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的两极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5《磁铁的两极》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5《磁铁的两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磁铁的两极》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5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磁铁的两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图片和简洁明了的文字,引导学生探索磁铁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材中,学生将有机会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从而深入理解磁铁的两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磁铁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钉等物品。
但是,他们对磁铁的两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磁铁的性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磁铁的两极,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磁铁的性质,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究,培养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说出磁铁的两极,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并能够解释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法: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磁铁的性质。
2.探究磁铁的两极: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磁铁的两极。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4.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思考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二年下册《磁铁的两极》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但学生对“同一块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是否有区别”的认识是模糊 的,在前概念中可能存在许多不同的认知,如“各部分磁力一样大”、 “中间大、两头小”、“两头大、中间小”、“一头大、一头小”等, 这是本课教学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1. 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做出推测。 2. 能够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检验预测。 3. 能用多种方法探索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 4. 能体会认真实验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5. 初步养成用证据说话的意识。 6.初步运用简单材料设计实验,学习用实验解决问,我们感受到了条形磁铁上的五个位置 的磁力大小是不一样的,但是哪个位置磁力最大呢?中间位置是没有磁 力,还是磁力比较小呢?同学们还是有不同的意见。怎么办呢?下面我 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二)探索活动二:用磁铁的不同部位接触回形针 1. 课件展示实验装置,明确实验方法。 ①实验材料:磁力测试卡纸,1根条形磁铁,5枚回形针;
3. 展示实验结果。问:看到了什么现象?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中间也有磁力,但很小。) 4. 活动小结。上面我们做了三个实验,大家都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 象说明了什么?(条形磁铁的中间磁力小,两端磁力大。) 科学上把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称为磁极。条形磁铁上的磁极在哪里? (请学生指一指)所以它有几个磁极?
《磁铁的两极》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新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二 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磁铁》的第3课《磁铁的两极》。下面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 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 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四、说教学重难点
【精】《磁铁的两极》教案
《磁铁的两极》教案
两端的位置。
用小钢珠怎样找到蹄形磁铁的磁极?将钢珠放在
蹄形磁铁的中心位置,让小钢珠在蹄形磁铁凹槽处
自由滚动,你发现了什么?
也可用手把小钢珠放在磁铁中间,它会很容易滚到
这端或那端,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小钢珠,小钢
珠总是被吸到磁铁的一端,而吸在两端的小钢珠再
不会滚到中间去。
现象:我们发现钢珠被吸引到蹄形磁铁两端的位
置。
小结:我们发现大部分曲别针和钢珠都被吸引到
蹄形磁铁两端的位置,说明蹄形磁铁两端的位置磁
性最强,即为磁极(两个)。
课堂小结我们认识了磁铁能吸引一些物体,了解到磁铁具有一种看不见的磁力后,发现了磁力有强有弱。
我们借助曲别针和铁粉盒进行实验,发现条形磁铁
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我们观察到的条形
磁铁两端吸引的铁粉最多、吸引曲别针的能力更
强,进一步认识了条形磁铁的磁极。
板书磁铁的两极
磁力两端大,中间小。
《磁铁的两极》教案
《磁铁的两极》教案《磁铁的两极》教案(精选2篇)《磁铁的两极》教案篇1《磁铁的两极》是继《磁铁的磁性》后的磁铁单元的第二课。
是在学生认识了磁铁的磁性,知道磁铁的两极的磁性最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磁铁,发现磁铁的两极不但磁性最强,还能指示南北方向。
探究活动也从原来的观察磁铁与其他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引伸到磁铁与磁铁间的相互作用。
课文安排了3个观察、实验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可转动的磁铁,从而发现磁铁的两极能指示南北方向,形成南极、北极的概念。
第二个活动则自主开展实验探究进一步研究磁铁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其规律。
第三个活动是玩磁铁小车的游戏,是运用“同极相斥”的性质开展的活动。
3个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紧扣,活动虽难度不大,但要在40分钟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并让学生反复多次实验,记录多次实验结果,然后在此基础上整理事实,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还是要花点心思的。
于是怎样有序、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成了我这节课的主攻目标。
围绕着这个目标,在课堂上我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保障了学生的实验时间,整堂课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严谨而有序地完成了三个观察、实验活动以及多次实验的记录,并通过整理发现了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学生情绪饱满,参与积极,人人动手,教学目标和研究目标都得以完成和实现。
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在本堂课中有以下几个方面较为成功。
1、精心设计环节,科学分配时间。
本节课活动多,每个活动就算是最简短也不能少与5分钟,何况学生在活动后还要整理事实、完成记录,然后互相交流,才能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如果学生活动的时间不能保证,那么活动就变成了过场,达不到效果。
为了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意把不是活动的环节尽量地简单明了,不搞花架子。
如在教学引入中我就从上一节课的学习开始,既复习了旧知,又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时间很短,就那么1—2分钟,而且节省了时间。
2、明确实验要求,方法指导到位。
在每次活动前我都会对学生的实验、观察活动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怎样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明确每个人做什么,使活动能有序而有效地开展,取得实效。
《磁铁的两极》PPT优质课件
研讨:你有什么发现?
➢ 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 磁铁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 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
பைடு நூலகம்
研讨:怎样找到U形磁铁的磁极?
我的课堂记录 铁粉在条形磁铁上是怎样分布的,画一画。
磁 体 的 两 极
磁体会产生 磁力!
磁体的各个部分都有磁力吗?磁力大小相同吗?
针对条形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提出你的猜想?
各部分磁 力一样大
一端磁力大 一端磁力小
中间磁力大 两端磁力小
两端磁力大 中间磁力小
一、借助回形针感受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
①
②
③
④
⑤
先将条形磁铁平放在桌上,用手指拿着回形针,依次放在条形磁铁的五个 部位,感受、比较。
二、用磁铁的不同部位接触回形针
1、将磁力测试卡纸平铺在桌面上;
2、在规定位置摆放好5枚回形针;
3、条形磁铁沿虚线慢慢平移靠近回形针;
4、观察5枚回形针被吸引的顺序;
5、重复几次并及时记录。
①
②
③
④
⑤
三、借助铁粉盒感受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
我的课堂记录 铁粉在条形磁铁上是怎样分布的,画一画。
1、用手指轻轻敲击铁粉盒,让铁粉尽量 均匀平铺在盒子中;
《磁铁的两极(简单实验)》教学设计
《磁铁的两极(简单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知道磁铁有两极,了解两极不同的磁性特点。
通过简单实验,观察并感受磁铁两极对物体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科学现象的探究能力。
在探索磁铁两极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对磁铁这一神奇物体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幼儿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磁铁有两极且两极磁性不同这一概念,并通过实验感知。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磁铁两极吸引和排斥的现象。
2.教学难点用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幼儿解释磁铁两极的概念和磁性特点(不涉及复杂科学原理)。
三、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通过设计简单的磁铁两极实验,让幼儿直观感受两极的特性。
讨论教学法:组织幼儿讨论实验结果和自己的发现。
观察教学法: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磁铁两极的表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磁铁很神奇,它能吸住一些东西。
今天呀,老师要告诉你们,磁铁还有更有趣的秘密呢!它有两个特别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好奇心。
(二)认识磁铁的两极(7分钟)教师拿出一根条形磁铁:“小朋友们,看这是一块磁铁,它有两个头,这两个头就是磁铁的两极。
我们可以把其中一头叫做北极,另一头叫做南极。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简单画出磁铁,并标注北极(N)和南极(S)。
教师拿着磁铁在一些小铁钉或回形针上方移动:“你们看,磁铁的两极都能吸起铁钉,但是它们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哦。
”(三)磁铁两极吸引和排斥实验(10分钟)实验准备:准备足够数量的条形磁铁、小磁针(如果有条件)、一些小铁钉或回形针。
实验步骤:教师将一根条形磁铁放在桌子上,用另一根条形磁铁的北极靠近第一根磁铁的北极,幼儿会发现它们相互推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看,这两个北极好像不喜欢对方,它们互相推呢!这种现象叫做排斥。
《磁铁的两极》教案
《磁铁的两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知道磁铁有两极:N极和S极。
2. 让学生掌握磁铁的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观察磁铁两极的特性。
二、教学重点1. 磁铁的两极:N极和S极。
2. 磁铁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三、教学难点1. 磁铁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实验操作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磁铁2. 铁钉3. 铁板4. 指南针5. 实验记录表格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
b.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磁铁有多少个极吗?它们分别是什么?2. 讲解:a. 讲解磁铁的两极:N极和S极。
b. 讲解磁铁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 实验一:观察磁铁两极的特性a.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材料。
b.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磁铁两极的特性。
c. 学生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4. 实验二:验证磁铁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a.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材料。
b.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磁铁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 学生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5. 总结: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磁铁的两极和相互作用规律。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和感受。
6. 作业:a. 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磁铁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磁铁两极的特性。
b. 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磁铁进行实验,验证磁铁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磁铁除了有两极,还有其他特性吗?2. 讲解磁铁的其他特性:磁性强度、磁化方向等。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磁铁的两极、相互作用规律和其他特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磁铁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磁铁的磁性强度和磁化方向。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共5篇)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磁铁的两极》为三年级下册第三课。
对于磁铁,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概念,对磁铁的探究也比较感兴趣。
《磁铁的两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知道磁铁有两级,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在执教过程中,教室引导学生自己操作实验,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去发现问题、提出对问题的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特别是实验课比较感兴趣。
对于磁铁,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他们善于思考、善于想象、善于探究、善于合作,如能科学的引导,他们定能在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互相吸引,有时互相排斥。
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设计理念: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营造课堂探究学习的氛围。
本课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做出猜测、设计实验、动手验证、获得知识。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师适时指导,把握好实验的细节和注意点,让学生的探究更有效,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
重视学习的过程,加强探究中收集、整理、归纳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敢说,敢想,敢做,促进思维发展。
五、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六、教学难点: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的两个磁极不同,作用不同。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磁铁的两极》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磁铁的两极》为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第三节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磁铁有两极,分别是磁北极和磁南极;2.认识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3.通过实验探究磁铁的两极及其作用;4.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磁铁的基本性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采用了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但从教学效果来看,仍需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如在实验环节,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另外,关于课堂总结环节,虽然我鼓励学生提问,但仍有部分学生羞于开口。为了营造一个敢于提问、勇于表达的学习氛围,我将在课堂上多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提问的乐趣和价值。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磁铁的两极相互作用现象,教给学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难点与重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讨论等,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磁铁的两极及其特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磁铁的两极》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的情况?”(如玩磁铁时,相同的极难以靠近)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磁铁两极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磁铁两极的基本概念。磁铁的两极是磁北极和磁南极,它们两极是磁铁作用的基础,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磁性现象的根源。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磁性挂钩利用了磁铁的同极相斥特性,使得我们可以将物品挂在冰箱上而不易掉落。
磁铁的两极ppt课件
课外拓展
8
磁铁的两极
磁
磁
极
极
强
A
B
C
强
D
E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称磁极(。两个)
预习要求
实验
磁铁的两pp极t课件 反馈练习
课外拓展
9
磁铁两级的研究
ppt课件
10
磁铁两级的研究
实验: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他们相互接近,会有什
么现象发生?
实验步骤:
1、准备两块条形磁铁 2、在磁铁的两端标上A、B、C、D 3、分别让两块磁铁两端分别接触 4、用“←→”表示相互排斥,用“→←”表示相互吸 引 5、准确记录数据,完成实验单 6、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ppt课件
11
A
第一组
A
第二组
B
第三组
A
第四组
B
B
C
→←
B
C
←→
A
C
←→
B
D
→←
A
D
ppt课件
D
D
吸引
D
排斥
C
吸引
C
吸引
12
A 南极
B →← C
北极
南极
D 北极
结论:同一个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
ppt课件
13
指南针
ppt课件
14
磁铁两级的研究
ppt课件
15
反馈练习
填空
1、条形磁铁中间部分的磁性(最弱 ),两边的磁性(最强 )。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 磁极)。 3、磁铁的磁极有( 2 )个。 判断 1、磁铁能吸引铁,所以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一定是铁。 ( X )
小学科学精品 说课稿 :磁铁的两极
儿童立场·学评融合:助力实证思辨——《磁铁的两极》一课学习设计的解析思考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3课《磁铁的两极》。
在构思本课学习设计时,我一直思考如何才能引导二年级儿童进行深度有效地探究,让一课时的素养目标获得最优发展?在综合教材、课标、学情等多维解析后,我确立了“儿童立场·学评融合:助力实证思辨”的设计思路,接下来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详细论述:先看教材:一、设计依据1.教材分析《磁铁》单元指向的是课程标准中“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核心概念下“电磁相互作用”的相关学习内容。
单元整体以“研究磁铁的特性及应用”为学习线索,循序渐进地设置了7课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大单元持续连贯的学习进行“磁铁”核心知识的整体构建,为之后六年级进行电、磁等能量学习打好基础,以此实现由磁到能量的概念进阶,同时指向物质与能量跨学科概念。
本课指向的是“磁铁有两个磁极”的概念建构,分为三个板块:首先,通过小钢珠游戏,引发学生猜测“磁铁上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相同吗?”接着,安排了三个进阶性的实证活动:感官体验、定性观测、再次验证,让学生获逐步获取证据验证分析建构磁极概念;最后,通过拓展寻找蹄形磁铁的磁极,让学生实现方法的迁移运用。
教材从问题到实证,突出是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
2.学习者分析二年级儿童好奇好动好自我发展,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精细实验操作和书写记录能力薄弱,并缺乏基于证据有序论证的意识。
通过前两课学习,他们已经知道磁铁有磁性,有一种看不见的磁力,但对磁铁上的磁力大小分布,认识是模糊不清甚至是错误的。
在我做的前概念调查中,约50%的学生有磁力一端大一端小、一样大等错误前概念,有45%的学生已经有两端磁力较大的想法,但他们对磁力的具体分布,尤其是中间部位的磁力大小是模糊的。
二、素养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综合课标,我将本课核心素养目标设如下:(PPT呈现)其中,能设计运用多种方法检验磁铁上的磁力大小分布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亦是难点。
磁铁的两极
磁铁的两极1. 磁铁的基本概念磁铁是一种能够产生磁场的物体。
它由磁性材料制成,常见的磁性材料有铁、镍和钴等。
磁铁由两个极端组成,分别是北极和南极。
2. 北极和南极的定义北极和南极是磁铁的两个极端,它们具有不同的磁性特性。
•北极:被标记为“N”,通常通过红色来表示。
北极是磁铁上的一个极点,具有磁场的出现,可以吸引其他磁性物体。
•南极:被标记为“S”,通常通过蓝色来表示。
南极是磁铁上的另一个极端,具有磁场的出现,也可以吸引其他磁性物体。
3. 磁场的形成磁铁的两极之间存在一个磁场,该磁场是由磁铁内部的微观电流形成的。
当外部电流通过磁铁时,磁铁会产生磁场。
磁场的方向是根据磁铁的两极确定的,北极指向南极。
4.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由于磁铁的两极具有相同和不同的磁性特性,它们之间会发生吸引和排斥的现象。
•吸引:当两个不同极性的磁铁相互靠近时,它们会相互吸引,并产生一个有吸引力的力。
•排斥:当两个相同极性的磁铁相互靠近时,它们会相互排斥,并产生一个有排斥力的力。
5. 磁铁的应用领域磁铁的两极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领域。
•电磁铁:电磁铁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可以产生强大的磁力。
电磁铁广泛应用于电动机、磁悬浮列车和磁共振成像等领域。
•磁存储:磁铁的两极用于硬盘驱动器和磁带等磁存储设备中,可以存储和读取大量的数据。
•磁医疗:磁铁的磁场可以用于医疗领域,例如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可以检测人体内部的疾病和异常。
•磁传感器:磁铁的两极可以用于制造磁传感器,用于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6. 如何辨别磁铁的两极辨别磁铁的两极是非常简单的。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使用另一个磁铁:将一个已知极性的磁铁靠近待辨别的磁铁,如果它们相互吸引,则待辨别磁铁的另一极是与已知极性相同的极。
•使用磁感应仪:磁感应仪是一种测量磁场强度和方向的仪器,可以用来辨别磁铁的两极。
7. 如何维护和保养磁铁正确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延长磁铁的使用寿命。
•避免高温:高温会影响磁铁的磁性特性,因此应避免将磁铁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三课,是“物质科学”领域的课程内容之一。
“物质科学”领域的科学大概念之一指出: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本课教学内容对应课标主要概念6.5“磁铁有磁性,可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具体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见下图: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了解到磁铁具有一种看不见的磁力。
本课在前一课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探究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通过三个活动,认识到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从而建立磁极的概念。
这样的设计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探索进程。
拓展模块,学生开展寻找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磁极的活动。
在本节课基础上,学生后续通过学习还会知道磁极有南北极之分。
本课教材内容设计如下:【学情分析】磁铁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二年级的学生对其已经有粗浅的认识,他们都见过、玩过磁铁,对磁现象有一定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是进行本单元探究活动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上节课做磁铁吸引小车运动的实验时,学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用条形磁铁的两个极去吸引,他们隐约知道磁铁这两处的磁力很大。
为了更好地了解前概念情况,笔者进行了两项调查:1.磁铁各个部位磁力大小相同吗?笔者对所教的三个班级共112个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结果可见,学生大多知道两端有磁力(有些知道两端磁力最大),但不清楚其他部位的磁力大小,尤其是中间是否有磁力。
2.有什么方法验证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调查显示以下几种典型方法:(1)将磁铁放入一堆回形针中,拿起后观察各个部位的回形针数量。
(2)拿一枚回形针放在回形针各个部位,感受磁力。
这两种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因此在本课探索活动中,我决定让学生展示方法,并任意选择其中一种体验。
在试教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几个问题:①二年级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缺乏规范性,导致重新实验次数多,或实验现象偏差大;②不知道怎样记录实验现象,也不能将实验现象与相应的结论相联系。
磁铁的两极(教案及教学反思)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磁铁的两极”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三课。
磁铁是学生喜闻乐见们玩具,对于磁铁学生己有初浅的、零散的认识。
本单元从交流磁铁知识开始,安排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磁铁的用途与它的性质是密切联系的。
本课意在启发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检测磁铁上磁力的强弱,亲自感受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建立磁极的概念,了解磁极间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性质。
在设计、操作、分析磁铁实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培养积极缜密的科学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知道磁铁上有两极,以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得出问题,对问题作出自己的假设等。
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重视对实验数据的收集,以解决探究过程中疑问。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l、通过实验(在实验中)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感受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3、能运用实验的方法检测磁铁上不同部位磁力的强弱。
4、在实验中体验细致观察、大胆猜测、小心验证的科学态度。
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检测磁铁上磁力的强弱,通过收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教学准备教师:条形磁铁、铁棒、钢珠、回形针、搁架、实验单、铁粉、演示台、PPt演示稿、学生:条形磁铁、回形针、搁架、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将钢珠置于条形磁铁的不同部位,请学生猜测松手后会怎样?2、引出问题:条形磁铁的磁力哪里强,哪里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来研究这根条形磁铁,它的磁力哪里强?哪里弱?(课件)谁来解释一下什么叫“磁力”?我们就把磁铁的这种性质称做是磁力。
(板书:磁力)在这块磁铁不同的地方它的磁力大小一样吗?3、取点。
咱们在这根磁铁上取几个有代表性的点,为了好称呼,这五点可以用字母A、B、C、D、E来表示。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磁铁的两极》磁铁PPT说课教学
预习要求
实验
磁铁的两极 反馈练习
课外拓展
磁铁的研究
取点
A
B
C
D
E
磁铁的研究
取点
悬挂
A
B
C
D
E
1、轻拿轻放。
注 2、及时记录。
3、分析数据。
意 4、轻声交流。
磁铁的研究
取点
悬挂
记录
比较
A
B
CDEFra bibliotek回形针挂得多,说明磁力强。 回形针挂得少,说明磁力弱。
磁铁的研究
第组
磁铁的部位 A
BC
DE
所挂物体的 个数:
(
)
()
()
() ()
我们的发现: 条形磁铁的磁力两端强,中间弱。
课后思考:
如果条形磁铁不小心摔成两段, 那么它有几个磁极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磁铁的两极 实验一 实验二 反馈练习 课外拓展
目录
实验
用
磁
铁
实
的 不
同
验
部 位
吸
回
形
针
预习要求
实验
实验方法
①把磁铁从左到右分成5个部分。 ②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回形针。 ③把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磁铁的两极 反馈练习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称磁极。 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两级的研究
实验: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
上A、B、C、D再将他们相互接近, 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A
B
C
D
第一组
A
第二组
B
第三组
A
第四组
B
→←
B
C
←→
小学科学《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那么吗,是课件开发质量上下的关键所在。
小学科学《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科学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逐步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探究式。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针对某些教学问题进展探索,在探索中相互交流与质疑,从而了解彼此的想法,进而促进问题的解决。
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不是教师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
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知识。
根据以上理念,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形式,并以螺旋式上升的问题为载体,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具等教学材料,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了解,再进展深入地探讨与交流,最终到达意义上的建构。
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STS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实践背景下学习科学知识,并在尝试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了解科学核心概念。
《磁铁的两极》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第三节课的内容。
该节内容以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小钢珠的方式,引出磁铁磁力大小不同这一话题,从而引出磁极的概念,进而再对磁铁两极的相关知识内容进展研究,是在前一节学习了“磁铁有磁性”这一知识点根底上进展的进一步探究与延伸,同时也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磁极的相互作用”和“磁力大小会变化吗”等知识内容奠定了一定的根底。
教材最后由不同组结果的不统一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从而为下节课磁极确实定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了铺垫,这样安排循序渐进,不仅表达了教材编排的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开展规律的统一,而且很好地展现了小学科学教育与建构主义的统一性。
从知识起点上来看,磁铁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一种生活用具,学生根本都知道磁铁是用来吸引铁类的物质,但对于磁铁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它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等,学生还是比拟模糊的。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优秀7篇)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优秀7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老师。
”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上课伊始,潘老师创设了情境,利用两根磁力不同的条形磁铁去吸回形针,回形针数量的反差,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
并提出问题“同一根条形磁铁上磁力的大小是否都一样呢?”快速引入本节课。
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整理的《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优秀7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点启发。
磁铁的两极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教幼儿初步认识磁铁,了解磁铁的用处及特性。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养成爱探究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遇事要爱动脑筋。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1、磁铁每人一块2、每组一只小篮子,内有学生尺、橡皮、铅笔、树叶、梳子、羽毛、铁钉、针、曲别针、小刀、锁等若干。
3、脚下带铁片与不带铁片的鸡宝宝各一只,小房子一间。
活动过程:一、出示教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看一看,房子里住着谁呀?(两只鸡宝宝)鸡宝宝可喜欢小朋友啦,我们一起喊鸡宝宝出来好吗?(鸡宝宝)老师用磁铁把脚下有铁片的小鸡引出来。
咦,怎么房子里还有一只小鸡呀,它为什么不出来?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看一看,两只小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知道两只小鸡的脚上不一样,一只有铁片,一只没有铁片。
请一个小朋友为没有铁片的小鸡装上铁片,并喊小鸡出来玩,小鸡不动(老师出示"宝贝"--磁铁,将小鸡引出来)。
二、玩磁铁1、引导幼儿拿磁铁吸小篮子内的物品,看一看,磁铁吸哪些东西,不吸哪些东西。
幼儿得出结论:磁铁只吸铁制成的东西,不吸其它制品。
2、磁铁碰碰头,握握手。
幼儿把手中的磁铁与其他幼儿的放在一起,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互斥相吸结论:磁铁有两极,同极相斥,不同极相吸。
3、为磁铁找朋友引导幼儿在室内为磁铁找朋友。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磁铁《磁铁的两极》教科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磁铁两极特性的理解。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磁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教学难点上,教师要耐心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磁铁两极特性的原理,并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索了磁铁的两极,看着学生们热情洋溢的笑脸和专注的眼神,我觉得这节课的目标基本达到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磁铁的两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且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他们也展现出了很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我觉得在理论讲授环节,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磁铁两极的概念是个不错的方法,学生们能够很快地理解并记住这些知识点。案例分析也让学生们看到了磁铁的实际应用,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刚开始对磁铁的吸引特性不太理解,但通过实验和讨论,他们逐渐明白了磁性材料的特点。这个过程虽然有些挑战,但看到学生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我觉得非常欣慰。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磁铁的两极及其特性;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学会与同学分享实验过程和发现;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磁铁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5.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知识对生活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对于磁铁两极相互作用规律这个难点,尽管我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感觉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够牢固。下次我可以尝试设计更多的互动游戏或者实物演示,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铁的两极》我们设计的教学过程,改变了教材的原有设计,尽管会有其他教师也采用这种思路,但是我们感觉这样的设计,并使用下面的观点进行分析,是对我们自己认识科学课的教学,认识科学概念有帮助的。
研究的观点简介:1、概念建构的过程---(在某种教学内容下)是人类对一个概念由未知到已知发展的过程。
磁铁的两极在我们的设计中就是首先考虑了人类发展史上,对于磁铁两极相斥与相吸的发现及南北两极的定名的认识过程而设计的。
由于没有史实记载,我们只能假想这个认识的过程,但是我们认为这符合一般逻辑规律。
发现一种物质能够吸引铁质物品定名为“磁铁”------发现磁铁的不同部位磁力不同,出现了“极”-----可能在之前后人们发现“极”之间存在“相斥与相吸”的现象,借此可以提出一块磁铁上面会存在两个不同的磁极------人们开始尝试为磁极定名,可能就会认为“吸在一起的是同样的磁极”------由于技术的进步,磁铁的加工逐渐成熟,特定形状的磁铁出现,一次偶然的机会“磁铁能够指示南北”被发现-----随之促成了两极的新的定名和“同级相斥异极相吸”,修正了“吸在一起的是同样的磁极”的认识。
人们一次次的修正对磁铁认识的过程,就是概念发展的过程,概念的发展正是人类学习的过程。
教学的设计应该是符合人学习的过程。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思维”,继续阐述观点。
2、概念的组成------思维活动是概念的重要组成孟学惠老师找到关于概念的定义:新华字典352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兰本达教授在《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219)页一书中提出:概念这个词本身意味着一种思维运动的型式,一种属于抽象范畴的创造性的思维。
韦钰院士在《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一书中提出:概念是有组织的、有不同程度覆盖的、用抽象语言表达的知识。
科学家在不断进行对自然界以及对人类自身的探究中,明确了对事物的分类,对事物和事件性质、过程的描述和解释。
这些对归类事物本质性的归类描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概念。
原本我们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概念的建构是不同的两条线索,当我们思考这节课的时候,特别是想到人类认识磁铁的过程之后,突然发现在那个概念的建构的过程中,思维活动的意义。
面对相斥与相吸,人们会想“磁铁的‘极’是不同的”;面对相斥与相吸,人们会想“吸在一起的应该是同样的磁极”;面对指示南北,人们会发现“磁铁两极真的不同”面对前面一系列的发现,人们归纳出“磁铁有两个磁极,南极、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思维没有脱离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恰恰它与概念融合的是那么的紧密。
我们不应该想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而是应该想概念到底是怎么建构的,发展的,在遵循人如何建构概念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必然会动起来,而且是最有价值的思维活动,因为它紧紧地推进着概念的发展。
2、上位概念(观念)(不知道用得对不对)的具体化表现上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关系我还没有非常的明确,但是在上位概念中有着更为抽象的“观念”存在,而这些观念怎么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我们有什么办法?真的有可能在实践中发现一些最为原始的“观念”,毕竟观念也像是前面提到的概念发展过程一样,是逐渐伴随人类的认识过程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中总会有最为原始的“观念”出现。
研究中的两件事情,促使我们思考。
实验设计的改变:教材中设计的相斥与相吸的实验是学生拿着磁铁接近悬挂的磁铁,课堂上教师发现,在这样的实验活动中,学生难以说出“相互吸引、相互排斥”,总是说“我的磁铁推那块磁铁,吸那块磁铁”。
讨论后我们决定让学生双手分持两块磁铁,感知磁铁间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实践中效果不错。
概念图的出现:与此同时,孟老师画出了一个简单的概念图,现在看来不是很严谨,但是其中关于“力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联系,让我们又一次陷入了思考。
两件事情先后出现。
“相互作用”是不是一种人类认识事物的观念?我们认为是。
因为在不同的概念中,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是时常出现的,它构成了众多的理论的根基(自身知识不足,这只是感觉,我还需要证据说明)。
如果“相互作用”是学生需要的“观念”,那么“同级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概念掌握中,“相互”的认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不只是一个要学会掌握的知识了,而是要在教学活动中紧紧抓住的概念的核心(因为科学概念中包含“观念”),这将会是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最为原始的“观念”。
在这个认识基础上,联系我们实验方法的改变,就会找到有说服力的根基,让学生体验“相互”。
这样在以建构概念为目标的教学活动中,上位概念(观念)的应用就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抓手,教学方式的改变不再只是经验上的解读,而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的分析与应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使用“相斥、相吸”而是说“相互排斥、相互吸引”,也是为了突出“相互”而为的。
磁铁的两极课堂实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磁铁有南北两极,能指南北。
两块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时,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探究没有标识的两块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两块磁铁的两极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推测出每块磁铁有两个不同的极;通过悬挂磁铁,观察磁铁停下的方向,发现磁铁能指南北,一端是南极,另一端是北极;学生通过两个活动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得出:磁铁有南北两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注重反复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学会分析实验现象,找到之间的联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说明:《磁铁的两极》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学生通过上一节课对磁铁的初步认识,知道了磁铁能够吸铁,磁铁两端磁性最强,叫做磁极,这是一块磁铁的共同点,本节课继续研究磁铁的两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推理出磁铁两极之间相互作用规律。
知道每块磁铁都有两极,一端指南叫南极,一端指北叫北极,发现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课堂上通过几个活动展现学生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展示学生头脑中形成科学概念的全过程并且初步感知有关磁铁的上位概念——力。
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磁铁,知道了磁铁能吸铁,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是哪儿?(两端),我们把这两端叫做磁极,这是磁铁的相同点。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磁铁的两极,看看还有什么特点?(出示课题磁铁的两极)师:今天,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两块这样的磁铁,如果,我们把两块磁铁(没有标明磁极)看看有什么发现?(出示板贴 )生:学生分组活动学生汇报:生1: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有东西在两块磁铁中间挡着一样,不让它们结合。
生2:把它们接近时,好像有一种力量让它们马上接近。
把一块磁铁换了一个方向以后再接近怎么也到不了一块儿,使劲儿接近就会上下错着。
师: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就把它叫相互吸引,我们用相互吸引的符号表示( )像你们说的两个磁极接近时感觉有股力量在挡着,怎么也吸不上,硬放在一起时,手有什么感觉呢?生1:使劲往一块放时,手会抖。
生2:手会感觉中间有一股力量往两边推。
师:我们就把它叫做相互排斥,用这个符号表示( )。
学生通过用两只手握住磁铁两级去相互接近,让两只手去感觉两块磁铁接近时产生的力,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提到中间有一股力量挡着,往两边推,学生还提到手会抖,或者中间有一股力量使它们一下就吸上了,学生充分体验了力是相互的。
“力是相互的”是我们在这次教学设计中寻找到的“上位概念”,我们认为学生学习“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概念并不是学习的全部,而建立“力的相互作用”的意识才是更加关键的,它涉及了科学概念中“观念”层面的问题,是学生掌握一系列概念的终极目标之一,理解自然万物的“相互作用”。
为强化这一点,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的语言没有简化“相互排斥相互吸引”,而是使用“相互排斥、相互吸引”,强化“相互”。
师:你现在能准确地说得清楚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哪个磁极与哪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个磁极与哪个磁极相互排斥呢?生:不能,因为我们还不知道这个磁极的名称。
师:怎么办呢?生:做标记,可以用字母表示。
师:好,现在我们把两块磁铁的四个磁极分别做上记号,用字母AB C D生:分组标出ABCD 记号。
师:我们已经把两块磁铁四个磁极分别做上了标记,你现在能准确地告诉大家了吗?生:不能。
师:为什么?怎么办?生:需要再试一试。
教师在活动中反复再问“能准确地告诉大家。
”,这里要求“准确”就是为了强调磁极标识的标注方法,让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深入的思考,后面的许习活动中,学生会针对磁极的标注有多次的思考。
师:这回在试的时候,注意随时把每次现象记录下来。
试之后,要能准确地告诉大家谁与谁相互吸引,谁与谁相互排斥。
生领取记录单学生分组活动师:请你准确地告诉大家,在你们的实验中,相互吸引的是哪两个磁极?相互排斥的是哪两个磁极?学生汇报:相互吸引师:有没有不同结果呢?哪几个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你们讨论讨论。
生:分组讨论学生对出现的不一样的结果感到意外,因为对学生已知的知识造成了困惑,学生拿着磁铁反复试,发现磁铁的同一极与另一块磁铁两极相接近时,一端会相互吸引,另一端会相互排斥,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出每块磁铁都有两极,而这两极不同。
因为两块磁铁都被包上,学生虽然原认知中有对磁铁的知识,知道南北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但是学生面对这两块磁铁,找不到南北极,不知道怎么解释自己已有的知识。
师:通过你们的讨论,刚才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原因是什么呢?生:老师并没提出统一的要求,两块磁铁放的方向不一样,我们组是在相互吸引的情况下标的。
生:我们组是在相互排斥的情况下标的。
师:我们在标记号的时候有两种情况,有的组是在相互吸引的情况下标的,有的组是在相互排斥的情况下标的,出现这两种情况,有什么办法统一呢?在教学进行到这个环节时,学生一个令我们惊喜地回答表现出来。
生:我认为可以把吸在一起的两极标为同样的磁极。
这个与现有知识完全背道而驰的解释,恰恰表现出人类在了解认识磁铁两极的知识概念过程中的真实表现,当没有发现磁铁可以指示南北的知识背景下,人们就会认为,吸在一起的磁极是“同极”。
学生此时的认识是符合对一个概念的认知过程的,而后续的发展是在学生在新的现象的启发下,联系刚刚建立的解释,通过思维活动形成的新的概念。
同时那些保留有书本学习的磁铁概念的学生面对事实,也在怀疑自己的“符号化的概念”。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方法,看看能不能进一步帮助你们。
(出示材料,教师演示)把粘扣粘在磁铁中间位置,把磁铁粘紧后,磁铁悬挂起来,手轻轻地离开,静置一会,另外两名同要仔细地观察磁铁的两极停留的方向,并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