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理解想像知识_论美国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外国文学

回忆 理解 想像 知识

———论美国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

王守仁童庆生

内容提要 本文将德里罗的《国际大都市》(2003)、罗斯的《反美阴谋》(2004)、多克特罗的《进军》(2005)、沃尔曼的《欧洲中区》(2005)视为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认为这四部小说均采用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追求细节的真实,营造出逼真的外表,但虚构的故事本身又对这种逼真进行了颠覆,从而使作品表现出现实主义的真实细节与反现实主义情节之间的反差与张力。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也有别于后现代前卫小说,是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创新。

关键词 美国文学当代小说后现代现实主义现实主义

《哥伦比亚美洲小说史》在“20世纪下半叶文学”部分辟三章讨论当代小说:“后现代现实主义”(Post m odern Realis m)一章称莫里森、汤亭亭、多克特罗等人为“后现代现实主义作家”;①“后现代小说”(Post m odern Ficti on)一章选择纳博科夫、霍克思、巴思、库弗、品钦、德里罗、巴塞尔姆、冯尼格特等12位“主流的前卫”作家,②总结“后现代”小说的特征;“前卫小说”(The Avant2Garde)一章则避免使用“后现代”而采用“前卫”这一术语来把握霍克思、巴思、库弗、加斯、巴塞尔姆等人的小说创作。③成书于15年前的这部美洲小说史,一如讲述“很多个不同的故事”④的《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也从多个角度审视美洲大陆小说特别是美国小说,同一位作家会出现在不同章节中,各章撰稿人对作家贴上不同标签,虽然有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不免存在偏颇之处,但该书不乏真知灼见,对我们学习和研究美国文学具有启迪意义。

《哥伦比亚美洲小说史》中“后现代现实主义”一章撰稿人萨迪瓦(JoséDavid Saldívar)是研究墨西哥裔美国文学与文化的专家。也许是由于专业背景的关系,他努力将后现代现实主义与发轫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联系起来,称莫里森等后现代现实主义作家促使魔幻现实主义进入“第四时期”,⑤从而将美国当代小说纳入美洲大陆

8

4

文学的大框架之内。萨迪瓦用较多篇幅介绍了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古巴作家彭铁迪尔与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特别提及后者的小说《迷宫中的将军》(The General in H is L abyrin th,1989),称之为“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的样板”。⑥美国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与魔幻现实主义是否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值得商榷,但萨迪瓦以《迷宫中的将军》为例阐述的后现代现实主义成为当代美国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范式,却是不争的事实。

马尔克斯的《迷宫中的将军》是一部历史小说,书中的“将军”是拉丁美洲著名革命家和军事家西蒙・玻利瓦尔,由于他的努力,委内瑞拉、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巴拿马六个拉美国家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被解放出来,获得了独立。小说描写将军生命中的最后七个月时光: 1830年5月8日,47岁的玻利瓦尔离开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沿马格达莱纳河北上,同年12月17日病逝于圣玛尔塔市。在马尔克斯笔下,玻利瓦尔并不是以功勋彪炳的“解放者”英雄形象出现,而是一个情绪沮丧、行将入木的病人,受困于病患、绝望、仇视、中伤和苦痛的迷。过去叱咤风云的英姿与万民拥戴的场面浮现在不连贯的倒叙里,与现实中病魔缠身、孤孑冷清的场景形成鲜明反差。在萨迪瓦看来,《迷宫中的将军》作为一部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让民族英雄玻利瓦尔从圣坛上走下来,成为一个普通人,表现了一种所谓的“后现代真实”。⑦马尔克斯在书后的“致谢”中声称自己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查阅汗牛充栋的史料,进行实地考察,并专门请一位古巴天文学家对19世纪前30年出现满月的夜晚作了统计,因此,当他描写玻利瓦尔因失眠而在月色皎洁的夜晚漫游时,是有据可查的。但是,有关玻利瓦尔最后一次航程的历史文献不多,特别是他临终前14天没有留下一封书信,而将军一生中曾写有超过十万封信件。历史资料的缺失正好给小说家发挥想像力提供了空间。马尔克斯在谈及这部小说创作过程时说:他是在没有放弃小说家各种“奢侈特权”的情况下来“细述一段有着严格历史文件记载的生平”。⑧《迷宫中的将军》依从正史,但又时时游离于正史的框架之外,虚构出替代性稗史。萨迪瓦指出:

马尔克斯在《迷宫中的将军》里

向读者呈现出一种逼真的历史外表,随

后又将其打破,变成各种令人眼花缭乱

的替代性样式,仿佛历史学的形式虽然

被保持了下来(至少在其传统体例上

是如此),但现在好像是出于某种原

因,向读者展示了值得称道的创新运

动。⑨

《迷宫中的将军》所实践的后现代现实主义是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创新”。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兴起于19世纪下半叶,代表人物是豪威尔斯。现实主义作家将真实奉为圭臬,采用逼真的细节刻画、线性的叙述、生动的人物塑造等手法,反映了美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活现实。詹明信受经济学家曼德尔《晚期资本主义》一书的启发,曾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别对应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时期,即市场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⑩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进入消费社会或后工业社会时代,以摹仿和反映现实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现实主义似乎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要让位于后现代主义。小说家苏克尼克曾专门以《小说之死》为题写了一个短篇小说,向世人宣告:在“后现实主义”世界里,“现实不存在,时间不存在,人物不存在。” λϖ但是,马尔克斯以及其他后现代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实践无疑给一度被

9

4

回忆 理解 想像 知识:论美国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

认为是“枯竭的现实主义”

λω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实主义并未像人所预言的那样死去,而是在后现代社会继续“存在”,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形成后现代现实主义。

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是后现代文学特别

是后现代小说创作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一支。

从文体的历史进程看,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自然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超越———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扬弃或反叛。而依这种历史的传承观追溯回去,现代主义文学又是对19世纪文学创作传统的反叛或扬弃。强调这种时间顺序,看似简单,但对我们从总体上认识文学创作的发展规律和文体在历史中的嬗变和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小说而言,现代主义作家在实践和理论的层面上,从创作原则到叙事手段、从获取小说题材的途径到小说的社会功用等多方面,都对19世纪主流的现实主义小说提出了质疑。如果说现代主义小说以对现实主义小说的否定为起点,那么,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反拨。具体说,经典的现实主义小说大体以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为其创作目的和宗旨,而现代主义小说则以表现自我、表现人物内在心理情感和结构为己任。现代主义嫌现实主义不真实,标榜自己更真实,后现代主义则对真实本身进行解构,特别是许多前卫作品采用戏仿、拼贴等手法,刻意披露文本所提供的“语言现实”的虚构性。后现代主义实验热过后出现的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当代文学在后现代语境中的一个新发展。换言之,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既保持了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纪实的传统,又糅合了现代主义小说中常见的自我意识和前卫小说对小说创作自身进行反思的特点。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家认为:一部好的作品要能吸引读者,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要素,如精彩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细节描写营造出来的真实感。J 1加德纳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对青年作家提出忠告时说:“生动、持续的虚构梦境”是小说理论最为重要的一个观念,作家要能让读者走进逼真的“梦境”,“目睹”情景、

人物和事件。

λξ梦境是由细节创造出来的,

因此,“生动的细节是小说的生命线。”

λψ后现代主义对真实这个观念本身进行质疑,视真实为虚构物。元小说叙述者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对故事生成过程本身进行分析,有意向读者道破梦境,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作品的虚构性。后现代主义写作以新的方式表现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的世界,无疑丰富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但是不少后现代实验作品破

坏“生动、持续的梦境之法则”,

λζ作者自我意识高度膨胀,缺乏可读性,遭到广大读者的排斥。唐・德里罗(Don De L ill o,1936—)虽然常被文学史家列入“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名单,但他并未放弃传统,而是以高超的艺术手法讲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作品中有许多现实主义成分,受到批评家和普通读者的欢迎。

如同传统现实主义作家,德里罗十分关注现实生活,创作题材与国际局势、当代历史、社会变迁有密切联系。如《白色噪音》(W hite N oise ,1985)描写了当代美国社会的种种现实问题,如传统核心家庭的解体、电视的侵入、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信仰危机等,表现了美国人心灵深处的焦虑,此书获1986年全国图书奖。《天秤星座》(L ibra ,1988)在商业上更为成功,列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该小说写的是1963年肯尼迪总统在达拉斯遇刺事件,试图对谁是谋杀真凶提出答案。德里罗在书后“作者的话”中称该小说为“想像之作”,他在“引用历史记录”的同时,“对现实作

05・外国文学评论 No .1,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