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主题活动设计方案通用10篇

学前教育主题活动设计方案通用10篇

学前教育主题活动设计方案通用10篇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中重要的一环,而主题活动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通过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帮助儿童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能力。

本文将针对学前教育主题活动的设计方案,给出10个通用的实施案例,并介绍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一、动物园之旅主题活动描述:本次主题活动以动物园为背景,通过实地参观、动画片观看、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儿童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故事法、动手制作法评价标准:儿童是否能够准确地描述各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是否能够通过制作手工模型等方式表达对动物的理解。

二、四季变化主题活动描述: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四季变化,让儿童了解春夏秋冬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教学方法:观察法、绘画法、游戏法评价标准:儿童是否能够准确地描述四季的特点;是否能够通过绘画、游戏等方式表达对四季变化的认识。

三、生活中的交通工具主题活动描述: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儿童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用途,培养他们的正确出行意识。

教学方法:观察法、角色扮演法、手工制作法评价标准:儿童是否能够准确地描述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用途;是否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交通工具的认识。

四、小小科学家主题活动描述:通过一系列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儿童了解科学的原理和实践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解释法评价标准:儿童是否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解释科学实验的结果;是否能够自主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

五、美食烹饪大赛主题活动描述:通过烹饪比赛,让儿童体验美食制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实践活动、比赛形式、评审评分评价标准:儿童是否能够独立完成美食制作;是否能够按照评审标准进行评分和评价。

六、植物探险家主题活动描述:通过实地考察和种植植物,让儿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活动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还要结合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学习。

以下是一些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建议和指导。

一、活动设计的原则1.目标导向:活动设计应以教育目标为指导,确保活动内容与目标相一致。

2.儿童为中心:活动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

3.多样性与趣味性:活动设计应多样化,包括游戏、歌唱、舞蹈、手工、讲故事等,以吸引儿童的兴趣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4.互动性:活动设计应鼓励儿童与教师、同伴以及环境之间的互动,以促进儿童的社会交往和语言发展。

5.挑战性:活动设计应提供适当的挑战,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也要确保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二、活动设计的步骤1.确定目标: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的发展水平,明确活动希望达到的目标。

2.规划内容: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确保活动内容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3.选择活动形式:根据内容选择适合的活动形式,如游戏、歌曲、故事等。

4.准备材料:根据活动形式准备相应的材料和工具,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5.实施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儿童积极参与,观察儿童的行为和反应,适时调整活动。

6.评价与反思: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活动的效果,分析儿童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果,以便改进后续活动。

三、活动设计的实例以“认识水果”为主题的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为例:目标:通过活动,儿童能够认识常见的水果,了解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水果的喜好。

内容:介绍苹果、香蕉、橘子、草莓等常见水果。

活动形式:1.水果展示:将各种水果摆放在桌子上,让儿童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2.水果品尝:给每个儿童提供小块水果,让他们品尝并说出水果的味道。

3.水果游戏:进行“水果蹲”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水果的名称和颜色。

幼儿园学前教育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学前教育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学前教育教案模板(5篇)教案一:感官游戏教学目标:通过感官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触摸能力、听觉能力和嗅觉能力,增强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

一、活动准备1. 制作感官游戏道具:盲人摸象、听音辨物、嗅觉辨物等。

2. 室内环境整理:确保活动区域整洁干净,避免干扰。

二、教学活动1. 游戏一:盲人摸象让幼儿随意选择一只盲目遮住双眼,然后将一只小象放在幼儿的手中,让幼儿通过触摸来辨别物体是什么。

2. 游戏二:听音辨物播放录制好的动物叫声,让幼儿根据叫声来猜测叫声的动物是什么,并将相应的卡片插入卡片盒中。

3. 游戏三:嗅觉辨物将插满香水的棉花球分发给幼儿,并让他们闻一闻,然后通过嗅觉来猜测香水的味道是什么,最后将正确的答案贴到对应的盒子上。

三、课堂总结通过这些感官游戏,幼儿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感官锻炼,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触摸能力、听觉能力和嗅觉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教案二:艺术创作教学目标:通过艺术创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一、活动准备1. 准备各种艺术材料:彩色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2. 给每位幼儿准备一块画板或纸张。

二、教学活动1. 第一阶段:观察绘画作品展示各种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并请幼儿仔细观察,并引导幼儿讨论每幅作品的形状、颜色和图案特点。

2. 第二阶段:自由创作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

老师可提供简单的主题,如家庭、动物、自然等,引导幼儿进行创作。

三、课堂总结通过艺术创作活动,幼儿得到了一次全面的艺术锻炼,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案三:朗读故事教学目标:通过朗读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一、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适合幼儿的图画故事书。

2. 安排一个安静的读书角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学前教育幼儿教学活动教案

学前教育幼儿教学活动教案

学前教育幼儿教学活动教案学前教育幼儿教学活动教案「篇一」今天在匆忙中结束了第四次跟进式研讨,在中四班的第二个活动开展。

通过这四次的活动,从中也思考过很多,对于一个个环节也想有稍作变幻的想法,但对于环节处理方面的细致,总觉得还是不够成熟,在这几次的活动中,思考过这首诗歌生动描述了一只不愿意与人交流、不愿开口说话的怪脾气乌龟,由于故事呈现的字面意思是相反的表现手法,在这点上,想让幼儿从正面的角度去领会“不爱说话”带来的坏处,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后,总会觉得这里那里存在着不足的方面:●回应方面对于幼儿回应方面,有些是事先设想好了,有些还是缺少随机应变的灵活引导,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运用方式的有效性,都是促进各个环节进程与深挖其内涵的关键,这很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

特别是乌龟与蜗牛、青蛙分别相遇时的对话,由于乌龟的怪脾气是“不爱说话”,这里设想让孩子站在乌龟的位置,假设你是乌龟,听到了蜗牛的劝告后,怎么跟它说,在此环节中,我尝试着将手中乌龟的指偶让孩子拿着进行讲述对话,可是没有考虑到一点:我手里的这只乌龟在之前出示的时候,已经告知孩子们,这是一只不爱说话的怪脾气乌龟。

这里想让孩子们说,想变幻下之前的方式,想让幼儿能更形象的扮演,提高积极的参与性,但这里毕竟还是疏忽了这只一开始就呈现的乌龟,反而效果不佳。

●课堂节奏方面在活动一开始的时候,自己静心整理了思路,把环节梳理了下,自己心里提醒着节奏的紧凑性,在教学环节中,自己也想时刻提醒着自己要紧凑,但在活动过后,仍发现还缺少紧凑和效率,对于孩子们发散的思维方式,对其拿捏,掌握其节奏的快慢、收放方面还很不够。

一个活动,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在不断改进中,思考的方面似乎比起之前多了,从顾及自身如何去开展活动发展到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课堂效果、寻找问题,越来越觉得自己很多方面还远远的不足。

认识粗细(数学)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活动过程:一、认识粗细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2024年电大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方案范文

2024年电大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方案范文

2024年电大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方案范文一、活动目的:为了提高电大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我校决定在2024年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前教育活动。

本方案旨在通过培养学前教育幼儿师资队伍、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丰富学前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工作,提升学前教育水平,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

二、活动内容:1.开展学前教育幼儿师资培训班:组织学前教育相关专家和学者,开展集中培训,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健康与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进行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

2.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整合和开发学前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游戏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3.举办学前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邀请各地学前教育名校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成功案例。

通过交流和互动,促进学前教育领域的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4.开展亲子教育培训活动:组织专家为家长提供专业的亲子教育培训,帮助家长了解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和方法,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5.举办学前教育活动展示赛:组织学前教育机构和幼儿园参加学前教育活动展示赛,展示他们的教育成果和教学特色。

通过评比和展示,激励学前教育机构和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创新和进步。

6.开展社区学前教育宣传活动:在社区举办学前教育宣传周,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和幼儿园教师进行现场咨询和讲座,向社区居民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增强社区居民对学前教育的认知。

7.建设学前教育实践基地:与合作幼儿园、幼教机构合作,建设学前教育实践基地,为学前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机会,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活动实施:1.确定活动时间: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时间安排,合理安排学前教育活动的时间和顺序。

学前教育幼儿活动设计教案(通用4篇)

学前教育幼儿活动设计教案(通用4篇)

学前教育幼儿活动设计教案(通用4篇)学前教育幼儿活动设计教案篇1活动目的:1. 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封闭式数数的方法,初步积累封闭式数数的经验。

2. 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激发幼儿参与数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 连线纸、水彩笔2. ji、鸭、鸽、鹌鹑图片及蛋样品各一只3. 摆放成封闭式的平面ji蛋、鸭蛋、鸽蛋、鹌鹑蛋若干4. 数字卡片5. 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一、引起幼儿兴趣、交代主题,活动导入1. 游戏《连线找客人》2. 幼儿连线后,教师将幼儿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注意排序:ji、鸽、鸭、鹌鹑)二、配对1. 教师出示ji蛋、鸽蛋、鸭蛋、鹌鹑蛋(特别介绍鹌鹑蛋)2. 幼儿配对,将蛋放在动物边上。

三、数ji蛋1. 教师出示ji蛋!“ji妈妈你们看它下了几个蛋啊?”2. 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

四、幼儿探索尝试封闭式数数1.幼儿按意愿选择不同的蛋进行数数。

“请小朋友选择一种你要数的蛋蛋。

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怎么才能记住第一个数的那个蛋呢?”2. 总结交流,数数的经验。

总结时,教师出示数字卡片。

幼儿说对后,出示数字,比较谁生的最多五、游戏:母ji孵蛋1. 交代游戏规则“着音乐一起学母ji围着ji蛋走路。

音乐一停我们就快去找一窝鸡蛋蹲下附小鸡哦”“快数数你一共附了几个蛋?”2. 游戏三边鸡妈妈的蛋宝宝(托班综合)活动目标: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ji妈妈图片2幅;蛋宝宝若干;熟ji蛋1个,生ji蛋1个;幼儿人手一个马甲袋;箩筐2个。

活动过程:环节任务操作要点集中注意激发情感1、教师出示ji妈妈的图片,问:小朋友,这是谁?这里有几个ji 妈妈?2、今天两只ji妈妈好着急,她们的孩子蛋宝宝不见了,怎么办?3、我们帮她们找找吧!1、找寻ji蛋区分ji蛋教师分给每个幼儿一只带子。

我们找到了要把蛋宝宝轻轻地放在袋子里。

学前教育实践教学设计(3篇)

学前教育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实践教学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合理规划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沟通协调、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阶段和规律。

(2)学前教育课程论:学习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3)学前教育心理学:掌握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了解儿童心理特点,提高教育效果。

2.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1)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学习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实施和评价,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2)游戏活动指导:掌握游戏活动的类型、特点和指导方法,提高游戏活动的质量。

(3)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艺术活动指导:学习艺术活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艺术活动指导能力。

(4)幼儿园环境创设: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提高环境创设能力。

3. 学前教育实践活动(1)观摩幼儿园: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为今后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2)实习实训:与幼儿园合作,开展为期两周的实习实训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

(3)教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如编写教案、模拟教学等,提高教学能力。

四、实践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学前教育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学前教育教育教案8篇

学前教育教育教案8篇

学前教育教育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教育学》第五章“幼儿认知发展”,具体内容为第一至第三节,重点探讨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幼儿的语言发展以及幼儿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 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及其培养方法。

3. 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并能运用到实际教育活动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的理解与运用。

重点: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及其培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挂图。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活动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a. 讲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b. 分析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c. 介绍幼儿的思维方式。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如何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一道关于幼儿认知发展的例题。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幼儿认知发展特点a. 发展阶段b. 发展规律c. 影响因素2. 幼儿语言发展a. 关键期b. 培养方法3. 幼儿思维方式a. 具象思维b. 抽象思维c. 运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幼儿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

b. 请举例说明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2. 答案:a. 幼儿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b. 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13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幼儿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前沿动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在教学过程中,识别教学难点与重点是至关重要的。

2024年学前教育学教案-(含多场景)

2024年学前教育学教案-(含多场景)

学前教育学教案-(含多场景)学前教育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概念、意义、原则和任务。

2.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观察、分析、评价学前儿童的发展状况。

3.培养学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前教育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增强专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等。

2.学前教育的意义、原则和任务:全面发展的教育、尊重个体差异、家园共育等。

3.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4.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环境创设等。

5.学前教育评价:评价原则、方法和内容。

6.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原则、任务等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设计、实施和评价学前教育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情景模拟法:模拟真实的教育场景,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评价学前儿童的发展状况。

四、教学安排1.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2学时)2.学前教育的意义、原则和任务(2学时)3.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4学时)4.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4学时)5.学前教育评价(2学时)6.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2学时)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表现。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包括书面作业和实践活动。

3.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学前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4.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

5.反馈意见:收集学生对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资源1.教材:学前教育学相关教材。

学前教育教案(精选8篇)

学前教育教案(精选8篇)

学前教育教案(精选8篇)学前教育教案篇1 教学目标:1、学习用一次性纸杯制作挂表,培养幼儿剪、涂、固定的动手能力。

2、认识表上数字的意义及认识区分时针和分针。

3、通过用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来进行创作变废为宝,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数个、剪刀数把、水彩笔数套、绳子数根、胶带一卷、大挂表一只、图钉一盒、卡纸做的分针时针数套。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大挂表,请幼儿观察,提问:它的作用是什么?表上面都有什么?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表是用来掌握时间的,一天共有24个小时,白天12个小时,晚上12个小时,表上面有1—12的数字,有两个表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时针跑两个数字间一个空格是一个小时,分针跑一周是一个小时。

今天我们自己做一个挂表如何?二、基本部分1、出示纸杯,这是一只废旧的纸杯要丢掉的,为了减少对地球的污染,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可以将它变废为宝,你们想想可以做些什么呢?发挥幼儿的想像进行讨论,教师加以引导。

现在,我要把纸杯做一只小挂表来装饰我们的活动室,你们觉得如何?2、介绍示范制作过程(1)用剪刀从杯口向下至杯底随意剪成数条。

(2)把剪好的条条从杯底向外压成象一盛开的太阳花状,把条条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花纹进行装饰。

(3)用胶带在其中一片花瓣上粘上绳子,用黑水笔在杯底粘绳子的花瓣正下方写上数字12,其余1—11的数字如挂表数字一样填写一周。

(4)将分针时针用图钉固定在杯底中心位置,针头用胶泥堵上防止扎伤,就这样一只漂亮的纸杯挂表就做好了。

3、交待注意事项(1)使用剪刀时,不要把剪刀头对准别人或自己,防止扎伤。

(2)把纸杯剪成条条时,尽量剪匀称,以免影响视观效果。

(3)在填写数字12时,先拎起绳子找准正上方。

(4)在固定时针分针时注意保护自己,防止扎伤。

4、分发制作材料,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适时协助个别幼儿,鼓励幼儿坚持独立完成作品。

学前教育实践教学方案(3篇)

学前教育实践教学方案(3篇)

第1篇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幼儿教师,学前教育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师德素养。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2. 提高学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5.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实习阶段(1)实习单位选择:选择具有良好教学条件、师资力量较强的幼儿园作为实习基地。

(2)实习时间: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学生需在毕业前完成至少6周的实习。

(3)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 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等。

② 参与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如晨间活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

③ 协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备课、教学评价等工作。

④ 跟踪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

⑤ 参与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2. 教学观摩与研讨(1)观摩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如音乐、美术、科学、社会等领域。

(2)研讨内容:围绕观摩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反思、讨论,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3. 教学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幼儿教育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教育问题、解决策略等。

(2)分析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教学设计与应用(1)教学设计内容: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设计教学活动。

(2)教学设计要求:注重教学活动的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体现幼儿教育特点。

学前教育学教案模板(共6篇)

学前教育学教案模板(共6篇)

学前教育学教案模板(共 6 篇)第1 篇:学前教育学教案学前教育学教案第一章学前教育学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学产生和演变的阶段2.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重点、难点)3.识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等相关概念4.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5.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教学重点:1、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2、识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等相关概念3、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教学难点:1、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2、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教学方法:导学教学过程: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一、孕育阶段(16 世纪以前)(一)中国背景:在这一时期,学前儿童主要在家中接受早期启蒙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尚未产生。

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属学前家庭教育理论的范畴。

其中以颜之推、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较为出色。

颜之推1.家教著作《颜氏家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2.家教思想(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及早施教)(2)要爱与教相结合(威严而有慈)(3)重视环境的影响(风化陶染)(4)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博习致用)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1.重视蒙养教育2.要求慎择师友3.强调学“眼前事”4.提倡正面教育(二)国外1.柏拉图《理想国》柏拉图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主张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

2.亚里士多德《政治论》第一个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三)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特点1.丰富性2.实践性3.零散性二、萌芽阶段(16 至18 世纪初)夸美纽斯1.学前教育著作《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世界图解》: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第一本儿童插图书2.学前教育思想(1)论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2)提出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3)强调多给儿童活动机会,认为游戏最适合儿童,重视感观训练,主张直观的教学方法卢梭《爱弥儿》1.顺应自然,儿童本位2.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3.儿童应通过做事来学习,使他对知识的学习有直接的体验4.对儿童实施身体教育和感官教育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1)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2)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3)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的特点:专门化、完备化、理论化。

学前教育的教案8篇

学前教育的教案8篇

学前教育的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学前教育教材》第三册第十一章进行设计,详细内容包括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活动安排、游戏活动组织、幼儿观察与指导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能够合理布置幼儿园环境。

2. 使学生掌握一日活动安排的基本要求,能够科学规划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

3. 培养学生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操作、一日活动安排的合理性、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2. 教学重点:环境创设的原则、一日活动安排的基本要求、游戏活动的组织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案例视频、幼儿园环境创设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尺子、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方法以及一日活动安排的基本要求。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幼儿园主题环境,并进行展示。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成功的幼儿园一日活动案例,讲解其优点和可借鉴之处。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表。

6. 游戏活动组织与指导:讲解游戏活动的类型、组织方法以及指导策略。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安全性、教育性、美观性、实用性方法:主题创设、空间利用、材料选择2. 一日活动安排基本要求:科学合理、动静结合、保障幼儿自主性3. 游戏活动组织与指导类型: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体育游戏组织方法:情境创设、角色扮演、规则讲解指导策略:观察、参与、引导、鼓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设计一个幼儿园主题环境,并说明创设原则。

(2)制定一个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表,并分析其合理性。

2. 答案:(1)示例:以“春天”为主题,运用安全性、教育性、美观性、实用性原则进行创设。

(2)示例:一日活动安排表见附件。

学前教育学教案(实用11篇)

学前教育学教案(实用11篇)

学前教育学教案(实用11篇)学前教育学教案(实用11篇)第一篇:认识色彩背景:学前儿童正处于感官发育的关键期,对色彩的认识和感知能力也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前儿童认识不同的色彩。

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前儿童将能够:1. 认识主要颜色,并能够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辨别不同的颜色,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活动:活动1:颜色大寻找步骤:1. 教师准备几种不同颜色的卡片,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2. 将卡片随机放置在教室的不同位置。

3. 学生们一起寻找卡片,并说出所找到的颜色名称。

活动2:小小画家步骤:1. 教师提供颜料、画笔和纸张,让学生们自由绘画。

2. 提醒学生们在绘画时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颜色。

3. 绘画结束后,学生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讨论使用的颜色。

活动3:色彩配对步骤:1. 教师准备一些颜色卡片,每个卡片上有两个颜色名称。

2. 学生们尝试将每个卡片上的两个颜色进行搭配。

3. 学生们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颜色,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配色方案。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颜色的认知能力。

第二篇:感觉认知背景:学前儿童的感觉器官正在不断发育,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本教案旨在通过感觉活动,帮助学前儿童提高感知能力。

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前儿童将能够:1. 理解五种基本感官的名称和功能。

2. 通过感觉活动,提高感知能力。

教学活动:活动1:盲人按摩步骤:1. 教师向学生们解释盲人缺失了其中一种感官——视觉,并依靠其他感官来获取信息。

2. 学生们成对合作,轮流扮演盲人和按摩师。

3. 盲人闭上眼睛,按摩师用轻柔的方式按摩盲人的手臂或肩膀,盲人通过触觉来感知。

活动2:嗅觉品鉴步骤:1. 教师带来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如柠檬、香蕉等。

2. 教师将物品蒙住,学生们通过闻气味猜测是什么物品。

3. 学生们根据气味的特点尽量准确地猜测物品。

活动3:听觉猜测步骤: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或发出某种声音。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2篇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2篇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2篇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1:儿童的认知发展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认识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掌握优质教育方法,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2. 教学内容- 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等。

- 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与阶段:儿童早期认知、儿童晚期认知等。

- 优质教育方法:游戏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

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引入问题或者故事,激发学生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兴趣。

展示:介绍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并以图表或实例展示其理论框架。

讲解:讲解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与阶段,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解和观点。

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适合相应年龄段儿童的优质教育方法。

总结: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强调儿童的认知发展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4. 教学评估设计小组活动或个人测试,检验学生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优质教育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设计2:学前教育的艺术教育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中的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开展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2. 教学内容- 学前艺术教育的定义和意义。

- 艺术表现形式:绘画、音乐、舞蹈等。

- 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培养观察力等。

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学前艺术教育实施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艺术教育的思考和兴趣。

讲解:介绍学前艺术教育的定义和意义,以及艺术教育的表现形式。

示范:以绘画为例,展示如何通过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艺术教育中的经验和心得。

教学方法与技巧:介绍开展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如创设情境、培养观察力等。

案例分析:提供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适合幼儿的艺术教育活动方案。

总结: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强调艺术教育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专业教案范文六篇

学前教育专业教案范文六篇

学前教育专业教案范文六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案范文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前教育专业教案篇1活动目标:1、喜欢阅读,学会图文结合理解图书的内容,在阅读中体验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与快乐。

2、通过阅读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长过程。

3、懂得与人交往时,要讲礼貌,对人热情。

活动准备:《小蝌蚪找妈妈》大书本、插入图片小蝌蚪五张,活动前让幼儿饲养小蝌蚪,观察并记录小蝌蚪的生长变化、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一、出示大书,引起幼儿观察封面引出主题。

1、遮盖书名和青蛙提问:封面上有谁?猜猜它们的妈妈是谁?长得跟它们一样吗?2、展示书名,引导幼儿观察封面猜想故事内容。

二、阅读大书。

(先遮盖文字),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中动物妈妈们的外形特征,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能用好听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理解故事内容。

再尝试图文结合用完整的一段话来讲述每一页画的主要内容。

1、图一:这是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卵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慢慢地变成了什么?(丰富词汇黑黑的、圆圆的)鼓历幼儿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2、图二:有一天小们蝌蚪碰到了谁?它们想起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鸭妈妈与小鸭子体态动作感受它们的亲密与快乐。

3、图三:小蝌蚪看见谁?它长得怎样?小蝌蚪怎么想怎么说的"?大鱼又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观察并想像它们是怎么说。

(丰富词汇又宽又大)4、同法出示图四、图五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它们的特征,大胆的想象它们的对话,并用连惯的语言描述。

(丰富词汇一蹦一跳)5图六:小蝌蚪会找到妈妈吗?她长得怎么样的?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鼓励幼儿大胆预测故事的结局并与同伴轻声交流猜想。

三、引导幼儿讨论。

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教育幼儿与人交往时,要讲礼貌,对人热情。

学前教育教学方案

学前教育教学方案

学前教育教学方案学前教育教学方案(精选8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

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教学方案(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前教育教学方案1【设计意图】在幼儿熟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以后,为了让幼儿体验小鲤鱼跳过龙门以后的快乐之情,通过此游戏的训练,练习幼儿的双脚跳跃一定高度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弹跳力,从而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1、幼儿练习进行双脚跳越和助跑跨跳。

发展幼儿的下肢弹跳能力。

2.在幼儿跳过一定高度的过程中,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让幼儿体验游戏中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鲤鱼头饰泡沫垫、呼啦圈、录音机,【活动过程】:1、教师带幼儿进入场地随音乐进行热身运动。

2、玩法:全体幼儿当小鲤鱼,教师当鲤鱼妈妈。

3、幼儿成六路纵队站好,原地摆放呼啦圈、泡沫垫。

4、老师示范助跑跨跳龙门的动作。

5、幼儿戴头饰练习动作。

游戏开始;幼儿戴小鲤鱼头饰跟在老师后面做小鲤鱼游水动作,边游边说儿歌:“鲤鱼,鲤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游来游去真高兴,我们都是好朋友。

”“鲤鱼妈妈”说:“钻到河底找一找。

”幼儿弯腰做找食的样子。

“妈妈”又说:“伸出头来瞧一瞧。

”幼儿踮起脚做向上游的动作。

“妈妈”说:“龙门到了,跳过去!”幼儿跑到泡沫垫设置的龙门或呼啦圈设置的龙门前,依次双脚跳过去。

然后,幼儿自由做小鲤鱼游水动作。

6、鼓励幼儿在守规则的前提下,争取小组第一名。

7、放松整理:听音乐,自由放松。

【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合作练习鲤鱼跳龙门的游戏。

【活动反思】: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用儿歌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可是对于幼儿来说要跳过一定的高度则需要进行下肢弹跳力的训练,在游戏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从而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教案(5篇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教案(5篇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教案(5篇教案一: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用教材《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教程》第一章第二节,内容为: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3.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把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整体风格和幼儿的兴趣需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参观附近的幼儿园,观察其环境创设,引导学生思考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通过PPT和教学视频,讲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把握整体风格和幼儿的兴趣需求。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案,包括主题、色彩、布局等方面。

5.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讨论的方案,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实践操作,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物模型。

6. 成果展示:学生将制作的实物模型进行展示,分享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7. 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幼儿园环境创设1. 重要性2. 基本方法3. 整体风格与幼儿兴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案,包括主题、色彩、布局等方面。

答案:例如:主题:童话世界;色彩:蓝色、粉色、绿色;布局:设有游戏区、学习区、休息区等。

2. 作业题目:根据设计的方案,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物模型。

答案:根据设计的方案,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实物模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是否掌握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方法?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实践操作?2. 拓展延伸:如何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进行环境创设?教案二: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用教材《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教程》第二章第三节,内容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学前教育教案的教学活动设计

学前教育教案的教学活动设计

学前教育教案的教学活动设计(字数:1822)教学活动设计一、活动背景与目标学前教育是指在入学前的3-6岁期间,对儿童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其综合发展。

教学活动设计是学前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指根据学习目标和儿童兴趣,设计并安排一系列适合学前儿童的教学活动。

本文将以“自然界的水果”为主题,设计一个适合3-6岁幼儿的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2. 增强幼儿对水果的认识和鉴别能力;3.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水果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学习环境准备:- 教室中的展示区域摆放相关水果图片和实物,以便幼儿观察;- 备好沙盘或盆景来模拟水果生长环境。

2. 教学资源准备:- 水果的图片、卡片、挂图或课件,用于引入和展示;- 小型水果模型、塑料水果等,让幼儿亲自触摸、感受。

三、教学活动实施步骤一:引入活动(15分钟)1. 引导幼儿观察展示区域中的水果图片和实物,激发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问: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你们都吃过哪些水果?让幼儿回答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步骤二:水果分类(15分钟)1. 准备好不同种类的水果,并将其放在一起;2. 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水果的外形、颜色、质地等特点,让他们自由地分类;3. 引导幼儿分析不同水果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让他们发现并总结分类的规律。

步骤三:水果故事(20分钟)1. 讲述一则关于水果成长和变化的小故事,例如“从种子到水果”的过程;2. 利用盆景或沙盘展示水果生长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和模拟;3. 引导幼儿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水果生长的理解。

步骤四:水果识别游戏(20分钟)1. 随机展示出不同水果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来鉴别;2. 设计简单的游戏规则,例如“抓住水果”的游戏,让幼儿逐个抓住老师喊出的水果;3. 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步骤五:水果世界(20分钟)1. 利用课件或挂图,展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特色水果,并介绍其风味和营养价值;2. 鼓励幼儿尝试新的水果品种,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3.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理由。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六篇】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六篇】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六篇】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六篇】第一篇:学前教育中的游戏教学设计学前教育中的游戏教学设计对幼儿的认知、感知和社交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游戏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适合幼儿参与的游戏环境,以促进幼儿的综合素养发展。

首先,游戏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幼儿的主动参与。

教师可以设立各种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如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家庭角色、职业角色等,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过程,并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其次,游戏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幼儿的感官体验。

通过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感官探索和观察,如感官刺激游戏中的声音辨认、触摸认知等,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最后,游戏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幼儿的情感培养。

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可以设立一些情感表达的游戏活动,如情感表演游戏、情感绘画游戏等,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第二篇:学前教育中的情景教学设计情景教学是一种通过创设具体情景,以帮助幼儿理解抽象概念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学前教育中,情景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幼儿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情景教学设计需要关注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实际生活情境,如超市购物、餐厅用餐等,帮助幼儿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并鼓励幼儿在情景中进行实践操作。

其次,情景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幼儿的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逼真的情境,如动画展示、实物展示等,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观察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最后,情景教学设计需要促进幼儿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在情景教学中设置一些合作任务,如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情景下的角色扮演等,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第三篇:学前教育中的绘本教学设计绘本教学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拓展词汇量、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主题活动——交通工具用处大
主题来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玩具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对于玩具很感兴趣,尤其是电动的车类玩具。

一有空闲就在玩玩具车,他们在一起还谈论看见过的交通工具:三轮车、电动车、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所有交通工具都是是孩子的兴奋点。

由此我们生成了这一主题,旨在通过一游戏活动,帮助幼儿整理提升有关交通工具的常识,并在活动中丰富幼儿的新经验,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主题总目标:
1、帮助幼儿积极主动地从周围环境及生活中获取关于交通工具的相关信息。

2、了解常见车辆的外形、种类、用途等。

鼓励幼儿乐意用语言与同伴交流信息。

3、在游戏中让幼儿获取关于乘车安全、交通信号等相关经验。

4、运用收集、调查、采访等方式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名称及发展情况,培养幼儿对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兴趣。

5、活动中引导幼儿多观察、实践,让幼儿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获得直接的经验并丰富幼儿的想像力和独创性。

主题网络图:
主题环境的创设:
收集、陈列有关交通工具的图片和照片和玩具实物,引导幼儿欣赏、观察,自由讲述与教师共同布置墙饰。

主题活动组织实施:
活动方案一
语言领域
活动名称:故事《快乐轮胎》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通过故事体验小动物乘坐轮胎时欢乐的情绪,感受轮胎转动时带来的快乐。

2、引导幼儿倾听故事,随着故事展开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会用简单句完整地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挂图。

2、提供适合幼儿操作的轮胎(建议给轮胎涂上颜色或用救生圈代替)和安全的活动场地。

3、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相互碰撞。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轮胎,使幼儿知道轮胎圆圆滚动得非常快。

2、组织幼儿听故事《快乐轮胎》,引导幼儿讨论:(1)轮胎带着小松鼠滚到哪些地方?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2)小动物们快乐吗?轮胎快乐吗?为什么?(3)轮胎还有可能带着小动物们去哪里?
3、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快乐的轮胎,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做相应的动作。

如:轮胎穿过隧道——它与另一只轮胎快乐地打着招呼——它滚到了高速公路上——它加快了速度,最后快要飞起来了等等。

活动延伸:
游戏《运送轮胎》,引导幼儿探索轮胎的各种玩法。

活动方案二
科学领域
活动名称:各种各样的车子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车子的功能。

2.在抢答活动中学习快速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车子图片和挂图:出租车消防车警车挖土车垃圾清运车救护车卡车游览车自行车公共汽车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挂图,和幼儿一起欣赏各种各样的车子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什么车?这种车是干什么用的?
2.玩猜谜游戏:将车子的图片贴在白板或墙壁上,请幼儿看看有哪些车子?由教师出题,幼
儿回答;幼儿答对后,要告诉大家: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种车子?
——你只要上车,告诉开车的人要到哪里,它就会送你去。

(出租车)
——失火的时候,一定需要它帮忙。

(消防车)
——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

(警车)
——车子前面有一个长长的手臂,很有力气,可以挖土。

(挖土车)
——专门装垃圾的车子。

(垃圾清运车)
——可以救人的车子。

(救护车、警车、消防车)
——搬家时会用到的车。

(卡车)
——游览旅行时会坐什么车。

(游览车)
——只要用脚踩,不需要用汽油的车。

(自行车)
——可以用脚踩,不需要用汽油,但可以用电的车。

(电动自行车)
——要排队等,一个一个买票或投币才能做的车。

(公共汽车)
3请能力强的幼儿出题目,让大家猜;教师将幼儿出的题目记录下来,并写上幼儿的姓名,配上相应的车子图片,张贴在相应的区角里。

活动延伸:游戏“汽车专卖店”摆放各种车的模型进行车展。

活动方案三
社会活动
活动名称:交警叔叔你真棒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交通警察工作的辛苦,尊重其劳动。

2、帮助幼儿用清楚的语言正确说出交警的服饰特征和工作,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增进幼儿对交通警察工作的了解,帮助幼儿获得遵守交通规则的经验,注意交通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可组织幼儿到马路上观察交警叔叔的工作情况。

2、一套交警服或交警帽,红绿灯指示牌。

3、交警指挥车辆的录像或图片。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看录像或图片:各种车停在十字路口,拥挤不堪。

引导幼儿讨论:这是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怎样才能让这些车辆有秩序地通过?这样安全吗?
2、请出交警叔叔,先引导幼儿观察交通警察的服装,再请幼儿猜猜交警是干什么工作的。

3、让幼儿看录像介绍交警的工作及简单的交通规则。

4、我学交警叔叔指挥交通。

(幼儿学习指挥交通的简单手势。


5、师幼一起根据交警工作的情况编儿歌——《警察叔叔本领大》。

活动延伸:
游戏《我是小小交通警》。

请一位幼儿穿着交警服饰指挥交通,请其他幼儿做小司机、行人,学习按交警指挥的手势过马路等。

表演歌曲《过马路》。

主题阐述:
有了各种交通工具对人们的出行是越来越方便,现在几乎每家都有私家车,让孩子们对各种汽车并不陌生,让孩子们的话题不断,像“我家的车子上面有四个环”“我家的车可以坐很多人”“我的车牌号是几号”“我家的车是红色的”等等,除了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让幼儿知道车里的基本构造也是有必要的,像怎样开门、锁门、开窗,不能随意动操纵杆和点烟器等一些安全常识。

还有在马路上经常能看到各种车辆通行和交警在指挥交通,孩子们都特别兴奋和好奇,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来引导他们了解各种车的功能,还有交警的工作以及马路上的各种标志路线,是最容易让孩子们接受的,所以本主题从开始认识车子到知道各种车的功能,再到最后知道车辆的交通规则。

一环扣一环孩子们很容易融入主题,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主题活动的进行中,环境布置也尤为重要,在布置时我们根据幼儿水平创设一部分任务,让他们共同参与,让幼儿在这个的过程中体验平等意识,培养孩子们的参与意识,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的活动设计吸引了许多家长的参与,配合我们根据需要图文并
茂的用文字记录孩子的语言,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