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欧姆定律 学案(人教选修3-1)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1§2.3欧姆定律》导学案

《高中物理选修3-1§2.3欧姆定律》导学案

/V作者:广西英华国际职业附属中学蓝娟例3、某一电阻接在40伏的电路中,其上通过的电流为2安,问:该电阻为大?若电压增大到80伏时,其电阻为多大?电流是多大?知识点三: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1)用纵轴表示,用横轴表示,画出的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如图所示,是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2)在I—U图中,图线的斜率表示。

即k= 。

图线的斜率越大,电阻越。

则RA与R B 的大小关系是:。

(3)伏安特性曲线是,即导体中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这样的元件叫线性元件。

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即导体中电流与其两端电压,这样的元件叫元件。

例4、两电阻R1、R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这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1∶R2为___A.1∶3B.3∶1C.1∶3D.3∶1知识点四:实验: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1.该实验需要的器材有:电源、开关、、、、灯灯、泡、导线。

2.实验操作:A.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开关闭合前,将变阻器滑片滑至R的端。

B.闭合开关,右移滑片,增加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直至电压达到额定电压,记录不同位置时、的示数。

C.将相关数据填入下表,依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小灯泡的I—U图线。

实验AVRE SL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AU/V电流I/A电压U/V3.由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说明了什么问题?【当堂检测】1、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关系式R=U/I可知,对于一个确定的导体来说,如果通过的电流越大,则导体两端的电压也越大B从关系式R=U/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C从关系式I=U/R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从关系式R=U/I可知,对于一个确定的导体来说,所加在的电压跟通过的电流的比值是一确定值2、鸟落在110kv的高压输电线上,虽然通电的高压线是祼露的确电线,但鸟仍然安然无恙,这是因为()A鸟有耐高压的天性B鸟脚是干燥的,所以鸟体不导电C鸟两脚间的电压几乎为零D鸟体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3、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v,在2 min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面积的电荷量是15C,那么这段导体的电阻应为Ω4、有三个电阻,R A=5Ω,R B=10Ω,R C=2.5Ω,它们的伏安特性呈线性特征,请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在线旁标明A、B、C。

选修3-1-2.3欧姆定律教案(讲义)有答案

选修3-1-2.3欧姆定律教案(讲义)有答案

2.3《欧姆定律》一、【学习与讨论】学点一:欧姆定律的理解1.公式R =U I 和I =UR的对比R =U II =U R电阻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导体 欧姆定律表达式,适用于金属、电解质溶液导电 不能说R ∝U ,R ∝1I,R 由导体本身性质(材料、长短、粗细)决定,与U 、I 大小无关可以说I ∝U 、I ∝1R,I 的大小由U 、R 共同决定测量了U ,测量了I ,便可确定R ,为我们提供了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知道了U 、R ,便可确定I ,为我们提供了除I =qt之外的一种计算电流的方法 在应用公式I =UR解题时,要注意欧姆定律的“同体性”和“同时性”.所谓“同体性”是指I 、U 、R 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段电路,不能将不同段电路的I 、U 、R 值代入公式计算.所谓“同时性”指U 和I 必须是导体上同时刻的电压和电流值,否则不能代入公式计算.学点二:伏安特性曲线1.伏安特性曲线中直线的物理意义 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能直观地反映出导体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如图2-3-3所示,其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即tan α=I U =1R.所以直线的斜率越大,表示电阻越小.图2-3-3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即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如图2-3-4)是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的电阻较小,通过二极管的电流较大;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的电阻较大,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很小.图2-3-4二极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其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 (1)由图看出随着电压的增大,图线的斜率在增大,表示其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减小,即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这种元件称为非线性元件.(2)气体导电的伏安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气体导电和二极管导电,欧姆定律都不适用.二、【探索与分析】1.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方法怎样对比?内接法和外接法的电路图分别如图2-3-5所示.图2-3-5电路图对比甲 乙电流表 接法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误差分析 电压表示数U V =U R +U A >U R 电流表示数I A =I R R 测=U V I A >U R I R =R 真 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电压表示数U V =U R电流表示数I A =I R +I V >I RR 测=U V I A <U RI R=R 真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两种电 路的选择条件R 越大,U R 越接近U V , R 测=U V I A 越接近于R 真=U R I R 可见,为了减小误差,该电路适合测大电阻,即R ≫R A R 越小,I R 越接近I A ,R 测=U V I A 越接近于R 真=U RI R可见,为了减小误差,该电路适合测小电阻,即R ≪R V伏安法测电阻时两种接法的选择方法为减小伏安法测电阻的系统误差,应对电流表外接法和内接法作出选择,其方法是: (1)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粗略值和电压表、电流表的内阻进行比较,若R x ≪R V ,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 x ≫R A ,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2)临界值计算法:当内外接法相对误差相等时,有R A R x =R xR V,所以R x =R A R V 为临界值.当R x >R A R V (即R x 为大电阻)时用内接法;当R x <R A R V (即R x 为小电阻)时用外接法;R x =R A R V ,内、外接法均可. (3)实验试触法:按图2-3-6接好电路,让电压表一根接线P 先后与a 、b 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明显),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电压表分流作用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图2-3-6三、公式R =UI 和I =UR的对比【例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由R =UI 知,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B .由R =UI 知,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C .由I =UR知,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 .由I =UR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答案 CD 解析 R =UI 只是电阻的定义式,U =0,I =0时R 仍存在,即R 与U 和I不存在正、反比关系.对一段确定的导体而言,R 一定,故I 与U 成正比,D 对,A 、B 错.由欧姆定律可知I 与U 成正比,与R 成反比,C 对.四、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例2】 如图所示的图象所对应的两个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回答:(1)电阻之比R 1∶R 2为______.(2)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不为零)时,电压之比U 1∶U 2为________. (3)若两个导体的电压相等(不为零)时,电流之比为______. 答案 (1)3∶1 (2)3∶1 (3)1∶3解析 (1)在I —U 图象中,电阻的大小等于图象斜率的倒数,所以R 1=ΔU ΔI =10×10-35×10-3Ω=2 ΩR 2=10×10-315×10-3 Ω=23 Ω 即R 1∶R 2=3∶1 (2)由欧姆定律得U 1=I 1R 1,U 2=I 2R 2 所以U 1∶U 2=R 1∶R 2=3∶1(3)由欧姆定律得I 1=U 1R 1,I 2=U 2R 2所以I 1∶I 2=R 2∶R 1=1∶3自学检测:1.两电阻R 1、R 2的电流I 和电压U 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 1∶R 2等于( )A .1∶3B .3∶1C .1∶ 3 D.3∶1 答案 A 解析 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电阻的倒数.2.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 x 时,若不知道R x 的大概值,为了选择正确的电路接法以减小误差,可将电路如图所示连接,只空出电压表的一个接头S ,然后将S 分别与a 、b 接触一下,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那么( )A .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 应接aB .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 应接bC .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 应接aD .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 应接b答案 BC 解析 实验试探法的原理是以伏安法测电阻原理的系统误差产生原因入手来选择,如果电流表分压引入误差大,则试探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则应选外接法以减小电流表分压的影响:如果因电压表分流作用引入误差大,则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则应选用内接法.如果S 接触a ,属外接法,S 接触b ,属内接法.若S 分别接触a 、b 时,电流表示数变化显著,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较强,即R x 是一个高阻值电阻,应选用内接法测量.即S 应接b 测量,误差小.B 选项正确.若S 分别接触a 、b 时,电压表示数变化显著,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较强,即R x 是一个低阻值的电阻,应选用外接法测量,即S 应接a ,误差小.C 选项正确.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B .若不计温度影响,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之比是一个常数C .电流经过电阻时,沿电流方向电势要降低D .电解液短时间内导电的U —I 线是一条直线答案 BCD 解析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直接关系,R =UI仅仅是导体电阻的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4.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 .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多大?答案 2 A 解析 由欧姆定律得:R =U 0/I 0,又知R =3U 0/5I 0-0.4 解得I 0=1.0 A又因为R =U 0I 0=2U 0I,所以I =2I 0=2 A.典型例题:题型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R 与两个完全相同的晶体二极管D 1和D 2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a 、b 端的电势差U ab =10 V 时,流经a 点的电流为0.01 A ;当电势差U ab =-0.2 V 时,流经a 点的电流仍为0.01 A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单向导通时有电阻,当通过反向电流时,电阻可以认为是无穷大,则电阻R 的阻值为__________,二极管导通时的电阻为________.思维步步高当ab 间接正向电压时,接通的是哪个电路?当ab 间接负向电压时,接通的是哪个电路?先求哪个用电器的电阻比较方便?解析 当ab 间接正向电压时,接通的是二极管和电阻串联的电路.根据欧姆定律,二极管和电阻的串联值为1 000 Ω,当ab 间接负向电压时,接通的是二极管的电路,根据欧姆定律,两个二极管的电阻值为20 Ω,所以电阻R 的电阻值为980 Ω. 答案 980 Ω 20 Ω拓展探究某电路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电路电阻为20 Ω时,其电流强度为0.3 A ,电阻增加到30 Ω时,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要减小多少?电路两端的电压为多大?答案 0.1 A 6 V 方法总结欧姆定律的注意事项:①R =UI 不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而是电阻的定义式,对于确定的导体,因为U 与I 成正比,其比值UI为一恒量,所以电阻与电压、电流无关,仅与导体本身有关.不能把欧姆定律说成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②在应用公式解题时,要注意欧姆定律的“同时性”和“同体性”,即三个物理量必须对于同一个电阻和同一个电阻的同一个时刻.题型二 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用下列器材组成描绘电阻R 0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请将实物在下图中连线成为实验电路.微安表μA(量程200 μA ,内阻约200 Ω); 电压表V(量程3 V ,内阻约10 kΩ)电阻R 0(阻值约20 kΩ);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50 Ω,额定电流1 A); 电池组E (电动势3 V ,内阻不计); 开关S 及导线若干.思维步步高测量电阻R 0时电流表采用内接法还是外接法?采用的依据是什么?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决定了滑动变阻器采用什么解法?连线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解析 仪器的选择问题,微安表内阻比待测电阻小得多,比电压表内阻还要大,需要用微安表的内接法.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比待测电阻小得多,需要用分压式接法才能更好的调节待测电路上的电压.电路图如下所示.答案拓展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只画出了AB 段),由图可知,当灯泡电压由3 V 变为6 V 时,其灯丝电阻改变了________ Ω.答案 5 方法总结测定电器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常见方法:①需要测量待测电器元件的电压和电流.②要考虑电流表是内接还是外接,一般情况下是外接,因为所测的小灯泡的电阻一般较小.③要考虑滑动变阻器的接法.④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图线一般不是直线,要用平滑的曲线把各个点连接起来.课堂检测:一、选择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3题.在研究长度为l 、横截面积为S 的均匀导体中电流的流动时,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U ,于是导体中有匀强电场产生,在导体中移动的自由电子受匀强电场作用而加速,和做热运动的阳离子碰撞而减速,这样边反复碰撞边向前移动.可以认为阻碍电子向前运动的阻力大小与电子移动的平均速率v 成正比,其大小可以表示成k v (k 是恒量).1.静电力和碰撞的阻力相平衡时,导体中的电子的速率v 成为一定值.这一定值是( )A.ekU lB.eU klC.elU kD .elkU答案 B 解析 静电力和碰撞阻力平衡时,有k v =eE =e Ul 可得电子定向移动速率v =eUkl,B 正确. 2.设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为n ,自由电子在导体中以一定速率v 运动时,该导体中所流过的电流是( )A.en v lB.enl v SC .en v SD .enl v答案 C 解析 电流I =neS v ,C 正确. 3.该导体的电阻是( ) A.kl e 2nS B kS e 2nl C.kS enl D k enlS答案 A 解析 电阻R =U I =U neS v =U neSeU kl=kle 2nS,A 正确.4.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错误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是25 Ω B .导体的电阻是0.04 Ω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 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4 AD .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 A 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5 V 答案 B5.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从t 1到t 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从t 1到t 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从t 2到t 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 .从t 2到t 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 D 解析 在0~t 1内,I 恒定,压敏电阻阻值不变,压敏电阻所受压力不变或不受压力,小车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运动;在t 1~t 2内,I 变大,阻值变小,压力变大,小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A 、B 均错误.在t 2~t 3内,I 不变,压力恒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错误,D 正确.6.将截面均匀,长为l ,电阻为R 的金属导线截去ln,再拉长至l ,则导线电阻变为( )A.n -1n RB.1n RC.n n -1R D .nR答案 C 解析 R =ρl S ,截去ln 再拉长至l 后的横截面积为S ′,有(l -l n )S =lS ′,S ′=n -1n S R ′=ρl S ′=n n -1ρl S =nn -1R7.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的电压变化,如图实线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5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5 Ω B .加12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8 ΩC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答案 ABD 解析 U =5 V 时,I =1.0 A ,R =UI =5 Ω,同理U =12 V 时,R =8 Ω,由图线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电阻不断增大,随电压的减小,电阻不断减小,A 、B 、D 对,C 错.二、计算实验题8.某同学学习了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的知识之后,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若把一个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串联起来作为一个“大”元件使用,这个“大”元件是线性还是非线性,为此,他把这个“大”元件接入电路中,测得其电流和电压值如下表所示,请猜想“大”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U /V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2.00 I /A 0.12 0.21 0.29 0.34 0.38 0.42 0.45 0.47 0.50 解析 可以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由图象看特点,若I-U 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则表示“大”元件是线性的,I-U 图线是曲线则表示“大”元件是非线性的,I-U 图线如图所示,由此可见“大”元件是非线性元件.9.一金属导体,两端加上U 1=10 V 的电压时电流I 1=0.5 A ,两端加上U 2=30 V 的电压时导体中电流I 2多大?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则导体的电阻多大?答案 1.5 A 20 Ω 解析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决定,与电压U 及电流I 无关.R =U I 是电阻的定义式,但不是决定式.所以R =U 1I 1=U 2I 2,I 2=U 2U 1I 1=1.5 A .导体的电阻R =U 1I 1=20 Ω,为定值.10.贝贝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U 和I 的数据,数据如下编号 1 2 3 4 5 6 7 8 U /V 0.20 0.60 1.00 1.40 1.80 2.20 2.60 3.00 I /A 0.020 0.060 0.100 0.140 0.170 0.190 0.200 0.205 发光情况 不亮 微亮 逐渐变亮 正常发光(2)从图线上可以看出,当小灯泡的电功率逐渐增大时,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3)这表明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答案 (1)I -U 图线如下图所示(2)开始不变,后来逐渐增大 (3)增大 解析 画图线时所取标度必须合适,以所画图线尽量布满坐标纸为宜,且使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图线上,其余点均匀分布在两侧,个别偏差较大的点舍去.。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学案:2.3欧姆定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学案:2.3欧姆定律

3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进一步领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知道什么是电阻以及电阻的单位.2.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相关电路的问题.3.经过测绘小灯泡伏安特征曲线的实验,掌握用分压电路改变电压的基本技术.4.知道伏安特征曲线、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学会一般元件伏安特征曲线的测绘方法.自主研究一、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规律对同一导体 ,电流跟导体两头的电压的关系是.二、实验准备(1)实验器械 :、、、、、和导线若干 .(2)实验原理 :.合作研究一、实验研究1.电路图以下图.2.数据记录 :U/VI/A3.实验结论 :.二、新课学习1.电阻(1)定义 :.(2)定义式 :.(3)单位 :.(4)物理意义 :.2.欧姆定律(1)内容 :.(2)表达式 :.(3)单位 :.(4)合用条件 :.3.导体的伏安特征曲线:4.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的差别:.三、实例研究若加在某导体两头的电压变成本来的 ,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 0.4 A, 假如所加电压变成本来的 2 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多大 ?四、稳固练习一金属导体 ,两头加上 U1= 10 V 的电压时电流I1= 0.5 A,两头加上 U 2= 30 V 的电压时导体中电流 I 2多大 ?若导体两头不加电压,则导体的电阻多大 ?讲堂检测1.依据欧姆定律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从关系式U=IR 可知 ,导体两头的电压U 由经过它的电流I 和它的电阻R 共同决定B.从关系式R=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头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从关系式I=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头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从关系式R=可知,对一个确立的导体来说,所加的电压跟经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一定值2.鸟落在 110 KV 的高压输电线上,固然通电的高压线是祼露的电线,但鸟仍旧平安无事,这是由于()A. 鸟有耐高压的本性B.鸟脚是干燥的,因此鸟体不导电C.鸟两脚间的电压几乎为零D. 鸟体电阻极大 ,因此无电流经过3.以下图是某导体的伏安特征曲线,由图可知错误的选项是()A. 导体的电阻是 25 ΩB.导体的电阻是 0.04ΩC.当导体两头的电压是10 V 时,经过导体的电流是0.4 AD.当经过导体的电流是0.1 A 时 ,导体两头的电压是 2.5 V4.某同学在做“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征曲线”的实验中 ,获得以下一组U 和 I 的数据 ,数据如下表 :编号12345678U/ V0.200.60 1.00 1.40 1.80 2.20 2.60 3.00I/ A0.020 0 .060 0 .100 0.140 0 .170 0 .190 0.200 0 .205发光情不亮微亮渐渐变亮正常发光况(1)在图中画出 I -U 图线 .(2)从图线上能够看出 ,当小灯泡的电功率渐渐增大时,灯丝电阻的变化状况是.(3)这表示导体的电阻跟着温度的高升而.。

人教版高中选修3-1物理2.3欧姆定律教案(27)

人教版高中选修3-1物理2.3欧姆定律教案(27)

第三节、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一、内容与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欧姆定律,指的是两个问题。

一是欧姆定律,二是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关于欧姆定律,教材先用演示实验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通过U—I图像处理的方法得到电流与电压的正比关系,由斜率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然后定义电阻。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因果关系、适用条件的分析等,得到欧姆定律的公式及表述。

学生在初中已有电学这方面的一些基础,而本堂课在试验电路,数据处理、研究思路等方面都较初中有很大的提高,也更加科学。

教学的的重点是欧姆定律,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对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的研究,尤其是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使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更加深化。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解析:理解电阻的定义,理解欧姆定律2、目标定位:理解电阻的定义,欧姆定律就是指通过探究导体电压和电流关系的过程,体会利用U—I图像来处理、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的方法。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认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从单纯的数学公式上看得出的结论。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电阻的物理意义去理解电阻的含义。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节课的演示实验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因为使用多媒体,有利于学生更荣誉总结实验规律。

五,教学过程问题一: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关系。

引出电阻的概念。

1、演示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验原理:用电压表浊导体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导体中的电流,观察和记录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U—I图象进行探究分析,找出规律,电路图所图所示2、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1)把导体A接入电路中的M、N两点间,闭合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得到关于导体A的几组电压和电流数据,如下图电压0 2.0 4.0 6.0 8.0 1.0电流强度0 0.20 0.42 0.60 0.78 0.98用描点法在直角坐标系中作用U —I 图象结论:2)换用另一导体B 代替A 进行实验又可得到导体B 的几组电压、电流数据 电压 0 2.0 4.0 6.0 8.0 1.0电流强度 0 0.13 0.28 0.40 0.54 0.66结论: 实验结论:1)同一导体,不管电流怎样变化,电压跟电流的比值U/I 是一个常数2)在同样的电压下,比值U/I 大的电流小,比值小的电流大电阻:1)导体两端的确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之比2)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3)定义式:R=U/I4)单位:欧姆(Ω)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千欧(k Ω)和兆欧(M Ω)1k Ω=103Ω 1M Ω=10问题二:通过上面的实验探究,我们总结一下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前面的实验自己总结出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表达式:I=U/R3)适用条件:金属导体和电解液导体,而对气态导体和半导体不适用 例题:对于欧姆定律,理解正确的是( ) A. 从 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B.从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 从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随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D. 从 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问题三: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1、定义: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纵轴表示电流I ,用横坐标表示电压U ,画出的导体的I —U 图线称为伏安特性曲线2、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其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3、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不是直线,即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的电学元件,如图是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二级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加正向电压,二极管的电阻较小,通过二极管的电流较大,加反电压时,二极管的电阻较大,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很小 I U R /=I U R /=I U R /=I U R /=学生实验: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目的:1、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2 、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实验原理:在纯电阻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呈现线性关系,即U—I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人教版选修3-1 物理:2.3 欧姆定律 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3-1 物理:2.3 欧姆定律  课程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学科:物理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高中二年级《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选自人教版《选修3-1》第二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的内容。

学生在初中对欧姆定律已有所掌握,本节内容相对较简单,所以我对本节教学内容进行了教材重组。

增加了滑动变阻器限流接法和分压接法的区别和实验电路图的实物图连接。

二、学情分析课前,我利用作业盒子设计并制作课前学习任务,制定针对不同层次和内容的试题。

要求学生课前登陆作业盒子APP,完成本节课设计的相应基础问题,核对答案。

教师统计分析出学生对初中欧姆定律内容掌握较好,而实物图连接问题错误率较高,以此为基础,设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从而充分把握学情,掌握学生学习困难,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

学生在实验操作、实物图连接问题上存在一些错误或学习漏洞,需要为学生创设条件和环境,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节物理电学实验操作能力、实物图构建能力的培养是物理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掌握和对问题的处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规范操作、规范作图的能力。

三、教学环境分析依据教学目标,利用视频引入新课,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理解欧姆定律的原理。

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领悟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加强对实验实物图的连接,我充分利用了电子无线传屏技术、nobook仿真物理实验室、互动式电子白板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领悟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本节课教学设置在多媒体实验室开展,学生自主实验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探究本节实验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电子无线传屏技术加以展示与评价,来进行辅助教学。

课堂中,运用交互式白板,对实物图连接问题进行电子交互式互动,真正解决学生存在的难点问题。

四、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1、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I=U/R,明确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

2、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3、理解滑动变阻器分压和限流的区别。

(人教版)物理选修【3-1】:2.3《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选修【3-1】:2.3《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选修3-1第二章2.3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本次课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含义主要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简单,所以是重点而不是难点。

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

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

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四学情分析在技能方面是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在知识方面是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让学生自主实验、观察记录,自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对探索性实验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尚不够成熟,引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五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六课前准备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已学的电学物理量:电流I、电压U、电阻R。

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2.3《欧姆定律》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2.3《欧姆定律》WORD教案2

教案纸
讲解:导体内没有电流时,大量自由电荷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向各方向运动的数目大致相等,导体中没有电流。

当导体两端有电压时,导体内部就存在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由电荷应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了电流。

因此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
图中形象地说明了正电荷从电势高的地方向电势低的地方运动。

这正是电流的正方向,所以导体中电流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在电源以外的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延伸思考:既然电源以外的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方向是怎样的?
通过导体横截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叫做
斜率大的直线其电阻小。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2.3 欧姆定律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2.3 欧姆定律

教学设计整体设计三维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产生电流的条件。

2.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I=q/t,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直流电和恒定电流的概念。

4.知道公式I=nqvS,但不要求用此公式进行计算。

5.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I=U/R,明确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能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电路问题。

6.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7.知道电阻的定义及定义式R=U/I。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应用欧姆定律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重视实验、设计实验、根据实验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公式法和图象法相结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分析电流的产生有其内因和外因,引导学生研究自然科学时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欧姆定律由实验演绎得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3.处理实验数据有列表法和图象法。

而图象法直观形象,渗透数学思维,要培养学生尊重实验结果,尊重客观规律。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电流概念的理解;电阻的伏安曲线。

3.疑点对电阻定义式R=U/I,有同学误解为电阻由电压和电流决定。

4.解决办法(1)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演示实验,记录、分析数据,归纳结论,从感性到理性来认识、理解欧姆定律。

(2)利用电化教学手段,突破难点。

(3)对定义性公式和决定性公式要加以区别。

教具学具准备小灯泡、学生电源、伏特表、安培表、待测电阻(约10~30 Ω,若干只)、滑动变阻器、晶体二极管、电键、导线若干。

学生活动设计1.设问、举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复习初中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2.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设计演示实验,设计表格、图象,参与读数、记数,分析处理数据,归纳出欧姆定律。

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略)(二)整体感知本节知识在初中学习已有基础,高中在新的要求下再次学习,可见本节知识是研究电路问题的基础,并且其中渗透了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训练。

年高中物理2.3欧姆定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_1

年高中物理2.3欧姆定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_1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电阻及电阻的单位等这些知识在初中都已经学过,学生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死记公式的层面上;通过前面的知识学习,尤其是前面电场一章中的电场强度的比值定义法的巩固学习,对本节中的电阻概念的学习有着方法和思想上的前期准备。

(二)教学设计思路欧姆定律是把电学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也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本节课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加以充实和提高,重点是在“提高”上做足文章。

这里的提高重点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就是在利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合作和实践的魅力,感受动手又动脑的快乐,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其二就是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和对伏安特性曲线理解和利用上,使学生深刻掌握欧姆定律的实质,不断提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

要关注探究过程的细节,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同时要善于发现其闪光之处,给予鼓励,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另外要充分利用好交流和评估,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修改完善自己实验方案的能力(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根据UI这个定值的物理含义引入电阻的定义,说出电阻的单位。

2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的前一句: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由电阻定义得到后一句: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3能用欧姆定律表达式计算I、U、R。

4通过导体伏安特性曲线,得出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的概念。

能根据伏安特性曲线区分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说出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过程与方法:1参与演示实验,观察探究导体电流大小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过程,获得一定的实验素养(包括设计实验原理图、规范接线、读数、设计表格记录数据、画图线、利用计算机拟合曲线、分析得出结论)2通过实验步骤的确定,回顾变量控制的实验思想3通过电阻的定义,再次接触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4运用U-I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初步养成运用数学图象进行逻辑推理分析的习惯。

高中物理 2.3 欧姆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2.3 欧姆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2.3 欧姆定律 学案(人教版选修3-1)一、欧姆定律 1.电阻(1)定义:加在导体两端的________跟通过该导体的________的比值叫做该导体的电阻.(2)定义式:R =UI.(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________,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千欧(k Ω)和兆欧(M Ω).1 M Ω=________ Ω,1 k Ω=________ Ω. (4)标量:电阻只有大小,没有方向.(5)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________作用的物理量,是导体本身的属性. 2.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________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___成反比.(2)表达式:I =UR(3)适用条件:实验表明,除金属外,欧姆定律对____________也适用,对气态导体和半导体元件不适用.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1.伏安特性曲线: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纵坐标表示________、横坐标表示________,这样画出的I­U 图象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2.线性元件:金属导体在温度没有显著变化时,电阻几乎是不变的,它的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坐标________,具有这种伏安特性的电学元件叫做线性元件.3.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过原点的直线,也就是说,电流与电压________正比,这类电学元件叫做非线性元件(气态导体和半导体元件).一、欧姆定律 [问题情境]把两根相同的铁棒插在潮湿的地里,相距10 m 以上.用导线把它们连接到一只比较灵敏的电流表上,可以看到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地电流.两根铁棒的距离不同,它们接地点连线的方向不同,电流也不一样.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哪些?1.公式R =U I 与I =UR的物理意义相同吗?2.欧姆定律对任何导体都适用吗?[要点提炼]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________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___成反比.2.欧姆定律对金属导体适用,对电解质溶液________,对________和________不适用. 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问题情境]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时,若将导体换成晶体二极管,此时导体中的电流还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吗? 1.什么是非线性元件?2.欧姆定律对非线性元件一定不适用吗?[要点提炼]1.伏安特性曲线不是过原点的直线,即__________与______不成正比关系的元件是非线性元件.2.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器,而不是线性元件或非线性元件.如我们日常照明用的________.答案 1.电流 电压 2.白炽灯例1 电路中有一段导体,如果给它加上3 V 的电压,通过它的电流为2 mA ,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如果给它加上2 V 的电压,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 mA ;如果在它两端不加电压,则它的电阻为________Ω.变式训练1 加在导体上的电压增加13,导体中的电流增加0.2 A ,求导体上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例2 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 .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所以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导体在某状态的电阻B .加5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 ΩC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听课记录:变式训练2 电阻R 1和R 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已知R 1=1 Ω,则R 2的阻值为( )图2A .3 ΩB . 3 ΩC .13Ω D .33Ω 【即学即练】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I =UR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B .由U =IR 可知,对于一定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越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越大C .由R =U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D .对于一定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保持不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B .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时,导体中的电流也发生变化,但是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对这段导体来说等于恒量C .只有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才是直线D .欧姆定律也适用于非线性元件 3.欧姆定律适用于( )A .金属导电B .电解液导电C .气体导电D .任何物质导电4.有四个金属导体,它们的U -I 图象如图3所示,电阻最大的导体是( )图3A .aB .bC .cD .d参考答案课前自主学习一、1.(1)电压U 电流I (3)欧姆 106 103(5)阻碍 2.(1)电压U 电阻R (3)电解质溶液二、1.电流I 电压U 2.原点的直线 3.不成 核心知识探究 一、[问题情境]1.不要认为R =U I 是I =UR的公式变形,单从数学上讲可以这样认为,但在物理学中两式描述的物理意义是不相同的,是对两个物理事件不同的叙述. 2.不是 [要点提炼]1.电压U 电阻R2.适用 气态导体 半导体元件 二、[问题情境]1.伏安特性曲线不是过原点的直线,即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的电学元件. 2.不一定[要点提炼] 1.电流 电压 2.白炽灯 解题方法探究例1 1 500 1.33 1 500解析 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但对于一确定的电阻而言,其电阻不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也与导体中有无电流无关.由欧姆定律I =U R 得:R =U I =32×10-3 Ω=1500 Ω当U =2 V 时,I =U R =21 500A ≈1.33×10-3A =1.33 mA .变式训练1 1.2 A例2 BD [非线性元件欧姆定律不一定不适用,例如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可以用欧姆定律计算各状态的电阻值,A 错误.当U =5 V 时,I =1.0 A ,R =UI=5Ω,B 选项正确.由图线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各点到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越来越小,电阻越来越大,反之,随着电压的减小,电阻不断减小,C 错误,D 正确.]变式训练2 A [过U 轴上任一不为零的点U 0作平行于I 轴的直线,交R 1、R 2的伏安特性曲线分别于I 1、I 2,表明在电阻R 1、R 2的两端加上相同电压U 0时,流过R 1、R 2的电流不同,如图所示.由欧姆定律R =U I 和数学知识可得:R 1R 2=U 0I 1U 0I 2=cot 60°cot 30°=13又R 1=1 Ω,故R 2=3 Ω] 即学即练1.C [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电压、电流的大小无关.]2.BD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不能说明导体的电阻越小,由公式R =UI知,还与电压有关,选项A 错误;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与是否通电无关,与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无关,故选项B 正确;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都是直线,选项C 错误;欧姆定律也适用于非线性元件,如小灯泡,故选项D 正确.]3.AB [欧姆定律适用于线性元件,金属导电、电解液导电都是适用的.] 4.D [U -I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越大,电阻越大.]。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欧姆定律教案2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欧姆定律教案2

2.3欧姆定律2(一)教学目的1.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2.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教学难点: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二)教学过程1.复习(1)滑动变阻器原理(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引入:影响电流的因素是电压和电阻,那么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板书:三、欧姆定律1。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开关,灯泡各一个,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1).表1 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2).表2 电压不变,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总结论: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压/A结论:定值电阻的U---I曲线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讲解:由实验我们已知道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欧姆定律。

板书: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讲解: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

讲解:欧姆定律的公式:如果用U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表示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I = U/R。

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

讲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

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U)。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2.3欧姆定律第二课时(新课标选修3-1)学案

2.3欧姆定律第二课时(新课标选修3-1)学案

物理选修3-1 第2章第3节 欧姆定律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 激情是生活中一种永远向上的力量§2.3 《欧姆定律》(第2课时)导学案——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限流与分压式电路的运用;2.设计实验方案,会采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处理;3.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会求其对应的电阻;4.能分析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变化的原因。

【学习重点】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分析小灯泡电阻变化的原因。

【学习难点】合理设计探究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I -U 图线的分析(对图线斜率的理解)。

【学习过程】(试一试,你一定行)1.复习:欧姆定律及伏安特性曲线。

2.提出问题:“3.8V0.3A ”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有多大?一、实验探究: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探究其电阻随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

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动势6V )、滑动变阻器(20Ω2A 、30Ω2A )各一个、电压表(量程0-3V,0-15V)、电流表(量程0-0.6A,0-3A)、小灯泡(3.8V0.3A)、开关、导线等。

1.设计实验: 注意事项(1)画出实验电路图(在框内) (2)两表的量程如何确定? (3)电流表内、外接法的确定?(4)注意连实物图的正确顺序,以及电表正负接线柱的连接。

(5)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置是否合适;闭合电键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时两表示数的变化是否正常? (6)采集两表的读数时,小数点后应保留几位数字?2.数据采集:3.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自我展示)思考讨论:从描出的图线上发现有什么缺陷?想一想电路改进的方法?想一想:完善实验方案的方法?4.画出优化电路(在框内):5.实物图的连接:(试一试) 注意事项:(1)注意连实物图的正确顺序(先串干路再并支路),以及电表正负接线柱的连接。

(2)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置是否合适;闭合电键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时两表示数的变化是否正常?(3)采集数据时,要合理的选取数据间隔; (4)连成平滑曲线。

新课标人教版物理选修3-1 2.3 欧姆定律 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物理选修3-1 2.3 欧姆定律 导学案

23 欧姆定律课前篇(学会自主学习——不看不清)【学习目标】1.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2.要求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自主预习】1.电阻: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符号常用字母 表示,电阻的单位: ,简称 ,符号是 ,常用单位还有 .2.欧姆定律的内容: _________ ____.公式表示:I=______.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流I 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 变化的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2-3-1所示.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即R U I 1tan ==α【我的困惑】课上篇(学会合作交流——不议不明)【要点突破】1.电阻2.欧姆定律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典例剖析】【例1】电路中有一段导体,给它加上3V 的电压时,通过它的I O α电流为2mA,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_Ω;如果给它加上2V的电压,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 mA;如果在它两端不加电压,它的电阻为______Ω.【例2】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的AB段(曲线)所示,由图可知,灯丝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________Ω.课后篇(学会应用与拓展——不练不通)1.欧姆定律适用于 ( )A.电动机电路 B.金属导体导电C.电解液导电 D.所有电器元件2.如图所示,a、b两直线分别是用电器A和B的伏安特性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用电器中的电流、两端的电压和用电器的电阻不符合欧姆定律C.用电器A的电阻值比B大D.用电器A的电阻值比B小3.已知用电器A的电阻是用电器B的电阻的2倍,加在A上的电压是加在B上的电压的一半,那么通过A和B的电流I A和I B的关系是( )A.I A=2I B B.I A=0.5I BC.I A=I B D.I A=0.25I B4.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所以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导体在某状态的电阻B.加5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 Ω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021年高中物理 .3《欧姆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2021年高中物理 .3《欧姆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2021年高中物理 2.3《欧姆定律》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要点导学]1.电阻: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符号常用R表示,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1Ω=1V/A,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103kΩ=106Ω。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________________,跟导体中的_____________。

公式表示:I=______。

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

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流I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化的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2-3-1所示。

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即tanα=I/U=1/R4.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选择: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较小,为减小误差,可采用安培表外接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选安培表外接法还是内接法?为什么选外接法?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方法在新情景中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教材中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电阻R串联在电路中,即使把R的值调到最大,电路中还有一定的电流,因此实验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缺少坐标原点附近的数据。

若要求小灯泡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接近额定电压),则滑动变阻器可采用分压接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电压如何变化,并知道接通电路前,滑动触点应放在何处。

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2—3—2所示。

5.实验电路的连接:这是学生进入高中第一次做恒定电流实验,在连接电路上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

接线顺序为“先串后并”。

电表量程选择的原则是:使测量值不超过量程的情况下,指针尽量偏转至3/4量程处。

电路接好后合上电键前要检查滑动变阻器滑动触点的位置,使开始实验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最小。

6.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合上电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每改变一次,读出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

物理:2.3《欧姆定律》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

物理:2.3《欧姆定律》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

选修 3-1第二章2.3 欧姆定律”教课方案一教材剖析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剖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本次课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要点是学生要经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要点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含义主假如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渐渐理解,并且定律的形式很简单,因此是要点而不是难点。

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要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剖析方面。

因为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因此实验的评估和沟通也比较重要。

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指引和辅助,因此此次课采纳启迪式综合教课法。

二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丈量一段导体两头的电压和此中的电流。

②经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察看、采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剖析。

过程与方法①依据已有的知识猜想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由。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用联系的看法对待四周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

②培育学生勇敢猜想,当心求证,形成谨慎的科学精神。

三教课要点与难点要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剖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四学情剖析在技术方面是练惯用电压表测电压,在知识方面是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是一节研究性实验课,让学生自主实验、察看记录,自行剖析,概括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对研究性实验有浓重的兴趣,这类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建性思想活动有益于提升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但因为学生的研究能力尚不够成熟,指引培育学生研究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五教课方法启迪式综合教课法。

六课前准备教具:投影仪、投电影。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预习检查、总结迷惑①我们学过的电学部分的物理量有哪些?学生以举手的形式回答下列问题,并将自己②他们之间有联系的想法写在教案上。

物理:2.3《欧姆定律》精品学案(人教版选修3-1)

物理:2.3《欧姆定律》精品学案(人教版选修3-1)

第3节 欧姆定律要点一 欧姆定律的理解 1.公式R =U I 和I =UR的对比在应用公式I =UR 解题时,要注意欧姆定律的“同体性”和“同时性”.所谓“同体性”是指I 、U 、R 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段电路,不能将不同段电路的I 、U 、R 值代入公式计算.所谓“同时性”指U 和I 必须是导体上同时刻的电压和电流值,否则不能代入公式计算.要点二 伏安特性曲线1.伏安特性曲线中直线的物理意义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能直观地反映出导体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如图2-3-3所示,其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即tan α=I U =1R.所以直线的斜率越大,表示电阻越小.图2-3-3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即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如图2-3-4)是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的电阻较小,通过二极管的电流较大;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的电阻较大,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很小.图2-3-4二极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其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1)由图看出随着电压的增大,图线的斜率在增大,表示其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减小,即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这种元件称为非线性元件.(2)气体导电的伏安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气体导电和二极管导电,欧姆定律都不适用.1.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方法怎样对比?内接法和外接法的电路图分别如图2-3-5所示.两种电路对比分析如下:2.如何从两种接法中选择电路? 伏安法测电阻时两种接法的选择方法为减小伏安法测电阻的系统误差,应对电流表外接法和内接法作出选择,其方法是: (1)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粗略值和电压表、电流表的内阻进行比较,若R x ≪R V ,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 x ≫R A ,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2)临界值计算法:当内外接法相对误差相等时,有R A R x =R xR V,所以R x =R A R V 为临界值.当R x >R A R V (即R x 为大电阻)时用内接法;当R x <R A R V (即R x 为小电阻)时用外接法;R x=R A R V ,内、外接法均可.(3)实验试触法:按图2-3-6接好电路,让电压表一根接线P 先后与a 、b 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明显),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电压表分流作用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图2-3-6一、公式R =U I 和I =UR 的对比【例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由R =UI 知,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B .由R =UI知,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C .由I =UR 知,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 .由I =UR 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答案 CD解析 R =UI 只是电阻的定义式,U =0,I =0时R 仍存在,即R 与U 和I 不存在正、反比关系.对一段确定的导体而言,R 一定,故I 与U 成正比,D 对,A 、B 错.由欧姆定律可知I 与U 成正比,与R 成反比,C 对.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例2】 如图2-3-7所示的图象所对应的两个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回答:图2-3-7(1)电阻之比R 1∶R 2为______.(2)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不为零)时,电压之比U 1∶U 2 为________.(3)若两个导体的电压相等(不为零)时,电流之比为______. 答案 (1)3∶1 (2)3∶1 (3)1∶3解析 (1)在I —U 图象中,电阻的大小等于图象斜率的倒数,所以R 1=ΔU ΔI =10×10-35×10-3Ω=2 ΩR 2=10×10-315×10-3 Ω=23 Ω 即R 1∶R 2=3∶1(2)由欧姆定律得U 1=I 1R 1,U 2=I 2R 2 所以U 1∶U 2=R 1∶R 2=3∶1 (3)由欧姆定律得I 1=U 1R 1,I 2=U 2R 2所以I 1∶I 2=R 2∶R 1=1∶31.图2-3-8两电阻R 1、R 2的电流I 和电压U 的关系如图2-3-8所示,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 1∶R 2等于( )A .1∶3B .3∶1C .1∶ 3 D.3∶1 答案 A解析 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电阻的倒数.图2-3-9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 x 时,若不知道R x 的大概值,为了选择正确的电路接法以减小误差,可将电路如图2-3-9所示连接,只空出电压表的一个接头S ,然后将S 分别与a 、b 接触一下,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那么( )A .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 应接aB .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 应接bC .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 应接aD .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 应接b 答案 BC解析 实验试探法的原理是以伏安法测电阻原理的系统误差产生原因入手来选择,如果电流表分压引入误差大,则试探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则应选外接法以减小电流表分压的影响:如果因电压表分流作用引入误差大,则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则应选用内接法.如果S 接触a ,属外接法,S 接触b ,属内接法.若S 分别接触a 、b 时,电流表示数变化显著,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较强,即R x 是一个高阻值电阻,应选用内接法测量.即S 应接b 测量,误差小.B 选项正确.若S 分别接触a 、b 时,电压表示数变化显著,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较强,即R x 是一个低阻值的电阻,应选用外接法测量,即S 应接a ,误差小.C 选项正确.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B .若不计温度影响,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之比是一个常数C .电流经过电阻时,沿电流方向电势要降低D .电解液短时间内导电的U —I 线是一条直线 答案 BCD解析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直接关系,R =UI仅仅是导体电阻的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4.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 .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多大?答案 2 A解析 由欧姆定律得:R =U 0/I 0,又知R =3U 0/5I 0-0.4解得I 0=1.0 A又因为R =U 0I 0=2U 0I,所以I =2I 0=2 A.题型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阻R 与两个完全相同的图1晶体二极管D 1和D 2连接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a 、b 端的电势差U ab =10 V 时,流经a 点的电流为0.01 A ;当电势差U ab =-0.2 V 时,流经a 点的电流仍为0.01 A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单向导通时有电阻,当通过反向电流时,电阻可以认为是无穷大,则电阻R 的阻值为__________,二极管导通时的电阻为________.思维步步高当ab 间接正向电压时,接通的是哪个电路?当ab 间接负向电压时,接通的是哪个电路?先求哪个用电器的电阻比较方便?解析 当ab 间接正向电压时,接通的是二极管和电阻串联的电路.根据欧姆定律,二极管和电阻的串联值为1 000 Ω,当ab 间接负向电压时,接通的是二极管的电路,根据欧姆定律,两个二极管的电阻值为20 Ω,所以电阻R 的电阻值为980 Ω.答案 980 Ω 20 Ω拓展探究某电路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电路电阻为20 Ω时,其电流强度为0.3 A ,电阻增加到30 Ω时,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要减小多少?电路两端的电压为多大?答案 0.1 A 6 V欧姆定律的注意事项:①R =UI 不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而是电阻的定义式,对于确定的导体,因为U 与I 成正比,其比值UI 为一恒量,所以电阻与电压、电流无关,仅与导体本身有关.不能把欧姆定律说成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②在应用公式解题时,要注意欧姆定律的“同时性”和“同体性”,即三个物理量必须对于同一个电阻和同一个电阻的同一个时刻.题型二 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用下列器材组成描绘电阻R 0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请将实物图2连线成为实验电路. 微安表μA(量程200 μA ,内阻约200 Ω); 电压表V(量程3 V ,内阻约10 kΩ) 电阻R 0(阻值约20 k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0 Ω,额定电流1 A);电池组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图2思维步步高测量电阻R0时电流表采用内接法还是外接法?采用的依据是什么?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决定了滑动变阻器采用什么解法?连线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解析仪器的选择问题,微安表内阻比待测电阻小得多,比电压表内阻还要大,需要用微安表的内接法.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比待测电阻小得多,需要用分压式接法才能更好的调节待测电路上的电压.电路图如下所示.答案拓展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只画出了AB段),由图可知,当灯泡电压由3 V变为6 V时,其灯丝电阻改变了________ Ω.图3答案 5测定电器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常见方法:①需要测量待测电器元件的电压和电流.②要考虑电流表是内接还是外接,一般情况下是外接,因为所测的小灯泡的电阻一般较小.③要考虑滑动变阻器的接法.④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图线一般不是直线,要用平滑的曲线把各个点连接起来.一、选择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3题.在研究长度为l 、横截面积为S 的均匀导体中电流的流动时,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U ,于是导体中有匀强电场产生,在导体中移动的自由电子受匀强电场作用而加速,和做热运动的阳离子碰撞而减速,这样边反复碰撞边向前移动.可以认为阻碍电子向前运动的阻力大小与电子移动的平均速率v 成正比,其大小可以表示成k v (k 是恒量).1.静电力和碰撞的阻力相平衡时,导体中的电子的速率v 成为一定值.这一定值是( ) A.ekU l B.eU kl C.elUk D .elkU答案 B解析 静电力和碰撞阻力平衡时,有k v =eE =e U l 可得电子定向移动速率v =eUkl ,B 正确.2.设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为n ,自由电子在导体中以一定速率v 运动时,该导体中所流过的电流是( )A.en v lB.enl vS C .en v S D .enl v答案 C解析 电流I =neS v ,C 正确. 3.该导体的电阻是( ) A.kl e 2nS B kS e 2nl C.kS enl D k enlS 答案 A解析 电阻R =U I =U neS v =U neSeU kl=kl e 2nS,A 正确.4.图4如图4所示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错误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是25 Ω B .导体的电阻是0.04 Ω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 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4 AD .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 A 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5 V 答案 B5.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5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5A .从t 1到t 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从t 1到t 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从t 2到t 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 .从t 2到t 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 D解析 在0~t 1内,I 恒定,压敏电阻阻值不变,压敏电阻所受压力不变或不受压力,小车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运动;在t 1~t 2内,I 变大,阻值变小,压力变大,小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A 、B 均错误.在t 2~t 3内,I 不变,压力恒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错误,D 正确.6.将截面均匀,长为l ,电阻为R 的金属导线截去ln ,再拉长至l ,则导线电阻变为( )A.n -1n RB.1n RC.n n -1R D .nR答案 C解析 R =ρl S ,截去ln再拉长至l 后的横截面积为S ′,有(l -ln )S =lS ′,S ′=n -1n SR ′=ρl S ′=n n -1ρl S =n n -1R7.图6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的电压变化,如图6实线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5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5 Ω B .加12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8 ΩC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答案 ABD解析 U =5 V 时,I =1.0 A ,R =UI =5 Ω,同理U =12 V 时,R =8 Ω,由图线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电阻不断增大,随电压的减小,电阻不断减小,A 、B 、D 对,C 错.二、计算实验题8.某同学学习了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的知识之后,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若把一个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串联起来作为一个“大”元件使用,这个“大”元件是线性还是非线性,为此,他把这个“大”元件接入电路中,测得其电流和电压值如下表所示,请猜想“大”元件是哪类元件?解析可以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由图象看特点,若I-U 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则表示“大”元件是线性的,I-U 图线是曲线则表示“大”元件是非线性的,I-U 图线如图所示,由此可见“大”元件是非线性元件.9.一金属导体,两端加上U 1=10 V 的电压时电流I 1=0.5 A ,两端加上U 2=30 V 的电压时导体中电流I 2多大?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则导体的电阻多大?答案 1.5 A 20 Ω解析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决定,与电压U 及电流I 无关.R =UI 是电阻的定义式,但不是决定式.所以R =U 1I 1=U 2I 2,I 2=U 2U 1I 1=1.5 A .导体的电阻R =U 1I 1=20 Ω,为定值.10.贝贝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U 和I 的数据,数据如下表:图7(2)从图线上可以看出,当小灯泡的电功率逐渐增大时,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3)这表明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答案 (1)I -U 图线如下图所示(2)开始不变,后来逐渐增大 (3)增大解析 画图线时所取标度必须合适,以所画图线尽量布满坐标纸为宜,且使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图线上,其余点均匀分布在两侧,个别偏差较大的点舍去.。

【精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优秀学案--2.3《欧姆定律》

【精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优秀学案--2.3《欧姆定律》

3-1 第二章第3节欧姆定律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2、要求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二)过程与方法教学中应适当地向学生渗透一些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和分析的正确思路如通过探索性实验去认识物理量之问的制约关系,用图象和图表的方法来处理数据、总结规律,以及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知识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二预习内容1.电阻: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符号常用R表示,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1Ω=1V/A,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103kΩ=106Ω.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________________,跟导体中的_____________. 公式表示:I=______. 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流I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化的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2-3-1所示. 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即tanα=I/U=1/R4.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选择: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较小,为减小误差,可采用安培表外接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选安培表外接法还是内接法?为什么选外接法?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方法在新情景中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验教材中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电阻R串联在电路中,即使把R的值调到最大,电路中还有一定的电流,因此实验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缺少坐标原点附近的数据. 若要求小灯泡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接近额定电压),则滑动变阻器可采用分压接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电压如何变化,并知道接通电路前,滑动触点应放在何处.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2—3—2所示.5.实验电路的连接:这是学生进入高中第一次做恒定电流实验,在连接电路上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接线顺序为“先串后并”.电表量程选择的原则是:使测量值不超过量程的情况下,指针尽量偏转至3/4量程处.电路接好后合上电键前要检查滑动变阻器滑动触点的位置,使开始实验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最小.6.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合上电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每改变一次,读出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 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U/VI/A在坐标纸上,将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图线.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2、要求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二)过程与方法教学中应适当地向学生渗透一些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和分析的正确思路如通过探索性实验去认识物理量之问的制约关系,用图象和图表的方法来处理数据、总结规律,以及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知识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二学习过程1.电阻: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符号常用R表示,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1Ω=1V/A,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103kΩ=106Ω.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________________,跟导体中的_____________. 公式表示:I=______. 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流I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化的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2-3-1所示. 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即tanα=I/U=1/R4.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选择: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较小,为减小误差,可采用安培表外接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选安培表外接法还是内接法?为什么选外接法?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方法在新情景中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验教材中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电阻R串联在电路中,即使把R的值调到最大,电路中还有一定的电流,因此实验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缺少坐标原点附近的数据. 若要求小灯泡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接近额定电压),则滑动变阻器可采用分压接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电压如何变化,并知道接通电路前,滑动触点应放在何处.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2—3—2所示.5.实验电路的连接:这是学生进入高中第一次做恒定电流实验,在连接电路上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接线顺序为“先串后并”.电表量程选择的原则是:使测量值不超过量程的情况下,指针尽量偏转至3/4量程处.电路接好后合上电键前要检查滑动变阻器滑动触点的位置,使开始实验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最小.6.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合上电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每改变一次,读出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 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U/VI/A在坐标纸上,将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图线.三反思总结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 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 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的教学方法.四当堂检测1.电路中有一段导体,给它加上3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mA,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_Ω;如果给它加上2V的电压,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 mA;如果在它两端不加电压,它的电阻为______Ω.拓展:对于欧姆定律I=U/R我们可以说: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但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R=U/I,我们就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是描述导体阻碍电流本领大小的物理量,与导体中有无电流无关. 至于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今后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是由导体的本身以及温度来决定. 另外,在掌握物理学公式时,不能仅仅从数学角度去理解,还要注意理解一些物理量本身的、物理学的内在含义.2:关于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的方向与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B.金属导体温度升高时,由于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加剧,所以电流增大C.由R=U/I可知,I一定时,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U与I成反比D.对给定的电阻,比值U/I是一个定值,反映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3.两电阻R1、R2的I-U图线如图12-3-3所示,由图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1:R2=______. 当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时,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______. 当加在两个电阻上的电压相等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拓展:用图象反映物理规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考察的重点之一. 本题要求学生理解I-U图象的物理含义,知道I-U图象不仅能反映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还要能知道,其斜率的倒数即为该导体的电阻. 在观察物理函数图象时一定要注意坐标,不能凭记忆来回答. 如果图象是U-I图象,其图线的斜率就等于导体的电阻. 如图12-3-4所示是表示两个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1和导体2的电阻那个大?[答案]:R1>R2课后练习与提高1.欧姆定律适用于 ( )A.电动机电路B.金属导体导电C.电解液导电D.所有电器元件2.如图12—3—5所示,a、b两直线分别是用电器A和B的伏安特性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用电器中的电流、两端的电压和用电器的电阻不符合欧姆定律C.用电器A的电阻值比B大D.用电器A的电阻值比B小3.用电器A的电阻是用电器B的电阻的2倍,加在A上的电压是加在B上的电压的一半,那么通过A、B的电流I A和I B的关系是()A.I A=2I B B.I A=I BC.I A=I B/2D. I A=I B/44.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2—3—6中的AB段(曲线)所示,由图可知,灯丝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________Ω.5.如果人体的最小电阻是800Ω,已知通过人体的电流为50mA时,就会引起呼吸器官麻痹,不能自主摆脱电源,试求安全电压.6.标有“6.3V 0.3A”的小灯泡,其电阻为多少?若将此灯泡接到4.2V的电源上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为多少?7.普通电话用的是炭精话筒,里面碳粒的电阻能在45Ω~55Ω的范围里变化,当加上6V 的电压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化范围是多少?8.一个电阻器,当它两端的电压增加0.2V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增加2mA,则该电阻器的阻值是多少?9.为研究小灯泡的伏安曲线的特性,选用小灯泡额定值为“3.0 V,0.4 A”,实验中有仪器:安培表、伏特表、电键、导线若干外;还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1)根据所学的知识,通过查资料、与同学讨论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用两电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小灯泡的电流时,电路怎样连接才能使测得灯泡的电阻误差较小?为什么?(2)为使加在小灯泡的电压从零开始,能在较大的范围调节,滑动变阻器应采用怎样连接?在方框内画出相关的电路图.(3)请根据你画的电路图,把图12—3—7中的实验器材连成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4)为使读数误差尽可能小,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____档,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___档,为保证实验安全,测量范围不能超过_______V和_____A,开始做实验闭合S前,应把P移到________端.(5)若实验中测得某一小灯泡的电流强度和电压之值如下表,请在图12—3—8中画出U-I 图线,该小灯泡的电阻有何特征?并从中分析其主要原因.I/A 0.10 0.20 0.26 0.30 0.36 0.40 0.44 0.48 0.52 0.56U/V 0.05 0.14 0.21 0.30 0.48 0.70 1.02 1.48 1.96 2.50电源,滑动变阻器(1)安培表量程选择0∽0.6A,伏特表量程选0∽3V,安培表采用外接法.(2)采用分压电路,电路图如图所示.(3)实物图如下图所示.(4)0∽3V,0∽0.6A,3V 0.4A D(5)图略,灯丝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课后练习与提高答案:1 BC 2AC 3D 4 10 5小于40V 6 21Ω 0.2A 7 0.11A~0.133A 8 100Ω。

人教版高中选修3-1物理2.3欧姆定律教案(31)

人教版高中选修3-1物理2.3欧姆定律教案(31)

欧姆定律“说课”一例近年来,“说课”活动在一些中学广泛开展,成为受广大教师欢迎的一种新型教研模式.“说课”不是简单的教案复述,而是对备课、讲课等各教学环节从教育理论上进行阐述,把执教者的教学设想,教学思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出来,供同行商榷和交流.本文根据张宗一老师在一次全地区优质课评选活动中的“说课”,整理而成.“说课”的内容是“欧姆定律”一节.下面介绍说这节课的过程.一、教材分析《欧姆定律》一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高中必修本(下册)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再次增加感性认识;体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即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两种常用方法——列表对比法和图象法;再次领会定义物理量的一种常用方法——比值法.这就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节课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的,从而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本节课在全章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重要的,它一方面起到复习初中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为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奠定基础.本节课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也将在后续课程中多次应用.因此也可以说,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及适用范围;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定义方法;学会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掌握欧姆定律并灵活运用.本节课的重点是成功进行演示实验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本节课的难点是电阻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尽管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在高一物理和高二电场一章中已经接触过,但学生由于缺乏较多的感性认识,对此还是比较生疏.从数学上的恒定比值到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进而认识其代表一个新的物理量,还是存在着不小的思维台阶和思维难度.对于电阻的定义式和欧姆定律表达式,从数学角度看只不过略有变形,但它们却具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意义.有些学生常将两种表达式相混,对公式中哪个是常量哪个是变量分辨不清,要注意提醒和纠正.二、关于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节课有演示实验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以演示实验为主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拨,必要时可进行大面积课堂提问,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难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领会怎样提出研究课题,怎样进行实验设计,怎样合理选用实验器材,怎样进行实际操作,怎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及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总结出物理规律.同时要让学生知道,物理规律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不能任意外推,从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三、对教学过程的构想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1.在引入新课提出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什么(不一定让学生回答)?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方法论教育,也为过渡到演示实验起承上启下作用.2.对演示实验所需器材及电路的设计可先启发学生思考回答.这样使他们既巩固了实验知识,也调动他们尽早投入积极参与.3.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可请两位同学上台协助,同时让其余同学注意观察,也可调动全体学生都来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4.在用列表对比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了更直观地显示物理规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更加突出方法教育,使学生对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到此应该达到本节课的第一次高潮,通过提问和画图象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转向高涨.5.在得出电阻概念时,要引导学生从分析实验数据入手来理解电压与电流比值的物理意义.此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给予适当的思维点拨.此处节奏应放慢,可提请学生回答或展开讨论,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课堂气氛掀起第二次高潮,也使学生对电阻的概念是如何建立的有深刻的印象.6.在得出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欧姆定律,这实际上是认识上的又一次升华.要注意阐述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先行总结,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重申时语气要加重,不能轻描淡写.要随即强调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必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任意外推.7.为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自编若干概念题、辨析题进行反馈练习,达到巩固之目的.然后结合课本练习题,熟悉欧姆定律的应用,但占时不宜过长,以免冲淡前面主题.四、授课过程中几点注意事项1.注意在实验演示前对仪表的量程、分度和读数规则进行介绍.2.注意正确规范地进行演示操作,数据不能虚假拼凑.3.注意演示实验的可视度.可预先制作电路板,演示时注意位置要加高.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投影仪将电表表盘投影在墙上,使全体学生都能清晰地看见.4.定义电阻及总结欧姆定律时,要注意层次清楚,避免节奏混乱.可把电阻的概念及定义在归纳实验结论时提出,而欧姆定律在归纳完实验结论后总结.这样学生就不易将二者混淆.5.所编反馈练习题应重点放在概念辨析和方法训练上,不能把套公式计算作为重点.6.注意调控课堂节奏,避免单调枯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欧姆定律 学案(人教选修3-1)[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电阻的定义式,理解电阻大小与电压和电流无关.2.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适用范围,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和I -U 图象,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一、欧姆定律 1.电阻(1)物理意义: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定义式:R =UI .(3)单位:欧姆,符号是Ω.(4)换算关系:1 kΩ=103 Ω,1 MΩ=106 Ω. 2.欧姆定律 (1)公式:I =UR.(2)适用条件:欧姆定律对金属导体和电解质溶液适用,但对气态导体和半导体元件并不适用.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1.伏安特性曲线:用纵坐标表示电流I ,用横坐标表示电压U ,这样画出的导体的I -U 图象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2.图线形状(1)直线:线性元件,例如,金属导体、电解质溶液等. (2)曲线:非线性元件,例如,气态导体、半导体元件等.一、欧姆定律 [问题设计]现有两个导体A 和B ,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分别测量A 和B 的电压和电流,测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U /V 0 2.0 4.0 6.0 8.0 导体A I /A 0 0.20 0.42 0.60 0.78 导体BI /A0.130.280.400.54图1(1)在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电压U 、用横轴表示电流I ,分别将A 和B 的数据在图2坐标系中描点,并做出U -I 图线.图2(2)对导体A 或导体B 来说,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如何?U 与I 的比值怎样? (3)对导体A 、B ,在电压U 相同时,两个导体中的电流是否相同?谁的电流小?谁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答案 (1)U -I 图线如图所示(2)对导体A 或导体B ,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导体A 或导体B 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个定值,但两者的比值不相等.(3)电压相同时,电流并不相同,B 的电流小,说明B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要点提炼]1.I =UR 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适用于金属导电和电解质溶液导电,它反映了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比例关系.2.公式R =UI是电阻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阻的计算,公式给出了量度电阻大小的一种方法.而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加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无关(填“有关”或“无关”).3.在使用I =U R 、R =UI 两个公式计算时都要注意I 、U 、R 三个量必须是对应同一导体在同种情况下的物理量.[延伸思考] 根据公式R =UI ,有的同学认为“电阻R 与U 成正比,与I 成反比”对吗?答案 不对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问题设计]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法,可以用列表法,还可以用图象法.根据图3中两电学元件的I -U 图象我们可以分析得出通过两元件的电流和电压有何关系?图3答案 (a)为非线性关系,(b)为线性关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要点提炼]1.I -U 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而U -I 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2.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欧姆定律适用的元件,如金属导体、电解液导体. 3.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曲线,欧姆定律不适用的元件,如气态导体(日光灯、霓虹灯管中的气体)和半导体元件.[延伸思考] 如图4甲所示,两个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I -U 图象),哪个导体的电阻大?乙图所示中,哪个导体的电阻大?图4答案 甲图中斜率表示导体电阻的倒数,所以R Ⅰ<R Ⅱ;乙图中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所以R Ⅰ>R Ⅱ.一、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例1 某电压表的量程是0~15 V ,一导体两端电压为1.6 V 时,通过的电流为2 mA.现在若给此导体通以20 mA 的电流,能否用这个电压表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 解析 由题意知:U 1=1.6 V ,I 1=2 mA , 所以R =U 1I 1= 1.62×10-3 Ω=800 Ω.当导体通以电流I 2=20 mA 时,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U 2=I 2·R =20×10-3×800 V =16 V.由计算可知,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超出电压表量程,所以不能用这个电压表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 答案 不能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例2 如图5所示的图象所对应的两个导体:图5(1)电阻R 1∶R 2为多少?(2)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不为零)时,两端的电压之比U 1∶U 2为多少? (3)若两个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不为零)时,电流之比I 1∶I 2为多少? 解析 (1)因为在I -U 图象中, R =1k =ΔU ΔI,所以R 1=10×10-35×10-3 Ω=2 Ω,R 2=10×10-315×10-3 Ω=23 Ω,所以R 1∶R 2=2∶(23)=3∶1.(2)由欧姆定律得 U 1=I 1R 1,U 2=I 2R 2, 由于I 1=I 2,则U 1∶U 2=R 1∶R 2=3∶1. (3)由欧姆定律得 I 1=U 1R 1,I 2=U 2R 2,由于U 1=U 2,则I 1∶I 2=R 2∶R 1=1∶3. 答案 (1)3∶1 (2)3∶1 (3)1∶3针对训练 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6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6A .加5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5 ΩB .加11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1.4 ΩC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答案 AD解析 对某些电学元件,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但曲线上某一点的UI 值仍表示该点所对应的电阻值.本题中给出的导体在加5 V 电压时,UI 值为5,所以此时电阻为5 Ω;当电压增大时,UI值增大,即电阻增大,综合判断可知B 、C 项错误.1.电阻的定义式:R =UI.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线性元件非线性元件1.(公式R =U I 的理解)R =UI 的物理意义是( )A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B .导体的电阻越大,则电流越大C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流越大D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 答案 CD2.(欧姆定律的理解)根据欧姆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 B .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C .比较几只电阻I -U 图象可知,电流变化相同时,电压变化较小的图象是属于阻值较大的那个电阻的D .由I =UR 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答案 D解析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公式R =U I 只提供了测定电阻的方法,R 与UI 只是在数值上相等,当我们不给导体两端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仍存在,因此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A 、B 错误.由R =ΔUΔI 知C 错误.3.(导体的U -I 图象)有a 、b 、c 、d 四个电阻,它们的U -I 关系图象如图7所示,则电阻最大的是( )图7A .aB .bC .cD .d答案 A4.如图8所示为一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电压U 和电流I .图线上点A 的坐标为(U 1、I 1),过点A 的切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I 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 1时,电阻等于( )图8A.I 1U 1B.U 1I 1C.U 1I 2D.U 1I 1-I 2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利用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求电阻,意在考查学生对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以及对电阻定义式的理解.由电阻的定义式R =U /I 可知,B 正确,其他选项错误.要特别注意R ≠ΔU /ΔI .题组一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由欧姆定律I =U R 导出U =IR 和R =UI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由R =UI知,导体的电阻由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B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流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无关C .对于确定的导体,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等于它的电阻值D .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其电压降越大 答案 BC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B .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时,导体中的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对这段导体来说是恒量C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D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答案 BC解析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外加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A 、D 错误;对同一段导体,电阻不变,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的比值为恒量,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时,导体中的电流也发生变化,B 正确;由欧姆定律知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C 正确.3.已知两个导体的电阻之比R 1∶R 2=2∶1,那么( ) A .若两导体两端电压相等,则I 1∶I 2=2∶1 B .若两导体两端电压相等,则I 1∶I 2=1∶2 C .若导体中电流相等,则U 1∶U 2=2∶1 D .若导体中电流相等,则U 1∶U 2=1∶2 答案 BC4.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 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1所示,此图象的斜率可表示为( )图1A .UB .R C.U R D.1R答案 C解析 图象的斜率k =q t =I ,根据欧姆定律,I =U R ,所以k =q t =I =UR,C 正确.5.有甲、乙两导体,甲的电阻是乙的一半,而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乙横截面的电荷量是甲的两倍,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导体中的电流相同 B .乙导体中的电流是甲导体中的2倍 C .甲、乙两导体两端的电压相同 D .乙导体两端的电压是甲的2倍 答案 B解析 由电流的定义式I =q t 可知乙导体中的电流是甲的两倍.由I =UR 得U =IR ,因R 乙=2R 甲,可知乙两端的电压是甲两端电压的4倍,所以A 、C 、D 错误. 题组二 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与应用6.将阻值为R 的电阻接在电压为U 的电源两端,则描述其电压U 、电阻R 及流过R 的电流I 间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答案 CD解析 电阻的阻值不随U 、I 的变化而改变,但电压U 与电流I 成正比,C 、D 正确. 7.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中的AB 段(曲线)所示,由图可知,灯丝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 )图2A .5 ΩB .10 ΩC .1 ΩD .6 Ω答案 B解析 由电阻的定义R =UI知,A点电阻R A=30.1Ω=30 Ω;B点的电阻R B=60.15Ω=40 Ω,从而AB段电阻改变了10 Ω,故B正确.8.一只标有“4 V 3 W”的小灯泡,两端加上电压U,在U由0逐渐增加到4 V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符合实际的是()答案 B解析本题应考虑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随着电压升高,电流增大,灯丝的电功率增大,温度升高,电阻率也将随之增大,电阻增大.题组三综合应用9.管道煤气的用户家中都有一个漏气报警器,报警器中有一个对煤气敏感的电阻元件.小明同学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该元件是线性元件还是非线性元件呢?为此他从一个废弃的报警器中拆下该元件接入电路中,测得其电流、电压值如下表所示,请猜想该元件是哪类元件?编号123456789U/V0.200.400.600.80 1.00 1.20 1.40 1.60 2.00I/A0.120.210.290.340.380.420.450.470.50解析可以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由图象看特点,若I-U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则表示“敏感”元件是线性的,若I-U图线是曲线则表示“敏感”元件是非线性的.I-U图线如图所示,由此可见“敏感”元件是非线性元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