2.小鲍庄人性格的两面性作品中的小鲍庄是一个仁义之乡,历史悠久而与外界隔绝。
这里保留着原始的耕作方式和陈旧的文化传统。
村子里,“仁义”是村民评议人的尺度与教育人的标准的口头禅。
他们以仁义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用仁义去感化外来的人。
这些都反映了传统道德文化在农耕文明社会中的深厚根基,表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与追求。
解读_小鲍庄_在_仁义_与_仁义_之间
第1卷 第2期 今 日 湖 北 理 论 版 Vol.1 No.2 2007年 2月 Today HU bei Theory Edition February 2007收稿日期:2007-3-3作者简介:余晓莲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解读《小鲍庄》—在“仁义”与“仁义”之间余晓莲摘 要:“仁义”是小鲍庄评价人事的最高标准,捞渣的“仁义”与小鲍庄的“仁义”不同,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捞渣的“仁义”是纯粹的、发自人性的,小鲍庄的“仁义”是虚假的甚至是病态的。
《小鲍庄》通过“仁义”的对比,完成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解读。
关键词:王安忆 小鲍庄 仁义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07(2007)02-0083-02在《小鲍庄》中,王安忆用接近故事本来的形成构造和叙述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小鲍庄几个有关又无关,有情节又无情节的人物和他们的生活片段。
《小鲍庄》讲述了有关仁义的故事,着重表现了儒家的仁义观念在当代民间社会的影响和变迁。
对于《小鲍庄》的主题和内容的解读,评论家们有不同的看法,代表性的有用原罪和赎罪的意识来解读作品(陈思和),用自我实现来解读捞渣的命运(畅广元),用人道主义解读作品的仁义观念(洁泯)等等。
下面从捞渣的“仁义”与小鲍庄的“仁义”出发来解读《小鲍庄》。
小说中多次出现“仁义”二字,“仁义”是小鲍庄的核心品格和评价人事的最高标准。
小鲍庄是一个“仁义”庄,“方圆几百里都知晓,这庄人最仁义”,“咱这庄上吧,自古是讲究仁义”,“小鲍庄是个重仁重义的庄子,祖祖辈辈不敬富,不畏势,就是敬重个仁义”。
捞渣是小鲍庄“仁义”的化身,是“最仁义之庄的最仁义之人”。
然而,捞渣的“仁义”与小鲍庄的“仁义”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有人说过“如果小鲍庄是原始仁义精神这种‘传统性’的缩影,那么,捞渣就是其化身。
”捞渣总是和和气气地微笑着对待周围的人事,他对父母、对邻人、对童养媳小翠、对五保户鲍五爷都投以同样善良的微笑;他把做游戏的快乐让给别人,他把上学的机会让哥哥;他一上学就捧回“三好”奖状,最后又为救孤老鲍五爷而结束自己短暂却大仁大义的一生。
王安忆《小鲍庄》:“捞渣”的修辞命名
[2 马燕华. 1】 初级汉语 水平 留学生的普通话声调误 区 【】 北京 师范 J.
[】 2 夏晴. 2 韩国留学生学习普通话时二 字组及其在语流中的声调偏
误分析 f】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0. D. 06
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9 4 ( ) ,1 9 , 3 .
、
地 解 构 了民族 文 化 传统 中 “ 义 ” 的面 貌 : 仁 ( )文 本 对 人 物 符 号 “ 渣 ” 的语 义 重 构 ,从 话 语 一 捞 层面 解 构 “ 义 ”; 仁 ( )异 质 话 语 系 统 的修 辞 置 换 ,在 文本 层 面 上 展 开 二 “ 义 ”辨 伪 实验 ; 仁
范学报 ,2 0 , ( ). 07 2 [5 彭玉康 ,胡袁 圆. 外汉语声调教 学研究回望 … 暨南大学华 1] 对 J.
文 学 院学报 , 20 , ( ). 06 4
【】 2 余诗隽. 国人学 习 4 韩 汉语语音的偏误分析及其对策 [ 武汉: D. D ]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 0 . 07
王安忆《小鲍庄》:“捞渣”的修辞命名
王安忆《小鲍庄》:“捞渣”的修辞命名《小鲍庄》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是王安忆在“文化寻根”热潮中的独特书写。
本文运用广义的修辞学理论,从小说的焦点人物“捞渣”的修辞命名切入,对文本的主题指向“仁义”展开了思考,讨论了小说解构传统“仁义”的修辞策略。
标签:“捞渣” 焦点人物修辞命名“仁义” 修辞策略一、引言王安忆的《小鲍庄》,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是作者在“文化寻根”热潮中的独特书写。
作为早期寻根文学思潮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被认为是作家向民族文化土壤开掘文学之根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寻根文学的创作中,作家跨越事实层面的文化面貌,从价值层面展开突围,认为修辞化地方式言说属于文学的寻根思想。
王安忆通过特定的文本建构方式,颠覆性地解构了民族文化传统中“仁义”的面貌:(一)文本对人物符号“捞渣”的语义重构,从话语层面解构“仁义”;(二)异质话语系统的修辞置换,在文本层面上展开“仁义”辨伪实验;(三)人物符号“捞渣”贯穿文本始终,建构价值层面上反思“仁义”的精神世界。
二、焦点人物“捞渣”的修辞命名通过对小说第三十五章(“捞渣”救人事件后)至第四十章中同一焦点人物“捞渣”的修辞命名统计,发现:使用“捞渣”4次,使用“鲍仁平”10次,使用“小英雄”或“少年英雄”共计3次。
这些人物命名集中分布在五个典型事件中。
为叙述方便对这五个事件命名如下:事件1:记者老胡采访鲍彦山事件2:省报记者再访鲍彦山事件3:省干部找拾来说话事件4:作家二访拾来事件5:县委书记造访小英雄家01三、修辞命名的价值审视通过表1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话语系统——小鲍庄民间话语系统和官方政治话语系统的对立。
其一,对同一焦点人物“捞渣”的修辞化命名呈现差异。
“捞渣”是小鲍庄人对他们熟悉的孩子的命名;而“鲍仁平”“少年英雄”“小英雄”是鲍山外的人——官方语境话语表达者对他的命名。
其二,两个命名系统的语义对立。
“捞渣”:人物的小名,潜在地暗示着表达者与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亲近的、熟悉的,表达时伴随亲切、非正式的语气。
仁义_现代性_欲望_重读王安忆的_小鲍庄_刘小平
寻根文学滥觞于 !"#$ 年,到 !"#% 年经过一 批中青年作家的热烈倡导而推向了高潮。王安忆 虽然没有提出什么有关寻根的理论, 但她当时的 创作实绩却显示出鲜明的寻根特色。这一次文学 思潮力图“ 回到文学自身” , 在传统文化和民间文 化里寻找思想和艺术资源, 把几乎委顿的文学接 上“ 文化之根” , 并开始表现出与社会主流意识形 态的疏离。 走上寻根之路的各个作家个人背景是不同 的, 王安忆有个明显的创作转向过程。王安忆最 初的创作如“ 雯雯的情绪天地” , 带有浓厚的理想 主义色彩, 作品的意蕴较浅, 人物形象较单薄。但 在 !"#& 年之后就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原因是 在美国的跨文化生活激活了作家的艺术感觉, “ 美国之行为我提供了一副新的眼光……再回头 看看中国, 我们就会在原以为很平常的生活中看 出很多不平常来。” 正是在西方文化的参照下,
"$ 像笔带讽意。” 王安忆讽刺的不的实际效 果。 《 小鲍庄》 发表之后引起巨大的反响, 对它的 专题评论先后有三十多篇。分析对小鲍庄主题和 内容的解读很有意味。有用原罪、 赎罪意识解读
"’ 作品的 % 陈思和 &, 有用自我实现解读涝渣命运的 "( 有用人道主义解读作品的仁义观念的 % 畅广元 &, ") 不一而足。“ 仁义” 如何在批评家那里得 % 洁泯 &,
到解读和阐释, 隐藏着时代的知识文化背景和对 “ 仁义” 的价值判断。“ 仁义” 被迫用来自西方的话 语进行解释, 是因为它已经失去了自己解释自己 的权利,也就是说失去了曾经拥有的话语合法 性, 并且在八十年代前期它依然没有获得话语重 建的力量。同时也隐藏着这样文化态度, 仁义要 被西方标准改造, 才有谈论的意义。 二、 小鲍庄: 仁义与本能的冲突 王安忆在《 小鲍庄》 中着重写了仁义。作品所 表现的小鲍庄的生活显然是在社会主义时期。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广大农村精神世界的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安忆的《小鲍庄》的仁义主题
摘要:在《小鲍庄》中,“仁义”呈现出三种不同的面孔,分别是纯粹的仁义、传统的
仁义和现代的仁义。
想要彻底辨识这三副面孔,首先需要全面认识《小鲍庄》的主题,其次还要结合《小鲍庄》中具体的人物形象,进一步透视和比较这三种“仁义”,在此基础上,探寻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仁义”。
关键词:王安忆仁义小鲍庄
1985年,王安忆发表了中篇小说《小鲍庄》。
对王安忆而言,《小鲍庄》的创作和
发表并非偶然,“寻根文学”的出现和她自身独特的生活经历是促使《小鲍庄》诞生的两个
最主要的因素。
王安忆的《小鲍庄》就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文学界的广
泛关注。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1]另外,王安忆于1983 年 8 月 30 日随母亲茹志鹃一同赴美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
计划”活动,四个月的跨文化生活激发了王安忆的民族意识和创作灵感。
正是以上两个因素促使作家王安忆顺利写出《小鲍庄》,成功地完成了对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仁义”的多种呈现。
下面,笔者将结合《小鲍庄》的主题思想,深入分析小说中
蕴含的三种“仁义”观。
一、“仁义”――《小鲍庄》的主题
“仁义”是《小鲍庄》集中表现的主题,也是小鲍庄人共有的一种精神品质。
王安忆在1984年从美国回来后,当有人问及美国之行对她的冲击和变化时,她说:“她愿意中国人民在富裕之后,仍保留着一切传统民俗中美好的东西,不像当今西方社会那样人与人之
间互相隔膜。
”[2]王安忆的这段话点出了《小鲍庄》中所要极力挖掘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的美好品质。
“仁义”是整篇小说体现的核心传统民族文化,也是小鲍庄所有村民为人处事的一个传
统原则。
如在小说“还是引子”的部分写到小鲍庄人的祖上是治水的官员,治水失利后,他
觉得有愧于百姓,便将全家搬移到鲍家坝下最低洼的地方,以此赎罪。
这虽是一个传说,却暗示“仁义”自古便扎根在每一个小鲍庄人的心中,他们时刻将“仁义”奉为圭臬,落实到
自己的一言一行上。
另外,小说中曾提到拾来第一次敲着货郎鼓来到小鲍庄时,他问鲍仁文前面的庄子叫什么名字,当鲍仁文告诉他时,他不禁感叹:“哦,这就是小鲍庄。
”“小
鲍庄的名声可响哩。
都知道这庄上人缘好,仁义。
”而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又强调:“小鲍庄
是个重仁重义的庄子,祖祖辈辈,不敬富,不畏势,就敬重个仁义。
”“仁义”已经成为小
鲍庄的代名词,一提到小鲍庄,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仁义”。
二、小鲍庄人身上体现的“仁义”的三副面孔
“仁义”已成为小鲍庄人身上鲜明的烙印,但是,由于受环境、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他
们身上“仁义”的烙印又各不相同,具体表现出三副“仁义”的面孔:纯粹的“仁义”、传统的“仁义”和现代的“仁义”。
下面以《小鲍庄》中具体的人物形象为例辨析这三种“仁义”。
1、第一副面孔――纯粹的“仁义”
在小鲍庄里,最讲“仁义”的人便是捞渣,可以说他是“仁义的化身”。
在他身上,“仁义”表现得极为纯粹、自然。
对待鲍五爷,他和和气气,关怀备至。
即使最初鲍五爷将他唯一的孙子社会子的死归咎于捞渣,捞渣也善待着鲍五爷,他刚会走路便给鲍五爷送煎饼,还时常陪着鲍五爷聊天解闷,就这样,他将鲍五爷的心渐渐暖热了,鲍五爷越发地喜爱这个爱笑的孩子。
对待小伙伴,他和善热情,体贴入微。
和鲍仁远家的二小子玩“斗老将”时,当他看到二小子输得
快要哭时,便把自己捂得十分坚韧的杨树叶梗子换给二小子,结果自己输惨了,可他仍是不急不躁,眉开眼笑的。
对待家人,他谦恭礼让,无比贴心。
尽管捞渣十分羡慕庄上戴红围脖的孩子,特别渴望进学校读书,可是当他大决定让他哥文化子辍学回来做活而让他读书时,他毅然决然地说:“让我哥念吧,我不念了。
”捞渣的“仁义”是自始至终,随处可见的。
对于捞渣的“仁义”表现,刘小平在《仁义·现代性·欲望――重读王安忆的<小鲍庄>》一文将捞渣提升到“君子”、“圣人”的地位,是有失偏颇的。
捞渣身上有儿童活泼爱玩的天性,也有自己的欲望和诉求,如果硬要将捞渣的举动称为“君子”“圣人”的行为,捞渣作为一个
小孩的形象就会失真。
其实,捞渣只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他在帮助周围的人时候并没考虑太多,而是凭着自己的真心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所以,当洪水来临时,他能不顾个人的安危全力救鲍五爷,如此纯粹的仁义之举,令人唏嘘不已。
2、第二副面孔――传统的“仁义”
除了捞渣,小鲍庄里其他的人也是非常讲求“仁义”的,只不过他们表现的“仁义”没有
捞渣那么纯粹,我们更多地会见到“仁义”传统保守的一面。
例如,鲍五爷唯一的孙子社会
子死了,庄里人都赶来安慰鲍五爷,队长特意对鲍五爷说:“‘仁’字辈的,都是你的孙儿。
”鲍秉德的“武疯子”老婆寻死上吊,救下来了却穷得没钱送医院去治,队长当即说道:“队
里给你齐。
”众人对他嚷:“大伙给你齐。
”由此可见,小鲍庄里的人们都是“仁义”之人。
可是,他们也无法挣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当发现二婶与拾来相好时,他们觉得这是小鲍庄百把年来的一件丑事,因此对拾来、二婶拳打脚踢。
又如,鲍彦山家里的出于“仁义”收养了
小翠子,可童养媳的思想却始终盘踞在她脑海中。
流言蜚语同样也充斥在小鲍庄中,这是传统“仁义”中的杂质。
当鲍秉德的妻子每次怀的都是死胎时,人们便暗地里传着各种各样的怪话,而当鲍秉德的妻子疯掉时,人们的怪话也终止了。
对此,陈思和在《双重迭影·深层象征――谈<小鲍庄>里的深化模式》中认为小鲍庄人“为了维护仁义,可以传播莫须有的流言蜚语,同样为了仁义,又可以自行终止这种传播。
”[3]这里的“仁义”应该就是传统的“仁义”,人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种“仁义”。
在这种传统的“仁义”中,不仅包含着善良、忠厚、团结等美好的品质,也掺杂着农村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
3、第三副面孔――现代的“仁义”
《小鲍庄》中,还有一种“仁义”面孔也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现代的“仁义”。
其中,小翠子和鲍仁文是现代“仁义”的典型代表。
首先谈谈小翠子,她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被鲍彦山家收养后,她无怨无悔地为这个大家庭付出,每天不是割猪草,就是挑水、磨面,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回报这家人。
可是,恩情不能用爱情报偿,小翠子有自己追求婚姻爱情的自由,她不愿牺牲自己的爱情来偿还这家的恩情。
所以,当得知鲍彦山家里的打算让她和建设子圆房时,她跑到庄东头大柳树前嚎大哭,不停地嚷着:“我才十六岁,我才十六岁!”小翠子的反抗如此强烈,除了其自身年龄不够大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深爱着文化子,为了守护自己的这份纯洁的爱情,小翠子不久便离开了小鲍庄,直到建设子结婚那天她才回来,重新为这个家当牛做马,报答自己的恩情。
作为一个被收养的农村姑娘,小翠子虽然没什么文化知识,但是她却有自主的爱情婚姻意识,她以自己坚决的反抗和艰难的奋斗践行着现代的“仁义”。
再来看看鲍仁文,他被村民称为“文疯子”,对大家来说,他是一个异己分子,村民从心底里瞧不上他。
可是,鲍仁文却胸怀大志,他热爱写作,渴望成为大作家,面对大家的讥讽和嘲笑,他不动声色,心想:“鹰有时飞得比鸡低,而鸡永远也飞不到鹰那么高。
”鲍仁文有着清晰的个体意识,他知道自己“不能像众人那样过下去”,他也懂得用手中的笔记录小鲍庄的人和事,他的种种表现都鲜明地证明他是现代“仁义”的典型人物。
无论是小翠子,还是鲍仁文,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体意识,他们没有被小鲍庄落后的思想观念所浸染,相反,他们的现代观念开始觉醒,而这种现代观念恰是传统“仁义观所欠缺的。
仔细审视和比较小鲍庄人“仁义”的三副面孔,我们会发现,纯粹的”仁义”是一种高尚的、理想化的“仁义”,它要求人们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命来帮助他人,这副“仁义”的面孔虽然完美,但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及。
传统的“仁义”由于掺杂着许多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要想被现代社会认可,还需经过净化和改造。
而现代的“仁义”,既保留了传统“仁义”中美好的素质,又兼顾到个人价值,因此,能为现代人所认同和接受。
当然,被大众
认同和接受的现代“仁义”不一定是完美无缺的,它还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只有这样,现代的“仁义”才能永葆青春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