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牛歌教案

合集下载

《花牛歌》经典教案

《花牛歌》经典教案

《花牛歌》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花牛歌》,并掌握其基本的节奏和韵律。

o通过对《花牛歌》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包括描绘的花牛形象和诗歌传达的情感。

o学生将学习并掌握诗中的新词汇和句式,以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o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o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断和归纳等,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通过对《花牛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o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

o通过诗歌的学习,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美感和情感力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学生对《花牛歌》的准确朗读和深入理解,包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意象和表现手法。

o学生对新词汇和句式的掌握,以及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2.教学难点:o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深入理解和感受,以及对诗歌情感基调的准确把握。

o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独立分析和评价诗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o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花牛歌》的诗歌原文、相关图片和音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o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的活动方案。

o收集与《花牛歌》主题相关的自然美景图片或视频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2.学生准备:o预习《花牛歌》,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情况。

o收集与诗歌主题相关的自然美景图片或视频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教师播放一段自然风景的视频,展示花牛在草地上的悠闲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o提问:你们对花牛有什么印象?你们觉得花牛在草地上的生活是怎样的?o揭示课题:《花牛歌》。

2.朗读感知o教师首先朗读《花牛歌》,注意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展示诗歌的美感。

《花牛歌》 教学设计

《花牛歌》 教学设计

《花牛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认识“眠、霸占”等生字,会写“花、牛”等生字。

3、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花牛的悠闲与快乐。

4、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2)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花牛的悠闲。

2、教学难点(1)领悟诗歌表达的情感,培养对生活和自由的热爱。

(2)仿照诗歌的形式,进行简单的创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想象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可爱的动物,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特别的朋友——花牛。

(展示花牛的图片)2、那么,花牛在做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的《花牛歌》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眠、霸占、偷渡(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4、再次朗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了花牛在哪些地方的活动?(三)精读诗歌,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第一节(2)思考:花牛在草地里做什么?(3)“坐”字写出了花牛的什么姿态?(4)指导朗读,读出花牛的悠闲。

2、学习第二节(1)自由读第二节(2)花牛在草地里又做了什么?(3)“眠”和“睡”有什么不同?(4)想象花牛做梦的情景,说一说它可能会梦到什么。

(5)带着想象朗读这一节。

3、学习第三节(1)男生读第三节(2)花牛在草地里怎么走?(3)“霸占”这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4)体会花牛的自由自在,朗读这一节。

4、学习第四节(1)女生读第四节(2)花牛在草地里做了什么?(3)“偷渡”是什么意思?花牛为什么要偷渡?(4)感受花牛的调皮可爱,朗读这一节。

(四)总结升华,体会情感1、这首诗歌描绘了花牛在草地里的一系列活动,表现了花牛怎样的特点?(悠闲、自由自在、快乐、调皮)2、诗人通过描写花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对花牛的喜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五)拓展延伸1、仿照《花牛歌》的形式,写一写其他动物的活动。

《花牛歌》优秀教案

《花牛歌》优秀教案

《花牛歌》优秀教案简介《花牛歌》是一首非常受欢迎的儿童歌曲,它蕴含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民间艺术精髓,听起来非常动听,并且旋律简单易学,因此常常被教师用来作为儿童音乐教学中的经典歌曲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份优秀的《花牛歌》的教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这首歌曲进行音乐教学。

教案内容1.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和民间艺术的兴趣和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技能。

2.教学重点–学习歌曲的歌词,了解歌曲的含义和背景–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学习歌曲的舞蹈动作,掌握歌曲的舞蹈演出技巧3.教学过程第一步:歌曲学习和理解1.让学生观看歌曲的MV,感受歌曲的氛围和情感。

2.分析歌曲的歌词,了解歌曲的主题和背景。

3.听取老师介绍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背景。

第二步:歌曲演唱1.教唱歌曲的主旋律和副歌部分,并逐句讲解。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节奏和音准,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分组训练,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能力。

第三步:舞蹈表演1.教授歌曲的舞蹈动作,并要求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舞蹈的技能。

2.与歌曲的演唱相配合,形成更加完整的表演效果。

3.加强舞蹈动作的整体协调性,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和舞蹈技巧。

4.教学效果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出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

2.在学生完成了歌曲和舞蹈的学习后,组织一次集中表演,评估学生的表演水平和效果。

3.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提供额外的表演机会和鼓励,激发学生表现的积极性和兴趣。

总结《花牛歌》作为一首优秀的儿童歌曲,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本文介绍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这首歌曲进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水平。

《花牛歌》教案

《花牛歌》教案

《花牛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的内容,了解花牛在草地上休息、在草地上游戏、在草地上睡觉的情景,感受花牛悠闲自在的生活,体会童年的快乐。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花牛在草地上休息、在草地上游戏、在草地上睡觉的情景,感受花牛悠闲自在的生活,体会童年的快乐。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童年的诗歌、图片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童年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童年的游戏、童年的伙伴、童年的欢笑都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要学习的这首诗就写出了童年生活中的一些感受和乐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4.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画出诗中的生字新词。

5.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6.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如:“草地”的“地”不要写成“土地”的“地”;“嘴”中间是“人”字;等等。

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寻找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或进行集体讨论。

最后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查、纠正。

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记字的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评价指导。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深入学习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体会童年的乐趣。

7.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指导。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并引导学生初步感悟诗的意思。

8.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

然后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9.引导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背诵比赛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进行课堂练习及拓展延伸。

花牛歌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

花牛歌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

花牛歌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花牛歌》。

课文是一首描绘花牛在草地上嬉戏、游玩的诗歌,通过诗人对花牛的赞美,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和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课文音频、相关图片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花牛在草地上的快乐。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简要说明原因。

2. 学习课文(1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如“花牛”、“草地”、“白云”等,并解释这些词语在诗中的含义。

3. 讨论交流(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所描绘的花牛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讨论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护动物和环境。

4. 想象与创造(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一幅花牛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画。

学生可以动手画一画,也可以用语言描述。

5. 朗读展示(5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情感饱满。

教师选评出表现优秀的小组,并进行奖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花牛歌草地、白云、花牛大自然、和谐、美好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诗歌的形式,写一篇关于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作文。

答案:略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进一步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三课时第二课时《花牛歌》教案含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三课时第二课时《花牛歌》教案含反思

第三课时第二课时《花牛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诗歌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阅读《花牛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美好形象和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阅读《花牛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教学难点:对于现代诗歌的深入理解和欣赏方法,理解诗歌中的象征和意象。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讲述诗人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2. 阅读:《花牛歌》是一首富有情趣的诗歌,请学生分别阅读,感受其语言和情感的特色。

3. 诗歌分析:请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探讨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所表达的内涵。

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

4. 节奏和韵律:通过朗读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理解其音乐性。

5. 象征和意象:通过分析诗歌中的象征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刻的意义和内涵。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公开课教案(精推2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公开课教案(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公开课教案(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巢、苇、罗”等6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字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交流导入(课件出示2)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想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

(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二、初读诗文,学习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巢、苇、罗、眠、霸、占”并分别组词。

(课件出示3)2.分小节读诗文。

三、范读诗歌,整体感知出示诗文(课件出示4)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给你的印象。

2.引导学生观看课文配图。

四、自由读诗,理解诗意1.学生练习读,教师相机指导评价。

(出示诗歌指导读)2.赏析《秋晚的江上》这样美的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出示《秋晚的江上》。

(课件出示5)(1)读诗歌,品诗意。

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

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

作者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板书: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美景)3.欣赏古诗《花牛歌》。

第3课现代诗二首《花牛歌》教案

第3课现代诗二首《花牛歌》教案
其次,在诗歌创作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我想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可以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运用,以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过于依赖同伴,自己的思考不够深入。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所不同。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我计划在课后对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以《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为例,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韵律美,学会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学难点
-理解并体会现代诗歌的抽象意境,对诗歌中的隐喻、象征等手法进行深入分析。
-将所学的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表达。
-对比分析两首诗歌,挖掘其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学习《花牛歌》和《雨巷》这两首诗歌。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现代诗歌的抽象意境,部分学生仍然感到难以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内涵,通过具体实例和生活体验,帮助学生感悟诗歌的深层意义。
第3课现代诗二首《花牛歌》教案
一、教学内容
《花牛歌》为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现代诗歌”第3课的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徐志摩的现代诗《花牛歌》和陈敬容的现代诗《雨巷》。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形式美、韵律美及意境美。具体内容包括:

《花牛歌》优质教案

《花牛歌》优质教案
(1)用直观形象的课本插图导入,引起学生思索。简单的诗,简单的画,却能够引人入胜。学生对图片充满好奇,由兴趣引入,提高学生注意力。
(2)咬文嚼字学诗歌。一个“驮”字表达的是什么?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用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己深入诗歌,体会诗歌主旨。
(3)所谓“无诵不成诗”,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可千万不能忽视了阅读教学。“在朗读中的体会能达到用语言难以言传的心灵触动。”朗读是学生同文本进行对话的一个过程,也是最直截了当的学习诗歌的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现代诗二首》优质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习《花牛歌》
1.(板书诗题:花牛歌)教师播放范读视频,学生跟着范读读诗歌,读完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花牛。
预设:淘气可爱、俏皮、悠闲、无拘无束……
2.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组内成员轮流读诗,每人读一小节,根据我们学习《秋晚的江上》时运用的学习方法,填写下面的自学单。
点拨:请大家想象一只花牛卧在草地上,压扁了剪秋罗的样子。描述你想象到的画面。
预设:花牛在草地里休息,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绿草地、剪秋罗色彩鲜明,画面感极强。
点拨:从“压扁了剪秋罗”可以看出花牛的什么?
预设:无拘无束。
指导朗读:可重读动词“坐、压扁”感受花牛的无拘无束;后半句可读得稍重些,慢些,表现花牛的沉重,以及作者对花牛压扁剪秋罗的些许惋惜。
(1)四人一组,轮流读诗,每人一小节。
(2)勾画出诗中的景物,填写自学单并分享。
教师板书:在草地里坐 在草地里眠 在草地里走 在草地里做梦
相机指导:第1、3小节花牛“坐”和“走”是动景,第2、4小节花牛“眠”和“做梦”是静景。
3.小组分享合作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四年级上册语文《花牛歌》教案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花牛歌》教案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花牛歌》教案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花牛歌》是一首描绘花牛在草地上嬉戏的儿歌,歌词简单生动,富有童趣。

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在朗读、欣赏中感受花牛的可爱,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对儿歌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词中的生僻字词理解有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认识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歌词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对儿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草地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花牛的可爱。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展示等方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图片、音频等多媒体素材。

2.生字词卡片。

3.草地、花牛等图片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草地、花牛等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草地的印象,以及对花牛的认识。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朗读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特别是生字词的读音。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歌词,可以邀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词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解释其意义。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展示。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歌词中的画面。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花牛歌》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花牛歌》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花牛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花牛歌》,培养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帮助学生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并且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形式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花牛歌》歌词的意思。

2.正确朗读并背诵歌词。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能正确运用。

4.知晓《花牛歌》所反映的内容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歌词中有一些抽象的表达,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需要引导学生慢慢领会。

2.正确把握歌词的节奏,不太流畅的学生需要加强练习。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花牛歌》歌词和相关图片。

2.录音设备:播放优秀的歌唱版本,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曲调。

3.黑板、彩色粉笔。

4.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利用图片和简短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花牛歌》的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歌词理解(10分钟)逐行解释歌词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帮助学生理解整首歌的意思。

3. 听歌朗读(15分钟)播放《花牛歌》的音频,让学生跟着歌词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4. 集体朗诵(10分钟)分组或全班同读《花牛歌》,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个人表现(15分钟)学生个人出来朗读《花牛歌》,老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表现水平。

6. 情感交流(10分钟)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花牛歌》中所表达情感的理解,让学生分享对家乡、亲情等的感悟。

7. 小结概括(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强调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五、课堂作业背诵《花牛歌》歌词,并准备下节课在班级中进行表演。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针对《花牛歌》的歌词进行了深入理解和表达。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表达水平。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相关的诗歌和歌曲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花牛歌》这首儿歌的内容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和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学习《花牛歌》的歌词和动作。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录制好《花牛歌》的音频或视频。

2.准备好《花牛歌》的歌词和动作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花牛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先听一遍。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歌词和动作(15分钟)1.教师分发《花牛歌》的歌词给学生,让学生跟着歌词一起读。

2.教师播放《花牛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着音乐唱。

3.教师给学生演示《花牛歌》的动作,然后让学生一起跟着做动作。

三、合作演唱(20分钟)1.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演唱《花牛歌》。

2.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歌词和动作指导,让他们在小组内练习。

3.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进行演唱,其他小组可以跟着唱和做动作。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教师让每个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演唱和动作。

2.教师和其他学生对每个小组的演唱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与动物有关的知识,如花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编写一段与动物有关的小故事或小歌曲。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和保护它们。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学习《花牛歌》这首儿歌的内容和歌词,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和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同时,通过学习《花牛歌》这首儿歌,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牛歌》这首课文的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习《花牛歌》中生字词的拼音和词义。

3.能够朗读《花牛歌》,感受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4.通过学习《花牛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花牛歌》中生字词的拼音、词义和用法。

2.理解《花牛歌》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能够准确朗读《花牛歌》,表达故事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2.教具:课文《花牛歌》PPT、黑板、彩色笔、录音设备等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让学生观看PPT中关于《花牛歌》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2.让学生自由讨论或写下对《花牛歌》的期待和想法。

第二步:学习1.朗读《花牛歌》全文,让学生跟读。

2.逐句解释生字词的拼音和词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多角色朗读让学生感受节奏和情感。

第三步:理解1.讨论《花牛歌》中的主题和寓意。

2.分组讨论《花牛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第四步:表演1.安排学生分组,练习表演《花牛歌》剧情。

2.学生展示表演,并进行互动点评。

第五步:总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关键词和要点。

2.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课堂拓展1.鼓励学生设计《花牛歌》的插图或漫画,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想象。

2.组织学生朗读其他爱国主义诗文,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花牛歌》,准备个人感想和体会。

2.布置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准备新课。

七、教学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意见。

2.结合学生反馈和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做好下节课的教学准备。

以上是关于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花牛歌》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的画面,充满了童真和快乐。

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课文中的花牛形象可爱,富有童趣,易于学生接受和喜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有一定的基础。

但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动物形象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学会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导、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图片和生字词。

2.准备课文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内容,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课文中描述了花牛的哪些活动?它们在草地上是如何嬉戏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语文《花牛歌》教案

语文《花牛歌》教案

语文《花牛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作者;掌握诗歌的内容,品味诗歌的语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音韵美;通过小组讨论,理解诗歌的主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

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感悟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四、教学时间1 课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花牛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欢快气氛,导入新课。

2. 作者介绍简单介绍作者和他的主要作品。

3. 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相机指导。

4. 整体感知(1)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思考: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3)教师总结:这首诗歌主要描绘了花牛在草地上的活动场景。

5. 深入探究(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诗歌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总结:诗歌中描绘的景物有花牛、草地、白云、太阳等,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草原风光图。

6. 品味语言(1)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思考:诗歌的语言有什么特点?(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总结: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诗意,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花牛在草地上的活动场景。

7. 情感升华(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思考:作者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总结:作者通过描绘花牛在草地上的活动场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8. 拓展延伸(1)学生背诵诗歌。

(2)学生课外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六、板书设计花牛歌花牛草地白云太阳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创新教案(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创新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创新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创新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巢、苇、罗”等6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字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交流导入(课件出示2)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想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

(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二、初读诗文,学习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巢、苇、罗、眠、霸、占”并分别组词。

(课件出示3)2.分小节读诗文。

三、范读诗歌,整体感知出示诗文(课件出示4)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给你的印象。

2.引导学生观看课文配图。

四、自由读诗,理解诗意1.学生练习读,教师相机指导评价。

(出示诗歌指导读)2.赏析《秋晚的江上》这样美的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出示《秋晚的江上》。

(课件出示5)(1)读诗歌,品诗意。

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

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

作者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板书: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美景)3.欣赏古诗《花牛歌》。

花牛歌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花牛歌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花牛歌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设计标题:花牛歌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1. 导言花牛歌是一首形象生动、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广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本文将依据这首歌曲,设计一堂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公开课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1) 能够熟练演唱《花牛歌》;(2) 能够根据音乐的旋律进行简单舞蹈动作;(3) 了解花朵、牛和音乐的相关知识;(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能力。

3. 教学准备(1) 花牛歌曲录音;(2) 编写花牛歌的歌词卡片;(3) 图片或实物展示花朵和牛的形象;(4) 与歌曲相关的图画或海报。

4. 教学过程本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热身活动、主要学习活动和扩展活动。

4.1 热身活动(1) 小组舞蹈热身: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编排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并进行热身练习。

(2) 声音热身: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声音练习,如发出各种动物的声音、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4.2 主要学习活动(1) 歌曲欣赏:播放《花牛歌》的录音,让学生边听边观看图画或海报,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和想象力。

(2) 歌词学习:老师将花牛歌的歌词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发音和节奏,跟读歌词。

(3) 歌曲演唱: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花朵和牛,根据歌词和音乐的节奏进行合唱。

4.3 扩展活动(1) 舞蹈表演:将花牛歌与简单的舞蹈动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舞蹈来表达歌曲的意境。

(2) 知识拓展:老师向学生介绍花朵和牛的相关知识,如不同种类的花朵、牛的生活习性等,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花牛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5. 教学总结通过本堂公开课,学生不仅学到了一首美妙的歌曲,还通过音乐和舞蹈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此外,他们还了解了花朵和牛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花牛歌阅读教学设计

花牛歌阅读教学设计

花牛歌阅读教学设计一、简介花牛歌是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适合用于幼儿园阶段的阅读教学。

本文将针对花牛歌进行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正确朗读花牛歌的歌词。

2. 学生能够理解歌词中的意思,表达出自己的思考。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歌曲表演,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花牛歌的录音和歌词,以及投影仪或黑板。

2. 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3. 学生阅读材料和相关练习题。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通过播放花牛歌的录音,让学生先感受整首歌的曲调和旋律。

2. 提问:“你们会唱花牛歌吗?你们喜欢这首歌吗?”引出学生的兴趣和回忆。

第二步:歌曲朗读1. 分段播放花牛歌的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歌词。

2. 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语调和节奏,正确朗读歌词。

第三步:理解歌词1. 将花牛歌的歌词投影或写在黑板上。

2. 指导学生阅读歌词,解释生词和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思。

第四步:情感表达1. 提问:“你们觉得这首歌想表达什么情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词语或短语,描述他们对这首歌的感觉。

第五步:歌曲表演1. 引导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歌词进行表演。

可以包括动作、表情或道具。

2.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六步:巩固练习1. 分发相关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歌词回答问题或完成填空题,检验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程度。

2. 选取几组学生进行歌曲的集体表演,让其他学生评价其表演和发现不足之处。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朗读花牛歌时的发音准确性和语调把握情况。

2. 收集学生对歌曲理解和表达情感的表达方式,并评价其准确性和与歌词的契合度。

3. 评价学生在歌曲表演中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编写自己的歌词,创作属于自己的花牛歌。

2. 导入其他与花牛歌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花牛歌》 学历案

《花牛歌》 学历案

《花牛歌》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花牛歌》。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花牛的活泼可爱,体会作者对花牛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事物特点的写作手法,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花牛的活动场景和特点。

(2)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难点(1)体会作者对花牛的喜爱之情,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尝试进行仿写。

三、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可爱的动物,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一只特别有趣的花牛。

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牛歌》,看看这只花牛都在做些什么。

(二)初读诗歌1、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诗歌中描绘了花牛的哪些活动场景?(三)精读诗歌1、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第一节,思考:花牛在草地里做什么?(2)“坐”这个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想象花牛悠闲地坐在草地上的样子,读出花牛的悠闲。

2、学习第二节(1)自由读第二节,说说花牛又做了什么?(2)“眠”是什么意思?花牛为什么会“眠”?(3)感受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的惬意,读出这种感觉。

3、学习第三节(1)女生读第三节,思考:花牛在草地里怎么走?(2)“霸占”这个词给你什么感觉?(3)想象花牛“霸占”草地的情景,读出花牛的调皮。

4、学习第四节(1)男生读第四节,说说花牛在做什么?(2)“偷渡”一词用得巧妙在哪里?(3)体会花牛的自由自在,有感情地朗读。

(四)整体感悟1、再读诗歌,想一想:作者通过描写花牛的这些活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汇报。

(五)写作手法探究1、作者是怎样把花牛写得如此生动可爱的?2、引导学生发现作者通过对花牛动作的描写,展现花牛的特点。

3、还有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六)仿写练习1、观察一种动物的活动,仿照《花牛歌》的形式写一首小诗。

《花牛歌》的教案(精选3篇)

《花牛歌》的教案(精选3篇)

《花牛歌》的教案(精选3篇)《花牛歌》的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想象力,激发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写诗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读音频导入1、师问:你们知道徐志摩吗?如果知道,那你们能说出他的一两个代表作吗?出示徐志摩的图片,师: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篇文章。

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感受一下徐志摩的写作特点。

课件播放音频。

2、认识作者徐志摩:现代诗人、家。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一首儿童诗《花牛歌》。

揭示课题:《花牛歌》二、字词揭秘我会写(1)课件出示罗。

师:罗字在书写时注意偏旁罒在书写时要写得扁一些,不能超过整个字的三分之一。

罗字是上下结构,偏旁是上面的罒,可以组词星罗,张罗,我们用张罗造个句,班里的什么事都是班长张罗。

(2)课件出示眠师:眠在书写时注意目作为偏旁时要写得窄一些。

眠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可以组词睡眠,休眠,例句,一个人要保证一天最少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3)课件出示霸师:霸上面的雨字作偏旁时,注意第二笔不是竖,而是撇,第三笔的横折勾变成横折,而且折要写得短一些。

霸是上下结构,部首是上面的雨,可以组词霸占,霸主,例句,地主依仗权势霸占了很多老百姓的土地。

(4)课件出示占师:占的部首卜在占字中时第二笔不是点,而是横。

占是独体结构的字,部首是卜,例句,占领市场必先占领消费者的心灵。

三、课文精讲1、学习前两节课件出示: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师解释:剪秋萝:别名大花剪秋罗,多年生草本,暗红色,呈流苏状。

喜阳,凉爽,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产于我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牛歌教案花牛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3.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教学过程: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一幅秋天晚上的美丽画卷,这节课我们来读一首徐志摩笔下描写花牛的诗。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学习诗歌1.自读感知。

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读流利,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可以从诗中的关键字、词、句中去体会,可以从整首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从诗的思想上去感受)2.点拨感悟:(1)指名分小节读,正音,认识生字。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花牛在草地里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压扁”“霸占”“甩”“偷渡”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感悟)(3)有感情地朗读。

这首简短的小诗,我们要边读边想象,才能入情入境,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领悟写法:(1)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2)生谈自己的发现。

(3)师小结。

A.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

(结构一致) B.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压”“霸占”“甩”“偷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

我们要学会用词,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不显得单调和重复。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在语言实践中得到锻炼。

为此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品读两首诗歌,把握诗歌主旨。

二、加强诗歌朗读训练,在读中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多读才能更好地领悟诗歌。

教师要利用自读、分组读、男女生轮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读诗,进而感悟理解诗歌。

四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诗歌的方法,在教学中应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以读促思,以读带悟,以读传情,为学生今后学习诗歌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通过品读含义深刻的诗句,从中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想象力,激发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写诗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读音频导入1.师问:你们知道徐志摩吗?如果知道,那你们能说出他的一两个代表作吗?课件出示徐志摩的图片,师: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篇文章。

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感受一下徐志摩的写作特点。

课件播放音频。

2.认识作者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一首儿童诗《花牛歌》。

揭示课题:《花牛歌》二、字词揭秘我会写(1)课件出示罗。

师:罗字在书写时注意偏旁罒在书写时要写得扁一些,不能超过整个字的三分之一。

罗字是上下结构,偏旁是上面的罒,可以组词星罗,张罗,我们用张罗造个句,班里的什么事都是班长张罗。

(2)课件出示眠师:眠在书写时注意目作为偏旁时要写得窄一些。

眠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可以组词睡眠,休眠,例句,一个人要保证一天最少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3)课件出示霸师:霸上面的雨字作偏旁时,注意第二笔不是竖,而是撇,第三笔的横折勾变成横折,而且折要写得短一些。

霸是上下结构,部首是上面的雨,可以组词霸占,霸主,例句,地主依仗权势霸占了很多老百姓的土地。

(4)课件出示占师:占的部首卜在占字中时第二笔不是点,而是横。

占是独体结构的字,部首是卜,例句,占领市场必先占领消费者的心灵。

三、课文精讲1.学习前两节课件出示: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师解释:剪秋萝:别名大花剪秋罗,多年生草本,暗红色,呈流苏状。

喜阳,凉爽,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产于我国。

霸占:凭借权势强行占有。

2.学习后两节师解释:西山:指太阳从西边落下。

师问:诗中都写了花牛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朗读描写花牛动作的几个句子,同时课件出示师解释:每节第一行都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草毡从中的花牛行动景象巧妙生动地展示,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3.问题一: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美好心愿的?引导学生先找出诗中的句子,然后分析。

师小结:“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通过花牛的梦来表达自己对童年的回忆,同时“西山的青峰”表达了作者的美好心愿是自由。

问题二: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同桌讨论,举手回答师小结: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的童趣。

四、课堂小结《花牛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同学举手自由发言,师点评师小结:这首诗歌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年时的乐趣。

诗歌优美的意境和和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在诗的世界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五、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花牛歌》中花牛在草地上做什么了?(2)“霸占”在诗中怎么解释?2.比一比,组词语。

占()眠()溜()古()眼()榴()板书设计:花牛歌在草地里坐在草地里眠在草地里走在草地里做梦教学反思:徐志摩的这首诗,是来源于童年的秘密经历的诗。

它有儿童看世界的趣味和生动,活泼和自然,同时诗歌的词语又不失典雅,韵律也很讲究。

对于诗歌来说,韵律尤其重要,对于儿童诗来说,也是如此。

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诗,即便它所传达的意思并不能被儿童所完全理解,但它的韵律却能被儿童准确地捕捉。

《花牛歌》全诗四节,每一节的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简单明了,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草毡丛中的花牛,行动的景象巧妙生动地展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所以在授课时多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篇三教学目标:1.赏析重点诗句,体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3.感知诗歌的表达形式,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1.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赏析诗句。

2.尝试仿写,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中我们通过对诗句中重点字词的品析,欣赏了两幅美妙的自然图画。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细细地领略一番。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学生分节朗读《秋晚的江上》,圈画不懂的地方。

2.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A.想一想:诗歌第1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预设:引导学生认真朗读第1节,把握其中出现的景物以及它们的行动,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

描绘画面时要善于发挥想象,描述要生动。

B.理一理: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预设: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诗中描绘的景物有归鸟、斜阳、江、芦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黄昏秋江图。

C.辨一辨:“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一句诗中鸟儿和斜阳的位置关系如何?具体分析一下。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明白句子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即“掉”的双方,然后具体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体会其中塑造的鸟的形象。

明确:诗人原本只注意江上的飞鸟和照在飞鸟身上的夕阳,但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才注意到夕阳在江面上的倒影。

这夕阳的倒影好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

飞鸟本来已经倦了,但背上还驮着斜阳,并不觉得是沉重的负担。

在诗人看来,正是飞鸟驮了斜阳去点染江面。

情景十分动人。

这两句是第一节情景的继续与开展。

不说落日沉入江底,而说落日被鸟翅翻掉在江里,这是极富表现力的。

它是极其夸张而又符合逻辑的动态描写,与其说是鸟驮斜阳的自然延伸,不妨看作是诗人想象力的深化,它使夕阳沉入江心这一瞬间的景象更出神入化了。

同时,鸟翻双翅,抖落斜阳,在情绪上也是一种发展,它表明鸟不堪沉重的负担,希望过上自由的生活。

D.品一品:“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这一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颜色的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预设:引导学生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妙用。

“头白的芦苇”呈现“红颜”是夕阳的余晖映照的结果。

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

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

白红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相衬,更突出江面上的风景之美。

E.写一写:这首诗歌生动优美,节奏和谐,你们能仿照再写一首吗?预设:引导学生明白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即选取自然事物组织画面,表达感情。

这是仿写时可以借鉴的思路。

示例:夕阳中的幽径,/飘飞的秋叶,/即使是无力了,/还迎着寒风舞蹈。

/双手一张,/把夕晖铺满小路;/金黄的大地,/也收获万物的永恒了。

F.诵一诵:多读几遍诗歌,熟读成诵,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3.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花牛歌》,圈画不懂的地方。

4.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A.议一议:这首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预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诗歌,理解其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

这首诗共四节,每一节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开头,“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使诗歌显得结构匀称整齐,具有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B.品一品: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预设: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诗歌主要讲述的是花牛在草地里行动的景象,诗人寓情于景,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C.写一写:这首诗写得非常优美,你们能仿写一段吗?预设:引导学生明白仿写的要领。

仿写时,应先观察原文的内容和格式,再围绕主题,以相同或相似的格式写出新的描写点。

这首诗先写了花牛在草地做什么,随后写了在做的同时,花牛本身或自然环境的状态。

可使学生想一想,花牛还会做些什么,结果又怎样呢?示例: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株红玫瑰。

/花牛在草地里眠,/晚霞霸占了半边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耳朵扇得扑棱棱。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月亮到西山的青峰游玩。

D.诵一诵:指导学生多读几遍,熟读成诵。

同桌相互背一背,教师进行点评。

三、拓展延伸,提升素养过渡:同学们,如果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自然,也能像两位作者那样写出那么动人的诗篇。

欣赏林徽因的《雨后天》,看看你们能从中欣赏到怎样的美。

1.出示课外阅读篇目,指名朗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