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侍坐》——字词整理

合集下载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注释、译文【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子路①、曾皙②、冉有③、公西华④侍坐⑤。

子曰:“以⑥吾一日⑦长⑧乎⑨尔⑩,毋(11)吾以(12)也。

居(13)则(14)曰:‘不吾知(15)也。

’如(16)或(17)知尔,则何以(18)哉?”子路率尔(19)而对曰:“千乘(20)之国,摄(21)乎大国之间,加(22)之以师旅(23),因(24)之以饥馑(25);由也为之(26),比及(27)三年,可使有勇(28),且知方(29)也。

”夫子哂(30)之。

“求,尔何如(31)?”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32),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33)。

如(34)其(35)礼乐,以俟(36)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37)。

宗庙之事(38),如(39)会同(40),端章甫(41),愿为小相(42)焉(43)。

”“点,尔何如?”鼓瑟(44)希(45),铿尔(46),舍(47)瑟而作(48),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49)。

”子曰:“何伤(50)乎?亦(51)各言其志也!”曰:“莫春(52)者,春服(53)既成(54),冠者(55)五六(56)人,童子(57)六七人,浴乎(58)沂(59),风(60)乎舞雩(61),咏(62)而归。

”夫子喟然(63)叹曰:“吾与(64)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65)。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16)!”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67),其言不让(68),是故哂之。

唯(69)求(70)则非邦(71)也与(72)?安(73)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74)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75)而何?赤也为之小(76),孰能为之大(77)?”【注释】①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

②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

曾参的父亲。

③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

《侍坐》论语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侍坐》论语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侍坐》论语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原文: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二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第三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四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五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六则: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第七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八则: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第九则: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第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品注释:作品译文:第一则: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第二则: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第三则: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四则: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第五则: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第六则: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第七则: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第八则: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第九则: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侍坐》知识点

《侍坐》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总结一、常识: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们编纂而成。

孔子及其弟子的这些谈话,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2.“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3.“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4.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被尊称为“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

曾在鲁国做官后周游许多诸侯国,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但未被采纳。

晚年创办私学,致力教育工作,相传有“弟子三千,七十二人贤士”。

同时整理了“六经”。

二、字音俟,音sì莫,音mù甫,音fǔ 哂,音shěn相,音xiàng 铿,音kēng 沂,音yí 喟,音kuì雩,音yú 冠,音guàn三、文言知识(一)一词多义以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介词,把,拿,用。

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动词,用、做。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介词,用。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介词,把。

尔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你们。

问君何能尔。

代词,这、那、这样、如此。

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鼓瑟希,铿尔助词,相当于“然”,拟声词词尾。

乎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比摄乎大国之间介词,在异乎三子者之撰介词,和、与浴乎沂,风乎舞雩介词,在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语气词,呢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方六七十里方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正,才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方六七十里,如五六十里或者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赤,尔何如与“何”连用,即“如何”,怎么样权将如吴到……去不动如山像,如同夫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成年男子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丈夫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这,那夫战,勇气也发语词,用在句首引出议论夫子何哂由也与“子”组成“夫子”,对孔子的尊称则《论语》六则指分项或分段落的文字的条数居则曰“不吾知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本学习知识参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本学习知识参读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先贤论志,心平气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解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是语录体的《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篇,也是《论语》中的名篇。

《侍坐》记叙了孔子与四个弟子的一次谈话,以“言志”为线索,生动鲜明地展示了弟子们的志趣、性格,也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人生态度。

一、内容梳理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孔子问志。

孔子先指出学生们常说“不吾知也。

”然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启发弟子们各言其志,明确了这次谈话的中心。

当然,孔子并没有一开场直接让学生们言志,而是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无以也”,解除了师道尊严的压迫,创设了一个平等、宽松的言语环境,鼓励学生说真话、述真志。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12段):四子述志。

在“如或知尔”这一条件的激发之下,子路“率尔”而对,慷慨陈词,提出可以将一个处于内忧外患下的“千乘之国”在短时间内治理得国家强盛,人民知礼。

“率尔”一词说明子路平时即心怀大志,但同时其直率、粗犷、鲁莽的性格也跃然纸上。

孔子“哂之”,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冉有和公西华是在孔子点名之后才发表自己的想法的,他们两人所说同样是诸侯邦国之事,但态度要谦虚谨慎得多。

冉求只设想治理“方六七十”,甚或是“五六十”的小国,能使人民丰衣足食,至于礼乐教化恐怕是自己能力做不到的,还要另请高明。

相比子路的“有勇”、“知方”要谦虚谨慎得多。

而公西华只愿做“小相”,并首先声明“非曰能之,愿学焉”,态度极其谦和平易。

两位弟子在言志之时,孔子只是静静的倾听,并没有当场表态。

最后述志的曾皙显得与众不同,在同学们述志的时候,曾皙是边鼓瑟边听,边听边思考,可以想象其神态悠闲,气度潇洒,暗示了曾皙所言之志异于前三位。

一“舍”一“作”虽然无声,却无声胜有声,表现了曾皙洒脱、知礼而自信的特点,“异乎二子者之撰”说明虽在鼓瑟,而三子之志已经听清,并对照自己之志作了思考,可见聪颖善学。

《论语·侍坐》——字词整理

《论语·侍坐》——字词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一.通假字:1.鼓瑟希希同“稀”稀少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同“暮”末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同“欤”吗二.此类活用1. n-v: a. 唯求则非邦也与邦,原是国家,此为治理国家B.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端:穿着礼服;章甫:带着礼帽C. 三子者出,曾皙后也后:落在后面D.风乎舞雩:风,吹风E. 鼓瑟希鼓,弹奏f.冠者五六人:冠:行冠礼2.adj-n: a.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小司仪,大司仪3.使动用法:a.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足:使……富足三.一词多义1.与:a.吾与点也(表示同意) b. 唯求则非邦也与(语气词,吗)2.以:a.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 b. 则何以哉(用)C.以俟君子(连词,来)3.如:a.如其礼乐(至于) b.如或知尔(如果)C. 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或者)4.乎:a.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表示比较)b.异乎三子者之撰(与,和)c.何伤乎(呢,语气词)5.焉:a.非曰能之,愿学焉(于是,指这方面)B.愿为小相焉(句末语气词)6.尔:a.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们)B.子路率尔而对曰:(形容词词尾,……的样子)7.居:a.居为奇货『出自《促织》』(存储)B.居则曰:‘不吾知也!(闲居,平时)8.方: a.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向,这里指道义的方向)B.安见方六七十(方圆,纵横)9.也: a.勿吾已也(语气词,啊)b.由也为之(语气词表示停顿)四.句式1.宾语前置:a.居则曰:“不知吾也” b.如或知尔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2.介宾后置:a.异乎三子者之撰 b.加之以师旅c.浴乎沂,风乎舞雩3.介宾前置:a. 求,尔何如;赤,尔何如;点,尔何如(如何)。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字词解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字词解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字词解释《论语》中,子路曾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好官,孔子便让他去请教三位有名的官员:曾皙、冉有、公西华。

其中,公西华以侍坐的身份坐在门前,子路便向他请教,公西华的回答非常简短,只有“养吾浩然之气,不患无位而患不能也。

”这句话,听起来非常神秘,但也有很多解释:1. “浩然之气”:“浩然”是道家的术语,指追求高尚、完美与无限的精神境界,而“气”是指人的精神和格局。

因此,“浩然之气”指的是追求高尚的品质和精神,具有阳刚之气。

2. “养”:意为保持、培育。

养吾浩然之气指要保持高尚的品质,并不断培养。

3. “不患无位而患不能也”:这是说,如果你只关注自己的地位,而没有实际能力和高尚品质,最终会悔恨自己没有尽力发挥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只是因为没有高官厚禄而悲伤。

4. “吾”的含义:公西华在这里使用“吾”,表明他对自己的冠称非常谦虚,与儒家注重身份和地位的思想形成强烈的对比。

5. “侍坐”的身份:侍坐是一种低级的官职,但从侍坐之中,却可以锻炼品质,提升能力,为未来进行铺垫。

6.自我认知:公西华在这句话中没有告诉子路具体该如何做,而是让他自己认清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好官。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我认知,不断地思考自己应该如何行动,如何提升自我,是不断成长的关键。

7.身心统一:在这句话中,公西华强调了身心统一的重要性。

要达到高尚气质和有用的人生,必须要保持身心健康、精神和情感的和谐。

公西华的回答非常简短,但是却包含着非常深刻的思想。

他告诉我们,要在人生中追求高尚的品质和精神,不断提升自我,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这是一个古代智者对现代人的殷切嘱托,也是一条适用于各个时代的智慧之路。

职高语文文言文《侍坐》知识点汇总

职高语文文言文《侍坐》知识点汇总

职高语文文言文《侍坐》知识点汇总一、文学常识1、选自《论语·先进》或《论语正义》。

2、《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

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被尊称为“圣人”。

4、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乐治国”(简称“礼治”),鼓励人们入仕。

教育主张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5、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六种科目):礼、乐、射、御、书、数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6、人物性格:①子路:有抱负、自信,却失之鲁莽、直率②冉有:谨慎小心、谦虚退让③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④曾皙:洒脱高雅、从容淡定5.本文的行文中心线索:学生言志(谈理想)二、通假字1、鼓瑟希(希,同“稀”,稀疏)2、莫春者(莫,同“暮”,暮春)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同“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三、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1、可使足民(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二)名词作动词:1、端章甫(端,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2、端章甫(章甫,名词作动词,戴着礼帽)3、鼓瑟希(鼓,名词作动词,弹奏)4、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5、冠者五六人(冠,名词作动词,戴帽子)6、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走在后面)(三)形容词做名词:1、可使有勇(勇,形容词作名词,勇气)2、赤也为之小(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相)注:为:做3、孰能为之大(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相)注:为:做(四)形容词作动词:1、赤也为之小(小,形容词作动词,做小相)注:为:替3、孰能为之大(大,形容词作动词,做大相)注:为:替2、子路率尔而对曰(对,形容词作动词,回答)四、特殊句式(一)宾语前置句1、毋吾以也2、不吾知也3、则何以哉4、尔何如?5、何伤乎?(二)状语后置句(以、乎、于 + 实义)1、以吾一日长乎尔2、摄乎大国之间3、加之以师旅4、因之以饥谨5、异乎三子者之撰6、浴乎沂7、风乎舞雩8、为国以礼(三)定语后置句(名词+数量词)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四)省略句1、居则曰2、可使有勇3、毋吾以也4、舍瑟而作五、一词多义“而”①咏而归(表修饰)②子路率尔对曰(表修饰)③舍瑟而作(表顺承)④非诸侯而何(表并列)注:其他一词多义参考随堂练153页六、课下注释+补充注释。

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子路具有军事才能、冉有具有管理才能,公西华娴 于辞令,善于搞外交。
思考: 1. 孔子为何与点?


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 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 美的人生,与孔子的仁政、礼治相符合。 曾皙的话是说到了孔子心里去了。孔子的喟叹正 是为了自己在晚年终于觅得一知音而叹息,中间 又夹着因为感觉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惋惜。
思考: 2.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认为儒家学 派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什么?能否用文中出 现过的一个字来概括。
礼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之一。礼的意义在古 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婚、 丧、祭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孔子形象:
• 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 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 循循善诱、热情鼓励。 • 是一个既有抱负又充满苦闷的 政治家形象。
神态、语言 描写 语言描写
冉 有
公西华 愿为小相 “宗庙之事,谦恭有礼,娴于辞 如会同” 令。忍让、虚心
莫春者„„咏而归。 异乎三子者之撰
语言描写
曾 皙
淡泊于功名、从容 动作、神态、 不迫。豁达、洒脱、 语言描写 自得
表格二:
人物对 象 子路 孔子 态度 哂之 “其言不礼”
孔子评志
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不 够谦虚。
冉 有 公西华 惜之
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 “求则非邦也与?” 是满意的。 “赤则非邦也与?” 赞成他的治国志向,肯定他的谦 “赤也为之小,孰 虚态度,但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 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能为之大?” “吾与点也!” 与孔子的观点相同,得到孔子的 赞扬。
曾 皙
喟然 叹之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 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即兵役和军政)也,不知其 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 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县长或大夫 家的总管)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 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论语·侍坐章》几个词语新释

《论语·侍坐章》几个词语新释

:
如 若 曾晰伴 坐时在 那不
由的细 微 表情呢 ?
他 怎 能 听得 清 别 人 谈话 的 内容
,
又怎能 看得 清孔 子





这种 解 释
,
与 曾 晰 的 性格 不 符
,

侍 于君子
:
,
不 顾望 而对
,
非礼也
,

( 《礼 记
檀弓 》 )
,

这 是 说 当 时 说 话 的 礼节
答前
, ,


时 的 礼节 是 高明的 瑟


岂非 咄 咄 怪 事

?
,

这 种 解 释 不 近 情理
,
和后文 相矛 盾

当 孔子 问曾晰 的志 向 时
他不 是 象 子 路 那 样

率 尔 而对

,
而是说
:

异乎三 子者 之
第一 期 撰 言
” 。
《论 语

侍 坐章

》 几个 词 语新释
,
了 11
这 说 明 他 不仅 完 全 明 白 子 路
,
冉有
,
公 西 华三 人谈 话 的 内 容
而 且 也 已 想 好 自己 的 发

,
出 言的 不 同凡 响

就 足 以 证 明 他 的 话 是 经 过 深 思 熟虑 的 ;
,
,
他 问孔子
何 晒 由也 ?

,

这 不易 察 觉的 一 停 地鼓 瑟
,

他都 看 得 明 白

论语《侍坐》章知识要点

论语《侍坐》章知识要点

论语《侍坐》章孔子:曾从事《诗》《书》《礼》《易》等古籍的整理工作1.《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富于文学色彩,完整地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们进行的一次有关志向抱负问题的讨论,先是孔子提出问题,接着是学生们畅所欲言,最后由老师总结,对学生们的发言作简短的评价,这也是孔子有教无类,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的一次完整记载。

2.《侍坐》中“夫子哂之”“率尔而对”的是子路:子路坦率自信,有勇而智高。

3.《侍坐》中“吾与点也”,“点”指曾皙;曾皙“舍瑟而作”甘于淡泊,向往优游生活。

4.孔子说“吾与点也”的内涵:表现出孔子对实行礼乐的太平盛世的向往和淡泊的情怀,以及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哀和从政心态的衰退。

5.孔子也肯定了子路、冉有、公西华等三人的用世治国之道。

子路:“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6.分析孔子及其四位弟子的个性:本文成功刻画了教育家孔子的形象,他不以师长自居,谦逊地说自己只是比学生稍稍年长一点罢了,他理解学生平时怀才不遇的苦闷,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讨论问题,他对学生的才能,特长也了如指掌,所以能作出恰如其份的评价。

这一位和蔼可亲,平等待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子路志向远大,直爽豪放,相当自负;冉有、公西华小心谨慎,格外谦虚;曾皙与众不同,淡泊洒脱,但又好学勤问,最后还向孔子求教。

7.文章善于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及记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记录人物语言,能逼真地表现出入物的身份和个性。

叙述不多,但用词准确精练。

如用“率尔而对”表现子路直率豪爽的个性,用“夫子哂之”表现孔子听了子路发言后的神态,用“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记叙曾皙发言之前的一连串动作,表现其从容潇洒的气度,都十分传神,显示出遣词造句之妙。

说明曾晳的回答得到孔子赞赏的原因。

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

第一种是从积极方面理解的。

侍坐:学生坐在一旁陪伴老师.古代臣子坐在一旁陪伴国君、...

侍坐:学生坐在一旁陪伴老师.古代臣子坐在一旁陪伴国君、...

问志---师长风范 言志---各展抱负 评志---

•后:方位名词作动,落 在后面,走到后面 •与同“欤”,表反问语 气. •宾语前置句:安见方六 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
•子 路: •冉 有: •公西华: •曾 皙:
哂之 叹之 惜之 与之
• 子路言志之后,孔子为什么对 子路之志要“哂之?” • 赞赏坦率发言, • 委婉批评 • 《礼记》: “长者不及,勿谗言.” •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④这不是儒家思想,而是道家的思想;而且 这篇文字在《论语》中篇幅亦长,恐怕是战国 时期孔门后学所记。〔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 历代散文选》上册第116页。〕
以上说法,各有所侧重。因为曾点的政治抱 负是通过春风沂水的描叙而曲折表露出来,所 以见仁见智,可以圆通,似不必拘泥于一说。 按照这个原则,可以提出另一种看法,根据是 《论衡·明雩篇》:
译文:(你们)不要认为我(年 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练习
shè n g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A.千乘(ché ng)之国 因之以饥馑(jǐn) B.以俟(sì )君子 风乎舞雩(yú ) C.端章甫(fǔ) 愿为小相(xià ng)焉 D.夫子喟(kuì )然而叹曰 夫子何哂(shěn)由也
孔子的“礼”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论 语·颜渊》)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孔 子回答说:国君是国君,臣下是臣下; 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各自按应 有之道去做,要符合礼的要求。)
孔子为什么独独赞赏曾皙,说“吾与点也” ? 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说法: ①“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 之缩影也。”〔见杨树达《论语疏证》〕 ②“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 〔 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 116页〕 ③“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 世之心,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 桴浮于海’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孔子 又说:‘饭疏食(吃粗糙的食物)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先秦文学参考资料》第349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字词解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字词解释

带你了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一段经典对话,以
下对其中的字词进行解释,带你深入了解。

子路:孔子的弟子,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学生,常常需要向孔子请
教问题。

曾皙:孔子的弟子之一,以勇敢和果断著称,常常缺乏耐心和思考。

冉有:孔子的弟子之一,是一个温和宽容的人,常常平衡曾皙和
子路之间的意见分歧。

公西华:一位古代的贤人和哲学家,常常被孔子引用他的思想。

侍坐:坐在座位上,被视为一种尊重和礼仪。

本段对话中,子路请教孔子关于人品的问题。

孔子反问:“如果
你选择旅行,你会带上你的好马,还是丑陋的驴子?”子路回答:
“当然是好马。

”孔子继续反问:“如果你想交友,你会选择品德高
尚的人,还是道德败坏的人?”子路回答:“当然是品德高尚的人。

”孔子的回答是:“那么为什么你的朋友都是丑陋的驴子呢?”
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德和品质非常重要,我们应该选择
与品德高尚的人为伍。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的品德,不断修身
养性,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也许现在的社会比古代更加浮躁,但这段经典的话语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选择朋友和合作伙伴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仅仅看重对方的物质和表象,品德、信仰和价值观同样重要。

与品德高尚的人共事,并互相尊重、学习,定能成就更伟大的事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论语》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二、文化常识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例如: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

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这也是公西华的谦辞。

例如: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冠者:成年人。

周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例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舞雩: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今山东曲阜东南。

求雨的时候,常由巫在坛上作舞以求神。

例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饥馑:指因为粮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

《尔雅释天》谷不熟蔬不熟为谨。

( 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

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

帝王天子庙制是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庶人不准设庙。

同时,宗庙诸侯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文中的“宗庙之事”就是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古代“沐”和“浴”各有所指。

沐:洗头;浴:洗身体,在古代相当于今人所说的洗澡。

三、文言现象1.词类活用(1)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2)如会同,端章甫:名词作动词,戴着礼帽(3)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4)三子者出,曾皙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2.古今异义(1)以吾一日长乎尔古义:很短的时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字词解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字词解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字词解释1. 子路子路(约公元前570年—约公元前467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重要弟子,他的名字在《论语》中频繁出现。

子路以他的忠诚、正直和勇于批评的特点而闻名。

他在孔子的教育下,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人,并且一直以来都尽力将孔子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

子路的主要贡献是将孔子的思想普及到更广泛的群体中,他在受到世人尊敬的同时也承受了很多压力和困难。

2. 曾皙曾皙(约公元前551年—约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贵族,同时也是孔子在政治上的支持者和朋友。

曾皙以他的谦逊、宽容和聪明才智而闻名。

他常常向孔子请教政治和礼仪方面的问题,并且遵循孔子的指导来处理政务。

曾皙的主要贡献是在鲁国的政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帮助鲁国保持了政治的稳定和繁荣。

3. 冉有冉有(约公元前556年—约公元前484年)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以他的勤奋、责任心和诚实而闻名。

冉有在孔子的教诲下,成为一个对道德要求严格的人,他常常遵循孔子的教导来行事。

冉有在孔子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品德的修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的榜样。

4. 公西华公西华(约公元前542年—约公元前481年)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以他的正直、刚毅和勇气而闻名。

公西华在学习和实践中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并且不畏艰难和困难。

他对于道义的坚持和对于正义的追求为他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和敬佩。

5. 侍坐侍坐是指一个人在他人坐下时站在旁边侍候的行为。

在古代中国,侍坐被视为一种礼节,表达了对他人尊重和关怀的态度。

同时,侍坐也反映了一个人的谦逊和服从心态。

在社交场合和官场中,通过侍坐来展示自己的礼仪修养是很重要的。

子路的思想与影响子路作为孔子的重要弟子,他的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子路主张诚实守信、正直无私,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同时,子路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教育和友谊方面的关系。

子路崇尚君子道德,认为君子应该以德为先,以身作则来影响他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重点字词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重点字词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重点字词整理
一、华侍
1、“华侍”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官吏,历史上的华侍又分为“华阁大夫”、“华侍中”、“华侍外”,它由三种形式组成。

2、华侍大夫是皇帝的外务使者,负责外交交涉和召集国家元老共进晚宴。

3、华侍中负责皇室机关接待外宾工作,有时也要给外宾陪客,穿古装受客。

4、华侍外负责防卫皇城,保护皇帝和贵族们的安全。

5、华侍被称为“西子”,因为他们穿着西装,非常显贵。

由于他们外出时为保护皇帝而使出浑身解数,皇帝十分欣赏他们,故而被称为“西子”。

二、曾皙
1、“曾皙”指的是宋朝著名的宰相曾鞅,被毛泽东伉俪煊赞为“曾皙”。

2、曾鞅出身农民,宋赵匡胤时,他多次参加行政事务,运用智慧取得成就,被册封为太常卿,宋赵佶时,他又担任太常、令吏两个位置,以力振败潮。

3、曾鞅以虔诚敬拜上帝为政策,颁布《太平律》,加强宗教控制,开垦荒地,筑护城河,明察秋毫便给人民安宁,办理政务贴近老百姓,以及加强军事的统御,使宋朝繁荣昌盛一度。

4、曾鞅敢于说真话,改革既存机制,以推动发展,力促历史前行,直言不讳,更是赢得了时人的最高评价。

三、公西
1、“公西”指的是清朝皇室成员或贵族们的先祖,公西们一般由朝廷贵族和皇室成员中选出,是历史上有尊贵地位和有丰厚薪酬的官员,受皇帝亲自授意而管理大臣们。

2、公西们穿着宫廷服饰,肩负起皇室事务的高威仪,负责司法、外交和军事工作,他们的家庭也显得十分尊贵,往往有恩典和财产,常常比正式官员更富有。

3、此外,公西们在清朝还拥有相当多的特权,可以直接向皇帝上簿,可以参加宫中庆祝活动,也可以依据朝廷权谋求私人利益。

〖2021年整理〗《侍坐》基础字词

〖2021年整理〗《侍坐》基础字词

《侍坐》基础字词
1.字音
哂(shěn)俟(sì)甫(fǔ)
雩(yú)喟(kuì)冉(rǎn)
莫春(mù)冠者(guàn)饥馑(jǐn)
铿(kēng)沂(yí)千乘之国(shèng)毋(wú)孰(shú)
2.通假字
鼓瑟希希同“稀”,这里是说弹琴的声音也近尾声。

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农历三月。

唯求则非邦也与与同“欤”,语气词,吗。

3.一词多义
坐着。

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因为,由于。

例:停走坐爱枫林晚。

因为。

例:以吾一日长乎尔

认为。

例:毋吾以也
平时。

例:居则曰

停留。

例: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了解。

例:不吾知也

主持。

例:子产其将知政矣
兵车。

例:千乘之国

乘坐。

例:乘肥马,衣轻裘
赞同。

例:吾与点也

跟,和。

例:逐与外人间隔。

4.词类活用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名词用作动词,戴着礼帽
鼓瑟希,铿尔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三子者出,曾晳后名词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浴乎沂,风乎舞雩名词用作动词,吹风
赤也为之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相,小的司仪孰能为之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大相,大的司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一.通假字:
1.鼓瑟希希同“稀”稀少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同“暮”末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同“欤”吗
二.此类活用
1. n-v:a. 唯求则非邦也与邦,原是国家,此为治理国家
B.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端:穿着礼服;章甫:带着礼帽
C. 三子者出,曾皙后也后:落在后面
D.风乎舞雩:风,吹风
E. 鼓瑟希鼓,弹奏
f.冠者五六人:冠:行冠礼
2.adj-n:a.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小司仪,大司仪
3.使动用法:a.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足:使……富足
三.一词多义
1.与:a.吾与点也(表示同意) b. 唯求则非邦也与(语气词,吗)
2.以:a.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 b. 则何以哉(用)
C.以俟君子(连词,来)
3.如:a.如其礼乐(至于) b.如或知尔(如果)
C. 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或者)
4.乎:a.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表示比较)
b.异乎三子者之撰(与,和)
c.何伤乎(呢,语气词)
5.焉:a.非曰能之,愿学焉(于是,指这方面)
B.愿为小相焉(句末语气词)
6.尔:a.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们)
B.子路率尔而对曰:(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7.居:a.居为奇货『出自《促织》』(存储)
B.居则曰:‘不吾知也!(闲居,平时)
8.方:a.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向,这里指道义的方向)
B.安见方六七十(方圆,纵横)
9.也: a.勿吾已也(语气词,啊)
b.由也为之(语气词表示停顿)
四.句式
1.宾语前置:a.居则曰:“不知吾也” b.如或知尔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2.介宾后置:a.异乎三子者之撰 b.加之以师旅
c.浴乎沂,风乎舞雩
3.介宾前置:a. 求,尔何如;赤,尔何如;点,尔何如(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