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在_百年孤独_中的运用_刘知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ǔw ěn ji àn sh è
lǐniàn理念wénxué文学
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从邵挺所译《天仇记》的译本中抽出几个关键性的地方,揣摩译者的用心,我们就会对文言文译
本《天仇记》那带着镣铐跳舞的优美舞姿有一个新的认识。
身世飘零、命运多舛的哈姆莱特在第一幕第二景中的首次
亮相,就相当明确地表现出来遭受父死母嫁失掉应得王位打击后的内心世界,并且极力掩饰自己悲哀的心绪。
邵挺在翻译的同时,对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的对话以及人物形象进行了评析,并对自己的译文作了说明。
黑蒙勒第一次出场,今王和他有一段对话,邵挺译为:王:“胡为浊云尚医障汝”,黑蒙勒:“否。
我主。
某光明如
太阳。
”
黑蒙勒一开口,邵挺就赞美道:“黑蒙勒极富哲学理想。
思
虑极灵敏。
言多深思奇妙而妥帖。
此即一端。
案英文太阳与子
同音。
意本双关。
兹仅能译其一。
不能译其二。
读者谅之。
”在
这一句中,克劳狄斯主要是在试探哈姆莱特,哈姆莱特的目的
就是要把自己的仇恨隐藏起来。
邵挺在译文中带给我们的理解
是,面色不好,是不是有心事,“浊云”一词使我们体会到“汉
语的音象与汉诗词曲本身要求的情韵味之间”的“先天性契合”
贯通,何况,莎剧原来就是诗剧,译者采用长于诗歌的文言翻
译,形式与形式、形式内容契合,给读者带来了审美的愉悦。
而对于黑蒙勒回答我光明正大就像太阳一样,邵挺老实承认,
对于双关语只能译出一种意思“太阳”,并请读者原谅。
“医”
通“翳”,“翳障”即障蔽。
《西京杂记》卷四:“茂陵轻薄者化
之,皆以杂错翳障,以青州芦苇为弩矢……”在此,读者也可
悟出,王子是被今王的卑鄙“障蔽”了。
在《哈姆莱特》研究中,“生存还是死亡”一句历来受到研
究者的重视,相当多的研究者也对它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有的
人从这句话中看到了哈姆莱特对充满欺骗、暗杀的封建腐朽社
会的绝望;有的人从中看到了哈姆莱特对人和人世的极端厌倦,
乐观的人生态度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由享受生活的淳酒变成了厌恶人世。
这一段邵挺译文为:[黑蒙勒]噫此躯壳太———太坚“悲愤交集。
出辞不相接”不能融化露水也。
上帝未尝立法。
禁人自戕也。
唉、天呼。
斯世于予。
何其倦惫平淡也。
世其无福哉。
吁。
无福哉。
荆天棘
地。
满目蓬蒿。
竟至若斯。
“痛其父之死。
恨其母之婚。
百感萦怀。
觉此世之无味。
故一切乐观。
尽成悲观。
然谁可告语者。
号泣于天而已。
”“汉语言文字它是一种综合性很高的语文……它那个信息量负载量很大。
”汉语言文字的诗歌性质,可以淋漓尽致地挥洒在莎氏诗剧译文中,而文言文又把这种信息量、负载量发挥到了极至,邵挺的这段译文在所有译文中是最经济的,从哈姆莱特呼天抢地的呼喊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他对这个世界已经彻底绝
望了。
从邵挺的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自戕”、“自戮”都是这个意思,准确地体现出了哈姆莱特在看透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准备与这个世界同归于尽。
邵挺译“倦惫平淡”语气不够强烈,两个“无福哉”的“福”为幸福的意思,对于黑蒙勒来说“无福”就是“没有幸福”。
文学语言要充分体现其美学效果,诗歌的语言美在于承载它的言词,尽管是文言文,邵译文不但在审美上达到了一个高度,而且较好地传达了原作的意思。
而且,他在译文中的评点也一针见血地点出黑蒙勒由于“悲愤交集”,上句不接下句,面对父死母嫁的现实,已经由一个开朗乐观的王子,变成了一个悲观的厌世者。
邵译文的“躯壳太坚”也较好地体现了第一对开本中的这个意思。
三、结语
邵挺翻译的《天仇记》是《哈姆莱特》文言文译本中的最后一个译本,它的出现标志着采用文言文翻译《哈姆莱特》的终结。
又是《哈姆莱特》三大文言文译本中在形式上和译文上最接近原本的一个译本,它不是译述形式的散文、故事译本,而是真正以戏剧(诗剧)的形式翻译的莎士比亚剧本。
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填补翻译文学史、中外文学关系史、中国莎学史研究的空白。
参考文献:[1]莎士比亚,卞之琳译.莎士比亚悲剧四种[M].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8.[2]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在《百年孤独》中的运用
成都师范学院 刘知洪
摘要:魔幻现实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拉丁美洲逐渐兴起的文学流派,它的范围主要盛行于拉丁美洲。
《百年孤独》是作者马尔克斯倾尽心血创作的巨著,其中充分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倾向,使整部作品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包裹下显得魅力顿生。
本文通过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在《百年孤独》中的运用,进一步解释出《百年孤独》作为魔幻现实主义代表力作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 运用
魔幻现实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拉丁美洲开始逐渐兴起的,其影响力起初涵盖面较窄,《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代表力作,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充分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构造一个虚虚实实的封闭世界,从而逼真地映射社会现实。
这种手法使小说中所构造出来的部落充满了桃园之乐与原始味道,使所有情节都充满了魅力,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对情节进行猜想和试探,从而引申出魔幻现实主义之于《百年孤独》的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百年孤独》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大致知道这部巨作所想要表现的内容和核心主旨。
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合适界定,也能够使我们在了解小说大致情
节和内容的基础上,逐渐抽丝剥茧出一种关于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和思路,从而进一步推进我们在《百年孤独》中对具体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加以分析和解读。
一、小说《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完成于1967年的代表作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魔幻现实主义开始在拉丁美洲流行,辐射范围大致主要涉及到拉丁美洲。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在作品完成后,一度被人称为是再现了拉丁美洲的社会历史,可以说算得上是一篇鸿篇巨著。
作品在情节建构的过程中,塑造出了主人公布恩迪亚家族一家,布恩迪亚一家有七代人,作者在整部作品中着力塑造布恩迪亚家族这七代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可以说得上是一个传奇。
它所描写的七代人的故事因为每一代都有其各自的孤独、狭隘和封闭,导致了七代人的悲剧,直到最后一代人死去的时候,发现了箴言,原来对于布恩迪亚家族的预言早已经写到:“家族的第一个人会在树上死去,家族的最后一个人会被蚂蚁吃掉”,而布恩迪
DOI:10.16412/ki.1001-8476.2013.29.025
亚家族的第一代人恰巧是被绑在树上,经过了几十年才死去,家族的最后一个人,在一出生就被蚂蚁吃掉了。
这个预言不仅说中了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同时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也说明了这个家族的终结,最后家族在马孔多村落被飓风卷走再也没有出现。
整部小说其实是表达出了加勒比海延安的小镇子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可以说折射的领域和范围甚至是整个拉丁美洲。
宏观地讲,《百年孤独》实际上反映的是拉丁美洲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风云变化。
“百年”一词实际上也表达出了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时间长河。
可以说作者马尔克斯是煞费苦心建构了一个宏大的历史题材。
这个题材也使得《百年孤独》在成功塑造了布恩迪亚的家族兴衰后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二、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最初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而后六七十年代开始逐渐在拉丁美洲的小说中得到运用与推广。
马尔克斯的长篇巨著《百年孤独》代表了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和最高成就,在当时和日后的文坛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魔幻现实主义的思潮事实上是受到了历来传统的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尤其是欧洲传统的现实主义思潮在拉丁美洲传播,这种传播推动了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快速发展。
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魔幻现实主义中体现出来的“乡土文学”的题材,成为了拉美文学的主流。
在表现手法上,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通常运用的手法同其名称一样:魔幻现实的表达手法,他们用这种手法来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揭露出社会阴暗处的种种弊端和不良现象。
在表达中,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表达出来的色彩是鲜明而浓厚的,所体现出来的生活是深刻的、历史的,所表达的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也是既具有拉丁美洲本土风格的,可以说魔幻现实主义似乎是专为拉美而生的,拉美文学从以往的空白状态走向了较为丰富的内涵表现,甚至展示出了“文学爆炸”的景象。
魔幻现实主义通过拉美文学迅速弥漫了世界,并走向崭新的历程,堪称奇迹。
三、魔幻现实主义与《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的主线和主要创作方法就是虚虚实实的巧妙结合,在《百年孤独》中体现出十分强烈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既有现实主义的风格,映射了整个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和文化,同时又是富于魔幻色彩的,充满想象和大胆的创新的。
(一)魔幻中的现实
小说题目为《百年孤独》,主要描写了布劳迪恩一家七代人的兴衰史,事实上也从布恩迪亚这个家族的构成中看到了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缩影,“百年”也是拉丁美洲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这“百年”间,拉丁美洲由之前原始社会的状态逐渐通过欧洲列强在拉丁美洲建立殖民地、进行后殖民主义等等的一系列殖民扩张和文化入侵活动逐渐走向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整部小说中构建的布恩迪亚家族迁徙到马孔多小镇,恰巧是整个拉丁美洲的典型缩影,从马孔多小镇的建立、封闭的发展、到最后在自己的封闭中走向消亡的整个兴衰成败的过程,恰恰是拉丁美洲的真实写照。
用马尔克斯自己的话来说,《百年孤独》是“百分之百源于现实的,即我们特有的现实。
”小说开始时描述的时间段是十九世纪中叶,当时的马孔多小镇处在史前社会的状态中,在居民的生活和印象中,房屋是用芦苇和泥盖成的,环境处于原生态的状态。
小说中构造到:“世界,一切都刚开始,很多东西还没有名字,必须用手指指着说。
”这点映射了欧洲列强入侵拉丁美洲的发展事实,在欧洲人,特别是西班牙人入侵拉美之前,拉丁美洲人过的生活可以说是与世隔绝的,是静态的、封闭的、自我的、偏向小农生活的田园式生活。
而后,马孔多被他人入侵,是当地的法官带着军人去的,并且在马孔多小镇驻扎下来,这种举动使得马孔多小镇由先前的史前社会状态一下子迅速地进入到了封建社会,有他人压迫和判决等等。
而在法官带领军人驻扎了马孔多小镇后,小镇上相继出现了电灯、火车、电话、电影等等新奇的事物,这些新奇的事物令当地的马孔多人惊诧不已。
这段改变实际上映射的是拉丁美洲十六世纪前后的文化变迁,十六世纪以前拉丁美洲处于半原始状态,居民主要以拉丁美洲本土的土著民族为主且呈现家族、部落式的群居生活,代代相传。
在欧洲殖民者入侵以后,殖民者掠夺了大量原始拉丁美洲的财富,包括金钱及本土资源。
同时,入侵事件也使不同种族、肤色的人开始交互影响,大批不同肤色和种族的移民开始进入拉丁美洲,使本来一元化的拉丁美洲的文化变为多元化共存状态,社会结构、生活习惯、种族信仰、风俗特点等等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这以后,拉丁美洲陷入了极其黑暗的社会现实,这点尤其可以突出地见于哥伦比亚的黑暗统治,这些现实其实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百年孤独》中,成为了作者创作的重要素材。
魔幻中所体现出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人文、自然环境变迁以及拉丁美洲整个生活和命运转变的深刻思考和现实关怀,寄托了作者的用心良苦。
(二)现实中的魔幻
《百年孤独》在充分地影射了拉丁美洲的同时,也体现了现实中的魔幻特色。
这点集中地见于小说的写作和构造过程中,也就是手法的表现上。
在《百年孤独》中,处处充满了神话色彩和荒诞不经的场景设定,例如,在马孔多小镇,一场雨连续下了四年一个月零两天,作者虽然夸大了,但是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夸大。
南美洲的自然条件,处于热带地区的拉丁美洲,在自然地理上也经常出现连续暴雨的现象。
在马孔多小镇消亡的时候,作者构造了马孔多小镇被飓风卷走了,从小说上来讲,是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充分考究南美洲的自然条件,飓风也是常见的。
布恩迪亚家族的最后一个人,出生就被蚂蚁啃食的故事,看似触目惊心,其实也蕴含了现实的拉美特色的本土特征。
在拉丁美洲,由于自然条件多雨、炎热、潮湿等等,多种气候融合在一起,往往容易造成本土生物体型巨大,例如南美洲的蚂蚁就是较为凶猛的,甚至在数量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也发生过活人被啃食殆尽的情况。
从人物看来,《百年孤独》也塑造了较为现实的人物特色。
如:在塑造布恩迪亚部落第一代人的时候,其消亡是被绑在树上经过了几十年才死去,而其妻子则长寿地活到了一百多岁。
这里,小说的构建中明显存在夸张的成分,但是细细探究不难发现,实际上是现实状况的逼真再现,拉丁美洲不乏长寿之人。
这里表现出来的夸张成分既有幽默的构成又给人十分神奇的感官和阅读体验。
在塑造的诸多人物中,作者带有魔幻色彩地塑造了一个被老布恩迪亚捅死的邻居,之后这个邻居竟然还通过自己的鬼魂骚扰着老布恩迪亚的生活,致使老布恩迪亚搬到别的地方去重新发展。
在小说中,鬼魂也是可以苍老和死去的,这也是比较魔幻和不可思议的。
而这种观念实际上也真实地存在于印第安土著居民的意念中。
这种意念反过来又影响到了作者创作时对魔幻体验的构建,使得众多读者在阅读《百年孤独》
41
yǔw ěn ji àn sh è
lǐniàn理念
wénxué文学
时,一直穿梭在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同时也为《百年孤
独》所具有的魔幻夸张色彩和荒诞不经的效果叹服。
四、结语
《百年孤独》是作者马尔克斯经过长时间的尝试、改进关于魔幻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
其丰富的想象,荒诞不经的语言和神话似的原始民族的生活,都在作者深刻的思考下统一为了整部小说中所折射的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兴衰史。
通过详细地讲述布恩迪亚家族的变迁和兴衰,马尔克斯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大旗下展示出了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繁衍,展示了宏
阔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内涵。
通过再现魔幻中的现实和创作现实中的魔幻等手法,马尔克斯成功地将整部小说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得当地统一在了一起,同时也通过对拉丁美洲百年发展的深刻思考创造出了新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莫海.论《百年孤独》的叙述者及叙述视角[J].长城,2011(04).
[2]王微.论《百年孤独》中的魔幻现实主义[J].语言与文化研究.2011.
分析《织工马南传》中的异化现象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黄艳梅
摘要:作家爱略特以当时在工业化洪流中苦苦挣扎的英国工人的生存状态为素材,创作了小说《织工马南传》,借用织工马南在拉维罗村孤独麻木的生活,及其境遇来揭示在工业化浪潮中英国工人所处的异化状态。
关键词:马南 织工 爱略特 异化
19世纪英国女作家爱略特的代表作之一《织工马南传》,讲述了在工业化大背景下,织工马南曲折艰难的人生经历,本文笔者将马南放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视角下予以分析,借用织工马南在拉维罗村孤独麻木的生活,及其境遇来揭示在工业化浪潮中英国工人所处的异化状态。
一、工业化的大背景
作家身处在维多利亚时期,是工业化得到了长足发展的时
代。
工业化给英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它解放了生产力,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工人生存状况恶劣(正是在这个时期,马克思提出了他的“异化”理论)。
在英国,工业化是从纺织业开始的,因此像马南这样的织工便首当其冲,受到工业化的打击,从自给自足的手工业者沦为在城市里出卖劳动的纺纱工人,过着凄惨的生活。
在作品《织工马南传》中,马南在人生地不熟的拉维罗村,靠自己的织布劳动,不但养活了自己,还积攒了大量的金子;金子被窃后,马南还是靠着织布的收入把爱蓓(Eppi)养大成人。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织布生意也走下坡路了,这与当时英国手工纺织行业竞争不过机器化纺织工业而日益没落的现象是相对应的。
作家爱略特用马南织布行当境况的变迁来反映当时英国纺织业工人的遭遇,借马南的遭遇来影射工业化对工人生存状态造成的恶果。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马南这一类手工业者便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他们被迫离乡背井,流落到城市,成为雇佣工人。
作品中,马南带爱蓓重返灯笼广场,但灯笼广场已今非昔比,这里已然成了一个工业大镇,爱蓓的反应也是失望、不安,在她看来,灯笼广场污浊、破败、拥挤不堪,而灯笼广场上的工人们也如同行尸走肉,麻木、病态,爱蓓的见闻其实是作家爱略特对纺织工人恶劣生存状态的观察和态度,她对工人阶级恶劣生存状况感到厌恶、不安,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良方,唯有逃避。
二、作品中的异化现象
异化现象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观,其中包括劳动本身的异化、人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三个内容,而异化现象指的是人的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作品中,马南在石屋中度过的十五年麻木生活恰好生动具体地例证了马克思的异化概念。
(一)劳动本身的异化。
劳动本身能使人的体力及智慧获得双向发展,使人感到创作的愉悦感,是人的内在需要,而劳动本身的异化却使人的劳动完全是被动的,人的智力及体力在劳动中受到损坏,人不能在劳动中感到任何的幸福与愉悦,反之是痛苦的,折磨的。
在作品中,劳动本身成了异己的力量,统治了马南,摧残了织工马南的身体,使他“面孔缩小了,身体也佝偻了……面色又枯又黄”,劳动本身的异化将马南变成了病态的畸形人,除了身体上饱受摧残,马南的心灵也遭受着摧残,他的生活变成了纺织虫似的机械活动,他不愿回到过去,他没有爱和友谊,他的思想非常紊乱,他敏感的神经遭受创伤,他的情感渐渐枯萎。
马南被织布这种异化劳动控制,身心深受摧残,他在劳动中否定自己,感到不幸,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正切合了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表述。
(二)人的异化。
马南日复一日地从事着织布的异化劳动,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被异化了。
马南的这种生存状态诠释了异化观的第二个内容,即人的异化。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成为人,在于人能够摆脱动物本能,在理性的支配下自由自觉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而异化劳动则支配了人,使人的这种自由自觉的特性丧失,变成了像动物一样的生存。
开始时马南能动地支配着织布劳动和劳动产品,可是后来由于日复一日地织布,马南自由自觉的特性丧失,劳动过程本身和劳动产品则变成了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了马南,使他沦为像动物一样的生存。
于是,他活生生的人的本质消失了,没有爱、友谊等人类的感情,他成了一个织布的活机器人,除了必要的睡、吃、喝等生理功能外,几乎丧失了思考的功能,唯一的活动就是织布、织布、织布,与动物毫无二致。
马南“像一只蜘蛛,纯然是出于冲动,不假思索地织着。
每个人的工作,如果是这样不断地、专心一意地做下去,就会把工作本身变成一种目的,借此消度他那毫无情趣的生活。
赛拉斯的手由于投梭而得到满足。
他的眼睛由于看到经过他的努力织成的布匹而得到满足。
……所有这些非做不可的事,加上织布,就使他的生活变成一种纺织虫似的机械活动。
” 他没有信仰,没有爱情,干活与挣钱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于是,异化劳动剥夺了马南活生生的人的“类本质”,使他“同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将他异化为一具游离于拉维罗村民的行尸走肉,一个织布工具。
这种异化状态正好验证了马克思的论述:“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