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集锦
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易错题大全

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易错题大全
以下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些常考易错题:
1、时间和钟表问题:
1、判断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是否正确;
2、写出某个时间点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3、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
4、判断某个时间点是上午还是下午。
2、人民币计算问题:
1、进行简单的货币兑换,例如:1元=10角,1角=10分;
2、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例如:1元5角+2元3角=;
3、判断某个价格是否正确,例如:一支笔的价格是2元5角,判断是否正确。
3、数字顺序和大小问题:
1、判断数字的顺序是否正确,例如:23和32是否相同;
2、判断数字的大小是否正确,例如:20和30哪个更大。
4、空间和方向问题:
1、判断物体的位置关系是否正确,例如: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判断是否正确;
2、判断物体的方向是否正确,例如:北在地图上表示的是上方还是下方。
5、应用题:
1、计算物体的数量和总价,例如:一袋苹果有5个,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一袋苹果的总价是多少;
2、计算物体的数量和单位,例如: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每个学生的身高是1米,这个班级的身高总和是多少;
3、判断应用题中的条件是否满足,例如: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和3个香蕉,判断是否满足“每个苹果的价格都是2元”的条件。
这些题目都是二年级数学下册中的常见题型,需要注意细节和理解题目的要求。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50道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50道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共19分)1.一个数除以15商9余1,这个数是()A.134B.135C.150D.1362.“685>6□7”,在□里最大能填()。
A.4B.5C.73.翻动书页时,书页的运动是()。
A.平移B.旋转4.一百一百地数,800后面第二个数是()。
A.600B.700C.900D.10005.把14个苹果平均分成7份,每份有()个。
A.1B.2C.36.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4×2B.4+2C.4÷27.8088中3个8表示的大小 ( )。
A.一样B.不一样C.无法确定8.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B.等腰三角形C.平行四边形D.等边三角形9.3人一组玩皮球,全班24人,可以分为()组。
A.6B.7C.8D.910.丁丁和东东玩“石头、剪马、布”的游戏,其猜拳15次,下图记录了丁丁的成绩,你知道东东赢了几次吗?()A.8B.5C.2二.判断题(共10题,共18分)1.41除以5等于8,余数是1,这个算式是错误的。
()2.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形状不会改变。
()3.王叔叔体重75克。
()4.五千零五写作:500005。
()5.是轴对称图形。
()6.1000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7.正方形、长方形、风车图案、等腰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8.汽车方向盘转动是旋转现象。
()9.和是1000的两个数,一定是500加500。
()10.如果△÷6=○…□,那么□最大应是6。
()三.填空题(共10题,共37分)1.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现在全世界约有鸟类九千零二十一种。
()2.填空。
63÷()=9 9×()=546×()=48 42÷()=64×()=36 72÷()=85×()=30 36÷()=43.填上“=”“>”或“<”。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复习易错题集 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一、填空题1.36÷4=9,这个算式读作(),其中除数是(),商是()。
易错点:部分同学可能会把读作写错,或者弄混除数和商。
2.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12个苹果,每4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易错点:对平均分的概念理解不清晰,导致计算错误。
3.计算54÷9=()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易错点:口诀记错或用错。
4.风扇转动是()现象,推拉抽屉是()现象。
易错点:对旋转和平移现象的区分不清楚。
二、选择题1.下面算式中,商最大的是()A.36÷6B.49÷7C.72÷9易错点:计算错误或者口诀不熟练。
2.从63中连续减去9,减()次才能使结果等于0。
A.7B.8C.9易错点:对除法的意义理解不透彻。
3.小红有18张画片,小林有10张画片,小红给小林()张画片,两人就同样多。
A.4B.8C.9易错点:不能正确计算两人画片数量的平均数。
三、判断题1.把28个桃子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一定放7个。
()易错点:没有注意到“平均”二字。
2.计算7×8和56÷8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易错点:对乘法口诀的应用不够灵活。
3.35里面有5个7,列式为35÷7=5。
()易错点:对除法的含义理解有误。
四、计算题1.48÷8+27易错点:运算顺序错误,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2.6×(7+2)易错点:忘记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
五、应用题1.有30个同学参加跳绳比赛,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多少人?易错点:忘记用总人数除以组数。
2.一本书有54页,小明每天看6页,几天能看完?易错点:没有理解“看完”的含义,导致列式错误。
3.妈妈买了4个蛋糕,每个蛋糕8元,一共花了多少钱?易错点:可能会忘记乘法运算。
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36÷4=9,这个算式读作(三十六除以四等于九),其中除数是(4),商是(9)。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大全

以下是一些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
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二年级有3个班。
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
哪个班人数最少?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全班有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一根绳子长12米,对折两次剪开,平均每段长多少米?25个篮球,如果每6个放一筐,至少需要多少个筐?小明有35枚棋子,小亮有25枚棋子。
小明比小亮多几枚,小明给小亮几枚棋子,两人的棋子数就同样多了?20个苹果,至少要再买几个,才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九巧板中有几种图形,共几种图形?在一张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哪些形?5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可能是几或几?2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可能是几或几?( )+( )+( )=( )×( )=6寒假是3个星期,一共有多少天?暑假是8个星期,一共有多少天?有一堆糖比20块多比40块少,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这堆糖可能有几块,也可能有几块?把12颗糖分成若干袋,每袋糖果的个数相同,可以怎么分?3只小猴一起搬桃子,一共有12个桃子,他们需要搬几次?8的2倍是多少?9是3的多少倍?一辆吉普车限载4人,运送298名运动员,至少需要多少辆车?画出下面的图形,向下平移4格的图形。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四位是什么位?190里面有几个十?农场有48只兔子,如果把这些兔子平均关在6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关几只兔子?如果每个笼子里关6只兔子,还需要多少个笼子?如果又买来6只兔子,每个笼子里还是关6只兔子,一共需要多少个笼子?37名学生去划船,每条船先坐5人,至少要准备几条船?面条、糖、大米,3元一袋,比面多4元一袋,糖和大米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买一袋大米的钱正好可以买4包糖,糖和大米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买一袋大米的钱正好可以买几把面,还剩几元钱?学校原有学生1300人,上半年毕业了130人,下半年毕业了110人,学校学生减少了多少人?一瓶油连瓶重900克,倒去一半后连油带瓶重500克,那么这个瓶子重多少克?油重多少克?买5条毛巾用去30元,现在有42元,能买几块毛巾?二年级学生44名去旅游,中型客车每辆坐24人,小车每辆坐4人,请你安排一下,可以派几辆中型客车?几辆小车?一捆电线长1000米,用去了700米,剩下的比用去的少多少米?以上题目包括了加减乘除、倍数、平移旋转、图形识别、时间计算等多种知识点,适合二年级学生进行练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易错题集锦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易错题集锦一、填空题。
1.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 解析: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这是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厘米适合测量较短的物体,如铅笔的长度等;米适合测量较长的物体,如教室的长度等。
2. 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 一支铅笔长约15()。
-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一支铅笔的长度通常是十几厘米,所以这里填厘米。
- 一根跳绳长约2()。
- 解析:跳绳比较长,2米是比较符合实际的长度,如果填厘米就太短了,所以这里填米。
3. 1米 = ()厘米。
- 解析:1米等于100厘米,这是长度单位换算的基本关系,要牢记。
4. 300厘米 = ()米。
- 解析:因为100厘米 = 1米,所以300厘米里面有3个100厘米,即3米。
5. 从刻度0到刻度5是()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9是()厘米。
- 解析:从刻度0到刻度5,直接用5 - 0 = 5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9,用9 - 3 = 6厘米。
二、判断题。
6. 小明的身高是135米。
()- 解析:错误。
人的身高通常在1米多,135厘米比较合理,135米不符合实际情况。
7. 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解析:错误。
因为1米 = 100厘米,它们的长度是相等的。
8. 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 解析:正确。
线段有两个端点,这是线段的重要特征之一,所以可以量出长度。
9. 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可以从刻度1画到刻度6。
()- 解析:错误。
从刻度1画到刻度6,线段的长度是6 - 1 = 5厘米,而不是6厘米。
10. 一个图钉长约1米。
()- 解析:错误。
1米太长了,图钉是比较小的物体,长约1厘米比较合适。
三、选择题。
11. 下面()的长度最接近1米。
- A. 99厘米。
- B. 102厘米。
- C. 199厘米。
- 解析:1米 = 100厘米,99厘米与100厘米相差1厘米,102厘米与100厘米相差2厘米,199厘米与100厘米相差99厘米,所以最接近1米的是99厘米,答案是A。
二年级易错题50道

二年级易错题50道一、数与代数部分(20道)1. 计算:36 + 27 18解析:这道题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先算36+27 = 63,再算63 18 = 45。
很多同学容易先算加法后算减法时出现计算错误,比如计算过程中数位没有对齐或者忘记进位、退位等。
2. 填空题: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解析:5个十就是50,8个一就是8,组成的数就是50+8 = 58。
有些同学可能会写成580或者85,前者是没有理解数的组成概念,后者是数位顺序混淆。
3. 比较大小:45()54解析:45是由4个十和5个一组成,54是由5个十和4个一组成,4个十小于5个十,所以45<54。
部分同学会只看数字大小而不考虑数位的意义,从而判断错误。
4. 计算:7×8 + 12解析:根据四则运算顺序,先算乘法7×8 = 56,再算加法56+12 = 68。
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忘记先算乘法或者乘法口诀记忆错误。
5. 一道除法算式,除数是9,商是7,余数是5,被除数是多少?解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 + 余数,可得9×7+5 = 63 + 5 = 68。
有些同学会忘记加上余数或者计算乘法时出错。
6. 30÷5 =(),想口诀()。
解析:30÷5 = 6,想口诀“五六三十”。
部分同学口诀记忆不熟练会导致答案错误。
7. 100里面有()个十。
解析:10个十是100,所以100里面有10个十。
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对计数单位的理解不清晰。
8. 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
解析: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100 99 = 1。
有些同学会混淆最小三位数和最大两位数的概念。
9. 56连续减8,减()次后结果是0。
解析:56÷8 = 7,也就是减7次后结果是0。
可能会有同学用减法依次去减,容易出错且浪费时间。
10. 写出下面各数相邻的两个数。
35解析:35前面相邻的数是34,后面相邻的数是36。
二年级易错口算题

二年级易错口算题1. 36 + 25 - 16- 解析:这道题易错点在于运算顺序。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36+25 = 61,再算61 - 16=45。
有些同学可能会先算36 - 16 = 20,再算20+25 = 45,虽然结果正确,但这种简便算法如果不理解运算顺序的本质,在其他类似题目中容易出错。
2. 42 - 18+22- 解析:同样是运算顺序问题。
先算42 - 18 = 24,再算24+22 = 46。
部分同学可能会先算18+22 = 40,再算42 - 40 = 2,这是错误的。
3. 23+(17 - 8)- 解析: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先算17 - 8 = 9,再算23+9 = 32。
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忘记先算括号里的内容。
4. 56-(26 + 9)-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26+9 = 35,再算56 - 35 = 21。
有的同学可能会先算56 - 26 = 30,再算30+9 = 39,这是没有遵循运算顺序造成的错误。
5. 15+3×4- 解析:在这道题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先算3×4 = 12,再算15+12 = 27。
如果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就会出错。
6. 28÷4×2- 解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28÷4 = 7,再算7×2 = 14。
不能先算4×2 = 8,再算28÷8。
7. 3×(9 - 5)-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9 - 5 = 4,再算3×4 = 12。
如果忽略括号先算乘法就会得到错误结果。
8. 45÷(5 + 4)-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5 + 4 = 9,再算45÷9 = 5。
同学们容易忘记先算括号内容。
9. 18+2×9- 解析:先算乘法2×9 = 18,再算加法18+18 = 36。
错误做法可能是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10. 32 - 4×7- 解析:先算乘法4×7 = 28,再算减法32 - 28 = 4。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锦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锦一、填空题1、与除法有关的问题(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把12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列算式是(),读作()在这个算式中,12是(),表示();3是(),表示();4是(),表示()。
求商用的乘法口诀是()。
(3)看图写除法算式(4)24连续减8,减()次的结果是0。
(5)45里面有()个9. 32里面最多有()个6.(6)32÷4=8,在这道算式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读作:(),求商用的口诀是()。
(7)48里面最多有()个9.2、混合运算(1)在综合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要()计算;如果有加减运算又有乘除运算,要先算(),再算();有小括号的要()。
(2)根据下面的算式,写出综合算式。
32+24=56 56÷8=7 综合算式是26+34=60 90-60=30 综合算式是42÷6=7 5×7=35 综合算式是9×4=36 54+36=90 综合算式是(3)二年级一班有男生32人,女生16人,把他们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列综合算式是()3、有余数除法(1)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
(2)一个数除以6,如果有余数的话,余数可能是()。
(3)用小棍摆下面的图形,如果有剩余,可能是()根。
(4)10月份有30天,合()个星期,余()天。
(5)39个小朋友坐船过河,每条船坐8人,至少要()条船。
(6)□÷7=□……□,在这道算式中,余数最大是()。
(7)□÷□=5……3,在这道算式中,除数最小是(),这时被除数是()。
(8)□÷8=6……□,被除数最大是()。
(9)……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20个图形是(),第22个是()。
(10)△÷○=6……1,其中○是最大的一位数,这是△是()。
4、万以内数的认识(1)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集锦(一)一、直接写出得数3×7= 40÷5= 120—80= 840—800= 70—5= 500+80=9×7= 63÷7= 49÷7= 600+270= 51—6= 0÷4= 100—26= ()—340=260 157+43= 35—4×8=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2,个位上是4,其它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①204 ②2040 ③2400 ④20042、550比150多()①600 ②700 ③400 ④5004、最大的三位数加1是()①10 ②100 ③1000 ④100005、3000前面的一个数是()①3001 ②2900 ③3100 ④2999三、填空。
(30分)1、按规律填数。
()、596、()、598、()、()、()2、写出下面各数。
六百二十七()三千零四十()九千三百()五千零四()3、读出下面各数。
8040 读作()5812读作()4、 2时=()分180秒=()分1分=()秒5、6705是()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最低位的数字是(),表示()个()。
6、第一个数是800,比第二个数多100,第二个数是()。
7、把1678、897、699、1128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它们依次是()〈()〈()〈()。
8、7乘以4的积是(),再减去18,差是()。
9、在○里填上〉、〈或=。
2时〇120分 40秒〇1分42—18 〇35 24+17 〇3970+90 〇160 38+25+20 〇85 35 〇48÷8×510、6503=()+()+() 8001=()+ ()11、爸爸上午8:00外出,下午5:00回家,爸爸离家时间有()小时。
12、比524少38的数是(),604比338多()。
四、用竖式计算并验算768+354= 1075—467= 378+4715=六、应用题1.李大伯去年收获稻谷5120千克,今年比去年多收获768千克,今年收获稻谷多少千克?2.化肥厂二月份生产化肥3260包,三月份比二月份少生产136包,三月份生产化肥多少包?3.同学们搞卫生,20个男同学,22个女同学。
如果每7个同学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4.同学们画了42张画,贴在一楼8张,贴在二楼的张数和一楼同样多,还剩多少张没贴?5.一堆砖有276块,搬走98块后又运来156块,这时这堆砖有多少块?七、选做题1、果园里有梨树274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46棵,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2、渡江轮船上午载客1105人,下午载客1256人,晚上载客742人,全天共载客多少人?八、思考题。
学校开联欢会,要搬10张桌子。
每个老师搬一张,两个同学抬一张。
现在有3个老师,还要多少个同学才能一次搬完?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集锦(二)1、小明买2卷胶卷,每卷36张18元,小红买了3卷胶卷,每卷24张13元。
谁买的胶卷合算,为什么?2、每班分成6组,每组植树8棵,三年级去了4个班的同学植树,一共植树多少棵?3、一桶油,已经用了28升,剩下的是用的8倍。
原来有油多少升?4、小明今年7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8倍还多5岁。
爷爷比小明大多少岁?5、计算一下一个月(30天)有多少小时?6、小猴家住在游乐园的西北面520米,小狗家住在游乐园的东南面480米。
小狗与小猴家相距多少米?7、今天是8日,星期一,到31日是星期几?8、青山村有63户人家,共158人,新林村再减少63人就和青山村人数同样多,新林村有多少人?9、小红有一些书,总数不到40本,把这些书摆成5堆多3本。
小红最多有多少本书?最少有多少本书?10. 妈妈买一盏52元的台灯。
(1)如果妈妈付的全是10元,她最少要付()张10元。
(2)如果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她最多带了()张10元。
思考题:李老师买一只48元的足球。
(1)如果李老师付的都是10元,他最少要付()张10元。
(2)如果李老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只足球,他最多带了()张10元。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集锦(二)解析答案1. 小红买的合算,13<18错因分析:没通过计算直接看数据而得出错误结果。
2. 6×8=48(棵)48+4=52(棵)错因分析:4个班就应为4个48,属没理解乘法的意义。
3. 28×8=224(升)错因分析:还是属于读题不完整,没看懂问的是什么。
4. 7×8+5=61(岁)错因分析:只完成了一半,求出了爷爷的年龄,没有仔细读问题“爷爷比小明大多少岁?”。
5. 30×60=1800(小时)错因分析:没理解一天是24小时而不是60小时。
6.520-480=40(米)错因分析:此题分析时最好画草图,理解方位,就非常直观了。
7. 31÷7=4 (3)错因分析:算式正确,但没算完。
应再列:8÷7=1……1,因为余数是1,条件又告诉8号是星期一,所以31÷7=4……3,余数是3,应为星期三。
8. 158-63=95(人)错因分析:没理解题意,“再减少63人就和青山村人数同样多”说明新林村的人数比青山村人数多,应该用加法计算。
9. 40÷5=7(本)……5(本)错因分析:前半部分算式正确,但没理解被除数、商数、余数之间的关系。
40÷5=7(本) (5)(本),本来应该余3本,但计算中余5本,多出2本,就应在总数40中去掉多出的2本,40-2=38(本),所以最多为38本。
最少则当商为1即每堆只有1本时,总数最少为8本。
10. (1)最少要付(6)张10元。
(2)最多带了(5)张10元。
错误原因分析:第1题:学生可能受数的组成的影响,52里有5个十和2个一忽视给出的条件“妈妈付的全是10元”即妈妈不可能有零钱,而错误地填成最少要付5张;第2题:学生可能忽视给出的条件“正好”和“最多”即妈妈除了2元以外其余的都是10元,而错误地填成最多要付6张。
解题思路点拨:小朋友们仔细读题,你就会发现两道题不同:第(1)题,妈妈付的全是10元,而没有零钱,所以最少要付6张10元才够。
第(2)题,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证明妈妈带的钱就是52元,所以她最多带了5张10元。
一、谁算得都对。
(20分)32÷8= 64 ÷ 8 = 27 ÷ 3 = 63 ÷ 9 + 32 = 28+32= (69-24)÷ 5 = 3 × 6 = 30 ÷ 6 = 72÷9= 40 ÷ 8 + 35 = 54 ÷ 9 = 9 × 4 ÷ 6 = 4× 5 = 24÷6= 73 - 45 = 8 × 7 -18 = 56÷7= 16 ÷ 2 =二、填空。
(10分)1、20÷5读作( )2、24÷6=( ),表示把24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也表示24里面有( )个( )。
3、8的2倍是( ),8是2的( )倍。
4、直角比( )角大,直角比( )角小。
5、读出和写出下列各数。
805读作:( ) 五百一十写作:( )200读作:( ) 一千零八写作:( )三、在〇里填上“+”、“-”、“÷”、或ⅹ”。
(9分)3〇8=24 3〇8=4〇6 6〇6=0 36〇9=4 71〇19=90 5〇6=3036〇6=30 20〇5=4 18〇10=28五、比一比,看谁算得准。
(15分)6ⅹ8+15 6ⅹ9-17 9ⅹ4÷6 35÷5ⅹ4 45÷5+12 (69-24)÷5六、解决问题。
(36分)1、我今年9岁,爸爸今年是36岁,爸爸的年龄是我的几倍?2、面包师傅做了87个面包,小红、小明、小兰各买了9个,还有多少个?3、有男同学16人,女同学8人去划船,每条船坐6人,需要租多少条船?一、填空。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四位是()。
2、190里面有()个十。
900克()9千克3、()里该填几?一台电脑的价钱是4980元,约()元。
29寸彩电的价钱是1986元,约()元。
二、判断。
1、荡秋千是平移。
()2、推门是旋转。
()3、坐电梯是平移。
()三、解答下面问题。
1、把12颗糖分成若干袋,每袋糖果的个数相同,可以怎么分?把你的想法填入下表。
袋数每袋糖果个数3、下面的3只小猴一起搬桃子,一共有12个桃子,他们需要搬几次?4、(1)8的2倍是多少?(2)9是3的多少倍?5、一辆吉普车限载4人,运送298名运动员,至少需要多少辆车?6、画出下面的图形,向下平移4格的图形。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集锦(四)答案解析一、填空。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四位是(千位)。
【分析:数位与计数单位两个不同概念容易被学生混淆。
数位是指计数单位所处的位置,常用从右边起第几位表示。
】2、190里面有(19)个十。
【分析:审题时要严谨,190里面有1个百和9个十,而1个百里面又有10个十,所以190里面有19个十。
】【分析:弄清楚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掌握“四舍五入”的方法:看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0就估作一个百,小于50就舍去;或者看后三位,大于或等于500就估作一个千,小于500就舍去。
】二、判断。
1、荡秋千是平移。
(×)【分析:荡秋千的运动从表面上看好像没有经过旋转(360°旋转),不像其它的电风扇的转动、钟表上分针、时针的转动都在转动,因此就很多人认为这属于平移现象。
其实荡秋千时,是绕着秋千架上的轴旋转,秋千的运动是旋转。
坐在秋千上荡秋千时,如果人与秋千的状态保持不变,那么人与秋千一起是旋转。
】三、解答下面问题。
【分析:首先要认真审题,题目的要求是把气球分成若干束,每束气球的个数相同。
也就是最少要分为2束。
】【分析:认真审题,将图形与文字有效结合。
图中每只猴子抱着2个桃子,也就是说,每只猴子每次可以运算2个桃子。
3只猴子每次共可以运3×2=6(个)桃子,而12个桃子需要运12÷6=2(次)。
】【分析:对于“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两种类型问题的理解是本题的难点。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可以画出线段图,结合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5、一辆吉普车限载4人,运送298名运动员,至少需要多少辆车?298÷4=74(辆)……2(人)74+1=75(辆)答:至少需要75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