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
马铃薯
![马铃薯](https://img.taocdn.com/s3/m/a839a900f12d2af90242e6d3.png)
马铃薯马铃薯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中能形成地下块茎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学名马铃薯,别名土豆、山药蛋、洋芋、地蛋、荷兰薯。
普遍栽培的马铃薯种它有两个亚种ssp.andigena和ssp.tuberosum,二者同为四倍体。
在南美洲栽培的有7个品种。
每100g 块茎含水分75-82g、淀粉17.5g、糖1.0g、粗蛋白2.0g,以及各种维生素。
欧、美一些国家多用于主食,中国东北、西北及西南高山地区则粮菜兼用,华北及江淮流域多作蔬菜;也可作饲料和生产淀粉、葡萄糖、酒精等的原料。
马铃薯分布遍及欧、亚、非、美、大洋洲,从阿根迁南部到挪威、从平原到海拔4000米左右的南美高山和中国青藏高原均有栽培。
起源和传播:马铃薯起源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为印第安人驯化。
据秘鲁利马发掘的材料证明马铃薯的栽培约有8000年的历史。
马铃薯亚种ssp.andigena 分布于南美洲,ssp.tuberosum最初在智利南部沿海栽培,哥仑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才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
1570年左右传入西班牙,1590年传入英格兰,经过两个世纪才遍布欧洲;1621年传入北美洲;17世纪末传到印度和日本,1650年传入中国。
植物学性状:须根系。
块茎发芽后,先从幼芽基部长出初生根,后在茎的叶节处抽出匍匐茎,发生3-5条匍匐根。
初生根先呈水平方向扩展,约30cm后转而向下,有的深达60-70cm,开成马铃薯的主要吸收根群。
匍匐根主要向水平方向伸长约20cm。
地上茎为绿色或着生紫色斑点,横断面棱形,具波状或直形棱翅,称茎翼。
茎端顶芽形成花芽,呈假二叉分支。
茎上各叶腋均能发生侧枝。
地下茎一般有6-8个节,节上叶退化成鳞片状,从叶腋抽生匍匐茎,在湿润黑暗条件下呈横向生长,见光时则转而向上形成枝条。
匍匐茎尖端短缩膨大形成块茎。
块茎上分布很多呈螺旋状排列的芽眼,靠匍匐茎的脐部周围芽眼分布较稀,顶部较密。
顶部芽眼发牙势较强,长势旺,块茎表面分布很多皮孔,是气体交换的通道,初生叶为单叶,心脏形,后发生的叶为奇数羽状。
马铃薯
![马铃薯](https://img.taocdn.com/s3/m/101c493f0912a2161479297c.png)
• 3、光照: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在生育期间,光照强 度不足或栽植过密,会使茎叶徒长,块茎形成延迟, 抗病能力降低。日照长短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和块茎 的形成,长日照可促进茎叶生长和现蕾开花,短日 照有利于块茎形成,在每天11-13小时日照下,茎叶 发达,光合作用旺盛,块茎的产量也高。 • 4、土壤:马铃薯最适宜于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 水透气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如汉中平川的水 稻土(壤土)、沙壤土等。土壤粘重影响根系发育 和块茎膨大,使块茎畸形,芽眼凸出,薯皮粗糙。 马铃薯适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在碱性土壤中马 铃薯易得疮痂病。
•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 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 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 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 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 占全国总面积的1 占全国总面积的1/3。 • 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 薯种植基地。 薯种植基地。
二、马铃薯的生物学特征
(一)马铃薯的植物学特征 •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可分地上和地下 两大部分,地上部分有茎、 果实和种子, 两大部分,地上部分有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地下部分 有根、匍匐茎和块茎。 有根、匍匐茎和块茎。 • 1、根:马铃薯只在主茎的基部紧靠芽眼的部分产生吸收 根系和不定根,这些根深度可达到70厘米,水平伸展30 70厘米 30厘米 根系和不定根,这些根深度可达到70厘米,水平伸展30厘米 左右。 左右。 • 马铃薯的茎主要由主茎和块茎构成。 2、茎:马铃薯的茎主要由主茎和块茎构成。 • 主茎: (1)主茎:主茎是由块茎芽眼中抽生出来的枝条所形成 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茎高50 100厘米 50厘米。 的,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茎高50-100厘米。早熟品种的 茎杆细小,中晚熟品种茎杆高大。 茎杆细小,中晚熟品种茎杆高大。 • 块茎:块茎就是我们平时所食用的马铃薯(洋芋), (2)块茎:块茎就是我们平时所食用的马铃薯(洋芋), 块茎是茎的变态。块茎的颜色、形状因品种而异。 块茎是茎的变态。块茎的颜色、形状因品种而异。
中国马铃薯用途
![中国马铃薯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3081b0d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2.png)
中国马铃薯用途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用途。
它不仅可以作为食物和饲料,还可以用于制作淀粉、酒精、纤维素和其他化工产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马铃薯的多种用途。
马铃薯作为食物,是我国重要的主食之一。
中国有着悠久的马铃薯食用历史,尤其是在西南地区。
马铃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
人们可以将马铃薯煮熟、炒熟或烤熟,用于制作各种美食,如马铃薯泥、马铃薯炖肉、马铃薯炖鸡等。
此外,马铃薯还可以制作成薯片、薯条等零食,深受人们喜爱。
马铃薯还可以用于饲料生产。
马铃薯作为饲料具有高能量、高蛋白质和高纤维的特点,可以作为牛、羊、猪等家畜的重要饲料。
马铃薯饲料不仅能够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还能够提高肉质的品质。
因此,马铃薯作为饲料在畜牧业中被广泛使用。
马铃薯还可以用于淀粉生产。
由于马铃薯中淀粉含量高达15%~20%,且淀粉的理化性质良好,因此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淀粉原料。
经过粉碎、提取和干燥等工艺,马铃薯可以制成淀粉。
淀粉在食品加工、造纸、纺织、化妆品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马铃薯还可以用于酒精生产。
马铃薯中含有丰富的糖分,可以通过发酵和蒸馏等工艺制成酒精。
酒精在医药、化工、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马铃薯作为酒精原料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马铃薯还可以用于纤维素生产。
马铃薯中的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以通过化学和生物工艺转化为纤维素制品。
纤维素在纸浆、纺织、建筑材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马铃薯作为纤维素原料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中国马铃薯有着广泛的用途,不仅可以作为食物和饲料,还可以用于制作淀粉、酒精、纤维素和其他化工产品。
马铃薯的多功能利用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还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马铃薯的多种用途,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马铃薯
![马铃薯](https://img.taocdn.com/s3/m/3fad8cb89e3143323868932e.png)
4、马铃薯枯萎病
症状: 初地上部 出现萎蔫,剖开 病茎,薯块维管 束变褐,湿度大 时,病部常产生 白色至粉红色菌 丝。
防治方法:
(1)与禾本科作物或绿肥等进行4年轮作。 (2)选择健薯留种,施用腐熟有机肥,加
强水肥管理,可减轻发病。 (3)必要时浇灌12.5%增效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300倍液。
2、茎
马铃薯的茎,按不同部位、不同 形态和不相同的作用,分为地上茎、 地下茎、匍匐茎和块茎4种。
3、叶
马铃薯的叶子和其他绿色植物的 叶子一样,它的叶绿体吸收阳光, 把根吸收来的营养和水分,以及叶 片本身在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制造成富有能量的有机物质,同时 释放出氧气。这些有机物质,通过 地上茎、地下茎、匍匐茎,被输送 到块茎中贮藏起来,供应根、茎、 叶、花等生长时应用。
马铃薯的施肥技术
1、基肥
首先要施足基肥。应选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 一般每公顷铺施75000千克左右,结合播前整 地深翻、起垄。除施用西洋有机肥料外,在 播种时可在播种穴或沟内施一些西洋磷、钾 肥(或草木灰)作种肥,一般每公顷施西洋磷 酸二铵150-225千克或三元复混肥225千克, 或视土壤肥力状况而定,为马铃薯高产打好 基础。
马铃薯早疫病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要尽可能减少马铃薯在逆境状 况下生长,保证植株需要的水肥条件,促进植株生 长健壮,提高其抗病能力。
(2)收获后深耕灭茬,减少翌年初侵染源。 (3)马铃薯封垄后,植株生长稳定期开始,每 隔10d喷施1次保护性杀菌剂。在田间发现早疫病症 状时及时喷施治疗性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d喷1 次,共喷3次。
马铃薯
☆马铃薯的形态特征和生长 发育
马铃薯,又名土豆(potato)
![马铃薯,又名土豆(potato)](https://img.taocdn.com/s3/m/63408f3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5.png)
马铃薯,⼜名⼟⾖(potato)【药名】:马铃薯【别名】:洋芋、⼭药蛋、洋番薯、⼟⾖、蛮蛮、⼭洋芋、地蛋、洋⼭芋、荷兰薯、薯仔、茨仔【汉语拼⾳】:ma ling shu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tuberosum L. 【功效】:和胃健中;解毒消肿【考证】:马铃薯,原名阳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黔滇有之。
绿茎青叶,叶⼤⼩、疏密、长圆形状不⼀,根多⽩须,下结圆实,压其茎则根实繁如番薯,茎长则柔弱如蔓,盖即黄独也。
疗饥救荒,贫民之储,秋时根肥连缀,味似芋⽽⽢,似薯⽽淡,羹臑煨灼,⽆不宜之。
叶味如豌⾖苗,按酒侑⾷,清滑隽永。
开花紫筒五⾓,间以青纹,中擎红的,绿蕊⼀缕,亦复楚楚。
⼭西种之为⽥,俗称⼭药蛋,尤硕⼤,花⽩⾊。
"根据以上⽂字描述及现其附图,与本品原植物相符。
【科属分类】:茄科【拉丁⽂名】:RhiZoma Solani Tuberosi 【主治】:胃痛;痄肋;痈肿;湿疹;烫伤【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或晒⼲。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动植物形态】:⼀年⽣草本,⾼30-80cm。
⽆⽑或被疏柔⽑。
地下块茎椭圆形,扁圆形或长圆形,直径约3-10cm,外⽪黄⽩⾊,内⽩⾊,具芽眼,着⽣于匍匐茎上,成密集状。
奇数不相等的⽻状复叶;总叶柄长3-5cm,⼩叶柄长1-8mm;⼩叶6-8对,常⼤⼩相间,卵形或矩圆形,最⼤者长约6cm,最⼩者长宽均不及1cm,先端钝尖,基部稍不等,全缘,两⾯均被⽩⾊疏柔⽑,叶脉在下⾯突起,侧脉每边6-7条,先端略弯。
伞房花序顶⽣,后侧⽣;花萼钟形,直径约1cm,外被疏柔⽑,5裂,裂⽚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花冠辐射状,⽩⾊或蓝紫⾊,直径2.5-3cm,花冠筒隐于萼内,先端渐5裂,裂⽚略呈三⾓形;雄蕊5,花丝短,花药长圆形,约为花丝的5倍长;雌蕊1,⼦房上位,2室,花柱较雄蕊稍长,柱头头状,结实少。
浆果圆球形,光滑,直径约1.5cm,熟时红⾊。
马铃薯基本知识介绍
![马铃薯基本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fe82b7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e.png)
马铃薯基本知识介绍
一、马铃薯基本介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落叶灌木,
属于茄科马铃薯属植物,植株高达60厘米,具有较强的耐寒和耐旱能力,性喜温暖干燥的气候,如秋季、冬季和春季可采种,以应季和晚熟种植品
种为主,营养价值较高,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食用蔬菜。
二、营养价值
马铃薯营养丰富,具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
营养成分,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由多糖(淀粉)、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和木质素组成,可以提供身体能量,蛋白质可提供人体必需的氨
基酸,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E、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可以
促进人体免疫力的生长发育,矿物质主要为钾、镁、钙、磷、铁、锌和铜等,营养价值极高。
三、遗传育种
通过遗传育种可以获得更优质的马铃薯,这一育种方法可以根据植物
的营养、品质、抗病性、耐逆性等来进行改良,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品质。
马铃薯(土豆)的简介、种植技术及深加工产品
![马铃薯(土豆)的简介、种植技术及深加工产品](https://img.taocdn.com/s3/m/d22a17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9.png)
马铃薯(土豆)的简介、种植技术及深加工产品目录一、马铃薯(土豆)的简介 (1)(一)马铃薯(土豆)的名称由来 (1)(二)马铃薯(土豆)的历史起源 (2)(三)马铃薯(土豆)的形态特征 (2)(四)马铃薯(土豆)的生长习性 (3)(五)马铃薯(土豆)的品种分类 (4)(六)马铃薯(土豆)的营养价值 (5)二、马铃薯(土豆)的种植技术 (5)三、马铃薯(土豆)的深加工产品 (8)(一)马铃薯(土豆)的经济价值 (8)(二)马铃薯(土豆)的深加工产品类别 (9)一、马铃薯(土豆)的简介(一)马铃薯(土豆)的名称由来“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
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
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
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二)马铃薯(土豆)的历史起源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
16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
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
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比其它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
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
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
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马铃薯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马铃薯
![马铃薯](https://img.taocdn.com/s3/m/e78226335901020207409c57.png)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英文:potato),茄科茄属,一年 生草本植物,别称地蛋、洋芋、土豆等。土豆的人工栽培地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 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 一带。安第斯山脉3800米之上的的的喀喀湖区可能是最早土豆被栽培出来的地 方。在距今大约7000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东部迁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脉, 在的的喀喀湖区附近安营扎寨,以狩猎和采集为生,是他们最早发现并食用了野 生的土豆。 十六世纪中期,土豆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 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 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 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土豆的生长,比其他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 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 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中,发现土豆 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土豆。 1650年土豆已经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作物,并开始在欧洲普及。 17世纪时,土豆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由于 土豆非常适合在原来粮食产量极低,只能生长莜麦(裸燕麦)的高寒地区生长, 很快在内蒙、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普及,土豆和玉米、番薯等从美洲传入的高 产作物成为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对维持中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1719年由爱尔兰移民带回美国,开始在美国种植。 十八世纪初期,俄国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以重金买了一袋土豆,种在宫 廷花园里,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种植。
土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胃肠蠕动,疏通肠道。除此以外, 土豆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 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 美的食物”。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因为马铃薯 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也较合理,只是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的量 稍低;而这正好用全脂牛奶来补充。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 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4倍左右,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 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土豆是降血压食物,膳食中某种营 养多了或缺了可致病。同样道理,调整膳食,也就可以“吃”掉相应疾病。 土豆具有抗衰老的功效。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和泛酸等B族 维生素及大量的优质纤维素,还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优 质淀粉等营养元素。 土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资料表示,其含量与苹果一样多。因此胃 肠对土豆的吸收较慢,食用土豆后,停留在肠道中的时间比米饭长的多,所 以更具有饱腹感,同时还能帮助带走一些油脂和垃圾,具有一定的通便排毒 作用。 土豆是碳水化合物,但是其含量仅是同等重量大米的1/4左右。研究表明, 土豆中的淀粉是一种抗性淀粉,具有缩小脂肪细胞的作用。同时,土豆几乎 不含脂肪,100g土豆脂肪含量仅为0.2g。 土豆是非常好的高钾低钠食品,很适合水肿型肥胖者食用,加上其钾含 量丰富,几乎是蔬菜中最高的,所以还具有瘦腿的功效。
马铃薯种植的适宜气候与土壤要求
![马铃薯种植的适宜气候与土壤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68ded9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2.png)
马铃薯种植的适宜气候与土壤要求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世界上广泛种植的主食作物。
它的产量和质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本文将探讨马铃薯种植的适宜气候与土壤要求,并提供种植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一、适宜的气候条件适宜的气候条件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马铃薯种植所需的气候要求:1. 温度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温度范围较宽,但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马铃薯的最适生长温度在15℃至22℃之间。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马铃薯的营养吸收和光合作用效率较高,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块茎形成。
同时,高温会导致马铃薯的花朵脱落和品质下降,低温则会影响马铃薯的生长速度。
因此,在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和地点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温度条件。
2. 光照充足的阳光是马铃薯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马铃薯对光照的要求较高,每天至少需要6小时以上的光照。
阳光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和养分合成,有利于块茎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优先考虑光照充足的区域。
3. 降水适量的降水对于马铃薯的生长是必要的,但过量的降水可能导致病害和水浸根系的问题。
在干旱地区种植时,可考虑采取灌溉措施以确保适当的土壤湿度。
同时,合理排水也是农田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以防止积水对马铃薯生长的不利影响。
二、适宜的土壤要求马铃薯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仍然有一些土壤要求需要注意。
1. pH值马铃薯最适生长的土壤pH值为5.0至6.0之间,略偏酸性。
过强碱性或过强酸性的土壤会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和根系健康。
如果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可以通过石灰或硫磺等中和措施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
2. 土壤质地马铃薯的根系较为发达,对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理想的土壤质地为壤土或砂壤土,其透气性较好,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营养吸收。
粘土质地的土壤保水性较好,但通气性较差,容易引发土壤中的积水问题。
因此,合理的土壤改良和栽培管理是确保马铃薯顺利生长的关键。
马铃薯品种大全
![马铃薯品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231a3c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7.png)
马铃薯品种大全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是一种重要的食用作物,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马铃薯的品种繁多,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马铃薯品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种植或食用的马铃薯。
一、马铃薯品种大全。
1. 安地斯马铃薯。
安地斯马铃薯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安地斯山脉地区的马铃薯品种,具有植株矮小、块茎形状不规则等特点。
这种马铃薯适应性强,耐贫瘠、耐旱,是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2. 马铃薯新品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需求不断增加,各地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的新品种马铃薯,如马铃薯新品种“鲁丰”,“薯莨1号”等,这些新品种在产量、抗病性、口感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
3. 马铃薯优质品种。
优质品种的马铃薯具有口感细腻、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如“马铃薯优质品种1号”,“马铃薯优质品种2号”等,这些品种适合加工成各种马铃薯制品,如薯片、薯条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4. 马铃薯耐病品种。
马铃薯是一种容易感染病害的作物,因此培育出耐病品种对于保障产量和提高质量至关重要。
目前,已经有一些耐病品种的马铃薯问世,如“抗旱抗病马铃薯”,“病毒抗性马铃薯”等,这些品种在抗病性能上有很大突破,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5. 马铃薯地方品种。
各地因气候、土壤等条件的不同,培育出了许多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马铃薯地方品种,如“云南马铃薯”,“内蒙古马铃薯”等,这些品种在当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结语。
马铃薯品种繁多,每种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应的生长环境。
在选择种植或食用马铃薯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当地环境来合理选择品种,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和食用体验。
希望本文介绍的马铃薯品种能够为大家在生产和生活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马铃薯
![马铃薯](https://img.taocdn.com/s3/m/793cec7aa417866fb84a8e24.png)
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
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对温度的要求: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
马铃薯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
马铃薯同其他作物一样,在生长和发育的每个时期,对环境条件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这些条件能否得到满足,决定着它的植株生长是否旺盛和协调,能否获得较高的产量。
马铃薯的生长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和营养等方面。
马铃薯 - 生长条件1.温度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块茎播种后。
地下10厘米土层的温度达7~8℃时幼芽即可生长,10~12℃时幼芽可茁壮成长并很快出土,特别是早熟品种,如果播种早,马铃薯出苗后常遇晚霜,气温降至0℃时,则幼苗受冷害,严重会导致死亡。
2.光照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其生长发育对光照强度和每天的日照时数反应强烈。
马铃薯一生中对光的要求是不同的,在马铃薯第一阶段生长(即发芽期)要求黑暗,光线抑制芽伸长,促进加粗、组织硬化和产生色素。
幼苗期和发棵期长日照有利于茎叶生长和匍匐茎发生。
结薯期适宜短光照,成薯速度快。
强光不仅影响马铃薯植株的生长量,而且影响同化产物的分配和植株的发育。
强光下叶面积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植株和块茎的干物重明显增加。
短日照有利于结薯不利于长秧。
此外,短日照可以抵消高温的不利影响。
3.水分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要供给充足水分才能获高产。
发芽期所需水分很少,但发芽期需要土壤中含有适当的水分,这样有利于马铃薯刚生出根生长所需的水分,否则根部伸长、芽生长也会受到抑制,不宜出土。
所以在播种前,要求土壤土层上部疏松,而下部保持土层湿润。
马铃薯
![马铃薯](https://img.taocdn.com/s3/m/c6a52a4ca8956bec0975e36e.png)
马铃薯的食用情况
• 一、土豆不可以生吃,原因如下: • 1、富含淀粉的蔬菜必须熟吃,不然淀粉不 破裂,人体无法消化 • 2、含有一种叫做凝集素的有毒蛋白质,可 使人体血液中的红血球凝集起来,入食之 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 致死。烧熟煮透后,有毒蛋白质就会失去 毒性可以放心食用。
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如何避免
• 确定马铃薯的播种时期 • 加强田间管理,尽量保持生产条件的稳定, 增强有机肥料,增强土壤的保水、增肥能 力; • 根据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情况,适 时灌溉,保持适量的土壤水分和较低的低 温; • 加强中耕培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 选择抗旱,不易发生二次生长的品种种植。
我省主栽品种的介绍
制作人——
马铃薯的信息
中文名: 英文名: 分布区域: 原产地: 日照: 马铃薯 potato 别称: 拉丁学名: 土豆、洋芋、地蛋、山 蛋、地豆子等 Solanum tuberosum
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 南美洲安第斯山 喜光照 水分: 温度: 不耐高温Fra bibliotek怕旱又怕涝
我国马铃薯生产区
•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西北、内蒙 古和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 然条件使定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马铃薯最 佳适种区之一。定西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 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 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 品加工基地。
• 一、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 马铃薯由根、茎(地上茎、地下茎、匍匐 茎、块茎)叶、花和果实组成。
畸形块茎形成的原因
• 块茎增长期由于高温、干旱等不良条件, 使正在膨大的块茎生长受到抑制,暂时停 止生长。后由于降雨或灌水,生长条件得 到恢复,块茎随之也恢复生长,这时进入 块茎的有机营养,在生理活动强的芽眼处 发生二次生长,形成各种畸形薯。
马铃薯基础知识
![马铃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7cef7d16137ee06eff918dd.png)
打破休眠方法
•
•
五、马铃薯的价值
• 营养价值:马铃薯蛋白质含量高,且拥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 ,马铃薯 也是所有粮食作物中维生素含量最全的,马铃薯还是矿物质宝库,另外其膳 食纤维含量也比较丰富,因此有“十全十美的食物、营养价值之王 ”的称号。 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证明,马铃薯对调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脏病 患者的良药及优质保健品。马铃薯淀粉在人体内吸收速度慢,是糖尿病患者 的理想食疗蔬菜;马铃薯中含有大量的优质纤维素,可以促迚肠道蠕动,保持 肠道水分,有预防便秘和防治癌症等作用;马铃薯中钾的含量极高,每周吃五 六个马铃薯,可使患中风的几率下降40%,对调解消化不良又有特效;它还有 防治神经性脱发的作用等。
花:单歧聚伞花序
果实:浆果 种子:扁平或卵圆形细小种子
匍匐茎
块茎
根:马铃薯的根为须根系。 茎:马铃薯的茎可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
地上茎:即主茎,草质多汁,呈绿色间有紫色,有少数茸毛。早 熟品种高40-70厘米,中、晚熟品种高80-120厘米。
主茎
顶端和顶芽 眼眉 芽眼
脐
皮层
内髓部(木质部) 髓放射 到芽眼
三、马铃薯种的分类
• 马铃薯的分类:属茄科茄属植物。 • 马铃薯以形态、结薯习性和其他特征区分和归类,有8个栽培种和154 个野生种。 马铃薯的8个栽培种包括:
1. 窄刀种(S . stenotomum Juz.et Buk)是最早栽培的二倍体种。 2. 阿江惠种(S . Ajanhuri Juz . et Buk),为二倍体种。 3. 多萼种(S. ╳ goniocalyx Juz.et Buk),为二倍体种。 4. 富利亚种(S. phureja Juz. et Buk),为二倍体种。 5. 乔恰种(S. ╳ chaucha Juz. et Buk),是三倍体。 6. 尤杰普氏种(S. ╳ juzepczukii Buk)是三倍体。 7. 马铃薯种(S. tuberosum L)含两个亚种,均为四倍体: (1)安第斯亚种(tuberosum ssp. andigena (Juz.et Buk)Hawkes) (2)马铃薯亚种(S. tuberosum L. ssp. tuberosum)是马铃薯中最重要的一 个。 8. 短叶片种(S. ╳ curtilobum Juz.et Buk),是五倍体。
马铃薯生长发育特点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马铃薯生产技术课件)
![马铃薯生长发育特点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马铃薯生产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f0183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6.png)
马铃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马铃薯在4℃以上,块茎上的芽就能萌动, 在0℃以下块茎受冻,这样马铃薯块茎的最佳贮存温 度为0℃~4℃。马铃薯喜欢冷凉气候,块茎上芽的最 适萌发温度为12℃~16℃,18℃~25℃发芽迅速。块茎 发育的适宜土温是16℃~18℃,最高不超过21℃,高 于25℃时不利于块茎膨大。高温会使块茎停止生长, 若再伴随着干旱,会使块茎表皮老化粗糙,淀粉含量 降低,食用品质下降,薯块瘦小,并容易形成各种畸 形薯。
3.叶 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颜色较浓。随着 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奇数羽状叶,由顶小 叶和几对侧小叶组成。叶互生,叶片上被有 茸毛和腺毛,有减少水分蒸发和吸收水分的 作用。
4.花 马铃薯的花为聚伞花序,花冠和花瓣呈 五角形,柱头短,呈二、三裂,花药聚生, 一般呈黄绿色或灰黄色,多数无受精能力, 地上部不能自然结实,早熟品种花数少,花 期短,有的品种只现蕾不开花,中晚熟品种 的花序多,花期长。
(2)匍匐茎:匍匐茎略呈水平向外生长,入土不深,其形态因品种而异。播种的深浅、覆 土的薄厚、土壤的干湿、培垄是否及时等,都可以影响葡萄茎的形成。一般地下主茎有6~8 节,每节上都能发生匍匐茎,但只有最下边几层匍匐茎的顶端才能膨大成块茎。
(3)块茎:地下匍匐茎的末端节间极度短缩,积累大量养分形成块茎——块茎是茎的 变态。块茎的颜色、形状因品种而异。块茎上有芽眼,每个芽眼里有一个主芽,两个以上 的副芽,主芽先萌发。副芽受抑制,呈休眠状态,当主芽被破坏时,副芽开始萌发,根据 这一特点,可充分利用副芽,提高繁殖系数。块茎顶部,芽眼密集,富含水分和营养,输 导组织发达,有顶端优势,以顶芽繁殖,生育期一般能提前10天,增产幅度10~20%。块茎 表面有周表皮,周表皮外层木栓化,可防止薯块水分、养分和病菌的侵入,土壤过分潮湿, 影响木栓化的形成。块茎内的含氮物质里有一种龙葵素,对人、畜有毒,当100克块茎中龙 葵素的含量在20毫克以上时,食用和饲用都会引起中毒。光是促使龙葵素含量增加的重要 因素,所以在栽培或贮存中应避免块茎见光变绿。
马铃薯品种大全
![马铃薯品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c23eb1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7.png)
马铃薯品种大全马铃薯,又称土豆,是一种常见的主食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马铃薯的品种繁多,各具特色,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用途。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马铃薯品种,希望能为大家在种植和选择马铃薯品种时提供一些参考。
1. 马铃薯品种1,爱尔兰马铃薯。
爱尔兰马铃薯是一种淀粉含量较高的马铃薯,适合加工成淀粉和酒精。
它的块茎呈圆形,皮薄,肉质细腻,口感好,适合煮着吃或制作马铃薯泥。
2. 马铃薯品种2,长形马铃薯。
长形马铃薯的块茎呈长圆形,外皮光滑,肉质细腻,适合切片炸成薯条或炸薯片。
口感香脆,风味独特,是家庭聚餐或休闲时光的理想选择。
3. 马铃薯品种3,紫皮马铃薯。
紫皮马铃薯的块茎外皮呈紫色,肉质呈淡紫色,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C,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适合烹饪成各种色彩鲜艳的菜肴,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色泽诱人。
4. 马铃薯品种4,早熟马铃薯。
早熟马铃薯是指生长期较短、耐储藏的马铃薯品种,适合在短时间内获得丰收。
它们的块茎大小均匀,产量高,是农民种植的首选品种之一。
5. 马铃薯品种5,耐贮藏马铃薯。
耐贮藏马铃薯是指在储藏条件下能够长时间保存不腐烂的马铃薯品种。
它们的块茎皮薄肉嫩,不易受伤,适合长途运输和储藏,是市场供应的重要品种之一。
6. 马铃薯品种6,抗病害马铃薯。
抗病害马铃薯是指对常见病虫害具有一定抵抗能力的马铃薯品种。
它们的块茎外观完整,不易感染病毒,产量稳定,是农民种植的理想选择。
7. 马铃薯品种7,适应性强马铃薯。
适应性强马铃薯是指能够适应不同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马铃薯品种。
它们的生长期短,抗逆性强,适合在不同地区种植,是全国各地农民的首选品种之一。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马铃薯品种繁多,各具特色,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用途。
在选择种植马铃薯品种时,我们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种植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马铃薯
![马铃薯](https://img.taocdn.com/s3/m/41af420dbed5b9f3f90f1cc7.png)
马铃薯(英文:potato),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地蛋、洋芋、土豆等。
营养价值土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胃肠蠕动[8],疏通肠道。
除此以外,土豆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
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
产地介绍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
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定边成为中国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
种植过程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纺锤块茎,X和S花叶病毒)和环腐病,定边马铃薯选用直径为3~3.5厘米的健康种薯进行整薯播种。
严格按照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的施肥原则。
土豆的选购不同的烹饪方法,选择相应的品种,如果是用来烘烤或者制作炸薯条的,可以选择形状长圆,外皮比较粗糙的土豆,这些土豆通常淀粉含量比较高。
如果想做炖肉的配菜,沙拉或者煮浓汤,要挑选皮薄而光滑的,形状各异的土豆,这种土豆通常淀粉含量低,而水分和糖分较高,在水中仍能成块。
秋到冬季是土豆的盛产季节,应挑选形状丰满,表面无伤痕,皱纹的为佳,切忌不可挑选外皮呈绿色或发芽的土豆。
土豆的存储长期存放可以将土豆与苹果放在一起,因为成熟的苹果会释放出一种植物激素—乙烯,这种激素可以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和器官的脱落。
土豆和苹果放在一起时,苹果产生的乙烯会抑制土豆芽眼处的细胞产生生长素,生长素积累不到足够的浓度,自然不会发芽了,熟的香蕉应该也有这种效果。
土豆的烹饪小技巧1.去土豆皮:准备一张锡纸(烘焙用的),将锡纸亮面朝外,揉成一团,用锡纸团将土豆表皮搓揉一遍,将搓揉过的小土豆放入清水盆中,土豆皮便悉数漂浮出来了。
2.削皮时,只削掉薄薄的一层,因为土豆皮下面的汁液有丰富的蛋白质。
去了皮的土豆如不马上烧煮,应浸在凉水里,以免发黑,但不能浸泡太久以免使其中的营养成份流失。
3.土豆表面往往有蓝青色的斑点,配菜时不美观,如在煮土豆的水里放些醋(每千克土豆放一汤匙) 斑点就会消失。
中国马铃薯用途
![中国马铃薯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859db41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9.png)
中国马铃薯用途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用途。
从食品加工到工业应用,马铃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中国马铃薯的用途。
一、食品加工1. 主食:马铃薯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主食之一,尤其在农村地区,马铃薯制成的面食如马铃薯馒头、马铃薯饺子等深受人们喜爱。
2. 炒菜:马铃薯可以切成片或块状,炒熟后可以搭配其他蔬菜一起炒制,制作出美味的马铃薯炒菜,如土豆丝炒肉片、鱼香土豆片等。
3. 烹饪:马铃薯可以用来烹饪各种美食,比如马铃薯煮饭、马铃薯炖肉等,具有丰富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4. 粉丝、粉条:马铃薯可以制成马铃薯粉丝、马铃薯粉条,用于制作各种凉菜或炒菜,口感爽滑,深受消费者喜爱。
5. 方便食品:马铃薯还可以制成方便食品,如马铃薯片、薯条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零食之一。
二、酿酒马铃薯在酿酒行业中也有重要的用途。
通过将马铃薯进行发酵,可以制成马铃薯酒,其味道独特,受到一些消费者的喜爱。
三、工业应用1. 淀粉生产:马铃薯是淀粉的重要原料之一,通过将马铃薯进行提取和加工,可以得到高品质的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化妆品等工业领域。
2. 生物燃料:马铃薯可以通过发酵制成乙醇,作为生物燃料使用,具有环保和可再生的特点。
3. 化工原料:马铃薯中的淀粉可以提取出葡萄糖,作为化工原料使用,用于制造纤维、塑料、胶粘剂等产品。
四、养殖业马铃薯在养殖业中也有重要的用途。
马铃薯可以作为饲料,用于牲畜的饲养,如马铃薯渣可以作为猪饲料使用,为养殖业提供了一种廉价的饲料来源。
五、保健品马铃薯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领域。
通过加工马铃薯提取的保健品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总结起来,中国马铃薯的用途非常广泛,不仅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还在酿酒、工业应用、养殖业和保健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相信马铃薯的用途还会不断拓展和创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马铃薯形态特征
马铃薯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的草本植物。 生产应用的品种都属于茄属结块茎的种(Solanum tuberosum L.),染 色体数2n=2x=48。市场上多用块茎繁殖,也称多年生植物。
一、根 根分直根系——种子繁殖所发生的根,有主侧根之分。
中原二作区: 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四省的南部,湖北,湖南二省的东部,河 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各省,面积占全国小于5%。 本区无霜期较长,为180—300天,年平均气温在10—18℃,最热月份平均 22—28℃,大于5℃积温3500—6500℃,年降雨量500—1750mm。
南方二季作区:
在块茎萌芽时;顶芽最先萌发,而且幼芽生长快而壮,从顶芽向下的各
芽眼,依次萌发,其发芽势逐渐减溺。
4. 块茎的大小决定于品种特性和生长条件,一般每块重50—
250g,大块可达1500g以上。 块茎的形状因品种而异,但栽培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块茎形状 产生一定变异。 块茎形状大致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圆形、长筒形、椭圆形。 在正常情况下,每一品种的成熟块茎,都具有固定的形状,是鉴别 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
北方地区,匍匐茎一般在出苗后7—10天开始发生,发生后10—15
天便停止生长,顶端开始膨大形成块茎。 经催芽处理的种薯,往往在出苗前即发生匍匐茎。 匍匐茎具有向地性和背光性,入土不深,大部集中在地表0—l0cm 土层内;匍匐茎长度一般为3—l0cm,野生种可长达1—3m。 匍匐茎比地上茎细弱得多,但具有地上茎的一切特性,担负着输送 大量营养和水分的功能,在其节上能形成纤细的不定根和2—3次匍匐茎。
高,一般可达85%—90%以上。
通常在干燥低温下贮藏7—8年,仍不失发芽力。
第三节
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一、马铃薯的生育时期
马铃薯从块茎的芽条萌发,到新的块茎成熟,经过不同的生育时期,了解
不同生育时期的生育特点,器官建成以及与产量形成的相互关系,是制定技术
措施的基础。马铃薯的全生育过程划分为六个生育时期:
形,为幼苗期。
由于马铃薯种薯内含有丰富营养和水分,在出苗前便形成了相当数量的根系和
胚叶。
出苗后根系继续扩展,茎叶生长迅速,多数品种在出苗后7—10天匍甸茎伸
长,5—10天顶端开始膨大,同时顶端第一花序开始孕育花蕾,侧枝开始发生。
(四)块茎
马铃薯的块茎,是一缩短而肥大的变态茎,既是经济产品器官,又是繁
殖器官。
当匍匐茎顶端停止极性生长后,由于皮层,髓部及韧皮部的薄壁细胞的
分生和扩大,并积累大量淀粉,从而使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块茎。
块茎具有地上茎的各种特征 1. 在块茎生长初期,其表面各节上都有鳞片状退化小叶,无叶绿素,呈黄白 或白色,至块茎稍大后,鳞片状退化小叶凋萎脱落,残留的叶痕呈新月状,称为 芽眉。
5. 马铃薯块茎的皮色有黄、白,紫、淡红、深红、玫瑰红,淡蓝、深蓝等色。
块茎的肉色有白、黄、红,紫,蓝及色素分布不均匀等;食用品种以黄肉和白
肉者为多。一般品种的块茎都具有固定的皮色与肉色。 6. 块茎表皮光滑,粗糙或有网纹,其上分布有皮孔(皮目),有与外界交换气体 和蒸散水分的功能,在湿度过高的情况下,由于细胞增生,使皮孔张开,表面形 成突起的小疙瘩,既影响商品价值,又易病菌侵入。
马铃薯
马铃薯(土豆,山药蛋.地蛋、洋芋) 学名:
Solanum tuberosum L.英文名:potato.
第一节
一、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1.
概
述
马铃薯是一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的宜粮宜菜宜饲宜作
工业原料,具有多种用途的经济作物。是非谷类作物中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高 产,早熟,分布广,既是粮又是菜。 2. 马铃薯所含营养价值是人体所必须的。
2. 芽眉内侧表面向内凹陷成为芽眼。芽眼的深浅,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
芽眼过深是一种不良性状。
每个芽眼内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未伸长的芽,中央较突出的为主芽,其余的为
侧芽(或副芽),发芽时主芽先萌发,侧芽一般呈休眠状态。
3. 芽眼在块茎上呈螺旋状排列,顶部密,基部稀。块茎最顶端的一个
芽眼较大,内含芽较多,称为顶芽。
五、果实与种子
果实:果实为浆果,呈圆形或椭圆形,果皮为绿色、褐色或紫绿色。果实内
含100—250粒种子。
种子:很小,呈扁平卵圆形,淡黄或暗灰色,千粒重为0.4—0.6g。
刚收获的种子,一般有6个月左右的休眠期,充分成熟或经日晒的浆果,其
种子休眠期可缩短。
当年采收的种子发芽率一般为50%—60%,经过贮藏一年的种子发芽率较
(三)匍匐茎
是由地下茎节上的腋芽发育而成,顶端膨大形成块茎。
一般为白色,因品种不同,也有呈紫红色的。
匍匐茎发生后,略呈水平方向生长,其顶端呈钥匙形的弯曲状,茎尖在弯曲 的内侧,在匍匐茎伸长时,起保护作用。
匍匐茎数目的多少,因品种而异,一般每个地下茎上能发生4—8条,每株(穴) 可形成20—30条,多者可达50条以上。 通常匍匐茎多形成块茎数也多,但不是所有的匍匐茎都能形成块茎。
(1)芽条生长期
种薯播种后,从萌发开始,经历芽条生长,根系形成,至幼苗出土。
块茎萌发时,首先幼芽发生,其顶部着生一些鳞片小叶,即“胚叶”,随后
在幼芽基部的几个节上发生幼根。
同时,在幼芽基部形成地下茎,其上有6—8个节,每个节上分化并发生匍匐 茎,在匍匐茎的侧下方产生3—6条匍匐根。
(2)苗期
从幼苗出土,经历根系发育,主茎孕育花蕾,匍匐茎伸长及顶端膨大块茎具雏
部,华北地区的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以及西北地区的宁夏、甘肃、陕 西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区。占全国面积的50%以上。 本区无霜期多在100—150天,年平均气温不超过10℃,最热月份平均气温不超 过24℃,大于5℃积温在2000—3000℃之间,一般年降雨量100—800mm,一年只栽 培一季。
淀粉17.5%(8.0 --29.4%) 蛋白质2.0%(0.7 –4.6%)
糖类脂肪
矿物质盐类和维生素B、C等
3、 马铃薯又可以制作淀粉、糊精、酒精,葡萄糖、合成橡胶,人造丝、、
电影胶片、糖浆等数十种工业产品,还可以加工成油炸片、油炸条、全粉,
茎叶还是多种家畜和家禽的优质饲料。 4、在轮作中是肥茬。生产中中耕培土消灭了杂草,结薯使土质疏松,播期伸 缩性大,早熟60天,晚熟100天,故可以作补救作物。
四、花 马铃薯为自花授粉作物。花序为聚伞花序。
花柄细长,着生在叶腋或叶枝上。
每个花序有2—5个分枝,每个分枝上有4—8朵花,在花柄的中上
部,有一突起的离层环,称为花柄节。
花冠合瓣,基部合生成管状,顶端五裂,并有星形色轮。 花冠有白、浅红、紫红及蓝色等,雄蕊5枚,雌蕊1枚。 子房上位,由两个连生心皮构成,中轴胎座,胚珠多枚。
• 明万历年间引进(1573—1619年)。
• 分布于全国各省,面积472.3万公顷,总产66282千吨,单产14842kg
/hm2。
•
我国马铃薯生产水平偏低全国平均亩产在650kg左右,而荷兰、瑞士全国
平均亩都在2500kg左右。这是因为我国栽培面积大,多分布于无霜期短,土
壤瘠薄的干旱山区,耕作栽培多较粗放。
须根系——块茎繁殖所发生的根,为不定根,无主侧根之分。
须根系根据其发生的时期、部位,分布状况可分为两类:
不定根:
在初生芽的基部3—4节上发生的不定根,称为芽眼根或节根,这是发芽早期 发生的根系,分枝能力强,分布宽度30cm左右,深度可达150—200㎝,是马铃薯 的主体根系。
• 匍匐根 • 在地下茎的上部各节上陆续发生的不定根,称为匍匐根,一般每节上 发生3—6条,分枝能力较弱,长度较短,一般为10—20cm,分布在表 土层,生育后期培土有利此类根系生长。匍匐根对磷素有较强的吸收 能力。
三 、世界马铃薯的生产发展状况
世界:马铃薯生产在粮食作物中占第四位,各大洲有150个国家种 植,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中国、俄 罗斯、乌克兰、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一半。
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hm2上下,在
近年略有下降。
面积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其中,欧洲2003年马铃薯面积为82
包括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等省(区)。本区无霜期在300天以上,
最长可达365天,即终年无霜,年平均气温18—24℃,最热月份平均气温为
28—32℃,大于5℃积温在6500—9500℃之间,年降雨量为1000—3000mm。 西南一、二季垂直分布区: 本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省
(区)及湖南、湖北二省的西部山区。
4. 茎的再生能力很强,在适宜的条件下,每一茎节都可发生不定根,每节的 腋芽都能形成一棵新的植株。 茎的高度和株丛繁茂程度,因品种而异,也受栽培条件的影响。 多数品种茎高为30—l00Cm。
茎节长度也因品种而异,一般早熟品种较中晚熟品种为短,但在密度过多、
肥水过大时,茎就变得高大细弱,节间显著伸长,后期容易倒伏。
0万hm2,占40%;亚洲为780万hm2,占38%;两者合计占世
界马铃薯面积的78%,而马铃薯的发祥地南美洲种植面积仅94万hm
2,只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5%。
四 、我国马铃薯的分布与栽培区划 1. 分布:全国每个省(区)都有马铃薯栽培。主产区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 等地区,中原和东南沿海各地较少。 常年栽培面积在40的省(区)有内蒙古、山西和湖北,300万亩以上的省(区)有陕西、云南和贵州, 250万亩以上的省(区)有河南,100万亩以上的省(区)有吉林和辽宁。 四川省在我国栽培马铃薯面积最大,常年在600万亩左。分布特点是北方多, 山区多,杂粮区多。
三、叶 单叶:马铃薯无论用种子或块茎繁殖时,最初发生的几片初生叶均为单叶。 复叶: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长出奇数羽状复叶。 复叶互生,呈螺旋排列,叶序为2/5、3/8或5/13。 每个复叶由顶生小叶和3—7对侧生小叶,侧生小叶之间的小裂叶,侧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