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是一种重要的淡水水产品,具有营养价值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因此在市场上受到广泛的欢迎。

以下是河蟹养殖技术的基本介绍:
1. 筛选种苗:选择健康、体型偏大、壳色鲜艳、无明显畸形的螃蟹为种苗。

2. 准备池塘:选择水流平稳、水质清澈、水深适中的池塘或鱼塘,并进行清理和消毒。

3. 水质管理:保证水源的新鲜和干净,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

控制水温在15-28℃之间,酸碱度在6.5-8.5之间。

4. 饲料管理:适当配置营养成分合理的饲料,饵料以虾皮、鱼粉、豆饼等为主,每天喂食3-4次,每次喂食量以螃蟹总重量的2%-3%为宜。

5. 疾病防治:加强对螃蟹的观察和检测,及时发现并治疗螃蟹出现的疾病。

6. 增殖规划:在保证池塘水质、饲料和疾病控制等方面做好管理,可通过分批投放种苗的方式,使螃蟹种群逐渐壮大。

7. 收获管理:一般来说,养殖时间为半年至一年左右,达到收获标准时进行清理,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捕捞。

需要指出的是,河蟹养殖技术需要注意细节,例如不要将不同来源的螃蟹混养,定期更换水源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

东北河蟹养殖方法

东北河蟹养殖方法

东北河蟹养殖方法东北河蟹养殖方法东北地区是河蟹的主要生产区之一,其气候和水域条件非常适合河蟹的生长。

下面将介绍东北河蟹养殖的方法,并提供一些拓展信息。

1. 水质管理:养殖河蟹的首要条件是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

水体应具有适当的深度和流动性,以确保河蟹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 值、氨氮含量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持良好的水质。

2. 水池建设:选择适当大小的养殖水池,并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性能。

水池底部应平整,以便清洁和管理。

水池周围的环境应保持整洁,以减少污染和疾病传播的风险。

3. 种苗选育:选择健康、活跃的河蟹种苗进行养殖。

可以通过购买种苗或自行孵化繁殖。

为了提高种苗的质量,可以使用优良品种的父母蟹进行交配,以获得更好的遗传特性。

4. 饲料管理:河蟹是杂食性动物,它们的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腐殖质等。

为了保证河蟹的健康生长,应提供均衡的饲料,包括鱼粉、豆粉、蔬菜等。

同时,定期清理废饲料,避免过度喂养导致水体污染。

5. 疾病防控:河蟹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袭,如白点病、溃疡病等。

定期检查河蟹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可以使用药物或生物防治方法来控制疾病的传播。

拓展信息:1. 养殖环境改善:为了提高河蟹的养殖效益,可以采用一些环境改善措施。

例如,优化水质处理系统,增加水中氧气含量,提高河蟹的生长速度和养殖密度。

2. 养殖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养殖技术也被应用到东北河蟹养殖中。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来监测和管理养殖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市场前景:东北河蟹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河蟹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美食。

因此,合理规划和管理河蟹养殖业务,有望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总结起来,东北河蟹养殖的方法主要包括水质管理、水池建设、种苗选育、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控。

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和创新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东北河蟹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河蟹成蟹养殖技术

河蟹成蟹养殖技术

河蟹成蟹养殖技术一、引言河蟹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产品,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喜爱。

而河蟹养殖技术的发展,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也为养殖户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收益。

本文将介绍河蟹成蟹养殖技术,帮助养殖户更好地进行河蟹养殖。

二、选址与场地准备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是河蟹养殖成功的首要条件。

一般来说,河蟹适宜生长的水质条件为PH值6.5-8.5,水温在20-30摄氏度之间。

同时,养殖场地应该具备良好的水源和排水条件,以及充足的阳光照射。

在场地准备方面,需要进行水池或池塘的清理,确保水体处于清洁状态。

三、种苗选取与投放在河蟹养殖中,选取优质的种苗对于成蟹养殖至关重要。

种苗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品种的选取以及种苗的健康状况。

一般来说,优质的种苗应该具备体型健壮、壳色鲜艳、活力强等特点。

种苗投放前需要对其进行检查和清洗处理,以确保投放的种苗健康无病。

四、饲养管理河蟹的饲养管理对于成蟹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饲养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饲料投喂:为了满足河蟹的生长需求,需要合理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

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应根据河蟹的生长阶段和养殖水体的情况进行科学调整。

2.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是河蟹养殖的关键。

定期检查水质指标,如PH值、氨氮含量等,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3. 疾病防治:河蟹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侵袭,如细菌感染、寄生虫等。

养殖户需要定期检查河蟹的健康状况,并针对性地进行疾病防治措施。

4. 温度控制:河蟹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对河蟹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养殖户需要注意控制水温,并采取相应的保温或降温措施。

五、水质养殖技术水质养殖技术是河蟹养殖的一种先进养殖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在养殖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水质调控,提高养殖密度,减少养殖时间,提高养殖效益。

水质养殖技术主要包括水质调控和水质监测两个方面。

水质调控主要通过氧气增氧、有机废物处理等措施来改善水质环境;水质监测则通过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大规格河蟹养殖十项关键性措施

大规格河蟹养殖十项关键性措施

大规格河蟹养殖十项关键性措施一、早干塘一般在每年1月份干塘,干塘后池边清淤修岸。

晒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7~10天为宜,稍硬即可,这样减少对塘中水草和底栖生物的破坏。

二、轻消毒主要是指消毒用量不宜过多,防止消毒药过多使用后,会杀死底泥中的底栖生物,带来养殖过程中天然饵料生物不足,影响河蟹摄食天然饵料。

一般生石灰50~75千克/亩、或强氯精1千克/亩、或漂白粉5~7.5千克/亩,每年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三、密植草前期要求塘口多种草、种足草。

中期要求管好草:一是水色过浓影响水草光合作用的,应及时调水或降低水位,增强光合作用。

二是水质浑浊、水草上附着污染物的,应及时使用净水生物制剂进行清除。

三是水草枯萎、缺少活力的,应及时追肥。

后期要求控好草:一是控制水草的覆盖数量在50%~60%。

二是对水草超出水面的,在6月初割除老草头,让其重新生长出新的水草,形成水下森林。

三是在台风季节,适当降低水位,避免水草根茎浮空离底,造成枯烂,污染水质。

四、适用肥河蟹放养时要求肥水下塘,在养成过程中要求水质经常保持有一定的肥度,决不能清水、瘦水养蟹,这对提高产量及其上市规格是很重要的。

具体施肥要求灵活掌握,要看水质施肥;追肥应根据水质情况灵活决定。

一般使用生物肥料或无机肥尿素等,要求做到少量多次,中后期慎用。

五、多螺蛳一般要求上半年在清明前投放200~250千克/亩,下半年在7月份再补充螺蛳250千克左右,最好采用本地螺蛳,成活率高,确保数量。

六、重放种1.抓住春虾放养,做到肥水下塘,虾种规格在1000~1600尾/千克为佳。

2.抓好蟹种放养,要求蟹种在培育过程中没发过病,规格100~120只/千克,数量600~700只/亩。

蟹种下塘前在培育池进行消毒或放入成蟹池一周后进行全池消毒,尽量避免浸泡蟹种,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3.秋虾放养规格要稍大,一般要求规格在1.5~2厘米,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产量高。

七、慎投饲饲料应以优质的颗粒饲料、冰鲜小鱼、玉米等为主,尽量不投粉状饲料,以减少饲料对水体的污染。

河蟹养殖新技术

河蟹养殖新技术

河蟹养殖新技术河蟹养殖及新技术:一、河蟹的特性1. 河蟹是一种鲜艳的水生动物,体型通常较大,有多种类型;2. 吃的主要是水生植物,也可以吃一些小的水族鱼类;3. 具有很多营养价值,常常被人们用来做饭,也是优质的食材;4. 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是水域生态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生物种类。

二、河蟹养殖的技术1. 鱼塘选址:要选择水量充沛的地方,并且没有污染的淤泥或汽油等有害物质;2. 养殖环境:要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水位要充足,水温在20℃~30℃之间;3. 饲料管理:要选择高营养的水族饵料,每天喂养2-3次;4. 自然整理:要定期进行清理,确保自然环境的干净无污染;5. 产蝇管理:定期章渔蝇,以减少噪声、空气污染等影响;6. 适度疫苗接种:要定期接种防病疫苗,以防止病害的发病发展。

三、河蟹养殖的新技术1. 精细化饲料:利用最新的生物技术,根据河蟹的生长需求,精心添加适当的营养添加剂,这样能够更有效的提高河蟹的养殖效果;2. 监控技术:通过鱼塘监控技术,可以更准确的分析河蟹的生活习性,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河蟹养殖的稳定发展;3. 自动投喂系统:利用传感器和复杂的计算机程序,以便更好地控制鱼塘内河蟹饲料的投喂量;4. 快速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新型仪器技术,快速检测河蟹的体质,判断是否出现不良现象;5. 温控技术:利用新型的水位调节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鱼塘内温度,让河蟹能够快速增长;6. 其他技术:还包括河蟹良种选育技术、毒素检测技术以及鱼塘水质检测技术等。

四、总结河蟹养殖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水族鱼类养殖活动,为了促进其养殖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新生的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目前正在发展很多新的技术,使河蟹养殖更加科学、更加有效,以提高河蟹养殖的效益。

养殖河蟹的技巧

养殖河蟹的技巧

养殖河蟹的技巧养殖河蟹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农业产业,具有投资少、回收快、风险低等特点。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养殖河蟹的技巧。

一、水质维护:1.选择清洁、富氧、水量充足的池塘或水池作为养殖场。

确保水源的干净、清澈,没有污染。

2.养殖期间,定期检测水质,保持合适的pH值和温度。

可添加鱼类饲料或水质调节剂,维护水质的稳定。

二、饲料管理:1.河蟹主要以水草、浮游生物、腐殖质和其他小型生物为食物。

养殖者可提供一定比例的人工饲料,以增加蟹苗的生长速度。

2.适当控制饲料量,避免过度投喂,防止饲料浪费和污染水质。

三、养殖密度:1.养殖河蟹时,需根据河蟹的体型和水池的面积,合理确定养殖密度。

一般来说,每亩养殖池养殖3000-5000只蟹。

2.养殖初期,可适当降低密度,等到蟹苗长大后,再逐步增加密度。

四、疾病防治:1.定期为池塘清洗、杀菌,以预防病虫害发生。

2.加强对病害的防控,如注入抗生素、消毒液等药物,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五、控温保温:1.河蟹对水温环境比较敏感,宜控制水温在20-30摄氏度之间。

当水温过低时,可采取加温措施。

2.冬季来临时,可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池塘,保持水温稳定,防止冰冻。

六、水池管理:1.合理规划水池的大小和形状,确保通风良好,避免因积水而导致河蟹发生病害。

2.不要让水中有杂草、野草等,以免影响河蟹的生长和养殖场的水质。

七、收割和销售:1.河蟹养殖主要以肥料蟹和中蟹为主,可以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2.达到销售标准后,进行集中捕捞、清洗和分级。

选取体型健康的蟹进行销售。

八、市场营销:1.加强与经销商和超市的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

2.提供优质的产品,确保产品需求市场价格稳定。

九、技术培训:1.养殖者可参加相关的培训班,提升养殖技术,了解最新的养殖发展趋势。

2.与同行业者沟通交流,分享经验,提高养殖效益。

总之,养殖河蟹需要充分了解河蟹的生物特性和养殖技术,合理调控各个环节,确保水质、饲料、密度、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管理,才能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和高产高效。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一、引言河蟹养殖是近年来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养殖业,其产值和市场需求逐年增长。

本文将对河蟹的养殖技术进行介绍,包括水质管理、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二、水质管理水质是河蟹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管理水质可以提高河蟹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首先要保持水体清洁,定期清理池塘底泥和杂草。

其次,保持水质的稳定性,控制水温、pH值和溶解氧等指标在合适范围内。

另外,要注意避免过度投喂和过度饵料浪费,以免造成水体污染。

三、饲料配制合理的饲料配制是河蟹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河蟹是杂食性动物,可以食用植物和动物性饲料。

常用的饲料包括小麦、玉米、豆饼、鱼粉等。

饲料的配制要根据河蟹的生长阶段和数量进行调整,保证蟹体健康生长。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状况,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

四、疾病防控河蟹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害,如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养殖户应定期检查蟹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同时,要加强池塘的消毒和清洁工作,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

在疫苗预防方面,可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疫苗接种计划。

五、养殖技巧1. 合理密度:河蟹的养殖密度应根据池塘的大小和水质条件进行合理调整,避免过度密集导致蟹体生长缓慢和疾病传播。

2. 定期清理:要定期清理池塘底泥和杂草,保持水体清洁,防止蟹体受到污染。

3. 温度控制:根据河蟹的生长需求,合理控制水温,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蟹体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 防风防寒:在冬季或恶劣天气条件下,应采取措施防止池塘内的水温过低,如设置保温设备或加大饲料供应。

5. 疾病监测:定期检查河蟹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六、市场前景河蟹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河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河蟹养殖业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

生长季节河蟹健康养殖技术措施

生长季节河蟹健康养殖技术措施

生长季节河蟹健康养殖技术措施河蟹属变温动物,6月~9月水温适宜,是其生长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病害频发时期,抓好生长季节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河蟹产量、规格、品质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现将夏秋季节河蟹健康养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重视蟹池的底质改良。

河蟹在天然水域中喜欢栖居泥岸洞穴和隐匿在石砾、水草丛中。

人工养殖时,要采取措施改良和改善底质环境条件,保持底质清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

除在苗种放养前干塘清淤,暴晒池底,用生石灰消毒外,高温晴天可用水下吸泥机等吸取过多的池底淤池,投喂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吸收水中、水底有毒物质(硫化氢、氨盐等),补充和管理好蟹池中水草(伊乐藻、苦草、水花生等),以提高溶氧,稳定pH值,提高河蟹机体免疫力,可明显提高河蟹产量和品质。

二、重视饲料的选择和投喂。

饲料质量和投喂技术是养大蟹、养好蟹的物质保证。

河蟹饲料的品种主要有动物尸体及其屠宰下脚料、蚌肉、螺蛳肉、小鱼虾等,以及麦、谷、饼类、水生或陆生鲜嫩的草类。

投喂必须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

生长旺季,水温高,河蟹的摄食强度大,尤其是8月~10月,河蟹育肥聚黄,体重显著增加,要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并要添加南瓜、山芋和谷麦芽等维生素含量高的饲料。

每天傍晚前后投喂1次,饲料投在池边浅水处、设置多点的食台上。

每次投喂量占蟹体重的7%~10%,并视季节、水温、天气、摄食、生长情况适当增减。

三、重视促进河蟹顺利蜕壳。

河蟹的一生,要经过多次蜕壳。

躯体的增大,形态的改变,以及断肢再生等都在每次蜕壳之后形成,蜕壳贯穿着河蟹整个生长过程。

因此,平时要适度投喂蜕壳素,而且蜕壳素投喂与饲料投喂在时间上要适当分开。

另外,在河蟹蜕壳期间,要勤换新水,保持微流水,这样可以有效刺激河蟹的蜕壳。

在整个养殖周期内,还要适量泼撒生石灰,一方面净化水质,一方面给水体增加钙的含量,以满足多次蜕壳的需要。

四、重视科学调控水质。

健康养蟹对水环境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必须科学地调控水质。

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河蟹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水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国内外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河蟹的生产和养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应运而生。

一、场址选择选择良好的场址是河蟹养殖的重要环节。

应选择地处积水较多,水深适中,水质清洁,水草茂盛,水流缓慢的区域。

同时要注意距离排污口的位置,避免受到污染。

二、池塘修建为了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河蟹的养殖环境必须保持清洁卫生。

根据养殖工艺与需求大致规划养殖场整体布局,根据畜群大小,建设若干模块,并在模块之间保留较大的空地。

河蟹养殖池宜选用淮河、长江流域泥沙池,水质稳定,池塘深度2-2.5米为宜,同时应按要求设置进出水管道,保持水质流通。

三、原身(母蟹)的选育与选种1. 选育原身:选育原身是河蟹高产高效养殖的基础。

一般选取健壮,外表美观,抗病能力强的母蟹作为原身,对于母蟹的种类则通过理论计算进行选择。

2. 选种:选种是指对原身进行优良的遗传材料筛选,能够选出优良品质,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的河蟹种子。

选种应以“品种适应性高,规格大产量高,生长快,色泽艳丽,味美”为指导原则。

四、养殖管理河蟹的养殖管理直接影响到其产量和质量。

养殖管理包括饲养、定时打药、定期测水等。

1. 饲养:饲养是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河蟹养殖应按照蟹种的特点和生长规律,控制饲料的种类和比例,注意投喂的时间和数量,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

2. 打药:在养殖过程中,适当地使用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病,从而提高河蟹的养殖效率和产量。

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以及药物对水质和环境的影响。

3. 测水:测水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可以了解水质的变化,对于保持水质的稳定性和养殖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五、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对河蟹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1. 产前管理:在河蟹产前,应对其饲养、药物使用、水质等方面进行仔细的检查和管理,确保母蟹健康良好,充分享有。

河蟹高产养殖的主要技术方法 - 养殖技术

河蟹高产养殖的主要技术方法 - 养殖技术

河蟹高产养殖的主要技术方法-养殖技术大家都知道河蟹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掌握良好的养殖技术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保障。

现主要介绍河蟹生态养殖的主要技术要点,包括池塘建设与消毒、水草种植、蟹苗的放养、日常管理、河蟹病害的防治等,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河蟹精养高产的养殖技术方法。

1、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良好的养殖环境是保证河蟹产量、质量,实现生态养殖的重要条件。

首先要选择好蟹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注水方便。

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水池的面积,池塘的面积不宜太小,要求深度为1.2-18m,底部要求留10-20cm厚的有富含腐殖质淤泥。

水池的形状最好为长方形,这样便于饲养管理。

水池的周围不要种植高大的树木,以免遮光。

在蟹池的周围挖2m宽1.8-2m深的围沟,并在池中纵横开挖5-8条沟,方便河蟹栖息和捕捉。

养殖前对蟹池进行消毒,将池内留有20cm深的水,按每亩150-200kg量泼洒生石灰水,然后均匀的翻动池底的淤泥,可有效的杀灭敌害生物,改良池底,同时还可以增加水池塘中的钙离子含量,促进河蟹生长,也可以用漂白粉进行清塘水清毒,待消完毒后暴晒15-30天即可。

在蟹池内种植上适宜的水草,这些水草适口性好,并且营养丰富,可供河蟹采食。

还可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有效改善蟹池的水质,有助于提高河蟹的品质。

水草还可以为河蟹提供遮阴、栖息、蜕壳的场所,同时还可减少河蟹的活动量,利于能量的蓄积,对生长有利。

蟹池中种植水草时要注意每隔10m左右留2-3m的无草通道,便于行船和观察河蟹日常的情况。

2、放养优质的蟹苗在放养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在池埂的周围设置防逃设施,并且在进排水口安装30-60目的双层筛,以防止敌害生物侵入。

如果蟹池内的水草还未长成,先将蟹苗置于暂养区养殖,待水草长成后再投入蟹苗。

蟹池以养殖河蟹为主,可以搭配的养殖一些其他水产,如鱼、青虾等,可建立多品种的生态养殖系统,利于河蟹的生长。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河蟹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的水产,因其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备受市场青睐。

了解河蟹养殖技术要点,是保障河蟹养殖效益的关键。

一、养殖环境河蟹适宜在水温13℃-28℃、PH值6.5-7.5、溶氧量5mg/L以上、水质清澈、水深0.8m-1.2m的环境下生长。

在养殖初期应保持水深40cm左右,每亩养殖30万只左右。

随着生长发育,每只蟹需要1.5到2升的水体空间,适宜的养殖密度为每亩10万只。

为了保证蟹苗健康成长,应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测量水质参数并做好换水。

二、饲料管理河蟹属于贪食性动物,它们食欲旺盛,可食用植物、动物、腐殖质等多种食物。

通常情况下,细粮、豆cake、菜叶、虾皮、小鱼干等为常见饲料,可根据生长情况和需求适当添加其他饲料。

为减少浪费和保证饲料的新鲜性,要坚持定时、定量喂养原则。

此外,注意饲料的水分、蛋白质、甲壳素、维生素等成分比例,以适应不同生长阶段的蟹需求。

三、疫病防治河蟹养殖中疫病防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疫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癌病、溃疡病、壳斑病等。

预防疫病的重要措施是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测量水质,减少饵料残留。

一旦发现病情,应立即将病蟹和发病的水域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浴、药食合用、注射药等等。

在医治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药物使用量,并注意药物分类,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或替代作用而使病情加重。

四、饲养管理河蟹是一种需要高水质的水产,因此饲养过程中应注意调节水质,保证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饵料中的易消化蛋白、碳水化合物等适宜的营养成分。

同时,应注意蟹类的生活规律,加强日常护理和饲养管理,促进蟹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五、收获与销售在河蟹养殖过程中,采用分期养殖模式,定期收获。

对于正常生长健康的蟹,可在季节适宜的时候进行定期收获。

在收获前应对养殖池进行清洗、消毒,对于收获的蟹,要按规格、分类、洗净并包装。

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应注意河蟹销售环节的规范化、专业化。

河蟹养殖技术总结

河蟹养殖技术总结

河蟹养殖技术(一)扣蟹培育: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100-400只/kg)。

V期溞状幼体经过5次蜕皮变成大眼幼体,这个过程中有90%变态为大眼幼体即可淡化出苗,一般是4-5天,此时成为幼蟹。

(二)成蟹养殖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和稻田养殖。

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

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8—1.5米左右,池中有浅滩(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有深水区。

池塘不要太陡,坡比大一些,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

也可建造人工洞穴(较大的竹子内部掏空,然后多个绑在一起即成)。

2、移植水草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

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外,还可起到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

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

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种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水花生水花生水花生,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繁殖迅速,水陆均可生长。

水葫芦水葫芦(凤眼莲)凤眼莲喜欢在向阳、平静的水面,或潮湿肥沃的边坡生长。

在日照时间长、温度高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受冰冻后叶茎枯黄。

轮叶黑藻轮叶黑藻俗称蜈蚣草、温丝草、灯笼薇、转转薇等,轮叶黑藻为雌雄异体,花白色,较小,果实呈三角棒形。

秋末开始无性生殖,在枝尖形成特化的营养繁殖器官鳞状芽苞,俗称"天果",根部形成白色的"地果"。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第一篇:河蟹养殖技术1.1水源充足,水质适用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只要水质适用,水量丰足,一般均可用为水源。

如附近有工业废水排放,必须引起重视,必须对水质加以分析,看看有无对河蟹有害的物质。

水质重点考虑的关键是控制关键点(ccp),可能的危害包括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

水产养殖业对废水的标准已由WTO提出,这些准则可以作为水质的临界限值。

根据我国《渔业水质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确定水质是否适用。

在充分收集当地的水文、气象、地形、土质等有关资料的同时,要充分结合各季节养蟹生产注、排水措施,确定水源水量是否足用。

河蟹养殖技术1.2 地势适当,交通便利河蟹养殖技术不应片面追求平坦开阔而占用良田,尽可能选用无工厂、无污染的湖库岔来建设连片的河蟹无公害养殖基地。

这样的地形,符合发展无公害养殖的原则,既能充分利用地势,做到自流排灌,又能收到节约投资,事半功倍之效。

建场地点的土质,应保证建于其上的养蟹池底部不漏水,挖用的土料,应适于建造坚固的堤坝,不渗漏坍塌。

建场的地点,不宜选在距离交通线过远的地方,以利养殖物资及养殖产品运进运出。

河蟹养殖技术池塘建造河蟹养殖技术2.1 面积河蟹养殖技术池塘人工饲养也应选择较大的水面。

面积大,受力作用也大,能自动增氧,有利于上下水层的对流,改善下层水的溶氧条件,有助于底层有害的气体及时逸出,一般以1公顷左右的池塘较适宜。

2.2 水深河蟹养殖技术饲养河蟹池塘需要一定的水深和蓄水量,池水较深,容水量较大,水温不易改变,水质比较稳定,不易受干旱的影响,对河蟹生长有利。

但池水过深,对河蟹和水草的生长是不适宜的。

实践证明,常年保水0.5—1.5m水深较适宜。

蟹池的排灌设施要完善,做到高灌低排,排、灌分开,每口蟹池水能灌得进,排得出,不逃蟹,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2.3 地形地形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好,有利于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日照长、受风面大。

池塘养殖河蟹的技术与管理措施

池塘养殖河蟹的技术与管理措施

池塘养殖河蟹的技术与管理措施一、池塘建设与改造:1.选址选择水质清洁、水流量适中、积温适宜、土壤酸碱度适中的地方。

2.池塘设计合理,尽量避免死角,便于清洁和管理。

3.池塘底部使用细沙或腐殖质较高的土壤,使其适合河蟹栖息和生活。

4.在池塘的入口处设置鱼网,防止河蟹的逃逸。

二、水质管理:1.控制水质温度在15-28摄氏度,保持水质的稳定。

2.做好调理工作,保持水体的含氧量充足。

3.定期检测水质的PH值、溶解氧含量等,保持合适的水质条件。

4.喂食河蟹时,避免过量投喂,以防过度杂质导致水质变差。

三、饲料与投喂:1.选择适宜的饲料,如鱼粉、虾粉等,保证其营养均衡。

2.投喂次数要合理,每天2-3次,分散投喂。

3.喂食量要适量,不能过多或过少。

4.定期清理饲料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四、疾病防治:1.做好池塘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沉积物和杂草。

2.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河蟹的免疫力。

3.发现疾病症状,及时隔离患病的河蟹,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五、种苗选育:1.选择品系良好的河蟹种苗,保证其健康和生长速度。

2.种苗选育时,要控制好种苗的密度,避免过度密集。

3.使用嫩苗时,要做好适应性培养,逐渐适应新的环境。

六、采收与养殖环境:1.河蟹的采收时机要根据河蟹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确定。

2.采收时,采用低强度捕捞的方式,保持河蟹的完整性。

3.池塘养殖时,要对河蟹的生长环境进行定期清理和维护,避免堵塞和水质污染。

七、市场销售与推广:1.建立稳定的销售市场,寻找合适的渠道和销售商。

2.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

3.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产量。

成熟季节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成熟季节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成熟季节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十月份是河蟹快速增重与发育成熟的季节,此时河蟹的养殖管理尤为重要,广大养殖户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水质调节。

正确使用增氧机,经常换注新水,适时适量施用调节水质的产品。

2、加强饲料投喂。

入秋后正值河蟹育肥期间,因此要做好饲料投喂工作,适当增加螺、蚌、动物下脚料以及杂鱼等动物性饲料投喂。

3、做好病害防治。

秋季是河蟹病害多发季节,一定要注意防病工作。

加强水质和水位的调节,定期使用药物消毒,做到四定四消等防治工作。

4、做好防逃工作。

此时河蟹最易逃跑,因此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检查是否有洞与外界相通。

出水口的拦护设备也要注意更换、防
患于未然。

河蟹在家里养殖方法

河蟹在家里养殖方法

河蟹在家里养殖方法引言河蟹作为一种美味佳肴,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现代家庭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家里养殖河蟹,既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又能享受自然和放松身心的乐趣。

本文将介绍河蟹在家里的养殖方法,以帮助有兴趣的人成功地养殖出美味的河蟹。

1. 准备工作在开始河蟹养殖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

河蟹需要清洁的水源和足够的空间来生长。

其次,购买健康的河蟹种苗,可以到当地的水产市场或者养殖基地购买。

最后,搭建适合河蟹生长的养殖箱或池塘,确保有良好的水质和适宜的温度。

2. 养殖环境河蟹生长的环境对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保持水质清洁。

河蟹对水质要求较高,应保持水质清澈透明并定期更换。

其次,维持适宜的水温,一般在15-25摄氏度之间为宜。

此外,提供适当的饲料和养分,保证河蟹获得足够的营养。

3. 饲养管理河蟹的饲养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首先,注意饲养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以提高养殖效益,避免激烈的竞争和疾病传播。

其次,掌握适当的投喂量和时间。

河蟹的饲料应根据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合理配比,每天分几次投喂,避免过量或者不足。

此外,定期清理养殖池塘或者箱子,保持水质干净。

4. 疾病防治河蟹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为了保证养殖的成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首先,做好环境卫生。

保持清洁的养殖环境,不留下淤积物和废料,减少疾病的滋生和传播。

其次,定期检查河蟹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此外,可以使用一些安全可靠的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但应按照药物说明使用,避免药物滥用。

5. 收获与销售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河蟹将逐渐成长并达到可食用的状态。

此时可以进行收获。

为了确保蟹肉干净美味,我们可以提前进行对河蟹的饲养戒断,让它们排出体内的废物。

收获的河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如煮食、蒸食等。

如果有多余的河蟹,可以考虑进行销售,或者分享给亲朋好友。

结论河蟹在家里的养殖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但只要做好准备工作,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便能成功地养殖出美味的河蟹。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又称长江稻蟹,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由于其美味可口、肉质鲜嫩,近年来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养殖河蟹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为农民增加收入。

本文将详细介绍河蟹的养殖技术,帮助养殖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河蟹养殖的要点和方法。

一、场地选择与准备1. 水质要求:河蟹适宜生长的水质为 pH 值在7-8之间,温度保持在22-30℃范围内,氧气含量要达到5毫克/升以上,硬度应在80-120 mg/L,总碱度在80-120 mg/L。

因此,选址时需要选择水质清洁、环境优美、水源充足的地方。

2. 池塘建设:河蟹适宜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中,因此,养殖河蟹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合适的池塘。

养殖池塘的选址要避开工业排污口、城市废水排放口等污染源,而且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同时要考虑避免洪水和干旱。

3. 池塘光照:为了提高河蟹的生长速度和品质,需要合理控制池塘的光照。

河蟹对光照的要求较高,每天需要保证8-10小时的光照时间,以促进其正常的代谢和生长。

二、种苗选择与养殖管理1. 种苗选取:选择健康、体型完整、外壳完好、腿部无残疾的河蟹种苗。

避免使用病死或有病害的种苗,以防疾病传播和影响养殖效果。

2. 饲料供应:河蟹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如稻谷、豆粉、菜叶等。

合理搭配饲料,确保河蟹获得充足的营养。

同时,饲料要注意新鲜和干燥,避免发霉变质。

3.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是河蟹养殖的关键。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指标值,及时进行水质调整。

定期更换水源,保证池塘中的氧气充足。

4. 疾病防控:河蟹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侵袭,如白点病、溶解病等。

定期对河蟹进行疫苗接种,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和规范的管理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5. 养殖周期管理:河蟹的养殖周期大约为3-4个月,因此,需要根据养殖需要进行合理的饲养和管理。

在河蟹成熟后,及时捕捞并进行下一周期的饲养。

三、河蟹销售与市场分析1. 市场需求:在进行河蟹养殖前,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认真分析。

河蟹大水面养殖技术

河蟹大水面养殖技术

河蟹大水面养殖技术河蟹又称毛蟹、螃蟹,学名中华绒鳌蟹,其常栖居在水质清新、水草丰富的水域中,具有昼伏夜出的特点,一般夜间出来活动觅食。

每年的6――9月份为河蟹活动摄食的盛期。

大水面养殖河蟹具有水活流畅,受风面大,溶氧充足,天然饵料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因而利用大水面养殖河蟹,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现结合我镇多年养殖经验,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1水域的选择根据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应选择水质清新、阳光充足、水草丰富(最好是沉水植物中的苦草、轮叶黑藻等,挺水植物中的芦苇、蒲草),螺蚬较多的水域(螺蚬不足可以进行人工放养)。

这样,河蟹可以获得充足的动、植物饵料,有利于满足和促进河蟹的生长。

水草不多的地方可以采取人工种植部分水草的方法予以弥补。

1.2防逃设施的建立采用网片和树桩(竹桩)将养殖水域圈围起来。

拦网宜采用聚乙稀网片,网目大小以不逃蟹为宜,最好采用双层围网。

拦网的高度应在高出常年平均水位1米以上。

网脚以石笼作沉子沉入底泥中,并用倒刺桩将网片插入泥土中,在内层网衣上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做成倒檐,以防河蟹从网上翻出外逃。

每隔一定距离用树(竹)桩插入泥土中0.5――1.0米,以加固拦网,防止风浪冲击。

1.3清野幼蟹放养前,应预先采用各种方法清除水域的野杂鱼类,减少河蟹的天敌,为河蟹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2蟹种放养2.1严把蟹种质量关养殖效益的好坏,苗种至关重要,选购苗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1.1选购的幼蟹(蟹种)应当规格要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这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条件。

2.1.2在江淮地区及长江流域,长江蟹是优先选购蟹种,其生长速度及回捕率要优于其它蟹种。

在同等条件下,辽河蟹性成熟比长江蟹早,个体的平均规格自然要小得多。

2.1.3内陆纯淡水培育的蟹种要优于沿海地区培宜的蟹种。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培育用水有一定的盐度,培育出来的蟹苗不适应内陆水域,易早熟,生长速度不很理想,所以有条件的话最好自己培育幼蟹。

河蟹该如何养殖?河蟹养殖的三大技术要点

河蟹该如何养殖?河蟹养殖的三大技术要点

河蟹该如何养殖?河蟹养殖的三大技术要点河蟹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主要由头部和腹部两部分组成,是一种夜间活动的动物。

河蟹肉质鲜美,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七月份是河蟹的第四次脱壳的时节,也是河蟹养殖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那么大家知道七月份河蟹该如何养殖吗?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河蟹养殖的三大技术要点。

河蟹养殖的三大技术要点一、加强水质调控、底质管理越到养殖后期对水质的要求就越严格,尤其是在梅雨期向高温期过度的7月。

连绵的阴雨天导致养殖水体浑浊从而致使水体氨氮、亚盐超标影响河蟹生长。

大雨过后水中有益藻类大量死亡光合作用下降,加上水体有机质耗氧从而导致养殖水体严重缺氧。

在负载较大的池塘出现大量虾蟹死亡,池塘水浑抑制了有益藻类生长的同时也给了蓝藻一个相对舒适的生长发展空间。

雨后晴天上午用去浊一泼灵一袋两亩吸附沉淀水中有机质下午使用“全效底改片”分解底部有机质增加水体溶氧改善底部环境,第二天上午使用“水博士”一瓶两亩解除水中藻毒素,降低水中氨氮、亚盐指标以稳定水质。

下午使用“优加益生菌”一袋两亩培养有益藻类丰富藻群结构并抑制蓝藻生长。

二、加强水草管理、提高水草活力老话说“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可见水草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性。

它不仅能为河蟹提供隐蔽场所,还能通过在水中释放氧气,消耗水中多余的养分,抑制单细胞藻类生长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养殖高温期能有效降低积温并为河蟹提供遮荫物。

水草亦是河蟹喜欢夹食的生物活性饵料。

而在养殖生产中常常出现水草挂脏、飘草、草根发黄发黑、草上纤毛虫、水草长出水面开花老化无活力抛草等现象。

我们在面对这些状况时又该怎样处理呢?1、针对草上挂脏泥曼滋生建议上午使用“全效底改片”一袋3亩降解水中杂质和有机质改善底部环境,下午使用“纳米黑金”+“肥水旺”一组5亩培养水中藻类改善水体环境增加水草活力。

2、漂草多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的:如由于天气突变水体缺氧河蟹应激性夹草,投饵量较少不能满足河蟹生长需要从而导致河蟹夹食水草,水草自身扎根不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江都区小纪成人学校简介 (2)第一章河蟹 (6)第一节河蟹的认识 (6)第二节河蟹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 (6)第三节大闸蟹的营养价值 (9)第二章青虾 (11)第一节青虾的认识 (11)第二节青虾的形态特征 (11)第三节青虾的营养价值 (12)第三章泥鳅 (13)第一节泥鳅的外部特征分布范围 (13)第二节泥鳅的生活习性 (15)第三节泥鳅的营养价值 (16)第四章鳌花鱼 (18)第一节鳌花鱼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18)第二节鳌花鱼的营养价值 (21)第五章仔蟹培养 (22)第一节仔蟹的培育 (22)第二节蟹苗质量的鉴别 (23)第三节慎买几种河蟹苗 (24)第四节如何识别劣质蟹苗 (26)第五节怎样提高仔蟹培育的成活率 (28)第六章幼蟹 (33)第一节稻田培育 (34)第二节池塘培育 (34)第七章成蟹养殖 (36)第八章日常管理 (40)第九章水草种植 (45)第十章蟹病防治 (48)第十一章蟹池套养 (65)第十二章商品蟹的捕捞与运输 (71)第十三章河蟹常用药物功用及分类 (77)1前言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位于名闻遐迩的里下河千年古镇小纪集镇区。

学校初创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的工作中心以扫盲为主体,辅之以农民文化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行政区划的相继调整,目前我校办学、培训等亦已发展成为扬州市江都区内办学、培训初具特色的知名成人学校,自2003年起至去年已连续七年获扬州市江都区一类学校,并连续四年名列一类第二名,是扬州市示范成人学校,扬州市首批特色乡镇成人学校,江苏省级农村乡镇社区教育中心。

学校目前校内实训基地一个,校外实训基地3个。

学校占地面积15510平方米,有教学楼、综合楼及生活用房,总面积2815平方米。

学校教学设施、育人资源优越,多功能教室、计算机房(30台计算机)、图书阅览室、兴趣活动室、文体运动场、实验培训设备等一应俱全。

学校现有教育培训师资37人,其中:专2任教师15人,兼职教师22 人,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28人,中级及以上职称的30人,高级职称2人。

学校以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集镇党校、农校、人口学校、老年学校、自考服务站、全日制医药中专班、数控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大专班、远程网络教育辅导站、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等为一体,秉承“因业办学、按需施教、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树立“开放创新思维、实现合作共赢”的办学理念,采取“自、联、挂、靠”等多种办学方式,为社会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大、中专专业人才和数以千计的农村实用型专业骨干。

几年来,学校在镇党委、政府和市、局、职能科室的部署领导下,紧盯“三农为先、育人为本、强化培训、提升技能、富民强镇”的培训目标,紧扣“扬州市五项行动”工程,紧抓新农民岗前“绿色”培训,强势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精心组织农村党员干3部文化知识更新和科技示范能力提升的业余培训。

小纪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正以创建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省标准化成人学校为契机,围绕“三创两增一减”的办学思路,扎实工作,有的放矢地在全镇开展卓有成效的社会经济、政法党建、文明文化、科普技能等各类教育培训,为促进全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作新的贡献。

扬州市江都区小纪成人学校建立河蟹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是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将有利于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进一步拓展办学功能,增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科技进步增收致富,有利于职成教育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培训模式,有利于探索农科教结合的新途径,促进科技,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此,小纪镇人民政府根据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服务农村,发展农业养殖来,安排了八十亩水面供成人学校建立河蟹养殖示范基地,自2009年411月份开始,共建立四个池塘分别为三十亩、二十亩、十八亩、十亩,并分别挑选扣蟹苗按池塘大小进行放养,同时采取蟹与青虾、蟹与鳜鱼、蟹与泥鳅等混养模式,提高池塘利用率,减少风险,从而达到增收目的。

并计划三年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三百亩水面进行养殖,使之成为全镇农业科技示范园,无公害水产品,并力争带动全镇蟹的养殖。

几年来,学校采取校内培训、基地参观学习讲解、走访养殖户,使一方养殖户,在科技带领下,提高产量和质量,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5第一章河蟹第一节河蟹的认识河蟹俗名螃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等,是名贵水产品之一。

河蟹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钙、铁等营养元素,是独具风味的水产佳品;其药用价值也很高,是传统的食疗药方,蟹壳制成甲壳质是纺织、印染、医药、塑料工业很好的原料。

近几年来,各地利用水域资源,发展了池塘养蟹、稻田养蟹、湖泊网围养蟹及蟹池套养名贵水产品等养殖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积累了很多成功的技术经验。

第二节河蟹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1、分类地位与分布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方蟹科、弓腿亚科、绒螯蟹属。

河蟹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自辽宁,南至福建沿海诸省通海河流中均有分布,6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两岸湖泊、江河中都有它的踪迹。

2形态特征外部形态的头部和胸部愈合在一起,称头胸部,是身体的主要部分,背部覆盖着一层坚硬的背甲;螯足上长满绒毛,头胸甲明显隆起,额平直,额缘具四个锐齿,额的宽度不超过头胸甲宽度的一半,额角的后方有六个疣突,前侧边缘具四齿,足强大,其腹部(俗称蟹脐)的形状(雄性狭长呈三角形,雌性呈园形)是区别雌雄性别的主要标志。

内部特征7河蟹内部有完整的消化、呼吸、循环、神经和生殖系统。

肝脏是腹腔中唯一的消化腺,也是贮藏营养物质的仓库,河蟹用鳃呼吸,血液无色,卵巢呈“H”形,成熟时呈酱紫色或豆沙色,非常发达,精巢乳白色;卵巢和肝脏统称“蟹黄”,雄性生殖腺统称“蟹膏”,均为人们美食的精华部分。

3 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河蟹栖居随各个发育阶段不同而异。

蚤状幼体阶段需生活在半咸水或海水的环境里,进入蟹苗阶段,便能离开海水环境,在淡水水域中生活。

其主要生活方式为底栖和穴居,一般生活在石砾、水草丛中。

食性与饵料河蟹为杂食性动物,偏食动物性饵料。

动物性饵料有鱼、虾、螺、蚬、蚌肉、蚯蚓等;植物性饵料有浮萍、马来眼子菜等水生植物以及豆饼、花生饼、小麦、玉米等商品饵料。

河蟹食量大,且贪食,并有较8强的忍饥饿能力。

河蟹还有争食和好斗的习性,且具有自切和再生能力。

蜕壳与生长河蟹一生分为幼体期、黄蟹期和绿蟹期三个生长阶段。

蜕壳是河蟹生长发育的标志,在幼蟹及黄蟹阶段,蜕壳次数多,生长就快,躯体也较大。

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特别是饵料较为丰富时,每次蜕壳后体形的增长幅度就大。

每年10月中旬左右完成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蜕壳,就进入绿蟹期。

一旦黄蟹蜕壳变成绿蟹后,即进入性成熟阶段,其后不再蜕壳、个体也就不再增大了。

生殖一结束,蟹的生命即终止。

当年成熟的河蟹,第二年受精卵孵化后即死去,多数河蟹寿命只有2—3年。

第三节大闸蟹的营养价值蟹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他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是肉类的5-6倍,比鱼类高出6-10倍,比蛋类高出2-3倍。

维生素B1及磷的9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6-10倍。

每100克大闸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钙126毫克,铁2.8毫克。

蟹壳除含丰富的钙外,还含有蟹红素、蟹黄素等。

中医对蟹的药用价值认识有悠久的历史,据《随息居食谱》记载:“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治疽愈核”。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中有主要的氨基酸20种,而蟹内即有10余种,所以对手术后、病后,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已消耗大量蛋白质需要补充营养的人是大有益处的。

此外,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皮肤的角化有帮助;对儿童的佝偻病,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也能起到补充钙质的作用。

10第二章青虾第一节青虾的认识青虾体形粗短,整个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构成。

头胸部各节接合,由一大骨片覆盖背方和两侧,叫头胸甲或背甲。

头胸部粗大,腹前部较粗,后部逐渐细而且狭小。

额角位于头胸部前端中央,上缘平直,末端尖锐,背甲前端有剑状突起,上缘有11~15个赤,下缘有2~4个齿。

第二节青虾的形态特征青虾的体表有坚硬的外壳,起着保护机体11的作用,其整体由20个体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能用腹部急剧收缩、尾扇拨水后退,有步足5对,前2对呈钳形,后3对成爪状。

其中雄性虾第2对步足特别强大,第6腹节的附肢演化为强大的尾扇,起着维持虾体平衡,升降及后退的作用。

第三节青虾的营养价值青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它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

还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

另外,青虾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

12第三章泥鳅第一节泥鳅的外部特征分布范围体形泥鳅体较小而细长,前端呈亚圆筒形,腹部圆,后端侧扁。

体高与体长之比为 1.7:8。

头部较尖,吻部向前突出,倾斜角度大,吻长小于眼后头长。

口小,亚下位,呈马蹄形。

唇软,有细皱纹和小突起。

眼小,覆盖皮膜,上侧位视觉不发达。

鳃裂止于胸鳍基部。

须13泥鳅的须有5对,其中吻端1对,上颔1对,口角1对,下唇2对。

口须最长可伸至或略超过眼后缘;但也有个别的较短,仅长达盖骨。

泥鳅的这5对须,对触觉和味觉极敏锐。

鳞泥鳅头部无鳞,体表鳞极细小,圆形,埋于皮下。

侧线鳞125一150枚。

体表泥鳅的体表黏液丰富。

体背及体侧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灰白色或浅黄色。

栖息在不同环境中的泥鳅体色略有不同。

泥鳅的分布范围在中国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极广,泥鳅的人工养殖随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全国也都大体呈现这种趋势。

泥鳅群体数量大,14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

第二节泥鳅的生活习性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

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

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

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 深处越冬。

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

除了鳃呼吸外,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

视觉很弱,但触觉及味觉极为灵敏。

杂食性,幼鱼阶段摄食动物性饵料,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

长大后,饵料范围扩大,除可食多种昆虫外,也可摄食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及腐殖质等。

成鳅则以摄食植物食物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